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法治秩序与社会规则

法治秩序与社会规则

发布时间: 2022-05-21 00:29:40

⑴ 为什么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

关于法律的定义有很多学说,但这些学说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法是有前提的、法从属于某个前提;另一类法律本身是绝对的,是没有前提的限制的。

一类观点认为法律的前提是自然法,另一类的观点法是绝对理性,源于上帝的意志。

本人认为:法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法从属于社会秩序,社会秩序是法存在和发生的前提。社会秩序分为既定的社会秩序和理想的社会秩序两类。作为工具的法,对给定社会秩序而言是对秩序的描述、强化和发现,对理想社会秩序而言,法是一种创建。立法时必须考虑立法的目的,立法对既有社会秩序的影响。

下面是论证:

世界上,可以有不自由的秩序,但绝对不存在没有秩序的自由。要自由就要有秩序。个体需要自由,群体需要秩序。保护秩序就是保护了自由,维护了秩序就是维护了自由。自由是什么?自由是天赋人权。换句话说,天赋人权只有在秩序中才能实现,没有了秩序也就无所谓天赋人权。

为什么要法律?因为有人为了自己的天赋人权常常破坏秩序而危害他人的天赋人权。秩序要求人们按照秩序的规则行使自己的天赋人权,法律要强制人按照规则行使权利。法律存在于群体生活中,为了维护群体生活的秩序而诞生的,因此法律是维护秩序的一种工具。

更深一个层面要讨论的问题是秩序?什么是秩序?为什么要秩序?如何形成秩序?什么样的秩序是善的秩序?什么样的秩序是恶的秩序?我们要建立什么样的秩序?要维护什么样的秩序?就需要什么样的法律。我们需要一个平等为基础的秩序,还是要一个以绝对不平等为基础的社会秩序?这不是法律能够解决的问题。

功利层面上,法律必须低于秩序。法律是被强化的秩序,但是法律不是秩序的全部内涵。社会生活全部法律化就意味着社会的僵化。

当我们谈法、法治和法制的时候,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时,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法。求仁得仁。关于法的不同定义意味着法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同的地位。法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意味着法服务于社会,而非凌驾于社会秩序至上的绝对东西,法服务于人的自由,而不能凌驾于人的自由之上。法是人们实现自由的一个工具和路径,而非唯一的工具和路径。我们需要法律,但法律不能神圣化,更不能教条化。

当我们谈法制和法治时,首先要明确我们要创建或维护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秩序,对人的行为进行什么样的限制。

一个不能执行的法律意味着这个法律与社会秩序间有距离

⑵ 法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美好、和谐的社会,始终是全人类追求的梦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关于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为首,清楚地表明执政党抓住了解决当前社会转型期种种矛盾和问题的突破口。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同志也指出,和谐社会一定是法治社会,法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将起到至关重要和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 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
所谓法冶,即“法律的统治”,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一种发达的政治文明和先进的治国方式,它强调法律在实现社会治理和国家管理中的权威性。法冶作为社会关系的调整器,以实现社会正义为价值追求,通过法律的具体实施,调整社会关系,平衡社会利益,整合社会资源,维护社会秩序,从而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古希腊政治学家柏拉图曾提出,正义存在于社会有机体各个部分间的和谐关系之中。而体现正义的法治,按照美国法哲学家博登海默的说法就是“旨在创设一种正义的社会秩序”。一个对社会生活行之有效、富有生命力的法律制度必须服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必须在运动与静止、保守与变革、经久不变与变化无常这些相互矛盾的力量之间谋求某种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讲,始终以社会正义为价值目标的法治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石,失去这个基石,社会就会陷入混乱,秩序便会荡然不存,人类就会倒退到类人猿的初始社会中。
二、 法治社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整体文明的社会。如果说物质文明建设体现了人们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不懈追求,精神文明建设体现了人们对主观精神世界的追求的话,政治文明建设则体现了人们对和谐的社会关系、理想的社会制度的追求。三者相互联系,互为条件,共同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法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我国著名的法理学家徐显明曾指出:“文明的最主要标志是社会法治化。其中所有的人都能有尊严地进行生活和交往,尊重人、爱护人和无差别地对待入的观念和行为成为社会主流道德,这种文明依赖于法治状态下的制度设计和保障”。人类政治发展的历史表明,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没有法冶,就不可能有文明的政治,也不可能有社会的和谐。
三、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
和谐社会的纲领,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为首,最为清楚地表明执政党抓住了当前社会种种矛盾与冲突的根源,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入手处。
民主意味着,民众拥有平等的权利,政府给不同群体平等地提供与政府沟通的渠道,让各个群体都可以参与政府的立法和决策过程,表达自己的诉求。它也要求,政府应当通过民主的程序,为不同群体之间的博弈提供平台,由此制定出为整个社会所认可的公平、公正的规则体系。
法冶意味着,清晰地界定政府活动的范围,政府的一切权力均须具有法律依据。法治另一层重要的含义是,民众与政府在法律上处于平等地位,一旦个人和企业的权利与利益受到政府部门及其官员的侵犯,他们可以到公正的法院主张自己的权利,获得及时而有效的法律支持。民主的欠缺与法治的不完善,必然会损害公平正义,而造成社会不和谐。
法治政府,恰;哈就是权力有限的政府。在法治政府下,民众自由地创造财富,安排自己的私人生活;民众又可以自愿合作起来治理自己的大部分事务。至于政府,则一方面为市场和社会的发育提供制度框架;另一方面,弥补这两者的不足,通过公共服务和公共财政政策,支持民众的自我治理。没有民主法治,就没有公平正义;没有这两者,也就没有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探究以民主来约束政府行为之道,必须探索以司法改革为民众提供法律救助之道。
四、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努力方向与理想目标。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法治本身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和要素,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终就是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法治的秩序,使整个社会的运转服从于法治的权威,从而使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
在法治原则下,一切权力来源于宪法和法律,离开宪法和法律的权力是没有根据和效力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社会各阶层的地位和利益关系都在发生深刻变动,各种主体的诉求需要充分表达,使各级政府面临着大量新问题、新矛盾、新情况。为此,要依法开辟和疏通各种渠道,引导各种利益主体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矛盾和冲突。和谐社会以法治精神为基本理念,政府在行使公共权力,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过程中,应该强调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核心地位,并以个体的生活幸福为终极目的。

