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书法学具

书法学具

发布时间: 2022-05-29 05:57:57

⑴ 学习书法需要准备哪些工具

传统的书法,需要用到中国特殊的书写工具—毛笔。毛笔有弹性,笔画有粗有细有顺有逆,可方可圆,可转可折。东汉蔡邕说:“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毛笔这种特殊的书写工具,成就了中国传统的书画艺术,也使中国传统的书画艺术在审美内涵上有别于西方的绘画艺术。

文房四宝指我国独有的书画创作工具—笔、墨、纸、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研究书法,必须了解书写的工具。笔、墨、纸、砚不仅是书法艺术的工具和材料,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其本身也成了艺术品,具有历史文化的价值

砚,一般称砚台,或称砚池、砚田、砚瓦、墨海等,是研墨、盛墨及舔墨的工具。目前所见最早的古砚是1957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一方石砚,砚及所附研石都是用鹅卵石加工而成的,上面留有墨迹。砚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除了笔墨纸砚外,其他辅助工具还有毛毡、镇纸、笔洗、笔架等。创作书法作品时,一般还需钤印,所以印章、印泥也属书法创作的工具。而到了近现代,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的需要,又出现了以钢笔为代表的硬笔书法,继续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⑵ 介绍现代的一个书法(美术)作品,好的加分。

---------《开国大典》(1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对油画《开国大典》的讲述与欣赏,使学生了解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的伟大成就,提高学生对油画中国民族化特点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
教学重点
作品的艺术处理及民族绘画与西洋绘画结合的特点。
教具与学具准备
1、教具:大幅《开国大典》印刷品一张,[富有民族特色的工笔画和年画各一幅。
2、学具:教材,笔记本。
教学步骤
组织教学:检查学生课前准备。
导入 新课:
我们知道,中国的民族绘画-------中国画,是以线条、墨色来表现形体、质感,并与诗、书、画、石相结合,达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效果。(出示中国画、年画挂历)而西洋画中的主要画种----油画,却以丰富、能表现复杂的色调层次,能绘声绘色地表现人物形象。今天让我们来欣赏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画------《开国大典》(出示油画《开国大典》)
作者介绍:
作者:董希文(1914---1973年),我国著名的油画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浙江绍兴人。1933年考入苏州美专,1934年进杭州国立艺专预科学习,后考入该校本科。1938年在上海美专借读半年,后又去湖南沅陵国立艺专学习。学校内迁贵阳后,常去苗寨写生。1939年随校再迁昆明,毕业后由学校推荐去越南河内美术专科学校学习,不久回国。1940年到贵州省合作委员会编辑股任职。1943年至1945年在国立敦煌壁画研究所临摹壁画。1946年在北京艺专任教,1949年----1973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生前曾是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委员,中国美协创作委员会委员和绘画组副组长。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研室主任。曾任人民英雄纪念碑雕塑创作组长,并作《武昌起义》浮雕草图。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及参加香港、法国沙龙展出。并多次被选中为中国军、政代表团出国赠人的国礼。《开国大典》是中国油画民族化发展历程中的代表作,并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的肯定 。他的艺术功底深厚,强调从整体观察对象和概括描写。重视以情作画,画中寓情。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深受群众喜爱。
艺术欣赏:
主题思想:作品是一幅深为群众欢迎的革命历史画。它表现了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宏伟壮阔的场面,再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划时代的一刻。
作品欣赏:
1)《开国大典》概括:画宽4.05米,高2.3米,油画。1952年至于953年作,现藏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画面主体为毛泽东主席和其它中央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代表着亿万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这庄严的声音,响彻天安门广场,回响在祖国大地,震撼着全世界。
画面上,国家领导人虽只在左侧占画面三分之一的部分,但在暖调子的红灯笼、红柱子、红地毯的衬托下,非常醒目。毛泽东主席健朗魁伟的身姿处于画面中心,也体现了领导全中国的核心之核心,并与远方千千万万的群众遥相呼应,共同为中国历史掀开新的一页而自豪。画家在构图、设色、人物等场面的处理上,体现出一个泱泱大国的气魄和风度。如果你到过天安门城楼上,会更加体会到作者构图的大胆与巧妙。画家在画面上加宽了左右两边红柱子的实际距离,并把右边的一组红柱子搬到画面之外;将栏杆、地毯、游行队伍平行舒展开去使宏大的群众场面得以充分表现。
天安门座北朝南,中央领导人本是面向南方站在毛泽东主席后面,处于逆光之中并背向观众。画家大胆地将中央领导人的位置移至左侧一角,从而消除了逆光与背向观众的现象,使画面显得更加明丽而喜气洋洋。再细看,毛主席的集团也不是面向正南方。另外,典礼当天是阴天有雨的天气,画家却把它改为秋高气爽的晴朗天气,使人有天随人愿、清爽欢快之感。所有这些大胆的改动,一般人看画时都并不会察觉,不会去分析这些情况给人的印象是,该画真实地、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开国大典的盛况。非如此不可。这就是艺术家大胆而高超的构图技巧,从而体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艺术不是生活毫不走样的“复制”,艺术的真实,不是生活的真实。艺术的表现,是由主题的需要而决定的。
画家在此画中努力使西方的油画技法与我们民族的审美观相适应,特别在色彩处理上,强调色彩的单纯,对比强烈。红地毯、红灯笼、红柱子及远处红旗的海洋与蓝天、绿树形成对比基调,使画面热烈而明快的;金黄色的菊花与蓝天、白云的对比。既点明了秋高气爽的季节,又与黄色的灯穗相呼应,增强了华贵灿烂、富丽堂皇的欢庆气氛。总之,画中强调了物体的固有色,减弱了随光线、环境而异的西方画法用色法。柔进了中国画法的工笔重彩绘画技巧和敦煌壁画用色的特点。画家在描绘红地毯时,还独具匠心地在颜料中加入砂粒而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画家深厚的艺术功底,使这幅画成为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优秀作品。
2)《开国大典》的历史遭遇
作为历史画,不同于其他画种,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云表现事物的本质,要尊重历史的真实性。画家在处理历史的真实与艺术表现的手法上,掌握的分寸恰到好处。然后此画曾两次被歪曲修改。一次是1954年后,国家领导人中涂掉了高岗;第二次是1972年,去掉了刘少奇。这都违反了历史的真实性。所以,在1979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才使该画恢复了它的原状貌。
艺术成就
体现了中国历史的转折------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历史性画卷。
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新起点-------是西方的油画技法与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相结合的典范。
体现 了文学艺术既高于生活,又忠于生活。历史画,既要尊重历史的真实,又要进行艺术的提炼。
结论
《开国大典。是划时代的历史画卷,是西洋画(油画)与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相结合的杰作

⑶ 参加书法比赛有感的1200字作文

今天是我参加漳州市规范字书法比赛的日子,我的心情既兴奋又紧张。一大早,我准备好学具,就兴冲冲地从家里出发了,车子在公路上飞快地行驶,我的心怦怦直跳,无暇顾及道路两旁的美景。不一会儿,车子就开到了目的地—南靖县进修学校。
下了车,我看到了来参加比赛的人可真多啊!有低年级的,也有高年级的,听说他们都是来自各个学校的书法精英,这回我可真是大开眼界了!
离比赛开始还有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我显得更加坐立不安了。妈妈好像猜透了我的心思,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只要努力,你一定能行!”因为有了妈妈的鼓励,我的心渐渐平静下来了。
“叮铃铃”比赛的铃声响了,我迈着自信的步伐走进了比赛会场,会场里可安静啦!只听见同学们写字时,发出的“沙沙”声。比赛激烈地进行着,同学们各个都不甘示弱,各显神通。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同学们陆陆续续地走出了比赛会场,我也为自己交上了一张满意的“答卷”。
离开考场之后,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这真是一场“高手如林”的书法大赛,通过这次的比赛,我又得到一次很好的锻炼,也因此长了不少见识,真是受益匪浅!

