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博士论坛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的研究生教育与博士后培养
法学所的高级法学教育,肇事于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时期,“文革”前培育了一些研究生。197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后,依照“集中办院、按所设系”的办学体制,法学所在研究生院相应设立了法学系,该年开始招收法学硕士研究生。1984年起招收法学博士研究生,1998年起招收外籍研究生,2000年起招收港澳台研究生。作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的全国首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法学系现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分别是: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以及国际法学;有全部法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以及传媒信息法学和知识产权法学两个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2004年起,法学系开始招收法律硕士(JM)专业学位研究生。“社科法硕”品牌已成为我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亮点,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法律硕士教学奖”和“优秀法律硕士教学管理奖”双项大奖,以及“全国诊所法律教育优秀教师”和“全国诊所法律教育优秀教学管理单位”双项大奖,并连续3届在“全国法律硕士教育论坛”上作经验介绍。
建系以来,师生员工辛勤耕耘,桃李满园,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其中有些毕业生担任了中央和国家机关重要领导职务,如罗锋、王景荣、信春鹰等;有些成为著名学者,如梁慧星、李林、陈甦、杨一凡、陈云生、孙宪忠、刘作翔、周汉华、莫纪宏、邹海林、卓泽渊、张新宝、刘俊海、朱慈蕴、孙笑侠、葛洪义、陈端洪、徐国栋、骆伟建等;还有些成为优秀法官、律师,如高宗泽、董开军、柯良栋等。 历任系主任芮沐、王叔文、吴建璠、韩延龙、夏勇、王敏远,现任系主任李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于1992年经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第一批获准设立的博士后流动站。2003年10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法学所获得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受理博士后申请的专业包括: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行政法、传媒法、刑法、诉讼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国际人权法等。
流动站独立招收的博士后类型包括:国家资助博士后、留学博士后、项目博士后。其中,项目博士后是依托合作导师的研究课题招收和培养的博士后。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承办的“中国法学博士后论坛”,是为了充分展示我国法学博士后科研工作取得的巨大成绩,搭建博士后之间以及博士后和导师之间交流的平台而创设的,每两年举行一届,业已成为全国法学博士后学术交流的盛会和展现风采的舞台,为推动我国的法学博士后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② 国外哪些大学法学phd比较好
世界排名前50的法学院,美国有13个,分别为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纽约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乔治城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密歇根大学、康奈尔大学和杜克大学。加拿大有3个,分别为多伦多大学、麦吉尔大学和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其中耶鲁大学法学院最具有代表性。
耶鲁大学法学院
耶鲁大学法学院成立于1843年,被视为世界最顶尖的法学院。自1987年发布美国法学院排名以来,它一直名列全美第一。耶鲁法学院以小而精著称,师生比为1:7.5,为全美法学院最低。相对于哈佛和斯坦福的法学院,耶鲁法学院最为学术型,以法学理论为主,也是三所法学院中录取难度最大的。耶鲁法学院的培养目标是精英教育,不单纯强调法学知识,培养了包括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内的各个领域的精英。目前该学院最强的领域包括国际法、宪法、经济法以及法律历史。
欧洲篇
欧洲地区是法学院的另一个代表强区。其中,英国法学院的实力最强,在世界前50的法学院中,英国就有10个大学入榜,其中前三名分别为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德国排名最靠前的分别为海德堡大学和慕尼黑大学的法学院,均为世界前50的顶尖高校。此外,荷兰的莱顿大学和法国的巴黎第一大学的法学院也是世界一流的法学院之一,均位列世界前50名。
牛津大学法学院
牛津大学的法律专业已经有超过800年的历史,以独特的传统学徒式导师制度著称。牛津法学院目前QS世界排名第二。牛津法学院的博士教育一般为三年,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需要通过开题答辩,开题未成功者授予MPhil/Mst学位,一旦通过则正式成为博士的候选人。第二阶段为博士毕业的前一年会进行的中期检测,主要检测候选人是否有能力完成博士论文的内容。第三阶段为博士论文的最终答辩,通过者即获得博士学位。
巴黎第一大学法学院
巴黎第一大学法学院成立于1150年,是除了英国以外欧洲大陆最好的法学院,又称索邦法学院。法国是传统的法学强国,1804年拿破仑颁布的《法国民法典》是大陆法的蓝本。许多国家的法律都以此借鉴,中国也是其中之一。其优势领域:商法和税务法
③ 科技文化节的来历
科技节原名为科技文化艺术节.科学技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翻开科学技术的发展史,我们看到的,也是一部人类社会的文明史:从猿人的餐风露宿,到现代人的星际旅行;从古代的烽火传讯,到现在的互联网络;从远古的钻木取火,到今天新型能源的充分利用;人类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无不得益于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无不得益于对科学技术的掌握.如今科技已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也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它给人们带来了物质生活的便捷和精神生活的愉悦.可以说,是人类造就了科技,科技也成全了人类,人类和科技是相互依存的.
