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法治之道

法治之道

发布时间: 2022-05-29 16:46:05

① 人们把儒家学派的思想称为什么之道

儒家学派的思想称为——孔孟之道。

孔子与孟子同为儒家文化的大师,都推崇“仁”的思想,都讲求“仁者爱人”,但是二者却有着较大的区别。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则偏向愤世嫉俗。
所谓孔孟之道,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童子问易》看来:就个体而言,是弘扬、践行仁、义、礼、智、信等德行;对社会而言,是弘扬中华之德道:即厚生、爱民,公平、正义,诚实、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谐,民主、法治之道。

② 总理的上述报告体现了怎样的"法治之道

“说走就走的旅行”、“朋友圈”……记者会上,外交部长王毅妙语连珠,而译出这些妙语的翻译孙宁也给中外媒体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此前召开的政协新闻发布会上,翻译张蕾对“任性”、“铁帽子王”等高难度词汇的诠释,不禁让网友大呼“有才就是任性”。据了解,两会翻译多出自外交部翻译室,翻译室前主任陈明明表示,外长会是两会翻译的重头戏,采用交传方式,难度很大。正所谓台上“很任性”,台下十年功。

【两会上的“神翻译”】

吕新华:党和政府,还有人民群众,在反腐的问题上,我们的态度是一致的。我套用一个网络热词就叫:大家都很任性。在这一点上,没有分歧。大家都支持,有老虎的话,把他拉出来,态度上大家都很任性,对不对啊?

张蕾翻译:I should say, the Party, the government, and the general public actually adopt the same attitude when it comes to anti-corruption. So we can be said to be capricious in fighting against corruption, and we are entitled to be so。

铁帽子王:No one has impunity

你懂的:You know what I mean

【人选】 总理外长记者会用最顶尖翻译

在本次两会上,翻译精彩的表现获得了网友频频点赞。“能在现场做出准确翻译,最重要的是大量的词汇积累,还要有很强的现场应变能力。要在一瞬间判定确切含义,并找出准确的表达方法。例如没有直译、而是换一种说法,用‘谁也没有犯罪免责的权力’翻译‘铁帽子王’,就很到位。”

两会现场口译以往主要由外交部翻译室承担,今年呈现出一个新趋势,一些部委开始使用自己的翻译进行同传,因为他们更熟悉本部门的专业英文词汇。但记者提问还是由外交部翻译室进行交传,确保不会出错。两会时,翻译室会派出业务能力过硬、有经验的翻译,外长和总理记者会这两场,会派出顶尖翻译来做。

据了解,选择翻译的标准遵循周恩来定下的16字准则——站稳立场、熟悉业务、掌握政策、严守纪律,水平一定要达到“完整、准确、通顺、易懂”。张璐、孙宁、张京……这些都是近年来两会上的明星翻译,他们背后都有至少十几年的翻译经验。

【筹备】会前3个月起搜集材料集中准备

两会翻译的难点就是内容太广泛了,不知道记者会问什么问题,有些提问非常专业,如‘社保人员账户转移’。两会翻译平时就要有“职业性关注”,特别注意国内政治经济发展情况,关注热点话题和大政方针,知道如何翻译一些热点政经术语,例如“新常态”。

外交部翻译室在两会前大约3个月,就要搜集材料做集中准备,其中包括领导人讲话、《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的重要报道。一些比较难翻译的话,都要提前准备预案。

为确保万无一失,两会前翻译们还要模拟召开记者会,同事充当陪练,设计出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应对】 笔记不能遗漏避免使用华丽语言

两会临场翻译多采用两种形式,即同传和交传。同传只能听到一种语言,人大新闻发布会上傅莹回答问题时采用的就是同传,电视观众只能听到中文而听不到英文。交传则是不同步翻译,要说一段翻译一段,观众能听到两种语言,外长和总理记者会都使用交传。

采用交传,不仅现场记者,电视机前的观众也会听到翻译,这对翻译的临场应对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要做好记录。领导人发言时,即使是连续10分钟的讲话,也要尽可能全部翻译出来,因此笔记不能遗漏。翻译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录是否完整。其次是准确表达,避免使用太华丽的英语,尽可能用简洁明了的语言。

