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李斯特法学家

李斯特法学家

发布时间: 2022-06-16 16:14:03

① 李斯特与刑事社会学讲述了什么

弗兰茨·冯·李斯特,是德国刑法学家,刑事社会学派的创始人。1851年3月2日,李斯特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父亲爱德华·冯·李斯特曾经担任检察署长,他的堂兄弟弗兰茨·李斯特是德国著名的作曲家。1875年李斯特在奥地利的格拉茨担任刑法教师。以后,他先后在德国的吉森、马尔堡、哈勒和柏林各大学担任教授,并在马尔堡、哈勒和柏林等地开办刑法研究所,他在刑法教学和研究所中培养了一大批学生。

1881年李斯特创办了《刑法学杂志》,1889年他与比利时邢法学家普林斯和荷兰邢法学家哈默尔共同发起组织国际刑法学联合会。这个组织主要是在德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等国开展调查犯罪原因和探索控制犯罪方法的活动,实行刑法的改革。国际邢法学联合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解散,1924年由巴黎大学法学院的教授们发起复建,改名为国际邢法学会。

李斯特的主要著作有《德国刑法教科书》、《刑法的目的观念》、《德国和外国执行刑法的比较情况》,此外还有《从比较法律说明现代的刑事法制》。李斯特还是一位国际法学家,著有《国际公法的系统说明》。

19世纪下半期起,资本主义逐渐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许多资产阶级国家的刑法适应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公开抛弃资产阶级上升时期标榜的“民主”、“法制”的外衣,更加赤裸裸地镇压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德国在1878年根据俾斯麦的倡议通过了一项镇压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社会治安的法律,这项法律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所仿效。同时,由于帝国主义时期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的激化,各种犯罪急剧增长,犯罪构成更加复杂,旧的刑法学派已经不可能解释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无力同日益增长的犯罪作斗争。

以李斯特等为代表的新的刑法学派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近代所称新旧邢法学派之争,就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德国引起的,以后发展成为世界性的争论。

所谓旧派,就是刑事古典学派,其主要代表有意大利的贝卡利亚,德国的费尔巴哈和宾丁。新派就是刑事社会学派,其主要代表就是李斯特,还有意大利的非里等。“报应刑”论,是旧派邢法的理论基础,而“教育刑”或“目的刑”论,则是李斯特的刑事社会学派的刑罚理论的核心。

李斯特运用资产阶级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刑法,在吸收了意大利刑法学派思想的基础上,创立了刑事社会学派。这个学说的哲学理论基础,是实证主义和决定论,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主张与自由意义的“理性人”相反的“经验人”,而这种经验人则是以社会学和自然科学的认识,以社会规律和自然科学规律中的因果法则充实起来的。刑事社会学派的所谓决定论认为,犯罪是犯罪的条件所决定的,是这个条件所产生的结果。因此,他们认为,研究刑罚本质,应在国家邢罚制度和社会现象中找原因。

关于犯罪产生的原因,李斯特认为,人是一定社会中的人,这就需要研究犯罪者本身具有的内在和外在的各种原因,他在承认个人的生理因素对人的行为的重要影响同时,着重指出社会因素的决定性作用,诸如失业、贫困、酗酒、烟毒、娼妓、物价高昂等社会环瑰。他强调要研究犯罪人而不是犯罪行为,他的口号是:“刑罚不对行为而是对行为者”。当然,这并不是对犯罪行为置之不顾,而是应着重考虑犯罪人的反社会性或社会危险性,并依照社会危险性的不同程度对犯罪者分类,从而采取不同的刑罚。

在刑罚理论上,李斯特是教育刑论或目的刑论的倡导者,他主张刑罚不是一种本能或原始的同害报复,而是以改造罪犯保全社会为出发点。不但要根据犯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教育改造,使其尽快复归社会;而且要根据犯罪者的社会危险性所侵害社会利益的程度,适用相应的刑罚,以达到保卫社会的目的。

李斯特的教育刑论主张刑罚的个别化,即根据犯罪者已成“罪型”和“潜在”社会危险性以及人格形成过程和复归社会可能性的大小,来适用相应的刑罚,同时,把犯罪者分为偶犯、惯犯、可能改造和不可能改造等类,按具体情况分别适用刑罚。他提出对累犯,其中包括犯过轻微罪行的累犯采取特别严重的刑罚措施。

李斯特还是资产阶级邢法中的保安处分理论的奠基人之一。所谓保安处分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刑法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刑罚制度,它是刑罚以外限制和剥夺人身自由的措施,适用对象从犯罪人扩大到嫌疑犯或有妨碍社会秩序嫌疑的人。

从19世纪末开始,资产阶级国家刑事立法上都规定了这种保安处分制度。最早从理论上阐述这个制度的,是18世纪末期的德国学者库莱茵,但是当时并没有产生很大影响。到了19世纪末,由李斯特、菲里和瑞士的斯托斯等人将这个理论发展完善起来。

李斯特在《刑法的目的观念》一书中,论述了刑罚必须以防卫社会、预防再犯、维持社会秩序为目的,他认为,刑罚不应该是对于犯罪的报应,而是为了使犯罪人不再犯罪。李斯特主张“矫正可以矫正的罪犯,无法矫正的罪犯不使为害”。对那些不能矫正的“危险状态的承担者”采用不定期刑,或者在服刑后送入习艺所或其他特设的机关;对于那些处于犯罪前的“危险状态”的人,社会有权采取预防性的“保安处分”,以免遭受危害。他的这些论断,实际上为保安处分作了理论上的论证,对于资本主义国家刑事立法和保安处分制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国际法学说方面,李斯特是属于实在法学派。他主张,“国际法是确定属于各国在其相互关系中达到其生存目的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他认为,国际法的根据,不是自然的理性,而是表现在条约或习惯之中的各国的共同认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李斯特这一派的观点在国际法学界具有很大的影响。

② 谁帮忙介绍下德国德国19世纪著名法学家 冯·李斯特 的简历

国内刑法学和犯罪学专业文献中常常提及冯·李斯特的著名的“马堡计划”(marburger programm),但好象还没有人对“马堡计划”进行过研究和介绍。那么,冯·李斯特的“马堡计划”究竟是个什么计划、其主要内容是什么呢?

一、“马堡计划”产生的时代背景

当德意志刑法典于1870年问世时,具有完整体系的古典学派业已存在,其理论支柱是意志自由。古典学派认为,国家在伦理上和法律上对犯罪行为作出否定评价是以意志自由为依据的,认为刑法的本质是对犯罪的报应。由于德意志刑法典的问世是在具有完整体系的古典学派形成之后,所以,该部刑法典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古典学派理论的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相信,德意志刑法典在实施过程中并未能实现其期望,德意志帝国的犯罪正以极快的速度和危险的方式增加。自19 世纪80年代初以后,被认为是“正确的法律”出了问题, 人们要求对德国的刑事立法进行合理的改革。冯·李斯特同样提出了对刑法进行改革的主张,而他的这一主张或这一改革要求,最初见于他在德国马堡作的关于刑法改革的学术报告“刑法的目的思想”,后人将该学术报告称为“马堡计划”,实际上该学术报告的主要内容是刑事政策问题。“马堡计划”的提出,使冯·李斯特成为马堡学派(die marburger schule,也称折衷学派vereinigungsschule)的创始人。其后,他又于1889年至1892年间在其《刑事政策的任务》一书中,对其观点作了进一步的论述和发展【李斯特:《德国刑法教科书》第26版第28~29页】。

二、“马堡计划”的主要内容

冯·李斯特在学术报告中首先要求对犯罪的原因进行科学的研究,以便使作为与犯罪作斗争的刑罚措施适得其所。与以龙勃罗梭为代表的意大利人类学派相反,作为犯罪社会学派一个分支的马堡学派摈弃“天生犯罪人”的观点,认为犯罪根植于社会。

冯·李斯特对现行刑法进行的改革,涉及刑法的一些基本问题是不言而喻的。就“马堡计划”的主要内容而言,在我看来恐怕还是涉及刑事政策的内容较多,而且刑事政策计划也是冯·李斯特较为感兴趣的。这些刑事政策要求的实现,冯·李斯特认为,至少要克服符合目的的和有效的刑法道路上的三个重要障碍:

1.从行为刑法转为行为人刑法;

2.从法官的量刑转为不确定判决;

3.确定刑法的特殊预防目的。

关于障碍1:从行为刑法转为行为人刑法。 冯·李斯特一再反对报应刑法原则,反对在已经实施的犯罪行为和刑罚之间确定一种均衡关系(proportionalitaet)。在他看来, 这一原则只能被看作是对“公正”的进行形而上学的理解的结果。在刑罚的种类和期限应当对特定之人起到最大的特殊预防效果的前提下,行为报应原则(das prinzip der tatvergeltung)是违背理性的、不可理解的,转向行为人和其个性似乎是有更合理的且也是必须的。事实上,冯·李斯特认为,如果刑法反应(刑罚)的最终目的是将某人改造为一个具有特定行为或特定思想者,则在所能提供的措施中进行明智的选择情况下,必须将行为人的个性作为有效地和符合目的适用刑罚措施的基础和标准。行为人及其个性是量刑的基础和条件,如果量刑是以刑罚执行的特殊预防目的为准的话。因此,在此意义上,行为人的行为只具有表明其个性和思想的指示器的作用。“处罚的不是犯罪这一概念,处罚的是犯罪人”是冯·李斯特所坚持的观点【李斯特文集第1集第175页】。如果在量刑时均衡关系就应当发挥作用,则“它应当是刑罚和犯罪人思想之间的均衡关系”【李斯特文集第2集第381页】,对“刑罚的种类和范围”而言,起决定性作用的应当是“行为人的反社会思想”【李斯特文集第2集第383页】。冯·李斯特认为,从行为刑法转为行为人刑法,是刑事立法改革的最高之主导思想。他说:“我们刑法立法的根本错误,不仅仅是未考虑人民的法律意识,而且是造成它在与犯罪作斗争中的无能为力,在于过高地估计了行为的外在结果和未顾及行为人的内心思想……在规定刑罚的种类和范围时,在法律和判决中,有必要将重点更多地放在行为人的内心思想上,而不是行为的外在结果上”【李斯特文集第2集第377页】。冯·李斯特对行为刑法的批评是纯技术上的, 而非伦理上的:报应原则(vergeltungsprinzip)将阻碍刑罚方法的符合目的的运用。他的这一技术上的态度还清楚地表现在其对“犯罪人类型”的言论之中,他提出“犯罪人类型”的目的,在于改善有效的特殊预防的决定性因素。他说:“现代刑事政策从……主导思想出发,处罚之对象不是犯罪,不是概念,而是行为人;因此,对于刑罚的种类和范围而言,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法学构成要件概念上的区别,如刑法典所表明的那样,而是不同犯罪人的生物学上的区别。这一刑事政策的主导思想也直接将我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涵盖其中:指出并证明当作为规定刑罚种类和范围的基础的不同犯罪人之间的生物学上的区别”【李斯特文集第2集第171页】。

随着从行为刑法向行为人刑法的转变要求的提出,冯·李斯特试图克服一个由以行为为中心的量刑而得以存在的重要的障碍:尽管根据他的观点,实施犯罪行为是适用刑法的先决条件——在这里未提出纯思想刑法(即行为人刑法)——但不应当再取决于这一决定对当事人科处何种刑法后果的行为的质量。如此,刑事政策在实现其目的时能够自如些,并可使犯罪人的个性特征作为唯一的决定性因素,无需通过被目的思想(der gesichtspunkt der zweckmaessigkeit)认为是违背理性的行为报应原则(das tatvergeltungsprinzip)来加以限制。

关于障碍2:从法官的量刑转为不确定刑。 在解决犯罪问题的刑法干预和以犯罪人的特征和思想为中心方面,冯·李斯特也期望对刑法典作必要的修改,这是明确的,“如此,我们刑法典中的整个刑罚制度将会有重点的改变”【李斯特文集第2集第90页】。他认为, 在报应刑法中,立法者的艺术在于,为特定的犯罪找到合适的刑罚种类,并按照犯罪行为的客观的严重程度区分不同的刑罚。他设想:“将来的刑法典将会多么的不同啊!尽管如此,对具体的犯罪仍将科处不同严厉程度的刑罚,也许科处最高刑度或最低刑度:所有其他的区别将不复存在了,因为相对于行为人的反社会意义,犯罪行为的法学特征退居次要的地位”【出处同上】。

冯·李斯特认为,每一个人均必须清楚,“在犯罪人站在面前的几分钟或几个小时内,刑事法官是不大可能对犯罪人的应当作为处罚依据的真实的内心思想,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的”【李斯特文集第2 集第91页】。作为该问题的解决办法,冯·李斯特建议或者讲要求适用“不确定判决”(das unbestimmte urteil, die unbestimmte verurteilung),认为刑罚执行机关应当取代法官的位子,根据被判刑人在刑罚执行过程中的表现,最后确定刑罚执行的期限:“为判决之法官根本不确定刑罚期限;刑罚期限应根据在具体情况下是否实现刑罚目的,也即根据刑罚执行的效果来确定”【李斯特文集第2集第91页及以下几页】。 如果我们研究一下冯·李斯特不确定判决的言论,就不难发现,他主要是将不确定判决作为有效地与犯罪作斗争的工具来看待的。他说:“如果真想改变,则必须找到弊病的根源。但弊病的根源并不存在于刑罚范围内,它也不存在于刑事法官的软弱或无能之中;它更多地存在于法官的量刑原则本身……因此,至少部分地取消法官的量刑就成为今天的刑事政策向我们提出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该问题的解决,将导致刑法各个领域的彻底的且非常有益的改变,这种改变必将促进和保证成功地与犯罪作斗争”【李斯特文集第1集第333页】。

在对待不可能被矫正的惯犯问题上,冯·李斯特的态度是非常鲜明的。他首先申明,“至少有一半的犯罪人是不可能矫正的惯犯,他们今年进入监狱,成为监狱人口,明年又从监狱里释放出去”。冯·李斯特认为,在所判处的刑罚执行完毕后,又将他们“象猛禽一样”放入社会,仅仅是因为对他们报应已经足够了,是完全“荒谬的”【李斯特文集第1集第168页及以下几页】。对于这种情况,冯·李斯特明确要求从罪责报应原则(das schuldvergeltungsprinzip)转为特殊预防。他说:“防卫社会则要求使这些反社会因素不可能再危害社会。由于排除了将犯罪行业的所有成员予以绞死或斩首的可能性……,除通过执行自由刑使他们与社会相隔离别无他法……根据我反复强调的今天仍然坚持的观点,原则上将他们长期监禁直至其死亡,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李斯特文集第2集第327页】。

这里,我们必须弄清楚冯·李斯特所说的“不可矫正者”和“猛禽”究竟是指谁或哪些人:“与惯犯的斗争是以对它的清楚的了解为前提条件的。但这种前提条件我们至今还没有。与惯犯的斗争只涉及惯犯的某一部分,比如作为社会病态现象的最重要的和最危险的惯犯,我们习惯上将之归结为贫民阶级。乞丐和流浪汉、男妓和女妓、酒鬼、骗子、广义的半上流社会、精神和身体上堕落者——他们构成社会秩序的最主要的反对者大军,而他们的代表便是那些惯犯”【李斯特文集第1集第167页】。在冯·李斯特看来,那些没有希望从根本上改变其思想者,从小偷到银行劫匪,从低级骗子到高级骗子,应当予以终身监禁,使其不能再危害社会(muessen unschaedlich gemacht werden), 以行为为中心的报应原则只是我们道路上的不受欢迎的障碍。因为这涉及与惯犯的不服从社会秩序的犯罪倾向作斗争,这种犯罪倾向是所有不可矫正的违法者所共同具有的特征,在冯·李斯特看来,这要比根据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所侵害的不同法益的质量给予不同处罚重要得多。冯·李斯特认为,“盗窃、窝赃、抢劫、勒索、诈骗、纵火、毁损、强奸和强奸儿童”,只要是惯犯所为,那么,它们对社会秩序和法律秩序的危害是一样的【李斯特文集第1集第169页及以下几页】。

