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孔子提出道德

孔子提出道德

发布时间: 2022-05-22 13:52:35

Ⅰ 孔子的德育思想是什么

孔子的德育思想是其修身养性和实现发展的核心理念,这些理念不仅在思想方面引领着人们正确的实现为人处世之道,同时在实践中也体现了道德的重要性。仁爱、礼义、忠恕、明智和诚信是孔子德育思想中的主要内容。

仁爱。仁爱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理念,主要是指一种高尚的品德,孔子是仁学的开创者,他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等思想。仁爱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和精神追求,其他的美德都是围绕着这种道德修养而展开的,一个人想要追求真正的品德,就应该以爱人为主要的前提。“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应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修养和道德,才能够实现道德的标准,才能够为实现最高境界的仁爱奠定基础。“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可谓仁乎,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孔子十分注重人的品格的修养,也就是人的德育教育,认为人的品格的塑造主要取决于道德的自主性,完善的人格需要不断的积累和道德的培养,小人和君子的区别就在于其道德思想的培养,同时,仁爱虽然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准则,但却不是不可以追求的,只要努力地提高自己的内在修养,就会达到仁爱的境界。孔子还认为,仁爱是最完美的、最善良的精神,是决定一切的根本。

礼义。在孔子的德育思想中,仁爱是其核心的价值理念,而礼则是其德育教育的修身准则,是具体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是把仁爱的思想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中的行为规范。儒家德育思想的目标是通过礼规范人的行为,使社会的道德、社会的法律和家庭的准则对受教育的人都具有规范作用,使礼成为每一个人应该自觉遵守的准则,达到人对自己有礼、人对人有礼、人对自然界有礼的境界。孔子主张以“礼”为社会道德规范,包括政治等级制度、伦理道德规范、一切交往礼仪等,要求人们专心地去遵循“礼”所规定的诸多封建等级秩序,以平治天下。孔子修身思想中礼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礼的行为方面,要求修身的人要符合礼所包容的东西。首先,应该用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要严于律己。社会上生活的人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秉性和特征,倘若不用一种统一的道德加以规范,就没有秩序可言,所以,礼是个人立身行事的最基本的东西;其次,要以礼待人,在社会交际的过程中,如果每个人都能够以礼相待,利用礼去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其协调发展,才能够达到社会的和谐发展。 忠恕。忠恕原则是孔子思想中的具体的实施方法,孔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己矣。”意思就是说忠恕是仁爱之道的主要方面。忠恕主要以忠为思想的核心,对于自己而言,主要是指做人一定要忠于国家、忠于事业、忠于朋友等,要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摆正自己的心态和位置,也就是说,做事要体现忠诚原则。孔子认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他要求弟子一定要善于与人沟通,而且要本着“与人忠”的原则。“忠”就是下级要按照上级的指示进行事宜的处理,特别是在臣子对君主的侍奉过程中一定要本着忠恕的思想理念。在师生的相处中,也要体现忠诚的思想,学生要以忠的态度严格要求自己,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犯错误,但是能够及时的进行改正的话,也是秉承了忠诚原则的,如果犯了错误还没有改过的想法,就没有秉承忠的核心理念。孔子提出的忠恕的原则也不是指完全的服从,不是绝对的服从主义,主要是介绍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和为人处世的方法,是一种积极和主动的道德原则。忠恕就是要宽以待人,以己量人,推己及人,实现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明智。明智的思想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描述。首先,明智对于个人而言就是要有自知之明,能够正确的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同时也是一种智慧的表现。明就是指一个人能够正确的反思自己的错误,加以改正,提升自我内在品质的高度。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想实现自我修养和智慧的提升,一定要怀有一颗善良的心和达观的胸怀,他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义。”只有形成了上述的思考模式,才能够达到明智的境界。其次,明智是一种道德品质和分析事物的能力。所谓知者不惑,也可以说是智者不惑,拥有智慧的人不仅体现在对知识的认识,还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理论和实践是一对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共同体,在孔子的修身的儒家思想中,智重在人事,重在了解和辨别社会现象,所以为“知人”而“知言”就成了智的最基本的内容。知主要是一种认识世界和描绘世界的一种过程,人实现了对知识的了解,就开启了放眼世界的大门,知人就是指要清楚地把握人的才能和品德,但知人的目的,则在于知贤而善用贤,以实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的济世目的。在孔子看来,要深刻地认识仁义,并把它转化成自己的内心信念,就要在行为上坚守仁义,不违仁义。

