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中医疗法治疗外耳道息肉

中医疗法治疗外耳道息肉

发布时间: 2022-06-01 04:20:55

⑴ 治外耳道炎,可以中医调理治疗吗

问题分析:您好,根据您的描述,您目前的情况考虑为患外耳道炎。
意见建议:您好,目前外耳炎建议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治疗,可以口服也可以静脉输液,局部没有化脓的话可以用酚甘油或鱼石脂甘油滴耳,如果形成疖肿之后则要挑破脓头、切开引流。您出现了流脓的症状另外可能要考虑中耳炎,建议双氧水洗外耳,再抗炎滴耳液滴耳。建议您西医疗法,中医疗法收效甚微。

⑵ 外耳道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中药治疗:
病属中医的耳疮范畴,多因风热侵袭或热毒望盛所致,治宜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1.内服药银翘丸、牛黄解毒丸口服每次1九日2次。
2.外用药
①黄连膏、紫金锭外耳道涂敷。
②中药菖蒲、附子等量共研末和香油滴耳。
③如伴有耳周围肿胀。可以水调散外敷(即黄柏研末后加等量石膏和凉开水调成糊状涂布耳周肿胀处或以湿热毛巾敷局部)。
外耳道炎西医治疗方法
一、药物治疗
(一)早期局部热敷或作超短波透热等理疗。
(二)严重者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服用镇静、止痛剂。
(三)局部用1~3%酚甘油或10%鱼石脂甘油滴耳,或用上述液纱条敷于患处,每日更换纱条2次。慢性者可用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如强的松龙、地塞米松等)合剂、糊剂或霜剂局部涂敷。外耳道脓液及分泌物可用3%双氧水清洗。
(四)积极治疗感染病灶如化脓性中耳炎,诊治全身某些有关疾病如糖尿病等。
二、手术治疗:
疖肿成熟后及时挑破脓头或切开引流。

⑶ 耳道有息肉该怎么办呢

您好,患者如果外耳道里面有息肉,最主要的症状是耳道里面,可能经常会有臭的分泌物流出来,患者听力可能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出现耳鸣的情况,在治疗方面常常需要通过手术来治疗。如果息肉的位置比较靠近耳廓的周围,可以通过局麻的办法解决,但是如果息肉的位置比较深靠近鼓膜,需要通过全麻手术完成。术后患者需要配合抗生素消炎,还可以应用止血粉涂在创面上,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术后出血的情况。,用药之前都需要做皮试,积极治疗之后患者耳道里面有息肉的情况就会得到解决,但是术后依然可能会有一定的复发性。

