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教师职业道德形成性考核

教师职业道德形成性考核

发布时间: 2022-05-24 01:53:44

① 教师如何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劳动者的素质与人才结构发生了变化,人民群众接受高层次、高质量教育的愿望日益迫切。时代在呼唤高质量人才,高质量人才出自高质量教育,高质量教育必须依靠高质量教师,高质量教师必须有高水平的职业道德素养。然而,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在社会多元价值取向面前,教师职业道德面临着新的考验。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影响侵蚀着教师队伍,极大地损害了教师形象,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所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刻不容缓。
继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创造师德建设宏观环境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首要途径。
国家和社会为教师所创造的物质待遇、社会地位及其在社会各行业中所处的相对位置的现实状况,是制约师德水平整体提高的决定因素。只有肯定教师劳动的作用,确立该职业在社会各行各业中的优越地位时,才会激发和保护他们敬业、乐业和精业的精神。
深化教育改革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关键途径。如果说由政府和社会行为构成的教师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造就了师德状况的宏观环境的话,教育内部的人事、分配、考核、奖惩等制度所营造出的教师工作环境、教师与国家、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学生、教师劳动与报酬的现实关系,则是师德规范能否维系和发挥作用的直接因素。
各级领导机关率先垂范是师德建设的重要途径。
当前在我国经济转型期,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受到来自社会多方面的强烈冲击,呈现多元取向。价值观的多元性不能不影响到教师,影响到教师的职业道德。在重金钱、轻事业;讲实惠、淡理想;求享受,畏艰苦等思潮冲来时,我们仅仅靠宣传教育显然是苍白无力的。职业道德作为一种实践化的道德,要求广大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作为师德的核心,就首先要造成一种现实的环境氛围。在形成这种氛围过程中,首当其冲的应是各级教育行政机关、教育研究单位、各级领导首先做出样子,树立形象。使广大教师看到职业道德水准提升的真实所在,对坚定信念、激发道德人格、恪守道德规范,其作用无疑是现实、有力和巨大的。在社会不良风气依然漫延的环境下,领导机关的示范作用有着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
树立典型,发挥激励作用。结合开展的"修师德、强师能、铸师魂、争名师"活动,每年教师节前要评选、表彰一批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和职业道德建设成绩显著的单位。要在各种媒体上大力宣传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模范事迹,以起到激励、示范、带动作用。
引导教师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教师职业是一项“学无止境’’的职业,在科技迅猛发展、社会急剧变化和进步的时代更是如此。要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将自身专业发展贯穿整个职业生涯,利用一切机会更新和补充自己的知识、能力和技巧,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有所进取和作为,努力做一个合格、优秀的教师。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