诚信。儒家思想中的诚信主要是指做人应该从自身出发,追求真正的人格的实现。“诚”的含义等同于孔子思想的知,就如同知一样,其核心的思想内涵主要是指精确的、自我实现的预言的意思。“信”就是不失言于人,不欺人、守诺言,是全心全意履行和实践一个人的诺言。孟子认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荀子也认为:“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论语》则认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些思想都体现了实现诚信的途径和意义。诚信的思想贯穿在孔子修身和德育思想的整个过程。“信”在《论语》中出现了四十几次之多,可见,孔子对于诚信的要求是很高的,孔子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孔子十分推崇这种德行,他提出:“弟子入则孝,出则梯,谨则信,泛爱众,而亲仁”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这些思想都是把“信”看作是建立人际信任关系的根本因素,看作是实现理想人格的先决条件。

Ⅱ 孔子在道德和政治方面的主张是

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张有“四治”,即“仁治”、“德治”、“礼治”、“人治”。

一、仁治:“仁治”是孔子“四治”思想的核心。在《论语》一书中讲到“仁”有104处,君子107处。人与仁的概念,使用频率是相当高的。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意思是说所谓仁,就是人,亲爱亲人是最大的仁。

二、德治:主张用“德治爱民”的思想治理国家。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意思是奉行德政者,人民就像群星环绕北极星那样,心悦诚服地接受统治。

三、礼治:主张用“礼”的方式治理国家。孔子认为立身治国非有礼不可,在《论语》一书中有74处记载论礼。孔子说“为国以礼,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也”,意思是礼是治理国家的法则,就像秤、绳墨、规矩一样的重要;不以“礼”治国就如没有耜而要耕地一样。

四、人治:在“礼治”下,各级贵族都有相对独立的统治权,个人的作用比较突出;而要实行“德治”,又必须以有德者能居高位为前提,否则便不能发挥道德感化的效果。因此,孔子特别强调统治者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后人把这种主张叫做“人治”或“贤人政治”。

(2)孔子提出道德扩展阅读

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为基础,以立人极(“三极之道”)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完足思想体系。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Ⅲ 孔子提倡的最高品德标准是什么

德智、仁、勇是孔子提倡的三种最高的品德标准。《中庸》称:“知(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达德,就是最高的道德,道德的总纲。《论语》中记录孔子通讲智、仁、勇三字有两次:

子曰:知(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第二十九章)(孔子说:智者不迷惑,仁者不忧愁,勇敢者不畏惧。)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宪问》第二十八章)(孔子说:“君子三项品德,我还做不到,仁者不忧愁,智者不迷惑,勇敢者不畏惧。”子贡说:“这是老师说他自己啊。”)两处对智、仁、勇的解释,次序有些不同,内容是相同的。孔子自谦说还没有达到这样高的品格,他的学生则认为智、仁、勇正是孔子自己的写照。

Ⅳ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了以什么为核心的道德价值体系

作为中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道德思想家,孔子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价值体系,用一套“礼”(在孔子眼里则是制度性质的)来维系社会的稳定。孔子德治仁政思想中的爱人、惠民、民信和做君子的思想理念等具有普世价值。

Ⅳ 孔子提出了哪些道德规范

孔子生前抄的言论由门徒记录整袭理,后编成《论语》一书。孔子的思想以仁学为主,他所讲的仁,可以说是一种政治思想、一种道德标准,或是培养人的最终宗旨。孔子首次把仁作为一种哲学范畴提出来。在他看来,仁就是仁爱之心,仁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仁为核心,他还提出了孝、悌、忠、恕、宽、信、惠、敏、恭、直、温、良、俭、让等道德规范。

孔庙杏坛

Ⅵ 孔子的道德修养要求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有何指导意义

孔子道德思想以“仁”为核心,以“仁人君子”为最高理想人格。为了实现“仁”,造就“仁人君子”的理想人格,孔子不顾成败,不计得失,矢志不渝地奋斗了一生。结合个人道德实践经验,孔子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道德修养理论,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华民族的道德实践方式,而且在今天对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对于“四有”新人的培养,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孔子道德修养论的特点
道德修养作为理想人格的实现方式,在孔子的各种实践活动中处于首要位置。“修己”是第一位的,以此为本,在道德上首先完善自我,然后推而广之,扩展为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说,孔子的全部道德伦理观都是以道德修养为根本立足点,围绕它来展开的。那如何进行道德修养呢?为此,孔子提出了“为仁由己”的道德修养方法。
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1〕“君子求诸己, 小人求诸人。”〔2〕一个人能否成为有仁德的人,不是取决于他人, 而是完全取决于自己,关键就在于个人能否自觉地进行道德修养。只要个人努力追求,坚持不懈,就能达到理想目标,获得最高价值——仁。孔子把“为仁由己”作为道德修养的基本前提和立足点,这就充分肯定了道德修养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性地位,并为个人提供了“人皆可以为尧舜”的内在支持力量,从而使其道德修养论得以奠立在现实的稳固的基础之上。具体说,孔子“为仁由己”的道德修养论特点表现如下:
(一)通过确立道德认识的基础地位,突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二)通过揭示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能动作用,强调了道德修养的主动性、能动性
二、孔子道德修养论的借鉴意义
孔子的道德修养论是其伦理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值得我们大力发掘、弘扬。回顾我国几十年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反思改革开放以来道德建设的经验教训,更感孔子道德修养论现实意义之重大,它所带给我们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道德修养必须立足于内在心理机制和外在现实条件,把情感与理智、理论与现实真正统一起来
“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25〕道德活动是人的自由意志、主体能动性充分展现的过程,而道德修养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了这一过程,它把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人内心信念,并将这种内心信念转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在改造外部世界的同时也改变自己的内心世界,使人性向善。这一显示人的积极性,主动性的道德修养过程,当然离不开现实的具体的社会条件,与教育方式、道德要求正确与否,现实人的接受能力等各种因素密切相关,同时更要依赖于使道德修养得以启动,持久的内在心理机制,注重知、情、意各种力量的有机协调。忽视任何一点,都会影响道德修养的顺利进行,妨碍理想人格的完善。
希望对你有帮助。

