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传统道德
『壹』 中国的传统美德具体有哪些
中国传统美德有:
1、尊老爱幼:例如在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孕及带小孩的乘客让座,就属于传统美德的表现行为之一。
(1)中国古代的传统道德扩展阅读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并得到不断创新发展,有益于下代的优秀道德遗产。概括起来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的总和。
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它也是我国人民两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
『贰』 中国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一般来说,是指以古代儒家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并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传统道德思想的精华。在2000多年的历史过程中,儒、墨、道、法各家伦理思想及佛学中的心性之说,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伦理传统。
(一)整体至上,“克己奉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中国传统伦理结构中,为国利民,“兴天下人民之大利”(《墨子·经上》)乃是道德的最高表现,是最大的“义”。坚持这个原则,以此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一切服从这一准则,乃是“仁人志士”的体现。从多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们一直倡导这种人生的境界。孔子曰:“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论语·雍也》),孟子曰:“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孟子·滕文公上》)。范仲淹主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杜甫咏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的秋风所破歌》);林则徐铭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观点、主张,都坚持从国家利益和整体利益至上的原则出发在个人对他人、对社会、对群体的关系上,“义以为上”、“先义后利”。考虑个人利益时应不违背道德原则,不得伤害社会和他人利益。所谓“义然后取”、“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论语·雍也》)。
(二)仁爱兼利的人际和谐原则
在中国传统伦理中,特别重视和强调对人的尊重和关心,提倡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关心,爱护和帮助,力图构建和谐亲善的温和气氛。孔子以“仁”作为自己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他将“仁”同“爱人”相联系,把“爱人”作为“仁”的根本要求。倡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仁”,“博施济众者,可谓仁矣”(《论语·述而》)。主张人与人相和,就从自己的欲望、情感、意志和利益的切身感受上,设身处地地为别人考虑,增强理解,彼此相互体贴,照顾,给对方以便利,特别是对有困难者以帮助和救济。墨子从人与人的朴素尊重的功利原则,提出了“兼相爱,交相利”的伦理原则。他认为,人与人的矛盾、纠纷,都是由于“亏人而自利”的利己思想引起的,即“不相爱”,困此人应当“爱人若爱其身”,而爱人和被人爱是相互联系的。“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墨子·兼爱中》)。这种人际相爱不仅表现在心理上的同情与关心,更表现在实际生活中的互利互惠,使人得到实际利益。“兼和爱”而“交相利”,默家冲破了儒家“爱有等差”的等级观念,而倡行兼爱到利的普遍性。力争使之“广施周遍”、“广达四海”。
(三)“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与“厚德载物”的宽阔胸襟。
中华传统文化数千年的流变,化育而成中国人的人格精神,表现为相互联系而又相对而生的两方面:一曰“自强不息”,二曰“厚德载物”。在《易经·易大传》中,最早提出“刚健”学说,“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象传》)“刚健”表现为人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刚强不屈的性格,奋发图强的斗争精神,“刚健自强”的思想,历来被历代思想家所崇尚,成为人们激励斗志、克服困难的精神支柱。而“厚德载物”则是中华传统伦理所孕育的人文情怀,也是实现刚健自强的现实途径。《易经·象传》中指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主张君子应象大地那样以博大的胸怀、孕育、承载与容纳万物,从而使自己成为博大精深的圣人。这一优秀的品质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以喜悦的情怀容纳别人,善待别人,善待人生,凡事多从好处看,在生活中 发现美,发现对人类,对自己有益的东西,与人相处,多发现共同点,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其二就是以谦逊的态度,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长处,取长补短,而克服自己的缺陷与不足,这种廉和态度促使人不断充实自己,从而使自己日益壮大起来。
