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经济立法
⑴ 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经济立法是几几年写入宪法的
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经济立法是在1993年的宪法修正案上写入宪法的。该宪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1993年3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第八号公布施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年)》第七条规定,将宪法第十五条:“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
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破坏国家经济计划。”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国家依法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1)加快经济立法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五条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国家依法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第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允许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规定在中国投资,同中国的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进行各种形式的经济合作。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经济组织以及中外合资经营的企业,都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它们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保护。
⑵ 1992年后的十年间我国加快经济立法与哪两项重大决策直接有关
肯定有分税制!还有一个不确定,国企改革应该算吧(下岗分流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⑶ 加强经济立法是哪一年修改写入宪法
加强经济立法是哪一年修改写入宪法?
~~~~~~~~~~~~~~~~~~~~~~~~~~~
1993年八届人大通过的《宪法修正案》,
1999年《宪法修正案》第12条、第13条、第16条明确规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而“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是1993年八届人大通过的《宪法修正案》,
⑷ 国家实行社会主市场经济,加强经济立法在几几年
1992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改革开放所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时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史无前例的体制,也是中外经济学经典中从来没有过的一个概念。因此,从理论上说,这是我们党的一次真正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光辉典范。从实践上说,这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一次真正变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一个伟大创举。
(4)加快经济立法扩展阅读:
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大多数国家重点企业进行了公司制改革,企业扭亏增盈成效显著,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和三年脱困目标基本实现。在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同时,私营、个体经济有了较快发展。
市场体系建设继续推进,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迅速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明显增强。财税体制继续完善,金融改革步伐加快。城镇住房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政府机构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国家宏观调控体系进一步健全。
⑸ 试论述加强经济立法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保护作用
http://www.ce.cn/ztpd/hqmt/gnmt/nfc/more/t20031218_255884.shtml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完善经济法律制度”,并指出要“全面推进经济法制建设。按照依法治国的基础方略,着眼于确立制度,规范权责,保障权益,加强经济立法。”《决定》用法律制度保障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完善经济法律制度,加强经济立法,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我国25年来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每当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历史阶段,党和国家都不失时机、坚决果断地推出一系列全局性的关键举措和法律制度,不断为改革和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在法律和制度上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这已成为我们党依法治国的一条极其宝贵的经验,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关键所在。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改革开放,推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国有企业经营体制,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10多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与此相适应,我国的法律制度建设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我国加快了立法步伐,制定了全国性的法律法规1200多件,其中法律400多件,行政法规870多件,地方性法规8700多件。与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相适应,我国在经济法律制度建设上,制定了规范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制度,调整市场主体关系、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证公平竞争的法律制度,改善和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协调发展方面的法律制度。这些成就,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推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实现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的大背景下取得的。法制建设的成就充分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现实要求,又以这些年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为基础。可以说,一方面,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推进,没有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丰硕成果,就不可能有法制建设的巨大成就;另一方面,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有效地调解了社会矛盾,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
