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法学宗师

法学宗师

发布时间: 2022-05-26 12:01:36

A. 大学法学专业学习计划指导

大学的法学要靠自己,光听课的话学不到什么东西,重点大学也一样。基本上要做到这么几点:
1、每天关注法制新闻和法律更新信息,在一些时事、法制网站上就可以做到。每天晚上翻一翻就行了。
2、课程学习方面,首先,每门课老师规定的参考文献一定要读,即使不是全读也要挑着看上几本。上课以外的时间都可以用来泡图书馆。法学专业一般没什么作业,就期中论文期末考试,所以有大量的时间可以用于读课外参考书,丰富理论知识。
其次,相关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一定要读。老师一般会画出重要的法规,其他的网上搜一下或到图书馆找一下法律汇编就可以。熟悉法条很重要。
再次,多看案例,包括国外的和国内的。一些法律实务手册中有丰富的案例讲解,可以增强你的实践能力。
最后,这些都看了的话,还要自己根据自己研究的兴趣找些书和杂志看。也可以找一个你比较喜欢的法学期刊跟踪读下去,即使只读标题和内容摘要,了解法学理论前沿,遇到喜欢的方面再细看内容。
3、其他,一是抽时间学点法律英语,为阅读外国文献做准备,另外,建议参加一些法学类的社团,比如学校的法律援助中心什么的,近距离接触、运用法律。再有,大二以后开始多找一些地方实习吧。

基本要做的就这么多,非常能充实你的学习生活!不要怕没时间,法学专业别的没有,就是时间多……当然,你要选双学位的除外……另外,读书呢,不要怕读过以后不记得自己读了什么,读过就忘非常正常,但是读多了法律思维和法律感觉会很好,而且需要用到相关理论的时候,你会很快的找到思路,然后去有目的的查资料。

另外,读书的选择,一定要读好书,免得在刚接触法学、判断力不高的时候被误导了……所以,法学宗师、著名学者的书多读一些倒是好的。其他的,多请教老师,不要太过自作主张哦。

如果不怕麻烦,都做到了,你可以学得非常扎实。勤奋也能出功夫嘛~~

以上,除了本人的经验,也有本人对自己四年法学时光的反省。所以,加油吧~~

B. 厦门大学与武汉大学哪个法学好

武汉大学好。
什么叫武汉大学沉溺于曾经的辉煌???你可以去看看武大的法学校友有多少在各个著名大学担任校长或者院长,多少在最高法院或者地方法院担任法官吧。

王铁崖,1940年起任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法学博士,著名法学家,中国国际法学会会长、名誉会长、瑞士国际法研究院院士、联合国前南国际刑事法庭大法官
李浩培,1939年起任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法学博士,著名国际法学家、瑞士国际法研究院院士
梅汝傲,1945年起任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律系系主任,美国芝加哥大学法学博士,著名法学家、二战后代表中国出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大法官
韩徳培,1946年起任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法学硕士、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特别研究生,中国当代著名
法学家、国际法学一代宗师、环境法学开拓者和奠基人,被誉为“中国法学界的镇山之石”。中国国际法学会会长、名誉会长,中国国际私法学会会长、名誉会长,
中国法学会环境与资源法学研究会会长、名誉会长
马克昌,195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律系,著名法学家,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会长、名誉会长
姚梅镇,194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律系,著名法学家,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首任会长
李龙,195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律系,著名法理学家,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
黄进,198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中国国际法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私法学会会长、国际体育仲裁委员会委员、《中国大网络全书·法学》修订版国际私法分支副主编、中国政法大学校长
徐显明,199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理学研究会会长、国际法律哲学与社会哲学协会中国主席、教育部法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美法律教育联合委员会中方主席、中国法律史学会执行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山东大学校长
曾令良,199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WTO法研究会副会长
肖永平,199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常务副会长
谢石松,199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法学会理事、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理事、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屈广清,199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副会长、中国世贸组织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经济法研究会、中国仲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
余劲松,198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副会长
王传丽,198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副会长
刘剑文,199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财税法学教育研究会会长、世界税法协会主席
周叶中,199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蔡守秋,196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国土资源法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西部开发法律研究会副会长
王曦,1997年毕业于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国际环境法年鉴中国报告人、亚太环境法杂志[澳]和麦凯尔国际与比较环境法评论[澳]编委
吕忠梅,2001年毕业于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王树义,198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院,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研究会副会长
黄解放,198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院,联合国国际民用航空组织法律官员、加拿大国际法协会副会长、海牙国际法模拟法庭模拟法官、庭长、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航空与空间法研究院讲座教授
钟期荣,1944年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法学院法律系,法国巴黎大学法学博士,著名法学家、著名教育家,香港特别行政区推委会委员,香港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港事顾问,香港第一所私立大学--香港树仁大学创校校长

