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思维企业
⑴ 法治与思维的基本特征
法治思维的基本特征
所谓“法治思维”,是指按照法治的逻辑来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思维 方式,它是将法律规定、法律知识、法治理念付诸实施的认识过程。法治思维首 先表现为根据法律来进行思维。 如果说, 政治思维方式的重心在于利与弊的权衡, 经济思维方式的重心在于成本和收益的比较, 道德思维方式的重心在于善与恶的 评价,那么,法治思维方式的重心则在于依据法律来进行合法与非法的预判,即 把合法性当作思考问题的前提。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要求国家工作人员,特 别是领导干部,在行使国家公权力时,无论是决策,还是执行,都应始终关注五 个方面的内容,即目的是否合法、权限是否合法、内容是否合法、手段是否合法 以及程序是否合法。其次,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要求法治思维方式应当具有 优先的位次, 意味着包括治国者在内的一切人都应首先按照法律的指引来行动和 思考。对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而言,即使它被认为在政治上是有利的、在经 济上是有收益的、在道德上是善的,只要它不具备合法性基础,就必须将其排除 在选择范围之外。可以说,法治思维优先和合法性优先,是依法治国和法治原则 所必然要求的一种思维方式。 法治思维的培育,不仅是观念养成,而且需要实践制度的保障。法治理念是 培育法治思维的基础和前提。法治理念根植于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诸 方面必然性要求之中,它是法治的灵魂,体现了法治的精神实质和价值追求。在 法治国家里,法治思维的主要特征就是要用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和以 人为本的理念去思考和评判一切涉法性社会争议问题。 法律至上体现了对法律的 信仰。卢梭说:“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 在公民们的内心里。”伯尔曼也曾说过:“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 没有对法律信仰的心理基础, 任何社会都不能迈进法治社会的门槛。建设法治社 会必须建立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使法律成为人们的信仰。对于领导干部而言, 依法办事,公正执法不仅需要知识、观念,更需要信仰。信仰不仅是领导干部法 律素质中内在素质的重要内容,也是领导干部法律知识、意识、观念表现为外显 素质的桥梁。 法治思维的培育和确立, 离不开良好法治环境的保障。法治环境包括民主政 治、市场经济、理性文化等各种要素以及法律运行环境。法治环境与法治思维是 辩证的和互动的关系。法治思维增强了,自然会改善法治环境,而法治环境改善 了,又会反过来影响和促进公权力执
掌者的法治思维。这正是法治的良性循环。 但现实社会中, 由于缺乏法治的历史传统, 民主政治建设相对滞后, 一言堂做法、 家长制派头、官本位思想等人治的阴影和残余依然挥之不去,权大于法、以权压
法和权钱交易等不良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违法行为得不到追究,这不仅亵 渎了法律的尊严, 而且也对法律信仰和法治思维的形成产生极为消极的影响。调 查显示,不少领导干部对建设法治国家的信心不足,因而对于法律往往是“讲起 来重要,做起来次要,遇到问题干脆不要”,依然固守“领导的看法是最大的法” 这样一种人治论的观念。改善法治环境,就要从胡锦涛同志 2011 年 3 月 28 日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组织的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提出的四个“更加注重”着手,即 更加注重制度建设, 更加注重行政执法和推进政府管理方式创新,更加注重行政 监督和问责,更加注重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只有建立 起良好法治环境,才有助于领导干部在实践工作中形成和运用法治思维。 培育法治思维, 必须建立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和选拔任用机制,将法治指标 纳入政绩考核体系。 现行政绩考核体系多重视经济、 社会、 人文、 环境等诸方面, 唯独缺少法治考核标准的指引。 各级政府和官员为了谋求政绩,考虑较多的是经 济指标的增长,缺少对法治建设的关注。更严重的是,法治被视为阻碍经济发展 的力量,不少领导干部认为在现行体制、机制和制度下强调法治思维,本地区、 本部门就会吃亏。一部分不符合产业政策、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企业屡封不闭、屡 关不停的根本原因就是政府的违法行政。还有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谋求财政收入, 对野蛮暴力拆迁视而不见,土地违法屡禁不止,引发了社会矛盾和冲突。究其内 在根源, 很大程度上与当前对领导干部的评价激励机制密切相关。衡量各项工作 的优劣、成败都是围绕着各种硬性的、具体的发展指标、任务,很少审视干部的 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及其所领导的地区、部门的法治生态和法治环境。今后,应 探讨建立适应科学发展观和法治内在要求的干部绩效考核评价机制, 只有综合法 治、经济、人文、社会、环境等多个指标的评价体系,才能成为一个科学、完善 的政绩评价体系, 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只有重视提拔使用依法行政 意识强,善于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优秀干部,才能促使法治思维成 为领导干部主动、自觉的惯性思维方式。
⑵ 如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问题
这个其实跟很多的思维问题一样,你就要构建一个完整的思维。如果你遇到一件法律问题,你就会想:什么事情?有什么内容?涉及了哪些法律问题,需要哪些资料?牵扯了哪些人,有没我熟人、领导?如果我来解决,该以什么为突破点?如果我能解决了,我该怎么处理这些牵涉人员的关系?......
