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在功利与道德境界之间

在功利与道德境界之间

发布时间: 2022-06-08 20:04:35

⑴ 我非常赞同冯友兰先生把人生分成的四种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你赞成吗

赞成
冯友兰(1895-1990)简介
哲学家。字芝生,1895年12月4日生于河南省唐河县祁仪镇。父亲名台异,字树候,清光绪年间戊戌科进士。家境殷富,极重教育,堪称“诗礼人家”。 冯友兰的早年教育与大多数中国读书人并无两样。7岁上学,先读《诗经》,次读《论语》、《孟子》,再读《大学》、《中庸》,从头至尾,反复吟诵。1915年9月,冯友兰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开始接受较为系统的哲学训练。当时的北大,正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如火如茶的新文化运动,使冯友兰眼界大开,并且深受影响。在临近毕业的最后一年,适逢胡适和梁漱溟二人先后来到北大任教。一个是留美的哲学博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健将,并专以杜威实用主义哲学为旗帜,大肆鼓吹全盘西化论;一个是一踏进北大即宣称“我此来除替释迦牟尼、孔子发挥外,更不作旁的事”的东方文化派砥柱,专以复兴中国文化为职志。二位先生年轻气盛,才姿英发,各据讲坛,展开了一场东西方文化的大辩论,冯友兰幸逢其会,受益匪浅,对其以后研究中西哲学,尤其是思考中西文化之关系启迪甚深。
1918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19 年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师事新实在论者孟大格和实用主义大师杜威。由于当时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在中国思想界风行一时,因此冯友兰对此派哲学也比较感兴趣,并专门写了《柏格森的哲学方法》和《心力》两篇文章,向国内思想界介绍柏格森的哲学思想。同时,他还运用柏格森的哲学观点写成了《中国为什么没有科学》一文,指出;中国之所以没有近代科学,并非是中国人愚笨,“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因为中国传统注重人是什么,即人的品性和修养,而不注重人有什么,即知识和权力;中国哲学向内追求,以达人性的完满为目的;而西方哲学则向外探寻,以认识自然,征服外在世界为最终目的。正是中西哲学的不同理想和追求造成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并导致中国无近代科学的落后情况。 1923 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 京 大 学 哲 学 系 教 授 。 1928 ~1952 年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1929 ~ 1952 年任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 1930~1946 年任西 南 联 合 大 学 哲 学 系 教 授 兼 文 学院院长。 1952 年起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并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冯友兰除长期从事教学工作外,还撰写了大量哲学与哲学史著作。

1926 年出版《人生哲学》,融会中国传统哲学与实用主义、新实在论之见解,提出“中道”的人生观。 1930 年出版《中国哲学史》上册, 1934 年出版《中国哲学史》下册,有英文、日文译本,在国内外有较大的影响。抗日战争期间,先后写成《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等 6 本著作,合称《贞元之际所著书》,把程朱理学与西方新实在论相结合,构成富于思辨性的哲学体系。 1946 ~ 1947 年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客座教授时,用英文写成《中国哲学小史》, 1948 年在纽约出版,有意大利文与法文译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著有《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第二册,《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初稿》,新撰多卷本《中国哲学史新编》等。

⑵ 冯友兰先生把人生分为四个境界,其中最高的境界是哪个

超越世俗、自同于大全的”天地境界“。

冯友兰先生根据他对中国哲学的体悟,曾把“人生的境界”做了“四等”之分,即“一本天然的‘自然境界’,讲究实际利害的‘功利境界’,‘正其谊,不谋其利’的‘道德境界’和超越世俗、自同于大全的‘天地境界’”。

冯友兰(1895.12.04~1990.11.26),字芝生,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祁仪镇人。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

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至四届政协委员,第六至七届全国政协常委,取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著有《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贞元六书》等,成为20世纪中国学术的重要经典,对中国现当代学界乃至国外学界影响深远,称誉为“现代新儒家” 。

(2)在功利与道德境界之间扩展阅读:

在自然境界中的人,不论干什么事情,不是依照社会习惯,侄是依照其本性去做,他们从来未曾了解做某种事情的意义。往好处说,这就是“天真烂漫”,往差处说便是“糊里糊涂”。他们既不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又不明白做某种事情有什么意义,所以他们可说没有自觉。

有时他们纵然是整天笑嘻嘻,可是却不自觉快乐。这,有如天真的婴孩,他虽然笑逐颜开,可是却一点都不觉得自己快乐,两种情况,完全相同。这一类人,对于“生”“死”皆不了解,而且亦没有“我”的观念。