⑷ 开展书法比赛步骤急急急!

书法比赛方案

一、比赛目的

为了丰富我校学生艺术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练字兴趣,检验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成绩,进一步普及规范汉字的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让学生创造美欣赏美,特举办此次书法比赛。

首先通过比赛检阅学生硬笔书法基本功,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硬笔书法的兴趣,使他们重视自己书写的质量,更有效改善书写欠佳的状况;其次继承我国自古以来的文字文化,同时达到书法校本课程写字育人功能丰富同学们的生活,给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最后,通过此项活动互相交流,取长补短,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二、实施方案

1、 参赛对象:

一至六年级每班推荐二名优秀同学参加

2、 学具准备:

钢笔(三~六年级)铅笔(一、二年级)

3、 比赛形式:

A、 作品展示

各班学生在班主任教师的指导下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展示作品,每班上交10份优秀作品。装订成册上交。

B、现场比赛要求:

①比赛用纸统一发给,用规定纸完成作品

②书写字体及书写格式不限

③要求书写正确,不能有错别字、不规范的简化字或添字、漏字

④书写内容由各班级选定,比赛前,班主任老师请再进一步指导。

三、评分标准(100分制):

总的要求:纸面整洁,规范正确,结构紧凑 ,布局合理,字体端正。

1、内容(30分):要求不写错别字、凑笔字,若有错别字、凑笔字的,每字扣5分。

2、字体(40分):要求书写字体规范、美观、大小适中。

3、卷面(30分):要求参赛者保持卷面清洁,尽量不作涂改,每改一处扣5分。

四、奖项设置:

五、比赛时间:

六、比赛地点:

远程教育室

七、评 委:写字特色领导小组

这是我学校的书法比赛方案

⑸ 幼儿园应该教些什么

这个问题真是深奥,我想教育机构也正在研究这个吧,似乎我也是个幼儿教师,教些什么,最重要的应该是从小树立的高尚思想,有两品德,和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吧。

⑹ 求小学硬笔书法的教案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
二、讲授新课:
临摹,是学习书法的第一步,是习字过程的必经阶段。但从学习的目的来说,却不能以此为止境。在初学的时候,总是越摹越不对,越临越不像,甚至无意再临摹下去了。不如干脆自己来个创造吧!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因为,古代优秀的书法作品,是积累了很多年和无数人的写字经验(直接地学习和间接地学习)而创造出来的。所谓创造,并不是凭空出现,而是在继承了前人的经验以后,再进一步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只能是由学习中间达到熟能生巧,融会贯通,然后可以自出新意,变化笔法,别具形体,创造出自己的独特风格。要知道号称“书圣”的王羲之,也是从艰苦的实践和体验中成长起来,不是生来就是大书家的。
1、摹法:
(1)描红:初学写字,要先描“红模”。红模是印好的红字范本,用墨笔照样填上;填得多了,手就熟了,对于每个字的形体,在心中手上都能有个大概。
(2)摹书:把油纸或其他透明而不浸墨的纸,罩在碑、帖上面来摹写,古人叫作“响拓”。
初学写字不先摹写,就不容易入手,如用透明的纸蒙在上面,笔随影写,练习久了,字的结构自然就会写好,所以“对临”(是对着碑、帖临写的意思)之先,应从摹写开始,可以事半功倍。
2、临法:
(1)方格临写:
凡是临写楷书,要用有方格的纸来临,这是为把字体大小、笔画长短排列匀称。将碑、帖放在对面或旁边,看一字,临一字。
(2)去格临写:如临行、草书,应用无格的纸,就其行笔连接的地方,注意临写;所以用无格的纸,是为了免受拘束。(以上两种方法都算作“对临”。)
(3)分临:就碑、帖中笔画最清楚无缺损的字选择一个,把这一个字分拆开来,看它一点一画的安顿,学它的结构;再看它每一点、一画的起止转折,学它的笔法。每天一字,至多三、五字,不可贪多。
(4)空临:古人学习书法,随时随地都能用功,就是用一枝竹筷或用手指代笔,坐着无事,画沙、画地;睡在床上,画被、画腹;甚至书空作势,只要胸中具有碑、帖字体的笔画结构的印象,用指画空临,也可以收到效果。
(5)背临:平时将所临写的碑、帖,熟记心中,临写的时候,将碑、帖合起来,照它的笔法、结构,背着摹仿,写完之后,用原碑、帖来对照,如果发现有不对的地方,随时重写更正。凡经过更正的字体,印象较深,以后便不易忘记,能收到较大的效果。
3、摹临法:
同时摹临:先用透明不渗墨的纸,将所要临写的碑、帖摹出,然后用较薄的纸,罩要摹本上,再对照碑帖临写出来。既摹之后,对于结构、笔法已经大概明了,再加临写,形体和精神,更可以结合起来,这对于学习书法是很有益处的。
从前王羲之说:“始书之时,不可看其形势,一遍正手脚,二遍得形势,三遍微微似本,四遍加以遒润,五遍益加抽拔,如其生涩,不可便休,两行三行临之,为取滑健能,不计其遍数。”(《笔势论》)他所说的一遍正手脚,是说写第一遍的时候,要先把字的手脚端正起来,手脚就是字的笔画,横、坚、撇、捺之类,先把它摆端正了;第二遍得形势,形势就是每个字的形体,因为第一遍,只能将手脚安放端正,不暇注意全体,到了第二遍就应该注意每一个字的整体位置;第三遍微微似本,既在第一遍端了手脚,第二遍注意到整体结构,现在第三遍就应该求其稍微像原本了。
这是专指结构而言,到了第四遍,就是应该注意笔法的时候,所以说:“加以遒润”。“遒”是运笔沉着有劲,这是说运笔不论方、圆,笔画总要挺拔;“润”是笔墨秀健不枯槁的意思,行笔太快,墨气不匀,写出来的字,干燥枯焦,当然不会秀润;行笔太慢,笔画滞肥,墨气钝涩,这样“润”倒“润”了,却以不“遒”,就像一个胖子徒有虚肉,不见筋骨,臃肿无力;行笔应该是不快不慢,从容运行,写出字来,不肥不瘦,自然会秀润有劲;最末写到第五遍,已经到了熟能生巧的火候,所以说:“益加抽拔”。“抽拔”的意思,就是笔能提得起来(在新学写字的时候,笔是塌在纸上,提不起来的。),灵活运笔,纵横挥毫。如果运笔还是生涩,则并末达到纯熟,仍要多写,不得计较遍数。以上是指练字的一个阶段来讲的。写到某一阶段可以达到某种程度,逐步深入逐步提高。只要按步就班地学习,自然会有成功的一天。俗话说:“字无百日功”,就是说,要经久不断的练习,才会见到功效。
4、读碑、帖法:
上面所说摹、临的方法,是学习书法必经的阶段,决不可少的。而帮助摹、临,使得进步更快,还有读碑、帖的一种方法。我们在不临写的时候,把碑、帖摊开来对它的一笔一画,以至字体的结构变化仔细端详。其次,再研究它的笔法,对它的起笔、住笔和运笔中间的转折,都一一加以领会。这样,对于临碑、帖是有极大帮助的。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临、摹的方法,知道了临、摹是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也就是要继承传统,只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才能有所创新,所以我们要努力学好书法基本功。
布置下堂课学具准备。
(教学参考) 书法家刻苦学习的故事
故事之一 《智永和尚的“退笔冢”》
隋唐时代的著名书法家智永和尚,是王羲之的七世孙。据说他曾住在永欣寺楼上,刻苦学书三十年。他身边备有一个大竹篓,将写秃的笔扔进竹篓里,整整装满了五篓,后来将秃笔取来埋在一起,称为“退笔冢”。经他亲手临写的《千字文》有八百多本,分别散在江南各寺庙里。“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绣花针”,智永终于成为当时著名的书法家,每天来求他写字的人络绎不绝,把他家的门限都踏穿了,于是用铁皮包上,被人称为“铁门限”古人说:“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不正是智永和尚的写照吗?

