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盈道德经
Ⅰ 韬略和道德经的大体意思
韬略本指《六韬》《三略》,均为古代兵书。 传说《六韬》为西周吕望所撰,计六卷。吕望姓姜,字尚,亦字子牙,多谋善断,长于用兵,他曾助周灭商,封于齐,官至太师,俗称姜太公。后经研究,认定《六韬》一书乃战国时人托其名而辑成!“韬”即用兵之谋略,“六韬”为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六韬》共60篇2万余字。60篇的名字是:文师、盈虚、国务、大礼、明传、六守、守土、守国、上贤、举贤、赏罚、兵道、发启、文启、文伐、顺启、三疑、王翼、论将、选将、立将、将威、砺军、阴符、阴书、军势、奇兵、五音、兵征、农器、军用、三阵、疾战、必出、军略、临境、动静、金鼓、绝粮、略地、火战、虚垒、林战、突战、敌强、敌武、乌云山兵、乌云泽兵、少众、分险、分合、武锋、练士、教战、均兵、武车士、武骑士、战车、战骑、战步。凡是先秦军队编制、管理、训练、行军、布阵、攻守、战具、兵器及其军事理论,几乎无所不包。以问答形式进行论述,并有夹注,语言生动,说理充分,是一部普及性的古军事专著,受到历代兵家名将的重视,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称:“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六韬》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为武学必读之书。 三略也叫《黄石公三略》,传说是汉初黄石公(又称圯上老人)所著,传授给张良的。共分上略、中略、下略3卷,共3800余字。《史记·留侯世家》有“张良尝闲步游下邳,有一老父……出一编书曰:‘读此书则为王者师……’旦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的记载。但据《汉书·艺文志》说:“汉兴,张良、韩信序次(整理)兵法,几百八十二家,删取要用,定著三十五家。……至于孝成(汉成帝)命任宏论次兵书为四种(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班固、班昭根据这些写成《汉书’艺文志·兵家》,其中并无《三略》一书著录。查《汉书》成书于东汉和帝(公元89—105)年间。可见在东汉中叶以前并没有《三略》这个书名。东汉末年建安年间,陈琳(?一217年)在《武军赋》中始提到“……三略六韬之术”。魏明帝时,李康《运命论》始有“张良受黄石公 之符,诵《三略》”之说。东晋末年(公元400—417年),李暠为西凉公,征刘{日丙}为儒林祭酒从事郎中,刘{日丙},曾注《黄石公三略》流行于 世(见《北史》三十四卷,魏书五十二卷)。《隋书·经籍志》始著录《黄石公三略》三卷,。题下邳神人撰。书中自称“《三略》为衰世作” (见《下略》)。因此《三略》的成书时间大约在东汉末年至魏、晋时期。《三略》一书杂采儒家的仁、义、礼;法家的权、术、势;墨家的尚贤;道家的重柔;甚至还有谶讳之说。全书讲政治策略手段较多,而直接讲军事的反而较少。 谢谢观看,
Ⅱ 求《道德经》全文最好带拼音的! 谢谢
老 子:「道 德 经」
道 可 道 , 非 常 道 。 名 可 名 , 非 常 名 。
无 名 天 地 之 始 ; 有 名 万 物 之 母 。
故 常 无 , 欲 以 观 其 妙 ; 常 有 , 欲 以 观 其 徼 。
此 两 者 , 同 出 而 异 名 , 同 谓 之 玄 。
玄 之 又 玄 , 众 妙 之 门 。
--------------------------------------------------------------------------------
老 子 : 「道 德 经」 : 第 二 章
天 下 皆 知 美 之 为 美 , 斯 恶 已 。
皆 知 善 之 为 善 , 斯 不 善 已 。
有 无 相 生 , 难 易 相 成 , 长 短 相 形 ,
高 下 相 盈 , 音 声 相 和 , 前 后 相 随 。
恒 也 。 是 以 圣 人 处 无 为 之 事 ,
行 不 言 之 教 ; 万 物 作 而 弗 始 ,
生 而 弗 有 , 为 而 弗 恃 , 功 成 而 不 居 。
夫 唯 弗 居 , 是 以 不 去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三 章
不 尚 贤 , 使 民 不 争
不 贵 难 得 之 货 , 使 民 不 为 盗 ;
不 见 可 欲 , 使 民 心 不 乱 。
是 以 圣 人 之 治 ,
虚 其 心 ,
实 其 腹 ,
弱 其 志 ,
强 其 骨 。
常 使 民 无 知 无 欲 。
使 夫 智 者 不 敢 为 也 。
为 无 为 , 则 无 不 治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四 章
道 冲 , 而 用 之 或 不 盈 。
渊 兮 , 似 万 物 之 宗 ; 湛 兮 , 似 或 存 。
吾 不 知 谁 之 子 , 象 帝 之 先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五 章
天 地 不 仁 , 以 万 物 为 刍 狗 ; 圣 人 不 仁 , 以 百 姓 为 刍 狗 。
天 地 之 间 , 其 犹 橐 钥 乎 。 虚 而 不 屈 , 动 而 愈 出 。
多 言 数 穷 , 不 如 守 中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六 章
谷 神 不 死 , 是 谓 玄 牝 。
玄 牝 之 门 , 是 谓 天 地 根 。帛系 若 存 , 用 之 不 勤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七 章
天 长 地 久 。
天 地 所 以 能 长 且 久 者 ,
以 其 不 自 生 , 故 能 长 生 。
是 以 圣 人 后 其 身 而 身 先 ; 外 其 身 而 身 存 。
非 以 其 无 私 邪 。
故 能 成 其 私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八 章
上 善 若 水 。
水 善 利 万 物 而 不 争 ,
处 众 人 之 所 恶 , 故 几 于 道 。
居 善 地 , 心 善 渊 , 与 善 仁 ,
言 善 信 , 政 善 治 , 事 善 能 ,
动 善 时 。 夫 唯 不 争 , 故 无 尤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九 章
持 而 盈 之 , 不 如 其 已 ;
揣 而 锐 之 , 不 可 长 保 。
金 玉 满 堂 , 莫 之 能 守 ;
富 贵 而 骄 , 自 遗 其 咎 。
功 遂 身 退 , 天 之 道 也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十 章
载 营 魄 抱 一 , 能 无 离 乎 。
专 气 致 柔 , 能 如 婴 儿 乎 。
涤 除 玄 鉴 , 能 如 疵 乎 。
爱 国 治 民 , 能 无 为 乎 。
天 门 开 阖 , 能 为 雌 乎 。
明 白 四 达 , 能 无 知 乎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十 一 章
三 十 辐 , 共 一 毂 , 当 其 无 , 有 车 之 用 。
埏 埴 以 为 器 , 当 其 无 , 有 器 之 用 。
凿 户 牖 以 为 室 , 当 其 无 , 有 室 之 用 。
