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书法道德篇

书法道德篇

发布时间: 2022-05-30 11:12:54

① 写一张有关志高存远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硬笔书法字

重莫如国,栋莫如德。——国语

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屈原

一寸山河一寸金。

富贵倘来君莫问,丹心报国是男儿。——于谦

人生富贵岂有极?男儿要在能死国。——李梦阳

丈夫所志在经国。——海瑞

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吕坤

君子之为学也,将以成身而备天下国家之用也。——宋纁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国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张煌言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已。——顾炎武

丈夫不报国,终为愚贱人!——陈恭尹

富天下,强天下,安天下。——颜元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丘逢甲

海水沸腾,耳中梦中,炮声隆隆。凡百君子,岂能无沦胥非类之悲乎?图避谤乎?闭户之士哉!——康有为

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梁启超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

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保国家。——秋瑾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拚得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秋瑾

抖擞精神,唤起国魂,思独立,心如百炼金坚。把微躯为国捐,把微躯为国捐。羞偷生,怕神州瓦解难全。——黄遵宪

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詹天佑

新浪博客 书家必备:道德名言〔04〕知礼篇 〔03〕诚信篇 〔02〕守法篇 〔01〕爱国篇

② 小学生参赛书法作品 38字

新浪博客 书家必备:道德名言〔04〕知礼篇 〔03〕诚信篇 〔02〕守法篇 〔01〕爱国篇

③ 关于书法的名人名言

书,心画也。〔中〕扬雄:《法言?问神》
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中〕刘熙载:《艺概?书概》
书,形学也。有形则有势。〔中〕康有为:《广艺舟双揖?缀法》
书法,就其现象而言,它是一门借助于汉字,追求运动、节奏、张力,有着无穷变化的点画线条形式及其递进组合态势的抽象艺术。〔中〕丛文俊:《书法意象批评释名》
喜即气和而宇舒,怒则气粗而宇险,哀则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浅深,变化无穷。〔中〕陈绎曾:《翰林要诀?变法》
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中〕蔡邕:《九势》
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中〕蔡邕:《九势》
虽学宗一家,而变成多体,莫不随其性欲,便以为姿。〔中〕孙过庭:《书谱》
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中〕苏轼:《论书》
字画本自同工,字贵写,画亦贵写。以书法透入于画,而画无不妙;以画法参入于书,而书无不神。〔中〕周星莲:《临池管见》
作字惟有用笔与结字。用笔在使尽笔势,然须收纵有度;结字在得其真态,然须映带匀美。〔中〕冯班:《钝吟书要》
书道妙在性情,能在形质。〔中〕包世臣:《艺舟双揖?答三子问》
书以笔为质,以墨为文。〔中〕刘熙载:《艺概?书概》
书之要,统于“骨气”二字。〔中〕刘熙载:《艺概?书概》
书要兼备阴阳二气。大凡沈著屈郁,阴也;奇拔豪达,阳也。〔中〕刘熙载:《艺概?书概》
写字者,写志也。〔中〕刘熙载:《艺概?书概》
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中〕刘熙载:《艺概?书概》
作书能养气,亦能的助气。〔中〕周星莲:《临池管见》
书道,亦足以恢扩才情,酝酿学问也。〔中〕周星莲:《临池管见》
善书。书与画殊途同归也。〔中〕朱和羹:《临池心解》
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中〕沈尹默:《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
中国书法从很早开始便成就为一门最为普及的艺术,一门最引人入胜的艺术;而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又成就为一门独特的、高级的艺术。〔中〕陈廷佑:《中国书法美学?国粹论》
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中〕卫夫人:《笔阵图》
用笔须手腕轻虚。〔中〕虞世南:《笔髓论?指意》
大抵腕竖则锋正,锋正则四面势全。次实指,指实则节力均平。次虚掌,掌虚则运用便易。〔中〕李世民:《笔法诀》
妙在执笔,令其圆畅,勿使拘挛。〔中〕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平腕双苞,虚掌实指,妙无所加也。〔中〕韩方明:《授笔要说》
用笔之力,不在于力;用于力,笔死矣。〔中〕林蕴:《拨镫序》
虚掌实指,指不入掌,东西上下,何所阂焉!〔中〕林蕴:《拨镫序》
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中〕苏轼:《论书》
知书不在于笔牢,浩然听笔之所之,而不失法度,乃为得之。〔中〕苏轼:《论书》
执之欲紧,运之欲活,不可以指运笔,当以腕运笔。执之在手,手不主运;运之在腕,腕不主执。〔中〕姜夔:《续书谱?用笔》
双钩悬腕,让左侧右,虚掌实指,意前笔后。〔中〕丰坊:《书诀》
大字运上腕,小字运下腕,不使肉衬于纸,则运笔如飞。〔中〕丰坊:《书诀》
悬腕则笔势无限,否则构而难运。〔中〕徐渭:《笔玄要旨》
执笔欲死,运笔欲活。指欲死,腕欲活。〔中〕王澍:《论书剩语?执笔》
臂、腕、指三者功夫齐到,方能成书。〔中〕朱履贞:《书学捷要》
臂肘一悬,则周身之力自至矣。〔中〕朱履贞:《书学捷要》
中锋腕力尚矣,然腕力之运行,全在肘力左右之,非怒笔木强之谓。〔中〕朱和羹:《临池心解》
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中〕蔡邕:《九势》
转笔,宜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露。〔中〕蔡邕:《九势》
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有,至回左亦尔。〔中〕蔡邕:《九势》
藏头,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中〕蔡邕:《九势》
护尾,点画势尽,力收之。〔中〕蔡邕:《九势》
书有二法:一曰疾,二曰涩。得“疾”、“涩”二法,书妙尽矣。〔中〕蔡邕:《衍极》
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中〕卫夫人:《笔阵图》
第一须存筋藏锋,灭迹隐端。〔中〕王羲之:《书论》
每书欲十迟五急,十由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方可谓书。若直笔急牵裹,此暂视似书,久味无力。〔中〕王羲之:《书论》
粗不为重,细不为轻。纤微向背,毫发死生。〔中〕王僧虔:《笔意赞》
最不可忙,忙则失势;次不可缓,缓则骨痴。〔中〕欧阳询:《传授诀》
太缓而无筋,太急而无骨。〔中〕虞世南:《笔髓论?指意》