功利境界中的人,对于人生的了解,比较进了一步,他们有“我”的观念,不论做什么事,都是为着功利,为着自己的利益打算。这一批人,大抵贪生怕死。有时他们亦会为社会服务,为国家做点事,可是他们做事的动机,是想换取更高的代价,表面上,他们虽在服务,但其最后的目的还是为着小我。

在道德境界中的人,不论所做何事,皆以服务社会为目的。这一类人既不贪生,又不怕死;他们晓得除“我”以外,上面还有一个社会,一个全体。他们了解个人是社会的一部分,个人与社会是部分与全体的关系。

就普通常识来说,部分的存在似乎先于全体,可是从哲学来说,应该先有全体,然后始;个体。例如房子中的支“柱”,是有了房子以后,始有所谓“柱”,假使没有房子,则柱不成为柱,它只是一件大木料而已。

同样,人类在有了人伦的关系以后,始有所谓“人”如没有人伦关系,则人便不成为人,只是一团血肉。不错,在没有社会组织以前,每个人确已具有一团肉,可是我们之成为人,却因为是有了社会组织的缘故。道德境界中的人,很清楚的了解这一点。

天地境界中的人,一切皆以服务宇宙为目的。他们生死的见解,既无所谓生,复无所谓死;他们认为在社会之上,尚有一个更高的全体——宇宙。

科学家的所谓宇宙,系指天体,太阳系及天河等,哲学家的所谓宇宙,剩一切,所以宇宙之外,不会有其他的东西,我人绝对不能离开宇宙而存在。天地境界的人能够彻底了解这些道理,所以他们所做的事,便是为宇宙服务。

从镌刻在德尔菲神庙上的那句“认识你自己”开始,“哲学”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关于人的“自我意识”的学说。在冯友兰那里,一个人“自我意识”的有无及其强弱,恰恰是反映或决定他的人生境界之高低的关键——“自然境界的人生不需要对人生有任何理解和自我意识;

功利境界和道德境界需要有一点对人生的理解和自我意识;天地境界需要的人生理解和自我意识则最高”。

⑶ 人们遵循道德原则规范所表现出的外在活动,称为什么

人们遵循道德原则规范所表现出来的外在活动称之为:德行。

但是这种德行与普通的德行还有点不一样。

为什么不一样呢?我们知道,著名哲学家康德的一种思想是:人们遵循道德律的原因不应该在于外在,而是内在,并不是因为遵循道德律有好处,也不是因为不遵循道德律有坏处才去遵循。人们遵循道德律仅仅是因为应该去遵循(应然)。所以康德感叹,那天空中浩瀚无垠的星系和人们心中的道德律,是越想越觉得惊奇的东西,显得不可思议和值得敬畏。这样也就把上面的内容做了一个定义。

具体展开来看,第一,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有个条件,就是自己已经觉知道德律,只有知道了道德律才能很好的按照原则性的去遵循。套用中国哲学家冯友兰的话就是,人们只有觉悟了,懂得道德知识了,去遵循道德律的时候才是道德境界。所以,不满足这个条件,即便是你所有行为都符合道德规范,也不是道德境界,因为你并没有觉知,这就是普通的道德者和道德境界的区别。

第二,知道了道德知识,做到了道德行为,是高标准,按照道德原则办事是道德境界,也就是康德所说的德行,这一点对比于普通人的情况能够很好的说明。普通人怎么做的呢?通常而言,就是靠舆论,舆论是外在的,通过他人言谈反馈回来做出的被动的行为,因为不是主动的,所以即便是行为符合道德律,也不是康德所说的德行。普通人的道德建立在零散的道德觉悟和功利层面上,可以看成冯友兰说的处于道德境界与功利境界之间。

第三,如果再往下滑,到了功利层面,表面上看来是符合道德,背地里却是为了自己,功利境界最大的体现就是不管行为符不符合道德,最终目的都是利己。而合理的道德,不但考虑自己的问题,也要兼顾众人的利益,关键时候还能为了众人之利益来牺牲自己的利益,这在佛家称之为大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利他之精神呢?因为道德境界的人考虑的是整个社会的利益,所以才会出现比较极端的不利于己有利于人(损己利人)的情况。