Ⅶ 孔子对道德的论述

《论语十二章》中关于道德修养的论述主i要有这样一些,“人不知而不愠”;曾子曰“吾shu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等。其中人不知而不愠,一日三省吾,是较高的道德修养,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得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说的其实是道德底线,咱们应当做到。
孔子关于道德的名言:
1、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2、过,则匆惮改。
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4、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6、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7、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8、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9、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3、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1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5、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6、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7、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8、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1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20、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Ⅷ 孔子在道德修养方面对弟子提出了哪些要求或希望(至少三点)

1. 自省
[1].孔子教导弟子说,能否坚持这样做是区别君子与小人的主要标志:“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论语· 卫灵公》),又说:“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论语· 公冶长》).“内自讼”即内心自责,自我反省.孟子进一步发扬孔子的“求诸已”思想,提出:“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已.”(《孟子· 离娄上》)[2].意思是说,我爱别人而别人不亲近我,应反问自己的仁爱之心够不够;我管理别人而未能管理好,应反问自己的知识能力够不够;我礼貌地对待人而得不到回应,要反问自己态度够不够恭敬;任何行为得不到预期效果,都应反躬自问,好好检查自己.
2. 克己
(即“礼”的规定).作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无言、非礼勿动”,使自己的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符合礼的规定,即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孔子一贯主张以礼驭情,以礼约束自己言行,多次批评感情用事,不能克制冲动的卤莽行为.他对学生说:“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论语· 颜渊》)指出不能克制一时冲动往往会干出伤害自己和亲人的蠢事,这是很不明智的.他还说:“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论语· 阳货》)意思是说,只好武勇,不爱学习就不能以礼驭情,容易感情用事,难免闯祸.在自我修养的六个环节中,孔子对“克己”看得比较重,认为只要每个人都能够按礼的要求来克制、约束自己,就可以使人人成为君子,全社会也就可以弘扬仁道,实现理想的大同世界.所以孔子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3. 忠恕
(《论语· 卫灵公》).这是孔子在回答子贡的一个提问时说的.子贡的问题是:“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句话?)孔子在《论语· 雍也》篇中还说过:“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里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有相似的含义,但是后一句话较为消极些,而前一句显得主动、积极.
4. 慎独
[1].它最早出现于《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对于“幽暗之中,细微之事,迹虽未形而几则动,人虽不知而己独知,遏人欲于将萌,而不使其滋长于隐微之中,谨言慎行,追求道德规范”[4].换句话说,慎独就是在个人独处,没有别人看见的场合也要严格要求自己,警惕内心深处尚处于萌芽状态、尚未引起旁人注意的错误意识、不正当的私欲或不正常的情绪,并自觉地用礼(社会道德规范)加以约束,使之回复到正常状态,作到防微杜渐,防患与未然.可见,这是一种比“克己”的自觉性要求更高的道德修养方式.
5. 中庸
(即“度”),既不过也无不及;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这种“度”的掌握尤为困难和复杂,稍有不慎就会伤害他人感情或挫伤下级的积极性.中庸之道的修养实在是维系人际关系和谐的一门重要学问,也是作为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功.这里应特别强调的是,中庸的本质是适度与和谐而绝对不要把它理解为调和与折中(那是一种误解甚至歪曲),我们应当为中庸正名.
6. 力行
(悦)乎?”“时习”就是经常练习、经常实践的意思.孔子一贯重“行”,在言与行的关系上,他明确主张要“听其言而观其行”.他告诫学生,衡量人的品德不能只听其言论,而应看其实际行动.他认为学习的目的在于“行道”:“君子学以致远”(《论语· 子张》),“行义以达其道”(《论语· 季氏》).只有“行”才能使“道”变为现实.孔子所说的“道”就是他的仁学或称仁道(即通过向全社会传播仁爱思想来实现人人相互敬爱的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为了做到躬行践履,孔子要求学生要做到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子路》),要以“言过其实”及“躬之不逮”为耻.在孔子的严格教诲下,孔门终于形成崇尚力行的风气[1].孟子继承和发扬孔子的“力行”思想,进一步指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就是说,要想担当大任开创伟大的事业,对于道德的修养不仅要身体力行,还要能自觉地接受各种严酷环境的磨练和艰难挫折的考验.这样才可获得卓越的才能,形成完善的人格,达到崇高的道德境界.孟子的这一光辉思想具有巨大的教育意义,它不仅成为儒家学者自我修养的座右铭,而且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力量.千百年来,多少中华民族的志士仁人在这一精神鼓舞下,不屈不挠,艰苦磨练,终于成就了无数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不朽事业[1].孔孟所提倡的坚持力行的道德修养方法(即其实践性)是孔孟道德修养理论的最鲜明特色之一;这种道德修养理论的另外一个鲜明特色,就是上面所述的以“忠恕”和“中庸”为标志的“群体性”或“社会性”.正是这两点使孔孟的道德修养理论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精神,也是它区别于西方一切资产阶级道德修养理论的根本标志.