故事之二 《红叶作书,郑虔三绝》
郑虔是唐玄宗时代的著名学者,书法家,学问很渊博。他青年时代就爱好写字绘画,但令人心酸的是家境贫寒,穷得连纸张也买不起,用什么来练字呢?正好附近慈恩寺庙里存放有几间屋的柿叶,他便搬到寺庙里住下,每天取红色的柿叶当纸,刻苦学书。时间一长,把几间屋的柿叶都写完了。功夫不负有心人,郑虔终于艰难而玉成,他的书法、绘画和诗歌都取得很大成就,唐玄宗见了赞叹不已,称之为“郑虔三绝”。
前人说:“梅花香自苦寒来”,从郑虔学书的故事中,不是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吗?

故事之三 《穷和尚成了大书法家》
唐代的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也是一位勤奋刻苦的典范。因为贫苦,买不起纸张,他每天取芭蕉叶来写字,后来把他种的一万多株芭蕉树叶都摘光了,于是又作了个木盘子,刷上漆,在上面练习写字,时间长了,笔尖竟把木盘也磨穿了。他写秃的笔,可能比智永还多,后来将秃笔埋成一座坟,名叫“笔冢”。怀素刻苦学书几十年,终于自成一家,他的草书是我国书法艺术中的珍品。
常言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同学们,今天我们的学习条件,比智永、郑虔、怀素要好得多,难道不应该趁这大好时光,奋发自励吗?

故事之四 《身残志坚的书法大师》
前面介绍的三位书法家,生活在离我们一千多年前的隋唐时代。现在,我再给大家介绍几位当代著名书法家的事迹。这几位书法家都有相同的美德:身残志坚,老当益壮,生命不息,勤奋不巳,堪为我们年轻一代的表率。他们的名字早已为国内外所知晓,那就是:邓散木、林散之、费新我三位老人。三老之中,邓老已于一九六三年去逝。费老、林老都已有八十多岁高龄,他们每天仍挥毫作书,豪情溢于笔端。三位老人从青年时代就热心艺术,但在他们艺术生命最旺盛的时候,都遭遇很大的不幸:邓老六十三岁时,左脚因疾病截去,此后右手伤筋不能握笔,胃又切除三分之二。他身带病残,以惊人的毅力和意志,右手握不信住笔就练左手,执不了刻刀就用凿子、锤子,而他这时的作品,不但不减当年,反而有一股奇倔之气,把他的崇高品德融会在杰作之中,给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林老在年近七旬时,全身严重烫伤,无名指和小指残废。书法家失去手指该是何等不幸!林老坚持用三指握笔作书,终于大成。他那神采飞扬的行早书,是我国书苑的一朵奇葩。
费老原是江苏画院的著名画师,一九五八年,右手不幸患病残废,他痛苦万分,从此改用左手写字。志之所向,无坚不摧。经历十多个寒暑,费老终于以崭新的面目,异峰突起,他的佳作驰名国内外书坛。
同学们,象邓老、林老和费老,在他们生命的晚年,致病致残,却以顽强不屈的意志,锲而不舍地追求,取得显著的成就。我们正当年少,精神充沛,身体健康,不更应该有早努力吗?当然,对于大多数同学,并不要求人人都成为书法家,但至少应该把字写清楚、整洁,要学习历代书法前辈们的奋斗精神,用在我们的学习与工作中,就一定可以作出成绩来!

书 法 口 诀
点中周旋运笔锋,欲右先左横无平;
欲下先上坚无直,悬针垂露两分明;
撇勿过弯如劲啄,一波三折捺始成;
钩挑顿处忽迅出,心手相应百日功。

⑺ 绞丝旁,足字旁,虫字旁书法教案

教学内容:硬笔楷书的偏旁部首(三):牛字旁、竖心旁、左耳旁、反犬旁、马字旁、足字旁的写法

重点难点

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偏旁部首牛字旁、竖心旁、左耳旁、反犬旁、马字旁、足字旁。

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目标

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硬笔字的书写要领;

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硬笔楷书的偏旁部首:牛字旁、竖心旁、左耳旁、反犬旁、马字旁、足字旁的写法。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学具准备:钢笔,铅笔,练习本,A4白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汉字的偏旁部首是汉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好偏旁部首有利于写好汉字。行书的偏旁部首来自楷书,但书写更为简便。

二、讲授牛字旁的写法要领:

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讲解笔顺。

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牛字旁有什么特点。分小组讨论。

教师结合课本详细讲解:落笔先写撇横,再翻笔写竖勾,然后顺势由左下向右上写挑画。如“特”字。

教师在实物展台上示范写法两遍,学生模仿。

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举出牛字旁的字例,创作书写

表扬掌握特点的学生并在实物展台上展示。

对于书写不符合楷书规范的字例单独讲解并实物展台示范。

三、讲授竖心旁的写法要领:

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讲解笔顺。

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竖心旁有什么特点。分小组讨论。

教师结合课本详细讲解:落笔写短竖,再折笔写短横,然后翻笔向左上,顺势写长竖。有时横竖之间有牵丝相连,并形成一个针鼻孔似的小圈,就更显得玲珑剔透,生动活泼。如“情”字。

教师在实物展台上示范写法两遍,学生模仿。

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根据举出竖心旁的字例,自由创作书写

表扬掌握特点的学生并在实物展台上展示。

对于书写不符合楷书规范的字例单独讲解并实物展台示范。

四、讲授左耳字旁的写法要领:

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讲解笔顺。

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木字旁有什么特点。分小组讨论。

教师结合课本详细讲解:落笔写短横,顺势用笔而下写弧,再顿笔勾出,接着写竖勾,竖勾要挺劲,带有一定的弯势。如“陈”字。

教师在实物展台上示范写法两遍,学生模仿。

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根据举出左耳旁的字例,自由创作书写

表扬掌握特点的学生并在实物展台上展示。

对于书写不符合楷书规范的字例单独讲解并实物展台示范。

五、讲授反犬旁的写法要领:

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讲解笔顺。

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反犬旁有什么特点。分小组讨论。

教师结合课本详细讲解:侧锋落笔,随即向右下撇出,顺势另起笔写竖勾,再落笔写撇折挑。反犬旁可以写成楷书似的勾挑,也可以回锋收笔无勾挑;有勾挑的势必从左上落笔写撇或撇挑,无勾挑的势必从右上落笔写撇或撇挑,用笔的笔势不同,因此字的体态也不同。如“独”字。

教师在实物展台上示范写法两遍,学生模仿。

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根据举出反犬旁的字例,自由创作书写

表扬掌握特点的学生并在实物展台上展示。

对于书写不符合楷书规范的字例单独讲解并实物展台示范。

六、讲授马字旁的写法要领:

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讲解笔顺。

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金字旁有什么特点。分小组讨论。

教师结合课本详细讲解:落笔写出折勾,再回笔写竖横折勾,最后顺势写下横。下横一般写成挑画,以便书写右面点画。如“驰”字。

教师在实物展台上示范写法两遍,学生模仿。

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根据举出马字旁的字例,自由创作书写

表扬掌握特点的学生并在实物展台上展示。

七、讲授足字旁的写法要领:

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讲解笔顺。

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衣字旁有什么特点。分小组讨论。

教师结合课本详细讲解:落笔写左短竖,再提笔写横竖折,随即折笔写下横,接着转笔写竖横折,翻笔挑上,顺势写出两点,有时写得快写成一点上挑状也行。如“路”字。

教师在实物展台上示范写法两遍,学生模仿。

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根据举出足字旁的字例,自由创作书写

八、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小结本次课所学内容

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对于写的好的学生及时表扬鼓励,提高其书法的兴趣。

课后作业练习牛字旁、竖心旁、左耳旁、反犬旁、马字旁、足字旁的写法。

⑻ 胡德全的社会评价

天水湖畔 诗墨飘香---诗人书法家晓湖胡德全书法艺术赏析作者:和声
书法亦吟歌,横撇竖捺,就是音符,歌之也用气,腕力即歌喉,千古以来飘荡着动人的歌!书法亦舞蹈,或纵横一气贯之,或曲笔扭摆有度,中锋偏锋或枯或润尽展美妙韵致,历史空间舞步腾挪,留下了经典的舞姿。古今书法家就是这样的歌者和舞者。在现时代的书法家中,晓湖胡德全即是他们中间杰出的代表。胡德全的书法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所能成,法度严谨,屈伸有致,或壮怀激扬扼腕成轩昂的长歌,或柔情舒缓曼妙成典雅的舞蹈。他的书法中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意象,有“大翼垂天九万里,长松拔地三千年”的不凡气势,其落笔精妙,含筋抱骨,自然和谐,洒脱飘逸的书法艺术风格深深的感染着广大的书法爱好者,乃至乡野农人和城镇市民。胡德全,笔名晓湖,诗人、书法家。1970年7月生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毕业,现为中国清新文化协会清新书画院副秘书长、中国清新书画院甘肃分院秘书长、中华文化名人堂研究员、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东方诗书画艺术研究院院士、中国文学艺术家联合协会理事。晓湖十二岁开始学习书法,后师从苏波先生。仔细端详揣摩晓湖书法,可以看出除书法作品“佛”字可见晋唐之风,笔划间有王颜遗韵。其余法帖均令初次欣赏者颇费思量,然而细细品味之后,则令人穷途之时忽悟,若以笔笔有来历,字字有出处的学院派的僵化观点来评论晓湖书法则为大谬。其实晓湖早年习帖也曾泛学颜柳王等流派,然自跟从名师后,着重研习宋帖,如苏东坡-黄庭坚等,遂翻阅苏黄诸帖,尤其章草,终见神似。宋帖脱胎于晋唐,然又拓展新路。中国书法至宋代不仅笔毫有变,书风也有革新。后人所谓宋代书法尚意,就是针对他们在运笔、结构等方面变更古法,追求书法的意境、情趣而言的。单字结构奇险,章法富有创造性,经常运用移位的方法打破单字之间的界限,使线条形成新的组合,节奏变化强烈,因此具有特殊的魅力。晓胡浸淫于宋帖,经年酷暑寂寞苦修,并融合于自身学识,附着于豪放性情,终成正果。之所以让人一眼就喜欢上晓湖的字,细想,原因有三:一是,承历史根脉,积文化底蕴。晓湖书法兼备晋唐宋古韵,楷行草篆隶皆善,书法中极富大漠雄浑之风,张扬着大美的胡杨精神。所谓一方水土也养一方字,于他的书法中可闻大西北的朔风,可掂羲黄文化的厚重。如“佛”字,端庄丰润,纯是晋唐风韵;“天道酬勤”则强势而为,笔力千钧,有豪迈之气。而“山高人为峰”“凤凰山”则体现着中国象形文字的精妙。那张扬跋扈的人腿,登峰何足挂齿,人本身就是一座巍然矗立的巅峰。那“凤”字粗看反写了,以为笔误,窃想,书家是有意为之,凤凰和鸣,精神贯通。谁又能说,他的七步成诗的文化功底对他的书法没有影响呢?原因二是,锐意变革,个性鲜明。真正的书法家是不守陈规,敢于创新的。几十年的临池濡墨,一觉梦醒晨辉朝露,旅法中国书画雕塑家熊秉明先生曾言:“中国的书法,实际上就是在表达中国文化所崇尚的境界”。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为着这种境界,大可不必为陈规束缚,于是我们在德全的书法中见到了因内容各异而呈现出来的万千气象:庄重,抒情,狂放不羁,刚柔相济,於冲夷之中,蕴有激宕之气,或如隆隆惊雷,或如轻轻春风-----,似古人,则纯具匠心,无艺魂;不似古人则如无根之浮萍,恣意生长,反污了一江碧水。贵在似与不似间,方恰到好处,这便形成了胡德全独特的书法风格。笔者虽未亲眼见晓湖行笔,观其字,想其姿,他的笔锋定是紧紧咬住纸面,沙沙笔走龙蛇,似马蹄沓沓,蹄扬沙起,时空的风云际会和心潮的汹涌澎湃,酣畅淋漓的挥写,已不顾及所谓规矩,我手写我心。如漫山遍野的花草自在开放,那暖房里的花草怎能与之相比呢?原因之三,张扬性情,大气盘恒。人们喜欢他的字的核心理由,就是因为从他的字中,可以见出自然山水的真正美感,可以见出他心情的繁茂和缤纷。那种静寂幽谷修道的专注,那种百无禁忌的狂放,下笔如有神在,各种艺术类型,诗也罢,画也罢,书法也罢,注入真性情磅礴感情的即是大作品,真性情的字,往往是超越法度的。