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科学立法
『壹』 依法治国新十六字方针 何时提出
提出会议:党的十八大。
2014年10月,习近平就《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起草情况向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说明时指出,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新十六字方针,提高质量是核心;“发挥作用”是提高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也是提高质量的落脚点;“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重要途径。
(1)水科学立法扩展阅读:
新十六字方针还增加了控制总量的要求。近十年,党员发展呈快速发展趋势,全国党员总数已超过8500万,每年增加200多万,增幅为3%左右。有些地方和单位出现了发展党员质量不高,一些不够党员标准的人,甚至存在一些较严重问题的人进入党内的现象,影响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规定“坚持慎重发展、均衡发展,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坚持入党自愿原则和个别吸收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禁止突击发展,反对“关门主义”。
这意味着在党员发展的总量控制上,发展比例有所降低,更加注重质量,注重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考察,要优中选优。新十六字方针新增加了“发挥作用”。这意味着要阻止把一些不犯什么错误,但也不起党员作用的人发展入党,要求党员必须发挥新锋模范作用。
『贰』 有关水环境或水资源方面的基础知识和观点,帮我找一些这方面的资料,多多益善
2010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全国水政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学习贯彻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2009年、2010年水政工作的成绩和经验;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水政工作。会上,水利部部长陈雷作了重要讲话。下面,现将会议的主要精神传达如下。
陈雷部长讲话的主要精神
陈雷部长在讲话中深入分析了推进水利依法行政的重大意义。他指出,依法行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2004年《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发布以来,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部署,扎实推进水利依法行政工作,依法治水管水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但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利法治工作面临一系列新情况。大力推进水利法治化进程,是实现“十二五”水利发展与改革目标,完成水利战略任务的重要保证,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有力手段,是增强水利公共服务能力、提高水利社会管理水平的关键举措,是加快民生水利发展,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重要保障。必须深刻认识做好水利部门依法行政工作的重大意义,牢固树立依法行政观念,坚持依法治水、依法管水,履行好法律赋予的职责,行使好人民授予的权力,不断提高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公信力和执行力,为推进水利又好又快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陈雷部长对进一步做好水利依法行政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一要不断健全符合国情水情的水法规体系。要坚持依法立法、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突出重点、把握规律,提高立法质量,加强立法协调,争取立法资源,做好立法储备,不断健全和完善水法规体系。要着眼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围绕水利中心工作,健全防汛抗旱、农村水利、农村水电、水资源管理、水利社会管理等领域的法律制度,做好《水土保持法》修订等重点立法工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水利改革发展深层次矛盾、推动水利科学发展方面取得更大进展。要进一步提高立法透明度,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程序和方法,重视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使水利立法充分体现群众意愿,法律法规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立法和出台规范性文件,做到上下不抵触,相互不矛盾,坚决维护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要建立水利立法后评估制度,对已出台的涉水法律、法规、规章进行跟踪研究,掌握实施效果,查找存在问题,研究提出进一步修改完善的措施。要按照中央要求,如期完成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探索建立健全清理工作的长效机制。
二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水行政执法工作。要认真履行法律法规赋予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的执法职责,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任何水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水事权益都要平等保护,对任何水事违法行为都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把水法规的实施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取水许可、水资源费征收、入河排污、河道采砂、涉河建设等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打击水事违法行为,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改进水行政执法方式,加强执法保障,既不失职,又不越权,过罚相当,不枉不纵,做到严格执法、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要注重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完善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制度,深入推行水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和监督行政权力的行使。要继续深化水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健全流域与区域相结合、水行政主管部门与相关部门相协调的联合执法工作机制,继续推进水利综合执法,努力提高水利执法效能。