⑷ 急急急急急,吃中药治疗声带息肉可以吗会不会复发【声带息肉】

我也用中药治疗过,不会复发的 。手术的话也要用中药调理一段时间才行,不然会复发的。

⑸ 声带息肉吃中药可以治愈吗

耳鼻喉医院专家指出:一般声带息肉中医治疗以调理为主,针对声音不扬或嘶哑进行调理。但要彻底治疗好声带息肉,建议不要自己用药,而应该到正规医院通过专家诊断治疗为好
声带息肉中医治疗方法是:
声带息肉中医治疗一:湿结滞:声音沉闷不扬,甚或嘶哑。胆南星9g,制半夏12g,石菖蒲15g,茯苓30g,陈皮15g,泽泻12g,海浮石20g,白术20g,生薏苡仁30g,僵蚕9g,桔梗9g,白芥子15g,穿山甲10g,白蔻仁20g。
声带息肉中医治疗二:脾气虚证:声音嘶哑,缠绵不愈,声带色白或淡白或息肉术后反复再发,或术后音哑不复,倦怠乏力,少气懒言。用补中益气汤合二陈汤合发声散:党参30g,白术20g,茯苓20g,苍术15g,生薏苡仁30g,陈皮15g,制半夏12g,诃子9g,全瓜蒌20g,僵蚕9g,生牡蛎24g,浙贝母15g,桔梗6g,甘草3g。
声带息肉中医治疗三:经蕴热证:声音不扬或嘶哑,声带息肉或声带色红或淡红,光亮质软,喉干灼热,咳嗽气热,咯痰黄粘。方用黄芩汤合发声散加减:黄芩15g,桑白皮40g,连翘15g,栀子12g,赤芍9g,玄参15g,全瓜蒌30g,僵蚕9g,诃子9g,荸荠15g。
声带息肉中医治疗效果不佳
耳鼻喉医院专家指出:一般声带息肉中医治疗以调理为主,针对声音不扬或嘶哑进行调理。但要彻底治疗好声带息肉,建议不要自己用药,而应该到正规医院通过专家诊断治疗为好声带息肉手术方法最有效:衡阳耳鼻喉医院衡阳珠晖区人民医院针对每个人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采用支撑喉镜下声带肿物切除术,不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是声带息肉手术方法的最理想选择,一直以来,受到广大患者好评。
治疗声带息肉最好的方法
治疗法推荐:美国第六代杰西DNR低温等离子微创消融术
耳鼻喉医院在日本纤维喉镜下采用美国第六代杰西DNR低温等离子微创消融术治疗声带息肉具有视野清晰、手术准确率高、损伤小、反应轻、患者痛苦少等优点,且简单易行,被公认为是目前治疗声带息肉的最先进技术。
1、具有针对性:美国第六代杰西DNR低温等离子微创消融术针对局部病灶消融、凝固、止血方面具有独创性;
2、无需用药,免除药物依赖:低温等离子微创疗法利用等离子高频产生的能量迅速分解蛋白,不需用药,避免药物依赖,绿色安全。
3、具有彻底性、疗效好:在临床治疗中疗效确切,99%以上的患者可以达到彻底治疗,标本兼治控制复发,以达到彻底清除病变周围的隐藏,防止复发。
4、安全、无创伤、随治随走:无创伤、安全、可靠、无副作用、治疗期间不影响工作;为治疗息肉治疗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路子,给众多息肉患者带来健康的福音。

⑹ 外耳道炎的治疗方法都有哪些

1.早期局部热敷或作超短波透热等理疗
2.严重者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服用镇静、止痛剂。
3.局部用1~3%酚甘油或10%鱼石脂甘油滴耳,或用上述液纱条敷于患处,每日更换纱条2次。慢性者可用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如强的松龙、地塞米松等)合剂、糊剂或霜剂局部涂敷。外耳道脓液及分泌物可用3%双氧水清洗。
4.疖肿成熟后及时挑破脓头或切开引流。
5.积极治疗感染病灶如化脓性中耳炎,诊治全身某些有关疾病如糖尿病等。

⑺ 治疗外耳道炎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治疗外耳道炎的方法:
(1)用棉栓子或纱条浸泡有效药物,塞进外耳道内。
(2)在耳镜或手术显微镜下用3%双氧水清洗耳道脓液和皮屑,尤其注意耳道深部的前隐窝。
(3)怀疑与过敏有关时,可将氢化可的松滴入耳道。
(4)严重病例可全身使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5)耳痛剧烈者请谨慎使用镇静止痛剂。

⑻ 外耳道炎的治疗药方有哪些

外耳道炎是由细菌感染所致的外耳道皮肤的弥漫性炎症,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绿脓杆菌等。挖耳或异物损伤、药物刺激、化脓性中耳炎的脓液或游泳、洗澡等水液浸渍,易引发急性外耳道炎。其它疾病如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贫血、维生素缺乏、糖尿病等亦可导致本病的发生。急性外耳道炎如治疗不及时或不得当会转为慢性。