(四)修身自律,躬行实践的道德修养原则
注重加强个人道德品质的修养,是中华传统道德中独具特色的伦理文化,在这个方面可资借鉴继承的精神遗产也最为丰富。
在中国古代各思想流派中都有关于道德修养的论述,而儒家一派在这方面的思想资料最为系统,儒家学派为人们构画着“三纲八目”的修养系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三纲”,明确了个人道德品质修养的根本目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各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礼记·大学》)这里的“修身八目”详细地规划了个人道德品质修养的八个阶段,而且他们认为,道德修养是社会上所有的人们共同的立身之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儒家学派既概括了道德修养的完整体系,肯定道德修养的极端重要性。同时还为指导人们的道德修养,提出了许多具体可行的道德修养方法,诸如“立志”、“学习”、“克己
『叁』 中国传统道德有哪些美德
四字美德:忠、孝、节、义。忠、孝、节、义四字美德是我国社会基础性的道德价值观。
忠就是敬重与忠诚之意。《说文》解释说:“忠,敬也。尽心曰忠”。《广韵》解释说:“忠,无私也”。孔子说:“主忠信”,对人要以“忠、信”两种道德为主。“忠”作为一个道德规范,它是指自己内心中一种真诚对人对事的态度,以及由此诚实地为他人谋事的行为,是规范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范畴。
儒家把“忠”作为道德范畴,还包含有君臣之间、个人对国家、民族之间的道德关系。按照过去的封建观念来说,就是臣子必须绝对服从君主,“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即使是暴君也不得反抗。
孝就是孝敬、孝顺之意。《孝经》中说:“夫孝者,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本也”,“夫孝,德之本也”。孝是我国古代十分注重的一种道德准则。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之民主主义》一文中指出:“《孝经》所言的孝字,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至”。孝最基本的内涵是子女对父母的孝。
节就是节气、操守之意。这里有两层涵义:一是指坚贞的节操,并没有带上性别的色彩,因此男性的忠君爱国也属贞节;二是指女子不改嫁或不失身,从一而终。两者的性质其实是一样的,都是指一个人能够坚守信念,不被尘世所沾污。
义就是道义、正义之意。《礼记·中庸》上说:“义者宜也。尊资为大。”中华传统文化把“义”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取向,并把义与仁并用,作为传统道德的核心内容。在古代封建社会中,“义”被统治者作为管理工具而大加倡导,并要求被统治者必须誓死服从的一种道德规范。
『肆』 中国十大传统美德是哪些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精华,是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共存共荣的凝聚剂和内聚力,她在价值的意义上形成中华民族道德人格的精髓和精魂。
一、仁爱孝悌;二、谦和好礼;三;、诚信知报;四、精忠报国;五、克己奉公
六、修己慎独;七、见利思义;八、勤俭廉政;九、笃实宽厚; 十、勇毅力行
中华民族的十大传统美德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她集中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共性,具有普遍的和永恒的价值。作为华夏儿女,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美德,把这些美德发扬光大,昭示后人。
『伍』 中国传统美德有哪些
东汉时,张劭和范式一起读书,成为好朋友,他们学成归家后约定两年后的中秋节再次相聚。两年后的中秋,张劭杀鸡备饭,家人们都说,都这么久了,他不会来的。张劭不以为意,到了中秋节,范式果然千里迢迢赶来,两人把酒言欢。
在中国古代,传颂着许多这样的故事和人物,每每想起他们,都会心里一暖。
『陆』 请问,中国传统道德包括什么。谢谢。
我国传统道德具有悠久的发展史,传说尧、舜、禹、周公等都是道德的楷模。孔子整理《六经》,到汉朝传为《五经》,其中便包含了大量的道德思想。
孔子发展的学说,被称为儒家学说,以后儒家又将《五经》发展为《十三经》,这些儒家经典学说,成为我国道德的主要思想来源。尽管各个时代我国社会的道德观并不完全符合孔子的儒家思想,但儒家学说是历代我国社会道德观的重要依据。
道德具有普遍性,对整个社会的所有人,不论身份,全都适用,道德面前是人人平等。《大学》上说: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人之有阶级、等差,各国均不能免。他族之言平等,多本于天赋人权之说。吾国之言平等,则基于人性皆善之说。以礼之阶级为表,而修身之平等为里,不论阶级、等差,人之平等,唯在道德。
『柒』 中国的传统美德是什么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并得到不断创新发展,有益于下代的优秀道德遗产。概括起来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的总和。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它也是我国人民两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
拓展资料:
“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基本要求,带动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发展和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在整个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具有重要地位。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重德行、贵礼仪,在世界上素来享有盛誉。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础,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和发展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从口头传承到文字记载,内容博大而精深。
但归纳起来,在历史典籍里加以明确、历代历朝基本形成共识的内容主要是“仁、义、礼、智、信”五个要素。当然,在传统道德方面还有很多表述,但大部分都包含在这五大要素之中,或者是这五大要素的延伸,或者是这五大要素的丰富,或者是这五大要素的发展。
随着历史的发展,特别是到魏晋之后,官方、民间出现了道德认识的不同观点、不同主张,对“仁、义、礼、智、信”也进行了多种阐述,进行了新的创造和新的规范。尽管如此,“仁、义、礼、智、信”作为传统道德之主要架构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其间,特别是作为宋明理学的“顶梁”人物程颢、程颐、朱熹等思想家在这方面的贡献最为突出。
二程将“仁、义、礼、智、信”发展为“五常全体四支”说,即“仁义礼智信五者,性也。仁者,全体;四者,四支。”意思是说,如果把“仁”看作是整个身体,“义礼智信”则是身体的四肢。朱熹则提出“仁包四德”的著名论断。
『捌』 求问中国十大传统美德是什么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提炼建构出来的一个包括个人伦理,家庭伦理,国家伦理乃至宇宙伦理在内的相当成熟和完备的道德价值体系。这一体系是对人类道德生活规律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传统美德,则是传统道德规范体系中的中心,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传统道德产生于人类长期的道德生活的实践,在聚族而居的中国古代社会,人们最常遇到的伦理关系就是血亲关系。“亲亲”——爱自己的家人、族人,一直是人们最基本的道德要求。相传在尧舜时代,就有了“五教”,即用“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孝慈”观念教化人民。春秋战国时期,伦理学家对“孝慈”等人伦道德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尤其是孔子建构了一套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他以知、仁、勇为三达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礼、孝、悌、忠、恕、恭、宽、信、敏、慧、温、良、俭、让、诚、敬、慈、刚、毅、直、克己、中庸”等一系列德目。在这些德目中,又以“仁”为最高原则。孟子继承孔子,首次提出道德的序列,“孝悌忠信”为初步的道德,“仁义礼智” 是主要道德原则,“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是“仁义礼智”在人与人关系上的应用,是做人的最基本的五种规范,即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父顺、朋友有信。
除了儒家之外,其余各家也提出了一些类似的道德主张,如墨子提出“兼爱”说,把“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看成道德原则,认为“兼爱”可以统率惠、忠、孝、悌诸德。老子则要求回复原始的“孝慈”,他说:“绝仁弃义,民复孝慈。”同时重视“俭”,“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器长。”管仲则提出“四维七体”,四维是礼义廉耻,七体是孝悌慈惠、恭敬忠信、中正比宜、整齐樽诎、纤啬省用、敦蠓纯固、和协辑睦。
在中国的道德规范体系发展中,曾经出现过许许多多的道德规范条目,价值体系也是多元取向,十分复杂,但上述的“仁义礼智”总是主体,贯穿于整个中国传统伦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四者之中,“仁”是核心,其他诸德都是“仁”的扩展和体现,可以说,仁义礼智就是中国的四德,它与希腊“四德”——理智、正义、节制、勇敢形成对照,体现了不同的民族精神。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是这些道德规范在现实社会中的体现,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中国传统美“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政、笃实宽厚、勇毅力行”被当前的学者概括为十大美德。
仁爱孝悌,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最具特色的部分。“仁”可以说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源头,是一种共德和恒德。“仁”的核心是爱人,其根本是孝悌,孝悌是什么呢?就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慈是爱子女,孝是爱父母,悌是兄弟互爱,都是爱亲人,所谓“亲亲”之道。扩展开来,由家庭扩展到社会,就有所谓的“忠恕”之道,忠恕,即要求尽己为人、推己及人,其具体内容是己欲立先立人,己欲达先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仁爱孝悌之德就由爱亲人扩展到爱他人的亲人,由爱所爱,到爱所不爱,乃至人民万物。