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德国环境立法

德国环境立法

发布时间: 2022-06-04 05:54:25

Ⅰ 德国在平时是怎么保护环境

到上世纪70年代初,德国发生了一连串环境污染的灾难,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幅增加,水域中的生物急剧减少,垃圾堆放场周围的土壤和地下水受到污染,自然环境受到破坏,民众深受其害。环境灾难使政府和民众都认识到,人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湖泊和河流不可能无限度地向人类提供资源。因此,人们更多地关注生活质量,而不是生活水平。环境保护成了最紧迫的问题。这一切促使联邦政府不得不耗费巨资治理环境。当时流行的一句话就是:我们为环境付出代价的时候到了。

德国现在拥有世界上最完备、最详细的环保法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当时的西德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和法规。《垃圾处理法》是德国的第一部环境保护法。90年代初,德国议会将保护环境的内容写入修改后的《基本法》。在《基本法》20条A款中这样写道:“国家应该本着对后代负责的精神保护自然的生存基础条件。”这一条款对德国整个政治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目前,全德国联邦和各州的环境法律、法规有8000部,除此之外,还实施欧盟的约400个相关法规。从1972年通过的第一部环保法至今,德国已拥有世界上最完备、最详细的环境保护法。

德国政府、16个州和各个县政府都设有官方的环保机构,另外,德国还有很多跨地区的环保研究机构。德国政府重视环保并且作了大量的工作。联邦政府每年的环保贷款达到近百亿欧元(1欧元约合人民币10.8元),企业每年的环保投资在30亿至40亿欧元之间,德国因此已形成一个有近百万人就业的环保产业,每年环保产品的出口居世界前列。

德国还设立了环保警察。记者采访了一位环保警察,他谈到,德国环保警察隶属联邦内政部。每名环保警察都要经过一年半的专业训练。环保警察的任务是:发现环境污染时,立即采取补救行动。从化学毒素外泄到不卫生食品的销售,都在他们的管辖范围之内。环保警察行动迅速,他们通过巡逻和使用遥测工具检查环境的污染情况,一旦发现环境污染的现象,立即采取有效的手段,把污染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任何一条小溪泛起泡沫,环保警察都会前往取样;凡是已经立法的环保事项,警察在其辖区内一概严格执法,比如鱼类死亡、垃圾箱冒烟、废油渗漏或废气聚集成雾等,都属于禁令之列。

德国人把保护环境视为仅次于就业的国内第二大问题

据最近联邦环保部公布的民意调查显示,85%的人把环保问题视为仅次于就业的国内第二大问题,75%的人希望德国应该在环境政策上继续维持在欧盟的领先地位。

2002年德国大选期间,社民党在过去执政的几年里没有搞好经济,使德国经济陷入困境。当时的民调显示,社民党再次执政的希望渺茫。这时,一场洪水袭击了德国好几座城市,总理施罗德抓住时机,大讲环境保护的重要,并采取了很多环保措施,颇得民心,因此得以顺利连任。近年来,以环境保护为纲领的德国绿党人气上升,在地方选举中连连获胜。绿党领袖、外长菲舍尔被德国人视为最受喜爱的政治家,原因之一就是菲舍尔长期骑自行车上下班、不吃肉食的环保形象赢得人们的好感。

德国人的环保意识经历了从被动环保转变为个人自觉的过程。垃圾分类最能体现德国人的环保意识。接受记者采访的曲希勒教授同时也是柏林技术大学农业系主任,他在自家小院建立了生物循环系统,自己处理垃圾,把生物垃圾制成肥料种花,用太阳能发电,用沼气作燃料。

Ⅱ 为什么要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

在防治公害中,既要对已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有计划、有步骤地治理,又要防止或减少新污染的产生。因此,环保工作要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对重大项目的选址、设计、布局等,都要充分考虑环保因素;在生产过程中积极试验和采用无污染的新能源、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合理组织生产,加强工业环境管理,减少污染,生产无污染的新产品。同样重要的是,要以法治害,运用法律手段,即制定和完善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使每个产业、每个部门、每个成员有法可依。

