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公民道德分类

公民道德分类

发布时间: 2022-05-27 18:33:13

Ⅰ 社会道德

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应当把这些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它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它不仅是对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对广大群众的要求。每个公民不论社会分工如何、能力大小,都能够在本职岗位,通过不同形式做到为人民服务。在新的形势下,必须继续大张旗鼓地倡导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贯穿于各种具体道德规范之中。要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好事,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形成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道德风尚。

集体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使集体主义成为调节三者利益关系的重要原则。要把集体主义精神渗入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层面,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提倡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反对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和损公肥私、损人利己,把个人的理想与奋斗融入广大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奋斗之中。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每个公民都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必须把这些基本要求与具体道德规范融为一体,贯穿公民道德建设的全过程。要引导人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提倡学习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艰苦创业、勤奋工作,反对封建迷信、好逸恶劳,积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

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

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问题,共同培养和发展夫妻爱情、长幼亲情、邻里友情,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要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

最近看到两个关于“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的事例,读后让我感慨良深。

第一个事例是关于一个得了心脏病的司机的故事。当他在开车送乘客的时候,心脏病突发,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分钟,他缓缓地把车停在了路边,让乘客们安全下车,然后把车熄火,确保交通正常运行。做完这些之后,一个人静静地趴在方向盘上,就这样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那个司机姓黄,这个模范的名字已经被广大群众牢牢记在了心里。

还有一份资料,内容是一个清华大学的学生用“化学武器”烧熊。在北京的一个动物园里,已经发生了好几次“烧熊”事件了,有的是棕熊,有的是黑熊,而令人感到费解的是,“烧熊杀手”都是一个人--- 一个清华大学的学生。这又是一篇关于社会公德的事例,却与上一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以上两个正反事例都说明了一个社会公德的问题。那个司机的品质很好,为了不发生危险事件,在他宝贵生命即将结束的最后一分钟里做了三件事,保证了那些乘客的安全;而第二个事例中的那个学生令人发指,难道他与熊之间有着血海深仇吗?可那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呀,怎么能说烧就烧了呢?难道这个学生就没有想到烧熊的后果吗?为了烧熊而犯法,这样值得吗?这可真是一个有着八九十年历史的清华大学的耻辱啊!

编辑本段同义词与社会公德 相同

开放分类: 词语

【词语】:社会公德 social ethics; social morals

【注音】:shè huì/kuài gōng dé

【释义】:简称“公德”。人们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与“私德”相对。公德指与组织、集体、民族、社会有关的道德,私德指个人品德、作风、习惯以及个人私生活中的道德。社会公德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根据共同生活的需要而形成的,如遵守公共秩序、讲文明、讲礼貌、诚实守信、救死扶伤等。它对维系社会公共生活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公德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在历史长河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的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社会公德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约束着我们的行为。只有遵守社会公德的人,才会被人们所尊重。那些违反社会公德人,将被人们所不齿。社会公德的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历史的演变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为了更好的融入这个社会,处理好人际关系,我们必须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什么是个人修养呢?我认为,个人修养就是个体在心灵深处进行的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个人修养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约束着我们的行为。只有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的人,才会被人们所尊重。当然,个人修养的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实践活动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关于个人修养的讨论和研究,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了。古人曾经提出过“修身养性”,现在我国也把思想品德作为学生的必修课。

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这些传统美德深深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当然,我们也应当用与时俱进的眼光来看待社会公德,比如在当今社会,保护环境就应当成为每一个人的必修课。

Ⅱ 社会公德包括什么

社会公德包括以下五点:

一、文明礼貌

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该和谐相处,举止文明以礼相待。自觉杜绝说脏话、随便猜疑、欺骗他人等恶习。这是处世做人最起码的要求。

二、助人为乐

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是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交往中用以调整相互关系的最一般的行为规范之一。在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爱人者人恒爱之,信人者人恒信之。

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人人都时时快乐、事事顺心,难免会遇到这样和那样的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人帮助、救济的时候。

这就需要人们之间互相帮助,扶危济困,乐善好施,以助人为乐。对不法行为,每个公民都应当分清是非,挺身而出,智斗勇斗,见义勇为,都有责任和义务自觉维扩社会治安。

三、爱护公物

爱护公共财物是社会公德极其重要的内容。尤其在公共场合更要注意这一点。要爱护国家及公共财产不受侵犯。

四、保护环境

为了保持社会公共生活的环境整洁、舒适和干净,保障社会成员的身体健康,每个公民都应当讲究公共卫生、保护生活环境,这也是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们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