C. 行政法学界四大金刚有哪些

芮沐,中国法学“第一翁”

(1908年—)

我国经济法学和国际经济法学的创始人,以百岁高龄被尊为中国法学“第一翁”。1954年后到北京大学法律系工作,曾任北京大学经济法国际经济法研究所所长等职。他执教近70年,亲自指导了12届博士研究生,著有《民法法律行为理论之全部》等。

韩德培,中国环境法学的开拓者

(1911-2009年)

我国国际法学一代宗师,也是中国环境法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1979年开创建立了中国高校第一个国际法研究所;1981年推动组建了中国第一个、也是亚洲第一个环境法研究所。他著作等身,其中《国际私法》是我国高等院校第一部统编教材,《环境保护法教程》是我国第一本环境保护法的教材。

王铁崖,中国国际法学界的一面旗帜

(1913-2003年)

北京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创始人,国际法研究院士,是中国国际法学界的一面旗帜。新中国成立初,参与了《共同纲领》的起草;1984年、1990年,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参与基本法起草。著有《战争与条约》、《中国旧约章汇编》等,译作《奥本海国际法》。

王名扬,“行政法学界四大金刚”之首

(1916—2008年)

当代著名行政法学家。1946年考取最后一批国民党政府的公派留学生,前往法国巴黎大学法学院攻读博士,1958年学成回国。他参加了我国第一部行政法统编教材《行政法概要》的编写工作。著有《英国行政法》、《美国行政法》等。福布斯网站将其列为“行政法学界四大金刚”之首。

D. 法学硕士重点院校有哪些

学界通常将诉讼法分成三块: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诉讼法学。由于这三
“诉”本身差别很大,其中我国行政诉讼法跟行政法归为一体,故应放在行政法里讨论。而
民事诉讼法学和刑事诉讼法学放在一起笼统评价,有失科学和精准。故下面分而评之。首先
推出民事诉讼法学大陆高校学科排名,稍后推出刑事诉讼法学排名。

第一名:西南政法大学:代表人物:常怡 田平安
西南政法大学整个诉讼法学科拥有悠久的传统和光辉的过去。毫不夸张的说,新中国诉讼法
学能发展到今天,西南政法居功至伟。常怡自就不必说,王锡三教授是上个世纪80年代大陆
唯一通晓大陆法系民事诉讼法学的教授(张卫平语)。在王、常之后紧跟而上的田平安教授
,很快成为西政民诉的中流砥柱之一。遍览当今大陆各高校,曾经和现今活跃在诉讼法学科
研教学一线的教授,有多少出身西南。仅就民诉而言,北大刘家兴(已退休)、清华张卫平
、海南大学谭兵、湘潭大学陈刚、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法学博士黄松有、中山大学教授法学
博士刘荣军和蔡彦敏、还有正在那攻读博士学位的河北高院院长,全国十大中青年法学家景
汉朝,厦门大学诉讼法领头人齐树洁。由于偏安西南,他们在官方成立的诉讼法学会里不能
拥有客观准确的位置,也是因为他们偏僻的地理位置,一个个名师出走西南(及至后来,竟
然发展成为一批批的出走!)。这固然在客观上带动了其他高校诉讼法学的发展,却给西南
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无论在学术实力还是从士气上,以至于西南学子喊出了“西南不死,生
生不息”这般充满悲壮的口号。现今的西南,虽然少了那么多名师,但那块土壤还在默默的
为未来的中国诉讼法学不断培养着新的力量。为首的园丁便是常怡、田平安。经他们带的博
士生就蔚为大观,有兴趣者可翻阅由常怡领衔主编的《比较民事诉讼法学》,其中的著者,
几乎所有的博士生皆为先生高足,现在都十分了得。现如今,李祖军、李龙和彭世忠等年轻
一代也渐成为西南民事诉讼法学的中坚力量。而且以我之见,他们确是在为中国的“民诉法
学”奠基和施肥,而不是充当什么“环中南海学派”(陈瑞华语),葆有学术最为可贵的独
立自主的品格。由西南培养的硕士生、博士生以优秀的专业水准和扎实的理论功底广受、广
东、北京、上海等各地各级法院、检察院的欢迎(对比西南,我们学校连上海的法院检察院
都慢慢失掉了。真应该感到汗颜!)。瞻望未来,西南只要不再出现新的人才流失,则西南
民诉这块金字招牌还会在阳光下发出夺目的光彩,依然为民诉法学的圣地。