“二战”后,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前后,各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防治公害的法律和法令。美国国会于1969年通过了《国家环境政策法》,以后又通过了《大气净化法》、《水质改善法》、《资源回收法》、《住房、城镇发展法》等。1983年以来美国已有30个州先后制定了垃圾处理及回收废物的法律,规定对废旧物品的回收利用计划实行减免税、提供贷款等优惠政策。1989年9月30日,加利福尼亚州颁布的有关法律尤其严厉,要求所属各市县广泛回收垃圾中的有用资源,5年内减少垃圾25%,到2000年减少垃圾50%。美国1985年制定的《农业法》,经过1990年的修改,明确规定在易于造成地下水污染的地区,要发展少用农药和化肥的农业;限制使用农药,如果投用就要记录并报告使用情况;制定有机农业的全国统一标准和标志。美国还制定了对破坏生态者实行经济的、行政的甚至刑事的制裁与惩罚的法律。华尔街大金融家琼斯在马里兰东海岸的一个私人猎场用沙子等材料填埋沼泽地准备进行开发,法院下令对其判处100万美元的罚款并禁止再对沼泽地进行开发。

日本于1967年制定了《公害对策基本法》,1970年国会通过了14个有关保护环境的法律,1971年又通过了《环境保护法》、《整顿公害防治体制》等6项条例,逐步形成了日本防治公害的法律体系。从1971年9月24日起实施的《废弃物处理和清扫法》规定,对于违法者可分别处以1年、6个月、3个月以下的惩役或50万日元、30万日元、20万日元、10万日元以下的罚款。如不按规定将可燃与不可燃的垃圾分类存放,就要处以罚款。2000年,日本制定了《绿色采购法》,2002年又实施了《汽车循环法》。

欧共体为处理欧洲共同性的污染问题,也制定了许多有关的法律规定。例如对三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公路使用的燃料,如何处理有毒废气,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为防止包装垃圾泛滥,制定的《垃圾处理法(草案)》明文规定,谁把商品带入市场,谁就应该承担回收的责任。1991年5月21日它发表了有关污水的指令,要求各市镇在2005年以前都要拥有污水收集与净化系统。2009年,英国新环保法律开始生效,新环保法鼓励司机使用更加环保的燃油,新法律规定,英国售卖的石油和柴油,必须含有至少2.5%的生物燃料。

英国在大气污染方面,先后公布了《清洁空气法》、《制碱等工厂法》、《公共卫生法》、《放射性物质法》、《汽车使用条例》;在水质污染方面,颁布了《河流防污法》、《垃圾法》、《公民舒适法》、《有毒废物倾倒法》、《城乡规划法》、《新城法》、《乡村法》等等;在固体废物方面,制定了《垃圾的收集和处理规则》、《危险垃圾的处理规则》2项法规。

两德统一后,德国制定了适用于整个德国的农业与环境的《新联邦法》。1990年1月,德国制定了有关食品和饮料的塑料包装法规,限制塑料包装的品种,要求尽量使用可多次循环的包装,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包装。2005年3月16日,德国制定通过了《电子电气法》,该法详尽地规范了废旧产品处理过程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为废旧电子电气产品的体系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

法国同环境有关的法令主要有:1960年的国立公园法令、1961年防治大气污染法令、1964年防治水污染的法令,1970年6月制定了《环境保护初步规划》和“百项措施”,1992年1月颁布《新水法》。《新水法》对水资源进行规划,制定每条水道流域的整治和管理蓝图,确定中期与长期目标,确定城市化和开发范围,划定自然保护区和引水区等等。该法强调保护水系生态,所有可能危及水系平衡的工程必须得到批准方可进行。

