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功法治病
㈠ 谁会气功可以教教我吗看见别人用那治病,我也想。
我给你一个软气功(静气功)的功法:
入门功法
中国古卷浩渺,修行功法多如牛毛,这里主要介绍道家内丹初级功法——真气运行法。此种功法由李少波先生根据道家小周天演化整理而来。打通小周天,向来是求道学仙的基本要求,小周天一通才算开始修道。
一、姿势
(1) 盘腿坐式:分双盘、单盘、自由盘。双盘为左脚放在右大腿上,右脚放在左大腿上,双手相合置于小腹前。这个坐法只是为了稳固不摇动,没有相当功夫不易做到。单盘为左腿在上右腿在下,手势如前。自由盘如图,是一般人习惯坐法。
(2) 垂腿坐式:坐在高低适宜的椅子上,以坐下来大腿保持水平为度。小腿垂直,两脚平行着地,两膝间可放下两拳(拳眼相对)。
(3) 站式:如图。
盘坐:
二、对五官的要求
(1)口腔:自然闭合,舌尖上卷九十度轻抵上颚。唾液分泌得多了,将舌放下,慢慢咽下,此谓“吞津”。
(2)眼睛:闭目内视,练到那一步就内视那一部位。若练功时心猿意马,思如潮涌,就睁开眼睛,注视虚空或鼻尖少时,打断思路,闭目再坐。此谓“慧剑斩乱丝”。
(3)耳朵:用耳朵留意自己的呼吸,保持从容自然,没有粗糙的声音。
(4)呼吸:呼吸是真气运行法的关键问题,在后面的练功过程中,一定注意自然呼吸,不可有意深呼吸或快、慢呼吸。在贯通壬脉的一、二、三步过程中,一直注意呼气,吸气时任其自然,自无流弊。注意,不可用口呼吸。
三、练功须知
(1)环境:练习此功法,因要集中精神,所以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但是也不必过分强调这个问题,没有他人干扰即可。
(2)不要在:大饥、大饱、大怒、大惊等情志冲动时勉强练功;风雨雷电时暂且不练。此功法大成者,不遵此例。
(3)真气的运行不比勉强引导,当其充盈时自会运行,勉强引导易出偏差。
(4)幻觉和触动:练功时,由于真气活跃,经络开启,会出现各种幻觉和触动,请勿惊虑。经常出现的有:大、小、轻、重、凉、热、痒、麻。出现以上情况时,不可好奇追求,更不必恐惧忧虑。
四、功法
第一步、呼气时注意心窝部
①方法:练功条件准备好,缩小视野,心不外驰,注意鼻尖少时,即可闭目内视心窝部,用耳朵细听自己的呼气,约一两分钟后平静下来即可没有粗糙的声音。在呼气的同时意念随呼气趋向心窝部。吸气时任其自然,不加任何意识作为。久久行之,真气就在心窝部聚集起来。而且这个方法本身就是排除杂念的好办法。
呼气时真气下行进入丹田,为达此目的,必须先聚集真气,这就是为什么第一步时并不意守丹田的原因。如果开始就气沉丹田,初学不易掌握,一时见不到效果,就有可能因此而终止。
②时间:如果想如期完成这一阶段的练习,在时间上就要有一定的安排。如果条件许可,每天在固定的时间练习,没有固定时间也不要紧,抓紧练习即可。要求每天早、中、晚三次,每次20分钟。认真练习10天左右即可完成第一步。
③反应:练功三到五天,即感到心窝部沉重;五到十天,每一呼气就有一股热流注入心窝部,这是真气集中的表现。
第二步、气沉丹田
①方法:当第一步做到每一呼气即觉心窝发热时,就可以意息相随,在呼气时延伸下沉的功夫,慢慢向小腹推进。不可操之过急,用力过大将产生高热,很不舒服。
②时间:依法每日三次,每次25~30分钟,10天左右即可气沉丹田。
③反应:每次呼气一股热流送入丹田,小腹汩汩作响,肠蠕动增强,矢气增多。
第三步、意守丹田
①方法:当第二步做到丹田有了明显的感觉,就可以把呼吸有意无意的止于丹田。不要再过分注意呼气时把气往下送,以免发热太过,犯“壮火食气”之弊。呼吸放自然,只将意念守在丹田部位,用文火温养。“少火生气”正是此义。
②时间:每日三次,每次30分钟以上。者一步功法是在丹田培养实力阶段,需要时间较长,40天左右可以感到小腹充实有力。
③反应:基于第二步气沉丹田,小腹发热明显,十数日后小腹形成气丘,随着时日和功夫增长,气丘增大,小腹力量增强。力量足够时会向下游走,有时阴部作痒,会阴跳动,四肢腰背发热等。
第四步、通督
①方法:意守丹田40天左右,真气充实到一定程度,即沿脊柱上行。在上行的时候,勿忘勿助!意识跟随上行的力量(勿忘)若行到某处停下来,也不要用意识向上引导(勿助)。上行的速度是由丹田的力量大小决定的,若力量不够,它就会停下来,待丹田力量充实再继续上行。如果上行到玉枕关通不过,内视头顶即可。
②时间:每天可增加练功次数和时间(40~60分钟)。有人一霎那就可通督,这样通过力量很猛,震动很大。有人经过数小时、数天,大多是一周左右。通关过程为正常生理现象,人人可通,极个别通不过的另有原因。
③反应:在第三步的基础上丹田充实,小腹饱满,会阴跳动,后腰发热,名门处感觉真气活跃,自觉有一股力量沿脊柱上行。有的真气培养充足,一股热力直冲而上,势头很猛,一次冲过督脉;有的行行驻驻,数日方过;有的像水银柱一样,随呼吸上下活动,渐次上行。通督前后身体可能不稳,注意及时调整。头部感觉箍紧,有时沉闷不适,为正常现象。此阶段异常关键,不可疑虑放松。
第五部、小周天成
①方法:真气过玉枕、百会后,向下经鹊桥(舌抵上颚)入壬脉。小周天就已经通了!此时,一吸气真气入脑海,一呼气真气入丹田。此后,原则上还是意守丹田,丹田是长期意守的部位。如果百会出现活动力量,也可以意守百会,灵活掌握。
②时间:每日三次,每次60分钟或更长。
③反应:此步初期,可能各种触动现象不断,十余天即可消失。
7:真法五步功辅导
第一节 真法一步功辅导
1、呼气注意心窝部:心窝部的位置,即心口部,也就是胸骨剑实(护心骨)下正中凹陷处,实际上就是胃的位置所在.这是一个部位,而不是指某一点.
2、注意:就是意念想着,也就是意守.
3、呼气:真法用鼻呼鼻吸的自然呼吸法.自然呼吸也就是不人为地控制呼吸节律,顺其自然.关键是在呼气时意念想到心窝这个地方,吸气就不管了,即不是呼气、吸气都一定要注意心窝部.
4、练气功、练真法开始时往往杂念都较多,未能静下来,因此呼气时也就不那么容易守得住心窝部,不容易次次呼气都有注意及到心窝部.可以采用数息法来帮助,即每呼气一次,数一个数,从一数到十,回头再从一开始数.这样比较容易到心窝部去,这也是诱导入静的一个办法.
5、强调注意呼气,有的人反而感到呼吸不自然了,甚至感到憋气.这是因为他不仅是注意呼气,而且是有意识地延长呼气,不是该吸气就顺其自然地吸气.有意识地延长呼气或延长吸气,都可以造成憋气的感觉,这也是应该提醒注意避免的.真正理解做到顺其自然呼吸了,就绝不会有憋气的现象.