② 我国教师职业道德标准要求教师履行哪些特殊的责任和义务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一)师德是高于一般社会公众道德水准的职业道德
在意识水准上,师德较之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高的要求,这是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从根本上说,教师作为一个职业,与其他的职业有相似之处,都是一个工作岗位、一个饭碗。但是教师职业与其他工作又不一样,他的服务对象是人,他们的劳动在于培养、塑造一代新人,其一切行为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影响。教师的地位、作用和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所以,社会对教师的职业要求比一般的职业更特殊一些。纵观人类道德史,师德总是处在当时社会道德的最高水准上。孔子曾用“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来描述他理想中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并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教师的道德含义,被后世奉为“万世师表”,他所开创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也为历代不断继承和丰富。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胡锦涛总书记2007年8月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发表的讲话中更进一步指出:“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这些论述充分揭示了教师职业道德“以身立教”的共同特点。当前,教师在传播人类文明、启迪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开发人力资源、弘扬民族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者,是青少年成长的引路人。他们不但要用丰富学识教人,更要用高尚品格育人;不但要通过语言传授知识,更要用自己的高尚品格去提升学生的品格,影响学生的心灵,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守秩序的一代新人。正是基于这一特点,社会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要比其他任何行业都高一些,以至于教师的职业道德往往成为社会公德的标杆,成为引领社会文明进步的明灯和风向标。
(二)师德规范是调节教师自身及与外界关系的行为准则
师德规范所表达的是教师所特有的职业义务、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行为上的道德准则。因此,它与一般职业道德一样,具有以下重要特征:师德是一种职业规范,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师德又是历史积淀的产物,是长期以来逐渐形成的;师德没有固定的形式,通常体现为教育观念、生活习惯、理想信念等;师德通过内省和信念来强化,并通过教师的自律来实现;师德不具有刚性的约束力,主要通过内心反省和公众舆论加以约束;师德的主要内容是对教师义务的要求;师德标准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师德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凝聚人心的作用;等等。为使师德理念形成规范,一般都要采用制度、守则、公约、承诺、誓言、条例,以至标语口号之类的形式,将其公之于众,以便为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所接受和实行,并进而形成一种职业的道德习惯。在我国,由于教师的自律组织和社会团体并不发达,因而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是由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工会联合制定并颁布实施的。1984年,教育部和全国教育工会联合制定并颁发了首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标准(试行)》,并于1991年正式施行。1997年,针对教师队伍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原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了第一次修订。2008年重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教师职业特点和教师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更加强调职业精神,尊重道德属性。它既体现了教师职业神圣性的一面,也考虑到其作为一种社会职业的平凡性,并承认教师职业境界的层次性;它既有适度超前的目标性引导,又明确了不容许超越的行为底线,因而更加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特点与要求。
(三)颁行师德规范是以德治教的根本体现
人们常说,教师自身就是教育力量。从理论上来分析,一个教育者往往拥有三种权力:其一是职位权力,它代表国家或学校管理学生,并执行教育的强制标准;其二是专家权力,作为专业人士,他们要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帮助或建议;其三是参照权力,他们要把自己作为楷模和榜样来影响学生的发展。当然,任何滥用权力的行为都会走向目标的反面。因此,法律和道德是约束教师正确从教的两条准绳。为强化依法治教,我国颁布的《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义务教育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都对教师的品行要求做出了规定。但法律具有普遍性、强制性特点,决定了它所规范的行为不可能太多、太广,其所规范的只能是一些最基本的行为“底线”。而对教师提出较高的、较广泛的职业操守要求的,恰恰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师德规范指引着教师职业道德习惯的养成方向,并作为教师自律和外界他律的尺度,对教师的行为产生着广泛的影响。所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虽然不具有法律的强制力,但它作为一种行业的操守规范,对教师仍然具有约束力。一方面,当一个人选择从事教师职业的时候,他就自愿选择了接受这一规范的约束。他在教育教学中的一言一行,都要体现出规范所确定的精神和原则。尽管教师的个人能力有高下之分,但师德规范则成为每一个教师职业道德习惯的养成方向和终极目标。另一方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旦制定并颁布之后,就成了外界评价教师职业操守状况的“标尺”。学校对教师的师德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在教师评优工作中所考虑的师德因素,都是以教师对师德规范的践行情况作为依据的。如果教师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师德规范的要求,教师本人要受到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他们的失德失范行为往往会成为公众谴责的对象。从这些特点来看,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还是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的。只不过,其强制性的力量来源于行业内部的管理、评价行为,来源于公众的舆论,而不像法律那样来源于国家司法机关的威慑力。
【时代特征】
(一)修订师德规范是新时期师德建设的迫切要求
师德作为观念范畴,必然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近年来与师德有关的争议事件越来越多,而到2008年达到一个“井喷”式的高潮,以至于在一些人的脑海中产生了“师德滑坡”的强烈映像。另据2008年初《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表明,74.6%的公众认为当前师德有所下降。修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遏制师德滑坡的重要举措。2008年版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广泛性与先进性相结合、倡导性要求与禁行性规定相结合的原则,增强了可操作性;修订工作中采取专家与教师共同参与、共同讨论,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方式进行,因而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新、旧两个版本相比,修订工作灵活采取了四种方式:一是“改用”。新规范第一条“爱国守法”是对旧规范“依法执教”的改用,第二条“敬业奉献”是对旧规范“爱岗敬业”改用,新规范第三条“关爱学生”是对旧规范第三条“热爱学生”的改用。二是“沿用”。新规范第五条“为人师表”沿用了旧规范第八条“为人师表”。三是“弃用”。新规范删去了旧规范中第四条“严谨治学”、第五条“团结协作”、第六条“尊重家长”、第七条“廉洁从教”等四个条目,并将其内容归并到了相关条款之中。四是“新用”。新规范新增了“教书育人”和“终身学习”两个条目,体现了新时期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修订后,新版规范条目由原来的8条减为6条,字数从572字压缩为553字,内容显得更加精炼,结构显得更为严谨,内容显得更加与时俱进。
(二)学生的安全问题受到了高度重视
新《规范》明确要求:“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把保护学生安全提高到师德范畴,这容易让人们联想到汶川大地震带来的空前灾难。地震发生后,既涌现出一批像谭千秋那样舍己救学生的老师,同时也让“范跑跑”这样的人出现在公众视野。这说明,保护学生安全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有着重要的道德价值,扶助弱者的意识正是教师职业的良知所在。教师的职责首先应当表现在维护每一个弱小生命,关注孩子们身边的危险,未雨绸缪地保护好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健康安全地成长。实际上,把“保护学生安全”作为师德内容不是因“范跑跑”事件而设,也不是中国的独创,而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如美国全国教育协会1975年颁布的《教育职业道德规范》就明确要求:“当学生的学习、健康及安全受到危害时,应为保护学生做出恰当努力。”这表明,中小学教师所从事的教育工作,实际上具有一定的公务性质,他们要代表国家实施保护未成年人的职责。青少年学生辨别能力、自我约束能力、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安全隐患不只存于灾难面前,而且广泛存在于日常学习、生活中。比如,体育课、实验课上的潜在危险,学生在课间所进行的危险游戏,集体外出活动时学生对安全规则的忽视、违反等。在这些情境下,都需要教师适时地加以管理和保护,以保障学生的安全。当然,在灾难面前,教师也应当及时疏导、救助学生,这也是教师的职责所在,因而“范跑跑”们的失范行为和奇谈怪论应当受到公众的谴责。
(三)“教书育人”成为新时期师德规范的灵魂
新《规范》倡导“教书育人”,是在新形势下对教师的责任和作用所进行的新界定与新规范。与1997年颁布的师德规范中关于“严谨治学”、“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等对教师在专业素养方面的要求相比,新《规范》更强调了教师的育人职责,强调了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职业特点和特殊责任。因为对于教育工作来说,重要的不在于能否“成才”,而在于能否“成人”。每个学生天赋不同,禀性各异,都是鲜活而不可复制的生命个体,自由幸福地发展是他们的需要,创造一种让他们的潜能得以开发,让他们的天赋特长自由发展的教育是对生命的关爱和尊重。所以中国古代对教师即有“经师”和“人师”的区分,新《规范》更是新增“教书育人”这一条目,明确提出中小学教师必须“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勇于探索创新”,体现了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和新特点。同时,新《规范》明确规定“不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是针对当前一些地方和学校单纯搞应试教育的现实而提出的要求,十分必要。对此,不仅需要学校、教师的自觉遵守,更有待于国家、各级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和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协同努力,共同建设更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
【职业道德建设】
(一)要以贯彻落实《规范》为契机,掀起师德建设的新高潮
师德规范是与时俱进的产物,因而新《规范》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有一个重新认识、逐渐适应的过程,必须加大力度加以贯彻落实。一要认真学习。要组织广大教师深入学习《规范》,帮助广大教师全面了解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统一思想认识,规范职业行为,全面提高师德素养,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努力使师德建设更加贴近实际、贴近教师、贴近生活,增强广大教师对新《规范》的认同感,做到入耳、入脑、入心。二要大力宣传。要通过各种方式广泛深入宣传新《规范》的重大意义,宣传学习贯彻《规范》典型经验和做法,形成声势,努力为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规范》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三要贯彻落实。要把贯彻实施新《规范》列入师德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将学习贯彻《规范》与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相结合,把《规范》的基本内容作为教师岗位责任制的普遍要求,把师德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和新教师聘用的必备条件和重要考察内容,让《规范》的精神落到实处。
(二)全面准确地把握《规范》的精神实质
新《规范》基本内容有六条,体现了教师的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其中“爱”和“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具体说,一是倡导“爱国守法”,就是要求教师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人民教师要牢记人民的嘱托,要遵循法律的规范,因而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二是倡导“爱岗敬业”,就是要求教师对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深厚的感情。每一位教师都要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这是对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三是倡导“关爱学生”,就是要求教师有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情感和爱心。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因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做到严慈相济,努力做学生良师益友,这是师德的灵魂。四是倡导“教书育人”,就是要求教师以育人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始终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体现了教师的天职。五是倡导“为人师表”,就是要求教师言传身教,以身立教,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同时,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这是也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六是倡导“终身学习”,就是要求教师做终身学习的表率。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加强自己的师德学习和业务学习,潜心钻研知识,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这样才能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三)完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保障机制
为将师德规范落到实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领导和中小学校长要亲自抓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工作,并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自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要充分发挥教育工会、共青团、教职工代表大会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支持他们根据各自的职能开展群众性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活动。要建立健全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制度,把职业道德作为考核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要建立定期表彰奖励制度,大力表彰宣传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和职业道德建设成绩卓著的单位。要依法管理教师队伍,切实把好教师入口关,保证教师队伍的基本素质。对违反职业道德的教师要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要依据有关法规解聘相应的教师职务,调离教师岗位,坚决取消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者的教师资格。教育督导部门要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作为教育督导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检查评估工作。要积极鼓励学生、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状况进行监督和评议,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要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改进工作,形成全方位落实师德规范的新局面。
教育部要求落实新版师德规范
教育部2008年9月1日的通知要求,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8.31”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师德素质和专业水平,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1997年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联合印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了修订,现予印发,并就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认识新时期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对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敬业奉献,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教师队伍中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可歌可泣的模范人物。在今年发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中,震区广大教师奋不顾身地保护学生,表现了崇高的师德精神。在新形势下修订并重新印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于激励和引导广大教师向全国教育系统的模范教师,特别是抗震救灾英模教师学习,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自觉规范思想行为和职业行为,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全面准确地理解的基本内容
《规范》的基本内容继承了我国的优秀师德传统,并充分反映了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规范》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起指导作用,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国家、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规范》不是对教师的全部道德行为和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不能取代学校的其他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的许多内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相关条文的具体化,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学习贯彻时应注意和教育法规的学习结合进行。
三、认真做好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工作
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系统工会和中小学校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好《规范》的学习宣传。要通过开展主题学习、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多样和扎实有效的教育活动,组织广大教师深入学习和贯彻《规范》,帮助广大教师全面了解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统一思想认识,规范职业行为,全面提高师德素养,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学校领导要言传身教,率先垂范。
2.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系统工会和学校要把贯彻实施《规范》列入师德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的实施办法和工作计划。要将学习《规范》的内容和要求列入教师的继续教育计划,把教师贯彻落实《规范》的情况列为教师岗位责任制的要求,定期考核检查。