法国为降低工业污染,规定大型工业和民用供热锅炉的二氧化碳的排放标准,企业必须装备防污染系统,扩大大气污染附加税征收范围,为减少汽车废气污染,政府将无铅汽油的税额减少了0.41法郎。目前,无铅汽油已占法国汽油消费量的30%。1990年春,环境部长明确指出了农业污染水源的责任,强调“谁污染谁付钱”的原则,按其对自然环境的损害程度纳税;谁保护环境的措施越多,谁的纳税就越少。为此,一些环保机构同农民一起制定反扩散性污染计划,清除硝酸盐污染尤其重要。1989年初,法国环境部长提出了“减少、处理、开发循环利用垃圾”的10年规划,目标是用10年时间关闭或改造所有传统垃圾场,实现全部垃圾的处理与价值化。

瑞典于1985年明确规定了农药使用量标准,要求在1990年前减少50%,同时要求在1995年之前将氮肥使用量减少50%。荷兰于1984年公布法令,禁止开设新的奶酪畜牧场,检查和控制增设畜产设施;禁止在冬季施撒用家畜排泄物制作的肥料;建立将家畜排泄物贮藏6个月的设施;规定每公顷土地的化肥施用量,氮素成分为125~250千克。但由于执行不力,1992年,荷兰政府重申,所有畜产农场必须遵守上述措施,否则就改种其他作物。

丹麦于1987年规定,每公顷土地家畜排泄物施用为氮成分200千克,家畜排泄物要在贮藏设施内发酵9个月;耕地的65%全年都要作为绿地;以1992年为基础,氮肥使用减少50%,磷肥使用减少80%;农药投放量1992年削减25%,1997年之前再削减25%。如今,丹麦早已是举世知名的绿色国家。

南斯拉夫议会保护和改进人类环境委员会通过法律,规定某种产品在制造过程中污染生态环境,应征收相当于该产品出厂价格5%的生态保护税。

智利为防止过度捕捞导致鱼类灭绝,于1991年制定了新的《渔业法》,规定全球范围的限额、单独的可转让限额、按单船及其船具规定的限制。它改变了过去那种完全放开的、毫无限制的捕捞。虽然,执行时会遇到不少困难,但毕竟也是一种进步。智利为净化首都圣地亚哥的空气,于1990年颁布一项法令,规定了工业废气排放的新标准。在这基础上,政府从市内运营的12000辆公共汽车中报废2600辆旧车;减少冬季行驶的公共汽车、私人汽车20%;将通过市中心地区的公共汽车从每小时2000辆减少到1000辆;同时,规定从1992年9月起,进口汽车要加装催化器,使用质量高的汽油、柴油,引进无铅汽车。

前苏联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各加盟共和国先后制定了《自然保护法》、《鱼类保护法》、《公众卫生保护原则》等,1980年公布了《苏联保护大气法》。1990年8月,莫斯科市实行新的污染罚款法。

在这些法律和法令的基础上,各国政府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有关大气、水质污染的环境标准,制定了工厂废气、汽车废气、工厂污水的限制法和排放标准,明确规定了国家、地方、企业居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职责、权利和义务,还规定了造成环境污染者应负担费用等原则,使环境保护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走上了“以法治害”。

Ⅲ 求够关于德国环境方面的资料!~

地理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位于欧洲中心,连接着东欧,南欧,西欧和北欧。这个欧洲人口最多的国家自1990年两德统一以后有九个邻国。作为欧盟和北约的成员国。德国是通往欧洲统一路上的中东欧国家的伙伴。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国土有357022平方公里,南北之间的直线距离最远为876公里,东西之间相距640公里。约8260万人生活在德国—这一拥有多元文化,地区独特性及迷人的城市与迷人的城市与风光的国度 。

气候

德国位于大西洋海洋性气候和东部大陆性气候之间的凉爽的西风带,温度大起大落的情况很少,各个季节都有降水。冬季平均温度在摄氏1.5度(低地)和摄氏零下6度(山区)之间。七月份低地平均温度约在摄氏18度,南方有屏障的山谷为摄氏20度左右。属于例外的是气候温和的莱茵河上游河谷,上巴伐利亚短暂的从阿尔卑斯山吹来的燥热南风和山风刺骨,夏季凉爽,冬季多雪,从而构成自己独特气候区的哈尔茨山区。