正是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日益深化和现代化建设得以充分发展,成为法制建设得以充分发展和不断完善的动力源泉。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实现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的突破和不断完善,消除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从根本上解决了经济和社会深层次问题,为中国在新世纪的经济和社会新一轮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法律上的保障。当前,尽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但是改革开放的任务并未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需要尽快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我国还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矛盾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这些都是改革中亟待解决的课题,也为法律制度完善提出了新的课题。
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市场主体和中介组织法律制度,使各类市场主体真正具有完全的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完善产权法律制度,规范和理顺产权关系,保护各类产权权益;完善市场交易制度,保障合同自由和交易安全,维护公平竞争;完善预算、税收、金融和投资等法律法规,规范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督;完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切实保护劳动者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完善社会领域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http://news.stock888.net/031123/101,1277,292054,00.shtml
经济法的定位与我国经济立法
规范国家干预经济运行中形成的经济管理关系的经济法等等。经济法的定位如何?与同属于经济法律体系的民法、商法的关系是否明确?直接影响到一国的经济法立法及其经济法律体系的建设。我国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经济立法以来,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探索过程中,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是,由于长期未能解决经济法的准确定位问题,致使我国经济立法出现了本可避免的混乱,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主要体现在:经济法立法与经济立法混同,经济法立法与民事立法、商事立法关系不顺,经济法律体系内部层次紊乱,缺乏有机联系,表面上看,经济立法轰轰烈烈,实际上,经济法立法冷冷清清,经济生活中,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微观规制这一基本的市场经济立法领域存在重要法律的空白,导致经济关系的重要方面无法可依,事实上,我国经济生活中现在出现的市场秩序混乱、宏观调控不力、经济执法效果不佳等现象不能不说正是经济法定位不准导致的结果。 回顾我国经济立法的短暂历程,从其内部主要构成部分经济法、民法、商法彼此之间关系的角度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大一统的经济立法时期。以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颁布为分水岭,此前的经济立法建立于大一统的经济法定位基础之上,“经济法理论将属于民法调整对象范畴的横向经济关系,也纳入经济法的调整对象范围,并用民法范畴构造经济法范畴”,经济立法等同于经济法立法,大一统的经济法定位导致了“经济法体系混乱和经济法调整民事关系的失败现象”③。经济法与民法区分,民法与经济法并列时期。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颁布后,民法从经济法中独立出来,形成民法与经济法并列的局面,但是两者的关系仍然相互交织,不甚明了,此时在经济立法的框架中仍是以民法为主,经济法立法数量少、层次低,仍然没有形成气候,这一阶段一直持续到1992年。民法与商法区分,经济法与民法、商法并列时期。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规范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事组织和商事活动为内容的商法价值被发现,商法从民法中脱胎而出,经过一番努力挣扎之后终于被承认为一个新的法律部门,经济法律体系的内容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经济法的地位开始回归,真正意义上的经济立法开始得到关注和发展,经济立法领域开始呈现出经济法立法、民事立法、商事立法共存并行、相互联系而又彼此独立、自成体系的良好态势。但是有不少学界人士和法制实际部门的法律工作者仍在呼吁搞市场经济,应当以民商法为基础,尤其在我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的集中管制历史、公权庞大、公法发达,民主氛围不足、私权弱小、缺乏私法传统的情况下,建设市场经济更应当补上培养私权意识、保障私人权利这一课,优先发展民商。如前所述,民法、商法均是建立在以自由竞争、放任市场自发调节经济为特征的市民社会基础之上的法律规范,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和经济关系的复杂以及国家管理经济职能的强化和国家与社会利益的一体化,民法、商法作为调整社会经济关系主要的、基本的法律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必须让位于更能适应现代经济关系调整需要的经济法。尤其在我国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政府运用经济和行政权力在经济体制建设中起核心作用,而且当前面临的国际环境是:经济全球化浪潮的高涨使各国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关系密切、相互影响加深,各国的经济利益冲突加剧,既要实现全球的均衡发展,又要维护各国的经济主权。我国已加入世贸,作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维护本国利益,发展民族经济,如果没有国家的权威和政府对经济生活积极主动的参与与强力高效的宏观调控,任何缩 。。。。。。http://www.chinaue.com/html/2005-12/2005121215529553.htm
⑹ 我国当前应如何不断提高开放经济水平
