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法治和国防

法治和国防

发布时间: 2022-06-16 11:29:38

㈠ 什么是国防法治

国防法制,是指国防法律规范以及制定、修改、废止和实施国防法律规范的活动的总和。版
是国家法制的重要权组成部分,也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军的重要法律依据。
国防法制一般包括国防立法、国防法律制度、国防法律的实施等主要部分。

㈡ 什么是国防法制.包括哪些问题

国防法制,是国防法律规范及其制定和实施的有机系统。
国防法制观念也是指以人们的国回防使命感答、国防法律观、国防法制观和国防法制感情为基础,接受外在教育和社会影响,并且在参与有关法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自身的认识得到发展、内化与积淀,是主体的经验和国防法律法律知识相互融合,进而内化而成的一种国防法制观念,国防法制观念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国防认知水平,也可以影响一个人对国防的态度以及所做出的贡献的大小或者是有无。
国防法规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用于调整国防体制、武装力量建设、国防科技建设、战争动员体制、国防生产、全民防御和国防教育等方面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国家国防政策的法律体现,是指导国防活动的行为准则,又是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㈢ 什么是军事法治的普遍规律是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要义和根本取向

摘要 强军兴军的新要求。强军兴军必先强法。一支没有法治的军队,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强大。法治是强大军队的标准之一,既是军队的软实力,更是军队战斗力的新增长点。实现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战略部署和坚强保证,更是中国梦、强军梦的应有之义。在强军进程中,我军的革命化需要法治来强化,正规化需要法治来实现,现代化需要法治作保障。可以说,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过程就是实现强军目标的过程。只有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彻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过程各领域,才能真正锻造出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法治军队。

㈣ 什么是国防已经是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反分裂法是国防已经是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㈤ 全面依法治国法治让国家治理迈向辉煌

全面依法治国,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数千年人治传统的国家来说,无疑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昭告“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彰显法治权威;强调“政府职能转变到哪一步,法治建设就要跟进到哪一步”,发挥法治力量;告诫“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完善法治实践;要求“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塑造法治信仰……总书记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开阔了法治的格局、丰富了法治的内涵、拓展了法治的外延,让全面依法治国成为治国理政思想重要组成部分,助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向新境界。
将全面依法治国确立为重大战略布局的一环,标志着依法治国按下“快进键”、进入“快车道”。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等,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回答法治统一性的问题;“五大法治体系”“三个共同推进”“三个一体建设”,从国家治理的角度,回答法治协调性的问题;“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从参与主体的角度,回答法治系统性的问题。特别是回答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关系这一根本问题,既明确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处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也强调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对法治认识的不断深化,正是执政党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自我超越、自我提升。
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到当前中国发展的棋局中,才能体会这一战略部署的重大现实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无不以法治为框架、用法治作支撑、由法治来贯穿。从简政放权不断深入,到民生事业逐渐完善;从经济改革大刀阔斧,到党的建设抓铁有痕,法治都提供了制度保障。如果把治国比喻成一本大书,那么法治就是大纲,纲立文顺、纲举目张。治理体系中,法治体系成为关键一环;治理能力中,依法治国成为重要内容,法治的引领和规范,确保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㈥ 如何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

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依法治军的核心和根本要求。紧紧围绕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着眼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创新发展依法治军理论和实践,构建完善的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
坚持在法治轨道上积极稳妥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深化军队领导指挥体制、力量结构、政策制度等方面改革,加快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
健全适应现代军队建设和作战要求的军事法规制度体系,严格规范军事法规制度的制定权限和程序,将所有军事规范性文件纳入审查范围,完善审查制度,增强军事法规制度科学性、针对性、适用性。
坚持从严治军铁律,加大军事法规执行力度,明确执法责任,完善执法制度,健全执法监督机制,严格责任追究,推动依法治军落到实处。
健全军事法制工作体制,建立完善领导机关法制工作机构。改革军事司法体制机制,完善统一领导的军事审判、检察制度,维护国防利益,保障军人合法权益,防范打击违法犯罪。建立军事法律顾问制度,在各级领导机关设立军事法律顾问,完善重大决策和军事行动法律咨询保障制度。改革军队纪检监察体制。
强化官兵法治理念和法治素养,把法律知识学习纳入军队院校教育体系、干部理论学习和部队教育训练体系,列为军队院校学员必修课和部队官兵必学必训内容。完善军事法律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军事法治理论研究。