【方一】栀子清肝汤

【出处】《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

【组成】栀子、川芎、当归、柴胡、白芍各3克,牡丹皮、牛蒡子各6克,煅石膏10克,黄芩、黄连、甘草各1.5克。

【功用】清肝泻火,解毒活血。

【主治】治疗肝胆火热上灼而致外耳疾患,如外耳道疖、外耳道炎、外耳湿疹、外耳道乳头状瘤等。

【方解】栀子性寒,味苦,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之功能;柴胡疏肝解郁;当归养血活血;白芍柔肝;配合牛蒡子散热利咽消肿;本品配黄芩,能泻肺火;配以黄芩,能泻三焦火、清心热;配以生地黄、牡丹皮,能凉血止血;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

【药理】栀子能解热、镇痛;牡丹皮具有镇静、催眠、抗菌、抗炎、抗氧化等作用;石膏有解热,消炎作用;黄芩、黄连有解热、抗病毒作用;牛蒡子有抗菌、抗病毒作用;白芍具有抗炎、镇痛、消肿、免疫调节等作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2剂。

【方二】银花解毒汤

【出处】《疡科心得集》

【组成】金银花、紫地丁、赤茯苓、连翘各10克,夏枯草10克,牡丹皮6克,黄连3克,犀角(磨服)0.1克。

【功用】清热解毒,泻火凉血。

【主治】治疗风热邪毒犯上,而致耳疖、耳疮(外耳道炎)。

【方解】银花、连翘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地丁、夏枯草清热,泻肝火;黄连清热泻火;牡丹皮凉血止血;赤茯苓行水,利湿热。

【药理】金银花、连翘具有抗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作用;夏枯草的有效成分对金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肺炎双球菌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黄连有解热、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过敏、促进免疫功能;地丁解热、抗病毒。

【用法】水煎服。犀角若缺乏,可以用水牛角片30克煎服。

【按语】犀角用水牛角代替。

【方三】柴胡清肝汤

【出处】《外科正宗》

【组成】川芎、当归、白芍、生地黄、柴胡、黄芩、山栀、天花粉、防风、牛蒡子、连翘、甘草节各3克。

【功用】清肝散火,活血祛风。

【主治】治疗耳疖、耳疮(外耳道炎),见耳道红肿疼痛,或有少许脓液者。

【方解】生地黄性寒,能凉血清热、滋阴补肾、生津止渴;连翘清热,解毒,散结,消肿;黄芩、牛蒡子清热泻火,解毒利咽;白芍味甘、酸,性微寒,有养血的作用;天花粉养阴生津。

【药理】本方具有镇痛、消炎、解毒、降血压、改善体质等作用。

【用法】上药用用水400毫升,煎至300毫升,空腹时服,每日1~2剂。

【方四】当归川芎散

【出处】《证治准绳·类方》

【组成】当归、川芎、柴胡、白术、芍药各3克,山栀3.5克,牡丹皮、茯苓各2.4克,蔓荆子、甘草各1.5克。

【功用】养血清肝,疏风散热。

【主治】治疗血虚肝旺,耳疮耳内痒痛,溢脓。

【方解】当归、川芎行气活血;白芍养血柔肝;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栀子清热泻火;牡丹皮清热凉血;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甘草缓急,止痛。

【药理】柴胡具有解热、镇静、镇痛、抗菌、抗肝损伤、抗病毒(流感病毒)等作用;茯苓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蔓荆子具有镇痛、抗炎、祛痰。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五】托里消毒散

【出处】《妇人良方》

【组成】人参、黄芪、当归、川芎、白芍、白术、茯苓各3克,金银花、白芷各2.1克,甘草1.5克。

【功用】托毒排脓。

【主治】治疗耳疖、耳疮,脓耳脓水清稀,能收口干燥,正气不足,神萎乏力者。

【方解】太子参、茯苓、白术、生黄芪、当归,白芍补益气血,托毒外出,白芷托里排脓,甘草缓急止痛。

【药理】茯苓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生地黄具有抑制真菌,利尿,利肝胆作用;白芍有抗炎、镇痛、消肿作用;白芷除了具有解热、镇痛、抗炎等作用,还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六】芩柏滴耳液

