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立法师
A. 谁能讲讲现代的佛法传承人有哪些
阿弥陀佛。净空法师、大安法师、海贤法师、海涛法师……
B. 《寂幽法师佛教知识课堂》:什么是佛教的斋天和焰口
斋天又名供天,是大乘佛教寺院中每年岁朝佛事。焰口是饿鬼道中鬼的名字。是根据《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而举行的一种佛事仪式。是放焰口这一法事的施食主要对象,后来逐渐等同于“放焰口”这一法事名字。
斋天
斋天又名供天,是寺院中每年岁朝佛事,也有斋主以供天祈福。斋天是隋代天台宗智者大师依《金光明经》制定《金光明仟法》时开始的。南宋时,神焕撰《诸天列传》,行霆又撰《诸天传》,设诸天供有十二天、十六天、二十天、二十四天、三十三天不等。元文宗时;天台宗的慧光法师于每岁元旦率众修金光明仟,斋天便广泛兴起了。斋天仪轨,主要是依照明末弘赞律师所撰《斋天科仪》施行的。
斋天多在下半夜的寅时举行(也有的寺院在辰时举行),地点一般在寺院大殿或法堂前的空坝里;头天下午即开始搭坛;坛场上所需用的法器和食物等;必须在入夜前准备妥当。由于斋天仪式在天明前已告停滞,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一般俗人是难以见到的,前人有一首《西江月》词,形象地描述了斋天的场面:
门外疏星淡月,坛中炳烛燃香。丹忱敬 仰叩弯苍,凤荤蛮舆宝幢。 恭迎四王帝释,祥云护绕斋场。天花瑞彩露堂堂,祈望诸天早降。
斋天多在下半夜的寅时举行(也有的寺院在辰时举行)。
地点一般在寺院大殿或法堂前的空坝里。
头天下午即开始搭坛。斋天共设三坛:
首坛
第一坛为主坛。
坛桌正中供铜佛像,并置香、花、灯、水、果、茶、食、宝、珠、衣“十供养”。
上方设“二十四诸天”牌位或挂“二十四诸天”画像。
坛下设七个蒲团,正中为掌坛师用,其余为敲打犍椎法乐的僧众用。
二坛
第二坛为迎请诸天而设。
坛上放着迎请诸天的《疏文》。另有纸扎的金马、碧鸡,据说它们善跑能飞,带着《疏文》以最快的速度与诸天传递信息。
三坛
第三坛为斋请诸天而设。
坛桌上摆了二十四套碗筷和丰盛的全素筵席,等待天神们享用。
坛场上所需用的法器和食物等,必须在入夜前准备妥当。
门外疏星淡月,坛中炳烛燃香。丹忱敬仰叩弯苍,凤荤蛮舆宝幢。 恭迎四王帝释,祥云护绕斋场。天花瑞彩露堂堂,祈望诸天早降。
斋天仪轨
行斋天仪式,最少需要七位僧人。他们届时登坛,参加这祈福迎祥的庄严法会。
斋天的仪式可分为甘露净坛、燃香炳烛、香花请圣、宣读疏文、诵经施食等五个部分进行。
甘露净坛
斋天时辰一到,掌坛师便率领僧众、斋主进入坛场。
当拈香顶礼、鸣磬唱赞后,僧众三称“南无清凉地菩萨”、“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掌坛师持甘露净水浇洒坛场,并诵偈语:
“菩萨柳枝甘露水,能使一滴遍十方。腥膻垢秽尽蠲除,令此坛场悉清净。”
随后绕坛三匝,念《大悲咒》七遍。净坛毕,归位。三称“南无甘露王菩萨摩河萨”!
燃香炳烛
掌坛师向坛而跪,香灯师先燃香,后炳烛。以香烛各一百零八支为一堂,交与掌坛师。
维那击引磐唱偶:“宝顶名香,氤氲遍十方。请师判香渴,庆天保安康。”
掌坛师亦跪地唱道:
“一炷心香本自然,黄金炉内起祥烟。空中结就祥云盖,愿与斋信灭众怒。”
僧众三称“南无香供养菩萨摩河萨”!尔后,香灯师点烛交与掌坛师,他双手举烛唱偈:
“一堂宝烛在当前,未敢先将凡火燃。今借祖师三昧火,枝枝头上灿红莲。”
此时,香烟缭绕,灯烛辉煌,掌坛师炳烛念道:
“拈起分明在目前,头头挺露照三干。青光不夜长春景,与我心灯二样燃!”
僧众三称“南无灯供养菩萨摩诃萨”!
香花请圣
僧众、斋主等人均跪于地,严持香花。
一僧捧盘齐眉,掌坛师以手擎花,与众同唱:
“愿此香花云,遍满十六界,供养一切佛、尊法诸菩萨。”然后拈花请圣:
一心奉请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一心奉请大乘金光明海十二部经;
一心奉请十方三世一切菩萨、声闻、缘觉、贤圣僧;
一心奉请三十三诸天及名山大川、县地分属一切鬼神圣众;
一心奉请第一威得成就众事大功德天。
众僧同念《善天女咒》七遍,三称“南无云来集菩萨摩诃萨”!4.宣读疏文
请圣后,掌坛师向金光明会上护法诸天座前上香三炷,顶礼三拜,宣读《疏文》:
伏以护法诸天,大权真宰,身居上界,德御人间。
施擎天立地之功,有护国安邦之力。
广化众生,救度群品,发宏誓愿而助佛宣扬,显威神力而除邪罚恶。
成就众生,功证佛果。
如是,皈投金相,瞻礼威容,仰天限以遥观,望他心而洞鉴。
不违本誓,满所祈求,敬竭葵哀,冒干莲座。
领词奏为:
东震旦国口口省口口县口口寺,立坛奉佛,设供斋天,恭请六和僧众,登坛炳烛,祈福迎祥。信士口口,恭对光明会上护法诸天,顶礼三拜。
念毕《硫文》,僧众敲动键椎唱偶:
“佛慈广大,感应无差,寂光三昧遍河沙。愿不离伽耶,降福斋家,金地涌莲花!”