⑶ 法律与社会的关系是什么

关系是相互相成。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认为,法律关系源于社会物质的生活关系,不能仅仅从法律关系本身来理解。马克思指出:“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的,那是法学家的幻想。

相反,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法律是社会生活的产物,法治是在回应社会需要中不断完善的。尽管法律并不必然与社会保持同步,但是,法律的变迁从来都没有与社会发展相脱离。

法律是社会中的法律,社会变迁导致法律变迁,同时,法律又是推动社会变迁的重要工具,法治的实现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律在社会中的实际运作状况。

法治既是一种社会调控方式,也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是一种社会实践,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理想。法治的目的和价值深藏于社会生活当中。

社会需求是法治发展的真实动力,大量社会问题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大量社会矛盾通过法治轨道化解,从中凸显出法治的力量。

社会的复杂性与法律的复杂性相伴而生,转型时期社会对法治的需求是复杂而多元的,法治也要针对社会生活的复杂性,适时作出动态调整,既要及时解决社会冲突,又要努力实现公平正义,让法治成为人民幸福和社会安宁的黏合剂,这也体现了法治建设与社会治理的统一性。推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良性互动,是法治对社会发展适应性的一个重要表现。

法治进步总是建立在经济发展成果、社会治理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建设法治中国必须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国家治理的新要求。法治对于社会关系的调整是动态的,法律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程度越高,法治的功能作用就能发挥得越充分。

法治的适应性和法治的安定性、保守性并不矛盾。法治从来都是在自由与秩序、能动与克制、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的矛盾互动中发展进步的。

(3)法治秩序与社会规则扩展阅读

中国的历史和基本国情,深刻决定和影响着中国的法治道路。中国有着悠久的法治传统和依法治理经验,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法治文明。中华法系是世界五大法系之一,在历史上产生了广泛的世界影响力。通过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借鉴人类制度文明优秀成果的长期探索,中国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找到了一条适合基本国情、体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有效务实的法治实践必须植根于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结构、民族精神和民间习俗之中。国情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既包括政治国情、经济国情、自然国情,也包括社会国情、文化国情,只有重视研究和科学判断基本国情,才能深刻把握中国道路的来龙去脉和发展大势,深刻分析中国社会的重大矛盾、重大关系。

有学者指出:“国情是法治的客观本土条件,是中国法治有别于理论形态的法治和西方意义上的法治的‘变量’,我们应当结合国情的若干要素来描述法治的特点。这种决定中国法治特点的外部因素可被称为中国转型法治的‘国情性因素’”。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建立在总结中国经验、直面中国问题基础上的,简单套用西方法学理论和概念来应对中国现实,只能削足适履、东施效颦,不仅难以解决实际问题,而且也会失去与世界对话的能力。法治的渐进发展、内生性演进过程,也就是适应基本国情、扎根本国土壤、夯实法治文化根基的过程。