③ 中小学教师应规范的职业道德内容是什么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第一条:根据全国教育工会修订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第二条:各中小学要对教师进行正面教育与引导,严格要求教师恪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实施本意见,提倡爱岗、敬业、奉献精神,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全面提高我市教师的整体素质。
第三条:依法执教,爱岗敬业。
(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并要与有损党和国家利益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
(二)教师要认真学习、掌握和贯彻《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要自觉执行教育行政部门和党校的规定率先遵纪守法、依法执教。如有违法行为,不能评先、评优、晋职,乃至行政处分,严重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三)教师要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热爱教育事业,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精心培育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不传播有害学生健康的思想。对模范遵循职业道德的教师,应予以表彰。对有损于教师形象的教师,要进行教育,必要时对其采取相应的行政手段,予以处理。
第四条:热爱学生,严谨治学。
(一)关心爱护全体学生,更加热心地对待后进学生和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对表现和成绩差的学生要给以耐心帮助,做好转化工作,不单纯以分数来评价学生。不讽刺、挖苦和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如有上述情况,给予批评教育, 情节恶劣的,给以行政处分。
(二)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做到严格要求,耐心教诲,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正确引导、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地发展。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待学生,更不能使学生身心受到摧残。如发生责任事故或严重的安全事故,经调查,按责任给予处分。
(三)教师要维护学生的利益,敢于同侵犯合法权益的行为作斗争,并且要勇于承认在教育中的失误,乐意接受学生的正确意见。密切师生关系,做到教学相长。
(四)教师要努力提高科学文化和教育理论水平。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业务进修活动,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勇于探索教育教学规律,要有开拓、创新精神,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以成果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刻苦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做到备课、上课、批改、辅导、考核五认真,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对不认真教学,敷衍塞责,误人子弟的教师,要视其实际情况,给予试聘、待聘、解聘,直至辞退的处理。
第五条:团结协作,尊重家长。
(一)教师要谦虚谨慎,尊重他人,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团结协作,教师之间关系要融洽。对闹不团结、严重影响教育的教师要批评教育。
(二)搞好新老教师之间的团结,重视培养年轻教师,以老带新,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增强凝聚力,齐心协力参与教育教学实践,树立典型,给以推广。
(三)教师要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倡导家访。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对家长要文明礼貌,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
第六条: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一)教师要坚持高尚的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拜金主义思潮的侵蚀。不向学生或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钱物。经调查,如发现上述情况,要退回钱物,并向学生或家长赔礼道歉,同时视情节给予处分。
(二)教师要恪守规范,不违规搞第二职业,提倡无偿家教。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有关兼课的规定,并提出具体要求。
(三)教师必须要按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制度,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按照一定的审批程序和收费标准,才能进行校外兼课。如违反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未履行审批程序,擅自搞有偿家教和校外兼课,造成极坏影响的,要严肃处理。
(四)教师必须严格按上级规定的收费项目、标准和办法,不准自立项目乱收费,高收费。不乱办班,不滥订、滥印复习资料、练习册;不准向学生、家长推销商品,赚取差价回扣等。如发现上述情况,酌情给予处分。
(五)教师要遵守社会公德,高标准地遵照"五爱"要求。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行为举止文明,教态自然亲切。
(六)教师要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不参与赌博、迷信活动;不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思想作风实事求是,表里如一;工作作风认真严谨,讲求实效;生活作风稳重大方,要尊重自己和他人的人格。