三要扎实做好水事纠纷预防和调处工作。要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水事纠纷预防和调处工作的重要意义,把依法妥善处理水事纠纷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抓实抓好。要继续坚持预防为主、预防和调处相结合的方针,不断加大协调协商协作力度,严格落实水事纠纷调处责任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要健全和完善属地为主、条块结合的水事纠纷调处机制,统筹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以及各行业、各部门、各区域之间的水事关系,不断巩固团结治水良好局面。要进一步加强水事纠纷排查,多从源头、苗头上下功夫,找准薄弱环节、隐患部位和症结所在,积极主动予以应对,力争把水事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四要着力规范各级水利部门的行政行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要带头树立依法行政观念,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要大力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健全决策程序,强化决策责任,建立决策前的风险评估机制,科学、全面、客观地论证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减少决策失误,防范政策风险。要积极推进政务公开,不断加大信息公开力度,着力推进政务公开制度化和规范化,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政务公开的载体和平台,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适应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深入推进水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加强行政审批制度建设,严格规范行政审批行为,依法履行行政审批职责,努力做到程序透明、审批高效、服务便民,树立水利部门良好形象。要加强行政复议工作,积极引导人民群众通过法定渠道反映诉求,妥善处理涉水行政争议,依法纠正违法或不当的水行政行为,做到渠道畅通、案结事了。要健全监督体系,支持审计、监察部门依法独立行使监督权,重视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完善群众举报投诉制度,强化行政问责,督促和约束各级水行政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依法履职,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政不作为、失职渎职、违法行政等行为,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五要切实加强对水利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真正将法治意识内化于心,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利;要带头用法,真正将法律法规外化于行,对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做到以法说话、以法服众、以法育人;要带头守法,真正将行政行为置于各类监督之下,及时克服和纠正自身工作的偏差,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要把依法行政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与水利发展改革任务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考核,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实现行政机关按法定权限办事,按法定程序办事。水政部门作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法制工作机构,要更好地承担起组织协调和指导监督作用,有关业务部门要积极配合支持水政部门的工作,努力形成推进水利法治建设的整体合力。要着力解决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特别是市县两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水政机构人员少、经费保障不到位、执法装备不足等问题,为他们依法履行职责和任务创造良好条件。要加强水政队伍建设,及时开展交流培训,强化业务指导,全面提高水政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快提升水利部门依法行政的能力,推动水利依法行政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叁』 如何发挥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 推动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精准立法
坚持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导地位,推动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精准立法,提高立法的针对性和精细化水平,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的一个重要着力点,也是充分发挥立法引领和推动作用的必然要求。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关于地方人大立法的工作要求,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法定的立法机关和立法机构,在立法过程中应进一步明确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主体地位,彰显主要的、导向性的主体功能,充分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地方立法中的主导作用。
一、要注重发挥人大在立法选项中的主导作用