6、第一步功练成的标志是心窝部有温热感,或有饱满感,重压感,就可以转入练第二步功.有的胃病或体质虚寒型的人不容易得温热感,一步功可多练一段时间,但只要有饱满感或重压感,也是得气的征象,也可以转入第二步功法的锻炼.
第二节 真法二步功辅导
第二步是意息相随丹田趋,有以下几点应该掌握的:
1、意息相随的意思:意指意念,息既指呼吸(还是指呼气),又指真息(也即真气的温热感),相依相随.
2、丹田趋:就是呼气时意念心窝部的温热感一步一步向丹田下.因为真气在体内运行的规律是呼气时真气向下向外运行,吸气时真气向上向内运动的.这一步的目的就是将心窝部集聚的真气沿中线任脉下达丹田,以打通任脉.
3、这一步功最常见的反应是肠鸣矢气,这是真气加强了肠道的功能,正气排驱肠道浊气的正常现象,应顺其自然,无须控制,到一定时候自然消失.在这一阶段有的肠炎患者大便泻出浓血秽物,不必惊慌,也不一定要服药治疗,肠道秽浊泄尽自然痊愈.
4、腹部有过手术的患者,因为有疤痕,阻滞了经络之气,真气不易下去,有时还会出现手术疤痕剌痛,这是真气疏通经络的反应,气趋丹田也许会慢一些.加强练功,多练一些时间就是了.有的人有气往上涌的感觉,也是下焦气不畅,或是注意了吸气的缘故,应注意呼气,使气机往下去;三焦气机通畅了真气也就容易下沉丹田.
第三节 真法三步功辅导
经过第一二两步的练习,已经有了初步的实践体验。当第二步功练到每次呼气有气流直达丹田时,即进入第三步,可练习第三步功“调息凝神守丹田”了。
第三步功是完成五步功法最重要的一步。一二两步功是为了培养真气,通达任脉,使上中二焦真气趋向丹田,并在丹田聚集。第三步功是为下一步贯通督脉打下基础,如果丹田真气不足,通督是不可能的。所以古人把这一步功夫叫做“筑基”。由于培养丹田实力的重要,所以这步功练的时间也需要比较长些。在进入第三步以后,往往会出现以下情况。
1、在第二步功气入丹田时,丹田内尚未有明显感觉,俟后几天中反而感觉不明显了。有人为此着急,不知是怎么一回事,或者认为功法练跑了。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第三步功重点是凝神(即意守丹田),把注意呼气的意念放松了一些,所以气沉丹田的力量也就比较地小了:二是丹田的容积较大,有气则开无气则合,开始真气进入丹田时有冲动感觉,但少量真气不足以充满丹田,因此便没有气感了,继续练功过几天丹田内充实起来,自然会有感觉,这是进步过程中一个必然的现象。
2、随着功夫的进展,丹田真气不断充实,因此表现出各种不同的现象,当以“丹田温热”最为相宜。如发生大热,是“火候”太过,可放松呼气或不注意呼气,以减缓其热度;“丹田饱满”是真气充实的现象,必须饱满到一定程度,方能向下(会阴)、向后(命门)等处活动,要任其自然,不可过早意领;“丹田开阖”,感到丹田内如有一物在运动,或感丹田内一开一阖或左右,或上下,此种景象过去叫做“胎息”,这是真气在丹田中旺盛的表现,是很好的徵兆,由此就可以更好的意守丹田了;“丹田蕴珠”,丹田内如有鸡卵、有如儿拳大小不等一个固态的东西,古人把这叫做“丹”,是真气高度凝聚的一种表现。这都是在通关前后经常遇到的一些内景,是非常可喜的徵兆,应当谨慎的保持它的常在。但这些现象因人而异,也不可能每个人、每种现象都遇到:没有,也不可妄想追求。
3、由于练三步功丹田真气充实饱满,因此全身的生理变化也很多,如:有一股气流环腰一周,前经肚脐,后经命门,在不断地转动,这是带脉通了,对通关很有帮助。全身温热也是常有现象,此是热能提高,能增强抵抗力;但有的人发热过高,感到心烦不适,可采用六字诀中“呵”字诀即平。有患胃下垂者,在第三步功中常感呼气时小腹向上挈引,这是由于胃体机能基本恢复,有力提升,和丹田气足有上浮力的表现,是治愈胃下垂的基本因素,不必介意。有因丹田气流向大腿者,属于一般情况,不必太在意;若气感下流力太过,丹田气不易积存者,改用盘坐式可以纠正。有因欲向后转而久不得过者,可以提肛吸气导之;有因真气充足致性神经兴奋而遗精者,在这一阶段最易发生,应严加注意,及时采用“吸(吸气)、抵(舌抵上腭)、摄(提肛)、闭(闭目)”采药四字诀方法防治。
4、达到第四步顺利通督,必须依* 第三步功的积累真气,所谓“积气冲关”。如果一旦走泄真气,通关就要推迟,因此要求练功者在筑基阶段睡前清心寡欲,睡眠姿势要侧卧卷足,即所谓“卧如弓”:衬裤要宽舒,避免磨擦;被要轻勿过暖,避免仰面睡式,如有性冲动即起勿睡。能关不过旬日,这短短的几天,又是这样重要阶段,应是能够坚持和必须坚持的。如素患遗精的人更要注意以上要求,并应考虑平时多在什么时间遗精,即在那个时间起来练功,以改正其习惯。很多人都依此法治愈。素有患肠炎,在三步中出现大便脓血者,有患妇科病而排秽物者,此为真气作用于丹田周围脏器,发生良好的生理变化,推陈出新,因此不采用他法治疗也能自愈。要以丹田气足、全身经络触动现象逐渐增多,各处有不定点的跳动,及痒、麻或出皮疹,此为真气驱逐邪气的表现,不作治疗,邪尽也自愈。三步功后各种触动现象越来越多,详于第四步功辅导。
第四节 真法四步功辅导
第四步功是在第三步丹田真气充实到一定程度,通过会阴,绕过尾闾而开始的,但也有未经会阴即到命门,以后才有会阴气动的感觉,因人而异,不必强求一致。在四步功中,由于生理变化很多。兹将易出现的问题分述指导如下:
1、呼气太重,容易使丹田发生高热,如觉有发烫的情况,减轻呼气程度,或放弃呼气的注意,自然纠正;一般温热感是好的,有人呼气太过,或由性生活不禁导致前阴反应强烈产生恐惧心理,认为前阴漏气;越紧张,越注意,反应就更强烈,以致终日忧心忡忡,导致中气下陷,头昏眼花,四肢无力,调治之法是少注意呼气,或不注意呼气,在自然吸气时微微提肛,慢慢调治一个阶段,待真气绕过尾闾,沿督脉上行就好了,会阴处称为下鹊桥,有三歧:一路去前阴,一路去肛门,一路去尾闾。三* 路口,容易迷失方向,初学者宜加注意。
2、有人急于通关,未等丹田真气充足,即行意识导引,这样会使丹田真气不足,而导引的一部分真气无力上行,停在一个地方不上不下,时觉胀滞不适,纠正之法是固守丹田,继续培养真气,待真气充足后,自行冲关,千万不要再导引,“通督勿忘勿助”,就是这个意思。
3、第四步是全部功法中最艰难的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古人喻为“脱胎换骨”。由于生理变化特别明显并有一些不适的感受,练功者不知所措,精神紧张而发生动摇,求人救治,这都是不须要的(书中已有说明)。如真气通过命门时,凡有腰痛病史的人,必有不适感觉。这些都是正邪相争,纠正病情的表现,等真气通过之后自愈,不必找人纠偏,或邀诊治。此时只有加紧练功,比平时次数增多,时间延长,待通关后全部缓解,切勿松懈自误。
4、李少波教授将四步功通督的过程和练法,反应用八句加以概括,名日“周天歌”。(详阅精华区),练功者须细细体味,方能领会。
第五节 真法五步功辅导
通督之后,即进入第五步,这在周天功中算是已经达到目的往往有人问,通关后如何练法?真气运行法有进一步提高的内容和阶段,这里概要地提出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作为继续锻炼的要求:
1、真气运行法在沟通任督过程中,一步有一步的功法,及通关后,只要按照练功形成的条件,经常加功练习就成了。书中有持之以恒,循乎自然“的要求,功夫越深,效果越好。通关只是完成了基础阶段,以后坚持锻炼,才能出好效果。特别是练功治病者,通关前即能改善体质,提高身体素质,一些轻浅的功能性疾病也能治愈,严重、顽固的器质性疾病就需要累以时日,不断旺盛真气,积气驱病。不能以为通关了,就大功告成,百病皆愈。但只要坚持炼下去,各种病疾都有会慢慢地好起来。
