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道德
❶ 法律是显性的道德,道德是隐性的法律。是谁说的
这一结论不正确。原因是:违反法律的不一定违反道德,违反道德的不一定违反法律。
❷ 应该关注德育的原因
(1)中小学在德育认识上存在以下偏差:一是把德育等同于政治教育,使德育蜕化为政治,窄化了德育的功能;二是把德育等同于集体主义教育,排斥德育的现实取向,导致了德育脱离现实的倾向;三是把德育等同于集体主义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四是把德育等同于知识教育,德育成了应付考试的一门课程。(2)在德育工作中存在功利主义倾向,过于重视思想、政治和道德知识,注重书本教育、口头说教,忽视实践锻炼,启发自觉,不注重道德主体的养成问题。(3)在德育管理中的主观主义倾向,习惯自上而下发号施令,忽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结果是德育低效、道德冷漠等问题日益严重。(4)德育评价上存在形式主义倾向,表现在以认识代替行动,以书本知识的考试代替对学生的全面系统品德评价。(5)在德育研究中的经验主义倾向,动不动就是讲过去、讲传统,唯独不关注现在和将来。
1.“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普遍存在。
在实际工作中,德育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校长们坦言,“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许多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还只是停留在维护学校纪律的层面上。
2.德育课程设置方面存在不足。
校长们普遍认为,德育目标过高、过大,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德育内容繁多,重点不突出,针对性不强,并严重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此同时,心理健康教育非常缺乏。目前,只有少数发达地区的学校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而大多数学校在这方面还是一片空白,有些学校甚至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当做道德问题来对待,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此外,校长们还提到,许多学校只重视开发显性德育课程,而忽视隐性德育课程。
3.德育师资队伍建设和德育科研工作不受重视。
很多学校在德育课教师培养、德育研究以及班主任培训等方面的投入很少,德育工作者(包括班主任)的价值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体现,其他教师参与德育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4.德育与学科教学严重分离。
德育不能有效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其他教师的学科德育和岗位德育意识不强。同时,就德育课而言也存在许多问题:教学方法单一,以理论说教为主;评价方式落后,以考试成绩为主。因此,德育智育化现象比较严重。此外,学校出于安全、经费、时间等方面的考虑,很少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失去了许多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机会。
5.社会、家庭教育与学校德育不统一。
有的校长指出,德育难在实效性。校长们认为,学校德育和社会、家庭教育的不统一与不和谐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对德育实践中存在
问题的分析
综合分析以上问题,可以把校长们关心的德育问题归结为以下3类:
1.德育观念问题
从一定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德育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德育实践。“德育目标过高过大”、“德育内容繁多,重点不够突出”、“社会价值的多元化与教育一元化”等问题都反映出教育工作者和课程编制者的德育观念急需改变。具体来说,需要把握好以下两个关系:
(1)正确把握追求崇高与保住底线的关系
德育是有层次的,黄向阳教授把德育分为3层:道德理想教育、道德原则教育和道德规则教育。道德理想体现至善至极的道德境界,为学生确立了一个不断追求的终极目标;道德原则是学校认为学生可以而且应当达到的要求,是指导学生行为的基本准则;道德规则属于不可违反的最低限度的要求,在执行当中几乎没有可以商量变通的余地,它对学生的行为最具有指导性和约束力。因此,对处于不同年龄阶段、不同道德发展层次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要求。
作为一线教育实践者的校长们普遍认为德育目标过高、过大,这反映了我国的道德教育长期以来习惯于对学生进行理想层次的道德教育,而忽视学生容易做到的规则层次的道德教育。如果不重视低层次的规则教育,而一味空谈高层次的理想教育,就会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违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造成知与行的分离。因此,学校一方面需要以道德倡议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道德理想教育,但不能要求所有学生都身体力行;另一方面,必须加强道德规则教育,并要求所有学生不得违反最基本的道德规则。这就是追求崇高与保住底线的关系。
(2)正确把握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思潮纷纷涌入,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学校教育一元化的现象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中学时代是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按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引导、教育学生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既不要崇洋媚外、忽视民族传统文化,又不要自高自大、盲目排外。