然后三称:“南无光明会上佛菩萨摩诃萨!
诵经施食
引磬音落,木鱼声起。
众僧齐诵《金光明经·空品》,称念“二十四诸天”名号,后以食色香味供佛及僧。掌坛师接唱:
“虔诚献香花,智慧灯红焰交加。净瓶杨柳洒堪夸,橄榄共批把。蒙山雀舌茶奉献,酥配普供养释迦。万宝明珠献菩萨,衣献法王家。”
僧众三称“南无普供养菩萨摩河萨”!
施食开始,众僧念《善天女咒》、《楞严咒》。
掌坛师持饮食果酥等至坛场外,将其施撒于四面八方,让诸天神灵都来受食。施食后,斋天功德圆满,众僧敲动犍椎,齐诵《回向偈》:
供天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
斋天意义
大乘佛教认为,佛教徒虽不归依诸天,但应恭敬礼拜诸天,原因是诸天能归命佛陀、护佑正法、积善行德。据《金光明经》载,诸天于金光明会上,一一于佛前发菩提心,并亲承如来法敕,常祐护受持、读诵、书写金光明经者。因诸天秉持法王嘱累,巡行人间,以慈心辅翼有德,奖善罚恶,于是世人营建供佛斋天法会,诵经礼忏,施设净食,以供养十方三宝、护世诸天及其随从。为了表示自己最高的诚心与敬意,应设坛供养诸天。
斋天具有祈福消灾的作用,所以得到广大信众的喜爱。寺院每年的正月初九都会举行斋天法会,善男信女也会早早地聚集在大殿等待参加斋天法会,以祈求新的一年全家幸福平安。
放焰口
放焰口,佛教仪式,为一种根据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而举行的施食饿鬼之法事。该法会以饿鬼道众生为主要施食对象;施放焰口,则饿鬼皆得超度。亦为对死者追荐的佛事之一。
焰口,另称为焰口、面然。是指地狱里的饿鬼,其体形枯瘦,咽细如针,口吐火焰。以生前悭吝之故,遂有此一果报。放焰口乃是对饿鬼施水施食、救其饥渴之苦的一种佛教仪式。
印度佛教仪式中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举行“盂兰盆会”,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弟子的旨意,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俗信,于是益加普及。民间普遍流传目连解救母厄的故事:“有目连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连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中国从梁代开始照此仿行,相沿成中元节。不过后来除设斋供僧外,还增加了拜忏、放焰口等活动。
中元节这一天,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法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幡。过了中午,各家各户纷纷把各式发糕、果品、瓜果等摆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蓝、红、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上书“盂兰盛会”、“甘露门开”等字样。仪式是在一阵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的。紧接着,法师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众僧诵念各种咒语和真言。然后施食,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这种仪式叫“放焰口”。施放焰口,常与丧事中追荐亡魂结合在一起,称为“阴焰口”;也有为活人消灾、。延寿施放焰占的,则称为“阳焰口”。此外,寺院在重大法会圆满之白,有的也放焰口。过去放焰口可在寺院、俗家或公共场地举行,现在一般在寺院的殿堂中举行。
举行时间
放焰口都在黄昏或夜间进行,一般需要四个小时以上才能完毕。作法事之前,须在殿堂内设立瑜伽坛,中间为主坛,两侧为陪坛。主坛上坐的法师称为座主,又称为金刚上师。作法时,金刚上师身披袈裟,头戴毗卢帽,案上放着法铃、戒尺和香炉等。背后一般设绘有狮子的大型布屏。陪坛为竖放的两排条案,僧人们身披袈裟相对而坐,案上放着各自使用的引磬、木鱼、铙钹、手鼓等。作法事的僧众不得少于七人,一般为十三人至十五人。
地点
殿堂外设立面燃大士坛,灵坛上陈放香烛供品。面燃大士坛还供鬼王面燃,其貌凶狠丑恶,嘴里喷出三道火焰。有的是纸扎的,有的是彩绘的,有的仅供牌位,现在寺院中多不采用纸扎的面燃大士像。灵坛上供被超荐的灵位牌,上书“佛力超荐某某往生莲位”。灵位牌多少不拘,因为一台焰口可同时为多人施放。瑜伽坛、面燃大士坛、灵坛是“阴焰口”必备的三坛,“阳焰口”不设灵坛。