2、通关后体内还会有很多气攻病灶的反应,练功者就不知怎么办好。如初通关时气在头上乱窜,前额有重胀感,可以不去理它。只守住上丹田,使力量集中在百会(泥丸宫,此处为百脉之会),则百脉扳依,其它乱行乱窜的现象就减少了,不过需要较长的时间。长守此窍还可以开发智慧,使人聪明。如果通关后反而感到真气不足或胃消化功能 不如以前好,那么可以意守中丹田,再培补中气,则下丹田真气也就更加旺盛起来。下丹田是长期意守之处,什么时候守这一部位都是对的。
3、以静为务,功夫越深,入静越好,只有能够深度入静,体内生理功能就恢复越好,这是静极生动的自然规律,过去叫做“道”,古人把这种功夫叫做修道。静字贯彻着修道的始终,开始都是不能入静,故必须有方法,渐进入门,慢慢达到入静。所以五步功以后就再不要求用这个方法,那种方法,实际上追求方法,反而成为杂念了。入静深了能体会到三田成一体,继而无物无我进入虚无境界,还有什么方法可追求呢?当然真法的高级境界也是分层次、分阶段一步一步达到的,这些就属于真法提高班的内容,可以在以后深造、提高。
㈡ 有谁听说过气功治病吗
气功可以治病,我也练过,后来因为练出好东西被鬼盯上了,盗走了我不少精气神.所以我改诵经念佛了,练气功治标不如治本,如果不杀生吃肉,如果没有怨亲债主,你会得病吗.我劝你念佛吧,念南无阿弥陀佛消业障很好,还有三大神咒的准提咒,这是最适合我们人世修行的方便法门,感应也很大.好处多了去了,简单说可以让你一切顺心如意.而且也不需要持戒,任何时候都能念.你一开始可以不信佛,但我希望你去试着修一下,体会一下其中的奥妙.你也不需要怀疑什么,我只是想给我自己多积点德,以上我所说如有撒谎当堕无间地狱受极重苦!南无阿弥陀佛!
㈢ 用气功给人治病是不是真的发气真的可以治病吗是什么原理
用气功给人治病并没有得到科学验证,原理如下:
当一个人的意识进入到一种非常宁静、非常愉悦的虚无状态时,我们全身各个器官和系统的生理功能就会随之变得协调。如果长期坚持采用这种集中注意力、排除杂念、放松心理紧张的锻炼方式,就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抗病能力,起到防治疾病、和谐身心、益寿延年的作用。
放松是身体放松,入静是意识入静。放松有益入静,入静促进放松。身体放松了,心情安静了,气血的流动就正常,身心就健康。这就是气功健身治病的原理。
气功治病还有另一个含义,就是用气功的气给别人治病。这是不同个体之间有意识的能量交换。通过能量的混化、改变,促使患者病变部位瘀滞的气血加快流动,从而达到“通则不通,通则不痛”的治病目的。
中国人容易接受气功的概念,这和我们的文化有关系。气一元论的学说属于中国古代哲学范畴,其核心思想是用一元论来认识世界。中国古代哲学关于气的学说,渗透并融入中医学理论体系,深刻地影响着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
同时,由于气的学说在中医药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也促进了中国古代哲学相关理论的发展。例如,经络,经络学是在世界医学中,唯一由中国发明的独特学说,它在防病治病方式上,不是依靠药物,而是以调理经络之气来起到作用。
但气功的“场”,到目前为止,都没有明确的、有说服力的检测结果,更多时候是“玄学”的模式展示给大家。
其实,人体每时每刻都有电的活动在发生,这些电活动是得到证实和利用的,最常见的就是心电,把心电引出、放大后就可以绘制成心电图,是心脏疾病的最为简单而有效的诊断手段;还有脑电及对应的脑电图、肌电及肌电图,都是现代科学能探测和记录到的身体的电活动。
㈣ 请教您练的气功能治病吗
这是毋庸置疑的,可以非常肯定地告诉你,能治!!!
但真的分功法!不同的功法,效果不同。
有些功法效果甚微;而有些功法却效果显著。
关键还是练习的人,“功法、悟性、心性、恒心、缘分”,五者缺一不可。
具体地讲一下:
一、比如真气运行法,是一种较流行的打坐入静的功夫,也是养气的好功法,易学易练,从打通任督二脉的筑基开始,就隐隐地开始触及和调整一小部分轻微的疾病,而几年之后,一直练到打通全身奇经与正经的总计36条经脉及其附属络脉时,真正的治疗效果才彻底显现出来,坚持下去,内科慢性疾病也就会得到彻底的治愈。这种功法的优点是非常容易练习,而且最大的优点就是“只要什么都不想就行”;缺点是时间略长一点,毕竟大多数人都很忙,每天能练两三个小时就不错了,除非你能坚持每天超过5到8个小时的专心练功,最大的缺点还是“只要什么都不想就行”,因为想要“什么都不想”是非常难的,所以老子在《道德经》上就明确地讲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静功的精髓就是一个“静”字,静则气生。
二、比如六字诀,是一种半动功,虽是略为消耗真气的功法,但效果却也不错,关键是要发音正确,动作正确,平时还要用其它手段补充消耗掉的真气,比如用静功,比如用补气类的中药。这种功法恰恰是直指脏腑和疾病的功法,半动半静,动时为了引导真气沿经络循行,静时一是为了彻底的引导,二是为了对脏腑起到治疗的作用。XU、HE、HU、SI、CHUI、XI,简简单单六个字,简单而又真的不简单,一方面,吐字发音要正确、浑厚;另一方面,发音与动作一定要配合正确,具体细节一定要找到好老师才行,否则按网上的乱练一通,空耗真气不说,耽误的还有病情与宝贵的时间、精力。
三、比如内家拳,是一种纯动功,以内气和内劲为基础的拳种,包括太极拳、六合拳、八卦掌、形意拳等等,产气、升阳、引导的作用十分明显,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也要下几年或几十年的苦功方见成效,而且若找不到好老师或此门中的“大家”来细心教导,不仅治不好病,还容易致病,就比如太极拳的动作,对头颈腰背胯膝等的要求非常非常苛刻,无论作什么动作,都要求整根脊椎都要是直的,包括颈椎,难度和诀窍几乎是成正比的,没有好的时间、精力和专业指导无异于广播体操。
四、比如瑜伽,是一种源于印度教的功法,与道家的理论体系有很大的不同,派别分支也很多,但如果练对了,治疗效果也是非常可观的,然而这要求对冥想、声音、咒语、手印等的掌握程度非常好才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若练此法门,你会惊讶于基于“意念”的神奇而强大的作用。
五、比如修佛,确切地说,这已经不属于气功了。但佛家的经典、咒语和手印的作用是惊人的和不可思议的,这是一种直指人心的修行方法。要入得此门,要求你能一定程度地在修行中或在整个生活中做到“放下”心中或整个人生中的种种坏心思和欲望,保持着一颗“净心”和“静心”来修习佛号、经典、咒语等等。心性是一方面,恒心毅力是另一方面,至真至诚地坚持下去,病自然也就没了。因为病是“情志”所致,治疗也要从“情志”上治。做到多少,就去掉多少,舍下多少,就得到多少。一开始若能做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的境界当然非常好,而若能悟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境界那就更好了。
以上是具有代表性的功法或法门,其它的就不逐一赘述了。
主旨是要让你明白,除了西医或中医以外,气功或其它修行的法门,是可以治病的。
㈤ 有什么养生武术可以治疗失眠头晕
一般神经性、内分泌型疾病,主要原因都是心理问题,平时不要太紧张,保持平静安然,内经中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太极拳:可以保持心态的松静自然,练气加引导,养生的作用还是挺好的。国家用来普及的_24式简化太极拳_学习简单些
五禽戏:华佗的养生术
八段锦:是一套气功导引功,主要是体现在治病上的,简单,运动量小,每天睡觉前练一下。