2.德育途径问题
“忽视隐性德育课程”、“德育与学科教学分离”、“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德育工作者的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等都反映出德育途径存在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特别需要重视和加强隐性德育课程的建设。隐性德育课程具有广泛的渗透性,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比显性德育课程更能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然而,一直以来,学校德育主要是通过显性课程的形式来展现的,把德育作为一门知识来教,过于偏重“知”,而忽视“情”、“意”、“行”,违背了德育规律。另一方面,学校德育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被封闭在狭小的教室里坐而论道,缺少身体力行的实践机会,这不可避免地造成道德认知与道德行动的分离以及言行不一的现象。
此外,德育课的地位下降,德育工作者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久而久之就会影响他们的成就感和工作积极性,影响学校德育目标的实现。而其他学科教师只顾提高本学科的考试成绩,根本无暇顾及课程中所蕴涵的德育资源。不同部门的教育工作者只从各自部门的最大利益出发,是难以形成教育合力的。
3.德育环境问题
“学校德育与社会、家庭教育不和谐”、“德育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分离”等都说明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需要一些良好的外部条件。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信息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与行为方式产生着不同的影响,不断冲击着学校的道德教育。显然,传统的、单调的道德教育难以应对这些冲击。另外,社会上的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等不良现象必然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处理好德育环境问题,尤其是学生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环境问题,是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最重要的条件。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需要达成共识,紧密合作,协调行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❸ 说明活动性德育课程的特征和功能。
我国现代德育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认识性德育课程、活动性德育课程和隐性德育课程三类。
1、认识性德育课程是学校于正式课程之中,规定的思想品德教育课程,是系统传授和学习有关道德的、思想政治的知识、观念、理论,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认识、观念、理想乃至道德情感、意志、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的课程。传统认识性德育课程与现代认识性德育课程的区别:传统认识性德育课程的基本特征是灌输,道德教育注重受教育者的顺从性和德育活动的纪律性、惩罚性,强调德育内容的传统灌输,以权威管理和灌输行为规范为主要特征。现代认识性德育课程的基本特征是探究,道德教育的过程是鼓励儿童不断进行了批判性探究的过程,是教会学生如何进行道德分析,促进思考的自主性、自我制约或精神自由的获得,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理解力,更加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现代认识性德育课程彻底改变了传统认识性德育课程只注重道德知识传授,忽视学生道德判断、思考能力的做法,客观上实现了从灌输向促进认识能力发展的转变,确立了受教育者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2、活动性是活动性德育课程的基本特征。活动性德育课程的组织和编排原则:活动的完整性,个性的成长具有完整性和多方面性,个体的一切特征和品质都是在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系中同时发展和形成的,不仅要增强道德意识,还要培养相应的道德行为。活动的积极性,活动课程对儿童道德发展的效果大小取决于儿童主体性发挥的程度,取决于对待活动的积极性和态度,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客体,也是教育的主体。
3、隐性德育课程的特征:影响的间接性和潜隐性、范围的广阔性、发生作用的无意识性。学校隐性德育课程主要有物质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包括各学科中的德育渗透(各科教学和思想品德培养都是统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教室的环境、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的方法、师生交往形式都是隐性教育因素,教师的个性、思想政治信念和道德信念都感染着学生,充分利用各科的教学进行道德教育,有助于提高道德教育水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要培养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要优化学校的物质文化环境、开展多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班集体建设(对学生明确地提出要求、培养学生积极分子、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积累集体的优良传统)。
请直接搜索“活动性德育课程的特征和功能。”
❹ 如何理解道德是隐性的法律,法律是显性的道德