附: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关事项

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是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也是当前加强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基本内容。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着我国能否培养一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各地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为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教育部和全国教育工会曾联合颁发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试行)》(以下简称《要求》)。几年来,广大中小学教师遵循职业道德要求,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在教学岗位上辛勤育人,为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实践证明,《要求》的颁发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形势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国家教育部和全国教育工会在总结试行情况的基础上对《要求》进行了修订,作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予以颁布。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工会要在当地党委的领导下,将组织学习、宣传、贯彻《规范》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切实抓好。在规划教师队伍建设时,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同时制定贯彻《规范》的实施意见,明确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总体和每个阶段的计划,并提出本地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做到目标明晰,措施具体,逐步落实,不断提高,使师德教育经常化、制度化。
二、贯彻《规范》,是对全体教师反复深入地进行教育的过程。通过教育要使教师从自身所肩负的历史重任的高度,认识制定《规范》的重要意义;明确《规范》是党和国家对教师应该具有的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其核心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教书育人,精心培育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要提高教师遵守《规范》的自觉性,使教师联系工作、生活的实际,深入了解《规范》所含的具体内容,把《规范》作为指导自己行为的准则。
在师德教育活动中,首先要对《规范》进行系统讲解,组织教师逐条学习。同时,要把师德教育作为经常性的工作,结合不同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突出重点,反复学习,务求收到实效。
在贯彻《规范》的教育活动中,要充分发挥群众自我教育的作用,形成社会舆论,激励广大教师不断提高师德修养的自觉性,人人身体力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活动,是一项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自我教育活动,各地应继续深入开展下去。有一些地方运用老一代教育家高尚的师德典范,激励教师学习楷模,规范自己,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形式。同时,各地还要充分重视在贯彻《规范》中涌现出来的师德高尚的先进典型,大力予以宣传、表彰。
三、各地应将教师学习、执行《规范》的情况,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对教师德、能、勤、绩的考核之中。在教师中评选各种先进人物,均应把执行《规范》的情况作为前提条件,即师德方面有缺陷的教师不得评为先进人物。各中小学校要通过定期的自我总结、群众评议等手段,对教师执行《规范》的情况作出评价。
四、各地要把贯彻《规范》的工作落实到每一所学校。学校党组织要把职业道德教育列入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计划中,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校长要在行政管理工作中深入贯彻《规范》,使《规范》在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得以落实。教育工会应积极发挥共产主义学校的作用,大力开展各种生动的群众性的师德教育活动,组织并启发教师认真学习、自觉执行《规范》,表彰先进,互学互勉,使《规范》的贯彻落实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
五、《规范》的基本要求亦适用于中小学职工。各地可根据《规范》,结合职工各项工作岗位的特点,分别提出具体要求。
根据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的不同特点,各地可参照本《规范》,对幼儿教师、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作出补充规定或提出具体要求。
六、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认真纠正在师德方面存在的倾向性问题,对品德有缺陷的教职工要加强教育、帮助。对那些道德败坏、屡教不改,已丧失做教育工作者资格的,应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七、各动级各类师范院校(含教师进修院校)应将《规范》同学校的培养、培训目标结合起来,贯彻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活中,以奠定师范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基础,提高在职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依法执教。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三、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四、严谨治学。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五、团结协作。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六、尊重家长。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