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抄;一点之内,殊衄挫于豪芒。〔中〕孙过庭:《书谱》
转折者,方圆之法,真多用折,草多用转。折欲少驻,驻则有力;转不欲滞,滞则不遒。然而真以转而后遒,草以折而后劲,不可不知也。〔中〕姜夔:《续书谱?真书》
用笔如折钗股,如屋漏痕,如锥画沙,如壁坼。……折绞股欲其曲折圆而有力,屋漏痕欲其横直匀而藏锋,锥画沙欲其无起止之迹,壁坼者欲其无布置之巧。〔中〕姜夔:《续书谱?用笔》
古人论诗之妙,必曰沉着痛快。惟书亦然,沉着而不痛快,则肥浊而风韵不足;痛快而不沉着,则潦草而法度荡然。〔中〕丰坊:《书诀》
“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此八字真言,无等等咒也。〔中〕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作书最要泯没棱痕,不使笔笔在纸素成板刻样。〔中〕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不使其自僵,乃是千古不传语。盖用笔之难,难在遒劲,而遒劲非是怒笔木强之谓,乃大力人通身是力,倒辄能起。〔中〕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作书须提得笔起,不可信笔。盖信笔则其波画皆无力。提得笔起,则一转一束处皆有主宰。转、束二字,书家妙诀也。〔中〕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欲知多力,观其使运中途。何谓丰筋?察其纽络一路。〔中〕笪重光:《书筏》
能运中锋,虽败笔亦圆;不会中锋,即佳颖亦劣。〔中〕笪重光:《书筏》
劲如铁,软如棉,须知不是两语;圆中规,方中矩,须知不是两笔。〔中〕王澍:《论书剩语?运笔》
能用拙,乃得巧;能用柔,乃得刚。〔中〕王澍:《论书剩语?运笔》
用笔沉劲,姿态乃出。〔中〕王澍:《论书剩语?运笔》
须是字外有笔,大力回旋,空际盘绕,如游丝,如飞龙,突然一落,去来无迹,斯能于字外出力,而向背往来,不可得其端倪矣。〔中〕王澎:《论书剩语?运笔》
隔笔取势,空际用笔,此不传之妙。〔中〕王澍:《论书剩语?运笔》
书家贵下笔者重,所以救轻靡之病也。然一味苍辣,又是因药发病,要使秀处如铁,嫩处如金,方为用笔之妙。〔中〕吴德旋:《初月楼论书随笔》
几下笔须使笔毫平铺纸上,乃四面圆足。〔中〕包世臣:《艺舟双楫?述书上》
惟管定而锋转,则逆入平出,而画之八面无非毫力所达,乃后积画成字,聚字成篇。〔中〕包世臣:《艺舟双揖?述书中》
用笔之法,见于画之两端,而古人雄厚恣肆令人断不可企及者,则在画之中截。〔中〕包世臣:《艺舟双揖?历下笔谭》
每作一画,必有中心,有外界。中心出于主锋,外界出于副毫。锋要始、中、终俱实,毫要上下左右皆齐。〔中〕刘熙载:《艺概?书概》
起笔欲斗峻,住笔欲峭拔,行笔欲充实,转笔则兼乎住、起、行者也。〔中〕刘熙载:《艺概?书概》
逆人、涩行、紧收,是行笔要法。〔中〕刘熙载:《艺概?书概》
笔心,帅也;副毫,卒徒也。卒徒更番相代,帅则无代。论书者每曰“换笔心”实乃换向,非换质也。〔中〕刘熙载:《艺概?书概》
要笔锋无处不到,须是用“逆”字诀。勒则锋右管左,努则锋下管上,皆是也。〔中〕刘熙载:《艺概?书概》
凡书要笔笔按,笔笔提。〔中〕刘熙载:《艺概?书概》
书家于“提”、“按”二字,有相合而无相离。故用笔重处正须飞提,用笔轻处正须实按,始能免堕、飘二病。〔中〕刘熙载:《艺概?书概》
书有振、摄二法。〔中〕刘熙载:《艺概?书概》
行笔不论迟速,期于备法。善书者虽速而法备,不善书者虽迟而法遗。〔中〕刘熙载:《艺概?书概》
用笔者皆习闻涩笔之说,然每不知如何得涩。惟笔方欲行,如有物以拒之,竭力而与之争,斯不期涩而自涩矣。涩法与战掣同一机窍,第战掣有形,强效转至成病,不若涩之隐以神运耳。〔中〕刘熙载:《艺概?书概》
书要曲而有直体,直而有曲致。〔中〕刘熙载:《艺概?书概》
字有果敢之力,骨也;有含忍之力,筋也。〔中〕刘熙载:《艺概?书概》
书法在用笔,用笔贵用锋。〔中〕周星莲:《临池管见》
作字之法,先使腕灵笔活,凌空取势,沈著痛快,淋漓酣畅,纯任自然,不可思议。将能此笔正用,侧用,顺用,重用,轻用,虚用,实用,擒得定,纵得出,拓得开,浑身都是解数,全仗笔尖毫末锋芒指使,乃为合拍。〔中〕周星莲:《临池管见》
擒纵二字,是书家要诀。〔中〕周星莲:《临池管见》
凡字每落笔,皆从点起。点定则四面皆圆,笔有主宰,不致偏枯草率。〔中〕周星莲:《临地管见》
用笔到毫发细处,亦必用全力赴之。〔中〕朱和羹:《临池心解》
工夫深,虽枯亦润;精神足,虽瘦亦肥。〔中〕姚孟起:《字学臆参》
其墨或酒或淡,或浸或燥,遂其形势,随其变巧。〔中〕欧阳询:《用笔论》
带燥方润,将浓遂枯。〔中〕孙过庭:《书谱》
凡作楷,墨欲干,然不可太燥。行草则燥润相杂,以润取妍,以燥取险。墨浓则笔滞,燥则笔枯,亦不可不知也。〔中〕姜夔:《续书谱?用墨》
字之巧处在用笔,尤在用墨,然非多见古人真迹,不足与语此窍也。〔中〕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论用笔》
筋骨不生于笔,而笔能损之,益之;血肉不生于墨,而墨能增之,减之。〔中〕笪重光:《书茂》
画法字法,本于笔,成于墨,则墨法尤书艺一大关键已。笔实则墨沈,笔飘则墨浮。〔中〕包世臣:《艺舟双楫?述书下》
墨到处皆有笔,笔墨相称,笔锋着纸,水即下注,而笔力足以摄墨,不使旁溢,故墨精皆在纸内。〔中〕包世臣:《艺舟双揖?述书下》
用墨之法,浓欲其活,淡欲其华。〔中〕周星莲:《临池管见》
墨不旁出,为书家上乘。〔中〕朱和羹:《临池心解》
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中〕蔡邕:《九势》
书之章法有大小,小如一字及数字,大如一行及数行,一幅及数幅,皆须有相避相形、相呼相应之妙。〔中〕刘熙载:《艺概?书概》
凡书,笔画要坚而浑,体势要奇而稳,章法要变而贯。〔中〕刘熙载:《艺概?书概》
笔画少处,力量要足以当多;瘦处,力量要足以当肥。〔中〕刘熙载:《艺概?书概》
字莫患乎散,尤莫病于结。散则贯注不下,结则摆脱不开。〔中〕周星莲:《临池管见》
作书贵一气贯注。凡作一字,上下有承接,左右有呼应,打叠一片,方为尽善尽美。〔中〕朱和羹:《临池心解》
法者,左顾右盼,前呼后应,笔笔断,笔笔连,修短合度,疏密相间耳。〔中〕姚孟起:《字学臆参》
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是事实,中山兔毫不能佳也。〔中〕蔡邕:《笔论》
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中〕蔡邕:《笔论》
欲书者,先于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堰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中〕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
凡书贵乎沉静,令意在笔前,字居心后。未作之始,结思成矣,仍下笔不用急,故须迟,何也?笔是将军,故须迟重。心欲急不欲迟,何也?心是箭锋,箭不欲迟,迟则中物不入。〔中〕王羲之:《书论》
必使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手达情,书不妄想。〔中〕王僧虔:《笔意赞》
轻重出于心,而妙用应乎。〔中〕虞世南:《笔髓论?释真》
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中〕虞世南:《笔髓论?契妙》
翰不虚动,下必有由。〔中〕孙过庭:《书谱》
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中〕孙过庭:《书谱》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中〕柳公权:《旧唐书?柳公绰传》
心能转腕,手能转笔,书字便如人意。〔中〕黄庭坚:《论书》
未书之前,定志以帅其气,将书之际,养气以充其志。〔中〕项穆:《书法雅言?神化》
本领者,将军也;心意者,副将也。本领极要紧,心意附本领而生。〔中〕冯班:《钝吟书要》
用意险而稳,奇而不怪,意生法中,此心法要悟。〔中〕冯班:《钝吟书要》
书要心思微,魄力大。微者条理于字中,大者旁礴乎字外。〔中〕刘熙载:《艺概?书概》
以法为主,气以辅之,则任笔所之,无不如志矣。〔中〕周星莲:《临池管见》

