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仪道德讲义
⑴ 王凤仪传统文化讲座到底是不是洗脑
讲座觉得不对劲的话就算了,别勉强自己。成功人士的经验什么的本来存在幸存者偏差,未必能作为参考。不过王凤仪老人本人的想法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可惜后人未必能正确的理解和运用他的理念。佛陀当年也告诫弟子不要给自己立像或是保留遗骨,真正值得传承的是佛法本身。然后呢?所有佛教圣地都满是佛像,佛教甚至成了传播迷信的道具。真正理解佛祖想法并亲身实践的能有几个呢?佛教和佛祖的思想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事物。王凤仪老人的思想和后人进行的文化讲座也未必是同一件事。请区别对待两者。
⑵ 王凤仪是谁做什么的呢
王凤仪是清朝末年的人,那个时间是皇权社会,夫权社会,不许女人读书,女子无才便是德!王凤仪看到了女人受苦受累,不读书不明理,下决心创女子义务学校,他是携妻子和儿子一起来办女子义务学校,让穷苦百姓的女子去读书,他发明了性理疗疾病,把人的疾病和人的不良情绪结合一起,义务为老百姓看病。有人不知道王凤仪思想内容是什么,也没看过王凤仪的书,就攻击人家!栽赃陷害人家!什么证据都没有,张嘴就说王凤仪是汉奸,甚至把1942年一个叫“未来宗教和平会”组织为日本人献铜铁,帮助日本人征兵的事情栽赃到老善人身上了!
大家看是什么人才会反对行善道的人!?
⑶ 不怨人.mp3是谁朗诵的他还有其他作品吗
王凤仪老先生的作品 其他还有《笃行录》、《道德语录》、《道德讲义》等
⑷ 王凤仪善人说:人若养性就是事天。这里的事天是什么意思
就是老天爷,就是道德经里的大道
⑸ 如何评价王凤仪教授
王凤仪教授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软组织损伤学组委员,国家公费医疗用药评审专家。全国第一批名老中医专家马在山之学术经验继承人。50年代师承学医,具有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⑹ 王凤仪 的神奇故事是不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
他老人家的故事是不是真的,我没见过。但是通过学习王凤仪思想,通过改变自己,确实身体好了很多,我个人是相信的。
⑺ 王凤仪是什么人
王凤仪老善人生于1864年,那时的女人都不读书都受苦受累受气!因不明理,无法教育自己的子女!他想让女人走出家门!和男人一样去工作、去管理国家、去参加社会变革!所以他发誓要创办女子义务学校!让贫苦的女人不花钱就可以读书明理。1905正式开始讲病化性,并开始筹集办女子义务学校。他先让他的妻子已经38岁的白守坤去私垫读书,后又携妻子儿子共同办学。他反对女子旧的三从四德,提出新的三从四德:”性从天理,心从道理,身尽情理”,他让世人都要弃恶从善!大公无私!不要争贪!他的理论就是善论!五论大道"夫妻、父子、兄弟、朋友、君臣 ”之间各行其道!上正下才能忠!这些理论在当今社会也还是能用上。
朝阳县志记载: 在伪满时王凤仪与上层社会分离,到农村去办学讲学,他的儿子王国华因不服日本人统治,三次被日伪逮捕入狱!后被日本人杀害,王凤仪秘密让他两个孙子入关,参加黄埔军校,后到抗日前线和日本人作战,战功显赫!
王凤仪在九一八事变之前就已经创办了600多所女子义务学校和托老所,怀少园了!在当时就已经受到数已万计的百姓敬仰!
近些年来,各地掀起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挽救当今物欲横流社会失去道德的人心,得到了有官方关部门的支持!这本是一个大好事!但是,偏偏在这个时候有人在互联网中大肆散布我国传统文化重要人物,伦理道德宣传家王.凤.仪善人是大汉奸的言论,企图把轰轰烈烈弘扬传统文化运动一棒子打下去!