关于障碍3:确定刑法的特殊预防目的。 将刑法的目的确定为特殊预防,不仅仅是转为行为人刑法,而且还要将行为人的个性置于刑法利益的中心位置。之所以将犯罪人的个性作为量刑的基础和标准,是因为通过特殊预防,犯罪人的个性首先能够成为刑法措施的目的:以特殊预防为目的之刑法必须将改变犯罪人的个性,使之在将来的生活中尊重刑法规范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认为,必须寻找有效的行为调节和个性研究方法,并将这些方法始终如一地运用于犯罪人。为了尽可能有效地实现特殊预防目的,刑罚制度必须具有灵活性可变化性。冯·李斯特认为,“具体的刑罚制度的价值取决于使实现刑罚目的成为可能的保安性和灵活性。每一种具体的刑罚措施必须同样具有保安性和灵活性”【李斯特文集第1集第164页】。

三、简要之结语

实际上,在刑罚执行中追求特殊预防目的,存在使犯罪人成为不正当治疗的被害人的可能性。确定刑法的特殊预防目的,正如冯·李斯特所坚持的那样,有可能侵犯当事人的权利,如侵害对其阴私权和意志自由的保护,分割其作为一个人而被承认和尊重的正当要求,而不是成为国家权力的牺牲品。

对冯·李斯特的主张或者说思想进行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刑事政策计划(当然不仅仅局限于其“马堡计划”中)表明了这样一种倾向,只有当刑法所涉及的当事人的权利成为刑事政策目的之障碍时,当事人的权利才受到限制。他的“在刑法中实施目的思想”的要求,尽管毫无疑问地具有启蒙性质或影响,但不能被误解为要求构建自由主义和人道主义刑法。冯·李斯特的目的思想所追求的是有效的以行为人为中心的刑事政策,它涉及这样一个问题,即国家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实现其刑法目的。冯·李斯特完全是从纯技术上,而没有从道德和公正的角度来对待该问题的。易言之,在冯·李斯特看来,最重要的是何种措施和方法最能有效地实现刑事政策目的,而何种刑事政策目的、而何种刑法措施和方法,在规范上是被认为公正的在他看来是无所谓的。公正的刑法被冯·李斯特与有利于刑事政策的刑法等而视之:只要符合公众利益,可以不择手段【鲍尔曼:“无节制的刑事政策——关于冯·李斯特的马堡计划”,载奥地利《犯罪社会学书目》1984年第11期,总第42期】。

③ 宪法的名言警句

1、当秩序成了混乱的时候,就不得不用混乱来维持秩序,拯救法律了。——罗曼·罗兰(法)《哥拉·布勒尼翁》

2、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3、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必须颓败。——塞内加

4、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正因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情。——弗劳德

5、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话,全部藏书就会变成废纸。——基希曼

6、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我的德行。——阿奎那

7、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西塞罗

8、在世界各主要礼貌中,中国是距离法治最为遥远的一种,甚至与欧洲构成了两极相对的反差。——滋贺秀兰
9、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0、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贝卡利亚

11、在一切能够理解法律支配的人类的状态中,哪里没有法律,那里就没有自由。——洛克

12、疏法胜于密心,宽令胜于严主。——吕坤(明)《呻吟语·治道》

13、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苏辙

14、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义是财富。——爱献生

15、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身就是讲道理……法律,也----即明示道理。——爱·科克

16、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我的德行。——阿奎那(意)《神学大全》

17、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秩序。——凯尔森(美)《法律和国家概论》

④ 时间的名言有哪些

世俗有“时间是金钱”这句话,所以窃取他人时间的小偷,当然该加以处罚。

卡耐基(美国教育家)

时间一点一滴凋谢,犹如蜡烛慢慢燃尽。

叶芝(爱尔兰诗人)时间能消除一切仇怨。在时间面前,世间的一切仇恨都显得微不足道和软弱无力。

郑渊洁(中国童话作家)

时间迅疾地飞去我们多么希望一切事物能与它同飞。

尼采(德国哲学家)

时间流逝,像平静的河水,没有一道裂痕,没有一道皱纹,从容不迫,好像永生永世都应该如此。

罗曼·罗兰(法国作家)

金钱与时间是人生两样最沉重的负担。最不快活的就是那些拥有这两样东西太多,多得不知怎样使用的人。

约翰逊(美国政治家)

忽视当前一刹那的人等于虚掷了他所有的一切。

席勒(德国作家)

真正的敏捷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因为时间是衡量事业的标准,一如金钱是衡量货物的标准。

弗兰西斯·培根(英国哲学家)

时间是人的财富、全部财富,正如时间是国家财富一样,因为任何财富都是时间与行动化合之后的成果……

巴尔扎克(法国作家)

世上真不知道有多少能成就功业的人,都因为把难得的时间轻轻放过以致默默无闻了。

莫泊桑(法国作家)

平庸的人关心怎样耗费时间,有才能的人竭力利用时间。

叔本华(德国哲学家)

那些敢于失去一天的人,是危险的奢侈;那些敢胡乱用它的人,更可谓不顾死活。

荷马(古希腊诗人)

如果你浪费你的工作时间,你就会感觉到你犯了不能宽恕的罪恶。

海明威(美国作家)

一个胆敢浪费一小时时间的人是未曾发现人生价值的人。

达尔文(英国科学家)

人生最大的悲痛莫过于辜负青春。

薄伽丘(意大利作家)

取道于“等一等”之路,走进去的只能是“永不”之室。

塞万提斯(西班牙小说家)

时间能治好忧伤和争执,因为我们在变化,我们不复是原先的人。

帕斯卡(法国物理学家)

青春时代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当你再醒来时,它早已消逝得无影无踪了。

莎士比亚(英国戏剧家、诗人)

时间的步伐有三种:未来姗姗来迟,现在像箭一般飞逝,过去永远静立不动。席勒(德国作家)

凭着日晷上潜移的阴影,你也能知道时间在偷偷地走向亘古。

莎士比亚(英国戏剧家、诗人)

我荒废了时间,时间便把我荒废了!

莎士比亚(英国戏剧家、诗人)

你没有最有效地使用而把它放过的那钟点是永远不能返回了。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

时间会刺破青春表面的彩饰,会在美人的额上掘深沟浅槽,会吃掉稀世之珍、天生丽质,什么都逃不过他那横扫的镰刀。

莎士比亚(英国戏剧家、诗人)

时间的无声的脚步,往往不等我完成最紧急的事务就溜过去了。

莎士比亚(英国戏剧家、诗人)

时间往往会给那不能理解的东西改换名称。

李斯特(匈牙利作曲家)

时间带走一切,长年累月会把你的名字、外貌、性格、命运都改变。

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

时间是吞噬一切的。

奥维德(古罗马诗人)

时间悄悄地、慢慢地摧毁一切。

凯末尔(土耳其政治家)

除了时间,什么也不属于我们。

塞内加(古罗马哲学家)

结局和开始根本没有这种东西,有的只是时间。

佛洛斯特(奥地利作家)

真理是时间的孩子,不是权威的孩子。

莱希特(德国哲学家)

消磨时间者,亦必消磨事业。

福布斯(美国经济学家)

请聚精会神地听时间说话,时间是最贤明的法律顾问

培里克列斯(古罗马哲学家)

在所有的批评家中,最伟大的、最正确的、最天才的是时间。

别林斯基(俄国文学批评家)

年轻的时候,日短年长;年老的时候,年短日长。

凯撒(法国作家)

任何事物都无法抗拒吞食一切的时间。

泰戈尔(印度作家)

时间与潮流不等待任何人。

司各特(英国小说家)

时间,只是在我们度过了以后才变得神圣起来。

约翰·巴勒斯(美国博物学家)

大树倒下时才量得最准。

林肯(美国政治家)

明天的时光长于逝去的时光,行动的动力是我们不死的愿望。不管何处是生命的尽头,活一天就要有一天的希望。

莱蒙托夫(俄国诗人)