【出处】《辽宁中医杂志》

【组成】黄芩黄柏各12克,枯矾6克,冰片3克,麻油500毫升。

【功用】清热消肿止痛。

【主治】治疗外耳道炎。

【方解】黄芩、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枯矾外用可以解毒、杀虫、止痒,冰片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药理】黄芩有解热、降压、利尿、镇静、利胆、保肝、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以及抑制肠管蠕动等功能。黄柏对多种致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还有利胆、利尿、降压解热等作用,枯矾有收敛、消炎、防腐、止血的作用。冰片有一定的止痛及温和的防腐抑菌作用。

【用法】先将黄芩、黄柏放入麻油中浸泡24小时,然后放入铁锅内煎炸变为黑黄色,取出后研末,与冰片、枯矾细末同时放入麻油中,过滤装瓶备用。用时以棉签蘸药液涂抹患处,或浸小纱布条纱入外耳道。每日换药1~2次。

【方七】消炎膏

【出处】《浙江中医杂志》

【组成】乳香、没药、血竭、儿茶各6克,朱砂1.5克。

【功用】活血散瘀消肿。

【主治】治疗外耳道疖。

【方解】乳香活血,没药散血,皆能止痛消肿生肌,故二药可相兼而用。血竭、儿茶活血疗伤,止血生肌敛疮,朱砂镇心安神,清热解毒。

【药理】乳香有镇痛作用,没药对多种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血竭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儿茶有收敛、止泻作用,朱砂有解毒防腐、抑菌作用。

【用法】将乳香、没药麸炒以去油,然后与血竭、儿茶研细末,加适量蜂蜜调匀成膏。用时以药棉制成粗细适合的棉栓,涂上消炎膏后,塞敷于外耳道。每日或隔日换药1次。

【方八】六神丸纱条

【出处】《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组成】六神丸(中成药)30粒液体石蜡适量。

【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疼。

【主治】治疗外耳道炎,外耳道疖。

【方解】六神丸的组成有天花粉、人工牛黄、青黛、蟾酥、冰片、大黄、珍珠粉。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解毒消痈。牛黄熄风止痉,化痰开窍,清热解毒。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蟾酥开窍醒神,止痛,解毒。冰片开窍醒神,清热止痛。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珍珠粉平肝潜阳,清肝明目,镇心安神,外用可燥湿敛疮。

【药理】天花粉对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牛黄有镇静、镇痉作用。青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疽杆菌、霍乱弧菌有抗菌作用。蟾酥平喘、镇咳、抗炎、抗肿瘤、抗放射及升白细胞的作用。冰片有一定的止痛及温和的防腐抑菌作用。大黄有止血、保肝、降压、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珍珠粉治疗溃疡。

【用法】将六神丸研细末,以液体石蜡调和,浸渍纱布条。用时将纱条放入外耳道,每日换药1次。

【方九】滴耳油

【出处】《医宗金鉴》

【组成】核桃仁。

【功用】清热、解毒、消肿。

【主治】治疗耳疮耳内闷、肿,流脓。

【方解】方中核桃仁补肾,温肺,润肠。

【药理】核桃仁有镇咳作用,可影响胆甾醇的体内合成及其氧化、排泄。

【用法】研烂,拧油去渣,得油3克,兑冰片0.6克。每用少许,滴于耳内。

【方十】清耳膏

【出处】《医方类聚》

【组成】附子尖、石菖蒲、蝉蜕各等份。

【功用】温经通络止痒。

【主治】治疗耳疮(慢性外耳道炎),耳内作痒。

【方解】附子回阳救逆,助阳补火,散寒止痛。石菖蒲开窍宁神、化湿和胃。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止痉。

