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毛中特法治

毛中特法治

发布时间: 2022-05-25 12:32:12

Ⅰ 人大法学考研哪个学科人少博联教育怎么样,谁用过博联的资料

2015毛中特必考内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六个重大任务
万学教育•海文考研 李伟

2015年政治考试大纲,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变化较多,共变化152处,其中,章节标题调整44处,新增了15个知识点,删除了29个知识点,调整了64个知识点。
十八界四中全会是今年考研的必考内容,下面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六个重大任务的核心考点进行梳理。
一、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
2.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3.完善立法体制,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对立法工作中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
4.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
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二、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全会提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1.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
2.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3.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
三、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全会提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
1.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2.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
3.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
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全会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1.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
2.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
3.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健全司法救助体系。
五、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
1.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2.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
3.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
六、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
1.坚持依法执政,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2.健全党领导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
3.各级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党组织要领导和监督本单位模范遵守宪法法律,坚决查处执法犯法、违法用权等行为。

Ⅱ 大学毛中特的考试重点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的说:a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b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c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毛泽东思想的含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ƒ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主要内容:a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b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c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d政策和策略的理论e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f党的建设理论(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
3.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a社会主义本质理论;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还包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祖国完全统一、党的建设等理论)
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际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6.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完整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主要内容)“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2)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8.“三步走”战略的内容: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 年到20 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在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9.改革的理论基础——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毛泽东以中国的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
第一,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第二,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第四,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一是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
二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11.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一是共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12.多种分配方式的类型:一是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非配。二是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三是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
13.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区别: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不同要素投入和技术组合获得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强调的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而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前者的含义外,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战略和途径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的不仅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还包括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成果合理分配等内容。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形成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方式。
14.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15.“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
重要性:1.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2.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等)
总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1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17.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都采取了区别对象,用不同的办法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3)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在社会主义改造之前,无论是资本主义工商业,还是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所有制,都具有私有制的性质。
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附:(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四)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五)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七)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理论。(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九)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论。(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十一)社会主义和平发展理论。(十二)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的国防和军队建设理论。(十三)“一国两制”和祖国和平统一理论。(十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