爱丁堡国际科技节始于1989年,由爱丁堡市议会和苏格兰行政院发起,是欧洲乃至世界上最大的科技节之一。
④ 王红霞的所获奖励
● 中国经济法学研究会 论文二等奖(2014)
● 中国行为法学会、湖南省政府 论文优秀奖(2012)
● 中国经济法学研究会 论文二等奖(2010)
● 中国行为法学会、湖南省政府 论文优秀奖(2010)
● 湖北省法经济学研究会年会 论文特等奖(2008)
● 教育部主办全国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三等奖(2008)
● 十三省法学会第二十二次经济法学术研讨会 论文三等奖(2006)
● “中南大学十大杰出学子”荣誉称号(2010)
● 漆多俊教育基金“杰出博士”荣誉称号(2010) ● 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优秀教师(2016)
● 中南大学三十佳教学竞赛“十佳讲课”(2014)
● 中南大学法学院教学竞赛三项全能一等奖(2013)
● 湖南省青年教师教学能手(2012)
● 中南大学青年教师教学能手(暨三十佳教学竞赛三项全能)(2011)
● 中南大学法学院教学竞赛 一等奖(2011)
● 安徽财经大学教学竞赛 一等奖 (2006)
⑤ 大学生科技文化节出节目
“我心目中的共产党员”主题演讲比赛
第四届“联塑杯”辩论赛
华南理工大学“党,团,时政知识竞赛”
“梦做翅膀一起飞”-2005年工商管理学院团委暑期三下乡报告会
结构设计大赛
第一届工业设计大赛
桥梁设计大赛
网络上的精灵-搜索引擎讲座
科技系列讲座
IT浪潮
车模大赛、车模展暨世界汽车专题邮票展
华南理工大学“华之杰”法学博士论坛
电子竞赛
“关注科技 关注未来”第二届社会调查报告大赛
“世纪木棉”学术系列讲座
英语才艺大赛
“我心目中的大学城”书画艺术作品大赛活动
寻找新声DAI首届校园歌手大赛
“木棉花开”艺术系列博览
第六届“step by step”校园原创文学排行榜
“看我七十二变”之护肤DIY系列活动
陀螺创意大赛
“变废为宝”设计大赛
第二届模拟公务员考试
模拟诉讼
模拟军事演习-红蓝军大对抗
海报设计大赛暨插花大赛
美食文化节
DIY服饰设计大赛
第三届我心目中的华工-青春记事
“共建校园文明”系列活动
“李宁”三人篮球挑战赛
大学生健康成长之讲座之心灵的健康
华南理工大学首届新生素质拓展活动
节能宣传月
关注成长心理咨询
学生会风采SHOW
“风采展现,本色比拼”之班级风采SHOW
“DORM我爱上你”第二届家园设计大赛
学生会之星评比
⑥ 科技节的来历
网络知道 > 社会/文化 > 节假日 相关问题添加到搜藏已解决
科技文化节的来历
悬赏分:35 - 提问时间2007-6-10 19:41
~~~~~~~~~~~~~~~~~~~~~~~~~~~~~~~~~~~~~~~~~~~~
提问者: q110a120a130a - 试用期 一级 其他回答 共 4 条
2006年科技文化节开幕式暨科技多米诺晋级大赛
“我心目中的共产党员”主题演讲比赛
第四届“联塑杯”辩论赛
华南理工大学“党,团,时政知识竞赛”
“梦做翅膀一起飞”-2005年工商管理学院团委暑期三下乡报告会
结构设计大赛
第一届工业设计大赛
桥梁设计大赛
网络上的精灵-搜索引擎讲座
科技系列讲座
IT浪潮
车模大赛、车模展暨世界汽车专题邮票展
华南理工大学“华之杰”法学博士论坛
电子竞赛
“关注科技 关注未来”第二届社会调查报告大赛
“世纪木棉”学术系列讲座
英语才艺大赛
“我心目中的大学城”书画艺术作品大赛活动
寻找新声DAI首届校园歌手大赛
“木棉花开”艺术系列博览
第六届“step by step”校园原创文学排行榜
“看我七十二变”之护肤DIY系列活动
陀螺创意大赛
“变废为宝”设计大赛
第二届模拟公务员考试
模拟诉讼
模拟军事演习-红蓝军大对抗
海报设计大赛暨插花大赛
美食文化节
DIY服饰设计大赛
第三届我心目中的华工-青春记事
“共建校园文明”系列活动
“李宁”三人篮球挑战赛
大学生健康成长之讲座之心灵的健康
华南理工大学首届新生素质拓展活动
节能宣传月
关注成长心理咨询
学生会风采SHOW
“风采展现,本色比拼”之班级风采SHOW
“DORM我爱上你”第二届家园设计大赛
学生会之星评比
数模文化周
电力文化节
食品文化节
建筑文化节
化类文化节
2006年科技文化节闭幕式暨文艺花会