易筋经:主要适合男子,是壮功,就是难度比较大
六字诀:孙思邈,我一朋友前段时候还和我说,他中风的妈妈在一个培训班里练,好多年的瘫痪能走到50步了,
这些传统功法平时看似乎效果不大,但是其养生效果却是极佳的,特别是引导术的运用,当然主要还是持之以恒,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一个月就能见效。
头晕失眠 还可以通过 适量的运动 跑步
脚底按摩后喝一杯温水,
看书,实而后明,而后无惑,无惑则心不乱
㈥ 八段锦到底对人体的治病、健身有哪些好处
1、清除疲劳
八段锦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从动作上看是四肢和躯干的伸展运动,和伸懒腰很相似,可以加强四肢和躯干的伸展活动,影响胸腹腔血流的再分配,有利于肺部的扩张,使呼吸加深,吸进更多的氧气,对消除疲劳有一定的作用。
2、矫正肩背
八段锦的“两手托天理三焦”动作是全身的伸展活动,又伴随深呼吸,可以调理内脏各部,对腰背肌肉骨骼有良好作用,,有助于矫正肩内收和圆背等不良姿势。所以经常伏案学习和工作的年轻人也可以练一练八段锦。
3、加强身体血液循环
八段锦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这一动作的重点在胸部,用中医术语来说就是重点在上焦。这节动作影响所及,包括两手、两臂和胸腔内的心肺,通过扩胸伸臂可以增强胸肋部和肩臂部肌肉,加强身体血液循环,有助于进一步纠正姿势不正确所造成的病态。
(6)小功法治病扩展阅读:
练习八段锦的注意事项
1、松静自然
松静自然,是练功的基本要领,也是最根本的法则。松,是指精神与形体两方面的放松。这里的“自然”决不能理解为“听其自然”“任其自然”,而是指“道法自然”。
2、准确灵活
准确,主要是指练功时的姿势与方法要正确,合乎规格。灵活,是指习练时对动作幅度的大小、姿势的高低、用力的大小、习练的数量、意念的运用、呼吸的调整等,都要根据自身情况灵活掌握。
3、练养相兼
练,是指形体运动、呼吸调整与心理调节有机结合的锻炼过程。养,是通过上述练习,身体出现的轻松舒适、呼吸柔和、意守绵绵的静养状态。
4、循序渐进
只有经过一段时间和数量的习练,才会做到姿势逐渐工整,方法逐步准确,动作的连贯性与控制能力得到提高,对动作要领的体会不断加深。
㈦ 练什么气功可以治病
练气功之所以能治病是因为能量贮存达到一定程度,生命能量足,气足,免疫能力、抗病能力、平衡能力增强,自然就什麼病都不会发生。一些初学者练松、摇、甩、意念导引之类的功法,很快觉得身体变好了,事实上那只是病痛的症状减少,根本质的问题并没有解决。松、摇、意念导引等功法应该是属於第三层次──「益」里面的功夫,也就是有厚实能量基础才能尝试用松、摇、意念的功法。这些功法是用来做能量运转用的,不是给普通人或初学者修练用的。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观想不可能贮存能量,越想只有越消耗、越不定而已。以禅宗的说法是,唯有把想去掉,不用心时,才能进入状况,也就是体会「无生法忍」的境界,体会气、禅和道的关连是合一的。初学者练松摇功法,有明显的气感产生,反倒影响八识,身心完全受觉受影响,体会到的只是梦幻泡影。练功真正的目的是去除八识,不受八识影响,八风吹不动,如如不动,功夫才会出来,智慧才能产生。如果一练,满天祥云,到处彩虹,声光遍野,莲华海会,还能有什麼境界产生?不过是些假相、梦幻泡影而已。
「天行健,君子自强以不息」,能自强不息是因为不断的去运转,生火待发。松摇功法没有能力生火,炉压不足,风火就不大,气就不能存。必须透过吐纳和肢体导引的力量和气场运作,两种能量交会,心识自然停止,而非印度冥想中的观止或催眠中以呼吸加速脑部运转而短路的不自然观定方法,才能产生高度的生命能量,炉压足,风火够,气才能存,炉压越强,贮存能量越高,贮存到一个程度后,气的运作会往上提升,动作就可以做大一些,或速度加快,把炉火加大,提升交换运作,把身体的废物高度转化,把好的能量凝聚起来,自然就可强身,提升功夫,提升内在修练的信心,对生命、人生、道的体会相对就会增加。
㈧ 气功治病
五星神功
这种功法像气功又不像气功,简单易学,动静皆可练,不需静心凝神,也不守丹田经脉,只要心智健全、体质正常,都可以练习,其效果是养神、健身、怯病,特别是能消除疲劳、缓解晕痛、调理肠胃、加快伤愈、延缓衰老,概括一点,就是能激发身体活力。
练功前期,容易头晕、身体麻木,解决头晕的办法是尽量选择安静的时间、地点和身体感觉好的时候专心练功,不要做其他事情、不要想其他事情。如果较长期练功后还有头晕,可能有脑部或神经系统等问题不适合练习此法。而身体麻木是练习期长时间不运动的结果,在熟练后可以边运动边运功,只要保持运功即可,这个功法不需要遵守严格的步骤,有的步骤多练些,有的步骤少练些,一般只影响练习效果,只要每个步骤不废弃,基本上是不会偏的。
练功后期,容易练习过度,使身体因过度活跃反而易感疲劳等反效果,如果没有人指导,有不适感时暂停练习,在身体状况良好时再继续。当然,前期功法只是基础的功法,是可以放心练习的。而后期功法,是功利性的,为积蓄力量、利用力量,有的强力步骤是损害身体的。
此功法的前期功法分两部分,两部分的结合就是中期功法,就是说任何一部分都是前期功法,学了一部分后另一部分就变成了中期功法。中期能积聚力量,过度练习就会是力量积累太多,这时就需要后期功法(后期功法也分两部分,目的不同,学的步骤也不一样)。
前期功法一般练本章所说的第一部分,另一部分比较容易走偏、同时也为效果积累也较慢,在第一部分练习较长时间后再练。
五星神功基础
气功,“气”者,呼吸也,一呼一吸,必须明白,否则达不到效果,甚至出现副作用。
开始练习,要慢慢做到缓呼缓吸,可先大口呼吸几下,再静坐,慢慢做到缓呼缓吸,以熟练练功步骤。熟练后,根据练功的快慢呼吸。
在介绍具体步骤前,先讲一下练功涉及的主要部位:头(一)有五腔:脑腔(11)、眼窝(12)、耳道(13)、鼻腔(14)、口腔(15)。
右手(二),大拇指(21)、食指(22)、中指(23)、无名指(24)、小指(25)。
右脚(三),五个脚趾(31~35)。
左脚(四),五个脚趾(41~45)
左手(五),五个手指(51~55)。
五星神功第一部分步骤:
吸气,同时意守头部(一),呼气,同时意转脑腔(11),简记一11;
吸气,同时意守右手(二),呼气,同时意转眼窝(12);简记二12;
吸气,同时意守右脚(三),呼气,同时意转耳道(13);简记三13;
吸气,同时意守左脚(四),呼气,同时意转鼻腔(14);简记四14;
吸气,同时意守坐手(五),呼气,同时意转口腔(15);简记五15;
吸气,同时意守头部(一),呼气,同时意转右手大拇指(21);简记一21;
……
这样,一呼一吸,共125步循环往复练习:
一11、二12、三13、四14、五15;
一21,二22、三23、四24、五25;
……
一51,二52,三53,四54,五55;
二11,三12,四13,五14,一15;
……
二51,三52,四53,五54,一55;
三11,四12,五13,一14,二15;
……
三51,四52,五53,一54,二55;
四11,五12,一13,二14,三15;
……
四51,五52,一53,二54,三55;
五11,一12,二13,三14,四15;
……
五51,一52,二53,三54,四55。
为不断练习,同时不耽误其他事情,在每天专心练过125步几遍后,在其他时间你可以(以125天为周期)每天只练其中一步,在需要专心做其他事情时(比如上班时间、开车时)暂停练习,待事了后继续(比如上下班乘车时、午间休息时、晚饭后散步时、看电视时).