开坛
施焰口开始,先由金刚上师领僧人唱《杨枝净水赞》净坛,然后开坛。座主在瑜伽坛前诵《香赞》、上香。斋主(又称功德主、施主,即为追荐亡魂施功德者)上香,依僧俗次序礼拜。座主、众僧、·斋主往灵坛上香礼拜,僧人诵《心经》、《往生咒》、《变食真言》,唱《莲池赞》,念“阿弥陀佛”。再去面燃大士坛上香礼拜,诵《大悲咒》、《变食真言》,唱《观音赞》。
诵唱
众僧登坛,摊开经卷,座主戒尺一击,开卷诵唱。一般是座主唱首句,如唱“会启瑜伽最胜缘”,众僧则和唱下句,如“觉皇垂范利人天”。并常唱菩萨名,还有六字真言。诵真言时,座主手结印契,心存结想。这些手印在《瑜伽焰口》中均有图示,计有遣魔印、伏魔印、火轮印、真空咒印、变空咒印、运心供养印、奉食印、观音禅定印、破地狱印等。
召请文
一心召请,前王后伯之孤魂等众:累朝帝王,历.代侯王,九重殿阙高居,万里山河独据。西来战舰,千年王气俄收;北去銮舆,五国冤声未断。呜呼!杜鹃叫落桃花月,血染枝头恨正长。为荐亡者,座主振铃拈香,奉请幽冥教主本尊地藏王菩萨等,引斋主亲属之亡魂及各种孤魂,赴此道场之会:
一心召请,英雄将帅之孤魂等众:筑坛拜将,建节封侯,力移金鼎千钩,身作长城万里。霜寒豹帐,徒勤汗马之劳;风息狼烟空负攀龙之望。呜呼!将军战马今何在,野草闲花遍地愁。
一心召请,文臣宰辅之孤魂等众:五陵才俊,百郡贤良,三年清节为官,一片丹心报主。南州北县,久离桑梓之乡;海角天涯,远丧蓬莱之岛。呜呼:官贶萧萧随逝水,离魂杏杏隔阳关:
一心召请,文人举子之孤魂等众:黉门才子,白屋书生,探花脚步文林;射策身游棘院。萤灯飞散,三年徒用功夫;铁砚磨穿,十载慢施辛苦。呜呼!七足红罗书姓字,一抔黄土盖文章。
一心召请,缁农释子之觉灵等众:出尘上士,飞锡高僧,精修五戒净人,党行比丘尼众。黄花翠竹,空谈秘密真诠;白特黧奴,徒演苦空妙倡。呜呼!经窗冷浸三更月,禅室虚明半夜灯。
一心召请,玄门道士之遐灵等众:黄冠野客,羽服仙流,桃源洞里修真,阆苑洲前养性。三花九炼,天曹未许标名;四大无常,地府难容转限。呜呼!琳观霜寒凡灶冷,醮坛风惨杏花稀。
一心召请,他乡客旅之孤魂等众:江湖羁旅,南北经商,图财万里游行,积货千金贸易。风波不测,身膏鱼腹之中;途路难防。命丧羊肠之险。呜呼!滞魄北随去黯黯,客魂东逐水悠悠。
一心召请,阵亡兵率之孤魂等众:戎衣战士,临阵健儿,红旗影里争雄,白刃丛中敌命。鼓金初振,霎时腹破肠穿;胜改才分,遍地肢伤首碎。呜呼!漠漠黄沙闻鬼哭,茫茫白骨少人收。
一心召请,血湖产难之孤魂’等众:怀耽十月,坐草三朝,初欣鸾凤和鸣,次望熊黑叶梦。奉恭欲唱,吉凶只在片时:璋瓦未分,母子皆归长夜。呜呼!花正开时遭急雨,月当明处覆乌云。
一心召请,其顽悖逆之孤魂等众:戎夷蛮狄,喑哑盲聋,勤劳失命佣奴,妒忌份身婢妾。轻欺三宝,罪 积若河沙;忤逆双亲,凶恶浮于宇宙。呜呼!长夜漫漫何日晓,幽关隐熄不知春。
一心召请,裙衩妇女之孤魂等众:宫帏美女,闺阁佳人,胭脂画面争妍。龙麝薰衣竞俏。云收而歇,魂消金谷之园;月缺花残,肠断马嵬之驿。呜呼!昔日风流都不见,绿杨芳草髑髅寒。
一心召请,伤亡横死之孤魂等众;饥寒丐者,刑戮囚人,遇水火以伤身,逢虎狼而失命。悬梁服毒,千年怨气沉沉;雷击崖崩,一点惊魂漾漾。呜呼!暮雨青烟寒鹊噪,秋 风黄叶乱鸦飞。
这十二则召请文,可说是短小精悍、文辞优美的悼词和祭文。这十二类孤魂,概括了世间所有的亡者之魂。金刚上师把它们召请来后,撒以甘露,施以饮食。斋主的亲属亡魂便得到了超度。然后,把面燃大士的纸俑或牌位、灵坛上的牌位等在念诵中焚烧,并抛撒作供品的糖果,众人争抢,以表功德圆满。
仪式结束
最后,僧众起身,同唱《回向偈》,斋主顶礼,仪式结束。
C. 关于中国法师名称法号的问题
你的问题是有关於道教与道士 .道士在道教的说法里又称为法师.针对你提出的叙述如下:1.道教在中国的派别宗门分织繁多. 因分派标准不同而名称各异。据学理分有积善派、经典派、符录派、丹鼎派(金丹派)、占验派五类。历史上还有正一宗(张道陵)、南宗(吕纯阳)、北宗(王重阳)、真大宗(张清志)、太一宗(黄洞一)五大宗之分法和天师道、全真道、灵宝道、清微道四大派的分法。还有道德、先天、灵宝、正一、清微、净明、玉堂、天心八派的说法。2.道士法师的法号传承如下:(师傅是金字辈.徒弟就是高字辈.师傅是真字辈.其徒必定是宏字辈)金真合太和 至诚宣玉典 中正演经科 冲汉通玄蕴
高宏鼎大罗 三山愈兴振 福海起风波 守道明应德 3.以嗣汉天师府为例:依“守道明仁德.全真复太和.至诚宣玉点.忠正演金科.冲汉通元蕴.高宏鼎大罗.三山愈兴振.福海启洪波.穹窿扬妙法.寰宇证仙都”逐字取用。
D. 燃灯佛的燃灯寺