1、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转型,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海陆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寄的开放格局。
2、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形成品牌,技术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优势。
3、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便利政策,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4、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优势5、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并且同各国人民齐心协力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式,我们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2、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优化结构、括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外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
3、基本战略:”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4、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5、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6、要有规则意识,要有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有经济安全防范意识
7、形成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⑺ 现阶段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什么
1.国民收入分配均存在向政府倾斜的现象,不仅不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而且也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相背离
2.政府在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的缺位,导致居民不得不自行考虑医疗、养老、教育等诸多方面的支出,从而极大地强化了居民的储蓄动机,压抑了居民消费的欲望,进而阻碍了居民消费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3.政府主导型投资增长促使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但并未带来居民收入的相应增长
4.国家居民获得的社会补助收入付款的支出,总体没有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的获得收益,反而损失对方。
5.证券方面:造成贸易顺差过大、信贷投放过多、投资增长过快等“三过”问题的根源是国民收入分配存在问题,财政对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投入不足,低收入群众收入增长不快,储蓄率和投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
6.官员的腐败,贿赂等行为
解决措施:1.整顿市场秩序,取缔非法收入。现在相当多的非法之徒钻体制的空子,在流通及经济领域大发不义之财,专干那些违法乱纪的事。二是防腐败要警钟长鸣。要一下子完全杜绝腐败是不可能的,但要加大反腐败的力度,持之以恒地把反腐败斗争进行下去,绝不能让我们的公务员队伍中再有成克杰、胡长清之类的贪污腐败分子存在,要想办法从体制上解决反腐败问题。三是要加快经济立法,尽快制定有利于缩小差距的法律
2.“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口号但又没有落实到具体政策上来,如果再加上“效率优先”,同时,市场经济本身是既讲效率,又讲公平;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恰恰是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原则。我们讲等价交换,就是讲公平;有了等价交换,才有竞争,才有优胜劣汰,也才能够有效益。我们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我们的目标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⑻ 国家实行社会主市场经济,加强经济立法是哪一年
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经济立法是1992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改革开放所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时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8)加快经济立法扩展阅读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
2020年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印发 。5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印发 。
⑼ 请简单介绍下维护市场秩序的法律体系及功能
,有的学者将关于市场主体、市场秩序、宏观调控等三个方面的规范性文件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横向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三大门类。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未将关于社会保障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列为与这三大门类相并列的一大门类是不全面的。不过,持上述观点的学者也并没有否认关于社会保障方面的规范性文件的必要性,只是将其列入到了关于市场秩序的规范性文件之中,没有对它们作必要的区别。笔者认为,它们之间虽有联系,但有着不同的基本功能。关于维护市场秩序的规范性文件,其基本功能是实现市场交易、市场管理的法制化,以保证市场运行的有序进行。关于社会保障的规范性文件,其基本功能是从法律上保证劳动者遇到风险时的基本生活需要。所以,不宜把关于社会保障的规范性文件包括在关于维护市场秩序的规范性文件之中。
至于有的学者将关于市场行为、对外开放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同关于市场主体、市场秩序、宏观调控、社会保障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并列地列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横向结构之中是否有必要的问题,这是需要讨论的。其一,市场行为包括市场交易行为和市场管理行为。规范了市场行为,也就维护了市场秩序;要维护市场秩序,必须规范市场行为。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横向结构中列入了维护市场秩序的规范性文件之后,再加上规范市场行为的规范性文件,将会造成不必要的重复。其二,关于促进对外开放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实际上也已经包括在规范市场主体、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宏观调控、完善社会保障方面的规范性文件之中了。因为这四个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并不只是涉内的规范性文件,而且包括涉外的规范性文件和涉内涉外统一的规范性文件。如果在对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规范性文件划分为上述四个方面规范性文件之后,再加上一个促进对外开放方面的规范性文件与之并列,这就会出现划分的子项互相交叉,界限不清。
