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法学
Ⅰ 乡土中国对法理社会的解释
普遍认为,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是一个"没有法律"的社会,虽说没有法律,但不是说这个社会没有秩序,秩序的生成主要是依"礼"和依"习惯"
法理社会是指在社会体系中,有完善的,全面的法律来制衡社会各阶层的矛盾,并以法律作为国家和社会的管理手段。
乡土社会:传统农耕文明的中国,家家户户实行小农经济,一个家庭/家族能够通过耕种来实现自给自足,所以就在土地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的文化文明,这就包括家族/地域的内部/外部人情关系往来的人情社会,即便是已经慢慢进入工业化的今天,整个社会的主体文化氛围也还是这种。
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习惯于找关系、送礼这样的处事方式,就是乡土文明的特点之一(不是给小费,而是为了拉关系)。于是内部通过一系列的人情世故把几乎所有人都紧紧的交织绑架在一起,所以中国人都很注重集体主义(有山头意识),讲究“人多力量大”。
这种文化有一点好处就是有很强的团结、凝聚力,但是特别是进入工业时代的今天坏处也很凸现,构成了种种利益集团,农业文明的时候一个小团体就是一个小团体,不会影响很大,但是工业文明时期生产力快速发展,一个集团可能控制的就是整个社会。
还有就是这样的社会里面一旦出现一个不利于这个集团的影响点,就会遭到所有人的排挤、歧视,可能某些少数掌握真理的人,可能真理就这样被埋没掉了,还有就是集团内部可能会“藏污纳垢”,躲在集团内部因而能通过集团内部的影响力避开惩罚。
同时这样的集体也不利于社会流动、发展,因为一旦需要改革牵扯到的利益集团就会很大,范围就会很广,不利于对于个人的提升与发展,这样的“集体”力量,一旦吃瓜群众被错误的观点影响,就很容易造成巨大的危害,对那部分少数掌握真理的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
Ⅱ 为什么法学要读乡土中国
因为《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
Ⅲ 结合乡土中国,概括费老社会学分析法特点
前段时间上课时刚好想到要重回经典,因此花了一点时间把差序格局这个概念梳理了一下,不尽完备,但是可供参考。
费孝通于1947年出版了《乡土中国》一书,这本书是他在多次社区实践的基础上所作出的对中国社会结构的理论性概括与思考。其中“差序格局”一词高度概括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的逻辑和传统文化的特点。差序格局这样一种带有前瞻性的概念,其影响力在中国社会研究领域中逐渐放大,特别是到20世纪80年代之后,更加显示出了它在解释中国社会与中国人之现象上的奠基性。到现在,“差序格局”已经成为描述中国社会结构的经典概念,在管理学、法学、政治学等研究领域中被广泛引用。
从费孝通自己的意图出发,从西方学成归来后他开始专注于社会学的本土化,并为之付出了极大的精力和汗水。差序格局正是为数极少的超越了政治经济体制而从本土社会文化角度解释中国社会结构的理论概念之一。虽然他在自己后半生的岁月里很少提及此概念,但正如同其他所有重要思想一样,它一旦流布开来,就不再属于个人,而成为人类知识宝库中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关系成为理解中国社会结构的关键性社会文化概念,社会关系结构也成为透视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重要窗口与指标。例如耳熟能详的黄光国、杨宜音、杨中芳,翟学伟等中国学者以及一大批外国的学者对“关系”和“人情”的研究。社会关系结构既是社会结构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结构的重要表现,甚至不妨说,“社会关系格局(结构)就是一种基本的社会结构”(徐晓军,2009)。因此对于中国人的社会交往模式和行为逻辑可以说是学术界一直追逐的热点话题。
差序格局之前,费孝通首先论述了乡土的特征,最大的特点首先就是“不流动”,“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因此在这样一个熟悉的乡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也是自然形成的,社会规则和习俗也是一代代传下去的。因此“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唯一象征体系”。
接着费孝通开始论述乡土社会中社会结构,首先必须强调的是,费孝通写“差序格局”这篇文章的本来目的,是要探讨中国人为什么那么“自私”。“私的毛病在中国实在是比愚和病更普遍得多”,而要“讨论私的问题就得把整个社会结构的格局提出来考虑一下了”。而考虑整个社会结构的时,费孝通采取的方法是中西比较的类型学方法。
Ⅳ 如何论证乡土中国需要法律
之前写的一篇读书笔记,供参考。
一.核心概念释义
1. 礼俗社会:没有具体目标,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p9
2. 法理社会: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p9
3. 愚:文盲,不识字。p12
4. 面对面的社群:生活上互相合作而且天天见面的一群人。p14
5. 特殊语言:非文字性的,可以用来传情达意的语言,如表情、肢体语言、行话等。
6. 时间阻隔:一方面是个人的今昔之隔,一方面是社会的世代之隔。p18
7. 记忆:“记”带有在当前为了将来有用而加以认取的意思;“忆”是为了当前有关而回想到过去经验。