另行参考:
把上述125步的部位反过来(如11一,吸气时意守脑腔,呼气时意转头部)就是前期功法的另一部分.
25步简化功:上述125可以简化为25步(这是中期平衡功法,用时较少,可迅速平衡.)
一一,吸气, 意守头部,呼气,意转头部;
一二,吸气, 意守头部,呼气,意转右手;
一三,吸气, 意守头部,呼气,意转右脚;
一四,吸气, 意守头部,呼气,意转左脚;
一五,吸气, 意守头部,呼气,意转左手;
二一,吸气, 意守右手,呼气,意转头部;
二二,吸气, 意守右手,呼气,意转右手;
二三,吸气, 意守右手,呼气,意转右脚;
二四,吸气, 意守右手,呼气,意转左脚;
二五,吸气, 意守右手,呼气,意转左手;
三一,吸气, 意守右脚,呼气,意转头部;
……
五五,吸气, 意守左手,呼气,意转左手.
(注:如果有问题给我发消息)
㈨ 转天尊圆灵三动功之一简便易行,健身祛病的效果快速明显
一种激发内气振动的健身法 灵子显动治病法
灵子显动作用的特点是产生强烈的节律性肢体自发动,叫做“灵子显动”,这是“灵子”内气发动的结果。灵子内气发动,可用以治病强身, 益寿延年。灵子显动主要用来为自己治病,但用灵子显动的手掌或手指为他人进行气功按摩或气功推拿,也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一、灵子显动治病的手法
1.按抚法(押法)
按抚法是用“灵子显动”的手掌或手指,轻微接触密切贴于患部皮肤,进行灵动按抚,既不用力按压,也不脱离接触,更不移行摩擦。至于是用手掌按抚还是用手指按抚,这要根据病患范围的大小来决定,并不是指用力的大小有区别,如病患部位范围大,则用手掌按抚,如病患部位范围小,则用手指按抚。
施行手掌按抚法时,应使整个手掌部位都密切贴于病患部位的皮肤上,施行手指按抚法时,则可根据情况,使用食、中二指,或食、中、无名三指的指腹部按抚患处,在特殊情况时,可使用拇指接触。按抚法只产生手和患部肌肉的颤动(抖动)(因手是处在灵子显动状态), 而不是产生手和患部肌肉的相对位移,即不产生摩擦。
2.摩擦法
摩擦法是用“灵子显动”的手掌或手指轻轻摩擦患部肌肉的意思,摩擦不需用力, 只用轻微的灵子显动的“自然动作”进行摩擦。摩擦法是在患部范围较大时运用,如果病患范围艰大,“推行”摩擦不能及于整个患部的时候,则可使手掌或手指在整个患部进行“回转”摩擦。施行摩擦法时,如果显动激烈,则作用很难传到患部深处,应抑制激烈显动,使恢复微动状态,慢慢地进行显动摩擦。
3.凝掌法(手掌离抚法, 劳宫发气法)
凝掌法是手指密接拼拢,运力于掌面及指部,使整个手掌显现灵子显动,而后对患部进行发“气”治疗。凝掌法运用时,手掌不和皮肤接触,须离开皮肤三到五分左右(市尺),而将灵子显动作用“感应”施之于病患部位,所以又叫离抚法。若患部范围宽大,则可把手掌移动,行离抚摩擦。
4.凝指法(手指离抚法, 手指发“气”法)
运力于手指,使产生灵子显动,以显动的手指对患部进行“发气”治疗。治疗时,手指离患部皮肤1.5~2厘米左右,不和皮肤接触,而把灵子显动作用“辐射”传于病患部位。和凝掌法相同,如果患部范围狭小,则手指不可偏离患部太远,如果患部范围较大,则手指应移动。当在凝指的时候, 若显动过分激烈,则亦应加以抑制,使显动轻微, 方能收治疗效果。
一般运用灵子显动治病,大都只使用按抚法和摩擦法两种,离抚法(发气治疗)只在按抚法和摩擦法使用有困难时才使用。不过,在使用“灵子潜动”对他人进行发气治病时,离抚法则常是主要采用的功法。
二、灵子显动治病举例
1.神经衰弱
取坐位,用两掌摩擦腹部,然后在后头小脑部施行押法,顺次及于大脑部施行押法或摩擦法;在颞部(太阳穴及其周围)施行指头押法,在眉心、前额、眼睑、耳侧等部位任意施行押法或摩擦法,四肢、胸部及腹部施行摩擦法,这样反复施行,轻者数天,重者二、三个星期就能见效。
2.神经痛
在疼痛部位施行押法,如果疼痛范围较大,别用手掌施行摩擦法,无论何处疼痛,都可任意施行押法或摩擦法。
3. 齿痛
在患部口腔外面施行指头押法,数秒钟至数分钟便能止痛,施治时,不能直接用手接触牙齿及齿龈,只在口腔外面施行。
4.胃痉挛
先使自己全身发生灵子显动,然后用两只手指在胃部施行强押法,症轻者数分钟就可止痛,稍重者数十分钟可告痊愈。
5.心脏诸症
在心脏部用右手掌施行微动押法,在头部及胃肠部施行押法或摩擦法。
6.肾脏诸症
在肾部施行稍强力的手掌押法,在头部、四肢及身体其他部位施行手掌按摩法,在心脏部施行轻微押法,如有肾结石,则在肾部及腹部全体施行押法或摩擦法,可使积石融解。
7.糖尿病
由下肢顺次向上施行激烈的摩擦法,遍及到整个身体,这种摩擦法须逆向毛孔施行。
三、灵子显动治病的要求
1.灵子显动治病,必须赖手掌或手指的发动,即产生灵子显动,是为治疗的必要条件,否则不能奏效。
2.治病用的灵子显动,不能像练功时那样显动得十分激烈,只要使手掌或手指微动就行。若显动过分激烈,则其内气作用只能及于病患外部,不能使内里发生影响,所谓“过犹不及”即是此意,因此,一旦手部发生激烈显动,必须加以抑制,才能收到治疗效果。
3. 灵子显动冶病,必须在显动练得纯熟时施行。如果显动还未练得圆熟,即用它来治病,则会发生显动突然停止的故障,即当显动的手掌或手指,刚接近到病患部位时,显动突然停止,这是因为灵子显动是一种内气振动,当振动还未稳定而遇到较大阻力时,振动即会停止。这时,应按照曲臂对指(曲臂凝掌)的方式,反复练习多次,等练到手掌不必用力便能自然显动,然后再将显动的手掌向患部接近,即可避免发生显动突然停止的故障。
㈩ 怎样修炼内力,可以治疗疾病
你的手能用不?只要手能用《易筋经》正适合你,人格担保。
易筋经(北魏,达摩著)
(上卷)
西竺达摩祖师著西竺圣僧般刺密谛译义南洲白衣海岱游人订正