时间的奉献比金钱的奉献更有价值。

唐纳德·特朗普(美国房地产商)

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

马克思(德国思想家)

我们越是分析时间的自然性质,我们就越懂得时间的延续就意味着发明,就意味着新形式的创造,就意味着一切新鲜事物连续不断地产生。

柏格森(法国哲学家)

时间是最大的革新家。

弗兰西斯·培根(英国哲学家)

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

赫胥黎(英国博物学家)

上苍赐给世人的时间是无限的。究竟怎样赐给我们呢?是一下子就给我们一千年吗?是把时间均匀地分成一个个清新的早晨。

爱默生(美国哲学家、文学家)

历史是一首用时间写在人类记忆上的回旋诗歌。

雪菜(英国诗人)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深切认识的人,决不会坚韧勤勉。

西革尼夫人(美国作家)

时间是灵魂的“生命”。

朗费罗(美国诗人)时间是变化的财富。

泰戈尔(印度作家)

时间是送给我们的宝贵礼物,它使我们变得更聪明,更美好,更成熟,更完美。

托马斯(英国冶金学家)

时间是神圣的礼物,每日是小小的人生。

卢保克(英国科学家)

时间能使人生色,也能使人毁灭。

歌德(德国诗人)只有把时间切断的时候我们才会感到时间的流动和运动。

米歇尔·比托尔(法国作家)

选择机会,就是节省时间。

弗兰西斯·培根(英国哲学家)

时光会使最亮的刀生锈,岁月会折断最强的弓弩。

司各特(英国小说家)

越是隔夜过得好玩,越是明朝显得无聊。

罗素(英国哲学家)

时间是衡量事业的标准。

弗兰西斯·培根(英国哲学家)

两地之间最长的间隔是时间。

田纳西·威廉斯(美国作家)

人生一世不就是为了化短暂的事物为永久的吗?歌德(德国诗人)

时间就是能力等待发展的地盘。马克思(德国思想家)

时间对于谁都是奔着走的。

莎士比亚(英国戏剧家、诗人)

时间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时间给空想者痛苦,给创造者幸福。

麦金西(英国作家)

时间是世界的灵魂。

毕达哥拉斯(古希腊数学家)

时间是伟大的导师。

伯克(英国作家)

时间是伟大的作者,她能写出未来的结局。

卓别林(美国电影艺术家)

时间像奔腾澎湃的急湍,它一去无还,毫不流连。

塞万提斯(西班牙小说家)

时间是人所能花费的一种最贵重的东西。

拉尔修(西班牙作家)

从我的左袋里偷走白银的角币吧,但不要碰我的右袋里面装着黄金的时间!

霍姆斯(美国法学家)

人生是介于过去与未来之间的一瞬。

卡莱尔(英国作家)

在每个时代,“过去的好时光”只是一个神话。当时的人们谁也不曾认为那是好时光。

阿特金森(奥地利作家)

时间执行着公正不倚的法律。

马尼利乌斯(俄国思想家)

时间是一切冲突的治愈者。

蒙森(德国历史学家)

时间是一只永远在飞翔的鸟。

罗伯逊(美国作家)

时间是人类的天使。

席勒(德国作家)

我们知道,时间有虚实与长短,全看人们赋予它的内容怎样。

马尔夏克(法国作家)

我的产业多么美、多么广、多么宽,时间是我的财产,我的田地是时间。

歌德(德国诗人)

速度是很重要的。失去的土地总是可以复得的,失去的时间则将永不复返。

富兰克林·罗斯福(美国政治家)

每个时代,都贬斥旧的错误,但却都产生新的错误。

福勒(英国词典编辑家)

凡有东西活着的地方,都摊开着记载时间的账簿。

柏格森(法国哲学家)

那些对自己的时代所端出的菜肴没有胃口的人,让他们悲哀吧!

纪德(法国作家)

有三样东西是永远不会回来的:射出去的箭,说过了的话,度过的日子。

道梅尔(英国作家)

时光总是使它的顾客欠着账,它借给他们分秒,却要他们付回年岁。

霍姆斯(美国法学家)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

本杰明·富兰克林(美国科学家)

珍惜一切时间,用于有益之事,不搞无谓之举。

本杰明·富兰克林(美国科学家)

要延长白天的时间,最妙的办法莫如从黑夜偷用几个钟头!

狄更斯(英国作家)

每个人嘴上都谈到时间的价值,但只有很少的人在行动上珍惜时间的价值。

切斯特菲尔德(英国作家)

最值得高度珍惜的莫过于每一天的价值。

歌德(德国诗人)

敢于浪费哪怕一个钟头时间的人,说明他还不懂得珍惜生命的全部价值。

达尔文(英国科学家)

随着岁月的增长,我们对时间的价值越来越敏感。

哈兹里特(英国评论家)

不管饕餮的时间怎样吞噬着一切,我们要在这一息尚存的时候,努力博取我们的声誉,使时间的镰刀不能伤害我们。

莎士比亚(英国戏剧家、诗人)

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几秒钟虽然不长,却构成永恒长河中的伟大时代。

弗菜彻(美国作家)

智慧的总和就是献身工作加上不浪费一分一秒。

爱默生(美国哲学家、文学家)

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

达尔文(英国科学家)

时间不能增添一个人的寿命,然而珍惜光阴可使生命变得更有价值。

卢瑟·伯班克(美国植物学家)

时间是所有事物中最难下分界和似是而非的;过去的已消逝,将来还未来临,而现在则是我们试图划分的时候,马上成为过去,像电光一闪,存在仅一刹那间。

科尔顿(阿根廷作家)

真正忙碌的人没有时间去胡思乱想。

塞内加(古罗马哲学家)

最浪费不起的是时间。

丁肇中(美籍华人、物理学家)

我们的生命皆由时间造成,片刻时间的浪费,便是虚掷了一部分的生命。

林肯(美国政治家)

如果可能,那就走在时代的前面;如果不能,那就同时代一起前进,但是决不要落在时代的后面。

布留洛夫(俄国画家)

你要把时间当作一条河,你不要坐在岸旁,看它流逝。

纪伯伦(黎巴嫩作家)

醒来吧你的良宵已经来临!醒来吧每瞬间贵如黄金!

普希金(俄国诗人)

不要为已消尽之年华叹息,必须正视匆匆溜走的时光。

布莱希特(德国剧作家)

不要老叹息过去,它是不再回来的;要明智地改善现在,要以不忧不惧的坚决意志投入扑朔迷离的未来。

朗费罗(美国诗人)

如果错过了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

泰戈尔(印度作家)

与时间抗争者面对的是一个刀枪不入的敌手。

塞缪尔·约翰逊(英国作家)

使时间短促的是活动,使时间漫长难忍的是安逸。

歌德(德国诗人)

一个人越知道时间的价值,越感觉失时的痛苦。

但丁(意大利诗人)

当许多人在一条路上徘徊不前时,他们不得不让开一条大路,让那珍惜时间的人赶到他们的前面去。

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

谁虚度年华,青春就要褪色,生命就会抛弃自己。

雨果(法国作家)

你热爱生命吗?那就不要挥霍时间。因为它是构成生命的材料。

本杰明·富兰克林(美国科学家)

一生中的机会错过以后,就没有余地能够让后悔来弥补损失!

狄更斯(英国作家)

在世界上我们只活一次,所以应该爱惜光阴。必须过真实的生活,过有价值的生活。

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家)

唉,你在一件坏的事情上损耗了多少好时光!