提高的话,就需要长期的练习,可以看哈同行是怎么做的。以电视上的一个事件作为练习题。......
⑶ 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新形势下税收法制工作
在税收征收管理中运用法治思维。要始终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这一组织税收收入工作原则。要规范执法行为,从法律角度提前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税收工作实践中要坚决做到重证据、讲事实、守程序,进一步规范税收执法行为,有效防范执法风险。要全力摆脱“保姆式”传统管理方法的禁锢,全面贯彻全国县级税务机关纳税服务规范以及省局“两办法一清单一平台”税收管理改革措施,严格执行省局税收职责清单操作规程,厘清征纳双方权利义务关系。要通过对基础管理事项的简化和归并,解除管理员和企业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把工作重心放到风险排查和风险应对上来。要彻底改变人盯户、票管税的传统方法,建立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信息化为支撑、分级分类为重点的新型征管体制。
在纳税服务中运用法治思维。改变对所有纳税人不加区别普遍实施管理的传统做法,实行基于风险的动态管理,对无风险的纳税人不打扰、对低风险的纳税人予以提醒、对纳税信用低、遵从风险高的纳税人重点监管,根据风险等级的高低选择不同的应对策略,把有限的征管资源集中到高风险纳税人的应对上去。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堵塞征管漏洞,减轻纳税人负担,增强税收管理质效,提升税收工作的法制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从而真正提高新常态下把握规律、驾驭税收工作的能力和本领,推进税收改革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⑷ 如何树立法治思维意识建设全员守法全面覆盖全程管空的法治企业
加强法制教育,提高职工法制意识,积极宣传,积极普法,营造学法懂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⑸ 如何树立法治思维意识,建设全员守法,全面覆盖,全程管控的法治企业
众贼听了,一齐磕头跪拜。拜罢起来,将叉袋照旧驮到钟守净房里交割了,又带那个道人出来回话。林澹然又道:“汝众人轮流背这两个打伤的人,俺自押送到城门边,以免拦阻,保全汝等去罢。”众贼不胜感激。苗龙等抹去脸上煤黑,两个酒生扶了庄客,两个扛了李秀,苗龙背了皮匣,一齐都出山门,林澹然押后。幸得一路无人知觉,直送到城外。众贼倒身拜谢,悄悄都去了。
⑹ 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会工作
在工作理念上,要增强法治意识,树立法治思维
“法不阿贵,法不阿权”,“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到现代的艰难爬坡中,呈现职工群众权利意识强与法律意识弱并存的某种“初级阶段”特征,一方面职工群众反映诉求和民主参与的愿望日益强烈,但同时这方面的能力水平明显不足、渠道不畅,法律意识薄弱。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厌讼”、“青天情结”等非理性的社会心理,再加上行政权干预司法、司法腐败、执行难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导致一方面职工群众对司法不信任,司法公信力下降,失去司法信仰,另一方面也促使职工群众对司法不尊重,把精力和注意力转移到通过非司法程序解决冲突的途径上,甚至于把纯粹的法律问题也通过非司法途径来解决,上访、闹事成了必然。一些人信奉“信访不信法,信上不信下,信恶不信善”、“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只问结果不计手段,“以错纠错式”维权,采取上洋访、拦截领导车辆、围堵冲击国家机关等方式违法上访,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为此,必须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意识,充分认识任何组织、任何人都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国家行为和公民行为都要遵从法律、依法办事,如违反法律,就要受到法律制裁。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牢固树立法治意识,牢记人民是真正的主人,自己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并且属于人民,带头知法、懂法、守法、护法。要实现从行政强制到民主法治理念的转变,摆脱依靠行政强制的路径依赖,树立民主法治理念和公平正义观念,不断增强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通过民主法治来妥善协调人民职工群众内部的利益关系、化解干群关系矛盾,最大程度地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人民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教育引导职工群众增强守法意识,强化“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法治观念,充分认识全民守法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必然要求,是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也是实现公民权利的保障,守法是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是公民的福祉,也是维权的有力保证。没有任何权利是绝对的,维权是权利的使用,但维权必须依法进行,必须在法治的轨道上,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得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权利意识”伸张离不开“法治观念”护航,权利如不能正确行使,不仅不能成为法治进程的“铺路石”,反而可能变成社会动荡的“导火索”,教育引导职工群众学法遵法守法用法,依法理性维护自身权益,履行法律义务,以合法合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
在工作方式上,要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和法治方式
