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与法治培训建议

道德与法治培训建议

发布时间: 2022-06-07 21:08:56

A. 如何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需要坚持从小事做起、加强自我修养、具备正确的价值观等,具体如下:

1、坚持从小事做起。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要注重知行合一,坚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实践中加深对“知”和“德”的理解和认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境界,完善自我。

2、加强自我修养,培养高尚的人格,认真学习学校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将道德理念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习惯中,养成乐于助人,团结协作,关心他人的美好品德,修身律己。

3、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懒散、消极的生活态度,与具有良好修养的人交朋友,学习他人身上的优点,摒弃自己身上的缺点,不断提高个人修养。

4、丰富知识储备。中好好学习专业知识,在空闲时间学习其他知识领域的内容,学习法律知识,端正法律观念。只有心怀学问,心怀法律,才能提升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

注意事项:

1、提升思想素质和法律素质需要明白高素质需要具备哪些特质,然后以此为目标,不断自我培养,自我强化,让这些特质逐渐内化到我们灵魂深处,成为我们自己美好的素质。

2、要把自己放入到高素质环境,团体之中,相互感染,培养提高自己的素质。需要不断学习,不能够只停留在一个层次,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取,才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B. 对大学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1、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对于大学生而言非常重要,需要常抓不懈。
2、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通过生动的案例讲解,避免空洞说教。
3、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让大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有关知识。
4、笔试与面试相结合,考试与日常操行评价相结合,让课程全方位深入大学生生活。

C.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新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给德育课程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比较典型的是在课堂教学实施中生搬硬套,其表现如下:
1、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倡导活动化教学,注重相互沟通、与生活的联系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但不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种他人田,荒自家园”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在探讨某一个话题时,把很多时间花在唱歌、跳舞、绘画、游戏上,一节课下来,学生兴 奋过度,课堂倒是热热闹闹,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和体会方面的收获却令人怀疑。笔者认为,课堂活动不等于课堂活力,学生参与活动的多少并不是活动化教学的精髓,品德与生活课也不应是完全的“唱游” 课、“游戏” 课、“美术”课、“舞蹈”课。我国第八次新课程改革之所以有不同学科的课程设置,就在于学科之间有相对的独立性,每一门学科有自己的教学任务。
2、通过培训中的一些案例和套路原本只是一种示范,如果“照葫芦画瓢”,原封不动地搬到自己的课堂上,失去了原来特定环境下的幽默与风趣。品德课十分强调回归儿童的生活,教学一定要结合不同环境、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学生实际。教学的活力来自于每位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依据自己的真实体验对课堂教学的重构与创新。

D.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观念

英盛观察法律意识乃社会法制之根本,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建立及正常运行依赖于法律意识的完善。当代中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强弱,直接关系着依法治国进程的快慢,甚至决定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真正实现。当前,与中学生有关的违法犯罪案件明显增多,除了受社会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的影响外,法律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加强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刻不容缓,必须从根本上加强和提高中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所谓法律意识是指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是人们关于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本质及作用的理性认识,是法律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实际上支配人们法律活动的思维方式。中学生的法律意识体现在他们初步形成了崇尚法律、尊重法律的权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法履行自己应尽的职责和义务的思想观念。它是中学生对法律问题的自觉反映。法律意识不是自发形成的,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学习中自觉培养的结果,也是法律文化传统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

法律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依法治国条件下,法律意识成为推进法治进程的先导观念。中学生的法律意识对于推进我国法治化进程,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保证中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E. 大学生如何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个人觉得提高一个人的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首先就要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学会为别人思考,也就是说做任何事情不能太自私。要想提高法治素养首先要懂法知法,不犯法。

F. 当代大学生如何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

首先大学生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要注重知行合一,坚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实践中加深对知和德的理解和认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境界,完善自我。

其次大学生要加强自我修养,培养高尚的人格,认真学习学校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将道德理念融入到生活习惯中,养成乐于助人,团结协作,关心他人的美好品德,修身律己。

(6)道德与法治培训建议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学生是主体,因此在教育中必须做到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根据笔者在高职院校从教经历发现,高职学生在思想道德上的问题大部分由心理问题引起,比如由于对环境不适引起的孤独、郁闷。