如果因为记者口音问题而有没听懂的地方,会请他再说一遍,确保翻译无误。如果遇到讲话者即兴发挥一些生动的表达方式,对翻译的业务素养就是很大的考验了。

③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说法

■ 全面推抄进依法治国,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这三方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是党领导全国人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遵循,必须牢牢把握,始终坚持。
■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党同法治不是对立的关系,也不是谁大谁小的关系,而是根本一致、内在统一的关系。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宪政道路的根本标志之一。
■ 要把我国的法治同西方所谓“宪政”区分开来。西方“宪政”旨在维护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和统治秩序,实质是资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法治是为社会主义制度服务的,目的是维护发展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我们强调的依宪执政、依宪行政,是社会主义法治的范畴,根本不是什么西方式的“宪政”。

④ 来说说自己为什么要选择律师这个职业

今年初,我进入律师行业,经过近一年见习和为期一周的律师岗前培训,我对律师这一职业的价值有了一些由衷的、粗浅的思索和认识。
?这可能如同我经常思考的哲学上的终极命题“我为什么要活着”一样令人费解、难以作答。可能有人看到这样的问题会不屑回答,笑我幼稚、书生气。可能有人会说:“我选择是因为我喜欢。”也可能很多人会说:“选择律师,当然是因为它是一种不错的谋生手段,所谓‘吾业赖是以食吾躯’。” 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些反应或者回答都无可非议。而我在这里谈谈自己的想法。
?从人的基本需要而言,为了拥有较为丰足而体面的生活是主要原因。人要吃五谷杂粮,要有衣食住行,没有职业,没有物质依赖当然不行。这几乎是每一个有职业的人的共同目的。除此之外,是否还可能有其他一些东西呢?每一职业自然有其自身的精神和目标,只有如此,这一职业才会更发达,天才会更蓝,人才会更美,生活质量才会更高,人类的前途也才会更光明。看当今,律师多以赚钱多为荣,从管理机构对律师事务所的排名也可见一斑,位高而多金者据上。用律师业的话说,就是少说空话多赚点钱。大多数情况下,律师业务创收多,意味着其服务好,诚信度高,拥有的客户多,我也基本上赞同这样说。按照人性的自然特点,只要存在谋求个人利益的地方,总会出现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情形。职业律师也是如此。
但是律师是否真的就应该以位高而多金为目标?恐怕目前许多人会说是的,很多人口虽不说,但会身体力行之。如果允许我在这方面说一点不合时宜的话,我认为律师不应该以此为最终目标。
生存对于一个人来说当然是第一要务,但是在不妨碍生存的情况下,律师应该更多地注重社会责任感。(当然如孟子之舍生取义我不敢妄言,否则别人定会讥我大话炎炎)。古人说,君子顺时而动,在民主法治理念得到空前彰显的今天,作为一个受到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专业的理论学习,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专业素质,品行情操都具有高层次性、被社会赋予推进社会正义、维护公共利益崇高使命的一个群体,律师何以安身立命?何以在社会的发展中承担起与其知识和身份相应的神圣的社会责任?恐怕在做一个对社会有宜之人的空话外,还更需要在追求个人经济利益与承担社会责任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身体力行地促进国家民主和法治建设的进程,这才是在其位谋其政。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运用法律为当事人服务的时候,胸中自应有泾渭,社会责任万不敢忘记。
首先,律师职业对律师个体要求高:责任心、正义感、博学、理性、善于思辩。
对每一个生活在世的人,都应当对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有一个基本的规划和设计,在社会生活中找自己准确位子,在自己的生活空间和人文圈子里做到尽善尽美,不断地超越自我,在谋求一己之幸福中,为他人、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从事律师职业的人,作为一个群体,它对每个体的要求高于其他职业,如责任心、正义感、博学、理性、善于思辩等。可见,你选择了律师职业本身就是一种自我挑战和定位。这样讲不是要求每个人都去从事律师职业,而是要求每个社会的一员都要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以己之努力为人类的发展和社会和进步做出贡献。
其次,律师在为委托人提供法律服务的过程中要恪尽职守,传法治之道,行法治之道。
每个律师能够直接地、在每一项业务中发挥作用的就是提倡并推崇法律至上的理念,既以“师”冠之,就要有“师”之德。执业过程中必须勤勉尽责,恪尽职守,迅速积极地对待委托人的事务,不拖拉迟延、敷衍马虎,同时在对法律的信仰、在尊重法律、遵守规则方面,要成为典范。这本身就是在承担社会责任,传法治之道——在工作中将法治的思想传播,行法治之道——在工作中与那些以权代法的行为斗争。也许每个律师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是这也许比我整天挑三拣四地发牢骚更有助于推动法治的进程。每个律师都应该首先以此努力为法治的进步作出表率,而不是有意无意地对司法腐败推波助澜。虽然有时律师为胜诉或收费会做一些不得已的事情,但我还是应该扪心自问:真是不得已吗?有没有别的办法?做此事,自己、法律、社会和当事人,谁是最后的胜者?胜的价值取向是否符合人类的进步发展的方向?对于这些问题
,如果我回答符合法的精神,那也就问心无愧,也就应奋勇而前行。
最后,律师要积极参与政治,通过职业群体的力量推动国家的制度创设和政治进步。
在律师制度成熟发达的国家,对律师群体的更高层面上的责任要求就是律师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对于国家的政治变革、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起到一定作用,其作用的大小直接决定一个律师对社会的贡献的大小。事实也正是如此,回首西方国家的律师制度发展历史,我发现,尽管律师作为一种职业,它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人们在具体的案件、事务中对法律服务的需求,但是在整个律师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律师却已渐渐跳出了“就案说案”的活动方式,在国家制度的创建、政治改革、文明的演绎等多个领域作出了突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律师也因此在这些国家的社会政治结构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直接参与并实际影响着办家的民主制度的运作和社会法治意识的提高。美国20世纪著名律师伍罗德.威尔逊在评价美国律师的功绩时说:“律师创立了州政府和联邦政府的结构。在建国初期,律师主宰了所有较大的政治进程。我们全国人民的信念,被铭刻在联邦的成文法律之中。每一个公共政策问题似乎或早或晚都将演化为法律问题
,对此,必须有训练有素的律师提供法律咨询。”此言不虚。前文已述,作为一个受到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专业的理论学习,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专业素质,品行情操都具有高层次性的群体,如果我们仅将自己的活动限定于有偿服务的纯业务的层面,如果我们所具有的丰富的智力资源不能被利用来为社会的政治变革、经济发展、文化进步作出贡献,那必然是律师群体的悲哀和国家、民族的不幸。所以,作为律师,我们应当具有广泛地参与政治、改造社会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在职业生涯中自觉地寻求自身的政治地位,以承担起这一伟大、庄重的社会责任。
让我们为这一责任不屑努力。