故 有 之 以 为 利 , 无 之 以 为 用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十 二 章
五 色 令 人 目 盲 ; 五 音 令 人 耳 聋 ; 五 味 令 人 口 爽 ;
驰 骋 畋 猎 , 令 人 心 发 狂 ; 难 得 之 货 , 令 人 行 妨 。
是 以 圣 人 为 腹 不 为 目 , 故 去 彼 取 此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十 三 章
宠 辱 若 惊 , 贵 大 患 若 身 。
何 谓 宠 辱 若 惊 。
宠 为 下 , 得 之 若 惊 , 失 之 若 惊 , 是 谓 宠 辱 若 惊 。
何 谓 贵 大 患 若 身 。
吾 所 以 有 大 患 者 , 为 吾 有 身 ,
及 吾 无 身 , 吾 有 何 患 。
故 贵 以 身 为 天 下 , 若 可 寄 天 下 ;
爱 以 身 为 天 下 , 若 可 托 天 下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十 四 章
视 之 不 见 , 名 曰 夷 ;
听 之 不 闻 , 名 曰 希 ;
搏 之 不 得 , 名 曰 微 。
此 三 者 不 可 致 诘 , 故 混 而 为 一 。
其 上 不 皦 , 其 下 不 昧 。
绳 绳 兮 不 可 名 , 复 归 于 物 。
是 谓 无 状 之 状 , 无 物 之 象 , 是 谓 惚 恍 。
迎 之 不 见 其 首 , 随 之 不 见 其 后 。
执 古 之 道 , 以 御 今 之 有 。
能 知 古 始 , 是 谓 道 纪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十 五 章
古 之 善 为 道 者 , 微 妙 玄 通 , 深 不 可 识 。
夫 唯 不 可 识 , 故 强 为 之 容 :
豫 兮 若 冬 涉 川 ;
犹 兮 若 畏 四 邻 ;
俨 兮 其 若 客 ;
涣 兮 其 若 凌 释 ;
敦 兮 其 若 朴 ;
旷 兮 其 若 谷 ;
混 兮 其 若 浊 ;
澹 兮 其 若 海 ;
飂 兮 若 无 止 。
孰 能 浊 以 静 之 徐 清 。
孰 能 安 以 动 之 徐 生 。
保 此 道 者 , 不 欲 盈 。
夫 唯 不 盈 , 故 能 蔽 而 新 成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十 六 章
致 虚 极 , 守 静 笃。
万 物 并 作 , 吾 以 观 复。
夫 物 芸 芸 , 各 复 归 其 根 。
归 根 曰 静 , 静 曰 复 命 。
复 命 曰 常 , 知 常 曰 明 。
不 知 常 , 妄 作 凶 。
知 常 容 , 容 乃 公 ,
公 乃 全 , 全 乃 天 ,
天 乃 道 , 道 乃 久 , 没 身 不 殆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十 七 章
太 上 , 不 知 有 之 ;
其 次 , 亲 而 誉 之 ;
其 次 , 畏 之 ;
其 次 , 侮 之 。
信 不 足 焉 , 有 不 信 焉 。
悠 兮 其 贵 言 。
功 成 事 遂 , 百 姓 皆 谓 : 「 我 自 然 」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十 八 章
大 道 废 , 有 仁 义 ; 智 慧 出 , 有 大 伪 ;
六 亲 不 和 , 有 孝 慈 ; 国 家 昏 乱 , 有 忠 臣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十 九 章
绝 圣 弃 智 , 民 利 百 倍 ;
绝 仁 弃 义 , 民 复 孝 慈 ;
绝 巧 弃 利 , 盗 贼 无 有 。
此 三 者 以 为 文 , 不 足 。
故 令 有 所 属 : 见 素 抱 朴 , 少 思 寡 欲 , 绝 学 无 忧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二 十 章
唯 之 与 阿 , 相 去 几 何 。
之 与 恶 , 相 去 若 何 。
人 之 所 畏 , 不 可 不 畏 。
荒 兮 , 其 未 央 哉 。
众 人 熙 熙 , 如 享 太 牢 , 如 春 登 台 。
我 独 泊 兮 , 其 未 兆 ;
沌 沌 兮 , 如 婴 儿 之 未 孩 ;
儽 儽 兮 , 若 无 所 归 。
众 人 皆 有 余 , 而 我 独 若 遗 。 我 愚 人 之 心 也 哉 。
俗 人 昭 昭 , 我 独 昏 昏 。
俗 人 察 察 , 我 独 闷 闷 。
众 人 皆 有 以 , 而 我 独 顽 且 鄙 。
我 独 异 于 人 , 而 贵 食 母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二 十 一 章
孔 德 之 容 , 惟 道 是 从 。
道 之 为 物 , 惟 恍 惟 惚 。
惚 兮 恍 兮 , 其 中 有 象 ; 恍 兮 惚 兮 , 其 中 有 物 。
窈 兮 冥 兮 , 其 中 有 精 ; 其 精 甚 真 , 其 中 有 信 。
自 今 及 古 , 其 名 不 去 , 以 阅 众 甫 。
吾 何 以 知 众 甫 之 状 哉 。 以 此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二 十 二 章
曲 则 全 , 枉 则 直 , 洼 则 盈 ,
敝 则 新 , 少 则 得 , 多 则 惑 。
是 以 圣 人 抱 一 为 天 下 式 。
不 自 见 , 故 明 ;
不 自 是 , 故 彰 ;
不 自 伐 , 故 有 功 ;
不 自 矜 , 故 长 。
夫 唯 不 争 , 故 天 下 莫 能 与 之 争 。
古 之 所 谓 「 曲 则 全 」 者 , 岂 虚 言 哉 。
诚 全 而 归 之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二 十 三 章
希 言 自 然 。
故 飘 风 不 终 朝 , 骤 雨 不 终 日 。
孰 为 此 者 。
天 地 。 天 地 尚 不 能 久 , 而 况 于 人 乎 。
故 从 事 于 道 者 , 同 于 道 ;
德 者 , 同 于 德 ; 失 者 , 同 于 失 。
同 于 道 者 , 道 亦 乐 得 之 ;
同 于 德 者 , 德 亦 乐 得 之 ;
同 于 失 者 , 失 亦 乐 得 之 。
信 不 足 焉 , 有 不 信 焉 。
--------------------------------------------------------------------------------
: 「道 德 经」 : 第 二 十 四 章
企 者 不 立 ; 跨 者 不 行 ;
自 见 者 不 明 ; 自 是 者 不 彰 ;
自 伐 者 无 功 ; 自 矜 者 不 长 。
其 在 道 也 , 曰 : 余 食 赘 形 。
物 或 恶 之 , 故 有 道 者 不 处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二 十 五 章
有 物 混 成 , 先 天 地 生 。
寂 兮 寥 兮 , 独 立 而 不 改 ,
周 行 而 不 殆 , 可 以 为 天 地 母 。
吾 不 知 其 名 , 强 字 之 曰 道 , 强 为 之 名 曰 大 。
大 曰 逝 , 逝 曰 远 , 远 曰 反 。
故 道 大 , 天 大 , 地 大 , 人 亦 大 。
域 中 有 四 大 , 而 人 居 其 一 焉 。
人 法 地 , 地 法 天 , 天 法 道 , 道 法 自 然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二 十 六 章