七、廉洁从教。紧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八、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④ 教师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提升教师职业道德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师德是学校的立足之本,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是教师应该具有的优秀的人品、过硬的素质、磊落的言行、坚定的信念、一贯的践行、执着的引领等品行。在学校里,其存在应该是干部(代表、带动)→教师(践行、引领)→学生(塑造、成长)→教师(满足感、幸福感、动力)→学校(特色、品位、效益)这样一种形式,而教师高尚的师德修养就是构成这种形式的中坚力量,它决定了学校统一的、明确的价值观,决定了学校发展的方向和高度,决定了学校“育人”职能的成败。也就是说,只有师德高尚才能真正践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历史使命,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学生,才能真正打造“特色学校”,打造“品牌学校”,打造“品位学校”。那么如何塑造高尚师德,提高师德修养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充分发挥理论的教育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理论是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指导思想,只有掌握了它才能更好的辨善恶、明是非、提素质、育人才,所以说提高教师的师德理论水平是提高教师师德修养的必由之路。对于如何提高教师的师德理论水平,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集体学习。集体学习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师德理论教育方式,可以系统的学习师德理论和法律法规;可以集思广益,将理论学习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可以解决一些个体难以解决的共性问题,但是也存在诸如时间、地点、次数等限制。
第二,个体学习。个体学习是一种可以自我调控的学习方式,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可以在较大的宽度上广泛涉猎,在时间上比较宽裕,但是受个人水平、自控能力等的影响,有时达不到预期目的。
第三,集体辅助个体学习。主要通过组织培训、外出交流、购买并分发学习材料如《师德修养》、《教师师德建设的方法》、《班主任工作方法》、《教师素养的养成》等书籍和刊物,完善教师成长档案等方式,用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推动教师师德理论水平的提升,它既克服了自学中的一些不利因素,又比集体学习方式更灵活、更机动,具有较强的优越性。
第四,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反思与感悟。只有在实践中践行并检验理论学习成果,做到知行统一,才能明确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哪些应少做或不做,才能时刻用清醒的头脑、科学的理论、明确的法律法规规定指导、规范自己的言行,在学习和实践中提高师德修养。
二、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一个作风严谨、关系和谐、士气高昂、团结奋进的战斗环境,一个优美、洁净、文明的校园环境,可以转化为多层次的、多种形式的力量,这种力量是长期的、连续的,可以极大地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可以有力地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推动“人本和谐教育”建设。在此问题上,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加大领导班子作风建设力度。作为学校的领导群体,其良好行为、模范作用、以身作则本身就是一道无声的命令,这种非权力的影响力,是激发下属积极性、推动师德师风建设的最好的催化剂,也是师德师风建设的风向标,因此,加强领导班子作风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全体干部时刻高标准、严要求、寻不足、找差距、重整改、狠执行、尚廉洁、能垂范、勇争先,时刻以高昂的士气、严谨的作风、过硬的素质、廉洁的形象成为广大教职工的表率,才能推动“书香”大环境的形成,才能有效提升学校师德建设水平。
第二,积极开展法律法规学习和学校制度建设,打造依法办学、依法执教、依章管理的大环境,并将学校管理与教师考核挂钩。通过学校管理与考勤挂钩,与业务成长挂钩,与工作绩效挂钩,与班级量化挂钩,与阳光学校建设挂钩,与师德师风建设挂钩,与常规检查挂钩,与教研能力挂钩,与教学管理挂钩,与学生安全挂钩,与“生评师”结果挂钩,并利用学校、功能室、班级三级督查机制,严要求、狠落实、勤检查、抓典型、促后进、重整改、强反馈。这样,就形成了制度约束、领导管理、同事互助、学生反馈、家长认可、自身纠查六力合一的考核模式,极大地推动了师德建设的开展。
第三,营造充满阳光与活力的“书香型”学校环境。良好的校园环境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荡涤人的胸怀,所以要充分重视学校软环境和硬环境在师德建设中的作用。一是要求全体教职工多读、多看、多听教育界名人和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同时树立学校的“模范”,打造“名师”,用鲜活的事迹、生动的事例去感染、鼓舞教师,用看得见、摸得着的人和事去施加直接、深刻、快捷的影响,努力营造“学榜样、赶先进”的良好氛围;二是对学校硬环境责任到班、责任到人,并利用每一个可以利用的宣传阵地,强化学校和班级文化建设;三是不间断举行各种体育比赛、书画展、演讲比赛、主题教育等活动,并将每次活动过程、结果、开展情况、日常保持情况等进行综合排名,与班主任考核挂钩、与班级考核挂钩,从而提高教师努力干好工作的源动力,推动师德建设;四是构建和谐校园氛围。在严格与和谐相结合的“人文管理”模式下,积极倡导敬业、勤业精神,倡导宽容、谦让与尊重,倡导换位思考,推行情感教育,从而积极构建和谐的干群、同事、师生关系,在相互影响、相互鼓励、相互关爱和相互尊重中提高师德修养。
第四,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家长学校建设,努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实现家长、学校、教师、学生勤沟通、多了解、变方式、学方法、互补台、成合力,打造学生健康成长平台,借以带动教师师德修养的提高,树立学校形象,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三、充分发挥业务的带动作用
有效教学是教师的主要职业道德表现之一,如果教师不能进行有效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则势将受到学生及家长的鄙弃,受到领导的责备,师德将无从谈起,所以,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是提高师德修养的有效手段。在此问题上,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狠抓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满足新课改的要求。即在“任务”上从“输出型”向“培养型”转变,在“观念”上从“一人发言”向“师生合作”转变,在“内容”上从“理论型”向“实际型”、“实践型”转变,在“要求”上从“权威型”向“学习型”转变,在“方法”上从“满堂灌型”向“指导型”转变,在“评价”上从“终结型”向“过程——结果型”转变。
第二,坚持“周周开展活动课”。以“推门课、邀请课、汇报课、听评课、讲评课”为抓手,同备课、共教研、尚互助、重反思、抓常规、培骨干、出名师。同时,进一步加强课题和校本教研研究工作,责任到人,务求实效。
第三,不间断派教师到外地培训学习,充分发挥“活水”效应。
这样,既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促进了学生发展,又使教师赢得了学生及家长的尊重,感受到了职业的幸福感,推动了师德修养的提高。
教师道德修养是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一项根本内容,教师应该通过上述途径和方法,积极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成为领导赏识、同事称赞、学生喜爱、家长信赖、社会认可的优秀教师,从而推动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推动“人本和谐教育”建设。