正是基于此,中国人形成了“四海之内皆兄弟”、“所有物类皆我伙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宽广情怀和爱洒人间的社会风尚,使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充满了浓烈的人情味和生活情趣,从而也对中国社会的稳定,以及民族的团结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一个十分突出的精神。作为道德修养和文明象征的礼貌、礼节、礼让,是中华民族传统好礼美德的体现。“礼”根源于人的恭敬辞让之心,出于对长上的恭敬和对兄弟朋友的辞让之情。所以,礼包含着谦和。谦是谦虚、谦让,所谓“满招损,谦受益”,谦也是传统美德之一,表现在在荣誉、利益面前的谦让、不争,以及人际关系中的互相尊重。而和呢,表现在待人接物中的和气,人际关系中的和睦,价值取向上的和谐。礼、谦、和,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好情操,谦和好礼亦成为中国人立身处世的重要美德。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诚,即真实无妄,乃是天道的本然,是道德的根本。荀子说:“养心莫大于诚”,中华民族的很多美德,都与此有关,如诚实做人、诚恳待人、忠诚于事业等。信,与仁义礼智并列为五常之一,守信用、讲信义,是中国人共认的价值标准,无论是人际交往还是国家大事,前人均为我们树立了典范,如尾生信守女友之约,诸葛亮七擒孟获,如此等等不胜枚举。知报,即知恩报恩。中国人强调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长辈的提携之恩,朋友的知遇之恩,国家的培养之恩等。在漫长的历史文化积淀中,知报,已成为中国人道德良知的重要组成部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成为世俗生活中公认的美德。
精忠爱国,这是中国人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品德,也是一种浩然正气和民族气节。落实到行动中,就是要自觉报效祖国,献身于国家、民族,特别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急存亡之际,更是不惜以身殉国。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如屈原“眷顾楚国”,自沉汨罗;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慷慨就义,“留取丹心照汗青”等,都是一幕幕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故事,体现了中国人强烈的精忠爱国精神。
克己奉公的精神,本质上是先公后私,个人私利服从社会公利的精神。在此精神指引下,中国人历来以“廓然大公、天下为公”作为价值理想,其信念经过一代代人的充实弘扬,到宋代的范仲淹、明末的顾炎武分别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对之作了精辟的总结,把传统的克己奉公思想推倒了最高境界,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操。
修己慎独,强调自主自律、自我超越,以维护人伦关系和整体秩序,建设道德自我,其基本精神就是“求诸己”。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修己”是儒家立身处世,实现人的价值的根本,《大学》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由此形成了一整套富有民族特色的修养方法,如慎独、内省、自讼、主敬、集义、养气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慎独”,就是在独处时要严于律己,戒慎恐惧,“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修己慎独的修养传统,培养了中华民族践履道德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造就了许多具有高尚品质和坚定节操的君子人格。
见利思义,先义后利,以义制利,是传统义利观的基本内容和合理内核,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美德。以义为人的根本特点和价值取向,使中华道德精神的精髓,它不仅形成了“生以载义”、“义以立生”的人生观,而且升华为中华民族“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崇高道德境界。这种道德精神,是鼓舞志士仁人为民族大业义无反顾地献身的重要精神力量,也是中华民族崇高道德人格的光辉写照。
勤俭,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中国人向来以劳动自立自强,以节俭戒奢养德,形成了热爱劳动、艰苦朴素的优秀品质。这种品质在我国世代相传,成为民族的美德。先古圣贤亦有“俭以养其廉”的教训。廉,其一是要求为官之人洁身自好,一身清白两袖清风,此乃“清廉”;二是指公正,要求为政者办事公道,秉公执法,刚正不阿,不徇私情,此乃“廉正”;三是要求为官者要以义取利,此乃“廉明”;四是一般人也要取道义,去邪心,严格自我约束,孟子称之为“廉士”。
笃实忠厚的品格,是在长期的农耕生产方式中形成的,是一种质朴的品格和务实的精神。这种质朴务实的价值取向,形成了中华民族一项宽厚的美德。“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说君子的胸怀应该像大地一样广厚,能够承载、长养万物。这种宽厚的胸怀是中国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能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正因如此,中华文化的务实性和包容性,使得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的成员能够脚踏实地地埋头苦干、和睦相处,从而形成了连绵不断的民族历史和不竭的活力。
