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岳飞道德

岳飞道德

发布时间: 2022-05-25 19:15:32

㈠ 怎样评价岳飞

岳飞代表了宋方全体人民的愿望,为卫护汉族地区已经高度发展的封建生产方式及其精神文明,起而以武装抵抗女真的铁骑,阻止其蹂躏破坏,以求避免整个社会被拉向倒退浩劫的人物,像岳飞其人,理所当然地应被称为民族英雄。

不只是属于汉族的民族英雄,而是属于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个民族英雄。

汤阴县举行岳飞诞辰918周年纪念活动:

2021年3月27日,汤阴县举行岳飞诞辰918周年纪念活动。县领导宋庆林、贾晓军、姚晓林、张凤龙、王新有、姬卫军、刘建勋、王威、石磊、刘全生、华明军、陈泽涌和其他副县级领导,岳飞后裔、五风模范代表参加活动。

汤阴县委书记宋庆林在致辞中说,每一次对历史的纪念,都是为了全新的出发。举行岳飞诞辰918周年纪念活动,主题和目的是为了崇敬英雄、追思忠烈,弘扬精神、坚定前行。他说,国家之魂,文以铸之。唯有守住我们的根和魂,才能不忘来时的路,看清脚下的路,坚定前行的路。

要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强大力量,深入挖掘岳飞精忠报国精神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更好地把精忠报国精神理解透、践行好。精忠报国,厚德传家。

近年来,汤阴在全县域深入实施“一县歌一读本一榜样一夜校一家风家训”工程,开展“精忠报国·厚德传家”新时代文明汤阴实践活动,连续五年选树万名“岳乡榜样、汤阴模范”,家家户户传家规、立家训,用润物无声的方式,浸润到每个人的血脉里;

刻画到每个人的心田里,践行到每个人的行动上,激励影响全县干部群众争做葆有家国情怀、涵养高尚品德、坚定笃行毅力、始终心无旁骛的精忠报国新时代汤阴人,着力建设精忠报国精神传承示范区。接续古今,贵在践行。

作为汤阴人,精忠报国的基因一直在血脉里,要把纪念活动变成我们发自内心的传承和自觉行动,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学习贯彻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把弘扬精忠报国精神与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

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进一步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坚定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到每一名汤阴人的实际行动中,共建共享新时代幸福汤阴美丽家园。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岳飞

㈡ 有什么道德高尚的古人

1.赵广汉

西汉时期涿郡蠡吾县人。曾任守京兆尹、颍川郡太守、京兆尹。在颍川郡任太守期间,是赵广汉前期治理的最佳阶段,他不畏强权,精明强干,刚到任的几个月时间,就做了两件大事:一是打击豪门大族的势力,缓和社会矛盾;二是加强地方管理,转变当地的不良风气。

2.文天祥

文天祥在被捕后曾收到女儿柳娘的来信,得知妻子和两个女儿都在宫中为奴,过着囚徒般的生活。文天祥明白:只要投降,家人即可团聚。

但文天祥不愿因妻子和女儿而丧失气节。他在写给自己妹妹的信中说:“收柳女信,痛割肠胃。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环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泪下哽咽哽咽。”

3.岳飞

岳飞是南宋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结了“联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以收复失地;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

(2)岳飞道德扩展阅读:

岳飞生平

1.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岳飞出生于河北西路相州汤阴县(今河南汤阴县)的一个普通农家。传说岳飞出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故父母给他取名飞,字鹏举。

2.宣和四年(1122年),童贯、蔡攸兵败于契丹,河北官员刘韐于真定府(河北正定县)招募“敢战士”以御辽(一说是为征辽)。岳飞应募,经过选拔,被任命为“敢战士”中的一名分队长。

3.靖康元年(1126年),宋钦宗赵桓反悔割地,两路金军于攻破太原后会合,二次南下围困开封。赵桓在求和的同时使人送蜡书命康王赵构为河北兵马大元帅,征召各路兵马以备勤王。从平定军突围回到家乡的岳飞目睹了金人入侵后人民惨遭杀戮、奴役的情形,心中愤慨,意欲投军,又担忧老母年迈,妻儿力弱,在兵乱中难保安全。