⑤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有哪些

(一)构建适应市场经济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完善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提出更为明确具体的道德要求,可以让教师用具体的要求规范自己的个体行为举止。首先,明确师生关系的道德规范。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育进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教师应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新课改理念,关爱每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尊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其次,教师群体关系的道德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必须让教师明确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建立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再次,教学科研活动的道德规范。教师自身知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与教育事业的利益息息相关。科学知识的迅速发展要求每位教师努力更新专业知识,主动投身到教育改革和科研的活动中,总结经验,大胆创新,严谨治学。最后,学生家长关系的道德规范。家长是教师了解学生日常生活最重要的对象。教师正确地与家长建立人际关系,尊重家长提出的宝贵意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积极与家长联系沟通,整体上更能发挥教育的实效性。
(二)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理论的教育和自我教育。
道德修养是教师师德的集中体现,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提高教师的道德素养对于确保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第一,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意识和学习。只有确立正确的道德认识才能区分善与恶,并能择善而行;应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学习,树立优秀教师的职业道德榜样,帮助教师牢固树立职业道德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二,在实践中锻炼道德意志。坚强的道德意志对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起重要作用。在实践中培养教师自身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发扬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严谨治学、勤奋努力的优秀品质。第三,加强高尚职业道德的实践。实践活动对于师德的形成有强化作用。学校应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让每一个校园文化活动都发挥道德教化作用。第四,强化教师职业道德的自我教育。俗语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才能为人师表,在学生中树立榜样的形象。通过自我教育,明确生存价值,教师可以不断地提高道德境界并实现自我超越。
(三)完善教师职业道德激励和监督评估制度
有效的职业激励机制是提升教师职业感的核心。学校管理应注重教师个人的心理素质,激励个性发展,培养和鼓励教师的主动精神和创新精神,形成富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教师群体。建立事业留人、情感留人、待遇留人、环境留人等有效的激励制度,从物质与精神层面上满足教师的需要,解决教师们的后顾之忧,激发教师们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这些措施都能激励教师,使其能做到爱岗敬业,热爱学生,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要完善有效的师德监督机制和考核体系。有效的师德监督机制是包括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相结合、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等多种途径在内的教学、管理、服务三个领域的师德情况全面实施监督的系统工程。教师职业道德监督体系应形成以“学生、家长、学校、教师、社会”五位一体的监督网络。我们要组织领导、教师、家长加强师德监督,鼓励学生对教师师德进行评价与监督;通过社会媒体等各种渠道对教师师德起到示范和警戒作用,不断鼓励教师严格自律,以达到“慎独”境界。师德考核体系应该纳入教师评价范围,并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在评价中的重要性,从制度上能使教师自觉的加强自身的教师职业道德。建立师德考核体系应包括考核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具体内容、操作方法和量化细则等内容。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先进性,在基本原则上要坚持公平性,在具体内容上坚持全面性,在操作方法上要坚持公正性,在量化细则上要坚持科学性,从而使师德的考核看得见、摸得着、行得通。建立起学生测评、教师互评、领导点评、支部讲评、上级考评、党委评定的考评机制,给每位教师一个公正的评价,促进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素质,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
(四)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在进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时,应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在师德教育中的作用。利用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获取方法来了解教师的道德水平和思想;利用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分析方法对获取的教师道德水平和思想进行分析,概括出师德存在问题的深层原因;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决策方法提出具有有效性的解决师德问题的对策。当今的网络时代,我们要充分发挥网络具有的重要意义。利用网络,宣传师德的正能量,让教师能自由的说出心中的烦恼,监督教师的行为。从网络中获取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状况的信息和建议。