其中,几多天份,几多才情,几多愤激,几多壮歌,实在是难以以蠡测海的。真性情孕得好字。例如颜真卿,他的“多宝塔”“勤礼碑”,为世人喜欢,循规蹈矩,也是书法入门之途径。但他的“祭侄稿”才最让人动容,抒发的是真性情,是血泪喷涌之作,是越距之作,更是石破天惊之作!这样浑然天成的作品最难临摹,情之不至,金石难开。书法不仅是点化,不仅是框架,不仅是谋篇布局,书法更是长歌动地,是广袖舞天,是猛士铁血,是壮志梦想!俗话说,字如其人,正是此理。晓湖深情运笔,精气内蓄,墨酣力足,把人的精神人的性情注入书法中,使书法有了鲜活的勃勃生机。让人虽未谋面,已倍觉亲切,并从字中认识了性情中雄浑豪放的晓湖。晓湖书法,赞颂有加,其中辽宁诗人水色烟紫有切中精髓的的评论:“这是我认识的最为叫绝的善书者,妙笔尤精,顶端人物。我不说超绝群伦,却也不失君子的风度。其博涉多优的品质,高古超迈的胸襟气度,博闻卓见的学养学识,学具灵慧,学问游内,翰墨游外,所见者博,所取者精。是难得一见的书坛大家,浑身散发着人格魅力。作品耐看,婉约、豪放的风格,无不流畅华美,透射含蓄凝重。学养与文化内蕴颇为丰厚,有鲜明的文人气质。可谓:‘言可诲人,光可鉴物’。晓湖的字形结体非常讲究,技法十分精到,这样高雅的境界,书法清雅飘逸,让人一看即能一醉不起。真可谓:‘心同野鹤与尘远,诗似冰壶见底清。’”。
(有关胡德全详情请查阅网络)我们衷心的祝愿胡德全书法艺术永远长青!
胡德全墨彩赋格调作者:和声秦、汉、魏晋、唐宋··· 书家壮怀,奇峰突起,二王法帖、颠张醉素、丰颜骨柳、狂杨秀欧、苍黄韵苏··· 高山仰止!民国文人书帖,继往开来,成就亮丽风景;当今,书法大家风起云涌,虽难追古人,然艺无古今,亦有不凡神彩,历历数来,华夏国粹壮景。如麦积山崛起,羲皇故里-天水胡德全,得乃师苏波真传,少小练就书法童子功,壮年赳赳雄风焕发,是为陕甘宁区域的杰出书法家。至于用笔神妙,难以参其详悉也。天赋以奇志遣怀抱,地气接之拟形于翰墨也。是诗意,是性情,是妙趣,是质朴,赤子心境,斐然墨彩。研宋人之挺发,通人文而善焉;步太白得浪漫,熟诗经成雅颂;抱春花暖阳入胸襟,揽秋水长天作华章;化柳枝松杆及至彩虹弧线横亘地平线即为笔势曼妙,工笔深情柔媚,泼墨苍劲雄健;得人生五味缤纷七彩乃涉清水无味环宇混沌融进黑白为大道,林涛吼声浓墨,竹节虚心枯笔。其书作也,藏骨揉筋,含文包质,浩浩汤汤乎,悠悠幽幽乎,擂鼓阵阵乎,丝弦飘飘乎,没没汨汨,耀耀希希,迷离变化又清清朗朗,黄钟大吕又大音稀声,是故,显明匿踪,浑然一体,神韵其中。 吾曾幸随德全于黑、吉、浙诸省市展示其书法,或即兴为友人认真临池,或精心为展览华彩亮帖,观其英姿勃发,揣摩其心志,均感佩之,动容之。德全书法深为大家钟情。感其创意独特,有唐宋之风,如“佛”字;有时代新意,如“中华风水”。似古非古,亦中规亦越距,视书之内涵耳,视情之所至耳,每逢挥毫必静心,身旁喧声,书境幽谷,其已进入云深不知处的艺术佳境。笔下之时诗情涌,轻笔韵长,重墨交响。渐次发汗,渐次以杜康接力,书法是绣工的细巧,书法也是抡锤的重体力,求的是气韵丰足,虽歇下疲软,然漾在其脸上的是得酣畅艺术快意的灿笑。感其书法风格,含西北狂放,闻荒漠朔风,鹰击长空,雄浑雄阔。笔势中有股蛮力,有股霸气,惊诧其些许不可理喻的笔画,忽瓜割兮互裂,复交结而成族,合乎情理的容纳在完美的布局中。如“天道酬勤”,这幅帖中的好些笔画有违法度的,天哪,那“天”字的一捺竟然是逆笔向上,然整体看来又和谐。看其书法,倍感其西北汉子的性格,耿,率,火。以酒喻之,非珠光宝气的五粮,是质朴憨厚的茅台。书法中的酒气琳琅附之于其功底深厚的文化素养,尤其七步成诗的独门法器,令其书法艺术魅力剧增。感其大气盘亘,长歌满腔,有慈悲,那“佛”字让人顿生敬意;“言辞未吐··”帖,有优雅;“君子坦荡荡”,更见赤诚。热血喷涌出激动人心的壮美心声,如“青春之歌”、“夕霞绚丽”。凡艺术作品,注入大感情,汹涌澎湃而出的,就是大作品,甚而是石破天惊之作。倾真情,坦真心,是德全书法作品最鲜明的特点。近期,浙杭隆重举行“中国部长、将军、名家书画展”,德全成了展会上的亮点,各大媒体纷纷聚焦于德全。德全正逢壮年,是其艺术创作的井喷期,也是其不断精进,迈向日臻完美的彻悟时。艺无止境,日日习碑临帖想来也是德全自发的必修课,有时做一下休整和梳理,正是发起总攻所必备的,更是通向辉煌的必由之路。赋成,意犹未尽,作诗一首:
寄情墨香溢浩然青山鹏翅展晓湖菡萏绽心境烂漫寄情墨香溢浩然羲皇根脉传银河泻端砚笔走惊雷闪电挥毫天水间豪饮陶然德全醉剑惊现飞龙舞凤入云端猛士胸怀孕大千与葱茏承欢把空灵写满钟情丹霞自然登峰更有灿烂明天
(丁正伟,笔名和声、郑为,1956年生于上海,曾任上海印章协会秘书长并协助上海公安的特种行业的管理、上海某厂书记兼厂长、上海某商场总经理、上海虹口区书评协会理事,“读书通讯”编委、上海虹口区影评协会理事,“电影理论”主持、上海市工人文化馆文艺评论组成员、上海第二轻工业局基层工作处负责党的组织建设工作及理论刊物“奋进”主编、上海作协机关刊物“文学角”理事。历年所发文艺评论-通讯-新闻-艺术欣赏等文稿刊载于“中国电影通讯”“电影评论”“上海工艺美术”“文汇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青年报”“劳动报”“上海商报”“上海文化艺术报”等报刊。)
计划出版《百家姓书法藏头诗》、《晓湖诗文集萃》