居民

德国有约8260万居民,其中730万为非德裔人口,相当于总人口的8.9%。这体现了一种多元性,生活在德国的移民,少数民族以及来自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人们用他们的传统和方言为这种多元性作了贡献。
说到环境技术这里就不能不提到德国,因为世界市场上近1/5的环保产品来自德国。而在国际上,德国的环保技术和环境技能已成为其经济发达的一个标志。据德国联邦环保局(UBA)称,在向国外出口环境技术方面德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环保产品出口值约为350亿马克,超过世界平均发展水平,而目前在慕尼黑欧洲专利局(EPA)登记注册的环保专利有一半是德国公司的。德国现约有1万家企业从事环保工作,仅次于美国(近3万家)。这些公司大多数都是中小型企业。但由于专业化程度高,故对于实际情况中所出现的每个问题都能寻找到一种相应的环境技术方面的解答方法。

德国环境技术发展水平高,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法律所规定的环境标准严格。工业设备的高环保标准、大范围的强制性废料与废水处理规定不但要与金融措施,如罚款和收税制度相结合,并且准备采取一些越来越重要的、可减轻环境压力的金融吸收政策,促使德国的环保技术持续向前发展。

德国在废料、废水处理技术上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985年以来,德国在这两个环境技术传统领域的技术产品销售增加一倍,达到750亿马克。德国废料废水处理联合会(BDE)预计:到2005年,德国环保技术的销售额将有可能达到2000亿马克。

在德国,地区性废水处理是环保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由地方部门或其他有废水处理义务的地方政府机关来负责。废水处理所必须达到的质量标准在水资源法(WHG)和废水条例中都有具体的规定。过去大型净化设备都是按减少水中养分来设计的,现在中小型设备也逐渐达到这一要求。根据德国现行法律,为1万以上居民提供废水处理的净化设备要有三级清洁处理程序,可以利用其来减少水中磷和氮的成份,以减缓内陆水域的滨海化。

与废水处理一样,地方部门和地方政府机关负责处理地区性固体废料。处理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家庭垃圾和特种垃圾除了埋藏法之外,还可以使用燃烧设备。有机垃圾可以使用混合设备和其他生物处理设备。通常人们要对玻璃、废纸、金属废料和包装废料(尤其是塑料制品)等具有回收价值的废料进行分离处理,同时要单独收集有机废料,将它放至生物桶中。包装废料由德国双元体系有限公司回收再利用,这家公司的经济来源除了靠变卖废料之外,主要是靠向生产商征收包装材料税。加入双元体系的生产商将他们生产的包装材料都标上一个绿点,所需费用将通过产品价格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然而事实是包装的回收利用率,特别是金属饮料盒的回收率并不高,因此德国政府不得不准备在全联邦实行一项强制性规定,即对饮料盒征0.5马克的押金
德国位于欧洲中心,人口是欧盟国家中最多的,其经济实力亦是欧洲最强的,因而被普遍认为是欧盟规模和发展潜力最大、竞争也最激烈的市场。与此同时,德国的交通四通八达,便于购买和销售,商品可以便利地到达西欧、东欧市场。大约一半的德国产品出口到欧盟其他成员国,德国几乎还是所有东欧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
德国劳动力水平较高,其严格有效的职业培训和教育体系在世界享有盛誉。根据国际人均高技术成绩的比较,德国列位第二,日本第一,瑞士第三,美国第四;在欧盟所有高科技研究中,德国占40%;德国的专利申报数量在欧国家中位于第二。
德国是一个高工资标准的国家,社会福利相当健全,人民比较富裕。而这也带来了劳动力成本偏高,企业社会福利负担较重等弊端。因此,像其他许多工业国家一样,德国的社会经济体系正经历着一个重新调整的过程。从1994年开始,已经有一些重要的变化,比如允许商店延长营业时间,降低工资以外的劳动力成本,提高劳动法的灵活性,降低公司的纳税水平,取消资本税等,这一系列措施在吸引外资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尽管从原则上说,德国的安全和环保标准是不带歧视性的,但有时由于执行者过于教条地应用规定往往会使事情复杂化,甚至可能令中国的企业在产品进入德国市场时,遇到某些困难。对此,有关中国企业应该有充分准备。在产品进入德国市场前,全面了解产品的适用标准,并取得相关检验书和证明书,这是十分重要的。
对中国企业来说,在德国建立代表机构或公司常常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高起点、复杂的税收和社会保险等制度,可能会构成障碍,影响企业及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Ⅳ 德国颁布的环境保护法有哪些