Ⅸ 孔子的主要道德观是什么

仁,是孔来子道德观的核心。源孔子其思想以“仁”核心,以为“仁”即“爱人”。

历史背景:

面对春秋时期诸侯争战不休、人民困苦不堪的现实,孔子不是像宗教家那样创造出一个外在的超越的全知全能的救世主——通过天启和神谕来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孔子重视民生疾苦,呼唤仁政,希望统治者以仁义之心待民,他说“苛政猛于虎”,他还强调无论什么法令法规,统治者都要首先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在人际交往中,孔子强调的是忠和恕。

而是回首历史,到上古“圣王”那里去寻找智慧。孔子自谓 “述而不作”,实际是以“述”为“作”,通过对历史传统作当代诠释,来实现价值的叠加和转换。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

以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Ⅹ 孔子把什么作为一个重要的道德规范概念提出来用于区别君子与小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是孔子论述的中心和重点。为了辨清“君子”的形像,孔子常把“君子”与“小人”比较而论,从道德修养、人格理想、义利观和行为观等方面区分了君子和小人,指出两者根本的区别。
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意思是说君子能够领悟的是道义,小人能够领悟的是利益。这里的“喻”字,有“领悟”、“明白”的意思。具体含义是指君子与小人价值取向不同,君子于事必辨其是非,小人于事必计其利害。所谓“利”,是指金钱、财富等物质利益;所谓“义”,是指道义、正义等超越物质利益之上的道德价值。君子行事按“义以为质”,做什么不做什么都是“义之与比”后才为之的。而小人只讲究私利,以利来衡量,会为利益舍弃道义,做事只想到有没有利可图。
一个真正的君子,必然是具有高尚精神追求的人。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他称赞学生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自己也是这样,“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对于品德高尚的君子来说,快乐不在于物质享受,而在于精神境界的追求,在于融于道的心灵深处的快乐。君子能够安贫乐道,孔子说:“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孔子认为君子的修为以“道”为准,符合“道”,可以贵亦可以富,而若违背了“道”,那是坚决不行的。君子要“见利思义”,他把不义而来的富贵比作浮云,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一生追求真理、率学生周游列国而弘道。有一次,在陈国断粮,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是说君子即使陷于困厄的境地,依然要固守自己的志向,坚持自己的追求。而小人遇到困境,就会肆意胡为。他的学生子路说:“像我们这样在乱世中弘道,真是很难!”孔子说:“既然要弘道,就要在心中永远坚持道义,任何情况都不能动摇,就象那些松柏,无论天气多么寒冷,霜雪多么凌厉,都是常青不谢。”

热点内容
如何在工作中贯彻政法工作条例 发布:2025-01-01 16:15:06 浏览:519
政府文件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1-01 16:09:03 浏览:61
民商法好难记 发布:2025-01-01 16:08:24 浏览:85
司法引渡 发布:2025-01-01 15:51:16 浏览:553
外交衔条例 发布:2025-01-01 15:22:48 浏览:833
潍坊寿光律师 发布:2025-01-01 15:22:10 浏览:648
往来询证函是否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1-01 14:49:09 浏览:277
辽宁法律援助24小时免费咨询 发布:2025-01-01 14:25:45 浏览:574
合同法中甲乙能否同一人 发布:2025-01-01 14:14:54 浏览:503
合同上手写备注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1-01 13:54:19 浏览: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