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主动权
❶ 道德性对于公司的发展有什么好处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
企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①加强道德建设有利于提高企业层次
企业道德蕴涵着企业是各种权利和义务的道德实体。企业的行为必须是负责任的,即企业的行为要顾及到消费者和其它社会成员的权利。随着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的变化,人们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满足于企业提供优良的产品和服务,而且希望企业能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如环境保护,对员工、竞争对手、所在社区负责等。这些都要求企业要加强道德建设,提高自身层次,这样才能适应环境变化,把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在世界500强企业中,除了先进的技术、严格的管理、旺盛的创新意识、崭新的人才观念外,无一例外,都拥有企业自身的道德行为规范,而且都对企业道德建设和实施非常重视。如索尼公司提出:“以提高索尼集团的企业价值为经营的根本,把自觉性和自律性的道德标准作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成功的企业都向我们展示了道德建设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道德建设不仅是企业环境变化的要求,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
②加强道德建设有利于提高企业控制的有效性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和社会经济实体,必须以生产经营为中心任务,即要追求经济和利润的最大化。为了实现企业目标,需要对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行为进行约束。企业制度以其强制性、严格性对人的心理产生震慑作用,影响员工的行为。但如果仅以制度进行约束,势必造成生产经营和资源配置的扭曲、僵化,使企业走上畸形的发展道路。而企业道德具有柔性,能在企业制度触及不到的地方发挥作用,调节不同成员在企业活动中的非正式关系,影响员工的行为。所以,道德建设能弥补制度控制的不足,提高控制的有效性。事实上,道德建设也是一种事前控制的手段。由于环境的变化,企业的层级之间、工作团队之间的关系要发生相应的变化,企业已不可能对每个工作单元每一时刻进行全面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员工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个人道德素质的高低,加强道德建设有利于提高员工的个人道德素质,可以起到事前控制的作用。
③加强道德建设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对于企业竞争力,我们经常提到的是企业核心技术、内部管理、营销能力、企业文化等,这些都是企业外在竞争力。支撑这些外在竞争力的是企业的道德。企业规模越发展,道德对外在竞争力的影响越大。一个没有道德的企业,它的外在竞争力也不会持久。这是因为:一方面,企业竞争最终是对消费者的竞争。消费者不仅对产品质量、适用性很注重,而且会更愿意购买那些诚实经营、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服务,加强道德建设可以为企业赢得更多的消费者。另一方面,企业员工在充满信任、责任感和抱负的环境中能够取得最富创造性的成果,而这样的环境只有在诚实、信赖、公平、尊重价值观的基础上才能建成,加强道德建设有利于开发企业的潜能,增强企业对社会的供给能力。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企业的竞争就是道德的竞争。
❷ 以道德为话题的优秀议论性散文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经济时代,但它更是网络经济时代,随着网络进入千家万户,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深刻变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脑作为一项不可缺少的教育投资已成为城市居民家庭中学习和休闲的主要家电。上网的目的有娱乐、聊天、搜集资料、收发电子邮件和玩游戏。网络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也为他们创造了精彩的娱乐时空。网络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
青少年作为一个庞大的上网群体,面临网络的种种挑战和考验,关注青少年这个群体在网上的表现,重视和加强青少年网德的建设,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青少年怎样拒绝网络不良诱惑我将在本文和大家探索。
网络连接了世界,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越来越深刻地进入了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对社会的发展构成了一种不得不面对的新环境变量。对青少年来说,网络是一片没有国界、没有传统藩篱、没有师长管束、崇尚自我的、可以标新立异的领地。它对学校德育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网络所具有的特殊性,如网络的开放性、其隐蔽性、无约束性和虚拟性,对青少年的道德成长环境已构成了挑战。比如:
1、散布垃圾信息。网上的信息垃圾,有相当一部分是青少年制造的。有的同学为了某种个人目的,滥发垃圾邮件,或到各网站的BBS上发表毫无价值的垃圾帖子,还出入各聊天室中,用毫无意义的字符或垃圾信息干扰他人的交流。更甚者公然在网上散布下流淫秽、封建迷信、反动的信息。
2、进行网上欺诈。网络的隐蔽性使别人很难知道你在上面干了什么。一些青少年利用网络的这个特点,在各种聊天室、留言板、及时通讯工具、电子公告板中(BBS)或散布谣言,制造事端,或设置陷阱,骗取钱财。
3、进行高智商犯罪。现在许多计算机病毒都是通过网络传播的,一些青少年利用所掌握的计算机技术,制造、散布计算机病毒,给个人和集体带来经济损失;还有一些人,为了证明自己技术高超,充当“黑客”,利用计算机安全漏洞,远程侵入网站服务器或者他人的机器,危害公共信息安全。还有的利用工具窃取他人上网账号、电子邮箱密码,损害他人利益。