一、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又好又快”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转向质量效益型经济)
1. 提出“又好又快”方针的原因?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为我们走向“又好又快”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体制性基础。
2) 进入新世纪,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如何以更好的质量、更多的品种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成为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3)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资源、能源、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已成为我国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4) 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趋于突出。
5) 长期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水平低,以数量取胜,只有实现发展方式转变,才能提高经济整体素质,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2. 如何实现发展方式向质量效益型经济的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 按照“又快又好”的要求,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正确处理哪些关系?
1) 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与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关系
2) 主要依靠物资消耗与科技进步的关系。
3) 最重要是处理好质量效益和发展速度的关系。就是以质量效益为中心,实现质量、效益、结构、速度相协调,实现科学发展。
二、 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方针,增加居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扩大消费,促进国民经济向内需主导型经济转变。
1. 坚持扩大内需这一方针的原因?
1) 我国十几亿人口,具有市场潜力巨大的独特优势,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2) 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刺激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而且是良性发展。
3) 尽管近年来我国的消费品市场出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但是与投资和出口的高速增长相比,消费需求仍然严重不足,内需不足已成为发展的障碍。
4) 美国金融危机后,西方各国都强调扩大出口、扩大外需,我国的外向型经济道路再也不能继续走下去了。
2. 扩大内需的主要措施?
1) 深化收入分配结构改革,缩小收入差距,主要是农民收入水平。
2) 把改善人民生活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增加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的重点。
3) 要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
4) 健全社会保障,为广大群众扩大消费,解除后顾之忧。
5) 继续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把扩大国内需求与合理利用国外需求很好地结合起来。
3. 扩大内需应正确处理的三个关系?
1) 正确处理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从投资拉动转为消费拉动。
2) 正确处理国内需求与国外需求的关系,在立足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前提下,扩大国外消费需求。
3) 正确处理分配与消费的关系,把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需求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相结合,实现良性发展。
4. 扩大内需与以人为本的关系?
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作为一个长期战略方针,强调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来扩大消费需求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和本质。
三、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对外开放中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由外向型经济转向内需主导型。
1.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原因?
1) 对外开放环境中谋发展
2) 要适应国际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则,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修订和完善。
3) 中国是一个大国
2.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主要措施?
1) 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在对外贸易过程中要实施以智取胜的战略,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
2)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引进来”要提高利用外资水平;“走出去”要推动中国企业到国外投资办厂。
3) 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结合。从主要依靠投资和对外出口拉动经济增长,转向主要依靠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4) 切实维护国家安全,主要是维护经济安全,其中金融安全是核心。
5) 国内体制与国际规则相协调。
3.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需要正确处理哪些关系?
1) 正确处理“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关系,在继续积极引进外资、提高引进外资水平的基础上,推动更多企业到国外投资办厂。
2) 处理好国内体制与国外规则的关系,为我们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提供体制性的基础。
3) 最主要的是处理好外向型经济和内需主导型经济的关系,立足扩大国内需求,立足内需主导的前提下,实现内需、外需相结合。
四、 按照共同富裕的要求,正确处理“先富”和“共富”、“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的相互关系,解决贫富差距过度悬殊的问题,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体现以人为本。
1. 如何正确处理“先富”和“共富”的关系?
1) 社会主义必须走共同富裕之路,但共同富裕并不等于平均主义。
2)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这是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3) “共富”是目的,“先富”是手段。“先富”为共同富裕服务,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2. 如何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1) 改革开放以后,首先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提高了效率,扩大了差距。
2) 十六大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重心向社会公平转移。
3) 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应该也能够更好地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3. 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具体措施?
1) 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乞讨接,打破经营垄断,创造社会公平,健全社会保障
2) 必须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队伍,使全国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体现以人为本。
五、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1. 重要性和必要性?
1)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2) 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科技是当今世界大国竞争的焦点。
3)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发展方式转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

Ⅲ 16年考研政治中毛中特新增的详细内容

2016考试大纲横空出事。转走,分享给身边的考研伙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一、结构上调整最大的是第十章,由原来的5节调整为6节

新考纲第五、第六节目录是:

第五节 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确定和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提出

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三、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重大实践

第六节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二、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和主要经验

三、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六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新增 第四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意义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容

三、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新增 第八章 行使法律权利 履行法律义务

第一节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第二节 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

第三节 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一、依法行使权利

二、依法救济权利

三、尊重他人权利

四、依法履行义务

第二章 弘扬中国精神 共筑精神家园

新增 第一节 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

一、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二、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三、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四章在新增一个知识点: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第五章新增加的知识点是自然经济。第七章新增2个知识点: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以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毛中特:

第八章新增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中的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第十一章新增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第十二章新增的知识点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加强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Ⅳ 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毛中特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方向即总道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鲜明指向即具体路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两个 层次并行不悖、相辅相成。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整套制度体系,由根本层面的制度、基本层面的制度、具体层面的制度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组成。不同层 面的制度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共同构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改革 不是另起炉灶,不是“改向”,而是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度;不是削弱或否定党的领导,而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第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安排和制度执行 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主要指党领导人民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领域体制机制及法 律法规安排。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 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国防外交、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所谓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是使国家治理体系制度化、科学 化、规范化、程序化,使国家治理者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制度治理国 家,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国家的效能。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适应时代变化,既改革不适 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 法规,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Ⅳ (毛中特)为什么依法治国是国家成熟的表现