塞内加(古罗马哲学家)

时间的无声的脚步,是不会因为我们有许多事情需要处理而稍停片刻的。

莎士比亚(英国戏剧家、诗人)

记住吧:只有一个时间是重要的,那就是现在!它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我们唯一有所作为的时间。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

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可以用这五个字来表达我没有时间。

本杰明·富兰克林(美国科学家)

青春时代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当你再醒来时,它早已消逝得无影无踪了。

莎士比亚(英国戏剧家、诗人)

只有把每天都当成是生命的最后一天,人才真正学有所获。

爱默生(美国哲学家、文学家)

节约劳动时间就是等于发展生产力。

马克思(德国思想家)

先生,快走吧!快跑吧!不要忘记世界是在六天内造成的。你可以向我索取一切,唯有时间例外。

拿破仑(法国政治家)

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

莎士比亚(英国戏剧家、诗人)

天下最可贵的,莫如时日;天下最奢侈的,莫如浪费时日。

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

无人能使时钟为我敲打已逝去的钟点。

拜伦(英国诗人)

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的悲哀。

布莱克(英国诗人)

浪费时间叫虚度,利用时间叫生活。

杨格(英国作家)

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

卢梭(法国启蒙思想家)

一个人愈知道时间的价值,愈感觉失时的痛苦呀!

但丁(意大利诗人)

谁把握住时间,谁就拥有一切。人若把一生的光阴虚度,便是抛下黄金未买一物。

萨迪(波斯诗人)

最未好好利用时间的人,最会抱怨它的短暂。拉布吕耶尔(法国作家)

三延四拖,你就是时间的小偷。

上田敏(日本文学评论家)

珍惜一切时间,用于有益之事,不搞无谓之举。

本杰明·富兰克林(美国科学家)

最拙于运用时间的人,总是为时间的快如闪电而大发牢骚。

布律耶尔(法国道德批评家)

切勿坐耗时间,须知每时每刻都有无穷的利息;日计不足,岁计有余。

本杰明·富兰克林(美国科学家)

谁能一辈子从头至尾用好白昼的时光,谁就一定会生活得更伟大。

阿尔科特(法国科学家)

在我们谈话的时刻,令人欣羡的时光已消逝。抓住现在,尽量少相信未来。

贺拉斯(古罗马诗人)

勤勉,不浪费时间;每时每刻做些有用的事,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动。

本杰明·富兰克林(美国科学家)

想要有空余时间,就不要浪费时间。

本杰明·富兰克林(美国科学家)

如果我们无所事事地过了一天,自己就觉得好像犯了盗窃罪。

拿破仑(法国政治家)

时间不可空过,用之于有益的工作;一切无益的行为,应该完全制止。

本杰明·富兰克林(美国科学家)

对游手好闲的人来说,日子长,年代短……那么劳动吧!劳动的好处之一是把日子缩短、年代拉长,即扩大生活。

狄德罗(法国启蒙思想家)

除了聪明没有别的财产的人,时间是唯一的资本。

巴尔扎克(法国作家)

找空闲的时候,常常是我最忙的时候。

西塞罗(古罗马哲学家)

时间是个常数,但对勤奋者说来,是个变数,用“分”计算时间的人,比用“时”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五十九倍。

雷巴柯夫(俄国作家)

在时间的海洋里,勤奋工作的人一路顺风,无所事事的人处处触礁。

德莱顿(英国诗人)

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永远找得到充裕的时间。歌德(德国诗人)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弗兰西斯·培根(英国哲学家)

心灵的致命的仇敌,乃是时间的磨蚀。

罗曼·罗兰(法国作家)

如果你爱永恒,就该很好地利用时间。昔日不能再回来,明天也不一定有保证。

弗朗西斯·夸尔斯(美国作家)

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

马克思(德国思想家)

我不是用小时来行动,而是用分钟来行动的。苏沃洛夫(俄国元帅)

我的生活过得像钟表的机器那样有规则,当我的生命告终时,我就会停在一处不动了。

达尔文(英国科学家)

时间有限,不只由于人生短促,更由于人事纷繁。我们应该力求把我们所有的时间用去做最有益的事情。

斯宾塞(英国诗人)

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

达尔文(英国科学家)

时间应分配得精密,使每年、每月、每天和每小时都有它的特殊任务。

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

正当地利用你的时间!你要理解什么,不要舍近求远。

歌德(德国诗人)

时间无涯的荒漠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

张爱玲(中国作家)

⑤ 恳请提供有关犯罪社会学的资料

犯罪学的系统萌芽思想发源于西方法律思想家对个人行为与国家意志相冲突问题的探索过程中,是西方法学界对犯罪学、刑事法律研究领域和司法实践领域作出的伟大贡献。从体系化探索和研究犯罪学的角度来说,关于犯罪的基础理论最初产生于18世纪时的西方国家,而18世纪中叶贝卡利亚出版的《论犯罪与刑罚》一书则初步奠定了犯罪学的基础框架,但从学科整体的高度看,那时对犯罪学的研究尚是零星的,还没有形成规模化体系,且更多的还只是停留在单纯对刑事犯罪进行研究的层面,并没有触及到犯罪学的学科研究核心,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犯罪学理论。

犯罪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始于19世纪,一般认为是由意大利学者龙伯罗梭与其学生等一起持续鼎力创立。在1876年,龙伯罗梭出版了《犯罪人论》这部影响极大的著作,标志着犯罪学开始初步成为一门被系统研究的独立学科,并促使犯罪学的理论探索开始试图摆脱刑事法学关于犯罪研究的桎梧和不利导向,走上了犯罪学作为独立法律学科自由研究、发展的道路,这是龙伯罗梭对法学研究特别是犯罪学研究的独特贡献!

但是,必须指出的是龙伯罗梭对犯罪学的研究是带有极大的局限性和偏见性,甚至带有浓重的种族和人种歧视,特别在对犯罪原因和对犯罪的预防研究上更是走了极端:他认为犯罪产生的原因不在于社会,而在于犯罪者个人,是由公民个人的特殊生理构成导致犯罪的发生;同时,在对犯罪的预防方面,他主张采取极端手段,认为要解决犯罪,必须限制和剥夺犯罪人的人身自由或者生命,忽略了对个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推脱了社会应该承担的犯罪预防责任。因此,龙伯罗梭对犯罪学的研究还没有走向理性化思维道路,更多的是站在维护国家统治权威性的立场上,还没有接触到犯罪学的学科真谛,甚至不利于犯罪学的健康发展。

之后,龙伯罗梭的学生卡罗伐洛于1885年写成了《犯罪学》一书,在这本书中,卡罗伐洛提出了“自然犯论”的学说,为犯罪学的发展和科学建立犯罪学研究体系注入了新的血液,极大地发展和更新了旧式思维影响下的犯罪学。不久,龙伯罗梭的另一学生菲利于1892年出版了《犯罪社会学》一书,首次提出对于犯罪产生的原因研究应充分关注导致犯罪产生的社会原因,社会不利因素的存在也是促成个人产生犯罪的重要原因。菲利在对犯罪产生的原因研究方面将人们的视野导到了社会存在的层面,从另一角度再次将犯罪学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进一步扳正了犯罪学研究的不良方向。后来,德国学者李斯特在批判性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犯罪学的发展阐述了新的理论,他明确指出,要削除或减少犯罪,改善社会环境尤为重要,国家应承担起国家治理责任。

从世界范围内对犯罪学的研究成果看,犯罪学得到空前发展并稳步走向成熟是在人类经历了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以后,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无数无辜公民的生命被国家力量利用为非法目的并冠以表面上正大光明的政治口号以逃避法律责任的追究。二战结束以来,悲烈的人类人为灾难促使人们对犯罪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与国家行为相结合的犯罪行为引起了公民的广泛关注并进入了法学家研究的视野,从而拓展了研究视野,扩展了法学涵盖的范畴,使犯罪学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而此时与国家行为相结合的犯罪学研究方向,已经初步暗含了国家犯罪学研究的端睨,实际上,那时已经出现了对国家行为构成犯罪进行研究的案例,只是系统提出国家犯罪学思想时机尚未成熟。

⑥ 圣三一和都柏林大学如何选择

可以选择柏林大学。

柏林洪堡大学,创办于1810年,前身是柏林大学,位于德国首都柏林,是一所公立综合类研究型大学。洪堡大学是蜚声中外的高等学府,也是欧洲最具影响力的大学之一,德国精英大学成员。

洪堡大学在人文学科领域有着顶尖的声誉和强大的科研实力,其文学、神经科学、哲学、社会学、数学、物理学、生命科学均在世界享有盛誉,各学科均排名世界前列,洪堡大学的法学院是最优秀的法学院之一。