【药理】附子有消炎、镇痛作用。石菖蒲有镇静、抗惊厥、解痉抑菌的作用。蝉蜕有抗惊厥、解热的作用。

【用法】上药为末。耳痛者用麻油调入,耳痒者,用生姜汁调成锭子,用纱布裹好,塞入耳中。药干便换。

【方十一】青敷药

【出处】《青囊秘传》

【组成】大黄500克,姜黄240克,白芷180克,青黛120克,白芨120克,天花粉80克,陈皮120克,甘草60克。

【功用】清热泻火解毒。

【主治】治疗耳疖、耳疮(外耳道炎),局部红肿疼痛,甚则化脓。亦可用于鼻疔、鼻疳(鼻前庭炎)脓肿未成时。

【方解】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姜黄活血行气,通经止痛。白芷解表散风,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浓。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白芨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解毒消痈。陈皮理气燥湿、健脾化痰。甘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

【药理】大黄有止血、保肝、降压、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姜黄有抗炎、利胆的作用,白芷对多种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青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疽杆菌、霍乱弧菌有抗菌作用;白芨对结核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天花粉对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陈皮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防止微细血管出血,能拮抗组织胺,能增强纤维蛋白溶解;甘草有抑酸、解痉、祛痰止咳、抗炎、抗过敏、解毒的作用。

【用法】上药研细末。如红肿者,用野菊鲜叶捣汁,或以茶叶泡汤候冷,或用蜂蜜调敷。每日换药1次。

【方十二】九一丹

【出处】《医宗金鉴》

【组成】煅石膏27克,黄灵药3克。

【功用】提脓生肌。

【主治】治疗耳疖,鼻疔溃后脓腐未净,新肌将生者。

【方解】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黄灵药又叫黄升丹,是水银、火硝、白矾各等分混合升华而成,能拔毒化腐。二者在共奏提脓生肌之效。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石膏能促进吞噬细胞的成熟,缩短凝血时间,促进胆汁排泄,并有利尿作用。黄灵药对绿脓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⑼ 鼻息肉中医可以治疗吗

希望对你有帮助

疾病名称
鼻息肉nasal polyp

疾病分类
耳鼻喉科

疾病概述
发生于鼻腔内的赘生物。中医称鼻痔。鼻息肉多因平素嗜食辛辣炙煿厚味,蕴生湿热;上蒸于肺,结滞鼻窍;或风热邪毒侵袭肺经,肺气不得宣畅,积聚鼻窍所引起。主要表现为鼻窍内有一个或多个赘生物,表面光滑,色淡白或淡红,触之柔软而不痛 ,伴有持续性鼻塞 ,嗅觉减退,鼻涕增多,头痛 ,头昏等 。治疗以外治为主,可用硇砂散、明矾散等,以水或香油调匀,敷于息肉根部。内治宜清热泻湿,宣肺散结,方用辛荑清肺饮等。

鼻息肉是赘生于鼻腔或鼻窦粘膜上突起的肿块。好发于鼻腔的外侧壁及鼻顶部。鼻息肉并非真性肿瘤,往往是变态反应和鼻窦慢性发炎引起的鼻粘膜水肿的结果。分为三型:(1)过敏性息肉。(2)炎症性息肉。(3)鼻后孔息肉。鼻息肉有造成鼻塞、呼吸不通畅,或呈活瓣样启闭;伴有嗅觉障碍、头痛、说话时鼻音过重等症状。

鼻息肉(nasal polyp)为鼻部常见病,是由于极度水肿的鼻腔鼻窦粘膜在重力作用下逐渐下垂而形成。多数认为慢性感染和变态反应是致病的可能原因。近年发现与阿期匹林耐受不良,内源性哮喘等全身性疾病有密切联系。

病名。系指鼻中赘生肉瘤,闭塞孔窍,气不宣通的病证。又名鼻痔、鼻瘜、鼻中息肉等。所谓息肉、有两种解释:
①《说文解字》认为:“息者,身外生之也。”这是认为鼻中赘生乃身外之物。
②《圣济总录》:“附着鼻间,生若赘疮,有害于息,故名息肉。治宜宣肺开窍,可用苍耳子散或辛荑清肺饮加减。外用硼砂散点息肉上。息肉久治不去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息肉与现代医学之息肉同名。