重 为 轻 根 , 静 为 躁 君 。
是 以 君 子 终 日 行 不 离 辎 重 。
虽 有 荣 观 , 燕 处 超 然 。
奈 何 万 乘 之 主 , 而 以 身 轻 天 下 。
轻 则 失 根 , 躁 则 失 君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二 十 七 章
善 行 无 辙 迹 , 善 言 无 瑕 谪 ;
善 数 不 用 筹 策 ; 善 闭 无 关 楗 而 不 可 开 ,
善 结 无 绳 约 而 不 可 解 。
是 以 圣 人 常 善 救 人 , 故 无 弃 人 ;
常 善 救 物 , 故 无 弃 物 。
是 谓 袭 明 。
故 善 人 者 , 不 善 人 之 师 ;
不 善 人 者 , 善 人 之 资 。
不 贵 其 师 , 不 爱 其 资 ,
虽 智 大 迷 , 是 谓 要 妙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二 十 八 章
知 其 雄 , 守 其 雌 , 为 天 下 溪 。
为 天 下 溪 , 常 德 不 离 , 复 归 于 婴 儿 。
知 其 白 , 守 其 辱 , 为 天 下 谷 。
为 天 下 谷 , 常 德 乃 足 , 复 归 于 朴 。
知 其 白 , 守 其 黑 , 为 天 下 式 。
为 天 下 式 , 常 德 不 忒 , 复 归 于 无 极 。
朴 散 则 为 器 , 圣 人 用 之 ,
则 为 官 长 , 故 大 智 不 割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二 十 九 章
将 欲 取 天 下 而 为 之 , 吾 见 其 不 得 已 。
天 下 神 器 , 不 可 为 也 , 不 可 执 也 。
为 者 败 之 , 执 者 失 之 。
是 以 圣 人 无 为 , 故 无 败 ;
无 执 , 故 无 失。
夫 物 或 行 或 随 ; 或 嘘 或 吹 ;
或 强 或 羸 ; 或 载 或 隳 。
是 以 圣 人 去 甚 , 去 奢 , 去 泰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三 十 章
以 道 佐 人 主 者 , 不 以 兵 强 天 下 。
其 事 好 远 。
师 之 所 处 , 荆 棘 生 焉 。
大 军 之 后 , 必 有 凶 年 。
善 有 果 而 已 , 不 以 取 强 。
果 而 勿 矜 , 果 而 勿 伐 , 果 而 勿 骄 。
果 而 不 得 已 , 果 而 勿 强 。
物 壮 则 老 , 是 谓 不 道 , 不 道 早 已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三 十 一 章
夫 兵 者 , 不 祥 之 器 ,
物 或 恶 之 , 故 有 道 者 不 处 。
君 子 居 则 贵 左 , 用 兵 则 贵 右 。
兵 者 不 祥 之 器 , 非 君 子 之 器 ,
不 得 已 而 用 之 , 恬 淡 为 上 。
胜 而 不 美 , 而 美 之 者 , 是 乐 杀 人 。
夫 乐 杀 人 者 , 则 不 可 得 志 于 天 下 矣 。
吉 事 尚 左 , 凶 事 尚 右 。
偏 将 军 居 左 , 上 将 军 居 右 , 言 以 丧 礼 处 之 。
杀 人 之 众 , 以 悲 哀 泣 之 , 战 胜 以 丧 礼 处 之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三 十 二 章
道 常 无 名 朴 。
虽 小 , 天 下 莫 能 臣 。
侯 王 若 能 守 之 , 万 物 将 自 宾 。
天 地 相 合 , 以 降 甘 露 , 民 莫 之 令 而 自 均 。
始 制 有 名 , 名 亦 既 有 ,
夫 亦 将 知 止 , 知 止 可 以 不 殆 。
譬 道 之 在 天 下 , 犹 川 谷 之 于 江 海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三 十 三 章
知 人 者 智 , 自 知 者 明 。
胜 人 者 有 力 , 自 胜 者 强 。
知 足 者 富 。
强 行 者 有 志 。
不 失 其 所 者 久 。
死 而 不 亡 者 寿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三 十 四 章
大 道 泛 兮 , 其 可 左 右 。
万 物 恃 之 以 生 而 不 辞 , 功 成 而 不 有 。
衣 养 万 物 而 不 为 主 , 可 名 于 小 ;
万 物 归 焉 而 不 为 主 , 可 名 为 大 。
以 其 终 不 自 为 大 , 故 能 成 其 大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三 十 五 章
执 大 象 , 天 下 往 。
往 而 不 害 , 安 平 泰 。
乐 与 饵 , 过 客 止 。
道 之 出 口 , 淡 乎 其 无 味 ,
视 之 不 足 见 , 听 之 不 足 闻 , 用 之 不 足 既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三 十 六 章
将 欲 歙 之 , 必 故 张 之 ; 将 欲 弱 之 , 必 故 强 之 ;
将 欲 废 之 , 必 故 兴 之 ; 将 欲 取 之 , 必 故 与 之 。
是 谓 微 明 。
柔 弱 胜 刚 强 。
鱼 不 可 脱 于 渊 , 国 之 利 器 不 可 以 示 人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三 十 七 章
道 常 无 为 而 无 不 为 。
侯 王 若 能 守 之 , 万 物 将 自 化 。
化 而 欲 作 , 吾 将 镇 之 以 无 名 之 朴 。
镇 之 以 无 名 之 朴 , 夫 将 不 欲 。
不 欲 以 静 , 天 下 将 自 正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三 十 八 章
上 德 不 德 , 是 以 有 德 ;
下 德 不 失 德 , 是 以 无 德 。
上 德 无 为 而 无 以 为 ;
下 德 无 为 而 有 以 为 。
上 仁 为 之 而 无 以 为 ;
上 义 为 之 而 有 以 为 。
上 礼 为 之 而 莫 之 应 ,
则 攘 臂 而 扔 之 。
故 失 道 而 后 德 , 失 德 而 后 仁 ,
失 仁 而 后 义 , 失 义 而 后 礼 。
夫 礼 者 , 忠 信 之 薄 , 而 乱 之 首 。
前 识 者 , 道 之 华 , 而 愚 之 始 。
是 以 大 丈 夫 处 其 厚 , 不 居 其 薄 ;
处 其 实 , 不 居 其 华 。 故 去 彼 取 此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三 十 九 章
昔 之 得 一 者 :
天 得 一 以 清 ;
地 得 一 以 宁 ;
神 得 一 以 灵 ;
谷 得 一 以 生 ;
侯 得 一 以 为 天 下 正 。
其 致 之 也 , 谓 天 无 以 清 , 将 恐 裂 ;
地 无 以 宁 , 将 恐 废 ;
神 无 以 灵 , 将 恐 歇 ;
谷 无 以 盈 , 将 恐 竭 ;
万 物 无 以 生 , 将 恐 灭 ;
侯 王 无 以 正 , 将 恐 蹶 。
故 贵 以 贱 为 本 , 高 以 下 为 基 。
是 以 侯 王 自 称 孤 、 寡 、 不 谷 。
此 非 以 贱 为 本 邪 。 非 乎 。 故 致 誉 无 誉 。
是 故 不 欲 琭 琭 如 玉 , 珞 珞 如 石 。
--------------------------------------------------------------------------------