⑷ 社会规则明确哪些社会秩序的内容

维持社会秩序主要是靠规则。
一、社会规则的构成
(一)道德规则
道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象是一种“软的法律”(so......
1.普适性道德规则
普适性道德规则,是指不分职业、职务,对任何人均可产......
普适性的道德规则的产生,是基于两个主要的方面:一是......
作为现代社会中的普适性道......
2.职业性道德规则
不同的行业,均有反映自己特色的职业道德,如教师、......
(二)法律规则
法律规则有原则性法律规则和具体性法律规则的......
1.原则性的法律规则
法律的精神隐含在一些法律的基本原则当中,......
2.具体性的法律规则
在原则性法律规则之下,就有针......
(三)管理规则
管理规则是管理机构为了实现其目标和维护管理......
1.相对普适性管理规则
从一般理性出发,人们对......
2.特定针对性管理规则
在特定的组织和特定的范围,为了......
一个企业,针对内部员工设立针对性管理规则......

⑸ 论述你对法与秩序的理解

依法治国和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核心,也是中国进入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问题.
法治是一种宏观的治国方略,是与人治对立的,依法治理国家的制度,手段或原则,在这个意义上,法治一般被定义为"依法治国"或"以法治国"。
秩序可以理解为治理国家的制度。统治者制定的法律政策、提倡的道德伦理、信奉的宗教学说等,共同构成了这一秩序,使社会按照规则稳定发展,当然是为统治者自己服务的。这个词不宜用来形容社会主义社会。