三、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意义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能够引导、推进和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利于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动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来论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意义:(一)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对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作
用来看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有助于引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法不仅肯定已经取得的成就,保护现实生活中合理的事物,而且可以作出纲领性的规定,促进事物合乎规律地向前发展。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规范性文件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作出明确规定,就是把反映客观经济规律要求的经济体制改革方向规范化、法律化。这是运用法律的形式,预先地、有计划地把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引导到符合经济规律的轨道上来,从法律上保证经济体制改革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以利于实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为了保证经济体制改革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规范性文件中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作出规定,使这些措施规范化、法律化,有助于国家机关、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严格地遵守和执行这些措施。同时,规定了经济体制改革措施的上述规范性文件具有强制性,就可以依靠国家强制力来排除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阻力,落实需要采取的措施,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有助于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从法律上保护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有助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稳步发展。通过经济立法可以把经济体制改革中建立起来的、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现代企业制度、市场交易和市场管理制度、宏观调控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在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规范性文件中肯定下来。同时规定,对破坏这些新制度的任何单位和个人,要按照情节轻重,依法追究责任。这就赋予了上述新制度以高度的权威和必要的稳定性,使其成为人人必须遵守的制度。否则,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不可能得到巩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不可能顺利建立和不断完善。
(二)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纵向结构的多层次规范性文件的作用来看
前面,笔者已经论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根据宪法的有关规定制定的作为最高层次的基本规范性文件,对于其他各个层次的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实施能够发挥指导作用,有助于实现市场经济法制的统一。同样的道理,其他任何一个相对较高层次的规范性文件,对于与其相比属于较低层次的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实施也能够发挥指导作用,有助于实现市场经济法制的统一。这里不作赘述。
(三)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横向结构的几大门类规范性文件的作用来看
规范市场主体的规范性文件的作用,主要是有助于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合格主体,能动地参与市场竞争,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维护市场秩序的规范性文件的作用,主要是有助于完善市场规则,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有效地反对垄断,制止不正当竞争,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实现市场功能。
加强宏观调控的规范性文件的作用,主要是有助于发挥宏观调控的长处,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防止或消除经济中的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调,优化资源配置,更好地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
完善社会保障的规范性文件的作用,主要是有助于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劳动力资源,保护劳动者的基本生活权利,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四、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对策
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必须加强经济立法,提高经济立法的效率和水平。为此,应该采取以下主要对策:
(一)经济立法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中国的经济立法,应当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具有完整体系的科学理论。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三个有利于”,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中国的经济立法,尤其应当注意以适应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作为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以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