㈦ 简术我国国防法制建设的前景

中国重视军事法制建设,把加强军事法制建设作为实现国防现代
化和军队正规化的基本途径和重要保障。国家为适应新时期国防和军
队建设的需要,确立了依法治军方针,全面加强军事法制建设,保障
和推动中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沿着法制化轨道前进。1982年后,中国在国家立法体制中进一步健全了军事立法体制,
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法律;中
央军事委员会制定军事法规,或者与国务院联合制定军事行政法规;
各总部、各军兵种、各军区制定军事规章,或者与国务院有关部门联
合制定军事行政规章。中央军事委员会发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立法
程序暂行条例》,从立法规划、计划到法规起草、审议及发布实施,
作了明确规定,实现了军事立法的规范化、制度化。十多年来,中国军事立法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
其常务委员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人民防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中华人民共和
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驻军法》、《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官服役条例》、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等12件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法律以及
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制定了《国防交通条
例》、《征兵工作条例》、《民兵工作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现
役士兵服役条例》等40多件军事行政法规。中央军事委员会制定了
《中国人民解放军司令部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中
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等70多件军
事法规;各总部、各军兵种、各军区制定了1000多件军事规章。中国
在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主要方面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初步建立起具有
中国特色的军事法体系。中国军事立法在坚持符合本国国情、军情的
同时,还注重与中国在国际军事领域已经加入的条约、协定相衔接,
使军事法的内容与国际法准则和惯例相一致。国家在国防建设领域,依法确立和健全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国防领
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了兵役制度、国防动员制度、国防科研生产
制度、国防资产管理制度、军事设施保护制度以及军人抚恤优待制度
等基本国防制度;在军队建设领域,依法确立了军队的性质、任务和
建设方针,实行了军人衔级制度、军事训练制度、司令部工作制度、
政治工作制度、后勤保障制度、警备勤务制度、军纪奖惩制度等一系
列重要制度,保障了国防活动和军队建设在法律的规范和调控下有序
地进行。为了保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军队的统一实施,国家在军队中
建立了军事执法体制、军事司法体制和军事法制机构、法律服务组织,
构成了比较完整的军事法制组织体制。军事执法体制,主要由负责军
事法实施的军队各级领导机关和职能部门构成,并在军级以上单位设
立了履行执法监督检查职能的纪律检查机构和财务审计机构,全国大、
中城市驻军建立了纠察处理违纪军人、违章军车的警备勤务机构。军
事司法体制,由国家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区级单位、军级单位的
三级军事法院和军事检察院构成,它们与军队各级保卫部门分别行使
法律规定的职权,依法办理军队内部发生的刑事案件。军事法制机构,
由中央军委法制局和各总部、各军兵种、各军区编设的法制机构或人
员组成,负责管理全军和军队各单位的法制工作。法律服务组织,由
军队各级设立的法律顾问处和法律咨询站组成,专门为军队各级领导
机关决策和部队官兵的涉法问题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1997年底,中
国军队中的法律顾问处达到240多个,律师1360多人,基层法律咨询站
达到4250多个,法律咨询员65700多人。中国重视在军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部队教
育训练的轨道。为增强官兵的法律素质,根据国家关于在全体公民中
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的统一部署,1986年至1995年中国军队连续开展了
两个五年普法教育活动。1996年初,中国军队开始第三个五年普法教
育。