4、侵犯知识产权。目前互联网数以百万计的个人网站(主页)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青少年建设维护的。其中许多站点以提供下载、刊载文学作品为主。这样很容易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
5、言行不检点。由于缺少约束,网上不文明言行随处可见。
我们不能无视已经在青少年身上发生的一系列网络社会问题,更不能容忍由于这些网络社会问题而日渐引发的青少年道德失范问题。因为网上的道德失范会影响现实人格的健康发展,今天的失范最终会铸成他们终身发展的遗憾。可以这样说,由于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已经形成一个新的思想文化阵地和思想斗争阵地。
说到底,网络是一种新的技术工具,它本身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它给德育工作提出严峻挑战的同时,也为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利用网络开展德育工作,具有传统德育工作不可替代的优势。今天的学校德育与网络共处一个时空,时刻面临着网络传媒的冲击与挑战,学校围墙再也无法阻隔网络的渗透。当学生坐在电脑屏幕前,轻点鼠标,往来于网络空间时,最终决定其道德言行的就是他们自己的道德选择。通过对学生的深入了解,我们发现,一个人在现实中具有什么样的道德品质和素质,在网络生活中他会表现出同样的道德素养,一个人在生活中没有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和素养,在网络环境条件下,倒是有可能因为网络的隐蔽性、匿名性而大量的体现出来。
网络环境所要求的道德,是一种以“慎独”为特征的自律性道德。“慎独”即在个人独处之际,没有任何的外在监督和控制,也能遵从道德规范,恪守道德准则。只有上升到道德习惯和道德信念的高层次上的自律性道德,才能有效地规范个体的网络行为。
长期以来,我们的道德教育强调以服从为主,忽视了学生是道德教育的主体,不能充分发挥他们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不能使他们形成最基本的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道德品质,更未将这种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内在道德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灌输、强制、片面的道德教育方式,尊重学生,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遵循理解、尊重和信任的原则,把正面疏导作为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方式,启发他们的道德思维,自主建构正确的道德理念,培养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培养青少年正确的网络道德观是全社会的重大责任,关键在于形成一个社会、学校、家庭、媒体各方面结合的网络道德教育体系。而学校是这一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设施,构建校园德育网络体系,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与管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努力创建一个纯净、文明的网络环境。
主动为学生创造在学校上网的条件。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网络设施,有可能的话,再建造一个校园网吧,在课余时间对全体学生免费开放和使用,为学生创造在学校上网的机会,这样可以把学生从社会不适宜的网络环境中争取过来,在校园网吧里,学生可以在校内自由上网,及时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老师可以有效地监控学生的网上行为,并通过强有力的网络环境的感染力量实现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保证网络交流的自由、开放和民主。学校要充分利用网络的特点,最大限度地保证网络交流的自由开放和民主,鼓励学生把自己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存在的情绪与困扰,通过网络直接反映、直率表达,这才有利于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把握问题的关键,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使学校德育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现实,最终达到入脑、入心、入情、入理的德育绩效。
作为传统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大多具备较强的道德水准和较高的个人素质,在数量上与质量上面都具备大规模实施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条件。因此,提高教师的网络素养,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增强对学生网上生活和网络道德发展的指导是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强有力的德育队伍。
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自制能力弱,猎奇心强,还未形成较成熟的是非观,容易受到误导误入歧途;但如果受到良好及时的引导,也能顺利度过网络人生的危险期。初、高中年龄段的青少年,会对年轻教师产生崇拜感、亲近感,可以利用教师权威进行言传身教,增强对学生网上生活和网络道德发展的指导,掌握德育主动权。由于网络道德教育方式偏重于倾心交谈,教师把自己和学生摆在平等的位置,更能引起思想共鸣,能更好地达到效果,最终使更多的老师成为学生生活中的良师、互联网上的益友。