由于自我定位不准确引起的忧虑、抑郁;由于其他人的观念等引起的自卑或者自负等等。这些心理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使学生对各种道德观念的认识产生错位,甚至对社会产生敌视,直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目前只有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才能保证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G. 大学生应当如何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高等教育阶段是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形成自身品德修养的关键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思想品德的主渠道,研究大学生思想品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品德教育和道德修养,会提升高校师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具有积极意义。思想品德属于德育范畴,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所以正确把握和加强德育工作的育人功能,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加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对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贯彻以德治国战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当前大学生思想品德主流是健康和积极向上的,但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市场经济中人们对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追求使大学生的利己主义和功利化思想抬头,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使他们的思想品德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表现为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的优越性认识不全面和对当前国际环境、敌对势力的理解欠缺,趋向功利化,缺乏人文精神,“知”和“行”脱节等等诸多现象。我们的德育教育长期以来受到“工具理性”和“科技理性”的支配,以严格的标准化考试作为衡量德育工作的主要依据,以考试成绩作为师生“上进”和“优劣”的标竿,忽略了大学生的主体性和人之为人的本身,使思想品德教育的固有价值无法得到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重的挑战。所以要改变重“知”轻“行”的价值取向,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只重视思想品德考试成绩,忽视了大学生“行”的一面,就会出现以品德考试成绩来衡定学生品德发展程度,会使德育等同于分数,导致品德教育成了纸上谈兵,不需要以身实践的事物。思想品德知识不能等同于品德行为,道德的“知”只有通过实践具体落实到“行”上才能客观正确地反映出真实的个体品德本质之所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对外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使人们的社会价值取向不断发生着新的变化,这对处于高等教育阶段的青年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状况影响到大学生的成长目标和做人准则,因此大学生思想品德在当代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强化大学生自身道德修养,引导和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这样才能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和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奠定良好基础。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利是的责任。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怎样处理好理想与现实、权利与义务、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自由与纪律、友谊与爱情、学习与工作等关系,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怎样的胜过才有意义,怎样的人生追求才有价值……“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提高自我修养的课程,对于促进自我修养的课程,对于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H. 对思想品德课有什么期待和建议

思想品德课大都是针对孩子上,这个时候孩子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等都还未正确树立,所以建议多讲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书本的知识在生活中再现,这样学得有用,也就“学以致用”。

针对各自生活范围内的事情,让孩子亲身参加类似社区服务等的活动,让其身体力行,这样的思想品德课估计会受欢迎。具体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还需进一步转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学生的参与还处于简单的层面上,有效程度还很不够。这主要体现在课堂中学生思维的参与不够,他们所回答的还是去书本中找到的答案,而不是他们自己领悟到的、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的。

⑵观点和结论的得出,还是由教师讲授,学生接受,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得到真正地转变,说教色彩仍很浓。教学仍处于教教材的层面上,创造性劳动少。课堂上过于追求标准的答案,学生富有个性的见解得不到充分地肯定。

2、备课上还应多下功夫,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对教材的钻研不够。主要体现在教学的重点处理不到位,三维目标得不到落实。问题的设计随意性较强,思考性和开放性差。对课程的资源开发不够,特别是不能很好地利用学生的生活实际方面的资源。

不注意引导学生利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经历的或自己从各种媒体中获得的实例来谈,而是空谈书中的观点或是照搬书中的材料,使教学内容变得抽象、枯燥。给学生提供的信息过少,学生的思路不能得到拓展。



3、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开放的课堂需要教师根据课堂上的情况随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而目前绝大多数教师仍是按照预设的教学步骤操作,而不能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灵活性差。

4、一些教师在教材的使用上存在问题

这一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的教师就教材讲教材,把教学内容变成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到教材中直接寻找答案,不注意挖掘课程资源,不能活用教材;二是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抛开教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标得不到落实。

5、忽视对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从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绝大多数课堂中,问题多是由教师提出的,基本上是教师以一个一个的问题牵着学生走,学生基本上还是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