总论
译曰:佛祖大意,谓登正果者,其初基有二:一曰清虚,一曰脱换。能清虚则无障,能脱换则无碍,无障无碍,始可入定出定矣。知乎此,则进道有基矣。所云清虚者洗髓是也,脱换者易筋是也。其洗髓之说,谓人之生感于情欲,一落有形之身,而脏腑肢骸悉为滓秽所染,必先洗涤净尽,无一毫瑕疵之障,方可步超凡入圣之门,不由此则进道无基。所言洗髓者,欲清其内;易筋者,欲坚其外。果能内清虚而外坚固,登圣域在反掌之间耳,何患无成。且云.易筋者,谓人身之筋骨虽由胎察而受之各异,有筋弛者、筋挛者、筋靡者、筋弱者、筋缩者、筋壮者、筋舒者、筋劲者、筋和者,种种不一,悉由胎享。如筋弛则病。筋挛则瘦(痪),筋靡则痪,筋弱则懈,筋缩则亡,筋壮则强,筋舒则长,筋劲则刚,筋和则康。若其人内无清虚而有障,外无坚固而有碍,岂许入道哉l 故入道莫先于易筋以坚其体,壮内以助其外,否则道亦难期。其所言易筋者,易之为言大矣哉。易者乃阴阳配合之道也。易即变化之易也.易之变化虽存乎阴阳,而阴阳之变化实存乎人。弄壶中之日月,搏掌上之阴阳,故二竖系之在人,无不可易。所以为虚为实者易之,为寒为暑(热)者易之,为刚为柔者易之,为静为动者易之,高下者易其升降,先后者易其缓急,顺逆者易其往来,危者易之安,乱者易之治,祸者易之福,亡者易之存,气数可以易挽回,天地可以易之反复,何莫非易之功也。至若人身之筋骨,岂不可以易之哉。然筋人身之经络也,骨节之外,肌肉之内,四肢百骸,无处非筋,无处非络,联络周身,通行血脉,而为精神之外辅。如人肩之能负,手之能摄(提),足之能履,通身之活泼灵动者,皆筋使之然者也,岂可容其弛挛靡弱哉。而病(痪)瘦痪屡懈者,又宁许其入道乎。佛祖以挽间斡旋之法,伴筋弛者易之以和,筋挛者易之以舒,筋靡者易之以壮,筋弱者易之以强,筋缩者易之以长。即绵涯(泥)之身可以立成铁石,何莫非易之功也。(勇力)身之利也,圣之基也,此其一端耳口故阴阳为人握也,而阴阳不得自为阴阳,人各成其人也,而人勿为阴阳所催,以血肉之躯而易为金石之体.内无瘴外无碍,始可入得定去,出得定来。然此着功夫实非细故也。而功有渐次,法有内外,气有运用,行有起止.至若药物器制,节候岁(月)年,饮食起居,始终各有征验.其入斯门者,务宜先办信心,次立虔心,奋勇坚往,精进如法,行持而不懈,无不立跻圣域者矣。
般刺密谛曰:此篇就达摩大师本意,言易筋之大概,译而成文,毫不敢加之臆见,或创造一语。后篇行功法则具详原经译义,倘遇西竺高明僧,再请琢磨可也。
膜论
夫人之一身,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内而精气与神,外而筋骨与肉,共成其一身也。如脏腑之外,筋骨主之;筋骨之外,肌肉主之;肌肉之内,血脉主之。周身上下动摇活泼者,此又主之于气也。是故修炼之功,全在培养气血者为大要也。即如天之生物,亦不过随阴阳之所至,而百物生焉。况于人之生乎,又况,r -修炼乎。且夫精气神无形之物也,筋骨肉乃有形之身也。无形者有形之本,此法必先练,无形者为有形之培,有形者为无形之辅,有形者为无形之佐,是一而二,二而一者也。若专培无形而弃有形则不可,专练有形而弃无形则更不可。所以有形之身必得无形之气,相倚而不相违.乃成不坏之体。设相违而不相倚,则有形者亦化而无形矣。是故练筋必须练膜,练膜必须练气。然而练筋易而练膜难,练膜难而练气更难也。先从极难处立定脚跟,后向不动不摇处认斯真法,务培其元气,守其中气,保其正气,护其肾气,养其肝气,调其肺气,理其脾气,升其清气,降其浊气,避其邪恶不正之气,勿伤于气,勿逆于气,勿忧思悲怒以损其气。使气清i 盯平,平而和,和而畅达,能行于筋串于膜,以至通身灵动,无处不行,无处不到。气至则膜起,气行则膜张,能起能张,则膜与筋齐坚齐固矣.若练筋不练膜,而筋无所主,练膜不练筋,而筋无所依;练筋练膜而不练气,则筋膜泥而不起;练气而不练筋膜,则气赓而不能宣达流串于经络,气不能流串,则筋不能坚固,此所谓参互其用,错综其道也。侯练至筋起之后,必宜倍加功力,务使周身之膜皆能腾起与筋齐坚固(外著于皮并坚其内), 始为了当,否则筋坚无助。譬如植木无土培养,岂全功也哉。般刺密谛曰:此篇言易筋以练膜为先,练膜以练气为主,然此膜人多不识.不可为脂膜之膜,乃筋膜之膜也。脂膜,腔中物也;筋膜,骨外物也。筋则联络肢骸,膜则包贴骸骨。筋与膜较,膜软于筋;肉与膜较,膜劲于肉。膜居肉之内,骨之外,乃包骨衬肉之物也,其状若此。行此功者,必使气串于膜间,护其骨,壮其筋,合为一体,乃曰全功。
内壮论
内与外对,壮与衰对。壮与衰较,壮可久也;内与外较,外可略也。盖内壮言坚(道),外壮言勇(道植圣基,勇仅俗务);坚而能勇是真勇也,勇而能坚是真坚也,坚坚勇勇,勇勇坚坚,乃成万劫不化之身,方是金刚之体矣。凡炼内壮,其则有三:一曰:守此中道,守中者专于积气也,积气者专于眼、耳、鼻、舌、身、意也,其下手之妙要在于用揉,其法详后。凡揉之时,宜解襟仰夕卧,手掌着处其胸腹之间,即名曰中。惟此中乃存气之地,应须守之,守之之法在乎含其眼光,凝其耳韵,匀其鼻息,缄其口气,逸其身劳,锁其意驰,四肢不动,一念冥心,先存想其中道,后绝去诸妄念,渐至如一。不动,是名曰守,斯为合式。盖揉在于是(而守在于是),则一身之精、气、神俱注于是.久久积之,自成其庚方一片矣。设如杂念纷纭,弛想世务,神气随之而不凝,则虚其揉矣,何益之有。二曰:勿他想,人身之中,精神气血不能自主,悉听于意,意行则行,意止则止。守中之时,意随掌「是为合式。若或驰意于各肢,其所凝积精气与神,随即走散于各肢,即成外壮,而非内壮矣。揉而不积又虚其揉矣,有何益哉。三曰:持其充周,凡揉与守所以积气,气既积矣,则精神血脉悉皆附之,守之不驰,揉之且久,气惟中蕴而不旁溢,气积而力自积,气充满而力自周遍。即孟子所谓至大至刚,塞乎天地之间者,是我浩然之气也。设未及充周,驰意外走,散于四肢,不惟外壮不全,而内壮亦术不坚,则两无是处矣。