⑼ 关于讲课的问题,请美术老师帮忙回答

这是初二下的全部美术教案,你自己选择一节吧。

第一课 中国现代美术作品欣赏---------《开国大典》(1课时)课 型: 单一课教学方法: 讲述、欣赏与思考。教学目的通过对油画《开国大典》的讲述与欣赏,使学生了解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的伟大成就,提高学生对油画中国民族化特点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教学重点作品的艺术处理及民族绘画与西洋绘画结合的特点。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大幅《开国大典》印刷品一张,[富有民族特色的工笔画和年画各一幅。2、学具:教材,笔记本。教学步骤组织教学:检查学生课前准备。导入新课:我们知道,中国的民族绘画-------中国画,是以线条、墨色来表现形体、质感,并与诗、书、画、石相结合,达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效果。(出示中国画、年画挂历)而西洋画中的主要画种----油画,却以丰富、能表现复杂的色调层次,能绘声绘色地表现人物形象。今天让我们来欣赏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画------《开国大典》(出示油画《开国大典》)作者介绍:作者:董希文(1914---1973年),我国著名的油画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浙江绍兴人。1933年考入苏州美专,1934年进杭州国立艺专预科学习,后考入该校本科。1938年在上海美专借读半年,后又去湖南沅陵国立艺专学习。学校内迁贵阳后,常去苗寨写生。1939年随校再迁昆明,毕业后由学校推荐去越南河内美术专科学校学习,不久回国。1940年到贵州省合作委员会编辑股任职。1943年至1945年在国立敦煌壁画研究所临摹壁画。1946年在北京艺专任教,1949年----1973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生前曾是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委员,中国美协创作委员会委员和绘画组副组长。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研室主任。曾任人民英雄纪念碑雕塑创作组长,并作《武昌起义》浮雕草图。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及参加香港、法国沙龙展出。并多次被选中为中国军、政代表团出国赠人的国礼。《开国大典》是中国油画民族化发展历程中的代表作,并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的肯定。他的艺术功底深厚,强调从整体观察对象和概括描写。重视以情作画,画中寓情。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深受群众喜爱。艺术欣赏:主题思想:作品是一幅深为群众欢迎的革命历史画。它表现了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宏伟壮阔的场面,再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划时代的一刻。作品欣赏:1)《开国大典》概括:画宽4.05米,高2.3米,油画。1952年至于953年作,现藏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画面主体为毛泽东主席和其它中央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代表着亿万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这庄严的声音,响彻天安门广场,回响在祖国大地,震撼着全世界。画面上,国家领导人虽只在左侧占画面三分之一的部分,但在暖调子的红灯笼、红柱子、红地毯的衬托下,非常醒目。毛泽东主席健朗魁伟的身姿处于画面中心,也体现了领导全中国的核心之核心,并与远方千千万万的群众遥相呼应,共同为中国历史掀开新的一页而自豪。画家在构图、设色、人物等场面的处理上,体现出一个泱泱大国的气魄和风度。如果你到过天安门城楼上,会更加体会到作者构图的大胆与巧妙。画家在画面上加宽了左右两边红柱子的实际距离,并把右边的一组红柱子搬到画面之外;将栏杆、地毯、游行队伍平行舒展开去使宏大的群众场面得以充分表现。天安门座北朝南,中央领导人本是面向南方站在毛泽东主席后面,处于逆光之中并背向观众。画家大胆地将中央领导人的位置移至左侧一角,从而消除了逆光与背向观众的现象,使画面显得更加明丽而喜气洋洋。再细看,毛主席的集团也不是面向正南方。另外,典礼当天是阴天有雨的天气,画家却把它改为秋高气爽的晴朗天气,使人有天随人愿、清爽欢快之感。所有这些大胆的改动,一般人看画时都并不会察觉,不会去分析这些情况给人的印象是,该画真实地、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开国大典的盛况。非如此不可。这就是艺术家大胆而高超的构图技巧,从而体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艺术不是生活毫不走样的“复制”,艺术的真实,不是生活的真实。艺术的表现,是由主题的需要而决定的。画家在此画中努力使西方的油画技法与我们民族的审美观相适应,特别在色彩处理上,强调色彩的单纯,对比强烈。红地毯、红灯笼、红柱子及远处红旗的海洋与蓝天、绿树形成对比基调,使画面热烈而明快的;金黄色的菊花与蓝天、白云的对比。既点明了秋高气爽的季节,又与黄色的灯穗相呼应,增强了华贵灿烂、富丽堂皇的欢庆气氛。总之,画中强调了物体的固有色,减弱了随光线、环境而异的西方画法用色法。柔进了中国画法的工笔重彩绘画技巧和敦煌壁画用色的特点。画家在描绘红地毯时,还独具匠心地在颜料中加入砂粒而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画家深厚的艺术功底,使这幅画成为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优秀作品。2)《开国大典》的历史遭遇作为历史画,不同于其他画种,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云表现事物的本质,要尊重历史的真实性。画家在处理历史的真实与艺术表现的手法上,掌握的分寸恰到好处。然后此画曾两次被歪曲修改。一次是1954年后,国家领导人中涂掉了高岗;第二次是1972年,去掉了刘少奇。这都违反了历史的真实性。所以,在1979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才使该画恢复了它的原状貌。艺术成就体现了中国历史的转折------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历史性画卷。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新起点-------是西方的油画技法与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相结合的典范。体现 了文学艺术既高于生活,又忠于生活。历史画,既要尊重历史的真实,又要进行艺术的提炼。结论《开国大典。是划时代的历史画卷,是西洋画(油画)与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相结合的杰作。第二课 中国画­­----山水(2课时)第1 课时:树木画法课 型:综合课教学方法:欣赏、讲解、示范与练习相结合。教学目的通过树木画法的教学,增加学生对中国画山水的了解,提高学生对中国画山水树木画法的技法与欣赏水平。为以后学习山水画打下基础。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树木的结构和中国画画树的特有的表现手法。难点:树木的穿枝插叶。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中国画山水画二至三幅。树木结构图一幅。树枝、树叶分类挂图各一幅。学具:国画工具­——笔、墨、纸、砚。教学步骤课前,在教室前面挂出写意山水画二至三幅。1导言:先欣赏挂在墙上的几幅山水画,由此引入新课,并介绍树木是山水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祖国的传统艺术,我们要十分珍爱并发扬光大。2树木的结构:树木的种类繁多,形状也千差万别,但每株树都是由枝、干、根、叶构成,它们的生长规律是:主干粗、枝干细,枝干越分越细。3树干、树枝的画法:画树的顺序是:先立干,后分枝,最后点叶。古人有“树分四枝”之说。意思是指画树要四面出枝,才能表现出一棵树的立体感。再则,画树枝要注意取舍、概括,以达到简化,同时在画面的树干时,多用浓墨,画后面的枝干时,多用淡墨来表现,使其具有远近关系和层次。古人经过长期的观察、提炼,把各种树木的种类和各种树枝的生长规律和形态概括为两种基本形态。即:“鹿角法”和“蟹爪法”。鹿角法:枝条上挺如鹿角状,两枝交接处的内角多为锐角,也有成钝角的,但不宜取直角,因直角太呆板。蟹爪法:枝条下屈,如蟹爪。(枣、柿等树,大体属于这一类。)4树叶的画法:树叶的表现法虽很多,但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即:点染法和双勾法。点染法:(1)胡椒法:为密集的圆形小点。