即道场,西峡燃灯寺千年古刹显密圆通燃灯寺,坐落在与县城仅鹳河之隔的寺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内。这里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山因寺灵而名寺山,是我国最早佛教圣地之一。燃灯寺相传始建于春秋,鼎盛于唐元,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神会大师与慧忠国师到该寺讲过法,开示“顿教”法门。西峡县城至今还珍存着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的陀罗尼经幢。燃灯佛又名定光佛。据《宗教大辞典》记载,燃灯佛是三世三千佛中的过去佛之首,释迦牟尼佛是现 在佛,弥勒佛是未 来佛。燃灯佛是释迦牟尼佛的授记之师,是他预言九十一劫后释迦牟尼出世。《大智度论》曰:“如燃灯佛,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燃灯太子,作佛亦名燃灯。”还说释迦如来在因地修行时,逢燃灯佛出世,即买了五枝青莲供养燃灯佛,并将自己的头发铺在地上,请燃灯佛从上面走过,燃灯佛于是为释迦如来授未来成佛之记。《金刚经》中记载:“如来于燃灯佛所”,“是故燃灯佛,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因此寺山燃灯寺也是我国古代至今唯一以供奉燃灯古佛为主的佛教道场。燃灯寺以子午线东西向走势,依山就势而建,占地1800亩。恢弘雄伟的大雄宝殿1600平方米。大殿里有16尊形神各异的罗汉惟妙惟肖。通往大雄殿的汉白玉九龙璧2.2米宽、33米长。据现发现,此璧是当今中国最大的,长于北京故宫九龙璧。大殿两边的山上相对称的建有晋级形排列有序的南北五观堂、配殿寮房及斋堂,均随地形巧妙而建,雕梁画栋,古朴清雅,移步换景美不胜收。其中著名的卧佛殿,供奉有缅甸佛教协会赠送的巨型缅甸汉白玉整雕卧佛,整玉雕刻长6.3米、重18吨,法像神情恬适静谧、清澈安详。底座也是从缅甸运来的昂贵香龙木。还有大士阁内供奉有两吨多重庄严威仪的青铜千手观音法像,以及苍松翠柏掩映下的燃灯殿、地藏殿、天王殿、卧佛殿等十余座殿堂,气势宏伟、雕塑精美,吸引多方游人信士前来游览瞻仰者络绎不绝。燃灯寺鼎盛时期,僧众逾千,然几经风雨几度兴衰。20世纪90年代,西峡县委、县政府领导积极落实党的宗教政策欲重建千年名刹。1994年,深通显密修法的金刚上师释仁涛受邀来到西峡。秉承佛教“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理念,谦虚谨慎,造福社会,先后恢复重建黄石庵、淅川法海寺等大大小小十三座寺院,修建各种殿堂寮房千余间,燃灯寺是他修建的规模最大的一座寺院。他发宏愿要把燃灯寺建成集显密各宗为一体的丛林道场。仁涛法师还得到十方四众的无私捐助,历尽艰辛,殚精竭虑修通了燃灯寺到县城的盘山公路,建造了金碧辉煌的山门殿、天王殿和现代结构古建装饰的大雄宝殿(南阳地区最大的佛殿堂)。耗资6000万元,完成了卧佛殿、观音殿、地藏殿、南北两个五观堂以及汉白玉九龙璧、钟鼓楼、僧人寮房等160余间等主体建筑的第一期工程。其中汉白玉九龙璧、缅甸汉白玉卧佛、青铜千手观音等多处寺院景观照片,曾展览在南阳市委门前。为南阳旅游业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地藏殿和普同塔合二为一的第二期工程已经开始。第三期工程的十明佛学院、武术学院、藏经楼、燃灯塔和第四期工程的安养院也已在筹建中。十多年辛苦,筚路蓝缕,艰难玉成。如今一座巍峨壮观的仿古建筑群——燃灯寺屹立于寺山,金刹梵宫,琼楼玉宇,宏伟壮观,成为寺山独特一景,豫西南最大规模的佛教圣地。
E. 准提法的弘扬资料
密法由印度传至中国,后来因为种种因素导致唐密的没落,只剩某些方便修学的单尊法流传于禅宗。而准提法便是其中之一。
而准提法也在汉系的佛教中较其他地区的佛教来得兴盛,这应该是与汉传佛教较有缘的关系。准提神咒,历来为广大的佛教信众所传诵,乃源于七俱胝佛母准提本尊无尽悲愿之加持。
准提咒与东土汉地特别有着深厚的因缘,从禅门日诵之早晚课,及丛林的结斋咒亦用准提咒,及历代禅宗祖师的推崇修持来看,可见此咒广为佛门所流传之一斑。
在此要以年表(主要是以人物的生卒年作为编年,若没有详细的生卒年则以事件的年份为主)的方式略示准提法的流传兴替情形:
◎过去一切佛已说:佛言:此准提大陀罗尼大明咒法,过去一切诸佛已说。
◎西元前565~西元前486年: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以神通力观察因缘,为了悲悯未来薄福恶业众生而宣说准提咒。
◎西元200年左右:七赞扎王和七跋拉王受“准提佛母”的护持而获成果,在七跋拉王在位时期,所有的圣贤学者都降临世间。当达玛跋拉在印度执政时期,西藏是赞普塞那累江允在位,这见于大成就者邬金巴所抄写的雅隆赞普陵墓的碑文中。(见《红史.三、印度王统简述释迦灭寂年代的算法》亦名乌兰史册,历来为藏族先辈诸史家所推重,是研究藏族史及唐蕃关系为可缺少的文献。)