勇毅力行,这是中华民族在道德实践方面所具有德性和德行,或者说是在道德意志方面的美德。孔子以“知、仁、勇”为三达德,仁是核心,知所以知仁,勇所以行仁。孟子认为,人格修养要达到不被利益得失所动摇,就必须具有“勇”的品格,如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便是勇的体现。毅,即是在艰难困苦中坚持下去的毅力,包括在各种情况下能够遵守道德准则的毅力。“士不可以不弘毅”、“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些都是以坚毅、勇毅、刚毅为基础和前提的。勇毅和力行十分不开的,只有知行合一,才能够成圣成仁。人格的完美,社会的进步,重心不在于知和言,而在于行,所谓“讷于言而敏于行,耻其言之过其行”是也。正是这种勇毅力行的美德,形成了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风貌。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涵盖了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三方面,作为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精华,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中起到巨大的作用。在传统美德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种崇高的民族精神,并在价值意义上形成了中华民族的道德人格的精髓和精魂。因此我们可以说,传统美德不仅是民族生存和发展之根,而且,现代中国的道德文明建设,必定要从传统美德中汲取基本的精神。
『玖』 中国传统美德用十二个字说是什么
仁:爱人。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
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
礼: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
智:同"知",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指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智慧等。内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质、知的来源、知的内容、知的效果等几方面。
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为儒家的"五常"之一。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是贤者必备的品德。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忠乃表现于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
孝: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
悌:指对兄长的敬爱之情。孔子非常重视悌的品德,其弟子有若根据他的思想,把悌与孝并称,视之"为仁之本"。
节:气节和节操。
恕: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观念。“恕”要求推己及人,自己不想做的事,不强加给别人。
勇:儒家的伦理范畴。指果断、勇敢。
让:指谦让、礼让。对人的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
(9)中国古代的传统道德扩展阅读: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现人生理想的步骤和模式。这种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观念,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和自身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人们共同生活的起码的行为准则。
传统道德一般都是在社会稳定时发挥作用,而社会剧烈变动时则缺少用武之地,历史证明,儒家伦理往往在太平盛世发挥它稳定社会、缓和矛盾、调节人际关系的社会功效。当代中国已进入相对稳定的和平发展时期,社会稳定、政治稳定是中国的大局。
为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团结合作、共同努力。其中,道德建设无疑是重要的精神基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抓手。
『拾』 中国古代的传统美德有哪些
中国古代的传统美德分为“修身”、“齐家”、“治国”三个方面.
“修身”,是指通过修养使个人具备美德.儒家经典《大学,圣经》说:“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修身的目的是为了齐家、治国,修身的标准是个人达到较高的美德素养.个人美德主要包括:志向高远,诚实守信,刚正不阿,自强不息,重德贵义,律己修身等。
“齐家”,是指家庭应具备的美德.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和万事兴”.家庭美德主要包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兄友弟恭,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治国”,是指处世应具备的美德.治国,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为人处世之道.处世美德包括职业美德、公共美德等,主要内容有:精忠报国,勤政爱民,秉公执法,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讲求公正,礼貌谦让,公平交易,尊师重教,勤劳敬业,救死扶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