虽然是大学内部搞的文化节,相信你从中会知道,科技文化节的大致内容了。
⑦ 胡适拿了多少个博士学位呢
胡适一生获有35个荣誉博士学位.时间跨度从民国24年 (1935年)至1959年.按学科分:法学个.文学9个.人文学 1个.不明学科1个,按国家和地区分:美国31个.加拿大2个.英国1个.香港1个.
胡适所获荣誉博士名录:
1935年 香港大学 法学博士
1936年 美国哈佛大学 文学博士
美国南加洲大学 文学博士
1939年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芝加哥大学 法学博士
1940年 美国韦斯尔阳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杜史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克拉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卜隆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耶鲁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联合学院 法学博士
美国柏令马学院 X X博士
美国宾州大学 法学博士
1941年 美国加州大学 法学博士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 文学博士
美国森林湖学院 法学博士
美国狄克森学院 法学博士
美国密达瑞学院 法学博士
加拿大多朗多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佛蒙特州大学 法学博士
1942年 美国达脱茅斯学院 文学博士
美国第纳逊大学 文学博士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 文学博士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罗却斯德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奥白林学院 法学博士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妥尔陀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东北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法学博士
1943年 美国伯克纳尔大学 文学博士
1945年 英国牛津大学 法学博士
1949年 美国柯鲁开特大学 文学博士
1950年 美国克莱蒙研究院 文学博士
1959年 美国夏威夷大学 人文博士
博士论坛more>>三则故事诠释人生百味中国情诗名句要做一个有光彩的人论自由论健康亚里士多德论智慧中国文坛乱象被老外骂为垃圾60多年前的《世界人权宣言》自由、智慧与真实 论道人生more>>好心态决定好命运平衡我们的内心与美同在善恶只在一念间冯友兰的人生四境界佛曰人生三境界搜寻人生最佳境界叔本华论健康静处的哲学 会员天地more>>毕节驻京办黔味轩酒楼推出家庭我们贵州好酒,“茅渠”醉美神州。苦荞食品加工销售人才招聘苦荞麦印象:许建阳博士感怀诗一苦荞降“三高”,“食药同源”,一箭贵州国荞科技有限公司苦荞系列
⑧ 不喜欢写论文的法学博士怎么办
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论文发表能力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对于很多同学来说,博士期间第一次发表论文,可能会遭遇四处碰壁的经历。其实我们的很多老师,早年都有类似的经历。要知道现在各个高校对于博士生都有发表的要求,少的2篇,多的有3-4篇的,发表的竞争压力相当大。更何况各大刊物、尤其是CLSCI刊文的主体是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教授、副教授、讲师,留给博士生们的版面并不宽裕。有时候你可能会很不服气,我的论文写得这么好,不比已经发表出来的差,编辑怎么就不用。有的时候,幸运地过了初审,经过了几次外审和返修,最后还是没有被录用,难免心浮气躁、愤愤难平。