(二)经济立法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为了使经济立法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以实现经济立法的系统化和科学化,中央和地方具有立法权的国家权力机关与国家行政机关都应当编制各自的立法规划。这种立法规划可以是以经济立法为重点的综合性立法规划,也可以是属于专门立法规划范围的经济立法规划。这种立法规划一般应当包括短期立法规划和中期立法规划;有条件的还应当编制长期立法规划。立法项目是立法规划的主要内容。确定立法项目前,要深入调查研究有关立法的历史和现状,了解立法的需求和条件,进行立法预测。在确定立法项目时,要着重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立与改、废的关系。对于尚未制定而有必要和可能制定的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规范性文件,应列入立法规划,及时制定;对于过去制定的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规范性文件,也应列入立法规划,尽快修改或废止。二是完整性与开放性的关系。在立法规划中,不同层次、不同门类的立法项目,应互相配套,力求完整。但是,人们依据目前的认识所编制的立法规划,总不可能与未来的实际情况完全相符。因此,立法规划不能订得过细、过死,而要具有开放性,以便为其发展和完善留下余地。在确定立法项目后,要正确处理严肃性和可变性的关系。对于已经通过或批准的立法规划,要严肃对待,认真实施;但发现原定立法项目确有不妥的,应该调整或变动立法规划,补充、修改立法项目。
关于经济立法的步骤,从总体上讲,在中国,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要分三步走:在八届人大任期内,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框架;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到201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
(三)经济立法要加快步伐,提高质量
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12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现在立法的工作量很大,人力很不够,因此法律条文开始可以粗一点,逐步完善。有的法规地方可以先搞,然后经过总结提高,制定全国通行的法律。修改补充法律,成熟一条就修改补充一条,不要等待‘成套设备’。总之,有比没有好,快搞比慢搞好。”[9]这些论断,对我们当前的经济立法也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中共中央和全国人大一再强调要“加快经济立法”[10]。为什么要加快?因为加快,能够进一步解决“无法可依”的问题;慢了,不适应客观需要。加快经济立法,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有与无的关系。目前,有的层次、有的门类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规范性文件尚处于空白状态,无法可依。因此,在条件成熟时,应该抓紧制定新的规范性文件,尽快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二是多与少的关系。目前,有的层次、有的门类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规范性文件虽然有了,但数量少,供不应求。因此,应该根据实际具备的条件,抓紧制定一些新的规范性文件,尽快解决由少到多的问题。总的来说,供应短缺是当前的主要问题,但也不是越多越好。不能片面地认为,既然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既然要依法管理经济,有关规范性文件“多多益善”;更不能由于部门和地方利益的驱动,为扩大本部门、本地区的权力而立法,从而损害全局利益。因此,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规范性文件中某些较低层次的规范性文件相对过剩的现象,也需要防止和克服。三是粗和细的关系。要加快经济立法,就不能不切实际地要求规范性文件的条文越细越好。当然,我们也不主张越粗越好。应该说,有必要、有可能细的时候,细比粗好;有必要细但条件不成熟时,可以先粗一点,然后逐步完善,由粗到细。实践表明,有些规范性文件即使条文粗一点,也比没有好。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以来,国家的经济立法得到大力加强,各种经济法律、经济法规、地方性经济法规、经济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数量迅速增加,质量问题也更多地暴露出来了。因此,在继续加快经济立法进程的同时,必须“提高立法质量”[11],以进一步解决由于某些规范性文件质量不高而出现的“有法难依”的问题。快与慢是一个速度问题。加快立法,必然带来数量的迅速增加。因此,立法的速度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数量问题。数量与质量是对立的统一。既不能片面强调经济立法的数量而忽视经济立法的质量;也不能片面强调经济立法的质量而忽视经济立法的数量。经济立法的质量问题,实质上是经济立法的科学性问题,其根本标准是符合客观规律,符合实际情况。为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使我国制定的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规范性文件,符合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和我国的实际情况。
(四)经济立法要立足现实,面向未来
进行经济立法,要立足现实,从实际情况出发。要深入实际,特别是改革开放和经济法制建设的实际,了解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要根据实际具备的条件,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制定、修改、废止什么规范性文件,涉及哪些内容,必须从实际需要出发,以是否具备条件为转移,不能带有主观随意性。
进行经济立法,要面向未来,而不能囿于现状。要根据事物发展的规律,在规范性文件中提出奋斗的目标,指明前进的道路,将经济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规范化、法律化,引导和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关于立法的方式问题,同步立法虽然是基本的、主要的,但超前立法也是需要的。所谓超前立法,是指对将要形成的特定社会关系预先作出调整规定的立法方式。那么,在某种社会关系尚未形成时就超前对其调整作出规定是否就不符合实际呢?离开了经验谈超前立法是否科学呢?笔者认为,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建立在科学预测基础上的超前立法是符合实际的,可行的。至于经验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正确指出:“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识。……所以,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的和间接经验的两部分。而且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人则为直接经验。”[12]超前进行经济立法,对于立法者来说固然尚无直接经验,但可以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如果在他人为直接经验的知识是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那么这些知识就是可靠的。所以,立法者离开了任何经验谈超前进行经济立法是不科学的;立法者从实际出发,借鉴他人经验(如果是属于可靠知识的话)超前进行经济立法是科学的。
(五)经济立法要优化规范性文件起草班子的结构
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规范性文件质量的高低和作用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规范性文件草案的质量状况;该规范性文件草案的质量如何,同它的起草班子的结构是否优化关系极大。