学校虽然是德育的主渠道,但仅靠学校自身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家庭、社会各方面都应当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以形成协调一致的教育网络。由于多数父母对网络知之甚少,大部分家庭没有承担起对青少年指导与监督的责任;学校有责任、也有能力为家长进行培训,举办家长学校,让家长也懂得一些网络知识,提高家长的网络安全和网络道德意识,发挥家长对孩子的监护和指导的作用。把好孩子在家上网这一关。
网络传播管理主要依托三个途径:网络立法、道德自律和技术控制。相对于前两者而言,技术控制是最客观的手段。网络信息五花八门,内容杂乱,对于毫无防范能力和意识的教育对象来说,网络不良的诱惑难以抗拒。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尽快制定和完善网络法规,使网络发展从无序到有序。在全社会倡导网络文明,形成健康的网络文化;加强网吧管理,遏制网络污染的形成和传播。运用法律手段既可以避免网络犯罪行为,又可以为学校德育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净化网络空间。
互联网极大地丰富了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也极大限度的发掘了青少年的潜能,有些同学凭借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增强了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了学习和自身的成长。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形形色色的思潮、观念通过互联网影响、冲击着青少年们,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1、网络的复杂性容易使青少年产生思想混乱。目前西方国家掌握着互联网的统治权。计算机、互联网的技术标准是他们制定的,计算机设备绝大部分由他们研制。尤其是网络内容,95%是英文信息,中文信息还不到1%。国际上共有大的网络数据库3000多个,70%以上在美国。西方国家自觉不自觉地利用这种网络话语霸权进行思想、文化的渗透,这对于我们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肯定是一个冲击,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一个挑战,这就对我们抵御西方意识形态和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袭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2、网络的开放性容易对青少年造成信息污染。互联网中来自各种不同信息源的信息数量按几何级数不断增长,它以最快的速度,向人们提供了最新、最奇、最多的信息。互联网海量的信息为青少年洞开了一个全新的宝库,使他们自由自在在信息的海洋遨游,吸取自己所需要的养分。但同时网上信息也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其中宣扬色情、反动、暴力、封建迷信的网站多如牛毛。青少年心理还不够成熟,社会经验不足,认识水平相对比较低,他们的是非判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还不足以抵御这些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不良信息的“污染”对象。一部分同学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更有甚者,产生对网络的过分依赖,成为“电子海洛因”的“吸食者”,染上“网络成瘾症”,不思进取,荒废学业,对自己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
3、网络的虚拟性容易造成青少年人格的扭曲。网络被称之为报纸、广播、电视之外的第四媒体,可以及时传送文字、声音、图像,其便捷性与交互性是其他媒体所不能比拟的。青少年可以通过网络很方便的与人交流,可以很容易地结交志趣相投的朋友。网络中人们的交往主要是人、机对话或计算机为中介的交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存在机器的阻隔。人们终日与电脑终端打交道,而缺乏有感情的人际交往,这易使人们对现实生活中他人的幸福和社会发展漠不关心。中学阶段是人们人际交往形成的重要时期,由于网络交往与传统的具有亲和感的人际交往大不相同,往往难以形成真实可信和安全的人际关系,青少年一旦在网络交往中受骗上当就容易对现实产生怀疑、悲观和敌意的态度。
4、网络的隐蔽性会造成青少年道德弱化。网络具有高度的隐蔽性。每个人在网络上的存在都是虚拟的、数字化的、以符号形式出现的,人与人的交往也表现为符号与符号的互动。互联网有一句名言:“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上网的人因为缺少“他人在场”的压力,“快乐原则”支配着个人欲望,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人性中恶的一面,会在这种无约束或低约束的状况下得到宣泄。青少年网上道德感的弱化会直接影响网络的建设,其次也有可能波及青少年现实生活中道德行为。
青少年是上网的一大群体,他们在网上的表现,直接反映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关系到网络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青少年的网德建设,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维护网络的纯洁与安全。不良信息蔓延,其危害不可低估。它很可能使学生变得“情趣低俗、道德沦丧、理智消解”,成为教育的“半成品”甚至“危险品”。
道德是一种内在的发展过程,而不是靠外部势力强制发展的。学校德育应按照德育发展的规律,积极激发学生的内在认知结构发展变化,使学生主动要求向更高阶段发展。因此,更高形态的自律道德不是靠关闭网站、不准学生上网这种消极而愚蠢的法律策略生成的。网络德育建设应该真正赋予网络社会中的学生道德主体以自由选择道德取向的权利,从而唤醒和培育个体自觉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追求,启发个体的道德觉悟,激发个体的道德热情。由此,学生个体才能获得真正的道德自由和自律品格,主体意识将真正觉醒,主体意志与品格将得到更充分的锤炼,道德主体的地位将真正得以确立。在网络道德建设过程中,教育者不应也不可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被教育者的头上,而应积极的引导并充分发挥学生的道德主体作用。
