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构成要素
Ⅰ 构成道德的要素是什么
.道德是人们一种社会性的行为,道德是社会的产物,只有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中才涉及到道版德问题权。
2.人们用“道德”表达某种情感和行为的应当。“道德的”即意味着“应当的”。
3.道德、不道德的判断不是以某个人的观念为依据,而是以整个社会的观念为准,因此,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归根到底由社会生活的实际状况,尤其是由社会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的经济生活决定。社会生活尤其是经济生活的变化必然引起社会的道德意识的变化。
4.任何社会都需要一定的道德意识以协调人际关系,形成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
5.社会用道德来调节人们的行为,向社会成员发布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的指令,道德就同法律一样,成为某种规范,即道德规范。
6.为了达到用道德来协调社会关系的目的,社会依靠利用的是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三种途径或手段。
7.因此在人的社会生活中“道德的”东西有三类:一是社会或个人关于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的意识和观念,即道德意识;二是社会生活中
Ⅱ 道德品质构成要素是什么
道德品质构成的五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念、行
Ⅲ 品德构成的四要素在品德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样的
思想道德认识的形成是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基础。它是思想道德情、意、行形成的根据,是使一定的思想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道德行为的前提。没有它,就不可能形成思想品质。一句话,“知”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思想道德感情的形成对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起强化的作用,它积极地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完善和持续发展,进一步加深思想道德认识,增强思想道德意志,因此,“情”是思想品德发展的强化剂。
思想道德意志的形成是人的思想道德形成过程的关键。思想道德意志使一个人能够对自己提出严格的要求,做出道德选择,并贯穿于思想行为的全过程中。即使有了思想道德认识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思想道德意志,思想道德认识也不能转化为思想道德行为,即使实现了暂时的转化,也不能持久,因此,意是思想道德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
思想道德行为是思想道德品德形成全过程的归宿。如果没有思想道德行为,那么,不管那些认识、情感、意志多么的好,也只是个人的主观动机、感情和愿望,毫无实际的政治意义和道德意义。
Ⅳ 道德有哪些基本内涵
道德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们,对实践活动过程中必然产生和形成的人际关系专、利益分配、法属律制度和思想行为等进行价值判断、价值追求、价值选择、价值实现的总和,是人们行为活动的规范或行为准则,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是一个多要素、多层次、多结构的复杂而庞大的系统,覆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它既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是非、好坏、善恶、美丑、荣辱的价值标准,又是社会衡量一个人行为对错、好坏、善恶、美丑、荣辱的价值标准。它界定着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
从道德精神到道德规范,作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和直接指挥以及支配思想行为的文化指令,具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
Ⅳ 在品德结构知,情,意,行四个因素中,什么是基础什么是关键
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应是相互作用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这四者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
1、知,即道德认识,使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识辨能力,也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
2、情,即道德情感,使人们对社会道德思想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是进行道德判断时引发的一种内心体验。
3、意,即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作的自觉努力,使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
4、行,即道德行为,使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所做出的行为反应,是人的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行为外部表现,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
(5)道德的构成要素扩展阅读
知情意行概念:
在心理学理论中,
1、“知”认知、观念,认知包括感知觉、意识和注意、记忆、思维,整个是一个逐步上升逐步整合的过程。
2、“情”情绪、情感,情绪和情感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
3、“意”意志。
4、“行”行为。
人的认知和观念,有的是正确的、合理的,有的是不正确的、不合理的。人的情绪有正性的、有负性得的。人的意志品质也各有不同,意志的本质就是人对于自身行为关系的主观反映。
Ⅵ 道德的三要素
(1)道德意识:是对一定社会道德的主观认识和抽象理解,版是在道德活动中具有权善恶价值取向的各种心理过程和观念。它由道德规范意识和道德思想意识两个因素构成。前者是一定民族、阶级、社会团体乃至整个人类的某种群体的道德意识,是指导和评价个体行为的善恶标准,包括道德原则、规范和范畴。它贯彻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表现为政治道德、职业道德、社会生活准则等。后者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对社会道德的认识水平,以及通过道德实践后所达到的道德境界,包括道德观念、道德感情、道德信念、道德意志、道德理想和一定的道德理论体系等,是个体进行行为选择的内在机制(2)道德关系:是指在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意识、道德原则和规范支配下形成的,以某种特有的活动方式而存在的特殊的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体系。它的形成不以个别人的意志为转移,是社会中的稳定联系的关系中的一个侧面。道德关系可分为个人与社会整体、个人与个人、社会整体与社会整体之间的三类关系。
(3)道德活动:是指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观念、道德原则和规范所进行的各种具有善恶意义的个体行动和群体实践。主要包括道德行为选择、道德评价、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等形式。
Ⅶ 道德素质具体包括哪些方面
道德素质,特指人在道德方面的内在基础,是人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包含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人的道德素质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从道德领域看,则包含:恋爱、婚姻、家庭道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等。