④ 老子道德经的作品鉴赏

中国历代诗文,是中华文化宝库的璀璨明珠。多少诗人、才子,激扬文字,浮想联翩,思如泉源,妙语如珠,为我们留下了光耀千古的传世之作,留下了令人唇齿留香的千古绝唱。
《庄子》、《老子》、《三国演义》、《毛泽东诗词》备受广大读者青睐。它们以广博的文化内涵,陶冶了无数文学爱好者,堪称中华文学瑰宝。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普及硬笔书法艺术,《中国硬笔书法网络全书系列字帖》编委会特邀国内硬笔书坛名家、金奖得主以多种书体,书写了以上各书的精彩片断。
字帖字体清新优美,笔精墨妙,自然天成;尺幅之中,显方寸之华美;点画之间,融神采之追求,美不胜收,令人叹为观止。当代书家的神笔与古今文化巨匠们的智慧,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它是最佳习字法帖,是书法爱好者进入书法艺术殿堂之门的金钥匙,是硬笔书法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中国硬笔书坛名家,金奖得主亲自执笔,进入书法艺术殿堂的金钥匙。
《道德真《老子》,又称《道德真经》《道德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
《老子道德经》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⑤ 正楷钢笔作品

正楷钢笔作品

诗词书法作品正楷钢笔


四尺整张以内诗词联赋书法楷书作品
参考一下人家的布局、行书、草书用用竖格写,这些都可以自己画的。

最后建议在网上找一些名家作品,也可以竖写,一般空两格写,有标点,写完落款即可,楷书用方格写,隶书。

一般情况下,落款格式参照横写的,从右到左进行书写,一般不用标点,一般是顶格。

横写的话格式没有特别的要求:李白诗将进酒王羲之书于壬申年初夏。

竖写的话,如。

落款就写诗作者诗题目,再写书写者的名字和书写的年份月份,剩下的多就接写在最后一行,剩下的少就另外起一行。

落款根据最后一行剩余空白的多少书法可以自己画格来写的。

可以横写...

适合写硬笔书法的诗词有哪些?
1、春江花月夜作者:张若虚 唐代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2、沁园春·雪作者: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沁园春·长沙作者: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4、定风波/定风波·三月七日作者: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5、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苏轼 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一、硬笔书法简介:硬笔书法是书法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它的书写工具包括钢笔、圆珠笔、蘸笔、铅笔、塑头笔、竹笔、木笔、铁笔等,以墨水为主要载体,来表现汉字书写技巧。

具有携带方便、书写快捷、使用价值广等特点。

它与毛笔的区别在于变软笔的粗壮点画为纤细的点画,去其肉筋存其骨质。

二、硬笔书法历史:敦煌文献中保存的两万多页硬笔写本,以实物推翻了以往“中国古代没有硬笔书法”的说法,将中国硬笔书法的历史上溯到两千多年以前。

目前发现和已鉴别出的敦煌硬笔写本达2万多页,多为纸本,也有绢本;有汉文,也有(人旁加去)卢文、粟特、梵文、突厥、于阗、吐蕃、回鹘、西夏等十多种古民族文字;书写内容涉及文学作品、契卷书信、经帖杂文和佛经;使用书体包括硬笔楷书、行书、行草和草书。

敦煌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委员李正宇说:“敦煌硬笔写本的发现和研究,无可置疑地证明了硬笔书写在中国古代实用领域的存在和流行。

”据李正宇介绍,这批硬笔写本主要出自敦煌藏经洞,也有近百年来莫高窟其他洞窟、佛塔、烽燧遗址的陆续发现,从笔画造形看,敦煌硬笔写本字体平整,粗细均匀,富有现代硬笔书法的“线”感,没有毛笔书写顿笔、回峰、肥瘦结合、点面相间等“面”的特征,“显然是用竹、木、骨、角等材料削制的硬笔蘸墨写成”。

与写本相印证的是书写工具的发现。

上世纪进行的探险和考古发掘中,西方探险家和中国考古工作者曾在中国西部发现过10多枚由竹管、芦苇管、竹批、红柳等材料削制的硬笔。

⑥ 古代道德不好的书法家

一篇文章供你参考;
中国历史上的三位奸臣书法家

蔡京、秦桧、严嵩虽堪称书法大家,但因他们的奸邪而被废字,
故书法作品留传下来的极少。
蔡京,福建人,为宋徽宗时的“六贼”之首,他与内廷供奉官
童贯相互勾结,要挟宋徽宗,将大宋王朝推向灾难的深渊。蔡京的
书法自成一格,就连狂傲的米芾都曾表示,其书法不如蔡京。当时
“苏黄米蔡”之蔡,原指蔡京,后人恶其奸邪,易以蔡襄。