师资力量:

柏林洪堡大学的教师阵容十分强大,包括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马克斯·普朗克、亥姆霍兹、薛定谔、赫兹、韦恩等,生物化学之父费歇尔,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冯·诺伊曼。

化学家拜耳,哲学家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叔本华、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李特尔,神学家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法学家萨维尼、法兰兹·封·李斯特、历史学家兰克都曾在此任教。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柏林大学

⑦ 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的介绍

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1878-1949),德国著名法学家。法律思想家、哲学家和社会民主主义者。师从刑法改革家弗朗茨· 冯·李斯特,在柯尼斯堡、基尔、海德堡诸大学担任过刑法和法哲学教授,1921-1922年和1923年任魏玛共和国司法部长和《德意志通用刑法典》的编纂者,1933年由于政治原因被解除公职;1945年重新任命为海德堡教授,并担任法学院院长,参与大学重建。其代表作有:《法学导论》、《法哲学》、《社会主义文化论》、《德国通用刑法典草稿》、《论刑法的优雅》、《英国法的精神》、《犯罪史》等。

⑧ 经济学必读书目

1.《魔鬼经济学》(Freakonomics)

《魔鬼经济学》经常被描述为有史以来最受欢迎的经济学书籍之一,这是有原因的。如果你想知道为什么小贩倾向于和他们的母亲住在一起,房地产经纪人和KKK有什么共同点,游泳池和枪支哪个更危险,那么这本书很适合你。《魔鬼经济学》回答了那些没人想问的问题,因为它们太荒谬了。作为第一部这样的小说,这本小说既能让你开心,又能让你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待世界,对于一个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这简直太棒了。

2. 《思考,快与慢》(Thinking,Fast and Slow )

这本书由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和数学心理学家阿莫斯•特沃斯基合著,见解深刻,挑战了人们总是理性行事的经典经济学假设。例如,这本书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更容易相信黑体字,为什么我们更容易相信有魅力的人更有能力。这本小说帮助我们理解我们自己所做的决定,以及我们周围的人所做的决定。阅读这篇文章不仅能帮助你做出更好的决定,还能让你对行为经济学有更深入的了解,这在某种程度上肯定会对你的经济学课程有所帮助。

3. 《卧底经济学家》(The Undercover Economist)

这本书一定是很多人最喜欢的书之一,主要是因为它开篇就解释了为什么伦敦火车站的星巴克咖啡要价这么高,并继续讲述了类似的真实生活和相关场景。这本书向你展示了经济学在你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了解这些日常事物背后的经济学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

4.《他们没有告诉你的关于资本主义23件事》(23 Things They Don’t Tell You About Capitalism)

这本书把当今社会最大的神话颠倒了过来,例如,它解释了为什么洗衣机比互联网更能改变人们的生活。常解释在小说的开始,尽管这个名字,这本书绝不是反对资本主义和目标不偏袒任何一方,而是解释现实,尽管他说“尽管它存在问题和局限性,我相信资本主义仍然是人类发明的最好的经济体系。这个问题会让你质疑你所知道的一切。

5.《动物精神》(Animal Spirits)

《动物精神》的阅读量略高于榜单上的一些书,但它也是最重要的书之一。这本书讨论了情绪在经济决策中所扮演的角色,这很有趣,同时也对凯恩斯主义的基本思想做了一个很好的概述,如果你要上经济学学位课程,或者正在学习经济学,这是非常有用的。而且,这本书很受老师们的喜爱,所以你只要说你读过这本书,就会得到主要的加分。

6.《扶手椅经济学家》(The Armchair Economist )

纸上谈阔论的经济学家很像怪诞经济学家和卧底经济学家,他们用一种有趣而又能引起共鸣的方式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作者在介绍中认识到了这一点,并解释道:“魔鬼经济学就是要用事实来迷惑你;这位纸上谈阔论的经济学家想用逻辑来迷惑你。“如果你想知道诸如‘为什么汽车越安全,驾驶员发生的撞车事故就越多?以及“普通人会冒多大的生命危险去喝一杯星巴克摩卡星冰乐?”“别装得好像你不想知道似的!”

7.《黑天鹅》(The Black Swan)

这是我们建议的经济学课程的阅读清单上的最后一本书籍,虽然它是一本比较厚的书籍,但是里面的想法真的很酷。这本书的中心思想是,即使一个事件是极其不可能发生的,比如一只黑天鹅在没有人见过它的情况下是真的存在,这并不意味着这个事件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黑天鹅确实存在。这本书接着解释了一个重大的意外事件是如何产生巨大后果的。这个也很受经济学讲师的欢迎,如果你想知道的话,这是一个很好的课堂教材。

⑨ 国际刑法的历史发展

一、国际刑法的历史发展

一个多世纪以来,许多哲学家、法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家们为维护人类和平、安全与发展作出了不懈的努力,虽然这些努力远没有达到人类所期望的结果,但毕竟在维护和平的进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如常设国际法院(the Permanent Court of International Justice)、联合国(the United Nations)、国际法院(the International Court Justice)等国际性特殊机构,以及一些区域性机构,如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y)和欧盟(European Union)等机构的建立。特别是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的洗劫之后,国际社会惩治国际犯罪的意识更为浓烈,国际刑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国际法委员会在起草编纂国际刑法典草案的同时,国际社会及时组织审判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种危害人类的犯罪行为,并且形成了一些具有示范效应的国际刑法基本原则,如个人刑事责任原则、国家之间刑事司法合作与协助条约及协议原则等,这些原则至今仍有其现实作用。由此观之,国际刑法的发展历程实际上是国际刑事实体法和国际刑事程序法的演进史,或者是国际刑事法典编纂和国际刑事审判发展的演进史。这一历史进程总体上沿着一条从高潮到低谷再到高潮的曲线发展,在总体发展趋势下分析,国际刑事实体法和程序法两者的发展又非同步进行。

(一)国际刑法发展的肇端(1919年以前)

从实体上考察,国际社会对国际犯罪的认识肇始于17世纪习惯国际法对海盗罪(Piracy)的认识,“海盗一直被认为是逐出法外之人,一种‘违反人类的罪行者’。按照国际法,海盗行为使海盗丧失了其本国的保护,因而丧失其国家属性;而且他的船舶,或者飞机,虽然过去可能具有悬挂某一国家旗帜的权利,也丧失了这种权利。国际法上的海盗行为是一种‘国际罪行’;海盗被认为是一切国家的敌人,他可以被‘落入其管辖权的任何国家’加以法办”。2自1841年至1982年国际社会制定了一系列可适用于海盗罪的国际性法律文件,虽然当时海盗罪行少有发生,但1937年9月14日的《尼翁协议》(Nyon Arrangement)认为“海盗”是一种“恐怖主义”的行为,并将该罪行列入国际犯罪种类之内,使之成为国际社会最早认同的典型的国际犯罪。因此,在以后界定国际犯罪种类时常以海盗罪作为蓝本,即考察犯罪行为是否具有严重性和国际谴责性。3此后,贩卖奴隶行为4和战争行为5应受国际谴责的特征逐渐显露出来,因而成为国际社会谴责的对象。这些罪行不仅危及国家利益,而且威胁着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安宁,然而,这一时期国际社会尚未考虑从事国际罪行法典的编纂工作。

从程序上考察,国际社会对国际刑法的认识可以追溯到1474年,当时27名圣罗马帝国法官审理了皮特。冯。哈根巴士(Peter Von Hagenbush)允许其军队实施强奸、杀害和掠夺无辜平民财产的行为,并因这种行为侵犯了“上帝和人道法”(Laws of God and Man)而认定其有罪。6这次审判尝试被国际社会视为国际刑事审判的序幕。然而,由于当时国际刑事审判机构以及其他国际性审判或司法机构均未诞生,所以这项审判属于在“非正式”场所中进行的审判活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Carnegie Endowment建立了一个唯一具有国际特色的非政府委员会,该委员会负责调查1912年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和1913年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中针对平民和战犯实施的那些应受指控的暴行。在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开始时,为了向西方国家提供一个“受影响地区正在发生事件的清晰的、可靠的画面”,该委员会调查了冲突的整个过程及个人行为。巴尔干委员会组织了几个事实调查团,在事后根据他们发现的事实作出了实质性的报告,并于1914年7月递交了这些报告,同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该报告的作用便成为历史的缩影。7