青少年怎样拒绝网络不良诱惑是一个道德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是社会问题就需要大家一起来努力解决,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树立起榜样、监督和宣传良好的精神,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和成年人都要营造的大环境。
也许每个人成长路上都会有各种不良思想的侵袭,但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被坏的思想圈住,往往附加在上面有许多客观因素,但这些因素绝对不是我们自甘堕落的前兆。青少年怎样拒绝网络不良诱惑,最重要还是由心入手,使青少年有一个良好健康的心态,这样再大的不良诱惑,也只能是过眼云烟,瞬间即逝。
最后,强调一点,只有大家关注和一起营造一个健康的环境,在多方面的努力合作下,青少年都会正常度过自己的青春期,有了自己健康成熟独立思考能力后,不良诱惑也不攻自破。
❸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两个原则不一样,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教师职业道德是随着教育的发展而发展的。春秋以前,教师职业道德虽然已经出现,但很不系统,往往夹杂于政治道德之中。春秋时期,孔子办私学,广收门徒,创立了许多有关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理论,并以《论语》一书集中反映了出来。其中较为著名、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有:“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体现了一种有关“学”“诲”的师德。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体现了一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师德。 此外还有热爱学生、有教无类、不耻下问、知过而改、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等有关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著名言论,形成了我国教育史上的第一个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孔子而后的百家争鸣时期,荀子、墨子、孟子等对教师职业道德体系进一步发展如荀子在强调教师要以身作则的同时,又提出教师须具备的四个条件:“尊严而惮”、“耆艾而信”、“诵说而不陵不犯”、“知微而论”,实际就是在德行信仰、能力、知识等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汉代的董仲舒把“三纲五常”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又说“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指的是教师的道德品质、知识才干、言谈举止等。 唐代韩愈将师德列于对教师要求的首位,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宋元明清又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作了进一步的发展。
如朱熹提出把“博学”、“审问”、“慎思”、“明辩”、“笃行”作为教师的道德规范。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则认为“德以好学为极”、“欲明人者必须先自明”。
(3)道德主动权扩展阅读:
负面报道:
2012年12月,多位华师大二附中97届毕业生在微博上“实名举报”中学时代的物理老师张大同“多次以检查身体为由,对在校男学生做出有违师德的举动”,校方进行调查后,当事教师被免职解聘。
2013年5月,国内发生海南幼女开房案,之后媒体又陆续报道了一些关于教师猥亵侵犯学生的案件,引发了人们对于师德的关注。同年12月,央视新闻调查节目播出《性侵犯:隐蔽的罪恶》,再次报道了张大同事件。
❹ 为什么别人总处于道德上风
这些年在网上有一些非常奇怪的而且很矛盾的论调,比如很多男生会说,不要对女孩子太好,否则她会不懂珍惜。但是有更多女孩子会说,我什么都不图他的,只要他对我好就行。或者,女孩子是没有爱情的,谁对她好她就跟谁跑了。
为什么女生明明要的是男生对她好,但是很多男生却又说不要对女孩子太好呢?这里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人不求人一般高
除了在感情上,我们可以看到在生活中有一类人确实是这样,他们在与人交往中确实很”好“,别人找他借钱,他从来都会借;别人叫他带饭,他也总是会带;别人开他玩笑,他也总是不生气;总之,他就是任劳任怨地对待着身边的人,觉得自己就是感动天感动地为什么就是感动不了你。
但其实,换作旁观者,你会发现他们所谓的对人”好”其实是他有求于人。用比较准确的话说,是在某一方面对他人有一定的依赖心理在作祟。比如,被人欺负了有怒不敢言,为了保护自己而做出的一些妥协性的委曲求全行为,其实是依赖于别人能够放过他,所以竭力讨好对方;这只是弱者为了求生存的一种自保手段。
再比如,当别人找他借钱,他其实是不想借的,但出于害怕得罪别人的心理,他借了,其实他就是怕当别人找他借钱的时候他不借,这时候自己就少一个朋友,怕如果以后自己落难了会孤立无援,身边没有人帮他。
还有被绿茶婊豢养的备胎,都是当面对人嬉皮笑脸,内心却不知道骂了她多少次骚婊子贱货了,他们之所以可以做到对女神的无条件付出,更多的就是害怕他不付出,女神就再也不理他了,他们害怕得不到,所以当女神对他提出要求的时候他不敢拒绝,甚至稍微有点生气的时候,他就上赶着去哄她,给她发红包买礼物……
你所谓的“好”,其实就是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别人那里
当一个人有自己的目的,却需要依赖于别人才能实现的时候,这时候就需要看别人眼色行事了,这样的情况最常见的就是男追女。
很多人在与自己喜欢的女性交往时,常常都是竭尽讨好献媚之能事,各种恭维话、假关心、尬聊、礼物等等一拥而上,为的就是能够让对方给予自己爱的回应,就把“求爱”这件事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女孩子身上,让她来决定自己的命运。而不是在与女生交往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语言来提供价值“攻”对方的心,让对方无力抵抗,不由自主逐渐地从不喜欢到喜欢和欣赏自己。