⑤ 关于与法同行的名言警句

关于与法同行的名言警句
1) 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宋·苏辙

2) 法律不可能给每个人以方便,如果它有益于全体和大多数人,我们就该满足了。——李维

3) 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英国法学家 波洛克

4) 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5) 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贝卡利亚(意)《论犯罪和刑罚》

6) 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己的德行。——阿奎那(意)《神学大全》

7) 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是为了束缚他的才能。——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

8) 法律地在暴力面前是没有发言权的。——西塞罗

9) 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强制,一部分靠榜样的效力。——格老秀斯(荷)

10) 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步。——杰弗逊

11) 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夏,庇护着我们大家;它的每一块砖石都垒在另一块砖石上。——高尔斯华绥

12) 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 好的秩序。——古希腊哲学家 亚里士多德

13) 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间再长,也还是没有制约力的。——爱·科克

14) 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托·伍·威尔逊

15) 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6) 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托马斯

17) 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克

18) 法律吸吮穷人的膏血,而富人却掌握着权柄。——英国作家 哥尔德斯密斯

19) 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就不再配享受自由了。——毕达哥拉斯

20) 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勒

⑥ 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建设什么样法治体系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建设法治中国与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同频共振,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与人民幸福唇齿相依。建设法治中国,既是立足解决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中矛盾和问题的现实考量,也是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

既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涵和法治保障;既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要求,也是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秩序与公平正义、维护人的权利与尊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与执政基础的法治基础。

(6)法治之道扩展阅读: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是我国法治同西方国家法治最大的区别。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真正实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