: 「道 德 经」 : 第 四 十 章
反 者 道 之 动 ; 弱 者 道 之 用 。
天 下 万 物 生 于 有 , 有 生 于 无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四 十 一 章
上 士 闻 道 , 勤 而 行 之 ; 中 士 闻 道 , 若 存 若 亡 ;
下 士 闻 道 , 大 笑 之 。 不 笑 不 足 以 为 道 。
故 建 言 有 之 :
明 道 若 昧 ;
进 道 若 退 ;
夷 道 若 颣 ;
上 德 若 谷 ;
广 德 若 不 足 ;
建 德 若 偷 ;
质 真 若 渝 ;
大 白 若 辱 ;
大 方 无 隅 ;
大 器 晚 成 ;
大 音 希 声 ;
大 象 无 形 ;
道 隐 无 名 。
夫 唯 道 , 善 贷 且 成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四 十 二 章
道 生 一 , 一 生 二 , 二 生 三 , 三 生 万 物 。
万 物 负 阴 而 抱 阳 , 冲 气 以 为 和 。
人 之 所 恶 , 唯 孤 、 寡 、 不 谷 , 而 王 公 以 为 称 。
故 物 或 损 之 而 益 , 或 益 之 而 损 。
人 之 所 教 , 我 亦 教 之 。
强 梁 者 不 得 其 死 , 吾 将 以 为 教 父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四 十 三 章
天 下 之 至 柔 , 驰 骋 天 下 之 至 坚 。
无 有 入 无 间 , 吾 是 以 知 无 为 之 有 益 。
不 言 之 教 , 无 为 之 益 , 天 下 希 及 之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四 十 四 章
名 与 身 孰 亲 。 身 与 货 孰 多 。 得 与 亡 孰 病 。
甚 爱 必 大 费 ; 多 藏 必 厚 亡 。
故 知 足 不 辱 , 知 止 不 殆 , 可 以 长 久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四 十 五 章
大 成 若 缺 , 其 用 不 弊 。
大 盈 若 冲 , 其 用 不 穷 。
大 直 若 屈 , 大 巧 若 拙 , 大 辩 若 讷 。
静 胜 躁 , 寒 胜 热 。 清 静 为 天 下 正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四 十 六 章
天 下 有 道 , 却 走 马 以 粪 。
天 下 无 道 , 戎 马 生 于 郊 。
祸 莫 大 于 不 知 足 ; 咎 莫 大 于 欲 得 。
故 知 足 之 足 , 常 足 矣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四 十 七 章
不 出 户 , 知 天 下 ; 不 窥 牖 , 见 天 道 。
其 出 弥 远 , 其 知 弥 少 。
是 以 圣 人 不 行 而 知 , 不 见 而 明 , 不 为 而 成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四 十 八 章
为 学 日 益 , 为 道 日 损 。
损 之 又 损 , 以 至 于 无 为 。
无 为 而 无 不 为 。
取 天 下 常 以 无 事 , 及 其 有 事 , 不 足 以 取 天 下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四 十 九 章
圣 人 常 无 心 , 以 百 姓 心 为 心 。
善 者 , 吾 善 之 ; 不 善 者 , 吾 亦 善 之 ; 德 善 。
信 者 , 吾 信 之 ; 不 信 者 , 吾 亦 信 之 ; 德 信 。
圣 人 在 天 下 , 歙 歙 焉 , 为 天 下 浑 其 心 ,
百 姓 皆 注 其 耳 目 , 圣 人 皆 孩 之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五 十 章
出 生 入 死 。
生 之 徒 , 十 有 三 ;
死 之 徒 , 十 有 三 ;
人 之 生 , 动 之 于 死 地 , 亦 十 有 三 。
夫 何 故 。
以 其 生 之 厚 。
盖 闻 善 摄 生 者 , 路 行 不 遇 兕 虎 , 入 军 不 被 甲 兵 ;
兕 无 所 投 其 角 , 虎 无 所 用 其 爪 , 兵 无 所 容 其 刃 。
夫 何 故 。 以 其 无 死 地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五 十 一 章
道 生 之 , 德 畜 之 , 物 形 之 , 势 成 之 。
是 以 万 物 莫 不 尊 道 而 贵 德 。
道 之 尊 , 德 之 贵 , 夫 莫 之 命 而 常 自 然 。
故 道 生 之 , 德 畜 之 ;
长 之 育 之 ; 成 之 熟 之 ; 养 之 覆 之 。
生 而 不 有 , 为 而 不 恃 ,
长 而 不 宰 。 是 谓 玄 德 。
Ⅲ 请问,道家有哪些经典的著作道教又有哪些经典的著作
道家创始人老子生卒年不详。自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隐没后,其继承弟子有庚桑楚、关尹、列御寇、杨朱等人,而代表人物为庄子。道家名著有《老子》、《庄子》、《列子》、《皇极经世》、《文 子》、《田子》、《黄帝四经》、《老莱子》等书。道家是古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学派。《汉书·艺文志》云: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创始人老子死后,道家主要沿两条路线继续发展,一条是“无为主义”的政治学,盛行于战国和西汉初期的黄老学派,这派主张“无为而治”,另一条是“任自然”的人生哲学,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的老庄学派。道家思想,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占据了极重要的地位。老子曾为周守藏室之史。收藏室不但收藏了周朝和武王前周人的书籍、史官记载、珍宝物品,还有一百多大小诸侯国的历史文字、上古遗书、各国的供奉,记载了各氏族渊源,夏商遗民遗物。我们都知道大禹所制的九鼎,也在这里。老子在这里,接触到了大量的当时和上古的遗书,为他的思想打下了基础。华夏文明肇始于伏羲,兴盛于黄帝,那时的文化是一种巫史的文化,产生了易的思想,由此衍生出的,还有阴阳术、神仙术等。春秋时期,诸子百家对混沌的古文化凿开了七窍,从各自的角度进行了突破。老子参考了大量古籍,如含有“道”思想的《伊尹》、《太公》、《辛甲》、《鬻子》,特别是受到了《易》的思想的启发后,才写出了《道德经》,阐述了道的思想。
道教经典
《周易参同契》和《太平经》的出现,和五斗米道、太平道教团的产生,是道教形成的标志。
《周易参同契》是关於炼丹术的最早理论,被后人称为「丹经王」,它是对以前还丹金液烧炼技术的总结。「参同契」是指将易学、黄老、炉火三者综合为一:太易性情,各如其度;炉火之事,真有所据;黄老用究,较而可御;三道由一,俱出经路。该书是汉代黄老学派炼丹家魏伯阳所著,记述炼丹器具的制备,与药物的种类、剂量,和炉火的调节,及药物的反应过程,或炼成后服食的方法,以及产生的效果等。书中特别对丹药的反应原理、火候的掌握方法,记述很详细,一直为后人奉为准则。