第二名:人民大学法学院: 带头人:江伟 汤维建 邵明
提到民事诉讼法,很多人就想到人民大学,想到江伟。的确,江伟堪称民诉法学一代宗师。
论学术影响力,可以说至少不逊于西南,不逊于常怡。虽然在相当长一段时期,人民大学只
有江伟这一杆大旗,但是人大法学院的民诉却不可轻觑,这首先当然归因于江伟本人治学严
谨、思路开阔以及其数十年孜孜不倦的努力,也不要忘记人大地处北京,拥有得天独厚的地
理优势和学术氛围,从而,使人大的民诉倍受学界注目。除了江伟外,可以提到的还有汤维
建,这位中国大陆第一位民事诉讼博士后,如今也晋升为博导,有望在江伟之后,再造人大
民诉辉煌。邵明,江伟得意门生,此君对民事诉讼基本理论很有研究,经常发文染指诉权、
诉讼标的、既判力等一类民事诉讼高深问题。人大法学院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博士,比较知
名有肖建国、邵明、吴泽勇等。现在,人大也成为培养中国未来民诉法学者的又一所“黄埔
军校”。

第三名:清华大学法学院:带头人:王亚新 张卫平
清华法学院的迅猛发展早为学界所瞩目。就民诉法学,他们从西南挖来了张卫平,引来了王
亚新。张卫平已为大家所熟悉,自从西南转会至清华,学术影响倍增,近年来更以每年2-
5本学术著作(包括合著主编)的速度向前推进,很是勤奋。此人曾于去年我校50周年校庆
期间在大礼堂作过一场精彩的报告。妙语迭出,笑声掌声不断。其中最为经典的便是建议我
校“改名为圣约翰法学大学,请个外国佬做校长,保准比清华还牛”。此言一出,全场反响
强烈。
言归正传,王亚新此人甚为了得,远渡重洋留学日本N年,取得真经而归。偶觉得他的学术
水准不下于张。只是回国没多久,还没有“发力”而已。遥想多年前,笔者的一位业师仅凭
他给〈程序的正义与诉讼〉一书所作的代译序,就断定此人将来必为中国民诉法学的NO.1。
其现今有〈社会变革中的民事诉讼〉、〈对抗与判定〉两本著作出版,学界影响日甚。偶曾
在“诉讼法学”版转贴了他的一篇论文,其深厚的学术功力由此可见一斑。
清华民诉硕博士开招没有几年,但个个身手不凡,其中首推徐昕,其专攻英国民事诉讼法学
,在读博士期间著述甚丰(待后面再做交代)可惜由于清华不留自产博士的“铁律”,徐昕
未能留校,而转至海南大学法学院。
我们曾试图将清华民诉排至第二,但考虑到清华民诉法学传统较短,加之老师的功力还未得
以完全的施展,论据不够充分,恐难服众,故而屈居第三。但笔者深信,清华民诉超越人大
,只是时间问题。