㈢ 岳飞的忠是愚忠还是精忠

很难评价,算愚忠吧,在岳飞的时代,忠君爱国是正统思想,是光荣的,也是正义的,为此而献身,是他高尚情怀的体现,就像现代提倡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一样.呵呵. 我不清楚历史学上对”民族英雄”是怎样划分的,我只觉得,在他所处的时代,保家卫国,抵御外辱,就有资格称为民族英雄! 至于这个值不值得学习的问题,呵呵,个人认为,社会发展到今天,观念的进步确实认为”愚忠”是不可取的,不过我们也要看到,岳飞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高尚品德,这些闪亮的美德不应该被历史局限性这种难以超脱的东西遮盖.而且,君国同体,在封建社会里,忠君与爱国在某种程度上是等同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处于君王与国家并不等同的共和制中的我们,又不应该对岳飞的所谓”愚忠”过分苛责. 总之,历史的辨证的分析岳飞这个人物,才能得出比较公正的判断.

㈣ 金朝会如何评价让他们痛不欲生的岳飞

岳飞抗金耳熟能详,战绩卓著,金朝会怎么理解岳飞呢?

金朝既会把他作为最凶恶的敌人,又会高度的敬重他,甚至歌颂他,因为金朝会在两种意义框架下评价岳飞。

一、岳飞的道德意义

历史上有着和岳飞一样战功的名将不少,但为什么岳飞留名青史?在于岳飞命运的悲剧,在于他蒙受的冤屈。就是这种冤屈,让这场死亡升华为一场伟大的牺牲,死亡是物理的泯灭,牺牲是道德的永恒。

就是说能否让一场死亡获得伟大意义呢?如果找不到意义,死了就是死了,瞬间会被人忘记。如果能找到意义,死亡会上升为牺牲,深刻的烙印在人们共同的记忆当中,让人们感到道德的认同感。

而死亡的意义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它来自我们用于理解世界的意义框架,或者说,就是金朝认同的道德标准。

打个比方具体的死亡只是砖头,道德标准赋予了它意义,让它升华,令人感动落泪。所以金朝用于和南宋一样的道德标准,就不能理解岳飞了。

岳飞肯定是大金朝的敌人,虽然我们今天认为金朝也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但在具体的时代,对于金朝来说,岳飞是必须除掉的凶恶敌人。但从忠诚的角度看,岳飞的人性超越了敌我对峙。岳飞的冤死也成就了岳飞的伟大,因为这更深刻的展现了岳飞的道德。

这种忠诚被后来翻案的大宋赞赏,更被大金说赞赏,因为大金也希望自己的子民能拥有这份忠诚。

二、民族共享的记忆

从个人命运角度说,当然希望岳飞能得以善终。不过说实话,如果他真是一个得以善终的人,那我们也未必会记得这位名将,也就谈不上对他的评价了。

所以从民族的共同记忆这个角度来说,岳飞没有得以善终,反倒是真正意义所在。反倒是岳飞的冤死让他说表达的忠诚感,具有了远远超越于自己之上,超越于时间之上的意义象征,成为各族人民的普遍信念。

即便是金朝也会赞颂岳飞的忠诚。因为这样一份忠诚是超越了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是你的敌人也愿意尊重的,甚至会融入到你敌人的道德意识里,为他们接受,形成一个永恒的道德标准。

可是如果没有强大的敌人,岳飞的军功还会显得伟大吗?岳飞曾经镇压过一些农民暴动,但这不会让我们感到他的伟大,但是打败金朝就不一样了,因为你打败的是一个超级强大的敌人,你的胜利也才称得上伟大。

于是,在这个意义上,正是金朝的伟大,才成就了岳飞的伟大。没有大金朝同样不会有伟大的岳飞。

那么我们可以说,金朝同样参与到了越是作为中华民族道德符号塑造的过程当中了,金朝和岳飞同样伟大,是一种共生的关系。他们共同参与到了中华民族道德的形成当中,成为中华民族共同记忆的一部分。