所以,道德行为与道德境界是高标准的,跟普通人的德行还不一样,普通的也就为了自己或者迫于舆论做出让步,而高标准的则是自愿为了利他之精神做出让步。

这里还要涉及一点,就是道德的合理性问题,我们知道,古人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讲“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都是高标准的道德,做到的人是非常值得敬仰的。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自己生活都会有无数的问题,人作为生物,总有各式各样的需求,从马斯洛需求层次来讲,自我实现是高级阶段,下面都还有生理的、安全的、心理的、社交的等需求,只有人们充分的满足好这些需求,才能够更好的为他人服务,这是道德行为一个基础。这种思想,被称之为合理的利己,站在合理利己基础之上,在考虑利他之精神,才会让道德行为更加健全发展。如若不然,很容易出现表里不一,前后不一,人前人后不一的各种矛盾的情形(人格分裂或扭曲),也就是普通人的迫于舆论或者习俗而做出的那种行为,未必是自觉自愿的。

这样,关于德行,用两点论来讨论,第一点是合理利己作为基础,第二点是自觉的利他之精神,也就是康德的遵循道德规范。需要补充的是,合理利己的意思是在不侵犯他人之利益(尊重他人之意愿与自由)的基础之上的利己,如果一个人做出对自己有利的事情,没考虑他人的情况,只能是冯友兰说的功利主义,兼顾好社会和他人情况下面的利己,才是合理利己。

建议可以阅读道德哲学方面的知识,道德哲学也可以称为伦理学,同时,也要了解西方哲学史上那些人文主义之精神,比如功利主义、自由主义,这些哲学思想,本身既能够属于道德哲学,也能够属于社会哲学或者政治哲学,牵扯的东西就多了。所以,要达到道德境界,不但要觉悟,而且要能够按照觉悟来严格执行,也就很不容易了。

最后,引用几句话来共勉吧: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朝,张载)。加上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⑷ 人生的四种境界怎么理解,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关于人生境界,冯友兰提出了四种境界之说。
冯友兰说,人对宇宙人生的了解不同,宇宙人生对于人的意义不同,宇宙人生对于人的不同的意义,即构成了人所处的不同境界。人生境界可分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自然境界:是人生的最低境界。在此境界的人,其行为是顺着他的自然天性、习惯或社会风俗去做事,既无明确目的,也不明了所做的意义,小孩吃奶和原始人的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都属于自然境界。
功利境界:在此境界的人,其行为以追求个人利益为目的。有时候,他们亦为社会服务,但服务的动机,是想换取更高的价值。他们虽在服务,但其最后的目的,还是为着小我。自然境界与功利境界,都是普通一般人所有的。
道德境界:在此境界的人,其行为是行义。所谓义与利的真正分别,应该是求个人之利者为利,求社会之利者为义。亦即义与利之别,即公与私之别。道德境界的人,其所作皆能为社会谋利益,古今贤人及英雄便是已达道德境界的人。
天地境界: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在此境界的人,其行为是事天地。即,我的身躯虽不过七尺,但其精神却充塞天地之间,事事以不仅贡献社会,更能贡献于宇宙,而“与天地比寿,与日月同光”。唯大圣大贤才能达到此境界。
人生四种境界,某种境界需要的知识程度越高,则境界越高;所需知识越低,则境界越低。故四种境界由低到高依次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境界有高低,人所享受的世界也有大小,境界越高,享受的世界越大。
人生四种境界,不仅有高低之分,还有久暂之别。有人已达到某种境界,但因心理变化,不能常驻此境界。作恶的人属于功利境界,有时良心发现,做一点儿好事,在良心发现的一刹那,他就入了道德境界。过了一会,他或许又会回到功利境界。若人能常驻于道德境界,便是贤人;能常驻于天地境界,便是圣人。
人生四种境界,由低到高,是一种发展。前二者是自然的造就,不需要特别修行,一般人均可达到。后二者是精神的创造,必须经过特别的修行,才可达到。要达到贤人与圣人常驻的道德与天地境界,倒不一定非做一些标新立异之事,所做的也是普通人能做的事,不过他的认识要比一般人高而深,即“迷则为凡,悟则为圣”,这就是人人亦可为圣贤的道理。

⑸ 举事例说明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一、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例如吃饭睡觉。

二、功利境界,多了一些算计、规则,就像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些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已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

三、道德境界,加上了许多道德要求,如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即美德”,孔子创立儒家思想。

人们从一定的道德观念出发,在道德修养过程中形成的觉悟。它标志着人们的觉悟程度和精神情操所达到的界限。

四、天地境界是人生的一种最高境界,天人合一,例如道家和道教以道、无、自然、天性为核心理念,认为天道无为、道法自然,据此提出“无为而治”的主张。

拓展资料

冯友兰认为人生方面表现为四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这四种境界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境界高低完全取决于觉解程度的深浅,标志着人格完善的程度。他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还不是一个理想的人,还有比道德境界更高的境界。这个境界冯友兰称之为天地境界。天地境界是冯友兰境界说的真正用意之所在,也是其哲学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哲学观的依据。