秦桧,江苏人,他杀害了民族英雄岳飞,坚持投降,是南宋宋
徽宗时有名的奸臣。他为状元出身,博学多才,书法颇有造诣,在
仿照徽宗赵佶“瘦金体”字体的基础上,创造出了一种工整划一、
简便易学独特字体,用来书写奏折,乃至了宋徽宗下令全国统一按
秦桧的范本字体来书写公文。这种字体逐渐演变为印刷用的“宋体”。

严嵩,江西人,25岁殿试中二甲进士,书法功底深厚。后来结
党营私,残害忠良,最终落得削籍为民,家产尽抄,其家产共抄得
黄金三万多两,白银二百万两,相当于当时全国一年的财政总收入。
据传,清代京城顺天府乡试的贡院大殿匾额上“至公堂”三个大字,
是大奸臣严蒿所书,乾隆帝想把它换掉,便命满朝能书者写这三个
大字,他自己也书写数遍,但他觉得自己的御笔和其他人所写的字,
都不如严嵩,只好作罢,依然让奸臣严嵩的字高高悬挂。

⑦ 王羲之为道士抄写道德经是为了什么呢

《晋书·王来羲之传》:“自 山阴 有一道士,养好鹅, 羲之 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羣相赠耳。’ 羲之 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后遂以为典实。
译文:王羲之生性喜欢鹅。山阴道士养了一群鹅。王羲之前去观看,十分高兴。道士说:“你如果能写两章《道德经》,我就将整群鹅奉送给你。”王羲之停留了半天,为道士写完,便将鹅装在笼子里带回家了。
另按《白孔六帖》卷九五亦记此事,谓所写为《黄庭经》。
关于书法家王羲之的轶闻趣事很多,“写经换鹅”便是其中之一。表面看,山阴道士与王羲之之间进行了一场交易,实际上反映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成就,反映出当时人们对王羲之书法作品的赞赏与珍视。故事叙事看似平淡,但在平淡之中体现出王羲之的地位和影响,这种于平淡中见神奇的写法值得揣摩。这则故事表现出王羲之喜欢鹅的情感,他竟然心甘情愿地为道士写下两篇道德经,可见他对鹅的的痴情。

⑧ 书法鉴赏的正确学习方法是学习书法史,以什么样的观点去鉴赏

在与爱好书法的朋友们交流时,感到人们对笔、墨、纸、砚等物质性的内容,甚至包括笔、墨的用法谈到的很多,认识也深刻。但是,对寻踪达源从根本认识上应当准确把握的理论要素掌握的却相对少些,以至于因对书法内涵的理解不同,存在一些明显谬误的写法和说法,有的因为是出自名人之手、出自名家之口,则人云亦云,以讹相传,贻误后学。因此,笔者将自己的学习感受奉献给朋友们并与大家共同交流。
学习和鉴赏书法从理论认识上极为关键的三个字

一是"字"。字是书法赖以产生与发展的基础,对于"字",做为书法爱好者,我们从内心深处感戴自己的祖先为华夏民族留下了珍贵的文化瑰宝,使龙的传人至今仍受益匪浅。因为,创造象形文字的不只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古埃及和巴比伦等国在历史文明中都曾拥有过象形文字。但是,能够使象形文字得以传承延续,让后人拥有书法这片广袤的天地并能够尽情耕耘与收获的只有中国。因此,我们在感恩华夏民族的造字祖先仓颉的同时,也感谢秦代的蒙恬将军将古远的先人创造的原始毛笔升级为近乎现代人使用的毛笔,使承载着中华文明的象形文字得以由笔墨写实般的绵绵传续并惠泽后世。"字"既是书法得以产生和存在的本原,我们学习和鉴赏书法,对象形文字的原始面目及进化过程、进化特点就应当有较全面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对"字"诞生后的演化过程有着全景式的感知;才能读懂从远古走来的书法在一代代传承过程中所积淀的敦厚的文化底蕴;才能通过书法作品洋溢出的那种仿似来自邈远天际的古意,与书写者有一见如故的神交;才能辨别书法作品是取韵、取法、取意,还是兼而有之;才能清晰的欣赏书法墨迹内含筋骨,外映神采的笔触所在。所以,王羲之在《笔势论十二章并序》中说:"或变体处多,罕臻其本;转笔处众,莫识其源……故辨其所由,堪愈膏肓之疾"。因此,存意学者,对书法赖以生存和进化的"字"。不可不精研覃思,考诸规矩。

二是"道"。道有多种涵义,就其主要内容而言有以下几种:首先,"道"原指人行的道路,借用为事物运动变化所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其次,"道"又指法则、规律。书法作为一种事物存在于社会,自然有其必须遵循的法则与规律,即书法之道。再者,"道"还指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据《老子》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由此可知,这个"道"作为"天下母",孕育着宇宙天地万物万象,衍生着宇宙天地间的各种事物及各行各业。所以、千差万别的事物与行业及其所各自拥有的法则与规律,均作为具体的小"道",由"天下母"这个本体大"道"孕育而来。当然,作为书法的法则与规律的书法之道亦在其中产生。故此,学习与鉴赏书法,必然要研究和遵循书法史上积淀了近一千八百年的书法之道,所以说,这个"道"字无论从以上哪个角度去理解,总是绕不过去的。

三是"德"。德与道联缀为道德,据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中的解释,道德中的"德"字,其真正的含义是"得"。
对于"道"的认识修养有"得"于己,亦称为"德"。也就是说,用作具体事物从"道"所"得"的特殊规律或特殊性质。面对着客观、混沌、气象万千的本体大"道",如果"得"以用真善美之道来滋润我们的品质,就是道德品质高尚或者说是从道中"得"到的东西使得品质高尚。如果"得"以用假恶丑之道来充斥我们的灵魂,就是道德品质低劣或者说是从道中"得"到的东西造成品质低劣。以此,不难看出,我们学习与鉴赏书法的水平和品位,取决于我们从书法之道中获得的是决定着真善美的法则与规律,还是得到了充斥其中的假恶丑的东西。这个"得"字,对于一个书法爱好者学习书法和提高对书法的鉴赏水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学习和鉴赏书法从理论认识上必须把握的一个前提
学习与鉴赏书法必须把握好的前提就是:书法---有法可依。

辞海记载云: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指毛笔字书写的方法,主要讲执笔、用笔、点画、结构、分布(行次、章法)等方法。如执笔要指实掌虚,五指齐力;用笔要中锋铺毫;点画要圆满周到;结构要横直相安,意思呼应;分布要错综变化,疏密得宜,全章贯气等。