法律法规立项工作是体现人大立法主导作用的关键,是立法主导性的第一道关口;制定立法规划,选择确定好立法项目,决定着地方立法的价值取向,关系着立法工作的成败得失。一般法规立项要经过立法预测、立法征集、调查研究、分析比较和科学论证。在立法选项阶段,地方人大一定要牢牢把握主动权,不断健全立法项目公开征集制度,坚持立法公开、开门立法。首先要通过各种媒体,向社会广泛征求立法项目,积极引导公众提出立法项目,广纳民声民意,克服以往那种以行政部门申报为主、受制于行政部门立法积极性的不良现象。其次立法选项要体现人民意志。立法选项涉及具体应该立什么法?需要立什么法?要根据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按照轻重缓急、成熟与否的原则进行逐项论证。应注意坚持问题导向,从服从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考量、且急需解决的事项中选取立法项目,而对那些涉及有关行政执法方面的立法项目、或一些立法条件不成熟、条件不具备、需要不迫切的问题,坚持能不立就不立,能缓立的就缓立,要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把保障公民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作为立法重点,实现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化。再次要做好立法项目的统筹协调,做好立法选项的审查工作。一方面应积极探索立法协商的方式、方法和途径,建立健全立法决策咨询制度,加强人大及其常委会与政府的整体协调,通过召开立法征集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充分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初选立法议题进行逐一筛选,从而使立法选项既能充分反映民意,又能体现各方利益平衡;另一方面立法计划编制要注重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相结合,长远规划要进行预测和顶层设计,注重前瞻性、战略性,注重法律法规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年度计划要以问题为导向,注重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防止受部门提议立法权的诱导,努力改变“政府提什么,人大立什么”的传统惯例,从而为立法决策更加充分体现各方面、各领域对立法引领和推动作用的呼声和期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要注重发挥人大在立法起草中的主导作用
立法的起草工作直接关系到法律的质量,也决定着立法工作的成败。因此,立法计划由谁来编制? 法规草案由谁来起草?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立法的质量和水平。目前,关键是加强人大的主导作用,明确立法权力边界,切实改变过去那种法律法规草案文本由政府部门起草、再提交人大审查,向社会征求意见提请人大审议通过的错误做法,从体制机制和工作程序上有效防止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法律化。地方人大在具体的立法实践中,不能当“甩手掌柜”,要敢于勇于挑起立法计划编制和主导法规草案起草的重担,推进立法主体多元化,一些立法事项,既可以聘请相关法律顾问、由人大专门委员会或常委会相关工作机构负责起草法规草案,也可以委托大专院校、专家学者、社会团体、科研机构或者公民起草,还可委托市辖区(县、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广泛征集民意、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地方性法规草案的建议稿。对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等重要法律草案,应当成立由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专门(工作)委员会牵头、政府法制办和有关部门、人大代表及专家学者共同组成的专项立法起草小组,积极探索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的立法途径和方式,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充分汲取各方智慧,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对部门间争议较大的重要立法事项,由决策机关引入第三方评估,通过座谈、咨询和分析论证,并将法规规章草案向社会公开,充分听取各方意见,最后协调决定。同时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集中起草制度,积极探索开放式、多元性的起草机制,建立健全立法专家顾问制度、征求人大代表意见制度、向下级人大征询立法意见机制、社会公众沟通机制,发挥好人大在立法起草过程中的统筹协调作用。
三、要注重发挥人大在立法审议中的主导作用
立法审议是立法的重要环节,法律法规草案的审议工作也是立法工作的最后一道关口,必须精雕细琢,细之又细,充分发挥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的作用。首先,要严格遵守立法程序,依法行使立法权。立法审议法规草案是一项政治性、法律性、程序性很强的工作,决不能简单省事走过场,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立法程序进行。提交人大审议的法规草案应有提案人、依法向本级人大提出法规案,先由专门委员会对法规草案进行审查,并向大会作出说明;列入大会议程的法规案印发会议,由人大及其常委会组织进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法规案在审议中有重大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可授权常委会相关机构根据代表的意见做出修改,提请下一次会议进一步审议;对法规草案涉及的一些重要问题意见分岐较大、争执不下时,可暂缓审议。这里需要说明和强调的是审议法规案,应尽量采用“二审三表决”(即经过两次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后不提交第二次会议表决,在召开第三次人大常委会会议时不再进行审议,直接提交第三次会议表决)或“三审”(即经过三次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后提交第三次会议表决)的审议模式。目前最常用的“二审”(即经过二次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后提交第二次会议表决)方式,普遍存在以下缺憾:草案在第二次会议期间审议提出来的许多意见,由于马上要提交表决,时间紧迫,人大法制机构来不及仔细推敲,难于充分研究吸收。“二审三表决”的审议方式可以充分利用第二次和第三次人大常委会会议间隔的两个月时间,解决以上缺憾。其次要保证充分的审议时间,充分汲取各方智慧。