在德国的市政建设中,环境保护被列为重中之重。为了尽快造就城市高标准的生态环境,德国在旧废料场的清理、垃圾处理以及扩建和新建净化设备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资。环保已成为人们的习惯,并且融入了日常生活。
漫步大街小巷,花花绿绿的垃圾桶映入眼帘。每户德国居民的住宅前面一般都有黄、蓝、黑、绿4只色彩鲜明的垃圾桶,上面贴有简明易懂的垃圾分类图案。其中“黄桶”专门用来装废弃金属、商品包装盒和塑料,“蓝桶”“吞食”废纸,“黑桶”装普通垃圾,“绿桶”则收集从普通垃圾中新分类出来的茶叶、蛋皮和残羹剩饭等生态垃圾。至于废旧的破玻璃瓶,则要求送往指定的地点,然后认真地按不同的颜色分类投入规定的箱子里。有些大件的旧家电必须送到专收处,再做处理,如此等等。大多数德国人都能一丝不苟地按照规定去做。由于实施多年的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德国城市的垃圾都能得到及时的科学处理,垃圾污染显著降低。
德国很重视对青少年一代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使他们从小就开始树立环境意识。现在,许多中小学生自愿地走上街头,种树栽花植草,清理杂物。全国森林覆盖面积已经占了1/3,其中有11个受到特别保护的“国家公园”。
时至今日,德国已经形成了一个拥有70万人直接或间接就业的环保产业,为全球之冠。
在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方面,德国有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城市街道上的环保广告随处可见,呼吁人们减少使用私人汽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电视节目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公益广告:“为了我们的环境,请您改乘公交车!”在交通路口竖着的大牌子上,写着“当红灯亮起时,请您关掉汽车发动机”的标语。德国城市近10年来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幅度下降,莱茵河水日渐变清。
德国国土面积37万平方公里,有8000万居民,人口高度密集。德国大部分地区属典型的海洋性气候,类似上海。德国是有名的“绿色国度”,境内湖光山色,非常迷人,其环境保护著称于世。南部是阿尔卑斯山和森林。有西门子公司,奔驰汽车公司,宝马汽车公司等世界大公司。著名的啤酒节每年在慕尼黑举行。中部丘陵,有著名的鲁尔区,法兰克福机场是欧州大陆最大的机场,北部平原,有汉堡港和大众汽车公司等。 从德国北部到南部,从工矿到乡村,所经之处景色迷人,空气清新。连绵不断的森林,开阔的草地,无污染的风力发电大风车以及清澈流淌的河流,无不体现着由环境保护所带来的祥和与恬静。

以前的莱茵河污染严重

德国最大的环保非政府组织“自然保护联盟”主席契普克告诉记者,德国 人的环保意识是通过惨痛教训而逐渐形成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德国急于改变战后落后面貌,积极发展经济,忽视了环境保护。莱茵河沿岸企业把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中,致使河流污染严重。有人形象地比喻,把照片底版扔到莱茵河里都能显影。柏林技术大学环保专家曲希勒教授谈到,那时,在德国工业重地鲁尔区,人们看不到蔚蓝的天空,早晨穿的白汗衫到晚上就脏了。