参考资料:网络-人生四境界

⑹ 谁知道人生的四大境界

人生有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自然境界:人若只是顺着本能或风俗习惯做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

功利境界:人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些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已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

道德境界:人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

天地境界(哲学境界):人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⑺ 人生的四大境界是什么

一个高尚的人通过努力奋斗,走向成功后,要修身养性,达到适应环境、满足现状的境界,最终落得美名流芳千古。

第一重:功利境界,自强不息。

指追名逐利阶段,一个人在这个阶段为了生活,实现自身价值,要通过努力奋斗,勇于竞争,敢于拼搏,走向成功的阶段;

第二重:道德境界,厚德载物。

是指达到了丰衣足食的目的,实现了自身奋斗目标,走向成功之后,要进入一个高的境界阶段,注重德行修养,即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今多用来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学子成才,或影响周围社会上的人加强自身修养,到达、生活于道德境界的人是贤人;

第三重:自然境界,随遇而安。

指更高的一种境界,是指一个人经过努力到达成功彼岸,又有了崇高的品德修养,就能进入回归自然的境界阶段,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也有无身无患、宠辱不惊的意思;

第四重:天地境界,得道升天 ,或称入土为安。

是指人们经过人生的各种修炼,到达圆满结束的阶段,需要给人留下美好的记忆,到达、生活于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

⑻ 文学泰斗冯友兰所谓的人生四境界是什么

第一境界是自然境界,在自然境界中,冯友兰认为万事万物皆应该顺其自然,切不要因为自己的意念而刻意强求,那样很有可能将适得其反,与原定目标背道而驰,只有顺着万事万物自然的发展规律,反而能得到意料不到的收获。
第二境界是功力境界,在功利境界中,人类有了初步的觉醒,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自己的最终目标,那么这样他所有的一切皆是围绕着这个目标而展开进行。如果失去了这个目标,就可能是出现了另外一个目标,在这个境界层面上,人类有了功利之心。
第三境界是道德境界,在道德境界中,它起到对第二个境界的约束作用,虽然有了功利之心,但他的意识中,仍然有对错之分,仍然有可为和不可为的区别,正是基于这样的一个道德尺度,人们会在道德的范围内去找寻目标,并且开展合乎道德的行为去完成目标。
第四境界是天地境界,这是最后的一个境界,也是最大的一个境界,除却对自身、对社会、对道德层面的认识,人类的视野将随之更为广阔,在这个境界中,人类将围绕着这个宇宙开展顺应宇宙的发展行为。
冯友兰先生的四个境界,是层层相扣,逐层递进的,只有完成了上一个境界,才能开展下一个境界,如果四个境界全都能达到,那么可称为圣贤之人也。

⑼ 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是这说明了什么

冯友兰在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时,提出“接着讲”与“照着讲”的区别,并申明他是“接着宋明理学”讲的。他在晚年又重申了这一主张。于是,“接着讲”就成为研究冯友兰哲学乃至当代中国哲学发展的重要话题。
那么,冯友兰的“接着讲”是什么意思呢?又有何意义呢?这是我们所关心的。
一、“接着讲”的时代意义
顾名思义,“照着讲”是哲学史的方法,“接着讲”是哲学的方法。按照冯先生的“哲学观”与“哲学史观”,“照着讲”要忠实于传统哲学的“本来意义”,并用现代语言将其写出来(或说出来)。虽然“写的”的哲学史与“本来的”的哲学史并不是一回事,但是,“写的”哲学史毕竟是照着“本来的”哲学史写的,而“本来的”哲学史是客观存在的。这是冯先生的一个基本信念。否则,哲学史就没法写。
但“接着讲”就不同了。“接着讲”着眼于哲学的发展、变化和创造,是有明显的时代性的,而时代性就意味着新的东西的产生。具体地说,“新理学”是在宋明理学“之后”继续前进的,而这个“前进”又是同社会发展分不开的,在某种程度上是由社会发展决定的。就社会发展而言,中国正经历着有史以来的第二次(第一次是春秋战国)巨大变革,即从古代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变革。因此,中国哲学的形态也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即从古代传统哲学向现代哲学的转变。这一转变之所以具有根本性质,是因为传统哲学是农业社会的产物,不可能成为现代工业社会的哲学。在这个问题上,冯友兰不仅有自觉的意识,而且自觉地承担起完成这一哲学转变的使命。
但是,中国哲学虽然面临着一场根本性的变革,却又是在中国哲学自身的发展中完成的,而不是也不可能将西方哲学直接移植过来就能实现其转变的,他所要建立的是新的“中国哲学”,而不是“哲学在中国”。科学可以直接拿来,但哲学是不能直接拿来的。这是有根本区别的,就是说,哲学的发展是有民族性的。在这个问题上,冯先生同样有自觉的意识,即认为中国哲学的变革是有连续性的