第四名:中国政法大学:杨荣新 陈桂明 肖建华
中国政法大学虽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政诉讼法学研究中心,在国内
诉讼法学界权倾一时,但此校强于刑诉而短于民诉。为首的也就杨荣新和陈桂明两位教授,
前者系与江伟、常怡等齐名的老一辈民诉元老级人物,后者则是民事诉讼青年一代的精英,
1999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代表作:〈程序的保障与诉讼〉、〈程序的理念与
规则〉等。青年学者肖建华,是另外一位值得关注的人物,近年来著作颇丰,尤其对当事人
制度有一定研究。其他诸如常英,现专攻司法考试(律考)培训,无意于学术。故不在讨论
之列。因此,从整体上看,中政民诉实力逊于前三者,其后发之势亦显不足。

第五名:中山大学法学院 代表人物:刘荣军 蔡彦敏
地处南国学术沙漠之地的中山大学法学院能得此盛誉,全依仗有刘蔡二君,二君年轻有为堪
称中国大陆民事诉讼楷模。刘荣军,系日本一桥大学民事诉讼法学博士,此君系早年日本海
龟。归国后,著作颇丰,与王亚新南北呼应,给传统民事诉讼法学界带来相当大的冲击,代
表作:《程序的正义与诉讼》(与王亚新合译),《程序保障的理论视角》(专著);代表
论文:〈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理论的再构筑〉等。蔡彦敏,女,教授,西南政法民事诉讼法学
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亦有多篇论文见诸〈法学研究〉等刊物。

第六名: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代表人物:李浩 刘敏
李浩,早年系安徽省委党校法律教研室教授。能在彼处作出大学问,让偶感佩不已。李浩教
授学术贡献在于他几乎是大陆最早理清证明责任这个民事证据法脊梁问题的学者。南师大将
李浩请至本校,使得该校民诉一下子成为华东地区民事诉讼法学的最高地。今年南师大也拿
到了诉讼法学博点,跟李浩有莫大关联。刘敏,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师从江伟,小
有建树。

第七名:湘潭大学法学院 代表人物:顾培东 陈刚
湘潭大学强于法学,法学之中又强于诉讼法学。今年更是举全校乃至全省之力,拿下诉讼法
学博士点。但不必讳言,其教授多为外来户,从西南花重金挖来的。民诉便是陈刚。同时不
可忽视的是,湘潭大学还重金请来早期(90年代初期)显赫民事诉讼界的中青年学者,顾培
东,此人曾入主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对民事诉讼基本理论有一定的造诣,尤其对
诉权理论颇有研究。在此外还有湘潭本校的民诉老将何文燕,新生代当红小生廖永安(在读
江伟博士)。湘潭法学显赫一时,但能维持多久,有待观察。笔者以为,众多教授皆待不长
远,原因很简单,湘潭地处偏僻,比重庆好不了那去。博士点拿下了,任务也就完成了。

第八名:复旦大学法学院:代表人物:章武生
章武生早年发迹于没什么名气的河南大学,但却为中原地带罕见的通晓民事诉讼机理的学者
。此君系中国民事诉讼中青年界的领头羊,主持编写中国民事诉讼九五规划研究项目,影响
颇大,最近刚刚在中国人民大学获得民事诉讼法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民事诉讼简易程序
研究〉已经出版,颇有学术价值。章武生现投身复旦大学,他的到来使上海民诉在大陆的地
位有了一席之地。

第九名:北京大学法学院 代表人物:潘剑峰 傅郁林博士后
北大法学院堪称中国第一,但其民诉毫无疑问是其短项,尤其跟刑诉相比。自刘家兴退休后
,北大民诉的领头人便是潘剑锋。客观的说,潘前几年并不投入,要不然不至于在很长时间
里还是副教授。直到近些年他才用起功来,也如愿晋升教授,博导。除潘外,笔者还注意到
现在北大法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的傅郁林,甚是厉害。此人博士毕业于人大,后进入北大
做博士后,近两年她在〈中国社会科学〉等高端杂志上发表强文若干篇,风头正劲。若不意
外,留教北大应该没有问题。倘若傅郁林留校,北大民诉很快便会有出头之日。

