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法治公民
Ⅰ 作为法治社会的公民,我们应该培养怎样的法律素养
作为一名现代法治社会中的合格公民,应该培养:尊重法律,追求公正;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等法律素养。
具体情况如下
1、学法懂法,尊重法律,追求公正,树立法治观念;
2、学会用法,正确行使权力,自觉履行义务,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3、学会用法,正确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4、自觉护法,敢于和善于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法律,总会给人以神秘、威严、崇高的感觉。其实,法律与道德、习惯、宗教、纪律一样,都在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正是由于这些规范的存在,这个社会才变得有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Ⅱ 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知识谈谈建设法治中国公民怎么做
1、公民要坚持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要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2、公民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增强权利意识和法治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3、公民要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共同推动法治中国建设。
4、公民要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做到有序的政治参与。
Ⅲ )是法治国家公民享有的一项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法制国家强制性地要求所有
生存权和发展权
是法治国家公民享有的一项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法治国家要求所有人都要尊重他人的生命尊严。
以及保护个人的生命安全的权利。
所以填空的答案应该是生存权和发展权。
Ⅳ 法治中国的公民应该培养哪些素养
(一)提高专业法学教育的质量
法律职业人员的法律素质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司法公正,影响着当事人的切身利益,而法律职业人员是与专业法学的教育质量紧密联系的。在今后的社会,司法机关不可能再有未受过系统法学教育的工作人员,也就是说每个进入司法机关的人都要经过系统的专业法学教育。因此,要提高法律职业人员的素质,必须提高专业法学的教育质量。我国目前的法学教育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我国专业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相分离。出现受到大学法学教育的人,却很少能直接从事法律工作的怪现象。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学教育只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虽然理论是实践的前提,但如果不把理论应用在实践中,那么所学的理论就毫无意义可言。因此在大学法学教育中应该多设实践课,比如模拟法庭、审判旁听等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的工作环境。其次,我国本科专业法学教学内容泛而不精,法学本科毕业生样样都懂,但没有一样精通。这就造成了大学生毕业后什么都想做,但什么都做不成、做不好的现象。再次,专业法学教育在教学目标定位方面,应该把培养学生的现代化法律意识作为法学教育之本,而不单单是传授法律知识。高等院校应当从课程、教材和教师方面为此创造条件。
(二)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
首先,领导干部应努力学习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就学习的基本内容来说,主要是学习宪法和法律。领导干部必须熟悉宪法,理解宪法的基本精神,确立宪法意识,增强实行宪政的自觉性,把自己和周围群众的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宪法上来。领导干部还应结合自己工作的特点,学习和掌握一些特殊行业的法律知识,这样才有可能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有法可依。其次,领导干部应树立人民是法治主体的观念。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不是国家用法律管束人民,而是人民用法律治理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然而,并不是人人都来具体地管理国家事务。人民采用人民代表大会的形式决定大事以外,执行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管理国家具体事务的权力授予了各级干部。因此,领导干部应充分认识到为谁掌权,为谁执法,要明白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一切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把自己置于法律和人民的监督之下。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正是“人民是法治主体”这一观念的进一步阐述,也是每个领导干部应恪守的一项基本原则。
(三)重视培养青少年的法律素质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建设祖国使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使命。鉴于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率越来越高,青少年法律素质偏低的现状,重视培养青少年的法律素质时不我待。首先,培养青少年的法律素质应从小做起。我认为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应该开设法律和公民课,主要介绍以宪法为核心的基本法律,重点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从小就培养公民的权利观和义务观。其次,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法律素质。学校是实施法制教育的主渠道,而学校教育是通过教师来进行的。教师在青少年成长中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对待法律的态度,直接关系到儿童和青少年对待法律的态度。因此,培养学生的法律素质,必须从提高教师的法律素质开始,使教师成为知法、守法和用法的模范。
(四)进行更深层的普法教育