㈤ 岳飞的事迹和典故

岳飞(1103年—1142年),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人,追谥岳武穆王,为中国南宋时期的名将。

生平
岳飞幼年丧父,由母亲养育成人。传说其母透过在他的背上刺“尽忠报国”[1]四个字,让他铭记国仇家恨。曾经拜周侗为师学习武艺。

1124年21岁从军为宗泽部下,屡建战功,尝以八百岳家军大破万五金兵,声名大噪。历官御前忠武统军、鄂州驻答诸军都统制使、河阳等三镇节度使。

1126年靖康之变,金兵攻破开封,北宋覆亡。1134年(绍兴四年) ,岳飞首次伐金,收复襄阳、信阳等六郡。1136年(绍兴六年)再次北伐,占伊阳、洛阳,后因孤军作战而被迫撤回鄂州。岳飞在这次北伐中壮志未酬,写下《满江红》。

1140年(绍兴十年)春,金兀术南侵,岳飞出兵大破金兵,收复郑州、洛阳,兵临朱仙镇(今河南开封南20公里),直迫金国首府汴京。岳家军士气高昂,高喊“直捣黄龙”。主和派秦桧向宋高宗献计,连发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岳飞退兵前,长叹:“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干坤世界,无由再复!” 结果岳飞的北伐因为政治原因而失败。之后岳飞父子被秦桧以谋反罪名予以逮捕审讯,由于找不到证据而无审讯结果,最终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秦桧支吾其词“其事体莫须有(也许有)”),于绍兴十一年(1142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除夕之夜,在杭州大理寺风波亭被赐死。。

至绍兴三十二年(1153年),宋孝宗即位,准备北伐,便下诏平反岳飞,追封鄂王,谥武穆,忠武,改葬在西湖栖霞岭,即杭州西湖畔“宋岳鄂王墓”,并立庙祀于湖北武昌,额名忠烈,修宋史列志传记。

被处死的原因
岳飞父子被宋高宗处死的原因有多种说法:

宋高宗耽心如果岳飞取胜,可迎徽钦二帝回朝,宋高宗天子地位可能不保。但也有人认为宋高宗并不担心此事。徽宗当时已死,而高宗和金国绍兴议和时屡次强调要迎钦宗回宋。后来由于金国的反悔钦宗才未被释放。钦宗本人在执政时就已心生退意,高宗并不惧怕失去权利。
为讨好金人,以利和谈。
秦桧是金国奸细。此说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无稽之谈。
岳飞由于深受重用而干涉高宗立嗣的问题。高宗本人无后,而岳飞屡次上书建议高宗为社稷安定着想早日立嗣,犯了高宗的忌讳。岳飞用十二道金牌才被召回更显得拥兵自重。所谓“莫须有”罪名是指其拥兵干涉立嗣,不需要证实其谋反罪名就可处死。
一种大胆的猜测,岳飞可能是宋徽宗流落民间的儿子,赵构的兄弟。赵构因发现此事,才在短短的一年里由高度信任岳飞转而指示秦桧以“莫须有”罪名杀害岳飞。

文学中的岳飞
岳飞充满传奇色彩的悲剧故事成为后世文学作品的重要素材,也是元代到清代,甚至辛亥革命时汉族反抗异族政权的民族主义斗争的精神旗帜。这些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甚至民族偏见的作品已经将他“符号化”,以至于他真实生平反而无人问津。

孝道
在所有的故事中,岳飞被同时描绘为一个文武双全的完美军人与恪守儒家道德规范的模范。这些故事有的强调他与生具来的民族主义精神,如(岳母刺字),其母通过在他的背上刺“尽忠报国”四个字,让他铭记国仇家恨。这个民间杜撰的故事也体现了他的“孝道”,在“家国同构”的中国古代社会有特殊寓意。