⑥ 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现代教师职业道德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现代教师职业道德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现代教师职业道德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现代教师职业道德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现代教师职业道德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⑦ 高校师德师风考核办法

师德师风考核办法 高校师德师风考核办法
客服
分享
收藏
立即下载
为了提升浏览体验,原视图版网页已升级为如下版式
师德师风考核办法 高校师德师风考核办法
师德师风考核办法 高...办法.doc
21.0K, 3页, 16次阅读
haoyi0029 分享于2017-05-09 21:38
立即下载 +合伙人(招募中) 举报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书育人水平,在教师中牢固树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教育理念,发挥教师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学风建设中的示范作用,形成“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教书育人、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的师德风尚,以优良的师风带动学风、院风建设,引导、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结合学院实际,特制定本考核办法。

一、考核原则

1、师德师风考核必须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客观、透明、规范地进行。

2、坚持师德师风考核与业务考核并重,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量考核为主;坚持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年度考核以平时考核为基础,通过综合考查评价,确定考核等级。

1

1/3页

二、考核对象

全院教职工

三、考核内容与等级的确定

1、师德师风及育人考核重点内容为“担任班主任情况”、“学术报告及讲座”、“指导学生各类竞赛”、“参加学生活动”、“事迹被媒体报道”等五个方面。

2、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考核得分90分及以上的为优秀;考核得分89-75分的为良好;考核得分74-60分的为合格;考核得分60分以下的为不合格。

四、考核组织工作

学院成立师德师风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由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学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组成。

五、考核时间与程序

1、师德师风考核在平时考核的基础上,年终进行一次集中考核。

2、被考核教师对照《教师师德师风考核标准》进行自我评估,并上交学院考核领导小组。

3、考核领导小组在平时考核结果的基础上,广泛征求教师、学生等各方面意见,经集体讨论,打分并确定考核等级。

六、考核结果的运用

1、师德师风考核的结果作为教师个人年度考核的基本条件,师德师风考核“良好”及以上是年度综合考核“优秀”的基

2

2/3页

础条件;师德师风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其年度综合考核不得评定为“良好”。

2、师德师风考核“优秀”的教师,在职称晋升、评先评优、评选十佳百优、最受学生欢迎十佳教师等方面有优考虑。

八、师德师风考核与教职工年度考核同时进行。

九、考核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附件:《冶金与化学工程学院师德师风及育人考核细则》

3

3/3页
君,已阅读到文档结尾了~

立即下载
换一篇
开通Plus会员,全场文档6折起 >>
相关精品文档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专题
企业电力管理制度
专题
pdf《师德师风体会演讲稿范文》等20篇师德师风演讲稿范文合集3
热度:
pdf《小学教师师德师风演讲:爱我所爱,无悔青春范文》等25篇师德师风演讲稿范文合集920
热度:
doc教师师德故事论文教师师德师风论文: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精品论文]
热度:

热度:
doc[精品]教师师德师风论文:树立良好师德师风+塑造良好教师形象[专业论文]
热度:
doc师德师风演讲稿:良好的师德师风
热度:
doc师德师风阶段工作总结及师德师风整顿心得体会
热度:

热度:
doc教师师德故事论文教师师德师风论文:以教师文化载师德师风化高职理念筑育人之基[精品论文]
热度:
doc立师德正师风树形象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参考学习材料[1]
热度:

⑧ 什么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表现和检验场所

加大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一方面可以提高高校教师道德素养、形成优良师德风尚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也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同时还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教师一生中需要接受多种多样的教育和道德影响,但最主要的是职业道德。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身负教书育人、传道授业的双重重任。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师的天职。然而,当前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还参差不齐,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亟待得到加强。
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敬业精神
一方面,教学态度不认真。部分教师缺少对教师工作的认同感和使命感,缺乏对教育的热忱。因此,他们在备课过程中马虎、随便,以为只要照本宣科,便能应付了事。此外,部分高校教师不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单调无聊。另一方面,科研态度不严谨。部分教师把科研当成是评职称、评奖项的工具。很多人没有经过严谨、科学的调研、实践、论证就草草地出“成果”,甚至照搬照抄别人的成果,从而使我国高校产生了严重的学术腐败及学术泡沫现象。
(二)功利思想严重
部分高校教师重利轻义,甚至唯利是图。一方面,部分高校教师接受学校工作安排时不以教学需要为原则,而是以是否对自己有利为原则,并且不考虑自己的能力与责任。另一方面,少数高校教师对本职工作敷衍了事,却热衷于第二职业,甚至擅离职守,把大量时间投入副业,影响了教学、科研质量。