⑽ 家长的四大境界,你正在哪一层

第一重:自然境界
境解:子为己出,宠之若物
父母生子,是自然规律,在这重境界里,父母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宝贝,当成自己的结晶,他们给孩子最好的,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他们给孩子所有能给的条件,他们害怕孩子受到一点点伤害,受到一点点挫折。
在这个境界里的父母会无私地为孩子付出一切,并且认为是应该的,他们不要孩子的任何回报。但是,自然境界是一种苦境,在这个境界里,父母往往忽略了品质培养,忽略了塑造孩子的人格,由于物质太丰富,付出太多,反而容易让孩子迷失自我,忘却自我。在这重境界里,父母往往没有目标,最终自己也陷入迷茫、焦虑和痛苦。
第二重:功利境界
境解:视之为人,使之成器
家长常爱说一句话:“在我眼里你永远是孩子。”这是第一重境界的典型表现。跳出这句话的魔咒,家长能够达到第二重境界,从一开始就将孩子当成与自己平等的存在,让孩子成就自己,让孩子超越自己,让孩子成为顶天立地的人。由于目的性较强,所以称之为功利境界,看似无情,看似功利,实则大爱。
功利境界是一种险境,它与自然境界的根本不同,在于平等地看待孩子,将其视作强者,而不是将其作为一种需要宠爱的弱者。在功利境界中,孩子往往会快速成长,然而,西方教育大多从功利境界入手,最终容易培养出叛逆、乖张的孩子,成器与堕落,很可能只是一念之间。
第三重:道德境界
境解:来即是往,成己成人
在道德境界中,教育孩子不再是一件事情,而是生命的一部分,在体会到孩子与自我的平等之后,让孩子成为孩子自己,让孩子发现这个世界,探索这个世界,让孩子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而不是我们给他设定的世界。
道德境界是一种善境,在这个境界里,父母不再关注孩子的好与坏,不关注表面的喜怒哀乐,不执着于将孩子塑造成什么,而是引导孩子、开导孩子、教育孩子,让孩子明白什么是选择;让孩子去开拓道路,而不是走前人已经走过的路。道德境界培养的孩子不要求成材,只要求成人。
第四重:天地境界
境解:无可无不可,任尔东风
古代有圣人尧舜,庄子听了,不削一顾,说他们的境界,哪有伏羲、黄帝那么高?随地而卧,以天为盖,以地为床。前三重境界,归根结底,还是“讲究的人生”,用佛教的话来说,叫做“可思议境”,天地境界,是“不可思议境”,用这种境界去教育孩子,或被笑疯,或被笑颠,因为低境界是难以理解高境界的。
天地境界是一种妙境,在这重境界里,教育让孩子认识到自己乃是宇宙万物中渺小的生命,但同时,也是宇宙万物的主宰,没有自我便没有眼前的一切;那个自我,既渺小,又伟大,是最小的,同时也是最大的,无论能否成就,都不可或缺。这是一种“不讲究”的境界,不为超脱而超脱,本自超脱,不为自由而成风,本就如风。要达到这个境界去教育孩子,是很难的。

热点内容
朱文军律师 发布:2025-01-23 14:51:05 浏览:295
八项司法举措 发布:2025-01-23 13:53:57 浏览:875
私募基金挪用基金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23 13:49:20 浏览:124
地方政府规章有效期多长 发布:2025-01-23 13:33:46 浏览:306
北京丰台人民法院 发布:2025-01-23 13:27:13 浏览:260
我国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关系 发布:2025-01-23 13:14:02 浏览:616
法院个人荣誉 发布:2025-01-23 13:10:17 浏览:736
新婚姻法法定年龄 发布:2025-01-23 12:42:36 浏览:545
公民道德视频 发布:2025-01-23 12:25:13 浏览:991
我国劳动法不认可双重劳动关系 发布:2025-01-23 12:06:33 浏览: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