军事
有的故事强调他的军事天才,在《岳家军》等民间文学作品中,岳家军饿死不抢粮,冻死不拆屋,令行禁止,甚至让敌人也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感叹。他出师百战百胜,朱仙镇大捷,将金兵打得一败涂地。几乎所有的作品都着重描绘了他的个人悲剧,并把它和民族命运相联系。.
政治
这些描写的共同范式如下:在战局顺利,本可直捣金国黄龙府的情况下,岳飞被南宋皇帝赵构十二道金牌招回,又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这些描写体现了中国社会不自觉的“泛道德化”倾向,即用道德标准评价政治事件,把政治矛盾描绘为政治人物“忠”,“奸”的道德冲突。

值得一提的是,岳飞被诬陷至死而宁死不反,体现了儒家的忠君之道,也同时为这些作品所肯定。这个道德悖论也成为后世争议的焦点之一。在明代话本《黄龙府》中,作者采取了反历史主义的立场,将历史改写为岳飞打败金朝军队,“直捣黄龙”。关于冤屈与忠诚的类似的命题也可以在《水浒传》这样的作品中被发现。

事实上,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关于岳飞的诸多争议还在继续。比如说,,在五六十年代,官方历史学家就从马克思主义角度批判他的“愚忠”。到了20世纪后期,基于中国已经是,而且根据官方意识形态也一直是“多民族国家”的现实与历史,教育部负责中学历史教学的机构曾经发文,不再将其作为“民族英雄”来歌颂,但这只是个别事件。如由余桂元主编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中提到要“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科学地分析对待我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这种民族战争不同于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民族战争,是国内民族之间的战争,是“兄弟阋墙,家里打架”,有正义与非正义的区别,不宜有侵略和反侵略的提法......对于岳飞、文天祥这样的杰出人物,我们虽然也肯定他们在反对民族掠夺和民族压迫当中的作用与地位,但并不称之为民族英雄。”不可否认的是,岳飞的故事已经作为全世界华人,特别是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人,对自身悠久历史的苦难与荣耀的共同记忆而传诵。这种记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相关的典故已经成为汉语的“成语”和固定表达,如“直捣黄龙”“尽忠报国”等。

诗词
如同很多中国古代的将领和政治家一样,岳飞也以文才传世。慷慨激昂,脍炙人口的《满江红》“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为全世界华人所熟知。但这首著名的词是否为他所作在文学界尚有争议,事实上,因其中很多的“身后之语”,故后人出于政治或其他目的伪托的可能性很大。

岳飞另有一首《小重山》,写出了他忧心忧国却在朝中孤立无援的心境.

军事、武术
除诗词外,据说有岳武穆兵书,有岳家拳,岳家枪传世。且被心意六合拳派尊为祖师。

书法

岳飞的书法也令人称道,“还我河山”四个字气势磅礴,现为杭州岳庙匾额。

㈥ 为什么岳飞保家卫国品德高,武圣却不是他呢

我们对于“武圣”一词的理解,就是这个人武功高强并且品德高尚,也就是所谓的“德艺双馨”。

“武功高强”的意思,不仅仅是指个人打起来很厉害,而且其指挥作战的能力也很厉害。作为一个将领,指挥作战的能力,还应该是放在第一位的。


然后元朝的元泰定帝和元顺帝都对关羽进行了封赏。尤其是元顺帝,他把关羽从“王”变成了“真君”,也就是变成神仙了。明朝明神宗把关羽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关羽已经变成“圣”和“帝”。接着崇祯皇帝又一次封赏。到了清朝,顺治、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都有封赏。光绪的封赏是“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字数不但最多,爵位也成了天帝。也就是说,不仅是神仙,而且是神仙中的最高级别的领导层。

正是由于从宋朝皇帝开始,为数不少的皇帝推波助澜,关羽才成为了“武圣”。

古代的皇帝,除了宋孝宗追封过岳飞,民间不断地修建祭祀岳飞以外,皇帝层面对岳飞进行封赏的非常少。只有明朝景泰帝在岳飞的庙上题写过“精忠之庙”几个字。到了雍正的时候,还下令把岳飞移出武庙。

那么,统治者为什么会不断分封关羽,而对岳飞却那么冷淡而且粗暴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这是对岳飞和关羽所谓“武德”的不同理解。在统治者看来,岳飞“一心北伐,迎还二圣”的做法,尽管是维护国家稳定,但是却并不是真正地“忠于”当下的君王。他背上刺的“尽忠报国”四个字,所忠于的也不是君王。这样的人,怎么能宣传呢?