因此,从形式上看,国际社会对国际刑事程序法的认识似乎早于实体法。尽管实体意义上的国际刑法或程序意义上的国际刑法都没有进入规范化的过程,即既没有进行国际罪行实体法的编纂,也没有从事正规的国际性刑事审判,但这一时期国际刑法的雏形已露端倪,特别是在19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国际刑法完全呈现出一种独立发展的态势,并且努力试图形成一种集中立法和审判机构的模式。这种发展态势显示了基于国家调查和执行的多边法律文件或机构的增长,与国际领域犯罪作斗争的政治必要性相比,法律在这一领域的独立发展已经有力地说明一般国际刑法的发展。8多边公约的增长赋予国际刑法广泛的内涵,使国际刑法摆脱了仅适用于危害人类罪方面典型案件的局限性。一些新的国际公约已经涉及非普通的国际犯罪、长期存在的焦点问题、引渡制度等,特别是那些真正具有高度国际政治寓意的国际犯罪。

(二)国际刑法发展的第一次高峰(1919—1955)

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的同时,也推动了国际刑法的发展,这一期间是国际刑法发展的第一个高潮。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国际刑法进入发展高潮的直接诱导因素。此时,国际刑法在实体和程序上的发展并驾齐驱。从实体上讲,人类社会认识到战争罪行和反人道主义罪行的严重危害结果,进一步明确战争罪和违反人道主义罪属于严重的国际犯罪;从程序上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法国、英国、美国、意大利等战胜国经过多方妥协最终达成《凡尔塞条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战争发起者责任与刑罚委员会。该委员会提出895名应受指控的战争罪犯名单,并希望通过协约国军事法庭进行一次较为正式的国际刑事审判,即根据1907年《海牙公约》序言中马顿斯条款的规定,起诉1915年在土耳其境内实施大规模屠杀亚美尼亚人的土耳其官员以及其他实施“违反人道主义罪行”的个人。9 尽管由于当时政治等多方面的因素,使协约国的审判活动没有成为现实,特别是莱比锡的审判。10因此,有学者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政治家们的目光短浅和对陌生事物的恐惧倾向,已经使国际刑法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11但这一时期国际社会所作的努力已经表明国际社会惩治严重危害人类和平与安全犯罪的强烈愿望,从而使国际刑法呈现急速发展的趋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促使国际刑法的发展达到第一个颠峰,同时也为国际刑法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石。这一时期,实体法上除了强调战争罪、反人道罪、危害人类罪及侵略罪等严重国际犯罪以外,还肯定了灭绝种族罪等其他国际犯罪。从程序上讲,纽伦堡审判12和东京审判13不仅在社会意识上获得了成功,而且满足了民众企盼和平与惩治战犯的渴望。纽伦堡法庭宪章及其审判活动,以革新的方法创制了解决武装冲突的法律,创设了新的国际法原则-纽伦堡原则(其中包括著名的个人责任原则)。14尽管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确立的个人刑事责任原则属于事后的立法行为(ex post facto legislation),没有依据当时国际社会广泛崇尚的罪刑法定原则(nullum crimen sine lege, nulla poena sine lege)。15 但是纽伦堡审判的合法性却毋庸质疑。因为在纽伦堡审判之前,国际社会已于1928年订立了旨在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即《凯洛格—白里安条约》(或称《巴黎条约》)。在签署条约的63个国家中包括德国、意大利和日本,这些国家作为缔约国对条约的内容及宗旨显然有明确的认识。虽然《凯洛格—白里安条约》中没有刑事罚则的规定,但纽伦堡审判恰好弥补了该公约的这一缺陷,这也正是纽伦堡审判发展国际法的功绩所在。虽然东京审判略晚于纽伦堡审判,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传统国际法基础上审判那些违反战争法规或习惯的普通战争犯罪与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相同,而且还确立了破坏和平罪和反人道罪的审判实例,然而,这些原则的确立是对纽伦堡原则的扩展,特别是有关“共同阴谋”进行侵略的理论,东京审判较纽伦堡审判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

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不仅把国际刑法的发展推向高峰,其深远意义还表现在另外两个方面:一是促使联合国将注意力转移到建立一个常设国际刑事法院问题。1948年召开的联合国大会要求国际法委员会(International Law Commission)16研究建立国际刑事法院的价值性和可行性,联合国大会在审查了该委员会的报告后得出结论,建立这样一个法院既值得又可行,并决定由联合国17个成员国组成一个国际刑事司法协会,筹备建立国际刑事法院的具体事宜,该协会于1951年提交了一份规约草案,1953年委员会第二次修订这一草案。1953年规约草案规定建立一个常设法院,法院将对任何“自然人”(natural persons)包括国家元首和其他政府机构人员所犯“国际法公认”的罪行具有管辖权(这些罪行通常认为是在《惩治危害人类和平与安全罪行法典草案》(以下简称《法典草案》)中规定的具体犯罪)。17法院将根据罪行发生地国家以及罪犯的国籍国根据“公约、特殊协定或根据单方声明”授予法庭的管辖权来行使属人管辖。二是促进有关国际罪行法典的编纂工作。有学者指出,历史上编纂罪行法典的设想总是与建立国际刑事法院的设想相伴而行,但是在两个设想之间却没有必要的联系。假如国际刑事法院没能建立,那么国际刑法典没有法院的建立便无处施行。通过国家之间合作或依赖地方诉讼的“间接执行”,很难化解公众对严重违法行为的愤慨。18

我们认为,两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这段较短的期间之所以被誉为国际刑法发展的一次高峰,是因为这一时期的国际刑事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发展相辅相成。国际社会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对国际刑事审判的希冀,步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刑事审判实际操作,进而转入呼吁常设国际刑事法院的建立,这种思维变迁业已表明国际刑法在程序上的行进步伐,在此期间进行的国际刑法典编纂工作同样说明国际刑事审判对实体刑法的迫切需求。自1924年以来,国际刑法学协会一直致力于筹建国际刑事法院和编纂国际罪行法典工作,直至纽伦堡审判时,方始加快实现这种愿望的进程。1946年第一届联合国大会期间,确认了“纽伦堡宪章和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中所承认的国际法基本原则。”191947年联合国大会指令国际法编纂委员会(即国际法委员会的前身)20制定一部总的关于违反人类和平与安全的罪行法典。21决议授权进行工作的内容包括:(1)制定纽伦堡法庭宪章和法庭判决中所承认的国际法的一些原则;(2)起草一部关于违反人类和平与安全的罪行法典,明确指出与第(1)部分提及的内容相一致的地方。22 两年后,国际法委员会遵照决议的精神开始制定“纽伦堡法庭宪章中的基本原则”,并起草“违反人类和平与安全的罪行法典草案。”23 委员会下设一个附属委员会,任命一名专门的报告起草人,起草违反人类和平与安全的罪行法典草案。24 1954年草拟的法典草案虽然仅有5个条款,列举了13种独立的国际罪行,但是国际罪行法典草案的积极编纂和国际刑事审判的成功进行共同构筑了这一时期国际刑法的繁荣景象。

(三)国际刑法发展的低谷(1955—1992)

如果说是国际性历史事件推动了国际刑法的发展,那么自国际社会审判第二次世界大战国际战犯之后,国际社会似乎度过了一段虚假平和时期。然而,由于这一时期没有所谓巨大的历史事件发生,所以国际刑法的发展亦随之处于低迷阶段。