从商、周时期初具成熟特征的早期文字甲骨文、金文、籀文,到秦始皇一统天下后颁布的八体书,再到汉晚期,形成了较为准确的书法概念。随后,在约一千八百年的民族文化发展进程中,书法也在历代先贤们的不倦研析和探索中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从秦代李斯的《用笔法》;到东汉书法鼻祖蔡邕的《笔论》、《九势》;晋代卫恒的《四体书势》;卫铄的《笔阵图》;王羲之的《书论》、《笔势论十二章并序》;南朝梁武帝萧衍的《观钟繇书法十二意》;唐代虞世南的《笔髓论》;欧阳询的《八诀》、《三十六法》;李世民的《笔法诀》;张怀瓘的《论用笔十法》、《玉堂禁经》;颜真卿的《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韩方明的《授笔要说》等等,不胜枚举。向当今的爱书之人全面展示了书法发展史上绚烂多彩的书法理论精髓。这些凝聚着一代代书法先贤们的心血与智慧结晶的书学秘要,正是后人步入书法之门,学习、研究和鉴赏书法的捷径。正如蔡邕《九势》中结尾所言:"此名九势,得之虽无师授,亦能妙合古人,须翰墨功多,即造妙境耳。"

学习和鉴赏书法应当做到“两个必须”
(一)、学习与鉴赏书法--执法必研

学习与鉴赏书法必然涉及到用书法理论中规范的标准作为评判依据,从根本上离不开书法理论的指导。所以,无论是学习还是鉴赏书法,必然要对书法学术理论有一定程度的研究。然而面对传流至今,浩如烟海,论点错杂的书学理论,应如何把握,如何将所学知识用于自己学习和鉴赏书法的实际。笔者以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用笔,用笔是书法的基本功,是把字写出神采的必修课。古代书法先贤对用笔之法多有论述,秦代李斯在《用笔法》中提出:"夫用笔之法,先疾回,后疾下,如鹰望鹏逝,信之自然,不得重改"。
东汉蔡邕也在《九势》中提出:"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所以,精到的用笔,没有描摹,没有迟疑,收放有度,气势开张,下笔之形有原由,收笔之势有宗旨。一点一画,新奇之中流溢古韵;一努一趯,劲润之间流派分明。气韵升腾之象,令行家一看就知道:书者具有正宗翰墨功夫。二是结字。结字是用笔协调功力的具体体现。蔡邕就结字形态上明确提出:"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
王羲之在《书论》中,就结字技法上提出:"每作一字,须用数种意,或横画似八分,而发如篆籀;或竖牵如深林之乔木,而屈折如钢钩……为一字,数体俱入。若作一纸之书,须字字意别,勿使相同"。如果说蔡邕就结字形态提出的:"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的要求,经过"翰墨功多"就能够达到的话,那么王羲之提出的"为一字,数体俱入"的结字标准,则是考量书法家对相关古文字的书体演化脉络的掌握和用笔技法的综合水准了。还有一些书法名贤传流于世的书学理论,对用笔、结字之法多有涉猎,读者可以在学习中慢慢体会。三是章法。章法本意是指诗文作者在安排全篇章节时的若干方法。包括文章的体势、承转、熔裁等。引用于书法则是指分布、谋篇布局,体现着书法作品的整体效果。书写者在动笔书写之前根据书写的内容、尺幅,书写材质是绢还是纸,文字大小疏密的安排,以及用何种书体书写,进行意在笔先的构思,以期实现诸方面互相映衬、烘托的和谐的效果,书写者在书写时,努力使自己的用笔、结字等技法在笔墨运行间,达到高水平的共振,最后固定为墨迹分布错综变化,疏密得宜,全章贯气的精美的书法成品,这就是书法章法的基本要求。唐代韩方明在《授笔要说》中提出:"夫欲书先当想,看所书一纸之中是何词句,言语多少,及纸色目,相称以何等书令与书体相合,或真、或行、或草,与纸相当。然意在笔前,笔居心后,皆须存用笔法,想有难书之字,预于心中布置,然后下笔,自然容与徘徊,意态雄逸,不得临时无法,任笔所成,则非谓能解也。"

(二)、学习与鉴赏书法--违法必纠

对于书法的学习与鉴赏,多少年来一直是众说纷纭,各执己见,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诠释。在此,笔者就自己在书法的学习和鉴赏过程中,发现书法家们存在的一些应当该进或纠正的共性的问题,做一下分析和探讨:

一是:名家作品精不求精。这里所说的作品是书法家完成了书写,并认为书写内容无误,书写技法也达到了自己当时满意的水平,可以向社会展示,或者供相关单位及个人挂赏和收藏的成品。也就是说,作品蕴涵和昭示着书法家在书写时所具备的用笔、结字、章法等方面的实际功力,展示着书法家书写时的综合水平。因此,作为书写者对自己的书法作品给社会和自己的声誉所带来的影响不可不察。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状况都能够使书法家在书法墨迹中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如唐代颜真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是在"其从兄颜皋卿父子被叛军围困在常山郡,太原节度使王承业因嫉贤妒能而拥兵不救,以致城破。颜皋卿与儿子颜季明同时罹难,颜真卿派人查找时,仅得颜皋卿的一足、颜季明的头骨"这种极度悲恨交集的状态下书写的。那至情、至性、至真的率直墨迹,表现出了当时动荡离乱的社稷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难和书写者内心承受的无比痛苦。在此,不必苛求用笔和结字之法,任其心绪通过翰墨得以最大限度的倾吐和宣泄,通篇墨迹则如实记载和传递出了书写者当时撕心裂肺的内在感受及痛心疾首的悲惨状态等方面的信息,弥足珍贵。而安和时期的书法作品则应当考究其书写法则,充分展示书写者书法技能的至高境界,如东晋王羲之于永和九年踏青时节,在群贤毕至,盛友咸集,惠风和畅,酒到微醺时,被众星拱月般的推举着乘兴挥毫。此时,书家那风一样的心情和云一般的神思无不处于洒脱自由、畅快淋漓的巅峰状态,故而写出了用笔精微奇巧,结字明快考究,章法雍容雅度、潇洒安和,集筋、骨、势、韵于一纸,在中国书法史上至今仍被人们奉为经典,视为模楷,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几个月前,笔者曾在阅读本省某期刊中的一篇文章时看到作者的一幅作品:字字笔力筋劲,自得盈虚;统视联行,递相映带气势贯通;通篇章法,则相承起复神采外映,威而不猛,气象中和,堪称上品佳作。但是,细细品味中,却发现有三个字在用笔变化上稍欠讲究,这三个字的偏旁均是三点水,而且集中在竖幅的上半部分,书家在书写这三个三点水时,用笔技法上几乎没有变化,都是将三点水写成大小稍异的三个圆点,每个字的三点水相比较,也只是在大小上稍有不同而已,让人观摩推敲之后觉得在用笔和章法上书家稍乏对自己精益求精的苛求,有些可惜。不似《兰亭序》中二十个用笔各异的"之"字,给人以巨匠下笔、用心深邃的震撼。