有许多学者立即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中国历界政府、民国政府和现政府均没有把王.凤.仪定为汉奸。可见是个别人从中刻意做文章!他们所说的王凤仪为日本人献铜铁、配合日军征军等,是在王.凤.仪老先生去世后1942年,一个叫“未来宗教和平会”这个组织干的恶事!却张冠李戴地栽赃到王凤仪头上了!
⑻ 学习王凤仪先生后感想
王凤仪先生后感想
道不远人,道在何处,在我们身边,在每一个人身上。因此,讲人就是在讲道!但是世上有许多人不懂道。也就是不会做人呀!一辈子连一个人也不会做。空来白走一趟。这“道”岂不是无从谈起吗?因此说,论道,就是从论人开始。但是人呀,皆有一个共同的毛病,即“爱找他人过,不找自己错。”只是,一个劲的看别人的不是,把自己忘了。这人不是太可笑了。看谁都不顺眼,只有看自己顺眼,完美。升起了自己的怨气,怒气、娇气,压不住自己的无名火。只说这人那人的不是。就是管不住自己的不是。没办法,你看这世上人有多愚笨吧!
“伦常中人,互爱互敬,各尽其道,皆为自动。”简单地说,道是尽的,不是要的,不是所取,父母尽慈,子女尽孝,兄弟子妹尽悌。全是属于自觉的才叫尽道。如果是互相要道索取:那就错啦!现今家庭之所以不和,就是因为要道的人太多。尽道的人太少。好象讨债的人多,还债的人少一样。哪能不争吵呢?
细分析这段话,难道不是吗?所取与付出,奉献与自私关系,现在的人都太自私了,如能做到为他人着想,尽孝、尽道本份。家庭问题不就解决了。
道在对面,在自己身上的是本,本立道自然就生出来了。比如:做兄长的,只要问自己宽不宽?莫管弟弟敬不敬。做丈夫的,只问自己义不义?莫管女人顺不顺。做父母的,只顾自己做不做。莫管子女听不听。这才是“立本”本立道自然就生出来了。可是今人宁可牺牲性命,也要管教别人。该有多么愚呀!
感悟:由此,我想到自己在教学的过程中也确实犯有此类错误。在面对“问题学生”时,就只知道批评,把他们叫到办公室。批头盖脑的训刺一顿,然后就是体罚。男生做俯卧撑,女生体罚下蹲起立。就没有看到孩子们良好的一面。更没有想到自己的不是。改正方向:面对问题生一定要先弄清楚孩子们为什么犯错误,首先要让孩子们明白,自己确实做的不对,他才会服你。反之,孩子们是不会从心底里佩服你的。其次,要让孩子们明白,一定要敢于承担,要为自己所犯的错误买单。其三,要让孩子们明白,惩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要在以后的学习中,引以为戒,不再犯,要改过从善,走正“道”。对自己,也要以理服人,不要只管教别人,也要认识自我、改变自己。
人有心灵必有所思,要个思其位,个思其道。做爹的要思父道,为母的要思母道,做子女的要思子女之道。家庭成员各尽其位、其道、这个家怎么能不幸福呢?同理,在单位、在学校,不也是应该做到吗?敦伦尽份!各尽其职吗!当校长的要思君道,为教师的要思师道,做学生的要思学生之道。这个学校单位,怎么能办不好呢?可是现在的人不守本份,不尽其职。终日,昏昏沉沉,不理世事!