临床表现
1.持续性鼻塞,鼻塞原因是因为鼻腔内毛细血管流通不畅,导致毛细血管膨胀引起鼻塞,嗅觉减退,闭塞性鼻音,睡眠打鼾和张口呼吸。 2.可有流涕,头痛,耳鸣、耳闷和听力减退。 3.粘液性息肉,颇似剥皮葡萄状或鲜荔枝肉状,表面光滑半透明,呈粉红色,有细带多来自中鼻道,触之柔软活动。 4.出血性息肉(较少)表面光滑,充血,触之软而易出血。 5.纤维性息肉呈灰白色,表面光滑,触之较实不易出血。 6.多发性息肉常来自筛窦,单个息肉多从上颌窦内长出,坠入后鼻孔称“后鼻孔息肉。” 7.鼻息肉增多变大,长期不予治疗,可致鼻背增宽形成“蛙鼻”。

症状体征
持续性鼻塞、嗅觉减退、闭塞性鼻音、睡眠时打鼾等症状均可出现,其程度视息肉大小和部位而异。鼻息肉阻塞鼻窦引流,可引起鼻窦炎,此时鼻分泌物较多,且常有头痛。后鼻孔息肉可致呼气时鼻阻塞感。若阻塞咽鼓管咽口,可引起耳鸣和听力减退。

疾病病因
学说甚多,仍无定论。但现在多趋于多因素病因学,即鼻息肉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又以变态反应和鼻粘膜的慢性炎症最为重要。
1、变态反应 由于变态反应在鼻部多次发生,在组胺、白细胞三烯等化学介质的作用下,鼻粘膜小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渗出增加,使得鼻粘膜极度水肿,受重力影响逐渐下垂,以致形成息肉。
2、慢性炎症 慢性鼻炎、鼻窦炎的脓性分泌物的长期刺激,致使鼻粘膜内发生血栓性静脉炎及淋巴回流障碍,致使鼻粘膜发生水肿而逐渐形成息肉。近年又发现鼻息肉与阿斯匹林不耐受、支气管哮喘有密切联系。阿斯匹林不耐受的病人易致鼻息肉和支气管哮喘发生,一般认为是阿斯匹林等非类固醇药物干扰花生四烯酸代谢所致。

病理生理
鼻息肉为一高度水肿的疏松结缔组织,组织间隙明显扩大。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组织中有嗜酸细胞、中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尚可见有浆细胞、肥大细胞等。电子显微镜下可看到鼻息肉组织中的血管和腺体均无神经支配。失神经支配的腺体扩张,血管通透性增高。这种病理变化更易促进息肉的发展。

诊断检查
鼻镜检查可见一个或多个表面光滑、灰色或淡红色的如荔枝肉状、半透明肿物,触之感觉柔软、不痛,可移动,一般不易出血。早期息肉因其体形小,故有时须用l%麻黄素生理盐水将下鼻甲收缩后方能发现。后鼻镜检查和鼻内窥镜检查对明确鼻息肉的部位和范围有重要意义。x线鼻窦拍片也属必要。