“令在必信,法在必行”,“法不严则无治”,“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法规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法规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皇权至上,权大于法,人治大于法治,缺乏法治传统文化熏陶和制度保障,再加上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一些领导干部仍热衷于计划经济那套行政化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有的甚至以权压法、以言代法,个人意志凌驾于法律、制度和组织之上,崇尚个人专断、长官意志和行政命令方式,否定法治原则、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和法律程序。为此,必须顺应时代要求、适应社会变化,研究和把握职工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创造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继承和发展“枫桥经验”,加大依法开展工作力度,完善工作制度机制,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手段开展职工群众工作,依法按章程办事,依法建会、依法管会、依法履职、依法维权,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协调劳动关系,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行使职权的能力,不断提升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能力和水平,把职工群众工作纳入法治轨道,把职工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切实解决好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切实维护和保障职工群众合法权益,增强职工群众工作的亲和力和感染力。要借用外力,整合资源,善于借助立法机关、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和法律志愿者、公职律师等各界力量,积极推动《劳动法》等劳动法律法规赋予职工群众的权利落到实处。要加大工会劳动法律法规监督力度,积极配合人大开展劳动执法检查,督促政府职能部门强化行政监察,监督企业自觉严格执行劳动法律法规,依法用工规范管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依法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另外,“司法公正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司法权威与司法腐败,水火不容,势不两立,司法不公是司法腐败之源。要树立司法权威,确保司法不受行政的支配和干预,司法机关依法独立统一行使司法权,其它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对司法机关的权威地位提供制度性的尊重和维护,营造独立的司法环境,建立权威的司法体制。要精心打造一支值得职工群众信赖、高素质的司法队伍,强化司法职业道德建设,增强法官对法律的忠诚和自律意识,牢固树立司法公正意识和办案质量第一观念,惩恶扬善,匡正压邪,确保在法定期限内依法审结案件,最大限度杜绝错判案件的发生,筑牢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同时要加大惩处贪赃枉法者的力度,及时惩办和清除司法队伍中的害群之马。要充分发挥司法作为解决矛盾纠纷最后一道防线的功能,重建司法终结涉诉涉法矛盾纠纷的良性循环机制,坚决纠正“信访不信法”、“信闹不信法”等现象,以法治方式解决职工群众工作中一些复杂棘手问题,确保权益损害能得到及时公正的救济,使司法途径成为职工群众主动自觉而理性的选择。
在工作机制上,要加强源头参与,增强法制基础
《劳动法》等一些劳动法律法规经过近20年的实施,社会背景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劳动用工市场化和劳动关系法治化对劳动法律法规的配套完善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劳动法律法规不健全,一些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法律在实践中难以得到贯彻落实,陷入对一些问题的处理名义上有法可依,实质上无法可行的困境,迫切需要加快配套立法进程,进一步增强法律法规制度的操作性和执行力。为此,必须加大参与立法和政策制定的力度,积极代表广大职工群众参与立法和政策制定,推动尽快启动《劳动法》修订工作,让其真正成为规范劳动关系领域一般关系的母法,对《劳动全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相关法律进行修订,增强其操作性和执行力。还要重点推动制定企业工资支付、劳动监察、工资集体协商、企业民主管理等方面相应配套法律。比如,要从法律层面明确规定所有企事业单位都必须实行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切实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主动积极参与就业、分配、社保、安全卫生、住房、教育等政策的制定。推动制定符合国情的社会责任标准,督促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在参与各项改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充分反映职工群众的诉求和呼声。要推动提高科学民主决策水平,完善决策机制和程序,增强决策透明度和职工参与度,推动建立健全职工建议征集制度、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健全决策纠错改正机制,落实决策责任追究制度。要推动完善工会与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健全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动作、职工参与、社会协同的工作格局。
在干部素质上,要全面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能力
对于广大工会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法律不仅是各级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依据和“尚方宝剑”,也是他们“为官从政”、尽职履责的安全绳和保护伞。各级工会干部必须对法律保持敬畏之心,时刻保持头脑中有法治这根弦、行为上有法律这个度,坚持依法行使权力,牢固树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决不行使法律未赋予的权力,决不干预法律不允许的事情,决不懈怠法律所要求的责任,为做好职工群众工作掌握好法律武器。
各级工会干部必须带头学习法律,遵守法律,自觉维护法律法规的权威,努力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提高服务科学发展、服务职工群众的能力,提高依法建会、依法管会、依法履职、依法维权的能力。