讲究公共卫生,造成优美环境,是人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是社会风尚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

五、遵纪守法

法律是对公民行为的必要约束及规范,是对道德的补充。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纪律,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公共生活中人们要能顺利地进行社会活动,就必须要有规矩可循,就必须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

每个社会成员既要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也要遵守特定公共场所的有关规定。

人们只有依照法律、法规及纪律的有关规定行事,才不妨碍他人的正常活动,也保障自己所要从事的某项活动;才不会绐社会和他人造成损失和伤害,保持社会公共生活相对稳定和和谐,并保证社会的健康发展。

遵纪守法反映了人们的共同要求,体现了人们共同的利益。

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自觉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纪观念,自觉用法纪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履行法纪规定的义务,敢于并善于运用法律武器同各种违法乱纪现象作斗争,并能正确运用法纪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真正做到知纪懂法,遵纪守法。

(2)公民道德分类扩展阅读

社会公德的含义及地位:

社会公德主要是指人们在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中或与陌生的他者相处过程中所应当遵循的道德行为准则。

社会公德作为公共生活准则,是社会道德在人类社会公共生活中的特殊表现,是全民性的道德,为社会全体成员共同遵守。在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交往日益频繁的现代社会,社会公德具有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社会公德作为协调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道德规范,具有调节范围普遍性、评价机制超功利性以及公德规范的“道德性”低程度化等特征。

它在社会整个道德体系中居于主导性地位,公德培育是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理想情操的起点,社会公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其他道德规范的遵守程度和发展水平。

Ⅲ 对于社会公德得理解

一、现在的标准答案

1、社会公德的定义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华社2001年10月24日发布。

2、社会公德的规范

①文明礼貌、

②助人为乐、

③爱护公物、

④保护环境、

⑤遵纪守法。

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华社2001年10月24日发布。

3、相关的道德规范

道德规范在中国已经系统化、精炼化,熟记这些规范,不但有助于应对一些重要的考试(考核),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我们立身做人。

①个人品德(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②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③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④家庭美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二、概念的历史演变

1、社会公德是指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科学地把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改称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2、社会公德和个人修养相对应

“社会公德是指社会的各种道德规范;个人修养是一个人是否遵守社会公德的基本品性和具体表现,即道德修养。”

3、(社会)公德和私德相对应

“公德,我们可以很简单地把它理解为在公共领域中的道德;私德,就是在私人生活领域中的道德。”(尤西林,漫谈公德与私德——社会转型中的道德建设,《学习时报》)

有人认为,梁启超是近代中国首先使用公德概念并对公德问题进行过深入思考的学者。他认为中国传统伦理偏重于个人的修身养性(束身寡过)和个人与个人尤其是家庭成员之间的道德关系——私德,忽视了个人对社会与国家的道德关系——公德,“私德居十之九,而公德不及其一焉”,并认识到了私德与公德功能上的不同。私德的功能是“人人独善其身”,公德的功能是“人人相善其群”。

三、笔者的几点浅见

1、《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道德的分类和制定的规范是科学的、实用的。

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分类侧重于空间,兼顾时间。

家庭美德是在家中和邻里的范围内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主要在公共场所)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基本道德规范是每个公民在任何时空都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可以简称个人品德,与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相对应。

2、在道德教育(教学)和宣传中不易再使用“公德”和“私德”的概念,要完整地使用“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等科学的、规范的概念。

Ⅳ 道德讲堂是非常有意义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阵地,内容主要包含哪些类别

道德讲堂是非常有意义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阵地,道德讲堂的内容主要是提高公民的各种道德,包括思想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等各个方面。