第十名:海南大学法学院: 带头人: 谭兵 徐昕
海南大学法学能发展至今天,全应该感谢西南政法的“帮忙”,他们的校长谭世贵,法
学院院长谭兵皆出自西南,就连徐昕选择去海大,也是奔着业师而去。谭兵作为海大民诉的
领头人,有明日黄花之势,但徐昕的到来,为他们大大增辉。徐昕在清华读博士期间,推出
〈英国民事诉讼规则〉〈英国民事诉讼法与民事司法改革〉等英国民诉三步曲,另有〈公共
知识分子〉(译著)、〈证据法的经济分析〉(译著)、〈当事人基本程序保障权与未来的
民事诉讼〉(译著),〈外国证据法选译〉(合著),〈外国证据法研究〉(合著),〈民
事证据法专论〉(合著)等等。可惜由于清华不留自产博士的“铁律”,徐忻未能留校,而
转至海南大学法学院,现任副教授。评教授指日可待。

客观的讲,中国大陆民事诉讼学研究较之刑事诉讼学还有相当一段距离,这透过各高校从事
民诉法学研究学者及硕博士点的数量便可见一斑。除上列学校外,其他学校比如中南财经政
法大学(蔡虹,李汉昌),武汉大学法学院(赵钢),厦门大学法学院(齐树洁),西北政
法学院(吴明童),广东商学院(张晋红)亦有一定实力(上述排名不分先后)。

做博士后,近两年她在〈中国社会科学〉等高端杂志上发表强文若干篇,风头正劲。若不意
外,留教北大应该没有问题。倘若傅郁林留校,北大民诉很快便会有出头之日。

第十名:海南大学法学院: 带头人: 谭兵 徐昕
海南大学法学能发展至今天,全应该感谢西南政法的“帮忙”,他们的校长谭世贵,法
学院院长谭兵皆出自西南,就连徐昕选择去海大,也是奔着业师而去。谭兵作为海大民诉的
领头人,有明日黄花之势,但徐昕的到来,为他们大大增辉。徐昕在清华读博士期间,推出
〈英国民事诉讼规则〉〈英国民事诉讼法与民事司法改革〉等英国民诉三步曲,另有〈公共
知识分子〉(译著)、〈证据法的经济分析〉(译著)、〈当事人基本程序保障权与未来的
民事诉讼〉(译著),〈外国证据法选译〉(合著),〈外国证据法研究〉(合著),〈民
事证据法专论〉(合著)等等。可惜由于清华不留自产博士的“铁律”,徐忻未能留校,而
转至海南大学法学院,现任副教授。评教授指日可待。

客观的讲,中国大陆民事诉讼学研究较之刑事诉讼学还有相当一段距离,这透过各高校从事
民诉法学研究学者及硕博士点的数量便可见一斑。除上列学校外,其他学校比如中南财经政
法大学(蔡虹,李汉昌),武汉大学法学院(赵钢),厦门大学法学院(齐树洁),西北政
法学院(吴明童),广东商学院(张晋红)亦有一定实力(上述排名不分先后)。

E. 比较法的重要性

比较法学的意义及其重要性

人类思想为环境与时代的产物,法律制度与法学思维尤受各国政治与社会情况的影响,并随著环境的变迁与时间的推移,呈现不同的面貌与内容。换言之,法律是各时期人类文化的表现,其内涵系於各该历史的具体情状。因此,法学在相当程度上是一种甚具国家关连性的学科。法学的研究、运用往往必须切合该国的实际情形,始有意义,法制史的研究,更是在此一理念与架构之下进行。德国历史法学派宗师萨维尼(Friedrich Carl von Savigny)曾说,法律的本质及基础在於「民族精神」与既存的习惯,并且强调法律必须从民族历史中加以发现,便是基於上述观点而为主张。此项见解虽有其独到之处,但不表示外国法制的移植与继受,毫无可取,更不能因此而认为比较法的研究,没有必要。相反地,从观察不同国家法制的发展与理论的演进,探索各国法律的一般原理原则、法条的规范结构、立法与法律适用的关系等基础问题,可以反思本国法制理论的利弊得失,并可从中汲取值得借镜取法之处,甚至还可以增强对本国法制的了解与信心。