一方面,要克服直到人大常委会会议召开前一天才拿到法律法规草案的现象,敦促有关议案提前提交并送到审议者--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有关人大代表手上,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审议前的研究、分析和论证,这是决定草案审议工作质量的前提。另一方面,在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审议时间也要给足,让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有充足的时间逐条甚至逐句审议草案条文,同时也给人大法制机构留足时间研究吸收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中提出的修改意见。对立法中的重大问题和分歧意见,需要在深入调研基础上,把握好各方利益诉求,平衡好各种利益关系,防止部门利益法制化,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第三,要明确各审次的审议重心,提高表决程序科学性和民主化水平。一审着重审议草案的体例、框架、结构和重点、焦点问题。二审要对草案的条文进行逐条逐句审议;三审重点看吸纳公众意见进行立法修改情况。同时应探索法规草案条文单独表决机制,对经过修改后仍有重大分歧的个别条款,先实行单独表决,然后才进行整体表决,从而真实反映审议者的意见。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事关区域改革发展稳定和人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作出规定的法规草案,建议事先进行立法评估,进行科学论证分析,提请人代会审议通过,发挥好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功能作用,从而使地方立法上合国家法律政策规定,下合人民群众的心愿和要求,真正实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精准立法,推动全面实施依法治国的进程。
『肆』 爱剪辑导出视频尺寸适合手机观看
爱剪辑的出现大大普及了短视频的制作,加之各个短视频网站的兴起,很多网友都用爱剪辑开始了短视频的制作。虽然相比传统视频剪辑软件,爱剪辑已经非常简单了,但由于一些网友基础薄弱,总是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譬如,部分网友就遇到了爱剪辑导出的视频变小的情况。那么,爱剪辑导出的视频变小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呢?这里小编就教大家来解决,其实非常简单!
大小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这个变小其实是相对的,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视频分辨率相比原视频小;
二、视频分辨率相比硬件播放设备不足,譬如在手机播放时,分辨率太低,达不到手机分辨率,以致无法全屏,视觉上感觉就会非常小。
解决方法非常简单,调对分辨率就行了!!对于变小的情况,我们通常是需要调大分辨率
『伍』 如何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一、科学立法——法治中国的前提
科学立法,首先要求继续立法。虽然中国于2010年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立法任务已全部完成。有许多重点领域还需加强立法,个别领域尚有“立法真空”。当前,特别要重点加强在深化体制改革、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以及网络监管等重点领域的立法。
二、严格执法——法治中国的关键
针对中国的现状,重点要注意几个问题:
第一,建立交叉执法制度。对于一些重要领域,如食品、药品、环境等问题严重的领域,可以实施异地交叉执法,由外地执法部门来本地执法,本地执法部门到外地执法,以防止地方保护主义。
第二,为执法者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要提高对执法者及其家属的有效保护,对于报复执法者及其家属的违法者要予以严惩,使其不敢想不敢为。
第三,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对于公民的权利,要做到尊重、保护、规范、限制并举。而有的地方还存在“两手软”:对于公民的权利尊重、保护不够,规范、限制也不够;或者“一收就死”、“一放就乱”。
第四,要树立政府的权威。法治政府必须是个严格执法的政府,是有效执法的政府。应该看到,对社会秩序的维护不力,对各种违法行为的放任,都会导致社会成员安全感的丧失,导致对公民的合法权利乃至社会公众利益的侵害,同时执法者无视公民的合法权利违法执法、粗暴执法,与执法者自身人身安全保障不力,都不是法治状态。
三、公正司法——法治中国的防线
要实现司法公正,需要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要实现司法公正,应当让司法成为真正的司法,让司法回归司法,既不能让司法机关变成立法机关以司法解释代替国家法律,更不能让司法机关成为行政机关。让司法机关真正地从事司法工作,实现和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
同时,要实现司法公正,需要建立起社会监督机制。要实现司法公正,还要建立司法权威,不让一份判决成为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
四、全民守法——法治中国的基础
全民守法,要继续抓好法治宣传和教育,扎实推进“六五普法”活动。要营造“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氛围。严格规范公民自身行为,引导公民学会在享受自己的权利和自由时,尊重别人的权利和自由。要在全社会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使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使每一个普通群众都真正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合法权益,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更为关键的是,各级党政机关领导干部要切实尊崇宪法和法律,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唯有加快推动全民守法、建设法治社会进程,才能为构筑法治中国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5)水科学立法扩展阅读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新16字方针。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新的16字方针,表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了新阶段。
新16字方针确立了我国依法治国新阶段的四大目标。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但是依法治国的目标并未全部达成,实现政治文明的征程仍在路上,需要我们继续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克服法治发展过程中的障碍。