诊断依据
1.常见于变态反应性鼻炎及慢性鼻窦炎患者。 2.有以上症状和体征。 3.X线摄片可发现鼻腔软组织影,鼻窦内密度增高、粘膜增厚。无骨质破坏及颅底缺损。

治疗原则
1.小息肉以内科药物治疗为主。 2.药物治疗无效者行功能性内窥镜鼻腔鼻窦手术。 3.多发性或复发性息肉行常规手术治疗。

用药原则
1.未经治疗的小息肉,如无禁忌症可用激素治疗。 2.息肉摘除术后予抗炎及抗过敏治疗预防息肉复发。

辅助检查
1.一般病例检查专案以框限“A”为主。 2.需鼻腔鼻窦肿瘤或脑膜脑膨出进行鉴别者,检查专案可包括框查框限“A”及“B”。

治疗方案
本病有复发倾向,故现多主张综合治疗
1、类固醇激素疗法 该疗法适用于
(1)初发息肉:当息肉较小时,以皮质激素类气雾剂(如倍氯米松)鼻内喷雾,每日3—4次,每次50—l00μg,可阻止息肉生长甚至消失。
(2)堵塞总鼻道的大体积息肉:为便于手术摘除。先口服强地松。每日30—60mg,连服2周,可使息肉体积明显缩小。
(3)鼻息肉术后:术后以类固醇激素气雾剂喷入鼻腔,每日2次,坚持1—2月,可防止和延续息肉复发。
2、手术摘除 对于明显引起鼻塞或对鼻周造成侵袭性损害的大息肉,在以类固醇激素控制2周后可手术摘除鼻腔及鼻窦内的息肉组织,在鼻内窥镜下行筛窦开放彻底清除窦内病变粘膜,对防止息肉复发十分重要。

疗效评价
1.治愈:息肉摘除,创面愈合,症状消失。 2.好转:息肉变小,症状改善。

专家提示
鼻息肉的治疗主要为手术切除,但早期单发性鼻息肉症状较轻者,药物治疗有时可获得控制。鼻息肉切除术后给予抗感染及抗过敏治疗有利于减少息肉复发。

其他疗法
1.饮食疗法
(1)鱼腥草煲猪肺:鲜鱼腥草60克,猪肺约200克,加清水适量煲汤,用食盐少许调味,饮汤食猪肺。
(2)米醋煮海带:海带(干)60克,加米醋适量煮吃。注意: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者忌用。
(3)辛夷花煲鸡蛋:辛夷花l0.12克,鸡蛋2只,加清水适量同煮,蛋熟后去壳再煮片时,饮汤吃蛋。
2.预防调护
应积极防治各种慢性鼻病,如鼻鼽、鼻渊等,以预防变生息肉。 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抗病力,预防伤风感冒,以免症状加重。 注意饮食起居有节,戒烟酒,忌辛辣厚味,预防术后息肉复发。
尤其长时间的感冒不愈情况下容易发生。鼻中隔弯曲程度大的人更容易患此病,对于息肉较大者,长久吃药不好的,手术是最好的治疗方法,因为药物下去作用不能集中于病变处,故手术是最佳治疗方法,对于比较轻的可以用微波手术。

用药安全
中医认为鼻息肉多因肺经湿热壅结鼻窍所致,所以在饮食营养治疗方面宜清肺宣气,泻湿散结。另外由于鼻息肉与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及鼻窦炎关系密切,所以要预防鼻息肉发生,就要积极治疗慢性鼻炎、鼻窦炎,以减少发生的几率。在饮食预防方面,应多吃些能治疗上述疾病的食物,少吃油腻肥厚之物,避免过食生冷、鱼虾等腥荤之物,戒除烟酒,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动物肝脏等食物。

⑽ 外耳道炎怎么治疗

我就是外耳道炎引起的九个月耳鸣。痛苦之极

热点内容
价值分析方法法学 发布:2025-01-17 07:38:27 浏览:768
会计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模拟试题 发布:2025-01-17 07:34:42 浏览:775
新婚姻法24条共同债务 发布:2025-01-17 07:31:52 浏览:378
二级建造师法规复习资料 发布:2025-01-17 07:30:23 浏览:976
长沙婚姻律师 发布:2025-01-17 06:52:34 浏览:479
新三板法律法规 发布:2025-01-17 06:52:32 浏览:881
经济法考试中级会计师 发布:2025-01-17 06:29:14 浏览:861
刑事诉讼法是国家安全刑事法 发布:2025-01-17 06:22:46 浏览:123
2015经济法教材下载百度云 发布:2025-01-17 06:19:42 浏览:163
开江法律援助中心 发布:2025-01-17 05:51:57 浏览: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