亚伯抄拉罕林肯说“法律是显性的道德,道德是隐形的法律”,其实法律内在的价值内涵了道德的终极追求,西方古典主义法学思想把法分为自然法和人为法,自然法就是公平、正义、平等、安全、秩序等社会道德规则。法律救济是为维护社会秩序的最后一道防线,那么道德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前置关口,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重要因素。
但是,这一结论不一定正确。原因是:违反法律的不一定违反道德,违反道德的不一定违反法律。
❺ 什么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1.隐性教育的内涵
我国古人很早就重视“潜移默化”式的教育,即隐性教育。如战国时期“孟母三迁”的历史故事,就是从环境熏陶的角度肯定了隐性教育的合理价值。作为一个专门术语,“隐性教育”这个概念发端于1968年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P·W
Jackson)在其专著《班级生活》(Life in classrooms)一书中关于学校“潜在课程”(Hidden
curriculum)以及1970年美国学者N·V奥渥勒提出的“隐蔽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的研究。之后,又出现了“隐性德育”的概念,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了对隐性教育的探讨和研究。
所谓隐性教育,就是受教育者在心理上并未察觉的一种无意识教育方式。具体而言,就是教育者为了改变当前受教育者总是以被动、应付的态度去接受教育的状况,按照预定的教育内容和方案,隐藏教育主题和教育目的,淡化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将教育内容渗透到教育对象所处的环境、文化、娱乐、舆论、服务、制度、管理等日常生活氛围中,引导受教育者去感受和体味,潜移默化地接受预先所设定教育内容的一种教育方式。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的。显性教育“是指充分利用各种公开手段、公开场所,有领导、有组织、有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1],通常以课堂为主要依托,以专题教育、主题讨论、学习整改、文件报告等为主要形式,具有集中组织、目的明确、有一定强制性等特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教育,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等内容,以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渗透在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中,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的一种教育形式。新的历史时期,隐性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特殊且最有效的教育形式。
2.隐性教育的特点
由于隐性教育突出强调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信息。因此,它具有教育目的和内容的隐蔽性、教育过程的愉悦性、教育途径的开放性、教育接受的自主性等特点。
(1)教育目的和内容的隐蔽性隐性教育通常把教育目的和教育信息隐藏在受教育者的社会活动、日常生活中,通过对受教育者兴趣的激发,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内容、达到教育目的。
(2)教育过程的愉悦性教育者通过设置一定的教育环境,使受教育者在自然、和谐和愉悦的氛围中通过直观思维、兴趣爱好和情感体验等毫无强制性地接受教育内容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品质、道德行为,以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3)教育途径的开放性即受教育者在不受任何教育因素的控制或制约下,以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的各种因素作为学习内容,有意或无意地通过直接体验或间接观察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是一种非封闭式的,无课堂、跨时空的自我学习过程。
(4)教育主体的自主性由于隐性教育的目的和内容隐藏于各种活动中,教育者没有给受教育者以任何明确的、直接的外部强加意图,使受教育者完全处于一种自愿、自主地选择和参与教育活动的自发状态。
(5)教育方式的间接性即教育者不是通过“灌输”式的教育方法直述道理,而是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借助于一定的教育载体间接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渗透”,使受教育者在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下进入教育者所创设的教育环境中,自觉地接受教育内容。
❻ 你们经历过哪些职场道德绑架行为
职场4种典型的“道德绑架”
1、捆绑认知型:“你那么优秀,就该多做”2、品头论足型:“所有非本职工作,都是不务正业”3、管理手段型:“你那么优秀,以后机会多得是”4、借花献佛型:“咱们AA,不该老板请吃饭”远离职场道德绑架,我建议以下4点。1、增强自我认可,不被他人情绪左右
许多初入职场的新人,仍沿用学生时代的思维,极其注重他人的看法,尤其是老板和领导。这是一个普遍的职场问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稳定认知和评价系统,所以很容易被外界的声音带跑。
因此,越是在职场,就越是要独立。不仅仅是工作上的独立,还有不轻易受人左右的精神上的独立。让自己逐渐脱离那个没有领导、同事的认可就很难生存下去的状态,重新建立起专属于自身的价值评判标准。
2、守好自己的底限,保护好属于自己的利益
职场中对领导、同事该有的尊敬要有,适当的社交也要有,但不代表自己就要毫无原则、卑躬屈膝地对待同事和领导。
不管是职场里,还是生活中,你会发现,越是脾气爆的人,越没人敢惹。不是说要让你也去学个暴脾气,而是与人交往要学会不卑不亢。关键时候,守好自己的底限,保护好属于自己的利益,别把自己姿态放太低了。
公司虽有上下级,但归根结底,大家都是职场“打工人”,不存在谁比谁更高级,包括领导。因此,越是自己看轻自己,面对别人的入侵一味退让,那么别人自然乐得欺负你,反正你不会翻脸。
3、巧妙借势,化被动为主动