㈧ 大学生如何增强国防法制观念

论大学生应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权威摘要: 法制观念是公民理解、尊重、执行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公民的遵纪守法行为不会自然产生,而是在一定法制观念,法律意识的指导下实现的,具备了社会主义法律观念,就会做到不仅不犯法,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的尊严。大学生是思想最为活跃、接受新事物最为迅速的高智能知识群体,其思想活动和行为方式会有更深刻的时代烙印,呈现出更为鲜明的时代特征。因此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是现代化法制建设的要求,也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的需要。然而,近年来一升再升的大学生犯罪数据,频频向我们告示:校园并不平静,大学生们的法律素养还十分贫瘠。就此现象,大学、社会以及我们大学生自己应该如何增强法律观念,维护法律权威那。关键词:普法教育,思想氛围,教育改革,法制权威通过一些资料表明当今大学生中依然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 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不高。法律知识是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衡量法律意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依据。虽然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学过一些法律知识,但整体法律知识水平依然较低。当前我国大学生大都重视专业课,而对法律基础课不予以重视,只是临到考试的时候突击,应付了事,大多数学生重学分,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大学生不可能有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二)大学生法律观点偏差,法制观念淡薄。 在大学生培养法律意识是多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如“法律虚无主义、工具主义”、“有权就有钱,钱大于法”等错误认识,影响着对当代法律制度的实质和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正确认识,自觉不自觉地对现代法律意识的导入形成了心理上的抵触。 正如“硫酸伤熊”案当事人刘海洋(清华大学学生)所言:“我们上大一就学了《法律基础》课,学了民法刑法等,但我只知道猎杀野生动物违法,但用试剂烧伤动物园里的动物是不是违法就不清楚了……” 可见,刘海洋并未将法律知识转化为法律意识,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从而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三)高等院校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违法犯罪现象。 广州市司法局的吴云南等同志对广东全省49所普通高校进行了调查,结果让人震撼,1981—1998年,这49所普通高校曾有违法和犯罪的学生626人,约占同期在校学生总数的十分之二。浙江嘉兴市秀洲区人事劳动保障局两名公务员2003年4月3日下午在办公室里遇刺。警方确认,犯罪嫌疑人周一超时年22岁,是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农学系应届毕业生。原来,他在该区公开招考公务员中,已通过笔试、面试,但健康检查不合格,未被录用。因情绪悲观,产生报复念头,遂迁怒于人事部门的招考人员,最终导致行凶杀人。但这种现象不是没有办法解决的,从根本上说,应该从思想教育层面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一)进行普法教育:学校应注重《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学校的《法律基础》课应实行以法律意识教育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说服力和吸引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来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老师也应该改善教育手法,多举一些案例,通过实际案例来教育学生。并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掌握法律知识,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的目的。(二)多组织学生进行与法律有关的活动:学校可以组织“模拟法庭”一类的活动来,让学生在假设的环境中了解并利用法律知识。能够更加深刻地把我国一些诉讼法程序掌握,也通过模拟对犯罪分子的审判,对旁听的学生起到震慑作用,提高他们守法的警惕性,从而自觉守法。或者开展一些竞赛活动,在竞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还应该在假期多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的某方面,从而使学生能更深切地体会到用法律保护自己的重要性。(三)社会和学校应加强法制氛围的制造:社会应该通过多种媒体,宣传法制观念,进行普法教育。占领网络思想教育阵地,让互联网同样也成为法律宣传的一个新平台。摒弃网络弊端,发扬网络平台的广泛性。加强社会注意荣辱观的教育,创造良好的道德环境氛围,进而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大学是一个学术重镇,要有活跃而浓厚的学术氛围,有宽松而自由的创新环境,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最后要有良好的文化环境。让大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接受教育。从而让大学生自觉学习法律知识,维护法律权威。由此可见,实现社会的法制化,增强大学生法律意思,维护法律的权威并不是一件难事,它需要高校、社会以及我们大学生多方共同努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参考文献:(1)南京日报 2003-12-31《“伤熊事件”主角刘海洋现状调查》(2)江苏法制报2008-11-17《运用法律护航打造魅力校园》