一是要着力提高依法建会的能力。加强对《劳动法》《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相关劳动法律法规学习研究,全面掌握其要义精髓,依据《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重点加强对两新组织、小微企业和农民工的工会组建工作,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工会组织建设,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二是要着力提高依法管会的能力。坚持依靠职工群众办工会、办好工会为职工,尊重职工和会员主体地位,下移工作重心,加强分类指导,为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更好的条件,激发基层活力;做好工会经费审查审计监督工作,优化经费支出结构,深化工会资产监管,依法促进工会资产发展,不断壮大服务职工的实力,使职工群众真正感受到工会组织是最可信任的“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是最可信赖的“娘家人”。
三是要着力提高依法维权的能力。针对劳动就业、收入分配、劳动和社会保障、安全卫生、住房、教育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加强顶层设计,加大立法和政策制定的力度,推动劳动法律法规的健全完善,主动与立法机关建立工作联系制度,组织职工就重大法律草案提出意见建议,向立法机关反映职工诉求和工会主张,努力从立法源头上保障职工利益,提高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善于用辩证思维和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分析问题,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服务教育群众,协调利益冲突,化解利益矛盾,促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职工享有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四是要着力提高依法履职的能力。切实履行法律和工会章程赋予的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旗帜鲜明地维护职工群众各项合法权益,突出维护职工群众的劳动经济权益,更加注重维护职工的就业权利,促进更多职工实现稳定就业、高质量就业进而实现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职工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使他们不断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要牢记党的重托、不忘工会职责,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走出高楼大院,摆脱文山会海,破除衙门作风,破除机关化、行政化倾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听真话、明真相、掌实情,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形成正确判断,在矛盾的初始阶段及时将其协调化解,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
⑺ 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思维求解
———八论学习贯彻省委八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 省委八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我们一定要在发展环境上大打法治牌,把法治河北建设抓实抓好。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必须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 法治是调节社会利益关系的基本方式,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也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促进人民幸福安康的根本保障。对我省而言,树立法治思维,是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迫切要求。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治环境是最好的发展环境。良好的法治环境已经成为引领、促进和保障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宝贵的软实力。可以说,发展环境是“气候”,企业是“候鸟”,产业转移就是“候鸟迁徙”,哪里气候适宜就迁徙到哪里。一个地方要在激烈的经济竞争中赢得优势,最根本的是要打造有利企业发展的法治环境。改革开放初期,广东靠特殊政策抢先发展,现在全国各地政策都差不多了,广东又提出靠法治化环境抢占先机。同广东等发达地区相比,我们在发展环境上存在的差距,主要是法治化程度不高,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决策、管理、收费、罚款、审批等许多方面随意性很强;一些部门不给好处不办事,甚至给了好处也不办事,吃拿卡要等现象比较普遍,企业没有安全感、稳定感。 行为缺陷的背后是思维“短板”。我省法治环境之所以还不够健全,根本原因就在于法治思维的欠缺。长期以来,受地理环境和传统习惯的影响,重官轻商的思想、轻视民企的思想、重行政轻法治的思想,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营造法治环境,促进科学发展,首先就要强化法治思维,破解法治意识不强、违法施政、执法不公等突出问题。 树立法治思维,是营造法治环境的可靠保障。树立法治思维,就是按照法治的逻辑来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使“合不合法,合不合程序”成为自发的心理需求,养成依法履职、依规办事的习惯。从先进地区的实践看,树立了法治思维,就能自觉运用法律施政,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就能依法保障企业自主经营,依法保障全民自主创业,依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中遇到的深层次问题,建立规范的市场秩序和良好的社会生态,给各种市场主体和全社会以安全感、稳定感;就能树立法律权威,强化法律监督,努力通过社会管理创新,把解决各种社会矛盾纳入法治轨道,建设公平规范的经营环境、依法经营的诚信环境、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真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优化发展环境,树立法治思维是前提、是保障,也是根本要求。让我们充分认识树立法治思维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采取有效措施让法治思维深入人心,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促进科学发展。
⑻ 简述法治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