依法治国,早期是国家法制完善的表现,一定时期后,国家纷繁复杂的问题不断出现,再强调依法治国,就有失偏颇,继而出现了以德治国的理念。

Ⅵ 法硕怎么复习

2020年华成法硕法律硕士全年复习规划
一,规划
1、 法硕五门:专业基础课(刑法、民法)和专业综合课(法理、宪法、法制史)
从现在到考前,基础课和综合课的规划大致分为五个阶段:预备阶段(最晚五月之前),基础阶段(最晚五月六月),强化阶段(最晚七月八月),提升阶段(最晚九月十月)冲刺阶段(最晚十一月十二月)。一般的同学从五月开始时间也是够的。有一定基础的同学从七月开始也是可以的。情况因人而异。但是毫无疑问的是,保证充足的有效学习时间是取得高分的必备条件。
2、英语
首先,有很多人觉得学习英语很难,其实是他们对英语不感兴趣。如果是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学习起来怎么会觉得难呢?在前期的话,偶尔可以看一看美剧或者是英语演讲,多和别人交流,这样可以找到一点成就感,培养出对英语的兴趣。
其次,至少在五月份之前,掌握百分之八十的考研词汇量。背单词有两种背法,第一,如果你的词汇量真的很少,你就需要快速提高词汇量,可以买一本单词书,盖住单词意思,看着英文单词说中文,说不出来就标记一下,用最快速度把这本单词书过一遍,再把其中的不会的单词一个中文意思记一下,一天看一遍,过几天再自测一遍,把不会的单词的标记出来。第二,等你的单词到百分之八十之后,就要通过每天巩固学过的单词来背单词。每天早上抽出半个小时的时间来复习,或者用零碎时间来复习。
3、政治
政治在前期要为法硕五门和英语让路。建议大家从暑假开始准备比较合适,在这之前担心政治备考并且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提前准备。建议大家一定要在各大主流考研政治老师出版主观题必背之前,将政治里面的的知识点理解并且将真题和配套练习中的选择题搞定。政治马克思原理部分比较抽象,要提前学习一下。毛中特和近现代史要结合起来学习。小编建议大家有精力的话,一定要自己总结一下,比如哲学的知识框架,毛中特的理论体系和史纲的时间轴等等。一定要自己总结,虽然网上有很多别人总结好的图表,但是我们不能直接拿来用,因为那样没有效果。做总结的目的,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政治是一门高分难,低分也难的科目。原因就是主观题在答题的时候并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而且到后期的押题对社会热点的把握也很准确,再加上自己综合一下材料,分数就不会太低。但是客观题就决定了能否拿高分。客观题考察的是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以及一些时事热点的记忆,所以平时要多理解基本知识,多关注时事政治,多做一些选择题,把握一下出题者的出题角度和套路、考查的知识点,这样将选择题的分拿下来,在政治上就能pk掉一大部分人。华成法硕也为我们安排了政治课程。要利用好老师给的讲义,老师的讲解能让政治的学习更加轻松,事半功倍。接下来给几点小小的建议,第一点,市面上的政治辅导书很多,建议大家只用一套。因为其实各家的基本内容都差不多,同样的东西,只是说法不一样。只用一套能够保证我们复习的连贯性,小编身边有些同学把市面上所有的政治书都买了一遍,结果每次都要重新适应不同的讲法,既费事又没有效果,我们只要把知识点吃透,反复练习,你会发现题目都是万变不离其宗的。第二点,马原的复习需要尽早开始,要以理解为基础。因为马原是很抽象的,如果我们不理解,只背诵的话,往往会不知所云。而其实,如果你真正的理解了马原,你会发现马原以后会成为你的思想武器,是非常有用的。第三点,11月份12月份需要梳理一下时事政治,只需熟悉,不需背诵。
二,法硕五门直观认识和老师推荐
刑法与民法的重点:理解、理解、理解。
刑法在《考试分析》当中一共有二十一章的内容,前十二章是总则,后九章是分则。总则分为刑法概述、犯罪论、刑事责任论、刑罚论,理论性和结构性较强。分则则是按照同类客体分成的各大类罪名,分别是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破坏社会管理秩序罪、贪污贿赂罪和渎职罪。其中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和破坏社会管理秩序罪下面又分了小节罪名,分则知识点就是各罪的掌握和运用,并且注重罪名之间的对比。华成法硕的刑法老师中,同学们比较喜欢陈永生老师和于越老师,陈永生老师讲课十分诙谐生动、幽默有趣,这样无形之中增加了学习的乐趣。于越老师知识渊博,案例随手拈来,听于越老师讲课,总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在学习刑法的过程当中,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并且要结合法条和案例来加强对知识点的了解。
民法在《考试分析》中一共二十一章,其中前八章是总则,包括民法概述、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主体、民事法律行为、代理、诉讼时效和期间,是民法的基础理论。后十三章是分则,包括人身权、物权、知识产权、债权(合同、侵权、无因管理、不当得利)、婚姻家庭与继承,是民法的各个分支。华成法硕的民法老师当中,同学们比较喜欢杨烁老师和岳老师。杨老师讲课慷慨激昂,十分的凸显细节,经常能够提出一些我们根本想不到的问题,并且能够帮我们把前后知识点联系起来,建立起一个民法的知识体系。岳老师总是能够将理论知识化繁为简,便于大家理解。民法是一门既需要宏观把握又需要微观深入的学科,宏观要求我们面对问题时能够准确的定位,微观要求我们对一些很小的细节记忆准确。
法理、宪法、法制史偏重记忆。但并不是说不要理解,只是说需要我们理解的部分很少。
综合课包括法理学、宪法学、法制史。法理学一共十三章,理论性很强,分为“法的本体、法的运行、空间的法和时间的法”四个部分。宪法学一共五章,按照宪法文本排列,细节很多。法制史一共六章,讲的是是中国有史以来的法的发展过程。法理老师我比较喜欢马峰老师,他的理论功底非常的深厚,经常引经据典,所讲的内容引人深思。宪法的理论要求不高,但是里面有很多知识点需要我们记忆,并且这些知识点经常容易混淆。除此之外,宪法还需要我们熟悉宪法文本,所以平时经常翻阅一下宪法是会有所帮助的。宪法老师里面我比较喜欢王旭老师。法制史基本没有理解的难度,最主要的障碍就是文言文,但是其实文言文不是考察的重点,只要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就好。法制史每年的重点差不多都集中在秦、隋唐、明清和民国时期,其中法治思想、刑法制度、重要法典是重点。除此之外还会考某个制度历朝历代的变化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把这些制度、或者是司法机关、法治思想的变化按照年代的顺序列出来。马志冰老师讲的内容十分的详实,会讲解一些制度背后的原因,便于我们理解。上马老师的课,就如同听一位长者的敦敦教诲,让我受益匪浅。