常言道:近人要远点,远人要近点。这话有道理,因为近人好欺,又是自己的命,好歹都要认命。你能拿近人怎么办,谁让你是他最近、最亲的人。只能用德行感化,好也不能说,歹也不能说,不能劝,不许管。
王凤仪老师讲“劝妻一次,劝儿女三次,劝弟兄四次,朋友五次,劝父母没有次数”。近人近了是心,远人近了是意。神是一切都近,近而远之。佛是一切都远,远而近之。
这实质上讲的是距离和度的关系,凡是都有一个尺度,过不好,不及也不好。只要我们把握好这个度就好了。
“知止”就是,“止住、识数、不去做”。这世间不论做什么事,若不“知止”,必定糟糕。如:肉好吃,吃多伤身。烟、酒好用。烟能伤身,酒能醉人。能办事的,办多了累人,被事拌住撒不开手,被人粘住,放不下心,被物累住,脱不开身。全是迷人,人不是为一两个人活着。当官、发财、过家,孝亲皆有定数。如不明白此道的人,皆是不识数。《道德经》上说:“知止不殆”,可是世人和常人不肯在事上去止。所以不能得“道”,都以为止住就坏了,亏了,受损失,岂不知若真止住了,绝无坏之理。如不知止,象走马观花似的。看不真切,所以必须止住,才能看的清楚。(王凤仪语录)。欲望不可长,贪心不可增。如能明白知止,不贪,无欲,此人就可成大器——无欲心自平,幸福生活不就来了。“儿女不好是你的心不好,女人不好是你的命不好。父母兄弟不好,都是你的命。现在的人,自己没好,先盼别人好,怕别人不好。看见别人不好就发愁、就苦恼,甚至生气打骂,真是太不认命了!”——(王凤仪语录)。这话说的多好,我们当父母,老师的,不是经常犯这样的错误么!就是爱摆老师家长的架子,只看到孩子的错,而看不清自己的错。切记!切记!这个毛病要不得!
男子在家过日子,要知道老人方面是天命,兄弟方面是宿命,妻子方面是阴命。现如今人只顾阴命,不顾天命。所以,世道才坏了。——王凤仪语录
每每看到,各家媒体报道家庭不和,小从婆媳之争。公婆之战,分争财产,纠上公堂,大打出手,大到公司纠纷,不守诚信,根本不把宿命、天命记在心里。只想到自己的小家阴命,悲哉!
命者,名也、名正、命就正了。命正,性自然就化了。所以教人最重要的是教性、教命。做父母师长的人教导子弟,要常提老人和先人的好处。不拿老人的好处去教导子弟,就是不懂道。于今学校只教知识,并且说老人是老腐败,种下了这种因,子弟的知识越多,越看不起老人。所以才养成了不知孝悌。不明礼让的风俗。人都怕日子过坏,不知道命坏了,日子才会坏呢!——王凤仪语录。
世风日下,舍本求末,只要分数,不求德行,只图享受,不求奉献。眼里只有自己,而无他人,更看不起老人,这世风怎么能不下滑呢!但我们不要灰心,只要发大心愿。遵循自然,我们的社会才会有希望的,从我做起,从你做起,从他做起。
感恩,王凤仪老先生是你老人家的教导,让弟子受益非浅,发愿自度,度他,利益众生。
⑼ 王凤仪是目不识丁的骗子吗
王凤仪思想主张男女平等、解放妇女,主张女性要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要为将来的男女平等的世界做准备。他的思想旗帜鲜明的反对封建旧文化糟粕、反对封建迷信,主张在生活劳动中行道,以达到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的超道德价值。思想旗帜鲜明的反对日寇殖民文化,其独子王国华在与日寇殖民文化的斗争中牺牲。王国华命三子王辅民、四子翼民从戎抗日,二人先后进入黄埔军校,成为第10期、第13期黄埔军校毕业生,投身于抗日救国事业。他的思想主张男女平等、解放妇女,主张女性要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要为将来的男女平等的世界做准备。他的思想旗帜鲜明的反对封建旧文化糟粕、反对封建迷信,主张在生活劳动中行道,以达到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的超道德价值。思想旗帜鲜明的反对日寇殖民文化,其独子王国华在与日寇殖民文化的斗争中牺牲。王国华命三子王辅民、四子翼民从戎抗日,二人先后进入黄埔军校,成为第10期、第13期黄埔军校毕业生,投身于抗日救国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