而关羽一生始终投奔刘备,不管刘备是否落魄都生死相随的方式,才是值得肯定的,才是皇帝们喜欢看到的忠臣的样子。所以,他们便刻意地强化关羽,否定岳飞。

㈦ 作为抗金名将的岳飞,为何落得个凄惨结局

历史上真实的岳飞是文武双全,战功卓著,军事才华突出,为人刚正,私德近乎完美;但绝不是“不容小人”,更不狂傲,政治敏感度也不低。相反他政治眼光远大,政治嗅觉也极为灵敏;善于协调各方面关系;独立领军后更是温和、恭谨而且谦逊低调到了几乎有些自我压抑的程度,所谓的“循循如书生”“时人至今号为贤将”。


岳飞的岳家军只听岳飞一人的命令,身边的文成武将都还能为岳飞的“抗命”提出一大堆的意见,当自己的身边都认为岳飞是个不错的将领,那自己的处境 和后周有什么区别呢,岳飞又和自己的灭了后周的太祖赵匡胤有什么区别呢,

与其受制于人不如先发制人,所以,岳飞的死在赵构的眼中就是必然的了!

㈧ 岳飞的优秀品质是什么

岳飞的优秀品质是:廉洁奉公、严以律子,厚以待人、令出如山,赏罚分明。

㈨ 岳飞一生精忠报国,他的真实目的到底是什么

岳飞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名将,一生精忠报国渴望收复失地最终被奸臣秦桧所害含冤而死,费一生精力训练的岳家军也被解散,他一生兢兢业业忠君爱国真实的目的不过就是希望国家昌盛、战乱平息、百姓安居乐业,在母亲给他背上赐下的精忠报国之后,这四个字就成为他一生的信仰,他终身都在为这四个字而奋斗,他不求繁华富贵只愿国泰民安。

岳飞一生忠义只为国家繁荣和百姓安康,他有着自己的坚持有着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担当,他一生的努力都只是为了国家,不愿求富贵也不愿求高位。在当时民族的忧患之中岳飞的行为让人们真正的看到英雄的形象,可惜岳飞一生的努力都被秦桧和腐败的朝政而毁灭,但历史也记住了岳飞的忠勇和一生为国家的赤诚。

㈩ 被称为抗金英雄的岳飞,为何却没有得到好下场

抗金英雄岳飞最终没好下场,主要是由于当时南宋王朝的那个特定年代决定的,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

总而言之,宋高宗赵构的心理缺陷是没有基本的道德观念。而岳飞太完美了,道德上忠诚,实务上灵活,既能团结同事,又听从皇帝安排。宋高宗赵构的提防,再加上秦桧的背后一击。内外因素注定了岳飞悲惨的下场。相比较而言,韩世忠就聪明多了,他主动退出历史舞台,到了最后对任何军人都避而不见。明哲保身如此,因此岳飞最终没有好下场是那个时代的悲剧。

热点内容
法官司法廉洁 发布:2025-01-11 12:41:40 浏览:318
经济法基础课程感想 发布:2025-01-11 12:38:36 浏览:715
经济法个人结算账户 发布:2025-01-11 11:51:29 浏览:226
月工作天数劳动法 发布:2025-01-11 11:22:39 浏览:454
依法治国与维稳 发布:2025-01-11 11:22:37 浏览:240
一元麻将群规章制度 发布:2025-01-11 10:51:36 浏览:808
经济法专业可以兼学民商法专业吗 发布:2025-01-11 10:36:34 浏览:600
劳动法的发展 发布:2025-01-11 09:41:38 浏览:404
乌兰察布市中级人民法院 发布:2025-01-11 09:29:57 浏览:349
电影辩护人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01-11 09:27:57 浏览: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