要以提高国民法律素质和推进我国公民现代法律意识为目标,对全体社会成员进行更深层而的普法教育。具体来说:第一,应将公民法律意识现代化作为普法教育的目标,变单纯的守法教育为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特别是普法教育、宣传媒介等更应把引导和强化公民对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的认同作为重中之重,进而塑造公民积极的守法精神。第二,在普法教育的内容方面,由原来的具体法律规范和条文教育为主转化为现代法律意识的教育为主,编写全国统一的普法教材,主要灌输给公民现代法治的基本观念和主要内容,如法律的概念、价值和作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我国的法律体系框架以及主要法律部门等,而不必要求所有公民对每一个法律条文都了解。第三,通过普法教育告诉广大公民,遇到法律问题,发生纠纷应当如何寻求法律保护,如何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此外,新闻媒体要加强正确的舆论导向,既宣传正面的执法行为和典型人物,树立正气,又坚决曝光违法行为,震慑违法犯罪分子,形成全社会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良好氛围,从而促进公民积极守法精神的形成。通过普法教育以及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法律的体验,逐步树立起公众对法律的普遍信仰。
(五)完善立法制度,提高立法质量。
首先要进一步做好我国立法权限划分工作。处理好中央与地方、人大与其常委会、国务院各部委及其直属机构与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权限关系,尽量避免立法权限不清楚现象的发生,解决好法律等级效力问题,尽量避免立法冲突。其次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立法程序。我国应进一步把立法程序细化,使之更具有操作性、民主性和公开性,从而从程序上保障良法的出台。最后,要进一步提高立法技术,保证立法质量。立法技术直接影响到立法质量,只有制定的法律切实可行,能切实约束违法的人,保护守法公民的正当利益,才能使公民对法律产生信任感,自觉地遵守法律。
(六)通过公正司法增强公民对法律的信仰
公正是司法的灵魂,是司法的基本价值取向。司法公正代表了社会公正。倘若司法公正受到怀疑,社会公正便失去了最后一道屏障。当前,针对司法过程中存在的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现象,应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司法体制改革,建立较为完备的对司法权的监督机制,为司法公正提供坚实的法治基础和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一是在司法体制上改变目前法院的建制,理顺司法机关与地方党政机关和权力机关的关系。从宏观司法体制上确保司法独立,防止司法机关因受到地方党政机关乃至权力机关的非法干涉导致司法不公。二是实施严格的法官任用制度,我国已经实行了全国司法统一考试,将法官、检察官和律师三考合一,这是个巨大的进步,是提高法官素质的有力保障。但同时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目前的制度措施仍是有限的,我们应当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进一步严格法官的任用条件,通过精英司法以保障法治最后的稳固。
Ⅳ 法制社会对公民有何要求
体现出法治社会对公民的要求有“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
1.所谓“有法可依”是对立法工作提出的要求,它要求国家社会
的各个方面和领域都要纳入法律的轨道,都要有法律,都要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条件。
2.所谓“有法必依”是对守法提出的基本要求,它要求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党派、武装部队,以及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都要严格遵守法律,都要严格依法办事。
3.“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对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它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要严格、严肃执法,要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执法权力,尽职尽责地坚决打击和制裁一切违法犯罪行为。因此,“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关键
Ⅵ 公民的法治义务,公民的法制义务
法治,相对于人治而言,是指一种治国方略。
法制,指法律制度。
所以,应该是法治义务。
Ⅶ 建设法治国家对公民的要求是什么
先说必要性:
第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内在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集合体,是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
第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和精髓。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是党在总结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法制建设的经验,也是借鉴现代法治理论合理成份的基础上形成的基本理念。
第三,这也是现实的迫切需要。一方面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人治”思想严重;另一方面,现实中抛弃法制观念、违法乱纪容易导致超越现实可能性的空想或思想混乱。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反映和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现代法治理念。它既有包容一切先进的法治理念的进步性,又有立足现实、强调历史发展阶段的具体性。
再说如何做:
加强公民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教育,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首先应当加强民主政治方面的公民意识教育,从法制、道德、核心价值体系三个环节入手,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一是加强公民的法制教育。公民依照宪法和法律,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公民的法制教育,核心是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在法制轨道上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
二是加强公民的道德教育。通过加强公民政治道德教育,提高公民政治道德素质,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政治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政治道德目标,更为理性地对待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诉求,做有政治责任感的公民。
三是加强公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任何社会都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以此来引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形成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
采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