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筐道德经

筐道德经

发布时间: 2022-06-04 02:46:01

『壹』 道德经的十句名言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出处】《道德经》第一章。

【解释】天地万物之道是可以认知的,但道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名也是可以名状的,但名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出处】《道德经》第二章。

【解释】天下人都知道美是美,是因为有丑的存在;天下人都知道善是善,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出处】《道德经》第二章

【解释】有与无相互滋生,难与易相辅相成,长与短相比较而显现,高与下相互依存,声音音律的相互应和而成曲调,前与后相互联接而成顺序。

4、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出处】《道德经》第五章。

【解释】天地无所谓仁慈不仁慈,它对待万物就像对待草狗(古代用草扎成的祭品)一样平等;圣人也无所谓仁慈不仁慈,他对待百姓也像对待草狗(古代用草扎成的祭品)一样,任凭百姓自生自灭。

5、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出处】《道德经》第五章。

【解释】有的版本为“多言数穷”。意思是:多说无益,言多必失,还不如保持静默。

6、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出处】《道德经》第七章。

【解释】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出处】《道德经》第八章。

【解释】最大的善就应当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与万物交融,而不与之争夺;水只停留在众人不喜欢的低洼之处,所以水性最接近于道。

8、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出处】《道德经》第九章。

【解释】太满了会溢出,应当适可而止;太冒尖了,难保长久。

9、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出处】《道德经》第九章。

【解释】金玉满堂,不一定能守得住;因富贵而骄奢,容易引祸上身。成功了如能做到急流勇退,这才是自然之道。

『贰』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见《老子》第六十四章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译文
合抱的粗木,是从细如针毫时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一筐土一筐土筑起来的;千里的 行程,是一步又一步迈出来的。
说明万事起于忽微,量变引起质变!

『叁』 道德经里面有那个句子形容坚持不放弃

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这要看你站在那个角度。
比如致虚极!坚决不要被事内物事态的容表现所迷惑。
比如圣(声)人无恒心以百姓(省)心为心。坚决不要以自己的意志来左右他人评价对错。
在道德经的理论当中过强易折。什么都将就个进退有度阴阳互动的说法。
比如金玉满堂不可常保。高举之刃不可久持。
但是要说没有坚持,那是不可能的。虽然老子的坚持超出了常人对坚持的理解。
但是还是有的。
比如那对于追求真理的坚持。
比如那不受自我心幻迷惑而客观朴实的态度。
才道德经的“理论”(理论是强曰,道德经没有理论。)里。一切都是存在另一面的,真正的坚持比如有适当的缓冲。而退缩也必然有坚持的理由。
至于胜利?在道德经中根本没有胜利的概念。胜利就是失败他妈。当你认为自己胜利的那一天也就是输的开始。

『肆』 《道德经》是不是哲学

骆亦柳 :你好。
《道德经》作为一部哲学著作,这在几千年的历史上没有太大的专争论。当然也有学属者认为学者认为此书是《兵书》。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中写道:“《道德经》是一部政治哲学著作,又是一部兵书。”明清之际的大思想家王夫之所著《宋论 神宗》中所写的文字来来看,我们也不能确认《道德经》就是一部兵书。王夫之的原文是这样写的:“老氏之言曰:‘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道德经》是哲学著作、是兵书。对于我们读者来说:阅读经典,是为了明道。古人曰:欲明道者,先通经。欲通经者,先识字。所以我们先把《道德经》通读几遍。是粮,就能养命,是水,就能解渴。

『伍』 老子的道德经中,蕴含着哪些很有深意的人生哲理呢



六、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四十四章》,意思是说越是让人喜欢的东西,想得到它就必须付出代价;珍贵的东西收藏得越多,在失去的时候也会让人感到越难过,所以人要知道满足,懂得适可而止,如此才可长久。


很多时候,人们喜欢的东西,珍藏的事物一旦失去,便怨天尤人,与其那样,还不如学会知足,满足眼前,知足的人不会受到屈辱,而懂得适可而止的人不会招致危险, 生活得更长久。


七、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六十四章》,意思是说在人们即将事业成功之时,却突然放弃了,功亏一篑。而如果做事始终如一,持之以恒,就不会失败了。


在很多情况下,人们之所以会面临失败的困境,并不是说外界因素影响多么大,而是自己是否能够遵循自然规律,是否能有始有终。

『陆』 《道德经》名句有哪些

《道德经》名句有:

1、无为而无不为。

出自《道德经·第四十八章》。【译文】处于无为的境界之中,没有什么不能做到的。

2、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出自《道德经·第四十九章》。【译文】圣人常常没有自己的私心,而把百姓的心当作自己的心。

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出自《道德经·第五十六章》。【译文】言语无法表达“道”的真意,所以有智慧的人不会说“道”,如果有人在说“道”,肯定不了解“道”的真意。

4、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出自《道德经·第四十章》。【译文】天下的万物都产生于“有”,而“有”却从“虚无”中来。

5、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选自《道德经·第六+三章》。【译文】圣人自始至终重视细微的小事,不做什么所谓的大事,所以能够成就大事。

6、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出自《道德经·第五十七章》。【译文】执政者要遵循天道、顺从人伦,以常规的道理治理国家。但用兵却要用诡诈、出奇制胜。要取得天下太平,须用“无为”之法、自然之道。

7、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出自《道德经·第三十八章》。【译文】丧失了大道,才强调道德.丧失了道德,才强调仁爱。丧失了仁爱,才强调正义。丧失了正义,才强调礼法。