Ⅳ 个人品德包括哪些

品德是道德品质这一伦理学概念的俗称,也可叫做德性。所谓品德,是指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
个人品德不是人类个体的生理特征和一般个性心理特征,而是人们后天形成的具体体现一定社会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的他个人意识和行为总体的特征。因此,个人品德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道德概念,而是一种具体体现在个人道德行为中的实践现象,个人品德与个人的道德实践活动密切相关,没有一个人的行为不表现出他的行为德性的。
因此,人的个人品德与道德行为是密切联系的。在现实生活中,一定的道德行为总是以一定的品德为基础的,而人们的品德又总是由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体现出来的。我们通常赞赏一个人具有良好的品德,并不是因为这个人有一套完整的道德学说,而是称颂他在人生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从而也有利于自己人格完善发展的行为表现一般说来,个人品德与道德行为的关系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道德行为是个人品德的基础。没有一定的道德行为积累,就不可能形成个人品德,道德行为是个人品德的客观内容,个人品德是道德行为的综合表现。一定的道德行为经常表现出来,形成一定的道德行为习惯,就表现为具有稳定特征个人品德,而一定的个人品德只有通过道德行为才能表现出来。个人品德一方面表现为个人内在的心理和价值意识特质;另一方面又表现为个人外资的行为活动和行为习惯,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个人品德表现为一个人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统一。
其次,个人品德是个人自觉自主的行为过程。个人品德不仅是一种道德生活习惯或习性,更重要地还是一种由个人行为充分展示出来的自觉自主的意志选择过程,是凭借个人意志选择而获得的行为习惯。个人品德不是自然形成的或天生的习惯,而是在行为的每一场合或每一时期,都能凭借一定的道德判断和意志抉择,凭借意志的控制和坚持的结果。在这里,意志的作用是最重要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意志是个人品德的核心,个人品德就是力量。
其三,个人品德是在行为整体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和倾向。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所谓行为整体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构成个人道德行为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的统一,即个人的道德行为意识和道德行为时间活动的统一;另一方面,它是指一个人的一系列道德行为的综合,即一个人在某一实践活动领域、某一活动时期或活动阶段的行为,乃至于一生的全部道德行为的综合。因此,个人品德不是一种个别的行为现象,也不是一个人偶然表现出来的一两件具有善或恶的性质的行为,个人品德是一个人一系列行为中所表现出的稳定特征和倾向,具有特定行为的连贯性和重复性。所以,个人品德不仅体现在一个人的某个持续进行的行为中,而且更充分地体现在这个人的一系列行为构成的行为整体中。
一般说来,个人品德与道德行为是一致的。良好的品德会表现出善的行为,善的行为体现着良好品德的价值实质。由于一个人的品德是长期形成的稳定倾向,因此,作为人格表现在一般情况下是比较一贯的。这就要求,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每一个公民都不可忽视良好品德的养成,只有重视个人良好品德的养成,才可能在人生实践中展现出高尚的人生品质和精神面貌,才可能具有良好的道德形象,才可能具备做一个全面素质发展的人的坚实基础。

Ⅵ 我国评选道德模范的分类

1资讯:
2001年9月党中央颁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来,公民道德建设取得显著进展。胡锦涛同志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发表后,广大干部群众热烈拥护,积极响应,形成了公民道德建设新热潮,涌现出一大批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先进人物,为全社会树立了学习的楷模。

为充分展示广大公民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神风貌,切实发挥道德模范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示范引导作用,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组织开展了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经群众推荐、审核公示、评委评选和群众投票评选等程序,李明素等53名同志荣获“全国道德模范”,孙茂芳等254名同志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希望受到表彰的先进人物,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中作出新成绩。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德,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追求先进、崇尚先进、学习先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进社会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进一步提高,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力量。
2事迹:
罗映珍,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子,在丈夫罗金勇负伤昏迷的700多个日日夜夜里,每天给丈夫写情书,说悄悄话。最终,爱的力量感动了天地,罗金勇醒来了。恢复神智后,他写下的第一句话是:“罗映珍我爱你!这样孝老爱亲的模范是值得我们全社会尊敬的。
乡村医生刘玉莲,41年如一日,被群众们称为“救命丫头”。从40多年前立志学医的那一刻起,一种救死扶伤的信念便在心底滋生,这种天使般的信念支撑着她割舍了作为女儿、妻子、母亲的义务,放弃了作为女人的更多绚丽梦想……这种敬业奉献的精神是我们全社会学习的榜样。
林秀珍就是其中的一位,林秀珍是衡水市枣强县王常乡南臣赞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今年61岁的她30年如一日,义务赡养了6位无任何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为8名残疾人安排就业岗位,帮助他们解决各种生活困难,还出资4万多元帮助乡村中小学改善教育条件,资助14名贫困家庭子女步入大中专院校,受到群众的高度赞扬。她先后被授予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Ⅶ 伦理道德里包括什么