两者看起来好像感觉好像没什么不一样,但完全就是天差地别。
这相当于两个人都是在同一家公司工作想要升职加薪提高待遇,A是靠给领导拍马屁送礼,想要领导给他升职,而B则是懂得给领导分忧,除了能够在工作上做出成绩,还能在生活上协助领导。A的所作所为对于领导来说没有任何价值,只会让领导觉得棘手和难办,想要对A应付了事;而B的所作所为则会让领导觉得他不可或缺,为了把他留在身边一直帮助自己,一定会想尽办法提高他的待遇。
所以别人是不是喜欢你,真的跟别人一点关系都没有,完全取决于你自己怎么做,而很多人对别人所谓的好,其实就是心里对他人有所求,也就是说自己的事能不能成完全看别人脸色,这就相当被动了,你自然就不敢随便拒绝和得罪别人,别人就算对你吹胡子瞪眼,你也只能赔笑脸,连一句怨言也不敢有,会生怕自己。
而被人讨好和献媚的一方,往往会有如下几种反应:
1、排斥和反感
这种反应往往出现的就是在男追女时,女对于男的反应,经常就是男找女聊天,男的聊天表现出没话找话说的尬聊状态,女的就会尽可能地不回或者冷漠处之,希望对方知难而退。还有男送女礼物,女孩也会尽可能地回礼或者转钱给男的,因为害怕对方会纠缠自己。
这种排斥和反感,就是因为感觉到”不妙,这货不会赖上我吧“的这种感觉,因为很明确地感觉到对方有明显的”索取倾向“,或者打一些其他的主意,就自然会产生一些抵触情绪,不想与对方发生过多的纠葛。
2、利用
常见于绿茶婊豢养备胎,就算她发现别人对她有动机有目的,她虽然心里反感,但这反而给了她无条件接受别人礼物和好处的理由,因为她在心里会认为既然你没安好心,那我也就不跟你客气了,谁叫你自己贱,这不怪我。
所以这种人会恰当地给对方一些回馈,以获取对方更多的投入,但是只要对方给得不够或者要求太多,她就会通过假装生气这样的方式来吓唬对方,让对方再次乖乖向她进贡,直到她满意才行。
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就是绿茶婊往往会挑那些看起来性格比较弱比较好欺负的男的下手,因为她们知道这样的男的即便你搞了他的钱,他也不能拿她怎么地,所以我们看到绿茶婊的受害者,往往就是那些性格比较懦弱,处理事情缺乏自信和主见,而且手段不够强硬的”屌丝“。
3、嫌弃和不齿
有的人去讨好和献媚别人的时候,经常会看到别人对自己虚伪的赞美露出不齿和嫌弃的神色,就看不惯你那一副奴颜婢膝的贱样,觉得你这人做人没什么骨气和志气,发自内心地瞧不起。
这常见于有一些内心比较骄傲的女孩对于追求者的反应,她们觉得这些人整天不务正业还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自己没什么资本不求上进,总寄希望于说两句恭维话就能泡到女神,这无异于白日做梦。
4、恨铁不成钢
这往往是身边比较亲近的人对这类人的反应,就会觉得这样的人不知道自己好好争气,活出自己的精神头来,反而要去作贱自己,不能将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为了得到一些东西连脸都不要,任人在自己头上拉屎撒尿,自己折磨自己,这又是何必呢?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当这种依赖性比较强,不重视自己尊严的人,生活当中他们真的出了什么事情,身边的朋友往往都不愿意帮他,因为觉得帮他等于是害他,即便帮了一次也不会每一次都帮,或者帮的次数多了之后明显就会出现不耐烦的情绪。
比如说有的人就是那种不管什么事都喜欢去问别人,别人可能一次两次还愿意给他出出注意,但是次数多了就很不耐烦了,就会觉得你丫自己没脑子么?明明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为啥每次都要来烦我?
为什么这些人明明对人无害,却会落得如此下场?
主要是因为自尊发展水平低下,觉得自己是弱者,所以在遇到问题和困难的时候,总是希望别人可以替自己搞定,而不愿意自己独立去面对和克服困难。
所以这样的人最主要的特征就是缺乏主见和清晰的目标,比如像那些被绿茶婊吊住的备胎的手段主要就是靠生气吓唬他,比如有的女的就说你根本就不爱我,连我喜欢的包包都不肯买给我,以后不要联系我了。这就吓得很多屌丝赶紧去ATM取钱或者找朋友借,但是这样的后果就是让下一次她变本加厉地向自己索取,直到把自己榨干为止。
但如果比较有清晰的目标的人,就会很清楚如果现在满足了对方,以后就一定会每一次都向自己伸手要,能不能把对方弄到手不说,可能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早就被榨干了。所以很明显对于别人的无理要求当然要拒绝。
而拒绝不一定是要直接拒绝,可以是其他的方式,比如可以承诺对方说明天去取钱,让对方先陪自己去商场看看,选好颜色和款式,钱一取到就带她去买。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给对方制造各种困难和障碍,比如去找人给自己打钱,然后那人没打,或者说自己去找银行贷款,然后别人又不给自己贷,贷好款但是卡又掉了……等等,总之就是打太极,不停地拖对方,就算对方生气,也拿你没办法。
而且如果对方催,反而还可以反过来质问对方是不是怕自己不给,意思就是让别人觉得自己真的是要给她买,你如果想要,就自己多点耐心,当她有求于你的时候,她就不敢不听话,这就拿死了别人的命门,比起那些别人一生气就上赶着去送的屌丝,不知道要强多少倍。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人际关系中要获得成功,就不能对于别人有太强的依赖性,因为你对别人的依赖每多一分,自己的主动权就少一分,别人对你的认可度和接纳度就少一分。你的尊严就会遭遇他人的践踏和蹂躏。
所以,一个在别人面前没有尊严的人,你所谓的好,其实是在纵容他人的恶。他们把在生活中的不如意和内心的一些阴暗自私全部都撒在了你的头上,墙倒众人推,于是你就成为被众人排挤、嘲讽、利用和轻蔑的对象,一个人往你身上吐痰,你笑脸相迎,结果就会变成每个人都往你脸上一而再再而三地吐痰,而你,却在尊严遭受到挑战的时候选择了逃避和自保,结果让别人变本加厉地欺侮和利用你,因为他们不用担心这样做的后果,所以就肆无忌惮地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你的痛苦之上,或者从你身上不劳而获,让你为了满足他们的私欲而自己遭受损失。
所以,这些看起来对别人的好,本质其实就是逃避困难,不愿意动脑付出行动,条理清晰有条不紊地去解决问题,而是希望通过别人来帮他搞定,直接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但是这些人往往忽略了其中的一环,那就是如果自己有事需要依靠别人,中间有一个环节,那就是首先需要获得别人对自己的认可和接纳。
而一个人在与别人发生交互的过程中事事都依赖于别人的态度,这本身就是让别人极其反感的,比如说,很多人经常会问,我要去向女孩子表白,怎样才能让她接受我?