坚持党的领导和建设法治中国是高度一致的,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两者相辅相成。离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建不起来。同时,每个党组织和每名党员、干部,都必须服从和遵守宪法法律,绝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

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的三个方面包括哪些

一个是坚持党的领导,一个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个是贯彻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权理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这三个方面,规定和确保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内在属性和前进方向。

(7)法治之道扩展阅读

在改革开放以来法治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党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法治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这个法治理论,科学回答了中国要不要搞法治、搞什么样的法治、怎样搞法治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是指引中国法治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指南针和导航仪。

⑧ 关于学生法治的名言

1、做一个正直守法的公民是我毕生之追求。

2、做人道理无数条,遵纪守法要记牢。

3、做法律宣传的小天使,当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4、遵纪守法当合格公民 明礼诚信做文明学子。

5、遵纪守法,守护生命;以身试法,后悔一生。

6、自由不等于无序,有序才能自由。

7、仔仔细细学法,明明白白知法;切切实实守法,时时刻刻用法。

8、知识让人生辉煌,法律为生命护航。

9、知法与守法齐飞,幸福共和谐一色。

10、知法守法,顶天立地;违法犯法,害人害已。

11、知法是福,守法是宝,以法为友,人生不愁。

12、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生存法则也。

13、知法,让心灵无暇;守法,让世界美好。

14、正义与善良之花,必将盛开于法律的浇灌之下。

15、与法同行,与人为善,法律的力量永远是惩善扬恶。

16、与法牵手,到老不愁。

17、愉快从遵纪而生,幸福从守法而来。

18、有一种爱叫法律,有一种温暖叫遵守。

19、因为法,到处是希望与正义;因为法,到处是欢乐与旋律;因为法,到处是和谐与诚信。这株包涵了所有美好的花,也需要你我共同浇灌与呵护。

20、以身试法者,愚;以诚守法者,智。

21、以法育人,以法律己;法治社会,唯法先行。

22、以德育人,人更美;以法治人,人更正。

23、以德修身,以法束行。

24、以诚待人人人友睦,依法治国国国安宁。

25、一点一滴人情事,一毫一厘法理中。

26、学习一点法律,遵循一些规律。

27、学法最快乐,守法最光荣。

28、学法能辨别是非,知法能名荣辱,用法能解纷争。

29、学法明是非,懂法知荣辱,用法保幸福。

30、学法懂法做祖国好少年,守法用法做祖国好公民。

31、学法才能知法,知法才能用法。

32、行事违法人生窄,心中有法天地宽。

33、行法治之道,奔光明之路。

34、心中筑法墙,生活有保障。

35、推进法制,建设平安家园;倡导诚信,书写和谐港城。

36、思国思法思社稷,强兵强民强法治。

37、守法走遍天下,违法寸步难行。

38、手挽手共筑法治长城,心连心共建和谐社会。

39、失误可以有多个借口,犯法却没有任何推脱。

40、生命如花,法律如叶,叶守护花,给花美丽的绽放。

⑨ 法家的治国之道

商鞅、慎到、申不害三人分别提倡重法、重势、重术,各有特点。到了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时,韩非提出了将三者紧密结合的思想。法是指健全法制,势指的是君主的权势,要独掌军政大权,术是指的驾御群臣、掌握政权、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段。主要是察觉、防止犯上作乱,维护君主地位。当代学者刘木鱼(刘铎)在《非法非人治》中提到:“法之卫意,在乎君政,政之所为,在乎一道”。
战国初期,封建制在各诸侯国相继建立,应经济、政治、思想领域全面变革奴隶制的需要,产生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法家学派。这一学派的思想家在理论上各有特色,在方策上亦各有别,但都主张以“法”治国。讲学于稷下学宫的齐国法家,继承发展了管仲的思想,汲取了黄老之学,主张法礼并重,先德后刑,因道生法,形成了一套较为温和的法治理论。《管子》中的法家著作和帛书《经法》、《十六经》、《称》、《道原》等是他们的代表作。而秦晋两国的法家则主张严刑峻罚,反对礼义说教,专重于法、术、势,奖励耕战,富国强兵,力并天下。他们是法家中激烈而彻底的一派,政绩显著。历史上通常把秦晋法家视为先秦法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秦晋法家的创始人之一李悝,任魏文侯相,提倡“尽地力之教”,主张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调整租谷,创“平籴”法,兼顾农人与市民的利益。