⑹ 规则与秩序的关系

有规则才产生秩序
秩序不可以也不可能先于规则
先于规则的秩序那就是强权与毒菜。

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是指什么意思

基本含义:法律之治
法治是以“法”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子系统,因而它必然得符合“形式正义”的要求,即法律之治。我们通常所谓的“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法律至上”“法律主治”等都可以归到其中去。“法律之治”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即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体系。法治首先是一种涉及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全范围的制度设计或安排,一种以“法律”为核心建立的社会秩序——法治秩序:即法律基本上确定了人们参与其中的几乎所有主要社会活动的基本结构。因此,“法治”意味着必须以完备的法律体系作支撑,赋予调整社会关系的规则以法律形式,对私人交往中使用强迫手段给予严格限制,专门的国家立法机关至少对一些极端重要的强制拥有绝对的权力。
(2)法律至上,核心是宪法至上。“法治秩序”本身包含了这样的观念:调整社会关系的规则系统内部存在一个效力“等级塔”,法律规则在这个“塔”中拥有至尊地位,任何公开的规则都要遵循它们。当然,“法律”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判决在我国现阶段不具有立法效力,宪法处在社会规范“效力塔”的最顶端,是国家法律体系的终极规范,“法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宪治”。
(3)法律是社会治理的普遍范式。在法治秩序中,法律是一种预设的基本承诺,是社会成员所共同接受的一组假设、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和,也是一个共同体成员所共享的信仰、价值、技术等的集合,是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共同遵守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它为调整人们行为和社会合作提供了基本框架:每一个行为的一头连着中立、一般的规则,而另一头连着强制、特定的责任,任何行为都要在法律规则面前获得辩解。
(4)法律一经公布便得维持稳定性,不得朝令夕改。法律不能朝令夕改,不能使遵守它的人们从观察他或她所受的惩罚中领会到新规范的内容;法治秩序就是给民众提供合法期望的一个基础(即法律)来组织社会行为。但法律的稳定性远不止此,还延伸包括:法律必须为公众所知并被公开宣传;其含义须得到清楚规定;其规则的陈述和意向都应当是普遍的„„
(5)司法终结制度。与法律之治相对应的社会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是司法终结制度。法治秩序不仅仅是一种普遍性的社会治理范式,而且也是一种国家层面的分权民主体制和恰当的形式程序。法律不过是强制公开以便人们遵守的规则,并不能自我执行,亦不能立时解决实际存在的社会纠纷和冲突;故,法治秩序还包括创设法律的执行机构和专职的第三方裁决,由特定国家或社会机构运用适当的方法来贯彻法律规则,对某个或某些已确定好的领域行使最后权威,以控制一定范围内人们的活动和保护正当利益。由于行政的效力先定性和分权民主原则,司法成为保证法律被遵守、执行、适用的最后防线,任何经过合法、完整司法程序而做出的最终裁决都是终局性的,都应遵循“一案不二诉”“一事不再理”的原则,不得进入其他程序。维护司法裁决的终局性就是维护法律的权威。
(6)塑造理性人人格。对民众而言,法律不仅意味着应然或必然,而且还是一种切实有效的力量。但是,法律是理性人的游戏和交往规则,非理性人属于法治社会的异类,非理性行为是违逆法治和应受法律谴责的行为,所以法律只为理性人带来好处,并由此构成其行为及其合法性的基础,并转化为一种个人交往的能力和力量。法治秩序的优势在于此,其局限性也在于此。
(7)法律应得到很好的遵守。塑造理性人人格就是培育社会的守法品格和精神,“邦国虽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都遵循,仍然不能实现法治。” 总之,法治的第一要义就是“法律之治”,它包括法律制度的一切形式结构: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司法,依法治理,依法办事,依法塑造公民人格,法律之外不应有多余的特权和额外的负担。 内在要求:善、正义
法治是一种基于法律建构的社会秩序,因而法治包含对法律规则本身公正性、正当性、合理性的价值判断,即法律正义。只有当法律本身是正义的时候,才建立了人们合法期望的基础,构成人们之间相互信赖以及他们的期望没有实现时提出反对或主张的基础。正义确实有一张普洛透斯似的脸,“变幻无常,随时可呈现不同形状并具有极不相同的面貌”,但就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言,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贯彻“人民主权”原则:在立法层面,制度安排要促进社会进步,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满足社会中绝大多数人最大利益的需要,各种权利、义务、责任、利益做到恰当分配;在行政执法层面,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严格依法行政,自觉带头守法,尊重法律,维护法律权威,按照合法、合理、比例、程序正当原则依法行使执法权、决定权、自由裁量权,做到合法执法、合理执法、及时执法、高效执法、有效执法、诚信执法、节约执法,尊重人权,维护各方正当权益;在司法层面,尽最大限度维护法院独立、中立,避免司法等级化、商业化、行政化、地方化,保障法官权益和公正、公开行使审判权,确保任何进入司法程序的社会冲突、纠纷能得到正确、合法、合理、公正、平等对待,真正赋予法院对进入司法程序案件的终局性裁决权和对立法、行政的监督权;在社会层面,制度设计要体现对人的关怀和尊重,赋予自由、平等优先地位,禁止歧视,保护弱者,维护一般机会均等和一般性社会资源分配公平,支持各项合法文化事业发展,推进社会和谐进步。
法治秩序的内在要求,就是法律作为一种制度安排的目的价值,包括外在的、个人伦理层面的“善”和内在的、社会共同体层面的“正义”两个方面,前者是个人主义的,后者则是集体主义的。 时代精神:服务、诚信、节约、正理
法治是一个随着时代内容不断充实的范畴。在当代,由于受现代性进一步开展引发的部门分殊化、资讯网络化、全球化、知识经济化及相伴随而来的风险社会,到上世纪90年代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理论兴起,放松管制、社会自治、组织再造、政府瘦身、政策网络治理等行政合理性议题被引入法治领域,法治已经增添了不同于过往的时代内涵:
(1)政府合法性的根据不是宪法和法律的赋权,而是公众意愿和公共利益;政府的首要职责就是提供公共服务,关心和满足公众正当需求,建立与公民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树立诚信政府形象。
(2)任何制度设计、行政和司法过程强调以结果为导向,按照市场观念运作公共资源和公共品供给模式,进行成本核算,建立节约型政府,权力行使不仅要遵循合法、合理原则,更要遵循比例原则。
(3)矫正“经济人”假设,用“社会人”视角看待公民,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尊严,保障人权,“服务而非掌舵,重视人而非盯住生产效率”。
(4)强调实践理性,关注制度设计的社会条件,立法被视为“着眼于现实”而非“着眼于安排”的一个公共选择过程。
(5)反对先验主义正义观和法治的“契约论途径”,主张“正理的正义观”和引入“中立的旁观者”机制,相信法律效力只有在不脱离民众生活实际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⑻ 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律