这个问题显然就是忽略了中间获取别人认可和接纳的一环,正确的问题应该是,我要去向女孩子表白,怎样做才能让她觉得开心、高兴和温暖?意思就是其实你首先要让别人开心和高兴了,她才会愿意接受你。
很多人往往就是忽略这个步骤,企图直接收获”让她接受“这个结果,所以往往就是惨遭拒绝,或者闹得彼此都非常不愉快,这就是依赖心理比较强的人的通病——做事只想要结果,而不想经历曲折的过程。
所以我们看到备胎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只要我默默付出,总有一天会感动她,她就会接受我,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话根本毫无逻辑,其实就是他不愿意动脑子和花心思去想着如何让女孩子喜欢他,而只是通过一些用钱、礼物砸、假关心的方式,期待让对方点头而已,而不懂得用自己主动性的方式,让对方感觉到开心、快乐、安全和温暖,以及因为这种良好的体验不由自主地喜欢上你。
该如何改变?
要学会对事不对人的处理方式,把交往和相处中每一件事都做好。
比如说,追女孩这种事情,看起来好像是搞定人,但其实是搞定事情。比如说很多人与女孩出去约会,都是想着这一次能不能有什么机会,如何牵她的手,如何搂她的腰,而不是去提前定好餐厅,规划好路线,如何让两个人玩得开心,擦出火花,让女孩子觉得出来跟你约会是一次非常好玩有趣的体验,感受到你的用心、风趣、体贴和仔细等等优点,而这些优点的展示,往往就包含在你与她交往中的每一件事当中。
而如果你所做的每一件事,女孩子都对你非常认可和喜欢,这样你再对她提出任何要求,别人也才能接受,这就好像女孩子如果认识你第一天就冲上来跟你要红包,你一定是会非常反感的。
但是如果跟你聊天你很开心,跟你出去玩也让你感觉很好,这时候她再跟你伸手要个红包,我相信很少有人会拒绝。
当然,要做到我所说的这个状态,就需要把你的关注力不要放在自己的欲望上,而要关注别人的需求和需要,只有你先满足了别人的需求和需要,让别人在情绪情感上接纳了你,才有可能愿意来满足你的需要和需求。
很多人这个时候就要问了,那究竟什么是满足别人的需要和需求呢?比如说,你去大街上跟女孩子搭讪,哆哆嗦嗦地跟人要电话,这就是一种让人反感的行为,但是如果带着一朵玫瑰花,直接跟人说,我觉得你很漂亮,送给你,这就是满足别人的需要和需求,因为一个女孩长得漂亮,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真诚的赞美。再或者说,她跟你聊天,希望你能够让她开心和快乐,而不是问长问短,让她感觉你在算计着自己能得到什么。
只有掌握了别人的心理需求,真正花心思去让别人感到高兴和满意,才能在与人交往中处于”上风“,你对人的好,才是别人真正想要的那种好,而那种完全只想从别人身上索取,企图通过一些付出来获取回报的那种好,不叫对人好,那个叫投资、贿赂或者跪舔!
❺ 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职工思想道德建设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与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人们的需求结构也同样随着人类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着。如何正确有效的开展车间思想政治工作,统一职工的思想认识、政治观念,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满腔的工作热情和高度负责的主人翁责任感,自觉的为发展作贡献,是目前摆在车间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就车间而言,职工的政治思想工作是车间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车间基层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能规范职工的言行,端正工作作风和强化工作态度,能帮助他们扔掉包袱、全力以赴的投入工作,是车间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的根本保证。如何正确有效的开展车间思想政治工作呢?