最好用微秃的毛笔画,落笔时笔锋直擢纸面,有节奏地点下去。注意墨色的浓淡变化。梅花点与鼠足点:由五点聚成一个小单位,其形状如梅花和鼠足,然后由许多小单位交错排列而成。梅花点下笔重;收笔轻;鼠足点下笔轻,收笔重。松叶点:松叶又叫松针,由八、九笔或更多的笔画组成上仰的扇形,一般由中间一笔画起,先左后右,每个小单位参差交叠构成一大片树叶。介字点与个字点:叶形下垂,每个小单位形如“介”字或“个”字。要注意参差交叠与浓淡变化。双勾法:双勾法,就是用勾线的方法画树叶。其组织排列规律也与点染法相似。根据树叶的形状特征,可采用象征形的。如:三角形、圆形、菱形等。也可采用写实形的,如实的勾勒描绘树叶的形状。如梧桐叶、槐叶、棕叶等。采用双勾法,可以使丛林有变化,防止画面的单调和沉闷感。(介绍树叶画法时,除挂图外,还可采用边讲解,边示范的办法,以加深学生的理解。)作画步骤:以一棵树为例,边画边讲解。画主干。由上起笔向下用中锋画主干,运笔要加强顿挫转折,用墨宜稍淡,画成之后,用浓墨在背阴处略加破醒,树的精神就出来了。(2)画枝干。画枝干,一要注意穿插关系,树枝交叉的最小单位是三根枝条,这三条枝构成的状态以不等边三角形最美。落笔时,从主枝上生出小枝,小枝上又生出小枝,层层生发开去自可收到“齐而不齐,乱而不乱”的效果。二要掌握疏密关系,有收有放,才有风致。用墨要前枝浓,后枝淡,适当地把空间距离拉开。点叶。点叶从树端点起,注意疏密、浓淡及树冠的造型。画完后,还可在后面添加丛树和远树。作业要求临摹一棵树或多棵树。要求线条流畅,墨色有浓淡变化,以体现前后关系。第二课时: 山水画法课 型:综合课教学方法:讲解、启发、示范与创作练习相结合。教学目的通过创作山水画,提高学生的绘画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用绘画的表现 形式,抒发自己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平时从多种传播媒介接受和贮存的视觉审美信息和各种知识,创作一幅山水画。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山水画的创作步骤。难点:勾、皴、染、点的运用。教具和学具的准备教具:几种山石的皴法挂图一幅。山水画创作步骤图一幅。学具:国画工具-------笔、墨、纸、砚。教学步骤导言: 山水是离不开树、山、石的。上堂课我们已学过树木画法,本堂课我们将学习山石画法,并结合上堂课学的知识,创作一幅山水画。画山先画石,那么我们就从画古一讲起。石头的画法: 古人画石起手有:石分三面“之说。(边讲边示范)所谓”三面“无非是说,画石开始勾勒轮廓,就要分出它的阴阳向背,凹深凸浅的基本形态,即石头的体积感。(示范画石,要画群石。石的穿插在于大小高低,聚散得宜。)介绍几种山石的皴法。(将几种山石和皴法的挂图挂出讲解)斧劈皴:如刀砍斧劈,故称为斧劈皴。这种皴法宜于表现质地坚硬,棱角分明的岩石。作画时,常用中锋勾勒山石轮廓,而以侧锋横刮之笔画出皴纹,再用淡墨渲染。折带皴: 用侧锋卧笔向右行,再转折横刮;向左行可逆锋向前,再转折向下。画出的墨线如“折带”,故以名之。荷叶皴: 皴笔从峰头向下屈曲纷披,形如荷叶的筋脉,故名。创作步骤构思、构图。以平时见过的山水风景(影视、画页等都可以)大胆构思,运用学得的画尖技法和皴法,加以变通和发挥,创作一幅全新的山水画。勾线:(在上幅石头示范画的上面加山、作主体。)凡能用线概括的地方,要分出主次先后。用重墨(相对于整体来看)线尽量明确、肯定地勾出来。遇到有部分败笔也不要怕,不要中途怯场退却,要一直把整体画面的线都勾完后,再根据整体进行调整。皴擦:皴擦要在大的线的骨架基础之上加以补充,以进一步表现山石的脉络、转折,使画面逐步丰富起来。“皴”和“擦“是一个意思,只是笔触的大小与轻重略有差别。点染:在勾、皴的基础上进一步以不同笔法的点加以充实、丰富,逐渐形成画面的整体效果。染,放在最后进行。染,是以水分较多的笔触去画,但不可大面积地瞎涂。当留出的空白,要留出来,不可统统堵死。作业要求作业用纸,最好用生宣纸或毛边纸。提倡自己运用“勾、皴、染、点”的画法去变通表现,创作一幅山水画。(不定题)第三课 篆 刻(2课时)课 型: 综合课教学方法: 讲解、欣赏和学生刻印练习相结合。教学目的通过书法和篆刻的鉴赏,激发学生学习书法和篆刻的兴趣,了解我国书法、篆刻的起源和类别,使他们受到书法、篆刻美的陶冶,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篆刻的讲解和示范,使学生初步懂得治印的基本技法与步骤。教学重点与难点难点:篆刻时如何把运刀的方向、角度与力度。重点:篆刻的治印步骤及方法。教具与学具教具:各种字体的碑帖及名家书法作品数幅;狼毫小楷、刻刀、章料(青田石等)、宣纸、砚、墨、印泥、砂纸(粗细两种)圆镜、毛刷等演示用具;刻好的印章二枚、供学生仔细看。学具:刻刀、毛笔、墨、青田石或肥皂、土豆、橡皮等,砂纸、小圆镜、小牙刷、毛刷等。教学步骤第一课时:组织教学:检查学具、引导学生认真听课。讲授新课文字的产生和发展。 我国是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殷商时代应用甲骨文开始,距今约三千七百余年。最古老的文字是用图画方式表达,让人一看就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读出来,并明白它的意思,后来由于实际需要,又产生了音意相兼的形声字,以及运用了转注、假借的手法,有象形、指事会意的实体字和形声字,汉字的创造正是沿着这个道路发展下来的:书法的分类: 综合历代各种文字大致分为篆、隶、楷、行、草五大类。篆书: 甲骨文-------是殷、周时期的古文,因刻在龟骨上故名;石鼓文---------石鼓是秦朝的刻石,上面所刻的文字属于大篆的体系,也是我国最早的石刻;秦《泰山刻石》-------又称《封秦山碑》字体属于小篆,相传是秦代丞相李斯所写,小篆是从大篆省改而来的。隶书: 相传是狱史程邈被囚在监狱里时,把大小篆的笔画和结体作简化,便于书写。这种字体便在公文上使用起来。当时办公文的小官叫做“徒隶”,便把这种字体称为“隶书”楷书: 楷书真书,楷书,由隶书、隶草演变而成,字形方正,大小相近,有楷模的意思。行书: 行书书写速度较快,常作文章起稿用,没有一套规定的写法,写得规矩一点而接近楷书的叫“行楷”,写得放纵一点而接近草书的叫“行草”。草书: 章草-------又称隶草,其字形特点是解散隶体,趋于简便,但仍存隶书的形势,字字区别不相连绵; 今草--------相传是后汉的张芝从章草加以演变而成。特点是体势连绵,笔意奔放,常常是上一字的终笔,也就是下一字的起笔。篆刻的用途及分类。刻印章称为治印,治印多为篆字,故称为篆刻。篆刻要求书法、章法、刀法三方面的完美与巧妙的结合。古代在印面上刻着官阶或姓名来佩带,作为取得对方信任的标志,流传至今,仍保持了它从属性的用途,如取款,写证明必加盖公、私章等。印章作为一种辅助艺术运用在绘画、书法等艺术上,或用来说明主题内容、作者姓名、创作年月、收藏者等,或用来增加画面构图完整,成为世态作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常把篆刻、书法、绘画相提并论,称它们为“金石书画”。一幅好的国画作品,要求诗、书、画、印四绝。印章从印文制作看,有白文印(即阴文印)和朱文印(阳文印)、肖形印等。(举例说明)从字意上来看,有姓名印、别号印、年龄印等。(参照课本或举例各不同图说明)从印章盖在书画作品的位置上看,又可分为名章(姓名、别号、地名、年龄印均盖在靠作者姓名的下面或后面)、闲章(如诗句、成语、吉语、肖形图案等,均盖在作品的上首或下角)。边款,阴刻在印章的一边,好像画上题诗文款志一样,可以记录制作年代,作者情感和作者姓名。设计印稿章法篆刻:设计印稿在篆刻当中占相当重要的地位。设计印稿时首先应从章法上重点考虑,如印文的内容包含几个字,字与字之间笔画的多少,疏密关系的对比,根据印面的形状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排列方法、印文怎么样分间都需要精心设计。在设计当中,既要照顾全局的和谐、平衡、又要考虑局部在分朱布白时字与字之间相互呼应、联络的关系,要学会在自然错落、似不平衡的空间对比当中去寻找空间美感。在篆法上,一印当中所采用的字体必须是同一时期、同一体势的文字。排列方法单字姓,双字名,印文中不 带“印”字。假设“何柳伊”排为:右列作“何”,左列作“柳伊”即可。双字姓(复姓)双名者,假设〈欧阳秋香〉排为右列作“欧阳”,左列作为“秋香”即可。双姓,单名者。假设〈司马光〉排为右列作“司马”左列作为“光”即可。单姓、单名,印文中带“之印”者,假设〈王月之印〉排为右列作“王月”,左列作“之印”即可。有些姓名并不依照一般的规律排列,而采用“四文”式排法为使双字的名字不相分割,印文由姓列名旋转回接以求圆满。假设(何柳伊印)排为右列作“何、印”左列为“柳、印”。对于初学者平来说,应从规矩入手,支委切莫滥用“回文”。三、作业布置同学们回家构思设计一题自己的印稿,注意章法、篆法的和谐处理。课堂小结。布置下节课的用具。第二课时组织教学。复习旧课书法艺术,在字体上可分为几类?什么是朱文印,什么是白文印,篆刻分为几类?(提问学生,简略回答所学知识)讲授新课:篆刻的刻印步骤(分段进行教学,教师示范)写印稿: 选用毛边纸或其它薄而能吸水的纸,盖在用砂纸磨平的石章面上,按下石的轮廓,在轮廓内,用小楷笔蘸上浓墨(是墨汁而不是碳素墨水)写印稿.根据已设计好的印稿,反复多写几次,最后选一张配篆、章法满意的。印稿上石(渡稿):待印稿墨迹干后,再对准所刻的印面将稿纸反复在上面,固定好四边,把稿纸涂上清水,再用有吸水性能的纸,迅速吸掉浮在上面的余水。然后用四层毛边纸或宣纸盖于其上,用指甲在上面均匀地揉磨,于是墨稿便复印在章面上了。若揭下印稿发现个别的笔画未印清晰,可用墨笔再勾描清晰,便可运刀锲刻了。运用刀法:冲刀法——包括横冲、竖冲、逆冲三种姿式。