在此期间,国际社会基本上没有进行任何国际性的刑事审判,国际法委员会仍在继续从事一些有关国际罪行法典的编纂工作。正如国际法委员会在1984年的报告中所说,“委员会编纂国际刑法试图遵循的程序是:详审认为构成国际犯罪的违反国际制度(公约、宣言、决议等等)的行为,选择其中一些最为严重的行为,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国际犯罪都会对国际和平与安全产生危害。”25而且国际法委员会还在1988年《法典草案》中,将“offence”易为“crime”,26目的在于增强对犯罪行为严重程度的认识;由于侵略罪的定义迟迟没有定论,乃至影响了整个法典的编纂进程。

这几十年中,尽管国际社会在编纂国际法和创建国际法院方面的兴趣较低,但有关国际犯罪种类的界定却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逐渐从战争罪、危害人类罪等极其严重的国际犯罪转向一些新型的犯罪,诸如侵略罪、种族灭绝罪、种族隔离罪、国际恐怖主义罪行以及非法贩运毒品罪等。1990年,国际社会已经着手处理出现的两类新型的国际犯罪,即环境犯罪27和盗窃核武器和核材料罪。28 这一时期,联合国仍在认真努力编纂国际罪行法典,并积极筹划国际刑事法院建立进程,尽管“冷战”阻碍了这一进程的推行,但自1990年以来国际刑法的发展已逐渐走出低谷。

(四)国际刑法发展的第二次高峰(1992—1998)

1991年以来前南斯拉夫境内发生了严重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的国际性武装冲突,1994年卢旺达境内的武装冲突中也出现了灭绝种族罪和严重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行为的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再次推动国际刑法朝着一个新的峰值迈进。这一时期国际刑法发展的显著特点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其一,国际刑事特设法庭的建立。1992年10月6日安理会正式通过第780号决议建立前南斯拉夫调查战争罪行专家委员会,这个专家委员会负责对前南斯拉夫冲突中的“严重违反日内瓦公约和其他违反国际人道法的行为”的调查和取证工作。291993年2月22日,继专家委员会递交第一份临时报告后,30安理会第808号决议明确规定,“设立一个国际法庭来起诉应对1991年以来前南斯拉夫境内所犯的严重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行为负责的人。”1993年5月25日前南国际刑事法庭(ICTFY,以下简称前南法庭)在海牙正式成立。继前南法庭建立之后,1994年7月安理会通过第935号决议,旨在调查卢旺达内战期间严重违反国际人道法的行为,并建立了卢旺达调查违反国际人道法专家委员会,其中包括调查可能实施种族灭绝行为的专家委员会。同时安理会第995号决议批准了卢旺达法庭规约和审判机制。

我们认为,前南法庭和卢旺达法庭的建立及运作是国际刑法在程序方面的重大发展,这两个法庭的建立从本质上巩固和发展了纽伦堡、东京审判中确立的国际法基本原则。这些进展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法律渊源上的进展。两个法庭都是联合国安理会依照《联合国宪章》的规定并根据安理会决议设立的国际特设法庭,因而两个法庭对及时有效地解决当时历史条件下发生的严重违反人道主义法行为发挥了积极的功效。31二是拓展了国际法原则。两个法庭在纽伦堡法庭和远东法庭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将只由冲突一方承担刑事责任的理论扩展为不受限制,只要行为人实施了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行为,无论其为冲突任何一方均应承担刑事责任。三是进一步糅合国际法和刑法的基本理论。在诉讼活动中,两个法庭合理使用的一些原则沿展了国际刑法基本原则的内涵,诸如并行管辖权的行使问题、32一罪不二审原则的明确适用、33强调司法独立的原则、34犯罪嫌疑人及被告人权利保障和国际司法协助等。

其二,罪行法典草案的编纂与草案的通过。经过国际法委员会、国际刑法学协会等国际性机构积极努力,危害人类和平与安全国际罪行法典草案的编纂和颁行工作顺利完成。1991年《法典草案》的文本正式形成,联合国综合各方提出的意见不断对草案进行分析修订,并于1996年正式通过了《法典草案》。该《法典草案》是历史上确定国际犯罪种类最多的一次,共包含了26种国际性犯罪。35这部法典的制作摆脱了原有国际公约不含刑罚特征的弊端,吸收了现代国际公约及国际刑法发展中逐步形成的有关刑罚适用的规定和特点,如《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宪章》确立的个人刑事责任原则,以及应受到国际刑事审判的国际犯罪等。同时,该法典还充分展示了国际犯罪行为的固有特征:(1)构成国际罪行禁止性行为的明确规定,或依照国际法构成的国际犯罪;(2)通过确立禁止、预防、起诉和惩罚及类似的义务,来间接认可行为的刑罚性;(3)禁止性行为的犯罪化;(4)起诉的义务;(5)惩罚实施禁止性行为的义务;(6)引渡的义务;(7)在起诉、惩罚(包括刑事诉讼程序的司法协助)方面的合作义务;(8)刑事管辖根据的建立(刑事管辖的理论或刑事管辖的优先);(9)国际刑事法院或国际刑事法庭的建立;(10)取消上级命令的辩护理由。36《法典草案》的编纂与通过不仅满足了国际刑事审判活动的法治需求,而且还为常设国际刑事法院的建立提供了属物管辖的选择空间。

其三,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的诞生。1992年11月25日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一项决议,要求国际法委员会开始根据1992年国际法委员会组成的工作组的建议,起草国际刑事法院规约。1994年国际刑事法院规约草案出台,国际社会于是加快了建立国际刑事法院的进程,1995年联合国成立了建立国际刑事法院筹备委员会,1996年10月28日筹备委员会向联合国第51届大会递交了报告,请求扩大筹备委员会的工作范围,并决定于1998年完成统一的公约文本、规约和附加议定书。1998年6月15日至7月17日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世界外交官大会上《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Rome Statute of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被正式通过。国际刑事法院规约的诞生是国际刑法发展的里程碑。这一方面是国际社会各学术机构和国际法委员会积极努力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在世界各国渴望和平、安全与发展的共同期待下,克服各种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之间的差别,求大同存小异的结果。从规约制定的过程及其内容上看,国际法委员会希望尽可能地体现不同的法律文化和价值观念。作为创立国际刑事法院依据的主要法律文件,规约确立了严格的诉讼机制和行政机制,其细微之处囊括了国际刑事法院的各个环节。这不仅为国际刑事法院的有效运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且是国际法在实体和程序上有效结合的典范。

罪行法典草案和国际刑事法院规约的诞生足以表明这一时期国际刑法发展的丰硕成果。那么,此后国际刑法将如何发展,是平稳直线发展,抑或有所振荡,则取决于国际关系格局以及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

⑩ 李斯特是哪个国家的

李斯特是匈牙利人。
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1811年10月22日出生于雷汀,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生于匈牙利雷定,六岁起学钢琴,先后是多位钢琴名家的弟子。十六岁定居巴黎。李斯特将钢琴的技巧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他还首创了背谱演奏法,他也因在钢琴及以上的巨大贡献而获得了“钢琴之王”的美称。
中文名:弗朗茨·李斯特
外文名:Franz Liszt
别 名:钢琴之王
国 籍:匈牙利
出生地:匈牙利
出生日期:1811年10月22日
逝世日期:1886年7月31日
职 业: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
信 仰:基督新教
主要成就:被誉为“钢琴之王”、首创交响诗体裁
代表作品:交响曲《浮士德》、《但丁》;钢琴曲《匈牙利狂想曲》
师 从:车尔尼,萨列里,雷哈

热点内容
国际商法冯辉 发布:2025-01-27 13:25:20 浏览:626
法治对民航的重要性 发布:2025-01-27 13:12:29 浏览:99
党组工作条例清理规范 发布:2025-01-27 13:11:05 浏览:27
新浪司法考试 发布:2025-01-27 13:01:09 浏览:401
道德经中的敬 发布:2025-01-27 12:33:28 浏览:427
江西省工伤管理条例 发布:2025-01-27 12:29:08 浏览:468
我的理想法官 发布:2025-01-27 12:21:41 浏览:169
案例反思道德篇读后感 发布:2025-01-27 12:21:39 浏览:73
民法456 发布:2025-01-27 12:14:19 浏览:822
废品收购站管理条例 发布:2025-01-27 12:12:30 浏览: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