《周易参同契》又是汉代学家说明炼丹过程的记述,和易学与炼金术结合的产物,它还把汉代易学中的「卦气说」发展为「月体纳甲说」,因此它的理论在易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若用易学的角度看《周易参同契》,是用阴阳变易说来解释丹药形成的原理,又用「月体纳甲说」来解释炉火掌握的原则。譬如《周易参同契》开端并说:「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坎离匡廓,转谷正轴,牝牡四卦,以为橐龠,覆冒阴阳之道,犹工御者执衔蛮,准绳辙,处中以制外,数在律历纪,月节有五六,经纬奉日使,兼并为六十,刚柔有表里。」乾坤坎离和后面说的「六十」指的是六十四卦,用六十四卦来解释炼丹的全部过程,则六十四卦中,取用乾坤坎离为四个基本卦,是丹药形成依据(乾坤为炉鼎,上釜为乾,下釜为坤,并取天上地下之象。坎离指药物,坎即是铅,离即是汞;或坎为水,离为火;火指药物蒸馏,水指药物熔化为液体。乾卦、离卦为阳,坤卦、坎卦为阴;鼎上为阳,鼎下为阴;汞为阳,铅为阴;火为阳,水为阴。)鼎炉及药物等,都是依阴阳变易的法则进行作炼,尤其「牝牡四卦,以为橐龠,或覆冒阴阳之道」之说,指明炼丹过程也要依据自然界阴阳势力的消长来掌握火候。
「经纬奉日使」说明把剩下的六十卦分配在三十天内,每天有两卦;「刚柔有表里」说明阴阳属性之相成相克。《周易参同契》特别强调坎离两卦之作用,同时也明确地说明「易为坎离」,以坎离讲阴阳变易,如此说,也无违背易学的阴阳变易原则和炼烧的原则。炼丹的过程,药物和水、火二气的变化,铅为阴,其遇火而熔为白液;汞为阳,其遇火而升华;水为阴,火为阳,混而为一,炼为丹药,此即是「易谓坎离」。
《周易参同契》的「月体纳甲说」,是说明炼丹火候要随每月月亮的盈虚而调节。但火候有两种,文火和武火。减炭为文火,加炭为武火;在一个月里,前半月用文火,后半月用武火;在一年内,冬至后用文火,夏至后用武火。它是要求炼丹术依据自然界阴阳势力的消长掌握火候。
《参同契》的「纳甲说」有三种,说明炼丹运火程序,因此称为「月体纳甲说」。
第一种是六十卦纳甲说,将一个月分六十个昼夜,配以六个卦,每日早晚的用火。
第二种是八卦纳甲说,以月亮的盈亏说明一月之中的用火,以坎离两卦代表日月,以其余六卦代表月亮的盈亏过程,八卦又各配以天干地支。
第三种是十二消息卦说,十二消息卦是用十二个卦(复、临、泰、大杜、夬、乾、姤、遁、否、观、剥、坤)表示阴阳二气的消长。
《参同契》用这十二个卦与天干十二律相匹配,说明一个月或一年的用火程序;又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说明铅汞加温起反应,转化为金丹的过程。
阴阳五行说为汉代思想的主干,所以在《参同契》可以看到道教产生的背景,同时看到道教阴阳五行说和儒学的成分。
《太平经》是流传至今的最早道教经典,《太平经》的历史可以上溯至西汉;《汉书》记载西汉成帝时,曾有齐人甘忠可作《天官历包元太平经》。
《太平经》产生於东汉安帝、顺帝时,出自于吉等人,后於桓帝时由襄楷进献给朝廷;原经本有一百七十卷,但今现存於《道藏》中只有五十七卷。
《太平经》的宗旨,为兴国广嗣之术,是讲「气」以养长生,则为生命存在和长生方法。《太平经钞‧癸部》说:「三气共一,为神根也,一为精,一为神,一为气,此三共一位,本天地人之气。神者受于天,精者受于地,气者受于中和,相与共为一道。故神者乘气而行,精者居中也,三者相助为治。故人欲寿者,乃当爱气、尊神、重精也。」说明「精气神」是人生命存在的基础。《太平经钞‧壬部》说:「人有一身,与精神相合配也。形者乃主死,精神者乃主生;常合则吉,去则凶;无精神则死,有精神则生。相合则为一,可以长存也。」
历史上的「精气神」,在《太平经》已经有新的发展,则「精气神」的性质,与人的行为和人的身体有密切关系。但「精神」有善恶、吉凶,人身的精神亦然;因为精神的性质决定人行为的善恶,故有关性与命的关系甚大。又人行为的性质也可以使相应性质的精神进入身体,并精神可以出入人身,更赋予精神以人格神的特徵,在人格神的精神中表现。
其实人之身体中有所谓「人身之神」、「司过神」和「五脏之神」。司过神曰「监察神」,为监察人行为过失的神;这种神在《太平经》叫做「六司命神」,证明人五脏之神,也有司过之功能(所谓「你知我知」之意)。
五脏之神「心、肝、脾、肺、肾」,在《太平经》相应为一种形神求长生的论述,所谓「精神出游,神随人意,诸神司过」,以此论述为根据;又括「守神」、「致神」、「还神」三种。守神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存守身中已有的精神,使不失去或游离身外。
二、守神可以防止凶神恶气在身中作乱。
「致神」是防止招致身外之精神来侵入居住人之身中。
「还神」的对象是本在身中却一时游离身外的精神,通过还神的办法,使它们返回人体与身形相合,以达到消除疾病和长生久视的目的。这种方法是重在「思」,在思神时,要把这些神像挂在静室中实行凝思,并要佩神符,及吞服丹书。
《太平经》中的「承负」,也是道教史上重要的观念,它给人们行为的后果作了解释;因为一个人行善反得恶果,行恶反得善果。这个问题,《太平经》认为是「承负」所引起的作用。「承负」说明人今生的遭遇是受前辈人行为的影响,今生的行为也会带给后辈人福祉;承者为前,负者为后。《解师策书诀》说:「承负是告诫人们要为后世人行善,免受承负之厄;本人能行善得道,也能免去承负之厄。」
庄子
道家经典著作。为周·庄周撰。又称《南华真经》,全书三十三篇,多以寓言阐述哲理,其中也有不少关于气功的论述。如“踵息”、“心斋”、“坐忘”、“缘督以为经”、“吹喣呼吸,吐故纳新”等等,对后世影响较大。
列子
道家经典著作。为周·列御寇撰。又称《冲虚至德真经》,全书八篇。以“至虚”、“终天”的思想家为本,其宗旨与《老子》、《庄子》相同。书中很多阐述与气功养生有关,为后世气功重视。
阴符经
道教经典著作。传为黄帝撰。全称为《黄帝阴符经》一篇。该书自唐代李筌公开传播以来,就受到道教学者的重视,各以心得注解,今存四十余种注本。书中某些论述对气功养生有指导意义。
黄庭经
道教气功经典著作。书分三种:《黄庭内景经》、《黄庭外景经》、《黄庭中景经》,各一卷。《内景经》成书于西晋太康年间,《外景经》成书于东晋年间,《中景经》约成书于南北朝间,是在“内”、“外”两经的基础上综合加工而成。《黄庭经》提出的“三黄庭”、“三丹田”之说,渊源于《太平经》的“三元合一”论。黄庭即上丹田,于身指脑,为百神之主宰;中黄庭即中丹田,于身指心,为脏腑之根本;下黄庭即下丹田,于身指脐下关元穴,为阴阳之门户、精气之命脉。只要如法存想黄庭,养炼丹田,就能固精全气,长生久世。具体做法三经各有不同。
抱朴子内篇
道教道教经典著作。二十卷。东晋·葛洪撰。次书包括道教理论、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等内容,为道教道教集成之作。书中阐述了长生不老学说,提供了先秦以来各类内炼养生方法。其中有关气功的内容,集中地反映在《对俗》、《至理》、《释滞》、《杂应》、《地真》等篇章中。明代的刊本《抱朴子内篇》,末附《别旨》一卷,专述吐故导引,为气功专篇,极有参考价值。
清静经
道教经典著作。全称《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一卷。唐代著作,不著撰人。此经本着老子“清静无为”的宗旨,认为人能清静,即可得道,住世长年。而获得清静之法,唯有观空。
了心经
道教经典著作。全称《太上老君说了心经》。一卷。唐代著作。不著撰人。书中认为“心为神主,动静从心”,只有从澄心定神入手,修炼才能成功。
天机经
道教经典著作。又名《阴符天机经》。一卷。唐代著作,不著撰人。 此经为阐发《阴符经》而作。
Ⅳ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日中则昃,月满则亏.谁帮心解释下这两句话,谢了,有加分