职场上,面对“夹枪带棒”的道德绑架,别人和人硬碰硬,越容易失态。与其怒火冲天,或是忍气吞声,不妨从容应对,找准机会实施回击,借力打力。
比如,当职场老人说“你年纪轻,工作能力又强,不然你辛苦一下。”你可以先接受,然后再巧妙借势,顺延话题:“论经验和能力,您才是数一数二的,不然,这次您先干,我在一旁给您打辅助,学习学习。”别人给你戴高帽子,你可以给戴回去,化被动为主动。
别因为不好意思拒绝或者是不敢反驳,担心留下不尊重人的印象,最后被欺负。只有让自己的态度被看见,才能最大程度上避免被为难,防止陷入被动局面。
4、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增进话语权
实际上,来自老板和领导的尊重与信任,更多是基于你能够为他们做多少贡献,而非你对他们有多言听计从。
归根结底,职场是个靠实力说话的地方,而和公司领导同事处好关系,也是只是为更好的帮我们展开工作。获得他人认可的能力固然重要,但若想快人一步,还得学会如何把握住自身节奏,在不受他人影响的情况下,进行自我实力提升。
只有学会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你的不可替代性才会越来越强,别人自然对你敬畏三分。而且随着能力的提高,你在拒绝的时候也能更有底气。
许多时候,面对职场里的“道德绑架”,兜兜转转你会发现,最根本问题还是出在自己身上。
只有把心态放平,懂得自我尊重,拿出态度严守自己的底线,多一些思考和谋划,才能走出被他人“绑架”的怪圈。
❼ 什么是隐性素质制约
浮在水面上的是所拥有的资质、知识、行为和技能,这些就是员工的显性素质,这些可以通过各种学历证书、职业证书来证明,或者通过专业考试来验证。而潜在水面之下的东西,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我们称之为隐性素质。显性素质和隐性素质的总和就构成了一个员工所具备的全部职业化素质。
隐性素质能够有效的对一个人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良好的隐性素质对开发智慧,塑造品德,促进团体的快速良好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隐性素质可以给他人和团队提供明确的奋斗方向和动力,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良好的隐性素质可以激发一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给他人和团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共同的信念,为团队的发展奠定强有力的思想基础和原动力。良好的隐性素质可以迅速提高一个人各方面的技能,增强竞争能力。
❽ 将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语文课程的条件
1.大学语文课程具有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所谓隐性道德教育课程功能,也就是"学生在学校环境中所学的价值观念和知识规划能力、无意识和不可预见性不同的传统思想政治课学生被动地接受显性的教育方式,内隐教育是不允许的,学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更容易接受。
"隐性教育课程通过其独特的社会暗示、模仿和社会同化教育功能,使广大学生的意识个体和社会思维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达到思想道德品质和社会行为习惯规范化的更高社会道德要求大学思想文化政治道德教育主要贯穿于普通大学语文德育教学的整个全过程,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优秀经典文学艺术作品的形象分析和逻辑解读,引导广大学生深入了解不同历史时代的经典作家政治思想,不同时代作家的独特人格魅力,不同经典文学作品的不同思维方式主题,不仅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广大学生的思想审美道德修养,而且它还可以有效培养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广大学生参加学习中国优秀传统经典文学的活动积极性,增强学生民族主义自豪感和国家自信心。
2.大学语文课程与思政课具有文化共通性
大学语文与政治思想课和政治课都应归属于大学人文教育课程,文化教育是其中的共同点。
思想哲学政治课的语文教学,教师必须对古今中外的思想哲学和中国历史文化有很好的认识了解,深入研究学习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以及掌握语文基础知识,这一点是非常离不开中国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
例如,在语文老师为我讲解杜甫这首诗歌时,我们不得不特别提到中国儒家文化忠君爱国政治思想对杜甫的深刻影响,文人的爱国理想情怀深深地被烙印在他们的政治思想中,他们的每首作品都深刻流露出他们的强烈人文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这样,学生在深入学习现代语文的这一过程中对学生人文精神教育有了新的深刻认识,语文教育是学生思想品德政治素质教育的一个补充,形成了一个同心圆式的教育。
3.思想路线政治课教学课程的建设目的之一是充分挖掘高校不同学科课程的学生思想路线政治理论资源,实现全面的高校思想路线政治理论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充分发挥高校课堂教学的一个主渠道,综合性是教育的主要目的。
大学语文专业思想理论政治学科教育仅仅能够依靠任课教师的教学自主性,不足以自行设计新的教学内容。
学校领导应通过修订规章制度、人才培养行动计划、教学管理体系绩效评价等诸多方面的护航,使普通高职院校学生在充分掌握从事本职工作的技能同时,具有良好的社会人文知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来源:锦绣·上旬2021年4期
❾ 重视儿童的早期经验在其道德发展中的作用是()A学科德育课程B活动德育课程C隐性德育课程D显性德育课
c
隐性德育课程指儿童在各种情景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也可以说是各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具有非预期性、潜在性、多样性、不易觉察性。
❿ 良心和道德的界线在那里怎么区分
这是人定的,所以见仁见智,没有“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