初学者可先掌握由右向左的横冲刀法,刻竖画时可将印章转过来一律横刻,执刀如执笔,刀杆应向右倾斜,并用无名指抵住印面右侧边线用力,控制冲刀速度,避免打滑。刻字的方法:在刻字运用时,无论是刻“白文”或“朱文”印线条,运刀的方向都要由右(外)向左(内)或由上向下,或由下向上锲刻。在刻弧形的线条时要石随刀转,转石不转刀,采用“双刀”刻字,应先刻完笔画的一边后,将石章调转达180度,再锲刻未完成的另一边。要求印面的凹处呈倒梯形,这样处理,盖印文的线条显得变化,浑厚而不扁薄,求得金石气息。修改:印章刻好后不应急于盖印,须从整体章法上审查,将小镜照印面,细察印面效果,可补刀修饰。最后用牙刷刷去石屑,摁印泥盖在白纸上。巡回辅导,课堂总结及时纠正学生中的不良做法,当场演示,以便学生更清楚地看到。发现好的作品及时进行表扬,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的办法。教学后记本课时量安排较紧,第一课时内容较多,但必须讲透彻,一定要布置学生课后设计印稿,可用工具书帮学生查找字体,这样便于第二课时的完成。本课学生积极性很高,最好统一帮学生购买刻刀和石章,每人一元多钱就可购齐,学生也很乐意,效果也比较好,有兴趣的学生可鼓励课后多练习,并适当给予指导。第四课 诗意画(1课时)课 型:综合课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与创作练习相结合。教学目的在学习花鸟画和山水画的基础上,运用笔、墨来表现生活和意境的情趣,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画的优良传统。通过诗意画的创作练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诗意画的创作步骤。难点:画面意境的处理。教具与学具的准备准备2~3幅诗意画和数幅学生作品。国画工具:笔、墨、纸、砚、国画颜料。选择一首或一两句可入画的诗。教学步骤课前,将几幅诗意画和学生作品悬挂在教室里。导言:根据墙上所挂的几幅作品,介绍什么是诗意画?诗意画的特点以及学习画诗意画的意义,然后转入新课。作品欣赏:转入新课后,引导学生欣赏诗意画2~3幅,使学生懂得作诗意画如何立意、构图,以及笔墨的处理,为完成一幅诗意画创作作准备。作品欣赏之一:著名山水画大师李可染先生画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画面采用直构图,以体现山的宏伟气势、山树森茂、重重叠叠,几道瀑布飞泻而下,打破了画面的沉静;那道道弯弯的泉水,不仅穿透发画面的直构图,使画面生动多姿,更使人如临一个理想的、充满诗情画意的王国。作品欣赏之二:李可染先生画的《秋风吹下红雨来》,这只是他众多的牧牛图中的一幅。漫天飞扬的红叶,概括出整个秋天的景色,一个牧童悠然骑在牛背上,牛用一块重墨,使主体突出。这虽然表现的是普通的农家生活,但在画家的笔下,却满是诗情画意,充分体现了画家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真挚感情。设问:老师选择一首诗或一两句诗,进行赏析,然后让学生谈感受,理解诗意,老师最后作总结,并根据学生的思路,画一幅诗意画的的创作步骤图。参考资料: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王维《山居秋螟》: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作画步骤:立意、②构图、③勾线、④着色、⑤调整、⑥题诗、⑦盖章。老师先只写几个序号,待示范和讲解完后,让学生作答,以加深印象,再把字补上。学生作业以一首诗或一两句诗为题作画,教师行间辅导,及时发现好的作业,给予表扬,激发学生创作的积极性。作业要求本课以强调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为主,不必过多强调技法、技巧,凡是有新意的作品,均以肯定。要求学生完成一幅诗意画创作。第五课 写生色彩(1课时)课 型:综合课教学方法:通过讲授、欣赏、指导学生进行调色练习。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了解写生色彩的基础知识,提高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色彩的能力。通过调色练习,使学生掌握色彩的明、暗、冷、暖的表现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写生色彩的一般规律。单件物体的明暗、冷暖色彩的表现方法。静物画中的色调。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难点:对写生色彩中条件色的认识与分析。教具与学具教具:表现物体明暗、冷暖的色彩挂图。适量的静物、衬布。学具:水彩画工具(毛笔、颜料、调色盘、盛水瓶)、课本和作业本。教学步骤写生色彩是从写生出发,研究物象的固有色与条件色的相互关系,并找出其变化规律。固有色———物体本身的颜色。(展示静物蓝色花瓶、红色衬布等)条件色———(光源色、环境色)是物体的固有色在不同的光源照射下,在不同的环境色的影响下所呈现的色彩。一般规律如教材16页下图所示。(根据范图分析)在写生中怎样用色彩表现物体的明暗、冷暖关系。我们来观察色圆柱体。(见图一)假设这是一个浅桔黄色物体,那么真正表 现固有色的区域只有(2), 其余的都要受 光源与环境的影响。在色彩的明度表现上,与素描的明暗 表现法是一致的,要注意的是:色彩的暗部不是加黑颜色,是加一定的对比色。在色性及色彩冷暖的表现上,就一个 (1)(2)(3)(4)(5) 物体而言如果亮部呈冷蓝色,那么暗部相对的应呈暖蓝色。(展示色块冷暖对比图) 作品中的色调。一幅作品由各种色相组成,由于光彩的物体具有色彩因素和倾向。把这种客观存在的色彩统一倾向,通过作者的感受,概括地体现到画面上来,就成为画面色调。色调在一幅画中起着色彩支配作用。例如教本17页《佛像》作品的主要色彩由白色石膏和蓝色衬布所组成,光照射在画面不到四分之一的地方,衬布的蓝色通过光照,使物体有了统一的色彩倾向,这种蓝色倾向又被作者概括地体现到画面上,因此这张画可以说是一张蓝色调的作品,又由于它整体色彩比较重,也可以说是张暗调子作品。色调地表现作品主题,意境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佛像》作者用心把佛处在深暗、冷蓝的背景中,增强了佛的神秘和历史悠久的意味。色调可以从明度上分别,有亮调子、灰调子、暗调子。可以从色性上分有冷调子、暖调子、中间调子。可以从色相上分有红调子、蓝调子等。请同学们分析17面作品中的色调,边分析边总结肯定。《残留的玫瑰》暖调子,《石榴》暗调子,《窗台上的花》亮调子、中间调子,《同一静物》中一个是蓝调子,一个是红橙调子。作业要求学生进行调色练习。要求画出两组亮部冷暗部暖,或亮部暖暗部冷的色块图。对色彩冷、暖变化理解明确,明暗关系有条理。第六课 水彩静物画(2课时)课 型:综合课教学方法:欣赏、讲解、示范与写生练习相结合。一、教学目的1、通过调色练习使学生初步尝试用水彩颜色,熟悉 水彩画工具的性能,了解水彩画的干画法和湿画法二大技法。2、初步学习掌握水彩静物写生的步骤和技法。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水彩静物的干画法和湿画法。2、难点:水分和时间的掌握与条件的观察方法。三、教具与学具1、教具:(1)优秀的水彩画作品或教师习作。(2)水彩颜色、水彩笔、调色盘、笔洗和水彩静物写生步骤范画。2、学具:水彩颜色、毛笔、调色盘、盛水瓶、铅笔等。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水彩画工具的准备情况。(二)复习旧课,讲授新课。1、水彩画的工具性能和表现特点。提问:第一册和第三册我们学习了色彩的基本知识,水彩颜色调色练习和铅笔淡彩练习,同学们知道水彩画的表现特点及工具性能有哪些?(欣赏水彩画作品)水彩画是用水调和颜料画在特制的白纸上的一种绘画形式。它具有清新、透明、轻快等特点,水彩画技法在用水用色和用笔方面同我国传统的中国画技法有很多近似的地方。水彩画工具简便,携带方便,适宜在短时间内作画,是学习色彩造型较理想的画种。2、水彩画技法的的基本练习(教师示范并讲解掌握水分的时间及用笔的方法)画好水彩画,除了必须具备一定的素描基础和色彩知识外,关键在于掌握好

⑽ 自学书法从什么字体开始学习用什么工具和帖子

我是学习书法的。你刚学习书法选择隶书比较好汉《曹全碑》《乙瑛碑》
前者是美感
后者是练习你的基本力感
汉隶书法是
篆字进化至现现代的楷书、行书、草书的集成。
还有就是练习一些小楷,这个字体是最难也是最可以体现书法根底的字体。

热点内容
推进股票债券市场改革和法治 发布:2025-01-13 17:33:23 浏览:585
南安溪美法院 发布:2025-01-13 17:31:58 浏览:94
司法部机关党委 发布:2025-01-13 16:46:38 浏览:689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站的考核总结 发布:2025-01-13 16:17:18 浏览:904
道德悲情 发布:2025-01-13 15:40:23 浏览:599
经济法的种类及含义 发布:2025-01-13 15:38:57 浏览:514
2015年计划生育条例婚假 发布:2025-01-13 15:33:02 浏览:118
广东省食品安全条例修订草案 发布:2025-01-13 15:09:37 浏览:296
规章标语 发布:2025-01-13 15:04:54 浏览:731
法律非法学考什么 发布:2025-01-13 15:04:08 浏览: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