F. 肖永平的人物业绩

1984年,当肖永平踏入西南政法学院的门槛时,这位18岁的麻城少年正做着“律师梦”,电影中的大律师博学善辩,匡扶正义,让他神往。而今天,33岁的肖永平己成为武汉大学一名法学教授,是青年法学家中的佼佼者。
凭着对法律的浓厚兴趣,他刻苦攻读,本科期间曾连续三年成绩居全校第一,并考入武大读研,尔后又提前攻博。武大法学院浓厚的学术氛围和雄厚的师资力量使肖永平改变初衷,决心致力于法学研究。在一代法学宗师韩德培教授的指导下,他以一种“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倾注于国际私法的探索。自留校以来,他先后主持或参加了“市场经济与中国国际私法立法的完善等三项全国性重点课题的研究。1996年,其专著《中国冲突法立法问题研究》出版后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该书通过对各国冲突法立法体制及其基本运作方式的比较研究,剖析了我国冲突法立法现状,提出了一系列极有价值的立法建议。尤为可贵的是,他率先引入实证主义的分析方法,在我国理论界第一次论证了国际私法法典化问题,从而在诸多学术领域实现了突破。此外,他先后出版学术著作12部,其中个人独撰3部,并在《中国社会科学》、《美国比较法杂志》等国内外权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1篇。1997年,31岁的肖永平破格晋升为教授,成为中国最年轻的法学教授。次年又被增列为博士生导师,是法学界最年轻的博导。1998年肖永平又访学哈佛,并以其扎实的学术功底赢得了美国法学界人士的尊重,他们邀请这位来自中国大陆最年轻的法学家赴纽约、华盛顿等各地作学术报告。肖永平也利用这一难得的机遇与美国法学界广泛交流,拓宽学术视野,并在美国权威法学期刊《美国比较法杂志》上发表了《大陆与香港的法律冲突与协调模式的选择》一文。
作为中国法学新生代的代表人物之一,肖永平逐渐形成了鲜明的学术风格:在反思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突破,开放、多向和动态地思考问题。他主张,新一代学者要实现发展与重构国际私法学,须在人文积淀与研究方法上不断开拓,并力求掌握现代科技知识。他说,独特的国情为每一个有强烈民族和社会责任感的法学家提供了肥沃的研究土壤,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私法学体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任务。
“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常青”,肖永平认为,脱离司法实践而局限在“象牙塔”里做文章,无法迎接21世纪的挑战。1998年2月,江苏南通某国有进出口公司与俄国商人发生经济纠纷,后来,英国银行在英国伦敦对中国某银行提起诉讼。肖永平毅然伸出援助之手,为当事人在英国法院提供了令人信服的专家证言,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千万余元。
肖永平入选“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
2011年1月 25日,10位青年法律法学工作者在京获颁“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荣誉称号。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肖永平教授榜上有名。
该评选活动由中国法学会主办,是我国法学界的一项重要活动,自1995年启动以来,今年已是第六届。按要求,参选对象必须是年龄在45岁以下的法学工作者和法律工作者,拥有具备原创意义或学术前沿水平的法学研究成果,在理论创新与实践的结合上取得显著成绩。
肖永平教授出生于1966年,在冲突法与法理学、比较国际私法、中国冲突法立法等方面有开创性的研究,代表作有论文《最密切联系原则在中国冲突法中的应用》和著作《法理学视野下的冲突法》等。

G. “中国法学界的镇山之石”、“中国创意之父”分别指的是哪2个人

韩德培教授是中国当代著名法学家、国际法学一代宗师、环境法学开拓者和奠基人,被誉为“中国法学界的镇山之石”;厉无畏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曾于2007年获全国创意产业杰出贡献奖,被誉为“中国创意之父”。