『陆』 如何理解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以下内容全部手打,参考高中政治教材,均为原创。
科学立法,一是指要求我国各级政府在动用行政立法权时要严谨、慎重,审慎行使政府职权。特别提醒:我国政府享有行政立法权,可制订行政法规,不是法律。即只能在一定地区内和本地区执法(公安、城管等机关出动)时使用、生效的规章制度。在现行形势下,科学立法也指要提高我国立法机关——全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效率与立法水平,做到立法有质、立法务实;中国共产党也要加强领导立法,完善“对人大进行立法申请”这一行为的规范与管理,减少执政失误。
严格执法,是指政府在进行执法(公安、城管等机关出动)时要遵守有关法律和行政规章,不可暴力执法、钓鱼执法;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效率与水平。
根据我国宪法,享有司法权的国家机关为各级人民法院与各级检察院(公安机关属于执法机关,行政机构)。我国司法机关享有独立司法权。这一点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有本质差别。在我国,即使是身为权力最大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也无权干涉司法进程。公正司法即指完善司法进程,避免其他机关对司法的干扰;也指加强司法工作,完善司法程序,避免司法误判、漏判现象的发生。
全民守法即是指加强对民众的普法教育,提高民众的法律意识与知法、守法、用法、爱法的能力;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构建法治社会,从而促进社会稳定、国家繁荣。
『柒』 怎样实现科学立法
科学立法的实现路径
实行科学立法,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遵循立法的科学理论,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科学合理的立法体制机制
1.立法决策体制机制。有立法权的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立法主体,是立法决策和立法协调主体。不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和委员长会议(或主任会议)在立法决策和协调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立法权限(体制)。现行宪法和有关法律对立法权限划分作了基本界定,确立了统一的、分层次的立法体制。现在看来,立法权限的划分还不够明晰,需要修改宪法和立法法的相关规定,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这一体制。(1)从纵向来说,要明确中央与地方的立法权限划分;明确省(市、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与较大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权限划分。(2)从横向来说,要着重厘清立法权与行政权的界限,既要明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与国务院的立法权限划分,细化宪法第八十九条关于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的事项,界定何为“执行法律”、“行政管理职权”等,细化立法法第八条关于专属立法权的规定;又要明确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与地方政府的立法权限划分。(3)要明确人大与其常委会之间立法权限的划分,目前法律法规大多在人大常委会上通过,而很少(有的地方几乎没有)在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依法将更多的法律法规草案提请代表大会审议和表决,既是发挥人大代表在立法中的作用的应有之义,也是增强法律法规正当性的必然要求。
3.规范立法权的行使。(1)扩大提出法律法规案的主体范围。有权提出法律法规案的主体不积极、不主动,而有利益表达诉求的主体又没有提出法律法规案的权力,因此,适当扩大提出法律法规案的主体范围,有利于适应利益主体多元化的需要,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等米下锅”的问题。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逐步增加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数量”,可否考虑赋予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向省(市、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法规案的权力。(2)抓紧完善法律制度。我国法律体系内部不和谐、相互矛盾冲突的现象比较突出,还存在不均衡的问题。比如,虽有民法通则和合同法、婚姻法等法律,却没有民法总则、更没有民法典;社会保障方面法律也较为欠缺等。当前,急需“落实税收法定原则”,进一步健全税收制度。(3)适当将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中的一些内容,吸收到法律中来或者说由法律予以规定。既然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都是适用于全国的,那从权力行使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合法性)的角度来说,就应当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以法律的形式作出规定,而不应寄希望于国务院和“两高”做细化规定,以免他们僭越应当由全国人大及常委会行使的立法权。
(二)完善的立法程序
立法本身是一件大事,所以立法的协商、协调,不仅要在会下进行,也要在会上进行,而且要采取公开立法这种让人看得见的方式进行。当前,在立法工作中要实行更加广泛的协商,“深入开展立法协商。”
1.扩大立法博弈。立法本质上是各种社会利益的分配和协调,是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是对既有利益格局的调整,是在打破现有利益格局的条件下,通过协商和博弈,重塑新的利益格局,既保护共同利益,也保护个人利益。这本身既是民主立法,也是科学立法。我国正处于社会急剧转型时期,复杂的政治和社会局面使得各项改革均步入了“深水区”,举步维艰,实质上就是利益的表达与博弈不充分,而这又加大了改革的难度,延缓甚至阻碍了改革进程。因此,对利益的调整必须格外小心,必须与所涉及的利害关系人进行沟通,扩大和促进博弈,进而形成共识,达成各方均能接受的方案,平衡各种利益,体现和保障各利益主体不同的正当利益。
