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税立法
㈠ 遗产税怎么收2021
法律分析:遗产继承制度,是最新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所规定的一项重要制度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相关法律条文规定,遗产税是以被继承人去世后所遗留的财产为征税对象,向遗产的继承人和受遗赠人征收的税。根据人大公布的立法规划,遗产税尚未在其列,平时所说的遗产税是指对外出售时需要缴的税。该项制度的规定,是保障平等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合法民事权益的具体体现之一。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 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㈡ 遗产税是什么我国有遗产税吗
遗产税是对被继承人死后留下的财产征收的一种税。是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继承人和继承人征收的一种税。应遗产税对于完善国家税收制度、合理调整社会成员的财富分配、增加政府和社会公益事业的财政资源、保持国民收入水平具有积极意义。遗产税通常与赠与税一起制定和征收。遗产税是政府对继承征收的一种税,人们普遍认为它有助于缓解贫富差距。一些国家和地区从来没有为了吸引投资、资本流入或其他考虑而刻意设立或废除遗产税。
当开征遗产税时,作为一项税种不要面太宽,门槛不要设得太低,不能简单地从工资收入入手,要考虑现代综合收入结构的特点,充分考虑工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重点对继承财产大的人征收遗产,照顾一般人,这样可以简化征收和管理,并应暂时推迟征收赠予税。税率应为累进税率。我国的遗产税可以逐步推广,先界定后逐步细化。条件好的可以先推行,再推广到全国。
㈢ 中国有遗产税吗
中国目前没有遗产税的立法,所以是不开征遗产税的。
在我国继承遗产时,假如是动产(现金、古董之类的),直接继承就是了。
假如继承的是不动产(房之类)的,对房屋过户时征收过户所需费用,不征收遗产税。
2013年2月5日,中国中央国务院同意并转发《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第四部分第15条,明确表明:研究在适当时期开征遗产税问题。
一直以来受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委托,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承担的《遗产税制度及其对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启示》课题举行中期成果发布会。研究称,我国已基本具备征收遗产税的条件,并建议将500万元作为遗产税起征点。国务院此前批转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曾要求,研究在适当时期开征遗产税问题。
㈣ 现在的遗产继承税是多少
遗产继承主要有法定继承、遗嘱继承或遗赠、遗赠扶养协议三种继承方式,现阶段我国立法并未规定遗产继承税,但将自然人遗留遗产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转归至继承人所有的行为会产生相关税费,且根据遗产属性不同(以房地产为例),须根据继承方式的不同区别缴纳与房地产转移事项相关的税种费用。包括个人所得税、契税等。
例如,关于个人所得税,《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74号——关于个人取得有关收入适用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项目的公告》,对当事双方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情形如下:(一)房屋产权所有人将房屋产权无偿赠与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二)房屋产权所有人将房屋产权无偿赠与对其承担直接抚养或者赡养义务的抚养人或者赡养人;(三)房屋产权所有人死亡,依法取得房屋产权的法定继承人、遗嘱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但遗赠抚养人的有偿继承则不在免税主体的范围。
或者,关于契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第六条第一款第五项可知,法定继承人通过继承承受土地、房屋权属可以免征契税,但遗赠或遗赠扶养协议等遗产继承方式均需要按照各个地方规定的税率幅度纳税。
此外须注意,继承遗产的民事主体若再次出售继承所得的遗产时,即使为法定继承人也无免征情况,均须严格按照买卖交易行为应缴纳的税种及税率纳税。
——家事法苑团队段凤丽律师
㈤ 继承税如何征收2020
遗产税是以被继承人去世后所遗留的财产为征税对象,向遗产的继承人和受遗赠人征收的税。根据人大网公布的立法规划,遗产税尚未在其列,我们所说的遗产税是指对外出售时需要缴的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规定:若房屋所有权人不在了,由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继承;在继承房屋办理过程中不需缴税,在对外出售时需要全额缴纳20%个税及其他税费,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房屋遗产税。
1、公证继承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规定,若房屋所有权人不在了,由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继承,办理房屋继承公证。