天地不仁,是说天地无私,在天地看来,万物都是一样的,没什么区别。当台风一刮,既要刮到我的家,也要刮到你的家。它要到那最豪华的富人家里去一趟,也要到那乞丐家里逛一圈。它要刮到皇帝家里,也要刮到阿猫阿狗的家。还要刮到那小小蚂蚁的穴里。
天地不仁,就是天地的大仁之处。很多人听到这里就又不明白了。怎么不仁,反而就是大仁了?是的,正因为不仁,看待万物都是如一,所以才是真正的平等、公正,所以才是真正的大仁。
理解了大仁不仁,也就理解了齐物论里的如下的这么一段话了。
“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五者圆而几向方矣!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孰知不言之辩,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谓天府。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光。”
——真正的大道是不可命名的,最了不起的辩说是不必言的,真正的大仁看上去象不仁,最廉洁的人不谦让,最勇敢的人不轻易挑逗冒犯别人。
这就是庄子的言说,他的话看上去很不对,仔细想想又很对。他的文章也是这样,看上去很没道理,也无结构逻辑可讲。其实是最有道理,最讲逻辑与结构。
老子《道德经》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话——一般人批评老子这句话为阴险、刻薄,看事情太透彻。因为他们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地无所谓仁不仁,生了万物,又把万物当刍狗来玩弄。这是对老子思想的误解,或者故意曲解来作幽默用的。老子“刍狗”的本意,就是草做的狗。狗在古代本来是作祭祀用的牺牲,在祭祖宗、祭天地等典礼中,如现在的冷猪头、牛、羊等。后来由于社会风气的演变,不再用真的狗,而用草扎一只狗形来代替。相当于后世在拜拜的时候,用面做的猪头来代替真的猪头一样。刍狗做好以后,在还没有用来祭祀之前,大家对它都很重视,碰都不敢随便碰;等到举行祭祀以后,就把它丢到垃圾堆里去了。
儒家常说天地有仁心,滋生了万物;老子则说天地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天地生了万物,并没有想取回什么报酬。人帮助了人,都往往附带了条件,希望有所回报。于是老子说人要效法天地。天地生了万物,他没有居功;天地给万物以生命,他没有自认为荣耀;天地做了好事,使万物生生不息。凡是能做的,做了就做了,没有条件。所以真正要成为圣人,就要效法天地的这种精神,养成这样的胸襟。所以老子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真正意思是:天地看万物和那个丢掉的草狗一样,并没有对人特别好,对其他的万物特别差。人之所以对万物差,是因为人的主观,人的自私的观念。
Ⅳ 盈与虚写一篇议论文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分合死生,命有否泰变化,年有四季更替。只要你细细观察,便会发现,他们看似无常,却是有常;看似残破,却是完满;看似动荡,实则静止。
所以熬尽长夜,便能见到黎明;饱受痛苦,便能拥有快乐;耐过残冬,便无须蛰伏;落尽寒梅,便能期盼新春。
所以余霞展现,便知夜幕将垂;荣华享尽,便知凋零已至;繁花似锦,便带落英缤纷;月明如昼,便知桂魄 将残。
正因为虚之后有盈,所以充满希望;正因为盈后有虚,所以知道满足;正因为经历了风雨,所以才见彩虹。
在《论语·述而》篇,孔子说:
“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对于“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十三经注疏》之《论语注疏》是这样解释的:
“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者,此明时无常德也。亡,无也。时既浇薄,率皆虚矫,以无为有,将虚作盈,内实穷约,而外为奢泰。行既如此,难可名之为有常也”。
朱子在《四书集注》中说:
“恒,常久之意。张子曰:‘有恒者,不贰其心。善人者,志于仁而无恶’。‘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亡,读为无。三者皆虚夸之事,凡若此者,必不能守其常也。张敬夫曰:“圣人、君子以学言,善人、有恒者以质言。”愚谓有恒者之与圣人,高下固悬绝矣,然未有不自有恒而能至于圣者也。故章末申言有恒之义,其示人入德之门,可谓深切而著明矣”。
以上两种解释都把“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看做是贬义,如邢昺所说“以无为有,将虚作盈,内实穷约,而外为奢泰”。既然是虚矫、虚夸之事,所以,“难可名之为有常也”,或如朱子所言:“凡若此者,必不能守其常也”。船山在《读四书大全说》中也持近似的观点:
“有恒者,无处则是无,有处则恒有,虚约则只是虚约,盈则恒盈,泰则恒泰;于其所无、所虚、所约,固不袭取而冒居之,然亦不能扩充以求益也;特以其不冒居之故,则求益也有端矣”。
“难”字在《论语》中有两种涵义。“互乡难与言”;“君子易事而难说也”;“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难”都是一种否定的意义,表示“难以…”。而子游说:“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曾子说,“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难”字是肯定意味,表示一种极难达到的境界。此外,“难”还表示达到这种境界所经历的过程,如“樊迟问仁。子曰:‘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在《论语·宪问》篇,原宪问:“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难”是“难能可贵”的意思,但比“仁”的境界要低,正如在《公冶长》篇孔子分别称许令尹、陈文子“忠”和“清”,当子张问“仁矣乎”?孔子则说“未知,焉得仁”。
其实,“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难乎有恒矣”的“难”不是“难以”的意思,而是孔子称许“有恒”也是一种极难做到的境界,正如孔子说不行“克伐怨欲”,“可以为难矣”。这样解释“难”字,与前文“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语脉贯通:不要说见到善人了,见到有恒者就不错了,有恒者也是很难做到的啊。只是存在“难乎有恒矣”如何与“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衔接的问题。
《论语·泰伯》篇曾子说:“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阳明子引用这句话称赞他的学生“若谦之者,良近之矣”。“有”与“无”,“实”与“虚”可以统一起来,同样,这里的“亡、虚、约”与“有、泰、盈”也不是截然对立的两个极端。老子在《道德经》中也大谈对立面的转化和统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中庸》也有“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一说,为什么偏偏把孔子这句话作非此即彼式的解读?