(三)对学生缺少关爱
部分高校教师忽视学生,与学生感情淡漠。一方面,部分高校教师只注重技能的传授,只关注学生成绩,而忽视了道德上的言传身教,从而不利于学生塑造
高尚的品质,不利于学生培养完善、健全的人格。另一方面,部分教师缺少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不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漠视了学生的人格尊严,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与情感需要,从而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更使得师生关系淡漠,甚至异化。
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教师自身因素
首先,部分教师对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的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教师这个职业的神圣性、使命性,从而导致他们对自身的放纵与懈怠。其次,部分教师,尤其是部分“70后”“、80后”年轻教师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中的一些人心理素质较差,意志力薄弱,也很容易在成长的过程中迷失自己。最后,教师社会低位不高,收入、待遇较差容易使教师心理失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高校教师对教育的热情与投入。
(二)学校因素
首先,很多高校忽视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忽视了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学习,这种做法必然弱化了高校教师培养职业道德的意识。其次,高校普遍存在重教学、科研,而轻思想、品德的现象。具体表现在评职称、评奖项等方面,多是以教学、科研成果作为依据,而职业道德方面因为缺少严格的考核标准,从而往往采取模糊处理的方式。最后,教学管理方式不科学、不民主。部分高校的教学管理缺乏科学性,导致教学管理混乱,从而影响了教师教学、科研活动的有序进行。另外,部分高校行政人员在管理过程中不尊重教师的权利、尊严,漠视了教师的利益诉求,学校管理工作缺乏民主,从而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三)社会因素
首先,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在刺激高校教师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使某些教师只顾追名逐利,而忽略了教书育人之本。其次,改革开放后西方国家的某些腐朽、落后的思想(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等)随之而来,这些腐朽思想污染社会道德风尚,腐蚀人们的心灵。部分高校教师也受其影响,以致自己理想、信念缺失,道德观念淡漠。最后,国家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

⑨ 如何提高教师职业道德

如何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如何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人们常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外,更需要有较高的道德修养,这样,才能为学生树立一个正面的积极的榜样。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也是实践的问题。要使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成为教师行为的准则,必须依靠教师本身不懈的努力,自觉地进行修养和锻炼,才能形成良好的师德风尚。那么,在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如何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呢?

第一,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理论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地把个人生命的意义、价值与人民教育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把教育和培养好学生,为教育事业作贡献,当作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

第二,爱岗敬业
教育事业是一项需要用生命去热爱、去呵护的事业。也是一项需要生命激情的事业,如果一位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那么他表现出来的就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并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乐于奉献,甘于清贫,耐得寂寞,不为名利所支配,远离世俗之浮躁,脚踏实地,勤奋工作。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落实根本任务,不能只重视教书,而忽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成绩再好的学生,人品不行只能是失败的教育。今年我们的学生比较调皮,一次一个学生把教师办公室的门踢破了,一次把门锁的孔里塞了根小棍,这样都 学生无论成绩多么的优秀,他们能是合格的学生么,这是教育的失败,实在是遗憾。
第三、关爱学生
教师服务的对象是一批又自己的想法,处于叛逆阶段的学生,正是他们彰显自己的人格,张扬自己的个性,有严重叛逆心理的阶段。他们想脱离父母的唠叨,他们想摆脱老师的教育,所以对待这一阶段的学生,实在不易,教师要多关注他们,多与他们沟通交流,把他们当成自己的朋友,伙伴,用心去和他们沟通,把自己放在和他们平等的位置上,放下自己的身段,真正走入他们内心世界,这样会给自己的教育带来方便。对他们要有爱心,耐心,信心,在日常生活中多关爱他们。
第四、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
教师要时时刻刻记得给自己充电,面对灵活多变的学生,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业余知识,靠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教师还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并研究钻研切能有效的运用于教学活动中。
总之,现阶段要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就必须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做起,对任何微小的有损教师形象的缺点错误都要认真改正,时刻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对照和要求自己。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一个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合格的人民教师。

如何培养职业素养和提高沟通能力
人际关系训练机构有很多,我知道的就有一家比较专业,思训家人际关系培训,这是卡耐基口才训练授权机构,主要师资均来自北京总部,并由卡耐基总部严格培训和认证出来的上岗专业培训讲师,它是借鉴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结合国内需求特点.

热点内容
猫的法律法规 发布:2024-11-01 08:37:43 浏览:3
东北大学法律硕士分数线 发布:2024-11-01 08:04:43 浏览:964
山东大学法律硕士经验 发布:2024-11-01 07:29:30 浏览:239
老鼠条例 发布:2024-11-01 07:24:41 浏览:746
国际经济法中的国际惯例 发布:2024-11-01 07:16:39 浏览:168
2015年广东省生育条例 发布:2024-11-01 07:16:35 浏览:458
化妆品侵权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4-11-01 07:09:52 浏览:31
合同法自考试题 发布:2024-11-01 07:01:13 浏览:737
会计法律责任处罚 发布:2024-11-01 04:54:42 浏览:165
独立行政法人国立印刷局 发布:2024-11-01 04:28:03 浏览: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