2、缴纳公证费2%
房屋的所有法定继承人带着身份证明、户口本、房权证、死亡证明等到公证处办理房产继承公证。
公证部门工作人员受理后按规定对当事人提供的材料核实调查,对所有法定继承人逐一问讯笔录,记录在案,委托评估公司评估、出具评估报告;确认无误后,根据上述证言、证据等出具公证书;领取公证书,缴纳公证费2%。
3、房权变更
继承人带着身份证明、房权证和公证书到房管部门申请继承变更申请,房管部门工作人员受理、审批、出证。
手续费每平方1元,登记费80元,领取房权证。
4、对外售房过户
和买方一起准备好过户材料,按程序测绘、评估,缴纳税费。
5、缴纳个税及其他税
在税务部门契税窗口,申请缴纳契税,契税按评估额1%-3%缴纳,买方缴纳。
在税务部门营业税窗口,申请缴纳(或减免)营业税,按5.6%缴纳(减免),卖方缴纳。
在税务部门营业税窗口,申请缴纳个人所得税,所得税按全额20%缴纳,卖方缴纳。
国家按全额20%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就是所说的房屋遗产税。
6、房管部门缴费
到房管部门受理窗口申请房权证交易过户,房管部门工作人员受理、审批、出证,缴纳交易费、登记费(工本费)、工本印花税5元,领取房权证。
㈥ 遗产税是百分之多少
遗产税是百分之二十。
遗产税是以被继承人或财产所有人死亡时所遗留的财产为课征对象,向遗产的继承人一次性征收的一种动态财产税。
立足于我国国情,借鉴国外先进的遗产税、赠与税税制的成功经验,我国遗产税和赠与税的立法设计如下:
1、遗产税及赠与税的纳税义务人,我国遗产税及赠与税宜采取总遗赠税制。遗产税的理论(名义)纳税义务人为遗留遗产的财产所有人,即死亡人。在界定纳税义务人应纳税财产的范围时,应采取属人主义与属地主义相结合的原则来确定,具体可参照个人所得税的判定纳税义务人是居民还是非居民的标准。对于居民纳税人应就其境内外的全部遗产征收遗产税,对于非居民纳税人应就其在中国境内的遗产征收遗产税。遗产税的具体纳税义务人可按下列顺序确定:
(1)有遗嘱执行人的,为遗嘱执行人;
(2)无遗嘱执行人的,为继承人及受遗赠人;
(3)无上述两类人的,为依法选定的遗产管理人。赠与税的纳税义务人为赠与人。
2、遗产税及赠与税的征税对象,遗产税应以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财产为征税对象。具体包括一切有价值的动产、不动产和无形财产。赠与税的征税对象是赠与人在纳税年度内赠与他人的财产。
遗产税和赠与税的税率均宜采用超额累进税率,级次不宜过多,以5级左右为宜,税率应略高于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其中,赠与税的税率又应略高于遗产税的税率,以防止财产所有者利用税率低的便利在生前有计划地将财产多次分散赠与,从而少缴或不缴遗产税。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 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㈦ 遗产税起征点
法律分析:我国尚未开征遗产税,所以,不存在遗产税起征点的问题。也曾经有专家建议开征遗产税,但全国人大常委会至今没有将遗产税纳入立法计划。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遗产税暂行条例》第八条遗产税的计税依据为应征税遗产净额。应征税遗产净额是被继承人死亡时遗产总额,扣除本条例第五规定的不计入应征税遗产总额的项目除并减除本条例第六条规定的允许在应征税遗产总额扣除的金额和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免征额后的金额。
第九条遗产税的计算公式为:应征遗产税税额=应征税遗产净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㈧ 400万房子遗产税是多少
400万房子继承房屋的时候是不用交税的。
遗产税是以被继承人或财产所有人死亡时所遗留的财产为课征对象,向遗产的继承人一次性征收的一种动态财产税。
遗产税的类型有以下几点:
1、综合课征的总遗产税制,总遗产税制即一般所讲的遗产税制或称死亡税制气这种税制是以死亡人为名义纳税人,以遗嘱执行人或遗产管理人为实际纳税人,就死亡人所遗留的全部遗产净额,采行累进税率一次性课税;
2、分别课征的分遗产税制,分遗产税制又称继承税制,是在被继承人死亡后,先将其遗产分给各继承人,然后以各继承人为纳税义务人,就其所分得的遗产分别征收遗产税;
3、混合遗产税制,混合遗产税制是指先对被继承人的遗产征收总遗产税,再以各继承人为纳税义务人,就其所继承的财产征收继承税。
遗产税立法的制度设计有以下几点:
1、遗产税及赠与税的纳税义务人。遗产税及赠与税宜采取总遗赠税制,遗产税的理论纳税义务人为遗留遗产的财产所有人,即死亡人,在界定纳税义务人应纳税财产的范围时,应采取属人主义与属地主义相结合的原则来确定,具体可参照个人所得税的判定纳税义务人是居民还是非居民的标准;
2、遗产税及赠与税的征税对象。遗产税应以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财产为征税对象。具体包括一切有价值的动产、不动产和无形财产,赠与税的征税对象是赠与人在纳税年度内赠与他人的财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二条 执行遗赠不得妨碍清偿遗赠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第一千一百六十三条 既有法定继承又有遗嘱继承、遗赠的,由法定继承人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法定继承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由遗嘱继承人和受遗赠人按比例以所得遗产清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