8. 文化: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护着的社会共同经验。P19
9. 私:由于缺乏对“公”的共识,而每个人对“公”与“私”划分的伸缩性又极强,所以很难对“私”的评价做界定。
10. 团体:用捆柴来打比方,只指由团体格局中所形成的社群。p24、p36
11. 团体格局:如同一捆捆、一扎扎、一把把柴火摆在一起。个人间的联系靠着一个共同的架子;先有了这架子,每个人结上这架子,而互相发生关联。p24、p30
12. 亲属关系: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p25
13. 伦: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p26
14. 差序格局:同“伦”,即以“己”为中心,通过有差等的次序和一根根私人联系而构成的网络。p26
15. 个人主义:一方面是平等观念,指在同一团体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一方面是宪法观念,指团体不能抹煞个人,只能在个人们所愿意交出的一分权力上控制个人。p27
16. 自我主义: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具有相对性和伸缩性。p27
17. 道德观念:在社会里生活的人自觉应当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信念,包括着行为规范、行为者的信念和社会的制裁。内容是人和人关系的行为规范,是依着该社会的格局而决定的。p30
18. 代理者:团体格局社会中,执行团体意志的人。p31
19. 社群:一切有组织的人群,把社群来代替普通所谓团体。P36
20. 社会圈子:差序格局中的基本社群,相当于“小家族”。P36
21. 事业组织:用来形容中国乡土社会的家族或家庭。在生育、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上具有绵延性,主轴在父子之间、婆媳之间,夫妇是配轴,这两轴都被事业的需要排斥了普通的感情(与纪律相对照的普通感情)。P39
22. 生活堡垒:用来形容西洋家庭团体。此类家庭里,夫妇是主轴,共同经营生育事物,两性之间的感情是凝合的力量,家庭是其获取生活安慰的中心;子女是配角,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也都不是家庭的分内事。
Ⅳ 乡土中国里中国古代法律为什么会有连坐
区别于现代社会,中国古代邻里关系是很近的,正所谓“远亲不如近邻”,往往邻居亲如兄弟,再根据“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人犯罪,往往其邻居也是跟着串通一气的,所以中国古代连坐很有必要。
Ⅵ 关于《乡土中国》中,求实际生活中论述特殊主义伦理的事例
乡村生活中,
人们或许不知道法律规定到底是什么,
但是人们仍然在和谐有序的生活,
这或许可以归结于在这个小型社会中,
无形中有着制约着
每个人的行为准则,
我们可以说这是传统,
是一代代的行为规则延续,
或许也可以说是常常
与法律相对应的道德在无形中起着作用。
费孝通老师用
“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
没有陌生人
的社会。
”来描述这种群体,并且指出“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
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
由此我们会联想到现实生活中很多的场景,
而我们在看待这些现象的时候没有充分正确的认识,
更多的时候我们把自己禁锢在所谓法律
思维的框架中。也许这正是《乡土中国》这本书所给我们的警示和启迪意义!
正因为乡村社会的流动很少,
因此可以说在很长时期内,
乡土社会是个稳定的社会,
在
现实生活中,每个乡村的面积有限,人口有限,人们公用的基础设施也有限,如水井,公路
等,这使得人们日常接触变得频繁,这样的社会应该就是书中所说的“礼俗社会”是“因为
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
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承继着先辈留下的宝贵经验,
并在这个
一定范围的组织体中传播。
在遇到一些纠纷的时候,
乡村社会中的人们习惯于告诉那些年长
或者资格老的人,
而实际上,
这样的纠纷解决更彻底更有效,
也许从这一点上也可以批驳那
些说乡下人“土气”的人!
由此我们看到,
在乡土社会中,
有着法律所不及的行为准则,
或许可以说,
乡土社会中
有自己的一套“法律”
,这个“法律”往往是无形的,但它确实是存在的,是有效的!乡土
社会有自己的“特殊语言”
,而这些正是那些说乡下人“愚”的人都不通晓的。
乡村社会的这种社会结构决定了他们有自己的一套评判标准,
对于某些事的评判也会因
人而异,而这种文化层次的差异并不能完全的说明乡村人的“自私”
,不可否认在现实生活
中,
会有一部分人为了自己的私利而背叛乡村社会惯有的秩序准则,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
种背叛常常是控制在一定限度和范围的,
不会对乡村的秩序造成大的破坏。
这点可以从乡村
社会的社会结构和基础得到答案:
因为人总是要在这个集体生活的,
没有人希望因为自己一
时的
“私”
导致他在这个群体长时期的受到舆论压力。
那么这种控制在一定范围被社会所允
许的“私”也许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私”了。话又说来,试问我们那个人敢说自己一点私
欲都没有呢?