僧肇在《般若无知论》中说“是以圣人虚其心而实其照,终日知而未尝知也”。“虚其心”是“体无”“体虚”,“体无”的意思其实是指“用”外无“体”、“体”、“用”合一。假如“体”在“用”外,那么“心”就是“与物有对”,就不会有无为而无不为的“大用”—— 实其照。“神无方而易无体”,唯心无“体”,神才能应变无“方”。所以“圣人虚其心而实其照”,通《中庸》的“其为物不二,则其生物不测”,“虚其心”是“为物不二”的“一”, “实其照”是“生物不测”的大用。程子明道说:“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事而无情”,“普万物”“顺万事”是“实其照”的大用,“无心”“无情”是“虚其心”的全体。
而这里孔子说“难乎有恒矣”,应该断句为“难乎!有恒矣”,“乎”字是叹词,“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是对“恒”的内涵的界定和解说。有恒者的境界虽然达不到《中庸》和僧肇所说的圣人境界,但“亡、虚、约”也是指“虚其心”的“体”,“有、盈、泰”则是指“实其照”的“用”,它们之间不是截然对立,而是“体”与“用”的关系。所以,“亡、虚、约”都不是贬义,惟有体“无”,才能“实”其“用”;惟有体“虚”,才能容物、纳物,才能“盈”。“亡而为有,虚而为盈”,正如曾子说的“有若无,实若虚”。《中庸》说“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约”是“主一”的“诚”,惟有体“约”,才能“形、著、明”,才能“泰”。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虚其心”,所以泰而不骄,小人“实其心”,不能容物,所以骄而不泰。
那么,什么是“有恒”呢?《中庸》说“至诚无息,不息则久”,对应的是,“体”惟有“虚”,“用”才能“恒”。所以,也可以把“有、盈、泰”的内涵虚化,而把意思转移到“恒”字上:惟体“亡”,才能恒“有”;惟体“虚”,才能恒“盈”;惟体“约”,才能恒“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恒”字通“久”、“长”。其实“恒”与“有、盈、泰”是合一的,而不是作为一个副词修饰后者,“有、盈、泰”也不是表示纯粹动作的动词。“恒”是一种内在境界,而不是抽象时间上的长久。船山说“有恒者,无处则是无,有处则恒有,虚约则只是虚约,盈则恒盈,泰则恒泰;于其所无、所虚、所约,固不袭取而冒居之”,则是把“有”“无”、“虚”“实”割裂,同时也把“恒”字虚化、抽象化。值得注意的是,老子在“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之后,也有一个“恒”字。而老子说的“恒”,应是指对立双方永恒地相互转化,“恒”仅是过程,而不表状态和境界。正如“约之以礼”的“约”是功夫,是过程,而“守约”的“约”是境界。
Ⅵ 道德经第一到十章
老 子: 「道 德 经」: 第 一 章
道 可 道 , 非 常 道 。 名 可 名 , 非 常 名 。
无 名 天 地 之 始 ﹔ 有 名 万 物 之 母 。
故 常 无 , 欲 以 观 其 妙 ﹔ 常 有 , 欲 以 观 其 徼 。
此 两 者 , 同 出 而 异 名 , 同 谓 之 玄 。
玄 之 又 玄 , 众 妙 之 门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二 章
天 下 皆 知 美 之 为 美 , 斯 恶 已 。
皆 知 善 之 为 善 , 斯 不 善 已 。
有 无 相 生 , 难 易 相 成 , 长 短 相 形 ,
高 下 相 盈 , 音 声 相 和 , 前 后 相 随 。
恒 也 。 是 以 圣 人 处 无 为 之 事 ,
行 不 言 之 教 ﹔ 万 物 作 而 弗 始 ,
生 而 弗 有 , 为 而 弗 恃 , 功 成 而 不 居 。
夫 唯 弗 居 , 是 以 不 去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三 章
不 尚 贤 , 使 民 不 争
不 贵 难 得 之 货 , 使 民 不 为 盗 ﹔
不 见 可 欲 , 使 民 心 不 乱 。
是 以 圣 人 之 治 ,
虚 其 心 ,
实 其 腹 ,
弱 其 志 ,
强 其 骨 。
常 使 民 无 知 无 欲 。
使 夫 智 者 不 敢 为 也 。
为 无 为 , 则 无 不 治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四 章
道 冲 , 而 用 之 或 不 盈 。
渊 兮 , 似 万 物 之 宗 ﹔ 湛 兮 , 似 或 存 。
吾 不 知 谁 之 子 , 象 帝 之 先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五 章
天 地 不 仁 , 以 万 物 为 刍 狗 ﹔ 圣 人 不 仁 , 以 百 姓 为 刍 狗 。
天 地 之 间 , 其 犹 橐 钥 乎 。 虚 而 不 屈 , 动 而 愈 出 。
多 言 数 穷 , 不 如 守 中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六 章
谷 神 不 死 , 是 谓 玄 牝 。
玄 牝 之 门 , 是 谓 天 地 根 。帛系 若 存 , 用 之 不 勤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七 章
天 长 地 久 。
天 地 所 以 能 长 且 久 者 ,
以 其 不 自 生 , 故 能 长 生 。
是 以 圣 人 后 其 身 而 身 先 ﹔ 外 其 身 而 身 存 。
非 以 其 无 私 邪 。
故 能 成 其 私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八 章
上 善 若 水 。
水 善 利 万 物 而 不 争 ,
处 众 人 之 所 恶 , 故 几 于 道 。
居 善 地 , 心 善 渊 , 与 善 仁 ,
言 善 信 , 政 善 治 , 事 善 能 ,
动 善 时 。 夫 唯 不 争 , 故 无 尤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九 章
持 而 盈 之 , 不 如 其 已 ﹔
揣 而 锐 之 , 不 可 长 保 。
金 玉 满 堂 , 莫 之 能 守 ﹔
富 贵 而 骄 , 自 遗 其 咎 。
功 遂 身 退 , 天 之 道 也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十 章
载 营 魄 抱 一 , 能 无 离 乎 。
专 气 致 柔 , 能 如 婴 儿 乎 。
涤 除 玄 鉴 , 能 如 疵 乎 。
爱 国 治 民 , 能 无 为 乎 。
天 门 开 阖 , 能 为 雌 乎 。
明 白 四 达 , 能 无 知 乎 。
Ⅶ 谁注的《道德经》好
一本是王蒙写的《老子的帮助》。王蒙参考了现代一些国学大师的译注,加内上自己的理解,对容《道德经》进行了现代的翻译,并进行了解读。全部81章都有。网络文库有全文。
另一本是南怀瑾写的《老子他说》,南怀瑾是一位国学大师,对国学经典的翻译写解读都非常好。《老子他说》只有前面二十多章。还有《老子他说》(续集)这本我没看过,好象也没有全。
这些网络文库都有全文的,均可免费阅读。
购买的话,可以从卓越买,我从上面买的,比当当便宜。
Ⅷ 道德经为什么没有第二章
道德经第二章如下。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盈,音声之相和,先后之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成功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译为: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这样便就丑恶啦!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这样便就不善啦!
