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发布时间: 2020-12-23 02:52:58

Ⅰ 什么时候正式提出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1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Ⅱ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要坚持哪些

我仅谈我个人观点:
首先必须要“有法可依,依法必行”国家法律高于一切,严惩版犯罪!这是国家权发展基本条件,也是国家稳定之基石!
其次必须要“国为发展,以民为重”国家快速发展为步入社会主义法制社会提供物质基础,强国富民,减少贫富差距化解内部阶级矛盾。
再次必须要“结合实际,务实发展”国家必须以现有人力物力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发展所得所需,避免出现发展断层。
最后必须要“弘扬中华,科技强军”国家必须要弘扬中华文化给人民以精神所托,国家必须坚持努力发展科技,提高经济、军事发展,守护民族发展硕果。

Ⅲ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有哪几项

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是一项需要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 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经历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要经过几代人持续不断的努力.建设社 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几项: (1)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 (3)建立社会主义法治政府 (4)健全司法体制与制度 (5)完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 (6)培植社会主义新型法律文化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是公民在遵守法律上一律平等,以及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5.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是公民在遵守法律上一律平等,以及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这种说法是对的. 2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首先提出, 并在资本主义法制中首先 确立. 这一观念是对封建社会等级观念, 特权制度的否定, 因而它的确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人们在经济,政治及社会地位上是不平等的,因而导致法律上的 平等权利在社会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想奠定 了现实的经济, 政治和文化基础. 因而,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不仅被社会主义法制所承认, 而且成为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包括以下两项基本内容: (1)公民在遵守法律上一律平等.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人们在守法上是不平等的. 奴隶主和封建主只享有权利而很少或不承担义务, 奴隶和广大劳动者则只承担义务而很少或 不享有权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要求所有公民都必须平等地遵守法律,依照法律规定 平等地享有和行使法律权利,平等地承担和履行法律义务.在社会主义国家,不承认有任何 享受特权的公民,也不承认任何免除法律义务的公民. (2)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 核心要求.它要求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对于任何公民,不论其民族,种 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社会地位,居住期限等有何差别,都要 给予平等对待, 从而保证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 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 行为都平等地受到法律追究和制裁. 此外,为了保证立法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我国社会主义立法工作必须走群众路线,广 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切实做到集思广益.我国《立法法》第 5 条规定,立法应当体现人民 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

Ⅳ 什么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

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

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坚持依法执政,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健全党领导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完善保证党确定依法治国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工作机制和程序,加强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协调,完善党委依法决策机制。

(4)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扩展阅读: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

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这3个方面实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规定和确保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制度属性和前进方向。这些是《决定》的上位规定,有了这些规定,才能全面系统准确地理解其他一些新的规定、举措和亮点。

如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由5个体系构成,即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是在党领导下取得的;解决13亿人民温饱问题和初步建成小康社会,也是在党领导下实现的。

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和文明,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这个核心无可替代,就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Ⅳ 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什么意义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如果路走错了,南辕北辙了,那再提什么要求和举措也内都没有意义了。全容会决定有一条贯穿全篇的红线,这就是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一个管总的东西。具体讲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大大小小可以列举出十几条、几十条,但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一条。

恩格斯说过:“一个新的纲领毕竟总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而外界就根据它来判断这个党。”推进任何一项工作,只要我们党旗帜鲜明了,全党都行动起来了,全社会就会跟着走。一个政党执政,最怕的是在重大问题上态度不坚定,结果社会上对有关问题沸沸扬扬、莫衷一是,别有用心的人趁机煽风点火、蛊惑搅和,最终没有不出事的!所以,道路问题不能含糊,必须向全社会释放正确而又明确的信号。

这次全会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我们党在治国理政上的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不是在别人压力下做的。在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我们要树立自信、保持定力。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一个重大课题,有许多东西需要深入探索,但基本的东西必须长期坚持。

Ⅵ 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法治:由统治者通过强制性的法律来治理国家,管理社会。法律由人民制定,统治者严格依据法律进行统治,形式上统治者只对法律负责,统治者通过对法律负责来间接对人民负责。

一是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加强立法工作,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近年来,政府立法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过去五年间,仅国务院就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39件法律议案,制定、修订了137件行政法规。但是必须看到,我国改革和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立法工作面临着十分繁重的任务。要进一步增强政府立法工作的计划性和针对性,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认真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按照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继续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产品质量和安全、规范政府自身行为方面的立法;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的立法;特别要注意加强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建设、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立法。加强立法工作重在提高立法质量。要创新政府立法工作的方法和机制,扩大立法工作的公众参与。在法律法规起草、修改过程中,要通过组织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行政法规、规章,原则上要公布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二是推进依法行政,努力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快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进程,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政府的组织、政府的权力、政府的运行、政府的行为和活动,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准绳,都要受到宪法和法律的规范和约束。政府制定的行政法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性文件,必须与宪法和法律保持统一和协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为核心的现代行政执法观念,形成职责权限明确、执法主体合格、适用法律有据、问责监督有方的政府工作机制。合理界定和调整行政执法权限,明确执法责任,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健全市县政府依法行政制度。加强对行政收费的规范管理,改革和完善司法、执法财政保障机制。健全行政复议体制,完善行政补偿和行政赔偿制度。认真做好法律援助工作,帮助困难群众实现诉讼权利,使人人都能享受到平等法律保护。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保持清正廉洁,促进行政执法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是加强执法监督,确保行政权力正确行使。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必然要求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将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服务,确保权力正确行使,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要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综合运用各种监督形式,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健全组织法制和程序规则,保证政府权力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行使。各级政府要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主动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大力推进执法公开,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加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力度。改善和加强新闻舆论对行政执法的有效监督。切实强化政府层级监督,充分发挥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的作用。要把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作为重点,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确保监督到位、有力、有效。

四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积极探索法制宣传教育的新途径、新形式,善于运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传媒,精心组织各种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增强法制教育的科学性、准确性,防止片面性。突出抓好宪法宣传教育,增强人民群众的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权威,使宪法在全社会得到遵守。加大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的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以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牢法治思想基础。法律对社会生活的规范、引导和保障功能,主要是通过权利义务机制实现的。在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中,必须强化权利义务观念的培养,既要增强人们的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也要增强法治意识和义务意识。具体包括: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权利的行使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国家保护合法的权利;国家提供权利的保障、救济和保护。只有让每个公民都树立了正确的法制观念,自觉在法制框架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才能够真正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真正落到实处,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Ⅶ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八千万一秒钟你甲虫

热点内容
我该如何举报法官 发布:2025-01-24 12:54:43 浏览:962
法院执行人被冻结微信 发布:2025-01-24 12:45:21 浏览:301
谁在立法 发布:2025-01-24 12:17:14 浏览:1000
民法典手绘 发布:2025-01-24 11:42:27 浏览:620
乌苏法院拍 发布:2025-01-24 11:22:13 浏览:185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援助中心 发布:2025-01-24 11:02:50 浏览:170
房屋销售补充协议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1-24 10:00:06 浏览:139
中级会计2013经济法考试题 发布:2025-01-24 09:59:23 浏览:403
最高法律效力表现在 发布:2025-01-24 09:54:12 浏览:685
沈阳君道法律咨询服务 发布:2025-01-24 08:49:18 浏览: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