伦理道德

伦理道德是一种规范

尧新瑜在《伦理学研究》2006年第4期撰文指出,“伦理”与“道德”是伦理学或道德哲学中的两个核心概念,但二者长期处于概念模糊和逻辑混乱状态,导致伦理学和道德教育“名不正而言不顺”。作者通过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以词源学为基础的三重比较:汉语言文化中的比较、英语文化中的比较、中西文化中的比较,进而得出结
论:当代“伦理”概念蕴含着西方文化的理性、科学、公共意志等属性,“道德”概念蕴含着更多的东方文化的情性、人文、个人修养等色彩。“西学东渐”以来,中西“伦理”与“道德”概念经过碰撞、竞争和融合,目前二者划界与范畴日益清晰,即“伦理”是伦理学中的一级概念,而“道德”是“伦理”概念下的二级概念。二者不能相互替代,它们有着各自的概念范畴和使用区域。

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既有自我的要求,又受社会的政治、法律、伦理的支配和约束。为了使人真正成为人,社会成为真正的理性社会,就必须有道德的自觉规范。作为社会调控体系的重要手段,伦理道德与法律规定共同构成人们的行为规范内容。
本专题包括四个主要内容:伦理规范与道德传统、品德与自律、诚信与德行,以及民事行为与法律规范。
本专题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对道德传统与伦理规范的学习,对品德与自律、诚信与德行、民事行为与法律规范的知识的掌握,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道德品质和民事法律,引导学生自觉锤炼道德品质、恪守德行规范。
重点和难点是品德的特征、个体德行由他律到自律、诚信的当代价值、民事行为和民事法律行为的区别与联系。
本专题的教学要求是以道德、伦理与法律相结合,探讨社会的德行规范。

1、伦理规范与道德传统

总的来说,本节主要阐述了道德和伦理的含义、范畴、道德与伦理的异同;应用伦理学及其分类;中西方论理渊源与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本节介绍了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是指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伦理,从本质而言,是关于人性、人伦关系及结构等问题的基本原则的概括。伦理与道德是有着显著区别的两个概念,伦理范畴侧重于反映人伦关系以及维持人伦关系所必须遵循的规则,道德范畴侧重于反映道德活动或道德活动主体自身行为的应当;伦理是客观法,是他律的,道德是主观法,是自律的。
本节阐述了应用伦理学的目的在于探讨如何使道德要求通过社会整体的行为规范与行为程序得以实现。应用伦理学包括生命伦理、环境伦理、网络伦理、休闲伦理等。中国传统道德是以儒家的道德精神为主,西方伦理道德观则以个人主意为核心。我国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以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集体主义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

本节目标:让学生掌握道德和伦理的含义和范畴,分清道德与伦理的异同,认识应用伦理学及其分类,更深刻地了解中西方伦理的渊源和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深化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道德建设的认识,提高学生道德水平。重点和难点是道德与伦理的区别与联系。2、品德与自律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品德的特征;个体品德的历史传承和现代融合;个体德行由他律到自律。
品德也被称作德性或道德品质,它是一定社会或某一时代的道德原则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一系列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道德特征和心理品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其中环境和教育等社会因素是极其重要的条件,而直接现实的基础则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本节还阐述了个体德行的他律与自律,自律是公民道德意识的最高境界。实际上,法治本身就有很高的道德诉求,道德自律精神是现代法制国家本身的内在属性。任何他律只有转化为自律,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这一节的目标是:提高学习者对品德特征的认识,了解个体品德的历史传承和现代融合,清楚个体德行自律的重要性,培养具有优良品德的人才。重点和难点是品德的特征、个体德行的自律及其重要性。

3、诚信与德行

本节阐述了诚信美德及其当代价值;民事法律制度中的诚信原则;人无诚信不立。
一般而言,诚信的基本含义是守诺、践约、无欺,即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在当代,诚信是现代社会伦理的主要德性,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全球化时代公正、合理和可持续发展的中心要义,具有辩证的实践理性。
此外,本节介绍了民事法律制度中的诚信原则。诚信原则就是要求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维持双方利益的平衡,以及当事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立法者意志。“人无诚信不立”,正心是做人的基本品质,修身是人生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和过程,诚实守信的人生践履是达到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
本节的目标是,让学生更深一层地认识诚信的当代价值,了解民事法律制度中的诚信原则,让学生懂得“人无诚信不立”的道理,培养学生更深的诚信意识,懂得诚信的重要性,德行天下,诚心为本,自觉践履诚实守信,正心、修身。重点和难点是诚信的当代价值、民事法律制度中的诚信原则。