般刺密谛曰:人之初生,本来原善,苦为情欲杂念分去,则本来面目一切抹倒口又为眼、耳、鼻、舌、身、意分损,灵犀蔽其慧性,以致不能悟道。所以达摩祖师面壁少林九载者,是不纵耳目之欲也。耳目不为欲纵,猿马自被其锁缚矣。故达摩得斯真法.始能只履西归而登正果也。此篇乃达摩佛祖心印先基真经,法在守中一句,其用在含其眼光七句。若能如法行之,则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极乐世界可立而登矣。
揉法
夫揉之为用,意在磨砺其筋骨也(筋骨磨砺而后能壮),磨砺者即揉(易)之谓也。其法有三段,每段百日。一曰:揉有节候,如初春起功,初行之时,恐有春寒难以裸体,只可解襟;次行二月中旬,取天道渐和,方能现身下功,渐暖乃能通便任意可行也。二曰:揉有定式,人之一身,右气左血。凡揉之法,宜从身右推向于左,是取推气入血分,令其通融。又取胃居于右,揉令胃宽.能多纳气.又取揉者右掌有力,用而不劳。三曰:揉宜轻浅,凡揉之法虽曰人功,实法天地,天地生物渐次不骤,气至自生,候至物成。揉者之法.但取推荡,徐徐来往,勿重勿深,久久自得,是为合式。设令太重,必伤皮肤,恐生海疵;深则伤于肌肉筋膜,恐生热肿,不一可不慎。
采精华法
太阳之精,太阴之华,二气交融,化生万物。古人善采咽者,久久皆仙。其法秘密,世人莫知,即有知者,苦无坚志,且无恒心,是谓虚负居诸,而成之者少也。凡行内练者,自初功始至于功成(不少间断),以至终身勿论闲忙,勿及外事,若采咽之功苟无间断,则仙道不难干成。其所以采咽者,盖取阴阳之精华益我神智,惮凝滞渐消,清灵日长,万病灭生,良有大益。采咽之法,日取干朔,谓与月初之交,其气方新,堪取日精;月取于望,谓金水盈满,其气正旺,堪取月华。设朔望日遇有阴雨或值不暇,则取初二初三、十六十七,犹可凝神补取,若过此六日、,则日昊月亏,虚而不足取也。朔取日精,宜寅卯时,高处静对,调匀鼻息,细吸光华令满口,闭息凝神,细细咽下,以意送之至中宫,是为一咽,如此七咽,静守片时,然后起行,任从应酬,毫无妨碍。望取月华,亦如前法,于戌亥时采咽七次,此乃天地自然之利,惟有恒心者乃能享用之,亦惟有信心乃能取用之。此为法中之一部大功,切勿忽误也。
服药法
练壮之功,外资于揉,内资于药,行功之际,先服药一丸,约药入胃将化之时,即行揉功,揉与药力两相迎凑,乃为得法,过犹不及皆无益也。行功三日,服药一次,照此为常。
内壮药
野蒺藜(炒去刺)、白茯苓(去皮)、白芍药(火偎酒炒)、朱砂(水飞)、熟地黄(酒制)、甘草(蜜炙)各五两、中参、白术(土炒)、当归‘酒制)、川芍各一两为细末,炼蜜为丸,重一钱,每服一丸,汤酒任下。一云:多品合丸,其力不专。另立三方任用,只须一味任用口
一方:野蒺藜炒去刺,炼蜜为丸,每服一二钱。
又方:朱砂(水飞),每服三分,蜜水调下。
又方:白茯苓去皮为末.蜜丸,或蜜水调下,或作块浸蜜中,每服一钱,久服愈佳.
汤洗法
行功之时,频宜盐水汤洗.盖取咸能软坚.功力易入;凉能散火,不致聚热。一日或二日一洗,以此为常,功成乃止。法用地骨皮、食盐各宜量,入煎水乘热汤洗,则气血融和,皮肤舒畅矣。
初月行功法
初行功时,拣择少年童子更递揉之,一取力小,揉推不重,更取其少年血气壮盛。未揉之先,服药一丸,约药将化时,即行揉法,揉与药力一齐运行,乃得其妙。揉时当解襟仰卧,心下脐上,适当其中,按以一掌.自右向左(推而)揉之,涂徐往来均匀,勿轻而离皮,勿重而着骨(勿乱掌,勿移动),勿乱动游击,斯为合式。当揉之时,冥心内观(守中存想),着意守中,勿忘勿助,意不外驰,则精气神皆附注一掌之下,是为如法火候。若守中纯熟,揉推均匀,正揉之际竟能睡熟,更为得法,胜于醒守也。如此行持,约略一时,时不能定,则以大香二住为则.(寅午戌)早午晚共行三次,日以为常。如少年火盛,只宜早晚一二次,恐其太骤,致生他虞。行功即毕,静睡片时,清醒而起,应酬无碍。
二月行功法
初功一月,气已凝聚,胃觉宽大,其腹两旁筋皆腾起,各宽寸余,月气努之,硬如太石,是其验也。两筋之间,自心至脐,软而陷者,此则是膜,较深于筋,掌揉不及,不能腾起也。此时应于前所揉一掌之旁,各开一掌,仍如前法徐徐揉之,其中软处须用木槌深深捣之,久则膜皆腾起,浮至于皮与筋齐坚,全无软陷,始为全功。此揉捣之功,亦准香二灶,日行三次,以为常则,可无火盛之虞矣.
三月行功法
功满两月,其间陷处至此略起,乃用木槌轻轻打之。两旁所揉各宽一掌处,却用木槌如法捣之。又于其旁至两肋梢各开一掌,如法揉之,准以二香为则,日行三次。
四月行功法
功满三月,其中三掌皆用槌打,其外二掌先捣后打,日行三次,俱准二香,功逾百日,则气满筋坚,膜亦腾起,是为有验。
易筋经
(下卷)
西竺达摩祖师著西竺圣僧般刺密谛译义
行功轻重法
初行功时,以轻为主,其力平也。一月之后,其气渐盛,须有力者渐渐加重,乃为合宜,切勿太重,以致动火,切勿游移,或致伤皮。慎之慎之。
用功浅深法
初功用揉取其浅也,渐次加力是因气坚,稍为增重仍是浅也;次功用捣方取其深;再次用打.打外虽尚属浅,而震入于内则属深。牌内外皆坚,方为有(功)得。
两肋内外功夫
功逾百日,气已盈满(充塞周遍)。譬之涧水平岸,浮堤稍有决导,则奔放他之.无处不到,无复在涧矣。当此之时,一切勿用意引入四肢,所揉之处,切勿轻用糙柞捣打,略有引导,则入四肢,即成外勇,不复来归行于骨内,不成内壮矣。其入内之法,为一石袋,由心口至两肋梢,骨肉之间,密密捣之,兼用揉法,更用打法,如是久久,则其所积盈满之气.循之入骨,有路则不外溢,始成内壮矣。内外两歧于此分界,极当辨审。倘其中稍有夹杂,若轻用引弓拿拳打扑等势,则气趋行于外,永不能复入内矣,慎之慎之!