6、忽视主题探究活动

思想品德新教材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在单元标题之下设“主题探究”活动。以主题统领单元的主要内容,安排任务型、课题式的“长作业”,使之贯穿单元教学的全过程。但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及思想上的顾虑。

及开展主题探究活动受各种条件的限制等原因,所有老师对主题探究活动都不重视,极大地影响了对学生探究能力、实践能力、搜集与处理信息能力及合作能力的培养。

7、重教材轻课标

8、对内容和活动的关系处理不当

思想品德新教材的呈现方式及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做到内容活动化,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体验提升。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也有意识地尝试了活动教学的方法,设计上有的活动不能为内容服务,活动的目的不明确而且活动后缺少思考和提升。

二、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的几点建议

1、加强对新课程理论和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学习

针对目前政治课教学的现状,我认为之所以课堂存在不同程度的包办代替的现象、追求标准答案和教教材这些问题主要原因是教师还是受传统教学思想影响,对新的教学思想没有消化理解或曲解,所以要彻底转变这种现状,首要的是进一步加强对新的课程理论的学习。

特别是加强对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教师角色、课程理论等方面理论的学习,进一步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在此基础上,加强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学习,深入理解学科新理念和标准中关于教学建议的部分。并把新的教育思想转化为课堂教学中的自觉行为。

2、钻研教材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备课中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深入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的编排体系等,其次要认真挖掘教材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中的学科课程资源,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学校实际及教师实际出发,选准切入点和落脚点,做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3、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

首先是要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机会,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并且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加强课后反思,进一步提高教学监控能力和教学的灵活性

5、平时注重材料的搜集和积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会积累和运用,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6、进一步改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特别是要提高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活动的能力,设计中要做到:以活动为载体,内容为依据,活动为内容服务。

7、认识主题探究活动的意义,精心策划,开展好每一单元的主题探究活动。教师可在单元学习前布置长作业,也可把活动穿插到教学中,或是利用单独的时间给学生创造展示的机会,通过主题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I. 大学生应当如何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1、要加强理论学习,特抄别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要进行全面深入的学习,以此来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只有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才能有足够的动力去学习思想道德,正确对待不良之风,做到勇于改正自己的不良之风,提高自身道德素质。

3、要掌握其基本理论和观点,而且还要注重运用这些观点,分析认识现实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在比较与鉴别中学习。在实践中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

4、只有加强自我修养,努力成才,把自己造就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要加强自我修养,是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必然要求。

5、应当分得清先与后,该先的一马当先,该后的甘居最后。先进性最重要的特点是“先”,即走在前列,一是走在群众的前列,带领群众。

J.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学习兴趣

一、精心策划教学设计,切实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是一个分析教学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对解决方法进行试行、评价实施结果,并在评论基础上修改方法的过程。教师要在设计教学时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到不同的方法。这个听上去很复杂,只要结合一些教学参考书就可以轻松解决,顺便把这本书推荐给你,《优秀教案》是我用过所有教学参考书中,教学设计最好的。
二、布置课前任务、分散教学难点。
课前向学生布置任务,为下一堂课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保障,这点至关重要。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贴近生活实际的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
三、注重教学过程评价,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学生的学习动机很大程度上需要教师的情感激发,这种情感激发就是一种对学生的评价。在课堂中,师生之间不要局限在知识的交流,也要有情感的沟通。对学生的问题和想法不能用简单的对与错评判,教师要注重保护学生思维的创新性和独立性。

热点内容
签约个人法律顾问 发布:2025-01-22 20:27:38 浏览:514
民事诉讼法主管 发布:2025-01-22 20:00:28 浏览:625
2015社会与法 发布:2025-01-22 19:59:36 浏览:764
东南司法所 发布:2025-01-22 19:51:40 浏览:990
侵害姓名权法律责任股东 发布:2025-01-22 19:28:40 浏览:117
婚姻法中精神损害赔偿 发布:2025-01-22 19:08:19 浏览:760
所谓法律效力 发布:2025-01-22 18:58:05 浏览:598
篡改文件还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1-22 18:48:32 浏览:278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发布:2025-01-22 17:29:17 浏览:398
2017劳动法补贴 发布:2025-01-22 17:23:24 浏览: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