㈨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增强国防法制观念,做知法守法的模范。

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一方面,以爱国主义为精神支柱的国防力量是不可战胜的,而国防教育的主要作用正是激发公民的爱国热忱,为国防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国防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根本上说,国防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是为了提高公民的素质,是为了培养合格的人才,都是为了激励全国人民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正是由于国防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目的、内容、手段上的一致性,才使得前者成为后者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学生军事训练的地位作用1.军事训练是学生必须履行的兵役义务。根据兵役法的规定,高等学院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高级中学和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配备军事教员,对学生实施军事训练。对大学生进行军训技能训练,是目前大多数高校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开展军事训练可以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强健体魄,培养优良的团队精神、集体主义意识,练就艰苦奋斗作风和不畏艰难、顽强拼搏、吃苦耐劳的战斗精神,使其身心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2.学生军事训练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战略举措。学生通过军事训练,增强国防意识,掌握一定的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提高依法履行兵役义务的自觉性,有利于长势快速实施兵员动员。通过学生军事训练,可以为国家储备大量的军事后备人才,为建设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奠定建设的基础。3.学生军事训练是粗精血是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军事训练,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增强体魄,而且还可以培养无私奉献的责任意识,令行禁止的纪律观念,扎实奋斗的拼搏精神,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造就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优秀人才。1.增强国防观念。国防观念是公民从四国防活动的思想基础。公民只有具备一定的国防观念,才可能积极学习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主动履行国防义务。正确认识到一个国家要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足够的综合国力,而综合国力有实际政治、经济、外交、科技、国防实力和战争潜力于一体的力量,不能把“国富”看成“国强”,“国父”和“国强”必须同步行进。大力开展各种国防教育宣传活动,使大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国防政策、国防教育的现状、国防教育的重要性,增强其紧迫感、责任感和忧患意识,使他们自觉投入到国防教育中去。2.掌握国防知识。国防知识是公民应当了解和掌握的有关国防的基本常识和理论。国防知识的主要内容有国防基础理论、军事知识、国防历史、国防形式、国防法制等。在国防教育中,还应积极通过国防体育、军事训练、战略演习等方法,使公民掌握必要的军事技能,并在这些实践性的教育环节中进一步巩固所学国防知识。3.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是郭刚教育的核心内容。列宁指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祖国无限的爱,才能对侵略者刻骨的恨,才能为建设祖国积极献身,才能为保卫祖国流血牺牲。爱国主义表现为对祖国的大好河山、科学文化、悠久历史、优良传统的热爱,对祖国、对人民的总称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心。弘扬爱国主义要突出体现强烈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我们承担着建设未来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比前辈具有更多的文化科学知识,更高尚的品德,更刻苦的奋斗精神和更文明的行为习惯。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大学主生就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集体,热爱家乡,关心祖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对国家和人民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丰富大学生的国防和军事知识,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激发他们为我国国防建设而努力奋斗、刻苦拼搏。4 .自觉履行国防义务。为了确保国防义务的履行,国防教育必须使广大公民深刻理解国防利益的特殊性。自觉形成“为国防尽义务光荣”的良好社会风尚。

㈩ 为什么国防教育会纳入法制范围

为什么国防教育会纳入法治范围?。因为,近些年来,国防安全成为了重中之重,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安全受到了威胁,所以,国家就会不断出台新的政策来维系国家国防安全。

热点内容
工作的条例 发布:2025-01-28 00:42:40 浏览:45
行政法中利害关系人 发布:2025-01-28 00:42:38 浏览:767
中级经济法一周能过吗 发布:2025-01-28 00:29:23 浏览:270
总经销商与分销商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28 00:20:57 浏览:657
法律硕士会有补助吗 发布:2025-01-27 23:48:49 浏览:631
襄阳法官受贿 发布:2025-01-27 23:39:11 浏览:971
四川农业经济法 发布:2025-01-27 23:18:01 浏览:574
2015年中级经济法教材 发布:2025-01-27 22:11:51 浏览:206
增加法律条例 发布:2025-01-27 21:51:34 浏览:321
交通损害赔偿司法解释 发布:2025-01-27 21:49:42 浏览: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