H. 什么是法

不同的思想家、法学家、法律家对于法的理解与解释往往不同。正如具有权威性的《牛津法律大词典》所说:“探究法律概念的性质以及最一般意义上的‘法’一词的含义,这是法哲学或法律理论的中心任务。无数人曾尝试从字面上结合‘法’一词下定义,但是没有一种定义没有让人满意,也没有一种得到普遍承认。”但总结以往种种关于法是什么的思想轨迹,可将其分为大致以下几种学说。 (1)法乃统治意志说。近代实证主义法学的宗师奥斯丁在其《法理学大纲》中指:“法律是主权者的产物。” 即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法为社会秩序说。如马克斯.韦伯认为:“法是得到(身体的或心理的)强制力的可能性所保证的,目的是在于使人们服从或对违反它以报复的,由此为目的而产生的特殊的工作人员而执行的秩序。 (3)法即利益关系说。如耶林认为,法律是平衡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实现利己主义于利他主义的结合,从而建立起个人与社会的伙伴关系。 (4)法乃法律过程说。伯尔曼认为,实际运做的法包括法律制度和诉讼程序、法律的价值、法律概念与思想方式与法律规范。它也是分配权利和义务和由此解决冲突和创造合作渠道的一个生活的过程。 (5)法乃规范体系说。麦考密克和魏因贝格认为:“法是一个规范的体系 ,即是说,是一个可以用规范的语句表达的有意义的内容。苏俊雄认为,法是一种社会生活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规律,以正义为其存在基础,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其实施的手段的规范体系。 (6)法乃社会控制说,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布莱克认为:“法是政府的社会控制。换句话说,它是国家和它的公民的规范性的生活,诸如立法,诉讼和审判。” (7)法乃是非标准。如陈弘毅认为,法律是社会中权威性的是非标准。 (8)法即法律文本说。持此说者多认为,所谓法律仅仅是有普遍约束力的各种规范性文件,指国家确定的作为判定是非的标准的,指引人们行为规范的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法律文件。 (9)法为人类的理性说。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基于他的人类理性论,认为:“法律乃是自然中固有的最高理性,它允许做应该做的事情,禁止相反的行为。当这种理性确立与人的心智并得到实现,便是法律。” 以上诸说,都有其某种程度上的合理性。因为在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科学当中,人们对法有不同的认识,对其内涵的揭示深度也有不同,应该说是完全正常的。立足点不同,个人所处的学科层次有别,当然还有各自知识领域的差异,对法的认识必然有很多限于认识主体力所能及的领域,反映法某方面的属性。 就我们的知识范围而言,从法与其他的社会规范联系与区别来看,法是社会系统权威性的内在规定,是区别与其他社会规范的调节人的外在行为的社会规范;它以社会物质生活的现实条件为基础和背景,服从着自然,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纵观人类历史,法的目的主要是为主要社会关系、划分以配置利益、确认和保护不同主体的不同利益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历史事实。 依据以上,对法做如下定义:法是特定历史阶段上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集团、阶层或其联合,根据其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以国家或其他权威力量的名义加以确定或成文化并以该种强制力通过特定的程序保障其实现的诸社会主体之间的利益划分与配置体系及其表现形式。

I. 比较法的作用

对比论证的作用
2019-12-12 11:40:16
文/董月
对比论证是一种求异的思维方式,它侧重于从事物的相反或相异的属性比较中揭示需要论证的论点的本质,即从正反两个方面去阐述道理,使文章的论证更加充分。

1对比论证

分类

对比有纵比和横比两种。

所谓纵比,是指时间上的前后时期、事物的前后阶段的对比。如用八旗子弟前期能征善战、建功立业与后期纵情享乐而丧权误国对比,可用来证明“创业而不守业就会有亡国之灾”的道理。

所谓横比,是指同类事物间的对比。如《赞公仆精神》一文,用两个事例作对比:1994年11月,孔繁森同志不幸殉职,他留下的遗物是8元6角人民币和发展阿里经济的12条建议;原北京市副市长王宝森任职期间,利用人民给他的权力,大肆贪污受贿,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和极其恶劣的影响。这样一比,孰清廉孰贪婪,泾渭分明,有力地凸现了作者的观点。

注意事项

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时,要防止出现两种弊病:

1、生硬对比。有些人在使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时只将两件事物照章写上,看不出其可比之处,不知为何而设;有时更是生搬硬套,令人不知所云。

2、不加分析。即不注意在比较上下功夫,未能指出其相异之处以证明观点的正确。相比前一种失误,这更是通病。

事实上,我们应牢记正反对比论证的目的,不在叙例的生动、完整,而在从中归纳出一个能证明论点的道理,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所以对比之例既已举出,必然要分析其蕴含的证明论点的意义。

2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引用论证

是“道理论证”的一种,也叫“引证”,即引用名人名言或名人的观点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可以增强文章说服力或文采,使论证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进一步说明文章论点。

比喻论证

用打比方形象地对论点进行证明的一种论证方法,又叫喻证法。是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论证观点的正确。

对比论证

是正反对比论证的简称,也称比较法,它将两种矛盾或对立的事物加以对照比较,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说理,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使所阐述的事理更加深刻,更有说服力。

举例论证

是指运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实,能够增强论述的力量和说服力。所举的具体事例能证明论点的。举例论证是通过典型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J. 外国计划法律制度 有必要学习吗

大学的法学要靠自己,光听课的话学不到什么东西,重点大学也一样。基本上要做到这么几点:
1、每天关注法制新闻和法律更新信息,在一些时事、法制网站上就可以做到。每天晚上翻一翻就行了。
2、课程学习方面,首先,每门课老师规定的参考文献一定要读,即使不是全读也要挑着看上几本。上课以外的时间都可以用来泡图书馆。法学专业一般没什么作业,就期中论文期末考试,所以有大量的时间可以用于读课外参考书,丰富理论知识。
其次,相关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一定要读。老师一般会画出重要的法规,其他的网上搜一下或到图书馆找一下法律汇编就可以。熟悉法条很重要。
再次,多看案例,包括国外的和国内的。一些法律实务手册中有丰富的案例讲解,可以增强你的实践能力。
最后,这些都看了的话,还要自己根据自己研究的兴趣找些书和杂志看。也可以找一个你比较喜欢的法学期刊跟踪读下去,即使只读标题和内容摘要,了解法学理论前沿,遇到喜欢的方面再细看内容。
3、其他,一是抽时间学点法律英语,为阅读外国文献做准备,另外,建议参加一些法学类的社团,比如学校的法律援助中心什么的,近距离接触、运用法律。再有,大二以后开始多找一些地方实习吧。

基本要做的就这么多,非常能充实你的学习生活!不要怕没时间,法学专业别的没有,就是时间多……当然,你要选双学位的除外……另外,读书呢,不要怕读过以后不记得自己读了什么,读过就忘非常正常,但是读多了法律思维和法律感觉会很好,而且需要用到相关理论的时候,你会很快的找到思路,然后去有目的的查资料。

另外,读书的选择,一定要读好书,免得在刚接触法学、判断力不高的时候被误导了……所以,法学宗师、著名学者的书多读一些倒是好的。其他的,多请教老师,不要太过自作主张哦。

如果不怕麻烦,都做到了,你可以学得非常扎实。勤奋也能出功夫嘛~~

以上,除了本人的经验,也有本人对自己四年法学时光的反省。所以,加油吧~~

热点内容
公务员职业道德的目的 发布:2025-01-12 01:43:57 浏览:144
劳动法妇女节 发布:2025-01-12 01:37:44 浏览:228
古田县人民法院 发布:2025-01-12 01:10:23 浏览:489
行政法哪些法规重要 发布:2025-01-12 01:08:44 浏览:407
试论述国际商法的基本作用 发布:2025-01-12 00:03:41 浏览:725
华东政法大学东方法学 发布:2025-01-11 23:36:41 浏览:222
司法部公证管理规章有哪些 发布:2025-01-11 23:03:26 浏览:269
法人变更了还承担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11 22:45:01 浏览:485
关于党支部上墙张贴的规章 发布:2025-01-11 22:11:03 浏览:146
在职法律硕士报名条件 发布:2025-01-11 22:10:51 浏览: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