多年以来,我国经济法律、法规的起草工作,主要是由国务院有关经济主管部门组织其有关人员或以其有关人员为主组成起草班子进行的。这样的起草班子比较了解该部门的情况,熟悉有关业务,具有实际工作经验,这是好的。其弊端是,容易产生片面强调局部利益,部门之间的意见难以协调,影响了经济法律、法规草案的质量,延缓了经济立法的进程,加大了经济立法的成本。因此,今后的经济立法应该注意优化起草班子的结构。
笔者认为,要组织一个强有力的、高水平的起草班子,不仅要求其成员的素质要好,而且要优化结构。这样的班子应该包括多方面人才,特别是以下三类人员:一是超然于部门利益的有关机构[13]中具有较高水平的立法人员;二是有关法学、经济学等专业的专家和立法研究专家;三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一定理论素养的业务骨干。针对以往重视专家不够的情况,今后要注意加大专家参与起草工作的力度,切实发挥他们在经济立法中的作用。[14]那么,采取何种办法使起草班子切实得到优化呢?办法主要有二:一是采取行政手段,调兵遣将,组织起班子;二是引入竞争机制,采取招标投标的办法来选定符合要求的起草班子。笔者认为,一般来说,后一种办法具有较多的优越性。这也就是在所有参加投标的班子中,看哪个班子的人员素质更高,结构更合理,完成起草任务的措施更得力,经费更节省,等等,就确定哪一个班子承担起草任务。
(六)经济立法要大胆吸收和借鉴国外的立法成果和经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面向世界市场的开放型经济。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中国要走向世界,发展外向型经济,参与国际分工,参加国际竞争,开拓国际市场,把中国的市场同国际市场连接起来。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市场经济立法时,大胆吸收和借鉴国外市场经济立法的成果与经验。但是,又要避免盲目性。不能以国外市场经济立法的模式作为评价我国经济立法状况的标准。
为此,有必要对国外市场经济立法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系统研究,全面分析,区别对待。凡是体现人类文明发展共同成果的、国际通行的规则和惯例,我国进行市场经济立法时要注意与其必要的衔接。凡是外国市场经济立法的成果和经验,对于该国是比较好的同时也适合我国的情况和需要,应该大胆学习;对于该国是比较好的但并不适合我国的情况和需要,就不能学习。凡是外国市场经济立法走过的弯路,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总之,一定要从我国的国情和实际需要出发,大胆吸收和借鉴国外市场经济立法的成果和经验。
⑽ 中国近代第一次经济立法的影响
当代中国经济立法的历程可以分为下列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这一阶段自新中国建立到党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计二十九年时间,中国大陆共颁布一千七百多种重要法规,其中经济法规占半数以上〔1〕。 但此时的经济法尚未以一门专业法学和一项独立的法律部门的形式出现,所谓“经济法”只是行政全面控制经济的法律表现,是计划经济的工具,它主要调整国家在组织领导经济生活中的纵向关系,其实质是经济领域中的行政关系,它往往与党的政策混为一体。因此,这时的经济法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法。 2.第二阶段: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时期(1979—1991)这期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达104部,其中经济法48部,约占50%,平均每年有四部经济法出台〔2〕;国务院发布或批准的法规596部,其中经济法规425部,约占71%,平均每年颁布33部经济法规〔3〕;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发布的地方性法规2483部,其中经济法规611部, 约占25%〔4〕,平均每年发布47部经济法规。 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次经济立法高潮。 这次经济立法高潮开始于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1979年叶剑英同志在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强调:“我们还需要经济法”。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经济立法的重要地位。宪法直接提到要制定的法律有39个,而其中经济方面的法律12个。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进一步指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国民经济发展,使越来越多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准则需要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国家立法机关要加快经济立法。”从此,中国的经济立法工作驶上了快车道。 此期间经济法学成为一门专业法学,法学家们开展了一场关于经济法本质和调整对象的大讨论,最终纵横统一(管理协作关系)论占据主导地位,它反映了有计划的市场经济时期我国经济立法的特质和内容。与此同时,许多院校成立经济法专业,1981年国务院成立经济法规研究中心,开始为经济立法奠定理论基础。这一时期的经济立法与经济体制改革密切相连,经济立法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工具。 3.第三阶段:市场经济时期(1992年至今)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四大以及全国人大《宪法修正案》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成为中国经济立法的根本任务,七届人大于1992年通过的法律法规共16件,其中经济立法6件。国务院发布或批准的法规性文件共84件, 其中大部分为经济法规〔5〕。1993年八届人大共通过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33件, 其中经济法方面12件。八届人大常委会于1993年12月召开座谈会,确立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该规划共列入立法项目152件, 其中列入第一类属于在本届内审议的经济立法53件;列入第二类属于研究起草阶段的经济立法37件。1994年八届人大又通过经济法律20件〔6〕。据报道, 八届人大常委会决心在5年任期内大体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在这一阶段,我国经济法的概念才开始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法的概念接轨,即“经济法是国家规制市场经济的法律”,经济立法的前景从模糊走向清晰,立法规划逐步系统化。乔石委员长在八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指出,当前中国经济立法(即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①规范市场主体的法律;②调整市场主体关系维护公平竞争的法律;③加强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协调的法律;④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市场经济的许多重要的基本法如《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票据法》等均在此期间出台,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第二次经济立法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