◎西元200年左右:龙树菩萨于持明藏略出:《尊那经》。并以偈赞曰:尊那功德聚,寂静心常持,一切诸大难,无能侵是人,天上及世间,受福如佛等,从兹如意宝,定获无等等。)
◎西元523~600年:阇那掘多译师翻译:《种杂咒经》种(七俱胝佛神咒),此为准提咒记载于文献首次翻译。
◎西元602~664年:玄奘法师翻译:《咒五首》(七俱胝佛咒),此为玄奘法师圆寂前奉诏翻译的最后遗作。
◎西元613~687年:地婆诃罗(意译日照)译师翻译:《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准提咒最简易、原始的修持方法。
◎西元637~735年:善无畏上师翻译:《七俱胝独部法》,由此译作奠定镜坛法、总摄印独部别行、总摄二十五部曼荼罗、不简净秽的修持理论基础。
◎西元671~741年:金刚智上师翻译:《佛说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并翻译出佛部仪轨的准提修持法,内容包括:(1)念诵供养法(2)道场法(3)十八道印契(4)准提求愿观想法(5)布字法(6)字母种子义(7)息增怀诛法(8)画像法
◎西元690~770年:印度“瞿波罗王(Copala)”因修持“准提法”而登基为王。东方有瞿波罗王,起而统一藩伽罗国,西取摩竭陀等地,创“波罗王朝”。(详见:《印度佛教史˙第二十八章 瞿波罗王时代》觉囊法王多罗那他 着 张建木 译)
◎西元705~774年:不空上师翻译:《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经》,亦翻译出佛部仪轨的准提修持法,内容略同于金刚智法师译本。
◎西元774~835年:空海上师将唐密及准提法之法脉传入东瀛,并创立东密。但准提法在日本信仰不及如意轮观音兴盛。《准提信仰札记》(蓝吉富着)云:‘日本的准提信仰也只是所有佛教信仰中的一支系,并不是主流。对准提佛母的崇拜风气,不只不如释迦、弥陀、药师与大日诸佛;也不如地藏、文殊、观音、虚空藏诸菩萨;在观音信仰体系之中,十一面观音、如意轮观音与千手千眼观音的信仰是在日本较为兴盛的,以这些菩萨为主尊的寺院也颇为常见。比较起来,对准提菩萨的信仰风气,是要稍逊一筹的。’此应该是因缘所致。
◎西元982~1000年:天息灾译师(后改名:法贤)翻译出:《佛说持明藏瑜伽大教尊那菩萨大明成就仪轨经》。此经多是仪轨方面的记载,属于毗卢遮那如来(法身佛)所说之经典,与在人间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所说的法流不尽相同,较为繁复,故依照此法修持者甚少有记载。北宋初,印度密教方盛,故流入中国之梵本,以密教典籍为主,尤以无上瑜伽大部分。但中国历来对密法的宏扬并不重视,又遭逢禁止密教政策,所以译出来的密教经典,没有如西藏地区般,造成广泛的流行。所以,天息灾所译之准提法也没有得到相当的发展。
◎西元1055~1100年:辽朝,道殿法师撰写:《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为准提法的兴盛奠下基础,并大放异彩。此书为总集准提法之大成,及剖析显密教理之旷世钜作,以后在汉传佛教修持准提法者,多奉此书为圭臬。但此书主要是在元代由管主八(广福大师)收录入藏经才渐受重视。
◎西元1225~1322年:西夏僧人管主八(广福大师)参与编修《碛砂藏》元代续雕(平江府碛砂延圣院大藏经)倡议将《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收录入元代补刊之《碛砂藏》,之后《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才得以在明代《南藏》、《北藏》、《嘉兴》及清代《龙藏》中陆续入藏渐受重视,可说管主八最初收之入《碛砂藏》的推波助澜。
~~明清之后准提法渐渐流入禅宗法脉。及觉囊派有保留准提法传承至今~~
◎西元1500~1575年:明朝,栖霞山云谷禅师提倡传授准提法。云谷禅师开示准提持诵法:“还未达到此‘无心’之境的人,只要时时刻刻持念‘准提咒’,念 到滚瓜烂熟,有持如无持,无持似有持,连持咒之念头自己都没有感觉,类似划符之时,空灵难言之境,则道必可得,心灵至福至矣。” (详见:了凡四训)
◎西元1535~1615年:明朝,云栖袾宏(莲池大师)传授准提法。有关莲池大师传法的纪录如下:‘时从云栖大师。授记散持。已阅三载。始解二合弹舌之义。归而勒梵书于石。存三塔大乘堂中。受持六载。’(佛母准提焚修悉地仪文宝忏序)
◎西元1546~1623年:明朝,憨山德清禅师提倡修持准提咒。着有:《准提菩萨赞》、《示颜仲先持准提咒》…等文。
◎西元1570~年:明朝,袁了凡(生卒年不详,约于1570中乡试)曾蒙云谷禅师传授准提法,悉心修持,改变其命运,并将此经历撰写为《了凡四训》,后世流通甚广,为准提法之宣扬也有很大的助益。