到上世纪70年代初,德国发生了一连串环境污染的灾难,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幅增加,水域中的生物急剧减少,垃圾堆放场周围的土壤和地下水受到污染,自然环境受到破坏,民众深 受其害。环境灾难使政府和民众都认识到,人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湖泊和河流不可能无限度地向人类提供资源。因此,人们更多地关注生活质量,而不是生活水平。环境保护成了最紧迫的问题。这一切促使联邦政府不得不耗费巨资治理环境。当时流行的一句话就是:我们为环境付出代价的时候到了。

德国现在拥有世界上最完备、最详细的环保法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当时的西德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环 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和法规。《垃圾处理法》是德国的第一部环境保护法。90年代初,德国议会将保护环境的内容写入修改后的《基本法》。在《基本法》20条A款中这样写道:“国家应该本着对后代负责的精神保护自然的生存基础条件。”这一条款对德国整个政治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目前,全德国联邦和各州的环境法律、法规有8000部,除此之外,还实施欧盟的约400个相关法规。从1972年通过的第一部环保法至今,德国已拥有世界上最完备、最详细的环境保护法。

德国政府、16个州和各个县政府都设有官方的环保机构,另外,德国还 有很多跨地区的环保研究机构。德国政府重视环保并且作了大量的工作。联邦政府每年的环保贷款达到近百亿欧元(1欧元约合人民币10.8元),企业每年的环保投资在30亿至40亿欧元之间,德国因此已形成一个有近百万人就业的环保产业,每年环保产品的出口居世界前列。

德国还设立了环保警察。记者采访了一位环保警察,他谈到,德国环保警察隶属联邦内政部。每名环保警察都要经过一年半的专业训练。环保警察的任务是:发现环境污染时,立即采取补救行动。从化学毒素外泄到不卫生食品的销售,都在他们的管辖范围之内。环保警察行动迅 速,他们通过巡逻和使用遥测工具检查环境的污染情况,一旦发现环境污染的现象,立即采取有效的手段,把污染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任何一条小溪泛起泡沫,环保警察都会前往取样;凡是已经立法的环保事项,警察在其辖区内一概严格执法,比如鱼类死亡、垃圾箱冒烟、废油渗漏或废气聚集成雾等,都属于禁令之列。

德国人把保护环境视为仅次于就业的国内第二大问题

据最近联邦环保部公布的民意 调查显示,85%的人把环保问题视为仅次于就业的国内第二大问题,75%的人希望德国应该在环境政策上继续维持在欧盟的领先地位。

2002年德国大选期间,社民党在过去执政的几年里没有搞好经济,使德国经济陷入困境。当时的民调显示,社民党再次执政的希望渺茫。这时,一场洪水袭击了德国好几座城市,总理施罗德抓住时机,大讲环境保护的重要,并采取了很多环保措施,颇得民心,因此得以顺利连任。近年来,以环境保护为纲领的德国绿党人气上升,在地方选举中连连获胜。绿党领袖、外长菲舍尔被德国人视为最受喜爱的政治家,原因之 一就是菲舍尔长期骑自行车上下班、不吃肉食的环保形象赢得人们的好感。

德国人的环保意识经历了从被动环保转变为个人自觉的过程。垃圾分类最能体现德国人的环保意识。接受记者采访的曲希勒教授同时也是柏林技术大学农业系主任,他在自家小院建立了生物循环系统,自己处理垃圾,把生物垃圾制成肥料种花,用太阳能发电,用沼气作燃料。

应该说,垃圾分类带给居民许多麻烦,特别是住在高楼的住户,他们要将十几种垃圾分别送 到楼下的分类垃圾箱中,倒一次垃圾可能要上下楼跑好几趟。记者的一位德国邻居不但自己认真执行垃圾分类的规定,还自觉监督别人。如果他发现有人把垃圾扔错了地方,就会一一捡出来重新投放。