他还收集当时诸国刑律,编成《法经》6篇;《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法经》为中国古代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与李悝同时期的吴起先在魏国进行兵制改革,后又在楚国进行政治改革,“明法审会,损不急之官”,“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打破旧贵族的世卿世禄制,强迫旧贵族徙边垦荒,奖励“战斗之士”。后来,商鞅在秦实行两次变法,主要内容是: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奖励农战,凡勤于耕织而多缴粟帛者可改变原来身份;有军功者可授以爵位;实行郡县制;主张用严刑重罚以杜绝犯罪。但是他排斥道德教化,轻视知识文化的作用。他用发展观点看待历史,提出“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鞅重“法”,申不害则重“术”。“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韩非子·定法》)。为了防备大臣操纵权力、玩弄法柄,申不害建议最高统治者必须用术,君主应以“独视”、“独听”、“独断”的手段来实行统治。他认为,“独视者谓明,独听者谓聪。能独断者,故可以为天下主”,君主“方寸之机正而天下治,故一言正而天下定,一言倚而天下靡”。君主个人的言论和主张可以决定国家的兴亡,表明了专制独裁主义的思想。
慎到是法家中强调“势”治的一派,主张君主可以“握法处势”,“无为而治天下”。他从“弃知去己”的观点出发,提出“大君任法而弗躬,则事断于法矣”。他以法为最高准则,提倡“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所在”(《君臣》),强调“法”必须和“势”相结合,把君主的权势看作行法的力量,所谓“贤智未足以服众,而势位足以缶贤者”,但他又认为国家的存亡并非全由君主一人的力量所决定。“亡国之君非一人之罪也,治国之君非一人之力也”。他承认“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提出“守法而不变则衰”。
战国末期的韩非集秦晋法家思想之大成,将“法”、“术”、“势”三者糅合为一,又吸收道家思想,将法治理论系统化。他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剪除私门势力,“以法为教”,厉行赏罚,奖励耕战。在历史观方面,他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观点,把历史的发展分为上古之世、中古之世、近古之世和当今之世。在哲学上,用唯物主义观点改造老子关于“道”的学说,指出“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认为道是万物发展的总规律,理是个别事物的特殊规律。强调人必须遵循客观的规律进行活动。在认识论方面,他提出“参验”的方法,以“功用”的实际效果检验人的言行,认为“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据之者,诬也”。这种把“参验”作为判别知识真伪的思想,对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法家学派的法治理论对春秋战国之际进行封建化的改革以至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的封建国家起了重大的作用,并成为秦王朝的统治思想。到了西汉以后,独立的法家学派逐渐消失,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的体系中,德刑并用,成为维护地主阶级专政的有力工具。但是,先秦法家对以后的一些唯物主义者和进步思想家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壹法”、“一尊”强调统一法律的内容、立法权,并保持法的稳定性,即:“壹法”、“一尊”。“法莫如一而固”,“一”指的就是“法”的内容,不能“故新相反,前后相悖”,“固”则指保持法的稳定性,“朝令夕改”只会是亡国之道,这也反映了战国末期,法家从“变法”到“定法”的立场之转变,只有“政法独制于主”,才能保证“政不二门”,达到统一立法权之目的。

热点内容
税收法律知识心得体会 发布:2025-01-14 17:39:12 浏览:198
劳动法公休假规定怎么休 发布:2025-01-14 17:21:06 浏览:614
劳动法单休双休 发布:2025-01-14 17:18:44 浏览:784
州地区法院 发布:2025-01-14 17:09:53 浏览:37
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第六批 发布:2025-01-14 16:16:23 浏览:444
本办法规定了 发布:2025-01-14 16:15:44 浏览:664
公司律师管理 发布:2025-01-14 16:06:04 浏览:439
西昌市人民法院法官 发布:2025-01-14 15:57:29 浏览:155
艺术品成交确认书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1-14 15:53:25 浏览:95
民法中的过错 发布:2025-01-14 15:46:58 浏览: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