但从旁观者的角度看,这其实是很正常的现象。为什么?任何行业都有它的积淀成本问题,入行久者积淀的成本自然更丰厚。作为刚入行的年轻人,博士生的积淀成本基本为零,学术能力尚未得到认可。发表论文的过程其实就是霍奈特所讲的“为承认而斗争”的过程,要得到刊物和学界的认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以后随着发表越来越多,你就会感觉越来越顺畅,这是因为你的积淀成本越来越多。所以,同一篇差不多的论文,名教授能发《法学研究》,而现在的你只能发《法治研究》,因为他站在了比你更高的起点之上。更何况现在很多刊物也有各种评价指标,其中有一项就是引用率。可以想一想,同一篇文章,你写的和名教授写的,引用率能一样么?所以,在最初开始投稿的时候,一定要有这样的准备,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和面对挫折不气馁的毅力。认真对待每一次投稿和每一次修改,如果在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之后依然没有被录用,那就换一个杂志再投。这个过程并非是一个纯粹浪费时间的过程,因为在上一个杂志的初审、外审和修改过程中,你会发现一些以前没有注意的问题,会进行完善再投给下一个杂志。你的论文质量会越来越高,相应地,“中标率”也会越来越大。
二、要对研究和发表作整体规划
研究和发表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发表不纯粹是为了完成培养计划的要求,更主要是作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博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都应该是最终的博士毕业论文的组成部分。为此,要尽早确定博士期间的研究主题。我们知道,写博士申请和面试时候的一个重头戏就是关于你在博士期间的研究计划。但我们有一些博士并没有认真对待这个问题,很多博士写的是一个计划,博士期间由于接触到了新的材料,会更换计划,甚至到了临近动笔写博士论文又换了。其实对于真正有创新的研究来说,三四年时间并不长:如果你想要做的主题已经有比较多的资料了,那么你阅读消化这些资料就要花费不短的时间,而要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创新则更难;如果你要做的主题比较新,那么搜集资料本身就比较困难,可能需要你利用联培等机会去国外搜集,有的可能还需要进行调研,这都会花费不少时间。所以,时间是很宝贵的。怎么办?在攻读博士之初,就要非常认真地对待自己的研究计划,结合自己的前期积累、研究兴趣和对自身能力的估计确定研究主题,没有重大原因不要随意更改。研究过程中困难一定会有,任何一个主题——成熟的也好、不成熟的也好——都会在具体写作时遇到各种问题,但不能因此就放弃。另外,如果你是硕士毕业生应届来读博的,那么其实从硕士期间有了读博意愿时起,就应该及早确立读博时的研究主题,最好要使得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的研究主题有连续性,使得硕士和博士期间成为一个整体。说实话,能在6-7年时间里真正对一个主题有深入的研究,且成为这一主题上的专家,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三、要事先了解不同刊物的风格和倾向
每一个刊物的风格和倾向是不同的,所以“聪明的”投稿应当有一定的针对性,以提高成功率。王人博老师曾在一个著名的演讲中对比过《法学研究》《政法论坛》等刊物的风格,比如《法学研究》会比较倾向于刊发“精耕细作”型的教义学色彩较浓的论文,《政法论坛》则会比较倾向于刊发思辨型和基础研究的论文。但这两个刊物很少刊发对于国外制度和学说纯粹介绍比较的论文,但《比较法研究》《环球法律评论》《中外法学》则对这类论文比较青睐。再比如说《中外法学》对比篇幅的要求会比较宽松,而像《法学》这样倾向于“短、平、快”风格和实践问题导向的刊物则一般会要求篇幅短些。另外,也要了解不同刊物的分工和栏目设置。例如,《当代法学》和《法制与社会发展》都是吉林大学办的刊物,但有分工:《法制与社会发展》是由法学理论研究中心办的,主要刊发法理学和法史学的论文(偶然也有部门法学的,特别是部门法理学的),而《当代法学》则一般不发法理学的论文。另外,《法制与社会发展》设有专门的西方法哲学栏目(这在国内期刊中十分罕见),《法律科学》设有法律文化栏目,如果博士生们做的是相关的研究,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投稿。要了解刊物的这些信息,渠道有三个:一个是去看刊物的网站,一个是去查看比较最近几期的刊物,另一个就是向有经验者求教。