Ⅶ 考研政治每个大题几个小题

考研主观题的出题是有固定的规律的。从34到38共五道大题,其固定的顺序是马原、毛中特、史纲、思修和形式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掌握了这些规律,把握了得分点,要拿高分不难,下面我们详细来看看。
马原:答案不一,沾边即给分马原是最具有"纸老虎"特质的题目。很多人以为自己考点没写对就得不到分,其实其答案设置有多个标准。因为哲学部分的题目可以从不同的原理角度进行理解,因此只要大家认真审题,联系相关考点就不用担心自己的答案跑偏。如果你还不是很放心的话,还可以将模棱两可的几个原理都写上去,这样就相当于给自己上了双保险。
史纲、毛中特:时间轴法是万金油近年来这两个题目的出题策略都是二者相结合的考。比如第一问考史纲的背景,第二问就可能考毛中特的意义。在答史纲的题目时,有一个小窍门可以拿来参考:即使你不知道这个题该怎么做,但是很据题目给出的时间阶段在脑海中画出这一阶段的历史时间轴,梳理这段时间的重大事变、原因、意义、失败的教训等,然后对照题目依次列举出来。根据按点得分的原则,这样至少可以得到一半的分数。
思修:关注热点,轻松拿分思修的考点也是和社会热点紧密相连的,比如12年的信义兄弟、14年的"鹦哥岭的大学生"和15年的"法治中国"。思修的题目一般很容易理解,考点清晰,如果考生在考前用心背诵,就可以轻松拿高分。希望启道考研政治学姐帮到你,祝你成功
时政:押题命中率最高最后一道大题就是时政题了,虽然说每年到十二月份有很多的时政新闻,但是重点的时政大事件屈指可数,我们自己完全可以预测出哪些时政热点适合出主观题。因此,在备考时只要准备这些很明显的必考知识点,就可以轻松应对。总之,时政题出题不会很偏,一定会在你准备的范围内。
由此可见,考研政治的主观题因为按点得分制降低了不少门槛。由此提醒部分考生不要因为一看到题目很难就选择放弃,甚至交白卷。我们可以不追求满分,但也要想方设法在自己不会的情况下多得分。