二是:错讹理解书法概念。首先,书法概念的内涵,最基本的要素是用毛笔写字。按照书法概念的标准去思考、去要求,不难发现,现在有一些说法,连书法的基本概念都没弄清楚,都不符合,却在正规媒体上传播,玄虚误导,贻误后学。无论是以纸、绢、竹、木、金、石为载体,还是以碑、匾、门榜为存在形式,如果不是以毛笔书写做为底本的作品,根据书法概念所蕴涵的实质内容,就会做出明确的判断:那不是书法。其次,是执笔的方法和要求。书法要求执笔要指实掌虚,五指齐力。规范的执笔之法应当是食指、中指双指钩住笔管与拇指形成对笔管的稳定的钩捏之势,环指叠压小指在下方抵住笔管,形成五指齐力,指实掌虚的正确执笔方式。可有的朋友为彰显大家风范,执笔象小学生执铅笔一样用拇指、食指、中指三指用力捏着毛笔管,用笔也没有中锋铺毫,而是笔头横斜着书写。还介绍经验说:执笔无须讲究,只要自己拿着感觉顺手,能把字写漂亮了就行。此话乍一听似有道理,可是细细斟酌则是乖谬之谈,误人不浅。名家、大家经过偌多年的摹练,练就了出神入化,随心所欲的功夫,在众人的膜拜下更是盲从者众,即使是信口谬言亦被奉为经典。可是如此执笔的若是一位一般书家或平凡的习书之人,必被讥讽为连起码的执笔都不会。然而,翻开书法史的画卷,面对杂乱无章的"用笔"之说,这位朋友关于"执笔"的说法并非没有依据。唐代韩方明《授笔要说》记载云:"夫把笔有五种……第一执管。夫书之妙在于执管,既以双指苞管,亦当五指共执,其要实指虚掌"并说"平腕双苞,虚掌实指,妙无所加也"。同时,也提出了当时书家对于"执笔"方法上存在的问题:"世俗皆以单指苞之,则力不足而无神气。"随后,还提到:"第四握管。谓捻拳握管于掌中,悬腕以肘助力书之。或云起自诸葛诞……后王僧虔用此法,盖以异于人故,非本为也。近有张从申郎中拙然而为,实为世笑也。"罗列出了唐代晚期,关于执笔的方法所存在的乱象。即使到了宋代,苏轼在《论书》中仍然认为:"把笔无定法"。而清代朱履贞在《书学捷要》中却称:"唐之张司直从申,擎拳握管,书名独步江表;冯侃两指撮笔,书法称于西蜀。"这既说明唐代晚期对张从申的"拙然而为,实为世笑也"的讥讽,传到清代却成了"擎拳握管,书名独步江表"的夸赞。而"冯侃两指撮笔,书法称于西蜀。"亦说明当时名家的玄虚技巧令人羡慕和盲从。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面对众口纷纭,各有其理其据的书法之"道",读者从中能"德"到什么。如果说,面对诸多名家各自的标新立异,苏轼也没有纠正的依据,只能无奈的随波逐流说:"把笔无定法"。而我们则庆幸和感谢所处的这个时代,在小学上第一堂书法课的时候,老师就把标准的执笔方法准确而清晰地教给了我们,我们学习书法所掌握的是全国通用的规范的执笔之法。所以说,无论是"擎拳握管"还是"两指撮笔",还有诸如用口、脚、臂弯等诸多的执笔方式,除了那些身残志坚、克服身体障碍锐意苦练用毛笔书写出具有书法效果文字的朋友令人敬仰、感佩之外,其他身体健全之人用拳握、两指、口、脚、臂弯执笔书写的只是令人惊羡的绝活,难以成为引领后学的书法技能。

三是:创新定位方向偏颇。创新的实质涵义是创造与更新。指相对于旧的事物而言又创造出了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的事物。在书法的创新发展进程中,无论是秦代的李斯把大篆创新为小篆;程邈把小篆改进为隶书,还是东汉的张芝那被称为"今草"的"一笔书";钟繇留给世人的由隶入楷的新书体,抑或是东晋的王羲之那一改汉、魏的质朴为妍美流变的新书风;王献之再破古拙之韵,赢得世人"破体"之称的美誉,都展示了不同的历史时期,书法一步一步由旧质到新质,由初级到高级的进化过程。沈尹默先生说:"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书法家与诸多艺术门类的艺术家相比,所不同的是:在成材的过程中,书法家几乎是长期、持续的在极度静谧、孤寂的状态下,在刻苦不懈的思考、研习中度过的。书法家的可贵之处是在常人难以洞悉和难以忍耐的枯燥的笔、墨、纸、砚之间,独具慧眼,妙识锦绣,别开洞天,身心俱入。在身外奔腾不息的嘈杂声中,能保持斗室的宁静,保持心绪的超然,保持神气的平和。年复一年的沉浸在"沉密神采、如对至尊"的潜心摹练中,日复一日的以柔韧的纤毫把单调的墨色化作千姿百态的黑色线条,将心海深处啸聚的激情和久积的底蕴,或以温润祥和、或以惊心动魄的形态,成千上万次的定格在纸、绢之上。终年累月,恒而有成,人书俱熟之时,创新亦成必然之势。