◎西元1575~1634年:藏传佛教觉囊派多罗那他大师集结3面26臂准提法、4臂准提法于觉囊派教法中。等待后世有缘人弘扬。
◎西元1575~1630年:明代,无异元来禅师提倡禅者持准提咒,《无异禅师广录卷第二十一˙止观品第三》有提到持准提咒的方法。
◎西元1599~1655年:明朝,灵峰蕅益大师提倡修持准提咒。并着有《准提持法》一卷,今已佚失、及〈持准提咒愿文〉一篇尚存。
◎西元1623年:明朝天启癸亥,明熹宗天启三年(1623年),古虔青莲居士谢于教编辑《准提净业》三卷,被收入藏经。此书将准提咒与西方极乐世界净土思想相结合。
◎西元1652年:清.夏道人集《准提焚修悉地忏悔玄文》一卷(卍续藏2乙.2.1嘉兴藏续58),顺治九年(1652)成书。
◎西元1654年前后:明末项兰斋(俊卿),父项忠,子项谦,三代仕宦于朝,也是虔持准提咒的世家。
项忠自幼奉持,心不退转。随军征战各地,而屡蒙准提菩萨庇佑。
项兰斋官至大金吾,曾刊行《准提仪轨》、铸造准提镜施诸信众,也曾“堕水不儒,遇寇辟易。”
到第三代的项谦,官至闽漳别驾。其人一生也有多次蒙受准提菩萨庇佑的经验。由于感谢准提菩萨的护持,项谦曾印行《佛母准提焚修悉地忏悔玄文》一书,以分赠有缘,并藉以弘扬准提法门的殊胜。(蓝吉富《准提信仰札记》)
◎1665年:清康熙四年(1665)以前,作者受登又名天溪景惇,有《准提三昧行法》一卷(卍续藏2乙.2.1、嘉兴藏续374),题“天溪比丘受登集”。按照卷头之“沙门明源”和“行纯范骧”的二种序文,此书内容是天台忏法系统之准提法。
◎1674年:清康熙十三年,弘赞法师着《持诵准提真言法要》一卷(卍续藏2.9.5、嘉兴藏续334),题“广州宝象林沙门 弘赞在?辑”。另有《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经会释》三卷(卍续藏1.37.3,嘉兴藏续328),此书为不空译准提经之会释,而卷下附有“五悔仪”忏法。
◎西元1709年左右:明末清初,尧挺刻印《准提心要》一卷(卍续藏2.9.5),题“天运壬子岁长至日闽中佛弟子施尧挺薰沐拜撰”,又卍续藏目录题“明.尧挺撰”,但此尧挺的生平已无可考。卍续藏本系以日本复刻本为底本,有“刻准提心要序”,题“宝永巳丑七月僧自咨日 天台山饭谷沙门慧昙谨序”,日本宝永巳丑为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此书大概成书于明末清初。
◎明清佚失著作:《显密要言》、《准提忏愿仪梵本》、《准提集说》、《准提缘》、《准提掌果》、《准提持法》、《简易持诵法》、《准提经三译兼行》等。
◎明清时期收录准提咒于日课十小咒、及过斋仪中,使准提咒成为僧人每日必诵常接触的咒语。
◎ 西元1887~1978年:唐密冯达庵阿阇黎修持提倡准提咒。
~~因国民政府迁台,佛教传承大举东流台湾。~~
◎ 西元1889~1967年:智光法师修持并提倡准提法。对佛教界多有建树功绩。
◎西元1917~年:南怀瑾居士弘扬准提法,并蔚为风潮。目前大陆流传最广为南怀瑾居士传承的准提法。其内容为融合“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的修持体系及藏密的修法。1980年准提菩萨圣诞日,南师开方便门,随缘灌顶修法,三日之中,约三、四百人受益,同时启开了十方禅林,对外公开传授准提法门共修的序幕。
◎西元1929~年:普力宏上师弘扬准提法。传承自福建鼓山涌泉寺盛慧老法师。受法者颇多。其弟子普方上师推广弘扬准提法不遗馀力,曾造成一股修准提法之热潮。
◎西元1979~年:1971年首愚法师出家,1979年得南怀瑾居士传授准提法。建立十方禅林,法师带领禅林住众与社会大众专修准提法门,每年春、夏、秋、冬四安居,各有准提七、七七四十九之专修,皆亲自主七,与会大众多蒙法益。首愚法师其准提法即是与禅宗思想结合,开创另一种特色。
◎西元2001~年:大陆有高七师居士(1969年生)提倡“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体系之准提法。
◎西元2010年:有释传藏(密号吉祥金刚)1971年生- 开始在石家庄吉祥寺宏传唐密准提法
F. 佛教中的排行与职位
在佛教里面如果从佛祖释迦牟尼向下排的话是:佛,菩萨,罗汉,声闻,帝释,比丘。
如果按照佛教僧团向下排:比丘(和尚),沙弥(准和尚),居士(俗家弟子)。
另外比丘是代表受过具足戒(250条戒律)的出家人
沙弥是受了沙弥戒的出家人(十戒)
居士是受了菩萨戒的在家信佛人(五戒)
现在我们拟用最短篇幅,将佛教徒所敬拜的对象分类如下,约可分成佛部、菩萨部、明王部、天部、眷属部等五类。
一、佛部