记者经常出差,在德国许多旅馆的卫生间里都贴有一行醒目的提示语:“亲爱的客人,环境保护从点滴做起,为了节约能源,减少毛巾的更换次数,您是否可以重复使用毛巾?”在德国城市街道上,环保广告随处可见。柏林有许多广告呼吁人们减少使用私车。柏林一位市政官员曾问记者:你是否注意到,德国城市道路都很窄,一般只有两道。这是因为德国市政 建设首先考虑的是环保因素,而不是考虑让公路适应不断增加的车辆。很多德国大城市有意把道路建得越来越窄,让有私车的人找不到停车位,使他们重新考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目前,全德国有90多家汽车共享协会,拥有会员近7万人。一辆共享的汽车可取代6—10辆私人汽车。

在德国,再生纸的使用比较普及,从学生用的练习本到商店售货员用的收据纸,从信封、邮票到各种报纸杂志,从餐馆的餐巾纸到厕所里的卫生纸,随处可见。这些纸没有经过漂白处理,因为造纸行业对环境的污染有相当部分来自漂白过程。同时,再生纸还有不少好处,它不 含任何致敏、致癌物质或色彩原料等。据统计,2003年,德国再生纸的使用率达到了60%。

在德国,凡去超市购物的人大多会自带购物袋。如果要使用店家提供的塑料购物袋,就要多支付至少0.25欧元,而0.25欧元在超市可以买到5个鸡蛋。德国虽然森林成片,但很少有卖火柴的。当地人认为,德国树木“不是很多”,做火柴的成本太高,不利于环保。

两百万人从事环保事业 < P style="MARGIN: 6px 3px 0px; TEXT-INDENT: 30px">德国环保达到今天这样的水平,环保组织功不可没。德国有上千个环保组织,人员达200万左右。比如,记者采访的“自然保护联盟”有105年的历史,拥有成员约40万人。该组织每年的经费1800万欧元,其中,1200万欧元来自成员交纳的会费,另外还有一定数量的捐赠和罚款收入。“自然保护联盟”90%以上的成员都是义务兼职人员,他们每人每年要交纳28欧元的会费,却无偿为环保事业做着大量工作。“自然保护联盟”主席契普克谈到,这些义务环保人员非常活跃,常常到处举行宣传活动,希望能将每一个关注环境问题的男女老少变为辛勤 播撒环保种子的人。

记者在这个组织出版的杂志中看到一则关于“无包装”艺术表演团的报道。这个艺术团的节目旨在向人们介绍如何减少垃圾的数量。他们的表演形式深受孩子的欢迎,于是,剧团就把演出对象定位在孩子的身上,有些节目还让孩子们参与其中。通过这样的演出,孩子们了解了环保的重要性,同时还掌握了许多环保知识。

孩子一上学,就领到一册环保记事本

如果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政府是通过法律等强硬手段推动了环保工作的启动,那么,现在德国更多的是通过宣传教育使人们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德国的环保教育从幼儿就开始进行。德国有关幼儿教育的法规规定,幼儿园要把教导儿童维护自己以及周围环境的卫生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德国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到学校报到时,会领到一册环保记事本,用于孩子记述自己的环保活动。环保记事本的设计精心别致,每一页左上角都印有精美的风光照片。编者告诉孩子 :要热爱大自然,自觉维护环境。据说,德国有370多个森林幼儿园,即在森林中搭建简易住房,让孩子生活在大自然中,从小认识大自然的奇迹,同时了解到自己有保护大自然的责任。

在德国学生的自然常识课程里,对学生进行自然和环境保护的教育内容很具体、直接,教学内容也相对较多。记者从邻居家的孩子那里了解到,他们在上动物常识课《家乡冬季的鸟》时,老师就带他们去附近的森林里,了解鸟类在冬季的生活特点,鸟类在冬季寻找食物的困难等等,并要求学生带上一些坚果、面包等食物喂鸟。