事物创新的基本特征有两个:一是效率高,二是效果好。书法家的创新之路,既非在通俗的流行曲中评快男、亦非在浮躁的喧嚣声中选超女,随意撇出个"绵羊音"就能炒作一番。书法创新的特点是厚积薄发,是水满自溢。所以,书法的创新应当在其所处时代的书法界总体水平基础上有所突破,并将书法界对书品的评判水准引向新的高度,才能引领后学并经受得住历史发展的检验。堪称为创新的书法表现在:其作品或劲润圆备、或飘飏洒落、或凶险可畏、或郁拔纵横,均应当与其所处时代的主流文化和象征着社会进步意义的文化审美标准相契合,并且,具备在传承过程中有一定进化新质的高贵之气、典雅之韵。如果书法家在创新方向上定位偏颇,随意来个"老而返稚"或"暮年怪札",写出的书法作品让稍有习练书法经历的高中生都能模仿的惟妙惟肖。岂不是将自己为之研精覃思,倾情探索,研习了一生所曾经达到的至极境界当作敝履信手轻抛。这样做不仅是自我消解、弱化了自己用几十年的心血铸就的引领后学的权威,同时,对后学之人也容易产生误导,以为练到惊雷皓月般的顶级名家水平不过是稀松平常之事。所以,类似"老而返稚"
或"暮年怪札"的做法不是不可以尝试,但是水准下降的书法,不是创新,是倒退,不应该是书法家终极求变的必然归宿。所以说:牛顿发现了三个定律震撼学界,对于新的探索在尚未找到正确方向的状况下,定位偏离了科学轨道的"上帝推动地球"的新观点还不如没有,不如不说。书法创新也是如此,错了、倒退了,还不如不动,不如站在原地。实在不能创新超越先人、超越自我的书法家能清醒的守住自己原有的高度也是难能可贵的。万不可以在浮躁、物欲所激发的焦灼心态下错辨良莠,将书法在千百年的传承中无数先贤弃避、忌讳的糟粕拿来作为前人所未有过的新发现,将书法创新引向不具备进化意义的、没有新高度的、横向衍生式的歧途。

以上是笔者在书法的学习和鉴赏过程中,对经历的一些问题所作的思考和感悟。谨向爱好书法的朋友们倾诉并与朋友们共勉。(完)

⑨ 书法境界的层次

你好,书法境界的层次详细请参考:

法境界的层次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章祖安先生发表了一篇文章,《书法中和美层次剖析》,章先生把“中和美”分为平和、偏胜、大顺三个层次。

欣赏和谐只是审美的初级阶段,即中和美的最低层次。随着人们审美能力的提高,要求冲破匀称和谐的局面,或强化一方,使其偏胜,出现强烈风格;或另一方面跟着强化,造成新的和谐。对立面愈来愈强,双方愈拉愈远,却又愈为奇妙地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所谓“扬则吴越,合则肝胆”。如此不断上升,最后达到极不和谐而极和谐的中和美的最高境界。此中和美极不是中间状态,而是对立面两极特高,距离特远,中间地带特别广阔,美之容量也就越大。所以,中国古代书法美学及书法创作都把中和美作为最高理想加以追求,“会于中和,斯为美善”(项穆)。所以,如果仅仅把“中和美”理解为“四平八稳,无过不及,优雅和谐”,其实是“极大的误解”。

为说明“偏胜”现象在文学中的体现,章先生援引了《红楼梦》中的一段“脂批”:“笑近之野史中,满纸羞花闭月、莺啼燕语,殊不知真正美人方有一劣处。如太真之肥,飞燕之瘦,西子之病,若施之于别个则不美矣。今以‘咬舌’二字加之湘云,是何大法手眼,敢用此二字哉!不独不见陋,且更觉轻俏娇媚,俨然一娇憨湘云立于书上,其‘爱’‘厄’娇音如入耳内,然后将满纸莺啼燕语之字样填粪窖可也。”

关于中和美的最高层次,古书也多有涉及。兵书《三十六计·瞒天过海》:“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阴太阳”;《韩非子·外储说下》所载燕人李季受矢浴之事。通过这两段文字的引述,章先生领悟道“如将这一思想引入书法美学,则我们对书法中和美之认识必将更为深刻。(《书法研究》1993年第二期)

他的学生白砥在谈“中和美的层次”时说:
作为自然世界的主体,人惟有与客体(自然)的和谐才能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保障。艺术美学的理念亦便从此而来。在中国古代哲人与艺术家看来,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无时无处不存在矛盾,而对立的双方互相激荡,互相转化,和谐共处,由此构成事物的变化与发展。在书法艺术形式中,线条的刚柔、浓枯、燥润、粗细、方圆、断连等与结构的虚实、开合、聚散、巧拙、奇正等皆表现为对立的矛盾,而这些对立体的统一与和谐,便构成书法艺术形式的美。

矛盾对立因素的统一,古人喻之为“和”。它与多样统一相比,更接近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如《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孔子也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种相反相成、中和统一的审美观,成为几千年来中国艺术的追求目标及审美准绳。

当代书坛,除一部分人将笔法视作书法艺术的全部审美内容外,人们对笼统意义上的中和美大都有所理解,并将中和视作书法创作与审美的终极目标。不过,对中和美的高下层次之别,不论是理论家或创作家,却多不作深入探究,这实在是防碍书法艺术向纵深发展的症结所在。本师章祖安先生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发表《书法中和美层次剖析》,指出古人将中和美分为“平和”、“偏胜”、“大顺”三个层次,笔者以为对当前书法创作与审美具有实质性的指导作用,并为我们建立书法的审美标准指明了方向。(《“丑”之为美——兼谈书法的审美标准》)

章祖安师生对“中和美”的认识无疑是对的,这是我国书法理论的传统,例如,明代书法家项穆的《书法雅言》,其中专门就有一章谈“中和”问题,他说:“书有性情,即筋力之属也。言乎形质,即标格之类也。真以方正为体,圆奇为用;草以圆奇为体,方正为用。真则端楷为本,作者不易速工;草则简纵居多,见者亦难便晓。不真不草行书出焉。似真而兼乎草者行真也。似草而兼乎真者行草也。圆而且方方而复圆,正能含奇奇不失正,会于中和,斯为美善。中也者无过不及是也,和也者无乖无戾是也。然中固不可废和,和亦不可离中,如礼节乐和,本然之体也。礼过于节则严矣,乐纯乎和则淫矣。所以礼尚从容而不迫,乐戒夺伦而皦如,中和一致,位育可期,况夫翰墨者哉。”

但是,章祖安先生把“中和美”划分为三个层次,划分为平和、偏胜、大顺三个层次,我认为这是不对的。“中和美”不存在低层次的问题,“中和美”就是书法美的最高层次,最高境界。因此,“平和、偏胜”两个层次,因为它根本就达不到最高的境界,自然也就不应当在“中和”的范围之内。我想,章祖安先生他们之所以会弄错,问题可能出在对“中和”概念的认识上,没有准确理解“中和”范畴的思想意义,这是一个必须弄清楚的原则性的问题(后面讨论)。

如果我们不把章祖安先生所说的“平和、偏胜、大顺”当作书法“中和美”的三个层次,而是把它作为书法境界的三个层次,那么,这三个层次的划分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我认为,书法境界可以划分为这样三个层次:

成胚(平正)、成器(险绝、偏胜)、不器(中和)

先解释一下这几个词语。

成胚、成器,从字面也可以了解其大意。成胚,制成胚模,这是抟埴的工夫,要求横平竖直,重心平稳,成行成列,达到“平正”的目标。成器,将抟埴的胚模烧制成不同用途的陶瓷器物,要求打破原来的平衡,表现出一定的风格特征,有“险绝”之势,或者成“偏胜”之态。不器,人书合一,达到“中和”的境界。