法治思维的特征:
一、法律至上。
指宪法和法律至高无上。规则治理与民主治理相辅相成。法治本身也是通过民主程序制定出来,反映民众期望,符合民众利益,体现了共同信念,共同理想,故法治应当受到尊重遵从。国家行为和公民行为都应在法治框架下进行,法不阿贵,法不阿权,法律是平衡器。
无论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还是社团组织、中介机构和公民个人在做决策、解决问题时,都要遵从法律、依法办事,如违反法律,就要受到法律制裁。
二、科学立法。
指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换言之,立法机关在符合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对必须由法律进行调整的社会关系进行合理的利益分配并形成法律规范的活动。
通过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立法,体现良法之治。只有良法之治才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效力。
三、严格执法。
它包含权由法定,权责相等,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说细一点,无权不执法,标准要一样,不能放松,不能走样,要严厉,要公平,要公正,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凭好恶执法,不凭关系执法,不凭人情执法,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如随意执法,则会秩序混乱,就等于人治。
四、公正司法,或称司法公正。
“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不付诸于实践,即使写在纸上,也形同虚设。公正司法指弘扬法治,惩恶扬善,匡正压邪,要公开,要公平,要公正,无罪推定,罪由法定,罪行相当,公正裁判,禁止刑讯逼供这些现代法治原则,也是公正司法的重要标志。
当然公正司法,还靠独立司法做支撑。司法不公永远是司法腐败之源。
五、保障人权。
以人为本,保护人权,实则是保障公民个人人权,规范公权,有效防止政府的侵害。人权的本质特征是自由与平等相统一。
这人权有个人人权和集体人权之分。前者指公民的生命、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通信、宗教等诸方面的自由与平等权;后者指种族平等权,民族平等权、自决权、发展权、环境权。法治必然要以保护人权作为重要内容,才能成为法治国家与非法国家的重要标志。
六、全民守法。
守法是全民的责任,也是全民的福祉。全民守法是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也是实现公民权利的保障。守法是应尽的义务,是维权的有力保证。维权是权利的使用,但维权必须依法进行。非法维权不受法律保护。全民守法是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理的必然要求,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意义重大。
全民守法是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理的必然要求,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意义重大。
七、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它包括公民平等的政治权、平等的经济权、平等的受教育权、平等的劳动休息权、男女平等权、违法平等地受到追究,任何人都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
(8)法治思维企业扩展阅读:
法律思维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多元多样多变,各种利益分歧、矛盾冲突相互交织,只有法治才能有效整合各种张力、化解各种冲突,为社会和谐稳定奠定根基。当前各级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依法治国能力强弱,直接影响着党的执政根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因此习近平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
⑼ 要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什么能力
要自觉提来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源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
十
八届四
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指出“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要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高
级干部尤其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
参考文献:《中
共中 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⑽ 法律方法是法治思维的基本要素
所谓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在通常情况下,法律问题往往还包含着政治、经济或道德问题,可以从道德的、经济的、政治的角度来思考和处理,但一旦这些问题被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就应当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来思考与处理。在相当多的情况下,按照法律思维思考与处理问题,与按照道德思维、经济思维或政治思维思考与处理问题,会得出相同或相似的结论,但在某些情况下,则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 例如,欠债还钱是几乎所有社会普遍通行的一项道德原则。法律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利,但法律中有诉讼时效的规定。按照我 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债权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债权的诉讼时效为二年。也就是说,如果债权人在二年内既没有向法院起诉债务人,也没有向债务人提出还债要求,而且债务人也没有表示要偿还债务,那么债权人的债权就不再受法律保护。法律虽然不强迫债务人履行义务,但并不反对债务人自行履行,因为从道德上说,一项债务不论过了多长时间,债务人都有义务偿还。在此类情况下,法律思维与道德思维之间即产生了冲突。必须强调的是,在对法律问题的思考与处理上,法律思维应当优先,不能用道德的原则和道德评价取代法律的规则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