正因为有了几十年的依法治理,全民共同参与环保运动的实践,从小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德国才有了今天美丽的景色。

Ⅳ 德国在发展工业的同时,是如何保护环境,取得双赢的效果呢

这个问题不是这么绝对的,其实,所谓的双赢我觉得是不存在的,在德国工业大发展的同时也是环境被污染的时代,而环境改善的过程却是工业升级换代的时候,有些重工业,比如矿业、冶金、基础化工污染是相当厉害的,而鲁尔区的炼钢厂,焦化厂自80年代以来就逐步的被关闭、被一座座的拆掉(卖到中国)、甚至于被改造成博物馆,本来科隆上空的黑烟(科隆大教堂本来应该是白色的,即使氧化作用至少也应该是偏黄色)现在飘在中国罢了。
当然民众对环境的要求、国家政策的引导以及严刑峻法都在变化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这也不是什么双赢的效果,要保护环境的另一个意思就是经济成本,德国的污水处理费用将近是中国的十倍,火电成本也接近十倍,而这些都是消费者买单,哪里双赢了?

回复楼上的:
不要忘了,中国在立法、排放规范上并不是什么都没做。但是现状如何?严刑峻法只是执行手段,并不是解决方案,光有漂亮的法律,同样于事无补。
再补充一个参与德国垃圾法律修改的教授曾经谈到的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制定法律的目的,并不是完全要人们去严格遵守,而是要让人们以合法的手段去绕开这个法律,但是“绕开”则已经是立法者事先已经预见,并且这就是立法者要达到的目的。
对于类似于环境问题这样复杂多样的问题,解决方案、答案会有很多,很多都是有可能是可行的,唯一可以很简单回答则是“答案肯定不是仅仅“立法”那么简单的两个字”

Ⅵ 环境法的预防为主原则

我国环境法学界有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作为“预防原则”表述的,也有称之为“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防治原则”的。例如吕忠梅教授就认为,“预防为主原则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原则的简称,其涵义是指国家在环境保护工作中采取各种预防措施,防止开发和建设活动中产生新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而对已经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要积极治理”。蔡守秋教授则主张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统称为“污染综合防治原则”,并将之定义为“是指对污染的整体的、系统的、全过程的、多种环境介质的防治”,并认为该原则与欧共体的“综合污染控制”原则非常相似。
新环保法所规定的“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应理解为一项统一的环境法基本原则,其在学理上的表述就是预防原则,指对开发和利用环境行为所产生的环境质量下降或者环境破坏等,应当事前采取预测、分析和防范措施,以避免、消除由此可能带来的环境损害。我国环境法体系中,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限期治理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等都体现了这一原则的要求。

Ⅶ 请问德国有哪些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当时的西德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和法规。《垃圾处理法》是德国的第一部环境保护法。90年代初,德国议会将保护环境的内容写入修改后的《基本法》。在《基本法》20条A款中这样写道:“国家应该本着对后代负责的精神保护自然的生存基础条件。”这一条款对德国整个政治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目前,全德国联邦和各州的环境法律、法规有8000部,除此之外,还实施欧盟的约400个相关法规。从1972年通过的第一部环保法至今,德国已拥有世界上最完备、最详细的环境保护法。

热点内容
宁夏邮政条例 发布:2025-01-19 21:48:58 浏览:810
经济法要约邀请例题 发布:2025-01-19 21:10:22 浏览:155
刑法重公权 发布:2025-01-19 20:19:44 浏览:926
法官在家办公 发布:2025-01-19 20:08:01 浏览:831
房东选任责任法律依据 发布:2025-01-19 19:16:10 浏览:24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引用 发布:2025-01-19 18:54:39 浏览:483
注会经济法几篇 发布:2025-01-19 18:38:58 浏览:710
合同法签署日期 发布:2025-01-19 18:26:31 浏览:500
居委会选主规章 发布:2025-01-19 18:23:20 浏览:117
企业信用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19 18:14:21 浏览: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