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道德的规范和引导是不可缺少的。道德的强大精神力量对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具有极强的促进作用。“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要实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离不开人的道德素质力量所迸发的巨大精神动力,换言之,人的道德素质在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具有重要作用。 人的道德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之一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让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道德的因素在其中起着重要而关键的作用。 中国古代就十分重视人的道德素质的社会作用。提出“德者,国家之基也”,“有才无德,其行不远”。德乃做人之首,道德是文化最基本的内容之一。
胡锦涛强调“要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所有这一切都表明道德素质在人的整体素质中的关键地位,以及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性。社会发展需要人们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健康的思想情操、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远大的理想抱负,这是调节个人的行为、处理个人与他人和社会关系的必需,没有人的道德素质,就没有社会和谐,也就没有全面小康社会;没有人的道德素质的提升就没有社会的进步。 良好的道德素质能够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和谐社会必须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协调的社会,一定是社会经济秩序运转良好并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任何一种经济形式的生成或建立,都离不开一定的道德观念或符合某种道德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也不能例外。
道德素质的提升是市场经济资源合理配置、速度与效率并重,可持续高速运行,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诺斯教授曾说过,自由市场制度本身并不能保证效率,一个有效率的自由市场制度除了需要一个有效的产权和法律制度相配合之外,还需要在诚实、正直、合作、公平、正义等方面有良好道德的人去操作这个市场。如果在市场经济中人们普遍自私,既不信任对方,又不真诚合作,互相欺骗,这种条件下的经济形式很难发育良好。
因此对市场经济主体,诚信、合作、恪守道德比相互欺诈更有利于自我发展。 良好的道德素质有利于保持社会和谐团结稳定,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氛围。邓小平曾多次阐明社会主义道德对现代化建设、对改革开放的导向、动力和保障作用。他指出:“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偷盗、贿赂横行的世界。”
市场经济是靠人来建设的,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途、命运和发展。没有良好道德素质的人和规范的社会经济秩序,就不会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完善和发展。 道德素质的提高将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世界范围内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赛,不仅仅是经济、科技和军事力量的竞争,同时也是国家之间精神力量的较量,民族精神的较量,归根结底是人的素质和道德风貌的竞争。
20世纪后期,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思想文化领域的竞争。一些学者提出了“文化战争”概念。物质资料的生产,在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中是有形的,是硬件,而精神资料的生产状况则是无形的,是软件,但起主导作用,处于支配地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崇高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实现人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使命感和紧迫感,都可以转化为生产力,成为增强综合国力的巨大动力。
回望人类历史,道德的光辉伴随社会前进的每一个脚步。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社会每个分子的参与,公民道德进步能够促进社会进步。作为“社会人”,我们对自身道德素质的追求应该是永无止境的,国家也应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力度,只有这样,社会才能不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才能早日实现。
Ⅷ 简述职业道德的含义和构成要素。
1、职业道德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狭义的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2、职业道德的构成要素:
(1)职业道德是一种职业规范,受社会普遍的认可。
(2)职业道德是长期以来自然形成的。
(3)职业道德没有确定形式,通常体现为观念、习惯、信念等。
(4)职业道德依靠文化、内心信念和习惯,通过员工的自律实现。
(5)职业道德大多没有实质的约束力和强制力。
(6)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是对员工义务的要求。
(7)职业道德标准多元化,代表了不同企业可能具有不同的价值观。
(8)职业道德承载着企业文化和凝聚力,影响深远。
(8)道德的构成要素扩展阅读:
职业道德的特征:
1、职业性。职业道德的内容与职业实践活动紧密相连,反映着特定职业活动对从业人员行为的道德要求。每一种职业道德都只能规范本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在特定的职业范围内发挥作用。
2、实践性。职业行为过程,就是职业实践过程,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体现出职业道德的水准。职业道德的作用是调整职业关系,对从业人员职业活动的具体行为进行规范,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道德冲突。
3、继承性。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会被作为经验和传统继承下来。即使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同样一种职业因服务对象、服务手段、职业利益、职业责任和义务相对稳定,职业行为的道德要求的核心内容将被继承和发扬,从而形成了被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普遍认同的职业道德规范。
4、多样性。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职业道德标准。
Ⅸ 道德品质的构成要素有
一般来说,道德品质的心理结构主要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版德行为四种心理成权分。
道德认识丨是对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道德情感丨是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情绪和态度。道德情感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实现执行转化的催化剂。
道德意志丨是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的目的,积极调节自己的活动,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既定目标的心理过程。道德意志起着支撑和调节作用。
道德行为丨是个人按照道德规范所采取的言论和行动。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是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
Ⅹ 职业道德构成要素
(1)职业理想: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具体职业的选择、向往以及要达到的成就的构想。
(2)职业态度:就是劳动态度,是职业劳动者对社会、对其他劳动者履行各种劳动义务的基础。
(3)职业责任:职业责任就是从业者对自己的职业集体和对社会必须承担的特定的职责和义务。
(4)职业技能:职业技能指从业者胜任职业活动的具体业务能力。它是职业道德的载体和表现手段。
(5)职业纪律:职业纪律是一种以规章、制度、条例等形式来维持职业活动的正常秩序,调节职业活动各种现实关系的行为准则。
(6)职业良心:职业良心就是职业劳动者对职业责任的自觉意识,是人们在职业实践中形成的内心尺度或内心天平。
(7)职业荣誉:职业荣誉是人们对职业行为的社会价值所作出的公认的客观评价和正确的主观认识,是职业责任和职业良心的价值尺度。
(8)职业作风:职业作风是指职业劳动者在其职业实践和职业生活中所表现的一贯态度,是职业道德在职业劳动者实际行动中的习惯性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