“平正”“险绝”,出自于孙过庭《书谱》。偏胜,谓一方超越另一方。清·姚鼐《复鲁絜非书》:“偏胜之极,一有一绝无,与夫刚不足为刚,柔不足为柔者,皆不可以言文。”

不器,这个概念来自于《论语》。

《论语·为政》:“子曰:君子不器。”注: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材一艺而已。游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君子体夫道者也,故不器,不器则能圆能方,能柔能刚,非执方者所与也。”杨曰:“君子其犹规矩准绳乎?方圆平直之所自出,非一器可名也。”(《论语精义》)

《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注:瑚、琏皆宗庙盛黍稷的礼器,夏曰瑚,商曰琏,周曰簠簋。“君子不器,而以瑚琏目之,虽可贵重,终未离于器也。赐也勉乎哉。”(《融堂四书管见》)

《老子》:“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lèi)。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中和,是我国思想史上非常重要的概念范畴,出自于《中庸》。

《中庸》是这样说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发皆中节,情之正也,无所乖戾,故谓之和。大本者,天命之性,天下之理,皆由此出,道之体也。达道者,循性之谓,天下古今之所共由,道之用也。此言性情之德,以明道不可离之意。”“致,推而极之也。位者,安其所也。育者,遂其生也。自戒惧而约之,以至于至静之中无少偏倚而其守不失,则极其中而天地位矣。自谨独而精之,以至于应物之处无少差谬而无适不然,则极其和而万物育矣。盖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吾之心正则天地之心亦正矣,吾之气顺则天地之气亦顺矣,故其效验至于如此,此学问之极功,圣人之能事,初非有待于外而修道之教亦在其中矣,是其一体一用,虽有动静之殊,然必其体立而后用,有以行则其实亦非有两事也,故于此合而言之,以结上文之意。”(《中庸章句》)

就书法而言,书法境界的三个层次,且看孙过庭和刘熙载的说法。

唐·孙过庭《书谱》:“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之际,人书俱老。仲尼云五十知命也七十从心,故以达夷险之情,体权变之道,亦犹谋而后动,动不失宜,时然后言,言必中理矣。”
清·刘熙载《书概》:“学书者始由不工求工,继由工求不工。不工者,工之极也。《庄子·山木篇》曰:‘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善夫!”

孙过庭所说的由“平正”到“险绝”,再“复归平正”,也就是书法学习的三境界,我们所说的意思与他是一致的。

书法境界的这三个层次,也可以看作是三个阶段,由低到高相递进的三个阶段,必须历阶而进,不能跨越。平正是基础的阶段,险绝或偏胜是中高级阶段,中和则是最高的顶峰,尽善尽美的境界。

打个比方说,平正(成胚)是入门工夫,主要是技巧问题,技术问题,犹如在平地上走路,步伐矫健,有一定的章法就可以了,只要工夫到家,就可以达到目标,不存在天赋、审美之类的问题。

险绝或偏胜(成器)是中高级工夫,既有技巧技术的功力问题,还需要有一定的审美水平,还需要有一定的道德境界,三方面的工夫都不可少,犹如登山,能够登上泰山、华山的顶峰,也就是说,它再难,也有台阶可上,可以拾阶而上,这是工夫可以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是借用《论语》的概念来比喻书法的第二个境界,以物比物。但是,事实上,在历代书法欣赏的实践中,为了便于人们对书法的理解,前人往往用人来比喻,说的也主要是这个境界的问题。比如评王羲之书如“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种风气”(袁昂《古今书评》),评褚遂良书如“美人婵娟,似不任乎罗绮(张怀瓘《书断》)”,评柳公权书如“公权如深山道士,修养已成,神清气健,无一点臣俗(《海岳书评》)”。

中和(不器)境界不可力求。犹如登山,华山再险,毕竟前人修建了台阶,有现成的路可以走,而这一境界更像是在登喜马拉雅山,没有现成的路可走,需要自己开辟出一条路来,所以这个境界的努力决不仅仅是工夫深不深的问题,不器是神化工夫,高度的技巧技术,独特的审美水平,还需要有深厚的道德修养,特别是德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需要人书合一,天人合一,也就是文字的体势、文字的内容、书写者的心境、书写者的人品高度合一,最典型的如天下第一、第二行书。

对此,我想强调一下“中和境界”的意义。

事实上,不仅书法,一切文学艺术,甚至于人生,都存在着这么一个“中和的境界”。或者说得明确一点,中和,是一切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一切人生的最高境界。我们平常所说的“文如其人”、“书如其人”等等,就是在这个境界上来说的。

但是,现在有一些人并没有理解到它的深刻含义,却自视高明,对此予以嘲讽,例如余秋雨在《笔墨祭》中就这样说到:“‘文如其人’、‘书如其人’,这些简陋的观点确也时常见之于许多文章。”

其实,余秋雨之流根本就没有认识到文学艺术还有“中和境界”之一说,这也难怪,因为西方人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创作实践上,至今就没有到达这个境界,桃花园中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所以你看西方一些文学艺术家,到后来终于身心分裂了,精神彻底崩溃了。所以,正是因为有了中和之境,文学艺术才有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前面两个阶段的发展才不至于迷失方向。中和之境,就个人而言,人书合一,书家的身心是和谐的。推至极处,就天地而言,天地各得其位的中和境界,四时得其时,风调雨顺,万物生生不息,一派生机。这就是“中和境界”的意义。

所以,我们要说欣赏书法的最高境界,就是欣赏书法家的人格。

所以,扬雄说“书为心画”。

所以,刘熙载说:“理性情者,书之首务。”

“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性。”

“贤哲之书温醇,骏雄之书沈毅,畸士之书历落,才子之书秀颖。”

“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热点内容
解除司法拘留 发布:2025-01-15 20:57:30 浏览:383
经济法的理念论文 发布:2025-01-15 20:52:43 浏览:755
追究商业秘密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15 20:46:49 浏览:630
新婚姻法要坐牢么 发布:2025-01-15 20:24:31 浏览:739
注册会计师和司法考试 发布:2025-01-15 19:42:55 浏览:259
19经济法基础第四章 发布:2025-01-15 18:14:41 浏览:188
劳动法工资结算方式 发布:2025-01-15 18:06:43 浏览:147
劳动法解释停职员工待遇 发布:2025-01-15 17:40:35 浏览:399
国税局政策法规科职责 发布:2025-01-15 17:37:38 浏览:457
劳动合同法三到五年 发布:2025-01-15 17:24:42 浏览: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