8、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出自《道德经·第三十五章》。【译文】大道一旦讲出来,就会感到平淡无味,看起来不起眼,听起来不人耳,用起来却受益无穷。

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选自《道德经·第六十四章》。【译文】合抱的大树,是从很小的小树长成的;九层的高台,是用一筐筐的土垒起来的;千里的远行,一步步走才能到达。

10、将欲歇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出自《道德经·第三十六章》。【译文】要想收敛,必先张开。要想削弱,必先加强。要想废弃,必先兴盛。要想夺取,必先给予。这是知细微之理而收显著之效。

『柒』 老子的名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可以说出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叫出的名称,不是永恒的名称。中国人的真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这种态度不利于科学的发展。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来源于人的永不满足的探索与创造精神,倘若象小农社会“小富即安”,满足于“三分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进取精神没了,那么民族的前景也就堪忧了。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在人治社会,人权、个人财产权皆不受保护,灾祸不期而至,所以,智者劝戒世人韬光养晦,功成身退。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它一方面表现了国人的不竞争心理,另一方面不争小利而得大便宜,表现了国人的狡猾谋略。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中国的学问多是“玄学”,不是科学。

“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此话意即:知道雄大的一面,但自己谨守雌弱的一面;知道光彩的一面,但自己安于暗昧的一面;知道荣耀的一面,但自己宁守卑辱的一面。中国人以柔克刚,太富有计谋了。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人治社会,注定了人际关系复杂,注定了修身处世学问深厚。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人治社会一切无保障,为了保护自己,不为天下先,可以理解;但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国人就应当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老子此话的意思是,了解我的人太少了,能效法我的人更难遇到。因此,圣人往往是穿着粗衣,却怀揣着美玉,有货不能为人所识。的确,老子提出以柔克刚、无为而治,很少有人能理解,尤其是接近于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无为而治思想仅为统治者暴政过后的与民休息政策的依据。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意即挫掉锐气,超脱纠纷,含敛光耀,混同尘俗。昏昏噩噩的中国社会把人的生气、个性、菱角和创造性全要磨灭、消解。

“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中国人有点小聪明,于是统治者竭尽心智折腾老百姓,何知摒弃个人智能,发挥法治、市场的作用?

『捌』 道德经最让人气愤的一句话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中有一小段话: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相生的理解:生的关系是泄耗自己的能量注入到被生的事物中,让被生的事物逐渐成长壮大。如母亲生产、养育自己的后代,为孩子付出许许多多,让孩子逐渐长大,在孩子长大的过程中自己也会逐渐衰老。如水生木,水生养、壮大木,自身会有泄耗,当木越茁壮的时候,水气就越弱。同时生也是自然历程,如四季,冬天为水,春天为木,水生木也实际是冬天逐渐往春天过渡的过程。克的关系是以自身力量去驾驭、控制、约束被克的一方,当双方关系比较平衡的时候,克的关系还是比较好的,并不像一般人觉得的那样,克就不好。克的关系比较看重双方力量强弱,如金克木,木具有生发、生长、扩散、攀附等,如果不加节制,则不成器,乱发威,只有金来克木,去限制、约束木的生长,木才能成为栋梁之材。但是如果金气太弱,则克不动木,如同用小刀砍硬木,小刀是要损坏的,如果金气太强,乱砍滥伐、残暴无度,木则会失去生机,惨遭戕害。任何一个五行都是需要制约的,有制约才不会肆意而为。

生我者为父母。如:木是火的父母。我克者为妻财。如:土是木的妻财。克我者为官鬼。如:金是木的官鬼。同我者为兄弟。如:木是木的兄弟。我生者为子孙。如:火是木的子孙。其逻辑关系可以再延伸一下。如水生木,而木生火,则水克火。水为木之父母,火为木之子女,水克火为父母保护孩子不遭受太多损耗。如水生木,而金克木,则金生水。水为木之父母,金为木之官鬼,金生水为父母化官鬼为己用,保护孩子不受侵害。如水生木,而土克水,则木克土。水为木之父母,土为加害父母之官鬼,木克土为保护父母不受外敌侵害。以此类推,人事之中均有类相。

『玖』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谁说的

孔子的老师,春秋时期的老子

『拾』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前一句是什么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前一句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原文: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春秋时期-老子)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不慎终也。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译文:

局面安定时容易保持和维护,事变没有出现迹象时容易图谋;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物细微时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

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有所作为的将会招致失败,有所执着的将会遭受损害。

因此圣人无所作为所以也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执着所以也不遭受损害。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时失败,所以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因此,有道的圣人追求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难以得到的货物,学习别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经常犯的过错。这样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会妄加干预。

(10)筐道德经扩展阅读:

1、《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现代《道德经》通行本,是以王弼所注,字数为5162字。

2、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

3、创作背景:

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

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使他远近闻名。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4、赏析: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热点内容
宁夏邮政条例 发布:2025-01-19 21:48:58 浏览:810
经济法要约邀请例题 发布:2025-01-19 21:10:22 浏览:155
刑法重公权 发布:2025-01-19 20:19:44 浏览:926
法官在家办公 发布:2025-01-19 20:08:01 浏览:831
房东选任责任法律依据 发布:2025-01-19 19:16:10 浏览:24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引用 发布:2025-01-19 18:54:39 浏览:483
注会经济法几篇 发布:2025-01-19 18:38:58 浏览:710
合同法签署日期 发布:2025-01-19 18:26:31 浏览:500
居委会选主规章 发布:2025-01-19 18:23:20 浏览:117
企业信用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19 18:14:21 浏览: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