2.进一步丰富方式方法。在立法过程中,已广泛采取座谈会、书面征求意见、调查研究、列席和旁听、公民讨论、专家咨询和论证、媒体讨论、信访等形式。立法法没有对此作出明确规定,但其中第五十八条规定:“行政法规在起草过程中,应当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其实,这些方法也可在法律起草过程中加以使用。因为这些方法的广泛运用,不但有助于法案起草者深刻了解和把握各有关方面的利益、愿望及相关要求,而且有助于立法协调工作的实施,保证立法顺利进行,使法案更加成熟,质量更高。这需要修改完善立法法,从法律上进一步予以明确,做好立法沟通协调工作。
立法工作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建立健全相关的具体制度,使群众参与立法制度化、法律化,把“运动式”的参与变成制度化、法律化的有序参与,特别是要适当改变以往立法工作中的一些做法,继续征求有关部门、有关方面的意见,但又不能局限于此,以免使得有关主管部门“借法扩权”、“与民争利”,更要征求法律所调整范围内的利益集团和群众的意见,扩大有不同利益的公权力机关的参与,特别是要扩大各种不同利益群体、不同利益阶层的公众参与和博弈。就是说,对政府部门组织立法起草或参与立法起草中可能渗入的部门利益,应当通过公众参与、其他部门参与、立法审查、权力机关审议及其他程序博弈机制进行制约,以最大限度地反映各种不同利益群体、不同利益阶层的利益和意志。
3.完善立法听证制度。(1)明确立法听证的范围,什么样的法律必须经过听证、什么样的法律不必经过听证等。(2)规定立法听证的程序和相关规则,如选择参与立法听证的人或团体,举行听证会的法律效果,举行立法听证会的程序规则等。减少听证事项、范围和适用程序确定的随意性。(3)确定和强化“反对意见(原则性分歧意见)优先发言、重点对待”原则。
(三)高超的立法技术和艺术
1.关于立法技术。立法技术是实现立法目的的必要手段和工具,是指法律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的形式,法律的修改和废止的方法,法律的文本,法律的系统化等方面的规则。法律的调整的对象不同,调整方法也不一样,既有公法与私法的调整方法之分,也有刑罚、行政处罚、民事处罚之别,这都是有讲究的。同时,法的目录、标题,法的总则、分则和附则等的制作技术,也需要加以改进。
2.完善立法体例。立法法第五十四条对法律的体例作了一些规定,但没有就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等的体例作出规定。需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加以补充和完善。
3.规范立法的语言。语言是法律条文的载体和表现形式,立法语言具有自身鲜明的风格和特质,所谓“法言法语”,最基本的要求是明确性,同时模糊性是立法语言难以消解的属性。这是因为,立法者认识能力是有限的,语言本身具有模糊性,法的普遍性本身蕴含了模糊性、抽象性、概括性。因此,立法语言的使用,不仅是技术,也是艺术,立法须要兼顾语言的明确性和模糊性,该明确具体的一定要明确具体,该模糊的一定要模糊,既有刚性又有弹性,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
(四)严谨细致的立法论证
2013年10月30日,张德江委员长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要抓好立法项目论证,在充分论证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科学确定立法项目。更加注重提高立法效益,建立健全法律出台前评估和立法后评估制度,使这些工作常态化、规范化。这需要在实践中认真贯彻落实。
1.加强论证工作。在论证立法的必要性、重要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立法的科学性、可行性,出台时机,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正面的和负面的)等内容的论证。作为一种公共决策和国家行为,立法本身、更不用说执法都是要耗费社会资源的,而社会资源是一定的、有限的。因此,要采取成本效益法,对执法成本、执法收益等进行客观分析和论证,其中执法成本包括:执法机构、人员编制、经费等。
2.开展立法评估。法律法规在实施一定时间之后,要开展评估工作,检测其实施状况,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修改完善,增强可行性、可操作性,真正将纸上的规定变成现实的东西。
(五)专家学者的智慧与作用
1.要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立法过程中广泛征求专家学者的意见,有利于提高法案的质量。但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在实践中专家学者为立法贡献智识的情况却很少。要转变思想观念,切实防止“权力让专家成为长官的奴婢”的现象,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在立法中的作用。
2.健全专家学者参与立法的机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专家咨询、顾问制度,发挥各方面专家学者的作用。现代社会中专业性、技术性问题大量出现,立法就必须征求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学者的意见。同时,要征求语言、法律等方面专家学者的意见。在制定1954年宪法的过程中,宪法起草委员会聘请法律专家周鲠生、钱端升为法律顾问,教育家叶圣陶、语言学家吕叔湘为语文顾问,从各个角度对宪法草案进行研究推敲。历史证明,效果是很好的。
『捌』 九上道法必背知识点有哪些
九上道法必背知识点有:
1、改革开放使国家强盛、使人民生活幸福、提高了我国国际影响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2、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实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改革。
3、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4、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
5、生活处处有创新,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各个领域都可以有创新,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6、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科技创新能方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路,必须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7、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
8、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企业需要提升创新能力。
9、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也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10、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社,让生活更美好。