坚持按“四有”目标培养职工、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
把职工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现代工人,努力把提高车间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情操是车间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狠抓思想道德建设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从实际出发大力倡导和培育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无私奉献精神,帮助职工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同时要深入广泛开展向先进人物学习的活动,学习他们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质,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干一行爱一行的工作态度,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乐于奉献在奉献中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
必须把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针对职工各种现实思想问题随时进行的教育疏导工作,它贯穿于车间生产的各个环节,与集体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具有很强的及时性、针对性和群众性,它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务保证作用,大多数是通过经常性思想工作来实现的。
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必须坚持疏导方针,坚持说服教育,耐心细致地讲道理,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善于借助社会、家庭的力量,共同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要把言教与身教统一起来,车间干部为职工做好样子,党员为群众做好样子,上级为下级做好样子。
做好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贵在经常、着眼于帮、大家来做、注重身教。贵在经常,就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车间生产活动的各个方面,贯穿到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做到制度化、经常化、处处发挥作用;着眼于帮就是要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人、培养人、循循善诱、启发自觉,做到帮人先帮心,从根本上提高车间职工的思想觉悟;大家来做就是要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各级干部齐动手,发动群众都参与,形成人人做思想政治工作、人人受教育的局面;注重身教就是要求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要严格自律、为人表率,既说得使人信服,更做得让人佩服,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影响人、感召人,把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切实摆到重要位置,认真组织,抓好落实,使这项工作有新的发展、新的突破。
及时准确的掌握车间职工的真实思想状况,争取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
随时随地弄清车间职工在想什么、有什么思想疙瘩、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这是做好车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表现在具体层面,就是要:
用心熟悉职工的基本情况,要通过查阅职工档案、个别交谈、询问其它人员等多种方法和渠道,深入调查了解,对车间职工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要熟知家庭情况、熟知个人爱好特长、熟知职工的个人简历和性格气质,熟知身体状况、生活习惯,熟知婚恋情况和人际关系等。
留心观察职工的细微变化,车间职工的思想变化都是有规律可寻的,他们的言谈举止、习惯爱好、脾气情绪、工作表现等方面的异常,都可能是内心矛盾的显露,每个干部都应做职工的知心人,对发现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真正摸准思想脉搏。
潜心摸索内在规律,职工的思想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重大政策的实施,工作环境的变换,家庭情况的变故,个人境况的改变等,都会给职工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引起思想上的某些变化,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家庭、不同岗位的职工,往往关注点不一样,引发的思想问题根源也不同,对这些情况要勤观察、勤思考、勤总结,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努力把握其内在规律,从而对车间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早预测、早发现、早解决,取得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
认真贯彻疏导方针、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疏通和引导,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贯彻疏导方针,核心是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干部职工的思想头脑,克服各种错误思想认识,把职工的思想引导到正确的方向和轨道上来,对于共产主义理想,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既要理直气壮地讲,又要结合车间实际,讲得实实在在、生动活泼,这样才能使说服疏导收到良好效果。
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情理交融。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要求车间领导干部,首先要端正根本态度,尊重、理解、关心、爱护职工,相互间建立起深厚的同志感情,广开言路,使他们敢于讲心里话,广泛收集群众意见,摆事实、讲道理,使人心悦诚服,乐于接受教育,同时要站在被教育的位置,设身处地想问题,把道理讲得亲切感人,要真诚相待,将心换心,在感情交流中灌输道理,把以情感人与以理服人有机地结合起来。
区别情况,对症下,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人而异。根据职工的文化层次、不同的思想基础、性格特点、接受能力区别对待,不能一刀切一锅遮,一把钥匙开千把锁,要因事而异,根据问题性质的不同、原因的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做到有的放矢、触及思想、打动心灵,要因时因地而异,根据车间职工思想发展变化的不同阶段,在不同的时机、不同的场合,采取不同方式、方法进行不同内容的教育,做到循序渐进。
表扬为主,启发自觉,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善于发现每位职工的长处和优点,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即使对一时问题较多的同志,也要看到本质和主流,努力挖掘其内在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不断增强奋发向上的动力,自觉克服缺点和不足。
坚持原则,扶正祛邪,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很强的原则性、思想性,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要是非分明、毫不含糊,对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无组织、无纪律等错误思想和不良现象不能顺着说、哄着走、绕着走,必须严格的批评纠正,真正做到歪风邪气有人抓、好人好事有人夸。
思想政治工作要紧密联系车间经营管理工作
思想工作和经营管理工作,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日常经营管理中有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中有经营管理,二者是一脉相呈的,离开了思想政治工作,经营管理容易导致简单粗暴,离了严格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就会受到影响,显得空洞,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相益彰、事半功倍。