四、要形成和保持良好的人际沟通
了解一个人需要过程,而与编辑的良好沟通也是很重要的。经历了最开始的困顿,如果与编辑建立起了良好的沟通渠道,那么以后就会变得比较顺利。除了在投稿过程中与编辑的沟通外,适当参加专业学术活动也是一个渠道。人民大学的一位知名教授就曾说过,他人生的第一篇《法学研究》就是因为一次会议他做了主题发言,下来后编辑直接向他约的稿。笔者也有过类似的经历。论文是写给人看的,在公开的学术场合发表自己的论文观点,有时也有助于转化为纸质媒介。当然,这不是鼓励博士生们去“混圈子”,不作区分地到处参加各种会议不仅会耗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也会因为对不熟悉的主题发表的意见不专业反而会起到反效果。要有所选择,选择自己较为熟悉的主题的会议。除了编辑外,也要与自己的导师保持良好的沟通,随时汇报自己的研究进度和写作状况。导师不仅可以给出专业的指导,而且由于拥有更大的积淀成本,可以给出针对本专业的投稿建议,甚至推荐投稿。法学论文不像自然科学的论文那样有通讯作者,有的期刊甚至不鼓励合作发表,但导师的推荐有时也很重要。不要怕麻烦导师,导师就是用来麻烦的——当然,前提是你的论文质量过关,否则会影响你导师本人的信誉度。即便无法推荐,导师的经验也毕竟比你更丰富。
最后,还是要多写多投。写得多,投得多,摸清楚了路径,成功率自然就会上来。尤其是要多写,这个别人没法帮你。目前大多数高校(包括中国政法大学)规定,法学博士毕业发表论文的要求是2篇,我们有很多博士生也都仅以此为目标。但是鉴于很多博士生以后都要去高校或科研机构,而现在教职和科研岗位竞争的激烈程度,多发表肯定有竞争力。更何况有一些高校(特别是理工类为主的高校)直接规定了比较高的起聘条件。有一次,隔壁一家高校法学院领导来我们法学院调研,谈及他们法理学专业缺岗2名教师,但起聘条件是4篇核刊(或者3篇做博士后),问法大有没有人。但遗憾的是,下来一问,所有预计当年毕业的法理学专业博士都只有2篇。Publishorperish(不发表,就死亡),尽管有点危言耸听,但也不乏是当下博士生涯的写照。发表不能决定一切,但却可以决定你能不能找到教职,从而还有机会去继续你作为学者的生活——除非你不想干这行了。
⑨ 什么是科技文化节,有什么项目
2006年科技文化节开幕式暨科技多米诺晋级大赛
“我心目中的共产党员”主题演讲比赛
第四届“联塑杯”辩论赛
华南理工大学“党,团,时政知识竞赛”
“梦做翅膀一起飞”-2005年工商管理学院团委暑期三下乡报告会
结构设计大赛
第一届工业设计大赛
桥梁设计大赛
网络上的精灵-搜索引擎讲座
科技系列讲座
IT浪潮
车模大赛、车模展暨世界汽车专题邮票展
华南理工大学“华之杰”法学博士论坛
电子竞赛
“关注科技 关注未来”第二届社会调查报告大赛
“世纪木棉”学术系列讲座
英语才艺大赛
“我心目中的大学城”书画艺术作品大赛活动
寻找新声DAI首届校园歌手大赛
“木棉花开”艺术系列博览
第六届“step by step”校园原创文学排行榜
“看我七十二变”之护肤DIY系列活动
陀螺创意大赛
“变废为宝”设计大赛
第二届模拟公务员考试
模拟诉讼
模拟军事演习-红蓝军大对抗
海报设计大赛暨插花大赛
美食文化节
DIY服饰设计大赛
第三届我心目中的华工-青春记事
“共建校园文明”系列活动
“李宁”三人篮球挑战赛
大学生健康成长之讲座之心灵的健康
华南理工大学首届新生素质拓展活动
节能宣传月
关注成长心理咨询
学生会风采SHOW
“风采展现,本色比拼”之班级风采SHOW
“DORM我爱上你”第二届家园设计大赛
学生会之星评比
数模文化周
电力文化节
食品文化节
建筑文化节
化类文化节
2006年科技文化节闭幕式暨文艺花会
虽然是大学内部搞的文化节,相信你从中会知道,科技文化节的大致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