佛,是佛教中最受尊敬、最高级和最受敬拜的对象,主要的共有十五佛;但有的佛广受敬拜,有的佛却遭冷落。十五佛中,仅释迦牟尼佛,曾在印度有过做人的历史,后被神化,成了上帝一般。其它的十四佛,都无历史根据。因为佛教特别注重「人修道、人开悟,人成佛」的三个「人」的修行佛道过程,所以任何佛、菩萨如没有在这世界做过人、修过道的历史,便只能把他看成是一种想象中的崇拜对象罢了。但佛教却另编出一套神话,说某佛在无量劫前如何发心修道而成佛,但都无历史根据,不足无信。
按「佛」一,梵文 Buddha,意为「知」、「悟」,原指佛教修道人知道明白了佛教的「因缘法」等教理而言,本无任何神秘色彩。与释迦同时代的耆那教教祖尼提陀菩提子(Nigantha Nataputu),也被他的信徒称为Buddha呢!但释迦经后代佛教徒予以神化后,佛陀释迦也变成有如上帝一般了。佛教觉生杂志在社论中指出,「先就佛陀而言,后来,渐次神圣化、神秘化,无形中人间的、历史的佛陀,慢慢地被一幕幕的神话掩饰成非人间寓言的佛陀了。……观今日信仰佛陀者,或视诸为神明,或比诸为上帝,神佛不分……」(见该利,一九六一年三月十五日)
十五佛的名称称是:释迦牟尼佛、大日如来、卢遮那佛、阿弥陀佛、药师如来、宝生如来、不空成就如来、开敷华王如来、天鼓雷音如来、宝幢如来、一字金轮佛顶、佛眼佛母尊、多宝如来、定光如来。「如来」,梵文是Tathagata意为「如实地到达」、「宣示如实之理者」、「如实的觉者」、「如实的教师」。「如」,如实(Tatha),「来」,到达(gata)。此「如来」为释迦的十个称号之一,以后,「如来」也被用别的佛上。
除以上主佛十五尊外,另又有「三千佛」的说法。根据「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现在贤劫千名经」、「未来星宿千佛名经」等所载,在过去、现在及未来三世,佛名多至三千。其中且有什么「南无电灯光佛」、「南无光游戏佛」之类的,真是无奇不有。再根据「贤劫经第八叹古品」,当喻星宿劫时,有八万佛出现,重清净劫时,有八万四千佛出世。在佛教中既然大家都是佛,所以「佛」也就显得不希奇了。南传小乘佛教泰国,只尊释迦牟尼佛一位,保持了大乘佛教发生前的遗风,泰国的几个大寺院,只供奉释迦一佛,小乘佛教不信释迦佛以外的佛及菩萨。
二、菩萨部
菩萨,又作菩提萨陲,梵文 Bodhisattva,意为「觉有情」,Bodhi(觉,菩提),Sattva(有情,众生)。根据梵文原意,凡是修行大乘佛教的佛教徒,就都是Bodhisattva;佛教劝人发菩提心,就是发菩萨心。我国已故太虚法师说:「凡发菩提心学佛者,都可以叫做菩萨。」所以,「菩萨」原是佛教中一个极普通的称呼,既适用于僧尼,也适用于在家学佛的居士们 。
佛教把全宇宙的灵界与佛界划入「十界」之中,地狱界、饿鬼界、畜生界、阿修罗界、人间界、天上界,以上称为「六迷界」。声闻界、缘觉界、菩萨界、佛界,以上为「四悟界」。即是说,佛是最高,菩萨次之。据说菩萨(修道人)修行共有五十二位,渐次上进。从四十一位至五十位,称作「十地」,以上便是「等觉」、「妙觉」位、最后一个便是「佛」位。
修行佛教的佛教徒便是菩萨的思想,以后也逐渐起了变化,予以神化,最后竟产生了许多非人的、想象中的天上菩萨出来了。这些在天上宇宙间菩萨,有男有女,据说能赐人幸福与快乐。但我们从宗教学的立场来看,与其称他(她)们为菩萨,毋宁说这是佛教中的一种变相多神多灵崇拜,与原始佛教的无神论,不知已相距多少个十万八千里了。
菩萨部中较重要的菩萨有:圣观音、千手观音、十一面观音、如意轮观、不空绢观音、马头观音、准提观音、三十三体观音、叶衣观音、大白衣观音、弥勒菩萨、普贤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地藏菩萨、药上菩萨、药王菩萨、日光菩萨、月光菩萨、虚空藏菩萨、普贤延命菩萨、五大虚空藏菩萨、大随求菩萨。另又有廿五菩萨的说法,自观世音菩萨至无边身菩萨,共廿五尊。据说他们都是保护那些念阿弥陀佛名号的菩萨。另有已死去的印度名佛教徒马鸣、龙树、世亲三人,也都被称为菩萨。以上的许多菩萨都受佛教徒敬拜。
除以上的佛、菩萨外,佛教中尚有鬼神的「明王部」的神明:不动明王、降三世明王、孔雀明王、马头明王、大元帅明王……等三十四尊。另有「天部」鬼神:昆沙门天、广目天、梵天、吉祥天、阿修罗王、大黑天、日天、月天、宝藏天女……等三十四尊另又有「眷属部」神将:药师十二神将、般若守护十六善神、普贤十罗刹女、十六罗……等九十八尊。以上的许多鬼神,各有专司,或为佛教的护法,或赐人福乐,或服侍于天界等不一,他(她)们有的广受佛教徒敬拜。单是以上五部的佛、菩萨、神、鬼等的数目,便多至两百尊左右。
除此之外,释迦牟尼佛当年的十大弟子,也被塑像,受人敬拜。在台湾有些神佛兼拜的寺庙,还供有关公、妈祖、吕纯阳、土地公、玄天上帝、玉皇上帝、三官大帝、张天师、太上老君……等与道教及民间信仰有关的神明,让人膜拜。这些塑像原与佛教无关,但为了适应一般多神多鬼信仰者的迫切需求,以及增加香火经济收入起见,有些佛教寺庙也竟乐此不疲。
G. 请问果缘法师开示的那么好,怎么有人这么说他呢我不懂。
