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依法治乡

依法治乡

发布时间: 2020-12-17 08:37:22

⑴ 乡镇干部在依法治县中发挥本职作用

司法行政机关承担着面向全社会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供法律服务、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职责,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首先,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为司法行政工作全面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四中全会公报中涉及司法行政机关职能的工作就有十余处,这在我国法治建设历史上是少有的。可以说,全会对司法行政作出新的重要部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司法行政工作的高度重视,同时对司法行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司法行政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其次,县级司法行政机关作为法治建设的主要实践者,在加快推进依法治县(区)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处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部,其职能涵盖了法制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服务、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在法治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保障性和服务性作用。如,司法行政机关通过法制宣传、法制教育,教育公民知法守法,培养社会主义法律人才,提高了全民的法律意识;律师、公证为各级党委、政府担当法律顾问,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增强了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为部分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彰显了法律的公平正义;通过人民调解,减少矛盾纠纷,为经济建设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总之,司法行政工作在依法治区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对全社会形成尊法、学法、用法、守法良好风尚,促进法治建设奠定了基础。同时,司法行政系统长期承担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建设职能,在法治建设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培育了一批法治实践工作的行家里手。因此,司法行政机关作为法治建设的主要实践者,在依法治县(区)工作中具有自身独特的职能优势,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依法治区的工作实践。

⑵ 如何加强乡镇法治建设

1、加强领导,形成合力。“法治”创建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法治”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法治”创建工作日常的组织、协调、指导、综合、检查等工作。各村镇直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创建活动,加强对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把创建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和解决创建活动中的重大问题。
2、健全机制,推动创建。要把创建活动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督促检查,促进创建活动各项任务的落实。
3、大力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加大对创建活动的宣传力度,向社会广泛宣传创建活动的意义、任务和工作重点,宣传创建活动中出现的好经验好典型,吸引更多的群众自觉投入到创建活动中来,努力扩大创建活动的群众基础,为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和舆论氛围。
4、突出重点,稳妥推进。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总结创建工作经验,抓好创建活动的重点,找准活动的切入点,提出阶段性工作目标与要求,统筹规划、分段实施、稳妥推进。要注重培育先进典型,总结推广先进经验。要加强调查研究,提高工作指导水平。
5、强化督查,夯实基础。把创建活动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实行目标责任制考核,加强督促检查,促进创建活动各项任务的落实。研究探索科学的创建活动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定期进行检查考核和评比表彰,推进创建活动扎实开展。
6、加强基础建设,落实各项保障。各单位、各部门要加强对创建活动人、财、物的支持,积极开展创建省级示范司法所活动;提供必要的创建活动经费,确保创建工作正常开展。

⑶ 作为乡镇长如何依法治镇

依法行政、依法执政。

⑷ 推进依法治县进程乡镇应该怎么做

结合本县实际,找准重点,突破难点,全面启动“法治地方”创建活动,加快推进依法治县进程。
规范秩序,实施诉访分离。该县积极探索诉访分离工作新路子。所有来信来访群众的基本情况都将进行登记,材料归档管理,与当事人商定初办意见。之后,召集公、检、法、司专家对涉法涉诉信访案件进行梳理、会诊、分流,办理意见反馈当事人。凡会商会议认为可以进行协调的,由承办的政法部门牵头组织调解、备案。凡会商会议认为不能协调的或调解无效的由责任部门引导走司法程序。当事人仍不走司法程序的视同放弃。对“闹访”不听劝阻者,给与训诫直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关口前移,规范项目监管。该县将32个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全入驻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办理行政许可、行政审批事项等工作,服务项目、办事程序、必备条件等“全透明”。针对有些政府投资工程存在设计漏项、围标串标,监管重合法形式轻实际结果等问题,该县创新监管方式,推行工程设计方案二次评审、工程预决算二次审计、工程材料询价二次复核、工程竣工二次验收、政府采购双轨并行的“五个二”管理制度,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招投标监督管理新模式
阳光操作,规范执法服务。该县明确公、检、法、司执法的法律依据、执法程序、办案各环节和结果,除依法不能公开的都要向社会公开,注重执法态度、执法方式。建立全方位的监督体系,把人大监督、行政和司法监督、党内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深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衔接的“大调解”体系,形成乡镇矛盾调处中心、村组矛盾调解室和群众说事室,包括“法律六进”和诉调对接的化解矛盾纠纷的“多覆盖”网络。凡能够调解的就地化解,需共同调解的联动调解,难以调解的积极引导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努力做到矛盾“零激化”、“零上交”。

热点内容
美国劳动法工作时间 发布:2024-12-25 14:15:32 浏览:376
志愿者宣传民法典 发布:2024-12-25 13:31:52 浏览:760
宅基地红本法律效力 发布:2024-12-25 13:29:41 浏览:635
2最新公司法 发布:2024-12-25 13:29:32 浏览:947
2020初级会计经济法30下午 发布:2024-12-25 13:06:51 浏览:329
交通法规实施细则 发布:2024-12-25 12:57:50 浏览:694
国家法官学院徐继军 发布:2024-12-25 12:56:40 浏览:796
国有独资公司遵守什么法律 发布:2024-12-25 12:49:05 浏览:421
南昌大学法学调剂 发布:2024-12-25 12:42:17 浏览:599
唐代的司法制度 发布:2024-12-25 12:42:16 浏览: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