乡村社会由个人的“私”
,合并同类项,形成了所谓的“公”
,或许也可以演化成我们所
说的乡村社会存在着的无形的道德与规则!
我们法律人热衷于探讨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或许
从中国现在城市与乡村的对比中得到诠释。
乡村社会在一定程度上或许可以说没有法律,
每
个人内心的良心底线和舆论的影响规制和调整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乡村家族得以和睦延续。
在城市生活中,
强调法治的观念要强于乡村,
人们在按照法律规范来调整行为生活,
法律在
本质上或许可以说是一堆被国家赋予权力的文字的组合。
在城市生活中或许法律是优于道德
或者说在二者冲突时至少法律是优先的,
但在乡村社会中或许是相反的情形!
同样是两个调
整规范,同样起着相同的调整作用,
因此从一定角度来说,二者都是相辅相成的,
只是使用
领域或者使用程度不同罢了。
喻中教授所写的
《乡土中国的司法图景》
向我们很好的展示了
现实情形,他在书中提到在乡村中如果切实的按照法律来裁决或许起不到如期的社会效果。
我们必须承认,
乡土社会是相对稳定,不易流动的,人们还是要回到所属的群体去生活,如
果不很好的解决乡土社会所存在的纠纷,
那么受影响的不仅仅是当代人,
或许下一代人都会
受到牵连。
如此,我们可以确信,在解决乡土社会存在的纠纷问题时,
我们更应更多的考虑
解决后的社会效果问题,
如果只从法律出发,
也许到达了形式上的正义,
但这种结果或许是
在阻隔乡村社会的秩序与和谐。而这一点往往被我们很多人所忽视!
Ⅶ 乡土中国礼治和法治的区别
费孝通老先生的《乡土中国》虽然只是薄薄的一册,读起来却极有味,费老先生对乡土中国的深深情感更是充满字里行间。读罢此书,受益无穷。
不过在该书关于《礼治》这一个章节,读了后,还有稍许不同感受。
该章节首段摘录如下:
普通常有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而且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其实这个对称的说法并不很清楚的。法治的意思并不是说法律本身能统治,能维持社会秩序,而是说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是根据法律来维持的。法律还得靠权力来支持,还得靠人来执行,法治其实是“人依法而治”,并非没有人的因素。
由此费老先生推论出说:
这样说来,人治和法治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人治是法治的对面,意思应当是“不依法律的统治”了。统治如果是指社会秩序的维持,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社会的秩序可以不必靠什么力量就可以维持,人和人的关系可以不根据什么规定而自行配合的。如果不根据法律,根据什么呢?望文生义的说来,人治好象是指有权力的人任凭一己的好恶来规定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的意思。我很怀疑这种“人治”是可能发生的。
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
对于费老先生提出的礼治说法,我觉得颇有道理,以此来表述中国传统的社会治理模式也无不可。关键是,费老先生对于法治的理解,我认为有所偏颇了。
中国传统社会有没有法律?中国当代社会有没有法律?都不能说没有,但是中国的历史上也好,现当代也好,能称得上法治社会吗?肯定不能。那么假如承认费老先生所谓中国的传统统治模式是礼治,那么当代社会还是礼治可以概括么?显然不再像费老先生所说:“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而能解释了。
Ⅷ “乡土中国”的法学问题:为什么严格按照法律会产生“法学问题”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
有问题才有争议
法律也是存在不足和漏洞的
法律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法律也应当与时俱进,随着社会的实际变化而变化
Ⅸ 有没有谁能给我推荐几本法学名著啊
律人必看的十本经典著作(岳运生) 法律人必看的十本经典著作(岳运生) 2008-11-19 08:59 1、《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林达 一本美籍华人写的关于美国社会的故事性书籍,让人感觉在美国,法律就是身边 发生的每一件事,法治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日常的存在。在这本书里,作者以独特 又敏锐的洞察力, 结合血肉丰满的生动案例, 辅以深入浅出的语言, 向我们全面、 细致、客观的展示了一幅美国民主政治体制,尤其是司法制度的精美画卷,矫正 了一些人们从看电影大片中产生的想当然的常识性的错误,令人获益匪浅。 2、《政法笔记》——冯象 本书可以说是冯象的“案例”随笔,是旨在提供一种真正的“普法文章”。从孔 夫子名誉权、鲁迅肖像权、婚前财产公证、取名用生僻字、性贿赂、人体写真, 到版权、美国大选……涉及“政法”的各方面。