木杆木槌式
木杆木槌皆用坚木为之,降真香为最佳,文楠、紫檀次之,花梨、白檀、铁梨又次之口木柞长六寸,中径寸半,头圆尾尖,即为合式。褪长一尺,周围四寸,把细顶粗,其粗之中处略高少许,是为合式,取其高处着肉,而两头尚有间空,是为合式。
石袋式
木杆木槌用于肉处,其骨缝之间悉宜石袋打之。取石要圆净全无棱角,大如葡萄,小如榴子,生于水中者乃堪入选;(生于)山中者燥,燥则火易动;土中者郁,郁气则不宣畅,皆不选也。若棱角尖硬定伤筋骨,虽产诸水亦不可选。袋用细布缝作圆筒,如木杆形(圆其颈),其大者长约八寸,其次六寸,再次五寸。大者用石一斤,其次十二两,小者半斤.分置袋中,以指挑之,挨次扑打。(行持既久)久久行之,骨缝之间膜皆坚壮矣。
五六七八月行功法
功逾百日,心下两旁至两肋之梢,已用石袋打而且揉,此处乃骨缝之交,内壮外壮于此分界。不于此处导引向外,则其积气即向骨缝中行矣。气循打处逐路而行,宜自心口打至于颈,又自肋梢打至于肩,周而复始,不可逆打。日行三次,共准六香,勿得间断。如此百日,则气满前怀,任脉充盈,功将半矣。
九十十一十二月行功法
功至二百日,前怀气满,任脉充盈,则宜运入脊后以充督脉。从前之气已至肩颈,今则自肩(头)至颈,照前打法兼用揉法,上循玉枕,中至夹脊,下至尾间,处处打之,周而复始,不可倒行。脊旁软处以掌揉之,或用杆槌随便捣打。日准六香,共行三次,或上或下,或左或右(上下左右),揉打周遍,如此百日,气满脊后,(百病俱除)能无百病。督脉充满,凡打一次,用手搓遍,令其匀润。
下部行功法
积气至三百余日,前后任督二脉悉皆充满,乃再行此下部功夫,令其通贯。盖以任督二脉人在母胎时原自相通,出胎以后,饮食出入,隔其前后通行之道。其督脉自上眼循顶行脊间下至尾间;其任脉自承浆循胸行腹下至会阴,两不相贯。合行此下部之功,则气至可以通接而交旋矣。行此功夫,其法在两处,其目有十段二两处者一在睾丸,一在玉茎,在睾丸曰攒、曰挣,曰搓、曰拍;在玉茎日咽、曰摔、曰握、曰洗、日束、曰养,以上十字除咽、洗、束、养外,余六字用手行功,皆自轻至重,自松至紧,自勉至安,周而复始,不计遍数,日以六香,分行三次,百日成功.则其气充满超越万物矣。凡攒、挣、拍、摔、握、搓六字,皆手行之,渐次至重。若咽则初行之始,先吸清气一口,以意(消息)咽下,默送至胸,再吸一口送至脐间,又吸一口送至下部行功处,然后乃行攒、挣等功。握字功要努气至顶方为得力,日以为常。洗者用药水逐日荡洗一次。(洗有二意)一取透和气血;一取苍老皮肤。束字者功毕洗毕,用软帛作绳束其根茎,松紧适宜,取其常伸不屈之意。养着功成物壮,靡战胜人是其本分,犹恐其嫩或致他虞,先用旧鼎时或养之。养之者(谓)宜安闲温养,切勿驰骋,务令惯战,方能无敌矣,(功)行满百日,久(之)久益佳,弱者强,柔者刚,缩者长.病者康.居然(伟)烈丈夫(也),虽木石铁褪亦无所惴,以之糜战应无敌手,以之采取可得(玄珠)元江,以之(求)延嗣,则百斯男。吾不知天地间更有何药(复加于是)大于斯法。
行功禁忌
自上部初功起,至此凡三百余日,勿多近内,盖此功以积气为主.而精神随之。初功百日内全宜禁忌,百日功毕后,方可进内一次,以疏导其留滞,多(或)不过二次,万不可三次,向后皆同。此意(行功)至行下部功时,五十日间,疏放一次,以去其旧,令生其新。以后慎加〔 保养固守)保守此精,乃作壮之本,万勿浪用,侯功成气坚,收放在我,顺施(则)在人(逆施则道.非凡宝可喻价也),进内则其道,不可以价值论也。
下部洗药方
行此下部功,当用药水日日(荡)汤洗,不可间断。盖取药力通气和血,苍老皮肤.且解热退火,不致他变也。法用:蛇床子、地骨皮、甘草各〔 等分)量,用煎汤洗,先温后热,缓缓(荡)汤之,每日一二次,以为常则二
(采)用战
精气与神,炼至坚(刚永)固(之期),用立根基,希位作佛,能勇猛精进也。设人缘未了,用之临敌对垒时,其功要处在于意有所寄,气不外驰,则精自不狂,守而不走。设欲延嗣,则按时按熟审候应机而射,一发中的,无不孕者。设欲屡战,则闭气存神队行兵,自能无敌。若于下炼之时,加吞咽吹吸等功相兼行,子则为泥水采补,最上神锋也。
内壮神勇
壮有内外,前虽言分量,尚未究竟,此再明之,自行胁肋打揉之功,气入骨(内)分,令至任督二脉。尚未见力,何以言勇,盖以气未到手也。法用石袋照前打之,向右肩,以次打下,至于右手中指之背,又从肩背后打至大指、指之背,又从肩前打至无名指、小指之背,后从肩里打至掌内大指、食指之梢,又从肩外打至掌内中指、无名指、小指之梢。打毕用手处处搓揉,令其匀和.日限六香,分行三次,时常烫洗.纵疏气血。功毕百日,其气始透。乃行左手,仍准前法,功亦百日.至此则从骨中生出神力,久久加功,其臂、腕、指、掌迥异寻常,以意努之.硬如铁石,并其指可贯牛腹,侧其掌可断牛头(努拳可碎虎胫),然此皆小用之末技也。
练手余功
行功之后,余力练手,其法常以(药)热水频频(荡)汤洗,初温次热,最后大热,自掌至碗,皆令周遍,(荡)汤毕(勿)不用拭干,即乘热摆撒其掌以至自干,摆撒之际,以意努气至于指尖,是生力之法。又以黑绿二豆拌(匀)置斗中,以手插豆,不计其数。一取(荡)汤洗和其气血;一取二豆能去火毒;一取磨砺坚其‘筋骨)皮肤(厚其皮肤〕 ,如此功久,则(从前〕 所积之气行至于手而力充矣。其皮(肉)肤筋膜相坚着骨(与骨相著), 不软不硬,如不用之时,与常人无异,用时注意一努,则坚如铁石,以之御物,莫能当此(搏击.诸物,应手而碎)。盖此力自骨中生出,一与世俗所谓外壮迥不相同口内外之分,看筋可辨内壮者其筋调畅,其皮细腻,而力极大;若外壮者,其皮粗老,其掌(腕与臂)与腕处处之筋尽皆盘结,状如蛆蝴浮于皮外,其力虽多,终无基本,此内外之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