4、民事行为与法律规范

本节主要阐述了公民民事行为规范;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民事法律行为。
公民的民事行为在法律上被称为是当事人的行为事实,是指公民或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民事行为包括民事习惯、民事传统、民事法律等方面。本节还阐述了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的原则和民事行为与守法的关系。
本节还介绍了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以及两者的差异;描述了民事法律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确认民事法律行为采取的形式、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通过代理人的代理活动实施民事行为。
这一节的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公民民事行为规范,清楚公民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民事法律行为,从而提高学生遵守法律规范的意识,把道德与法律规法结合起来,恪守德行规范。重点和难点是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区别、民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的区别和联系。

Ⅷ 所有的道德都是私德,从来就没有什么公德

观点偏颇。

一、现在的标准答案

1、社会公德的定义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华社2001年10月24日发布。

2、社会公德的规范

①文明礼貌、

②助人为乐、

③爱护公物、

④保护环境、

⑤遵纪守法。

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华社2001年10月24日发布。

3、相关的道德规范

道德规范在中国已经系统化、精炼化,熟记这些规范,不但有助于应对一些重要的考试(考核),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我们立身做人。

①个人品德(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②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③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④家庭美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二、概念的历史演变

1、社会公德是指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科学地把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改称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2、社会公德和个人修养相对应

“社会公德是指社会的各种道德规范;个人修养是一个人是否遵守社会公德的基本品性和具体表现,即道德修养。”

3、(社会)公德和私德相对应

“公德,我们可以很简单地把它理解为在公共领域中的道德;私德,就是在私人生活领域中的道德。”(尤西林,漫谈公德与私德——社会转型中的道德建设,《学习时报》)

有人认为,梁启超是近代中国首先使用公德概念并对公德问题进行过深入思考的学者。他认为中国传统伦理偏重于个人的修身养性(束身寡过)和个人与个人尤其是家庭成员之间的道德关系——私德,忽视了个人对社会与国家的道德关系——公德,“私德居十之九,而公德不及其一焉”,并认识到了私德与公德功能上的不同。私德的功能是“人人独善其身”,公德的功能是“人人相善其群”。

三、笔者的几点浅见

1、《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道德的分类和制定的规范是科学的、实用的。

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分类侧重于空间,兼顾时间。

家庭美德是在家中和邻里的范围内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主要在公共场所)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基本道德规范是每个公民在任何时空都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可以简称个人品德,与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相对应。

2、在道德教育(教学)和宣传中不易再使用“公德”和“私德”的概念,要完整地使用“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等科学的、规范的概念。

Ⅸ 公民文明素质包括哪些内容

1、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一定要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从维专护群众切实利益、创造人民属美好生活的高度,深刻认识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重大意义。

2、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以更加扎实有力的工作开创公民道德建设新局面。要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

3、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

4、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要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把加强道德教育和依法解决问题、健全制度保障结合起来。

5、强化道德修养,强化职业操守,力争使社会道德状况明显好转,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Ⅹ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经历的道德类型,有几种分类方法每种分类的具体内容是什

1、原始社会的道德
2、奴隶社会的道德
3、封建社会的道德
4、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
5、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

热点内容
大竹县律师 发布:2025-01-12 13:07:20 浏览:562
商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发布:2025-01-12 12:24:08 浏览:893
特别行政法律是我国法的渊源吗 发布:2025-01-12 12:24:00 浏览:841
行政法庭调查质证 发布:2025-01-12 12:07:19 浏览:572
最新劳动法合同到期不续签 发布:2025-01-12 12:05:54 浏览:904
开具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单位有哪些 发布:2025-01-12 11:49:46 浏览:340
上海高温费劳动法司机 发布:2025-01-12 11:48:08 浏览:257
法学硕士住宿 发布:2025-01-12 11:39:40 浏览:294
新婚姻法第四十条 发布:2025-01-12 11:10:15 浏览:44
企业融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1-12 10:50:34 浏览: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