《政法笔记》所做的,即是对现 代资本主义的一种特定社会控制方式——法治——的追究与批判。 3、《制度是如何形成的》——苏力 朱苏力的著作,往往从身边日常惯见的“俗话、俗语或俗事”出发,分析出令人 惊叹的学术意义来。本书亦是如此,对我们习以为常的一些观点、看法或认为想 当然的东西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尽管有时候我们不一定同意苏力的观点,但是他 对问题的态度、对观点的论证过程、特别是他独特的叙述方式,足以让我们在阅 读的同时感觉到知识的愉悦。 4、《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苏力 在传统与变革之争中,人们往往以外在的现象为准则判断优劣,而忽视其本质根 源。在对西方法律的移植过程中,人们也往往只由于看到西方法制下的繁荣,而 没有看到他们的本土资源。从而使我们开始彷徨,于是我们开始反思,然而大多 反思的结果是“把‘现代法制’看作一个有待于明天实现的理想, 而把本土情境 视为存在于今天的一种无可奈何的现实------从而我们面临的便是理想的不能实 现和现实的不甘妥协之间的两难困境”(赵晓力言)。正是在此背景下,苏力用 一种新的角度来分析这种困境以期寻求最佳答案。 5、《法理学:法哲学与法律方法》——博登海默 《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一书并非纯粹性的学术著作,而是美国大学法学 院的法理学教材,这对我们了解西方法理学、西方的法学教育、西方的教材撰写 编排有一个更为直观的了解, 因此这本书介绍给大家其意义要比纯粹性学术著作 更大,是能启发法学思维的一本好书。 6、《正义论》——罗尔斯 正义论是一部学术内容丰富、 思辨难度颇大的著作。 它集罗尔斯思想之大成, 把罗尔斯十多年来所发表的论文中表达的思想发展成为一个严密的条理一贯的 体系——即一种继承西方契约论的传统,试图代替现行功利主义的、有关社会基 本结构的正义理论。它不仅反映了西方学术界 20 年来争论的主要问题,而且深 刻反映了西方社会的内在矛盾,为读者思考正义问题提供了极好的文献。 7、《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 本书虽囿于时代的限制,在思想上有其局限性,但在西方的法学著作中,可称之 为具有独特风格的网络全书,也是西方法学最早的古典名著。孟德斯鸠与其以前 的法律学者主要满足于对法律条文的解释不一样,他力图从法律以外,从历史、 生活、风俗习惯等方面去研究法的精神,从社会的进步去探求这种精神在政治、 法律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和一般规律, 并从法律与其他事物的普遍联系中探求 法律的精神实质,也即探求法律的最高境界。 8《乡土中国》》——费孝通 这本书虽然是社会学入门级读物,却有着深厚的理论素养作为支撑;通俗易 懂的语言,加上乡土浓浓的气息,没有了让人忘而却步的拗口难懂的理论术语, 读后确有万条万缕了然在胸的豁然开朗感。 9《论犯罪与刑罚》——贝卡利亚 《论犯罪与刑罚》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对犯罪与刑罚原则进行系统阐述的著 作,也是一部震动了全世界的经典之作。该书深刻地揭露了旧的刑事制度的蒙昧 主义本质,依据人性论和功利主义的哲学观点分析了犯罪与刑罚的基本特征,明 确提出了后来为现代刑法制度所确认的三大刑法原则,即:罪刑法定原则、罪刑 相适应原则、和刑罚人道化原则;并且呼吁废除刑讯和死刑,实行无罪推定。 10《法辨:中国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梁治平 本书是作者的第一部论文集。 作者追随法儒孟德斯, 而力图推陈出新, 以“用 法律去阐明文化, 用文化去阐明法律”的原则, 以奠定比较法律文化研究的基础。 这些文章曾经以其锐利之思想、清新之文风而引人瞩目,不但令众多外行一窥法 理堂奥,因得以亲近法律,同时也使法律学子领略了法律写作的另一种样式,耳 目为之一新。 (岳运生,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主任,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北京市律师 协会规章制度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社会与 法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律师协会青年律师联谊会副主席、北京市发展与改革委 员会法律咨询专家。) 法律人值得读的十本书(周贤日推荐) 法律人值得读的十本书(周贤日推荐) 2008-11-19 09:00 作者: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广东省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委员 中国法学会社会法学研究会理事 广东省法学会劳动关系研究会副总干事 广州市律师协会劳动法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