11、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
12、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途径和形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
13、建设法治中国的要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14、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15、公民要积极参与,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16、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17、公民要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18、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
19.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20、中华文化特点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1、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
22、民族精神的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3、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
24、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5、人口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人口间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须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26、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27、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
28、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29、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30、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31、加强法治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32、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坚持民族平、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33、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34、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35、两个一百年目标: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6、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发展有信心。
37、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故步自封。我们需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
38、自信的中国人既是梦想家又是实干家,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
39、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40、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41、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4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3、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4、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45、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46、我国人口国情: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47、我国资源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48、我国的环境国情: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
49、我国的科技国情: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坚实基础,但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对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
50、我国的基本国情: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1、我国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对外开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52、我国的发展战略: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玖』 水质检测的重要性
1 水质检测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意义所在
因我国人口较多,水资源一直是处于比较匮乏的状态,且南北方水资源分布不均衡,东西部地区水资源存在差异。尤其在西方地区,用水问题成为政府部分需要思考的头等大事。因为存在水资源匮乏且水质较差的问题,将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造成影响。因此,水质的监控与检测尤为重要。通过对水资源进行监控和检测,可以随时了解到我国河流、地下水等水资源的具体情况,并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地区情况的不同,可及时对被污染水质进行调控、整改和预防。进行水质检测的主要原因就是有效收集准确可靠的水质环境质量信息,以便快速处理水质问题。水质检测对于水环境管理措施和科学立法具有直接的影响,正因为此,水质检测的结果十分重要,其结果是否能达到准确、精密、具有代表性,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 水质检测在保障人们日常生活的条件下须达到的安全标准