Ⅷ 你觉得大学生怎样培养法制思维方式

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学习并熟知法律知识


这是大学生培养法版律思维方式的前提,权只有在了解法律条款熟悉法律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正确的法律思考,形成法律思维方式。


二、在学习中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提高思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是法律思维的核心之一,清晰的头脑、缜密的逻辑思维是大学生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必须条件。


三、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社会正义感。


高校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应是一个高科技的高危险的犯罪分子。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树立社会正义感,勇于捍卫社会正义,只有这样,一个大学生才能形成正确的法律思维方式。


四、参加法律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出真知,纸上谈兵终是空。只有在社会中,在不断地实践中,大学生才能培养正确的法律思维方式。 大学生即将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必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提高大学生发展观念,培养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绝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办到的,这是需要整个社会、高校、大学生自我的长期的共同努力。



【希望得到好评!谢谢,祝您学习愉快!】

Ⅸ 2013考研政治主观题押题内容

文登考研内部预测 :毛中特部分

【材料】:2012年第二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由2010年第一季度的11.9%最高点大幅回落至7.6%,十八大突出强调科学发展观和发展方式转变。

请回答:
1、科学发展观讲不讲速度,怎样讲速度,追求什么样的速度;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应该怎样正确处理速度与质量、效益的相互关系?
2、我国主流意见认为,当前经济放缓是中国政府主动进行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结果,为什么要实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3、怎样实现发展方式转变?
4、发展方式转变应该正确处理哪些关系?
5、根据发展方式转变,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提出的新要求。
【答案要点】
1、科学发展也要求一定的速度,但不再是过分地强调速度,而是要实现由“快”字当头到“好”字当先的根本转变,追求更有质量、更有效益的速度,追求更加环保、更加协调、更加强调社会公平的速度,也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坚持“又好又快”、“好”字当先的方针,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实现速度与质量、效益、结构相协调,走出一条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经济发展道路,实现科学发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彻底转变。
2、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发展变化,为我们走向“又好又快”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第二,进入新世纪,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如何以更好的质量、更多的品种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成为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第三,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资源能源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
第四,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不协调,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
第五,长期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水平低,以数量取胜,只有实现发展方式转变,才能提高我国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切实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3、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行经济发展方式彻底转变的主要措施。
调结构、上水平,以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攻方向。
以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
建设“两型”社会是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着力点。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改革开放,是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动力,在改革中转变,又在转变中改革。
4、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行经济发展方式彻底转变应处理以下关系。
第一,发展经济和节约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关系,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的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
第二,投资和消费的关系,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立足内需拉动的方针,实现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
第三,最重要的是,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又好又快,“好”字当先的方针,调结构,上水平,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结构相协调。
5、第一,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第二,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第三,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
第四,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
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
第五,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热点内容
劳动法的发展 发布:2025-01-11 09:41:38 浏览:404
乌兰察布市中级人民法院 发布:2025-01-11 09:29:57 浏览:349
电影辩护人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01-11 09:27:57 浏览:56
学校办公室卫生规章制度 发布:2025-01-11 09:27:04 浏览:425
法治防控疫情宣传 发布:2025-01-11 09:26:09 浏览:216
律师申请执业材料 发布:2025-01-11 09:14:28 浏览:551
衡量社会道德好坏 发布:2025-01-11 09:14:24 浏览:286
泾源县人民法院 发布:2025-01-11 08:58:21 浏览:22
经济法与商法哪个好 发布:2025-01-11 07:57:36 浏览:224
认罪认罚改革与法律援助 发布:2025-01-11 07:55:34 浏览: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