谢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
无论在哪个年代,社会要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秩序。那么该如何来维系社会秩序呢?我方认为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律。社会秩序的前身是社会关系体系,一种社会关系体系要成为一种社会秩序,首先必须通过国家政权使之合法化、制度化,即我们所说的立法活动。
古语云“无规矩不成方圆”,这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所谓规矩,指的是校正方形、圆形的工具,多用来指标准法度。
我方认为法律与道德同属于上层建筑范畴,都是调整社会秩序的手段。道德分善恶、辨美丑,告诉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我们热爱道德、崇尚道德,讲道德可以改善民风、民情,道德可以影响社会风尚,但维系社会秩序只讲道德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靠法律来维系。道德能够约束人们的意识,在维系社会秩序方面能够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但法律却是集预防、保护和惩戒三大功能于一体。在维护社会秩序上能够标本兼治。通过立法活动,确定社会秩序的具体内容与规则,使生活有序化、条理化、规范化。一方面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会自觉地维护社会秩序;另一方面对于危害社会秩序的害群之马,法律能够通过强制性手段进行惩戒,迅速修复局部受损的社会秩序。
社会秩序可分为既定的社会秩序和理想的社会秩序两种,法律从属于社会秩序,并反作用于社会秩序。对于既定的社会秩序而言,法律是对秩序的强化和发展;对理想社会秩序而言,法律是社会秩序的产物,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在当下,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是资本主义国家所处的资本主义时代,都未能达到理想的社会条件,人们的道德素质不足以起到维系社会秩序的作用。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的学生,大家都在学习法制史这门课程,在我国,从原始社会的部落规范,到夏商周时期初步建立的法律体系,再到今天这样一个法律体系相对完善的现代化法治国家,实践证明:法律伴随这社会要的维系需要协调一致的步伐,法律的基础是理性,他对其命令范围内全体成员都具有普遍的适应性;而道德却存在理解上的差异性,会影响人们行为的协调一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每个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不断完善的法律体系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
社会秩序需人都有自己的是非观念,天下必定是非不明;天下是非不明,社会秩序从何谈起呢?
综上所述,所以我方坚定认为社会秩序的维护主要靠法律。

⑼ 法律如何维护社会秩序(思修考试论述题)

法律则通过强制性手段来直接维系社会秩序。具体表示如下:
1.法律具有在指引和衡量人们行为上的明确性。它明确规定了法律主体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它是一种统一的价值判断和行为规则。
2.法律具有通过制裁违法犯罪行为来规范人们行为的强制性。通过国家机器保证实施的法律才具有强大的约束力和至高无上的权威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威慑作用。
3.法律具有公正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可以保障人们的合法权益;维护人间正义。与此同时,法律的教育作用和惩戒作用使人们将之内化为自身的法律意识。防患于未然,从而能更好的维系社会秩序。
4.社会秩序的某些领域是道德无法涉及的。在这些领域只能通过法律来维系。例如,专门的程序规则、票据的流通、政府的组织规则等领域,法律的指导更便利同时更有效率。
综上所述,法律具有明确性、强制性和公正性,同时法律涉及了道德无法涉及的领域。法律凭借与生俱来的外部强制力,调整着错综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这种强制作用使社会秩序更加直接迅速的得以稳定的维系。

⑽ 社会规则和社会秩序的关系

社会规则和社会秩序的关系?第三课社会规则离不开规则
3.1 维护秩序

一.社会秩序的含义以及种类(背诵)

(1)含义: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2)种类:常见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

二、社会秩序的作用(背诵)

(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2)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证。

三、社会规则的含义以及种类(背诵)

(1)含义: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2)种类: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纪律、道德、法律等。

四、社会规则的作用(背诵)

(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3.2.遵守规则

一、自由和规则有什么关系(背诵)

(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二、怎样自觉遵守规则?(背诵)

(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三、他律和自律的含义(背诵)

他律指的是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

自律指的是需要自我约束。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四、怎样维护和改进规则(背诵)

(1)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2)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五、劝导的技巧(背诵)

1.有“礼”:语言文明,态度和善。

2.有“理”:劝导时要晓之以理。

3.有“节”:劝导时要注意适可而止。

六、为什么要改进规则?(熟读)

1.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2.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合理性,需要废除:3.原有的不能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热点内容
社会与法夕阳红微博 发布:2024-12-27 05:10:51 浏览:401
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 发布:2024-12-27 04:25:34 浏览:356
按劳动法辞退员工怎么赔偿多少 发布:2024-12-27 04:24:48 浏览:507
2017法社会学尔雅答案 发布:2024-12-27 04:20:30 浏览:10
六五普法依法治理总结 发布:2024-12-27 04:18:27 浏览:225
99年合同法之前签订的 发布:2024-12-27 03:41:15 浏览:968
法学靳飞超 发布:2024-12-27 03:31:25 浏览:784
日本的合同法 发布:2024-12-27 03:31:23 浏览:432
南京理工大学法律硕士分数 发布:2024-12-27 03:01:23 浏览:32
淘宝买家掉包不负法律责任 发布:2024-12-27 02:24:31 浏览: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