2.1 良好的感官性
水质的感官性状可通过对水的色泽、外观、嗅觉等方面直接进行判断,这也是人们对于水质的可接受程度进行判断的重要指标。在没有精密仪器的帮助下,人们普遍依赖通过自己的感官来判断水质的安全性,一旦出现水质浑浊、异色、异味的问题,就会导致饮用者因其不安全而拒绝饮用。
2.2 保证流行病学安全
流行病学安全主要指的是在水质检测中确保微生物学的质量安全性,防止饮用水体中存在传染病,通过饮用进行传播。截止到目前,微生物传染依然是造成饮用水安全无法得到保障的主要原因。常见水体传染病为肠道传染病,其主要的症状为腹泻,污染来源是因水质被人或者是动物的粪便所污染[1]。
2.3 饮用水需消毒
为了有效杀死致病微生物,就需要对于饮用水进行消毒。而目前,比较常见的消毒方式有使用氯气、臭氧、氯胺以及紫外线消毒等。因要确保从饮用水用户水龙头里面流出来的水仍具有消毒作用,可能在用户接收到自来水时仍然存在一些包含消毒剂的气味。消毒剂中的主要副产物为二氯乙酸、氯仿、溴酸盐、甲醛和亚氯酸盐等,但只要饮用水的消毒副产物在规定的标准范围之内,对于人类的身体健康就没有损害。
3 水质检测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3.1 体现在对水源水进行检测的环节
水源的水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饮水的主要来源。在对于水加工、生产的环节中,对水质的变化应进行严密监控。确保准确的把握水质的特点,这样有利于对于水质的检测及时的进行调整,确保其顺利运行,也便于进行后续的处理工作。品质优良的水从地下被抽取出来,稍经消毒处理即可正常使用。但是,对于大多数的地下水来说,是需要对其进行处理的,甚至一些水只有经过了特殊的处理方法才能够放心的被人们所使用。究其原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1)水在汇聚的过程中会造成地层中的矿物质进行溶解,导致一些微量元素溶解在水中,在溶解过程中超过了规定要求中的浓度。(2)人类的一些活动会影响地下水的品质,甚至造成水污染。使铁和锰的含量超过了水质检测的标准,从而对于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铁与锰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适量的锰和铁对于人体并没有害处,但如果人体内摄入过量的铁和锰,导致铁和锰严重超标,就会引发慢性中毒,甚至可能会导致地方性疾病的发生。因此对于水源水的检测在水质检测中尤为重要,它能够确保人类的身心健康得到保障,满足人们对于生活用水的需求。
『拾』 “法治进教材”,这事有多重要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要在全社会培养和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法治信仰,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法律要发挥作用,需要全社会信仰法律,如果一个社会没有法治信仰、缺乏法治精神,法治只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总体上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但还没有在社会层面形成普遍的法治信仰,法治建设依然任重道远。对于执政者来说,法治信仰是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基础,保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最根本的就是信仰法治、坚守法治,把法治精神当作主心骨。对于人民群众来说,只有努力把法治精神、法治观念熔铸到头脑中,形成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自觉和习惯,法治才能不断释放规则的正能量。四中全会对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党的领导等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每一环节都作出了全面部署,最终落脚点就是让法治成为全民信仰,凸显了法治信仰在法治中国建设中的关键作用,抓住了法治中国建设的最核心问题。 法治不会自动成为信仰。培育法治信仰,关键要转变人的思想观念,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信访不信法”,习惯于找门路、托关系、请客送礼,个中原因就在于对法治的信仰没有真正树立起来。扭转这种现象,消除根深蒂固的特权思想、人治观念,关键要靠领导干部。只有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不违法行使权力,更不以言代法、以权压法,法治精神才能得以彰显,法治信仰才能得以塑造,才能引导群众相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让群众发自内心地认同法治、信仰法治,带动全社会形成崇尚法治之风。要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让法治进学校、进教材,让每个学生从小接受法治教育,在法治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只要全社会齐心协力,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法治的种子就一定会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法治信仰必将蔚然成风。 培育法治信仰,还必须付诸法治实践。法治不是抽象的概念,让人民群众信仰法治,就要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法律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切身体会到法治给他们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在亲身体会的过程中积累对法治的理性认识,从内心生发对法治的信仰。“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四中全会提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和制度安排,为人民群众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法律帮助,引导人民群众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供了制度保障和参与法治实践的途径。让每一个人的法律权益都得到切实保障,让人们从每一个执法、司法过程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对法治的信仰自然就会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崇尚法治的社会风尚新常态必将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