我坚决挺“热心网友”的答案,果缘法师真的太门外汉了。
他真的不明白佛教在讲什么:他把佛教扣上地藏王,观世音的头衔,竖起神秘主义的大旗就认为是在讲佛教,这太表面了,佛教的精髓绝不是流于表面的形象信仰。
他确实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佛法:引用一些佛教的寓言传说,谈一些孝道就当做佛教的真谛,释迦佛祖在世估计也会把鼻子气歪的(比喻)。
他真的不是佛教徒:三妻四妾这都可以原谅,最要命的是他宣扬的那些神神鬼鬼的东西,扯的实在太离谱了,连刚刚入门的居士都是没办法比的。
真诚的评价:果缘法师如果是一名佛教方面的“说书先生”,劝人向善,谋个职业,实至名归,他做不错。如果把他划归到佛教徒中,他的那些言论和佛教八竿子打不着。
我知道我说的有点“过激”,先别忙着批评我,你自己稍微研究一下佛法你就会明白,果缘法师确实是把好东西给糟蹋了。
H. 信佛到底是好还是坏我妈现在和东北一个自称是观音菩萨身边的善财童子的姓张的女的修行,现在走火入魔了
信佛决定是好事。
若是某人自称是佛菩萨再来,定是邪魔外道。
当真是佛菩萨乘愿再来,身份一破,立刻往生。往昔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在世时,有人在梦中见观世音菩萨,得知印祖是大势至菩萨再来,便往见印光大师,说此事,却被印光祖师当面斥责,印祖去世后,该人才再说起此事。由此可见何为真,何为假。类似的公案还有寒山、拾得和丰干大师的故事,很多。
你母亲现在和这张姓女子亲近,你若是直接反对,依常人的脾气秉性,恐怕她难以相信,还要认为是你障碍她修行。因此,要依靠善巧方便的法子才好。你或可请真正的法师与你母亲讲此事,或是请她看些大德讲解的如何是正信的佛教的书或光盘(圣严法师、净空法师次方面的),不要硬行说服才好。
阿弥陀佛。愿佛菩萨加持。
I. 中国第一高僧,活到了120岁,死前留下一个字,有人参透了吗
引言
佛教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国际上有着较为广泛的影响力。在世界三大宗教中,佛教相对比较温和,主要在亚洲地区流行,宣扬的思想也都是劝人向善积极友好的,因此佛教自从传入中国之后很快便在中原流行起来,并形成了儒释道三足鼎立的局面。
不得不承认的是,佛教相对于其他教派而言是比较进步的,处于相对高级的发展阶段。这一论点是由恩格斯在他的著作《自然辩证法》中提出来的,在他的论述中佛教徒已经通过佛教经典具备了初具规模的辩证思维,这一点上是值得肯定的。马克思与恩格斯虽然信奉唯物主义,但在辩证法观点上他们却首次赞扬了佛教信徒。除此之外马克思也曾在和他友人聊天时提过《佛陀的宗教》是一本非常重要的书籍,帮助他进一步了解佛教的历史,使德国成为西方国家第一个了解佛教教义并赞同佛教的国家,打破了基督教垄断的局面。
结语
新中国成立之后,虚云法师被众人推荐任职中国佛教协会首席发起人,并于1954年被推荐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变得十分安宁,虚云再一次回到自己年轻时修行佛法的地方,每天诵读经典修炼身心,最终于1959年10月13日圆寂,世寿一百二十。虚云法师在死前留下了一个字,至今无人参透,这个字便是他生前在寺庙正门上写的“戒”。戒这个字在我们的认知指的是防备,比如说戒备、戒严等等,但在佛教范围内指的是禁止做的事情,比如说戒律戒条等等,虚云法师留下来的这个字究竟表示什么意思,至今仍然有很多解释,相信没有达到他的那个境界不会有人参透,不知道后人会不会能够理解呢?
J. 云南鸡足山是有一位高僧吗
你这应该是听说了佛祖的十大弟子之一大伽叶尊者入定鸡足山的故事了。实际上,这是一种误传。
根据早期的经典记载,包括一切有部律(Sravastavadian Vinaya)和天业譬喻(Divyāvadāna)等都说,大迦叶尊者现今仍然入定于印度的鸡足山(Kukku6a p2da giri)内,他要护持佛陀的衣钵,等待弥勒菩萨诞生于婆娑世界,才将衣钵传承给他。
但是我们中国人相信它在大陆的云南省。然而在十九世纪时,一些考古学家依据义净、法显、玄奘大师等的著述,引据鸡足山的地理位置,应该是在离菩提伽耶东北边的三十二公里处,或那烂陀寺南方六十四公里的地方。
印度的鸡足山自佛经中就有记载,已经两千多年了。至于云南的鸡足山,明朝前叫九曲山,或九重岩山,至明朝李元阳由九曲山,见一山耸出,平顶向南;余三方各有山一支,如顶上之三足,故称鸡足山。我们考究李元阳这个人(1497~1580年),字仁甫、号中溪,白族,云南大理人。明朝官员、学者,可以说云南鸡足山名称在明朝开始延用,也就五百多年。
因此,这位高僧就是大伽叶,但不是在云南的鸡足山,而是在印度的鸡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