有和无的相互化生,难和易的相互成就,长和短的相互形容,高和下的相互盈虚,音和声的相互和谐,先和后的相互跟随,是永恒不变的啊!
所以圣人处于无为的境界而从事,实行不用语言的教化,万物发作了,而不去倡始;生养了,而不据为己有;施为了,而不恃为己能;成功了,而不居为己功。正因为不居功,所以才不会离去。
Ⅸ 以点为中心化圆的功夫打法,是什么概念请教网友
以点为中心化圆的功夫打法应当是圆弧运动,作为武功动作要求和运行轨迹,这是对“道”运行规律的哲学思想的扩展和延伸。
“道”是万物之始,万物之源。万物由“道”产生,“道生一,一生二、生三”。天地万物的演变发展、变化越是伸展,就离“道”越远,而最后仍然要返回于“道”。我们从“曰道”、“曰大”、“曰逝”、“曰远”、“曰返”来看,道似乎是在说明世界是一个顺进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说明天地万物由道而生,但最终又仍然要回到它的起点——道。也就是说,道的运行规律是一个圆圈。
有与无、阴与阳的转化过程所形成的轨迹也是一个圆圈。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而且“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道德经》七十章)。因此就又形成了一个有无虚盈转化的圆圈。太极图也是一个阴阳转化的圆圈,既然天地万物和道的关系是一个互相转化的圆圈,“道”的运动轨迹也是一个圆圈,那么按照“道”的运动轨迹的圆圈运动,就是万物“生生不息,永不穷殆”的最佳图式。
基于练拳宗旨和效果和追求,此类拳种在排列组合动作及运行轨迹上极重视“圆”“弧”的模型,譬如:八封掌以圆为法,运行轨迹是大圆套小圆,小圆练成无圆,即使是无圆,也是外无圆而内有圆-意念中的圆。无论是走转趟泥,还是运掌翻飞;无论是起腿、走步、摆足、扣步,还是运用意念练气,都离不开一个圆(或弧线),故有人称八卦掌谓圆圈连环掌。
《易经.系辞》上传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并指出“生生之谓易。”就是说易是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衍生变化,于是得出了一个生衍过程:从低级的胚胎到双鱼形的新生命,从阴阳对称到八封推演,实质是一幅宇宙发生图——太极图。将太极图应用于拳技,太极图也成了太极拳的图徽。在这个图徽模型的指导下,使太极拳的运动方式和路线也成为曲线、弧线和圆线。形意拳中有三圆歌诀云:“胸膊要圆气下沉,脊背要圆是猴形,虎口要圆如三角,三圆齐出是真形。”背圆、胸圆、虎口撑圆是形意拳基本桩式三式的规范要求,说明圆之重要。谈到“三扣”、“三抱”、“三月”的弧形现象,更不胜枚举。
太极、形意、八卦以圆弧为本,不仅表现在外观形体运动路线和定势姿态上,也反映在身体运动的特点上。可以说,以腰为轴心的轮动,无一不贯穿着圆、弧的运动。随着动作的变化形成了“大弧带小弧”,“大圆套小圆”,或者平圆、立圆、八字圆等各种圆弧运动。有人说形意、太极、八封的身法都是“圈儿”,这是有道理的。
太极是螺旋抽丝劲,形意拳是旋拧的钻劲,八卦掌是缠绕劲。这些遒劲使力量浑厚充实是以柔克刚的特殊要求。
从技击上进攻时旋转前进,使力量更稳重,而且不易被对方擒抓住,防守中的接触化解,弧形(或环形、圆形)化力及消卸牵引等都是运用圆、弧的形式进行的,这样可以使受力面积增大,延长力的作用时间,恰到好处的升华到“四两拨千斤”的境界。
Ⅹ 道商范蠡,道家思想成就千古商圣你怎么看呢
陶朱公范蠡是中国的商圣,也是道商的始祖,曾被司马迁高度评价为“忠以治国,勇以克敌,智以保身,商以致富”。称其“三迁而有荣名”。
近日,看到不少地方政府及范蠡文化研究学者,言及范蠡功业成就时,给范蠡理所当然地戴上了儒商始祖的高帽子,虽可谓用心良苦,却实在是大谬。
“陶朱事业,端木生涯”。儒商的始祖是孔子的弟子端木赐(子贡)。史载子贡曾任鲁、卫两国之相,善于经商之道,曾经商于曹、鲁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这样写道:“七十子之徒赐(子贡)最为饶益……夫使孔子名布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执而益彰乎?”假如范蠡是儒商之祖,不但范蠡会不好意思,子贡肯定也满腹牢骚吧。
目前社会上广为认可的范蠡学术思想传承关系为:老子——计然——范蠡——猗顿。范蠡的老师计然,原姓辛,名文子,又名计研,是当时天下闻名的战略家、思想家和经济学家,为老子门下“玄元十子”之一(尹喜、庚桑楚、南荣趎、尹文、计然、崔翟、柏矩、列御寇、士成绮、庄周)。国际道商文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王振川先生经过考证后认为,范蠡不但是计然的弟子,而且在他的人生中,应该也得到过老子的亲自指教。范蠡跟老子有直接的传承关系。
范蠡所学为《计然七策》,其核心是如何发展国计民生的国民经济学,属于“贵生”之学,是正统的老子道学思想。范蠡在越王勾践兵败会稽山之时,其劝谏之词多为阴阳盈虚定倾之道,俨然有老子遗风。
道家思想成就了范蠡,而范蠡无疑是老子思想的最完美诠释者。范蠡一生奉行老子道学思想,其进退取予无不洋溢道气玄风。
5
自知者明
老子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当初勾践欲使范蠡治国家。范蠡说,“兵甲之事,种不如蠡,填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后又在离开越国前,曾为挚友文种留书:“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文种见信称病不上朝,但还是被勾践赐剑逼杀。
6
益生曰祥
老子思想“贵生”,提出了“益生曰祥”的理念。当范蠡结束在吴的人质生活归国,勾践重新提出“节事”的问题时。范蠡说:“节事者与地,唯地能包万物以为一,其事不失。”强调土地是万物之本。农事做得好,可以生长万物;田野开辟,府仓实,民众殷,从而道出了以农业立国、全民小康的复兴计划。勾践很赞许这个国策,甚至于说,“不谷之国家,蠡之国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