领导上要形成合力,车间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经营管理工作融为一体,统一领导、统一计划、统一部署、统一抓好落实。在检查分析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要看经营管理工作做得如何;在检查分析经营管理工作。同时也要看到思想政治工作保证得怎样,车间出了问题,既要从思想政治工作上找薄弱环节,又要从经营管理上查漏洞,做到相互协调、密切配合。
工作上要互相渗透,抓管理,要注意从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做思想政治工作,要重视行为规范,加强作风纪律建设,克服松散现象,不仅要抓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还要充分发挥规章制度的约束作用,做到互相渗透、紧密结合。
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职工的思想问题往往是与某些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的,解决这类问题一方面要注意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对待出现的矛盾,以积极的态度克服遇到的困难;另一方面要以满腔的热情关心他们的疾苦,千方百计帮助职工排忧解难,使他们感受到车间的关怀和温暖,对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也要讲清道理,做好解释工作,要把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变成提高思想觉悟,调动积极性的过程。
重视做好个别后进职工的思想转化工作
做好个别后进职工的思想转化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点,也是个难点,个别后进职工,主要是指思想基础比较差、缺点比较多的职工,包括受社会错误思潮影响较深,私心杂念较重,不能正确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思想意识不健康,追求低级趣味、有违法违纪苗头的,犯了错误,对批评或处理有严重抵触情绪的,行为粗野、组织纪律性差、自控能力弱的,心胸狭窄、猜疑心重、同事关系紧张的等等,对这些同志一定要重点做好工作,另外有些同志虽然不属后进,但因遇突发事件,思想矛盾比较突出,也要予以高度重视。
对个别后进同志的帮助教育,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弄清问题。通过全面的调查了解,深入细致的分析,真正摸清他们思想的症结及其产生的原因;二是关心体贴,要以深厚的阶级感情,主动亲近多给温暖,使他们真正感受到领导的关怀和同志的信任;三是启发觉悟,针对他们思想问题,由浅入深的灌输道理,耐心说服,疏通引导,逐步帮助他们分清是非,解开思想疙瘩;四是抓好反复,个别后进同志的思想转化常常会出现反复,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善于分析他们出现反复的主观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把帮助教育工作做得更实在。
做好个别后进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还必须创造一个有利于他们转化的良好环境,这些人往往既自尊又自卑,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他们就可能心灰意冷,悲观消沉,甚至产生对立情绪,要教育骨干和群众,对他们不歧视、不嫌弃、不讽刺挖苦,应以满腔的热情,尊重帮助他们,及时鼓励他们的每一点进步,使他们鼓起勇气、树立信心、积极上进。
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长期坚持、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随着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和客体的变化往往将对具体的方法产生根本的影响,随着思想政治工作所处的时期、地点等环境条件的改变,也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不断要求更新,因此,思想政治工作是动态发展的,要真正有效地改善和加强车间思想政治工作仍需要实际工作者不断探索与完善。
❻ 现代中国思想表现主要精髓和侧重儒家思想的体现
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体制动摇和利益调整等多种矛盾交织在一起,开放搞活也无法避免良莠不齐的思潮混杂涌入,这些必然对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思维模式、价值取向等产生强烈冲击,企业员工容易产生价值失落和道德困惑。市场经济的土壤中也容易滋生见利忘义、唯利是图、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
儒家思想经过几千年的筛选修补,成为祖国传统思想的瑰宝。儒家精神重视修身养性,内炼立德,对于价值失落、人性沉沦和道德迷惑,具有匡扶补正和拨云见日之功效。儒家思想提出了做人应该具备的道德准则体系,如仁爱、尚义、和谐、诚信、自律等精神,这些在现代职业道德建设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当前要大力弘扬儒家思想精粹,结合时代特征和实际情况,重塑企业职业道德精神,凝炼成“企业魂”。下文就此略陈管见。
一、仁义为精髓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儒家道德的基础。孔子所谓的“仁”包括了忠、恕、悌、智、勇、恭、宽、信、敏、惠等等,它几乎包括了做人的全部规范。“能行五者于天下,可谓仁矣”。孔子对“仁”的权威定义是<span>‘爱人’(《论语·颜渊》)。仁的核心是仁爱,也即是同情、爱护和帮助人。仁是德行的根本,体现于万事万物中而使天下人相亲相爱(《原善》下)。“仁”是爱之源,是道德情感本身,“义”、“礼”、“智”是“仁”的推广和延伸,是道德情感的不同表现。如仁爱、尚义、和谐、诚信、自律等精神。儒家所谓的“孝悌忠于职守信”、“恭宽信敏惠”等,皆发端于“仁爱”,着意在“和谐”。企业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和睦融洽的关系,在企业内营造一个充满关爱的环境。
儒家思想贵和,主张人际之间和谐、安定,团结,协作,即“人和”。和谐是一种对真善美追求的动态平衡,是企业伦理道德的理想境界。儒家思想祟尚亲密的人际关系;也得到了L.Miller(美)的认同。人际亲密强调个人以彻底和信任的方式把自己投入于群体之中。管理者与其下属之间,企业内部各成员之间亲密无间,情同手足,保持着相互感应的关系。当今企业职业道德追求的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相敬如宾,友爱互助的人际关系,与儒家的“人和”思想一脉相承。发扬儒家仁爱精神,就要以仁爱向善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引导企业员工向善,使企业内团结和睦,亲如一家。
在企业职业道德建设中,将儒家的仁爱思想与现代的人道主义相结合,有利于在企业中形成尊重人、信任人、爱护人的氛围,有利于创立一个以爱换取被爱、以奉献换取感恩的良好人际关系环境。从而使全体员工不断增强无私奉献精神、知恩报德精神、热心服务,真诚奉献。仁爱思想要求管理考坚持仁爱、仁义、善待下属。要求企业员工之间精诚合作、相互爱护、乐行善事。只有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相互尊重、友好融洽的工作环境,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潜能和组织的活力。
在商业交往中,也必须坚持仁义之德。儒商注重“和气生财”,“和”则“旺”。对于同行业伙伴既竞争又合作,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要坚持以正当手段竞争,不能搞小动作或诋毁竞争对手,摈弃不道德的竞争行为。
儒家提倡尊重一切生命价值,把尊重自然规律、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友善协调发展作为最高的道德旨意。在今天提倡生态道德,保护自然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过程中,儒家思想的“和谐论”、“天人合一”于平淡朴素中有着奇迹般的深刻。
企业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寻求祟高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归宿。首先,企业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不能剥夺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机会和权利。其次,企业要为国分忧,勇于承担社会重任和历史使命,坚持集体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再者,企业应该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慈善活动。将仁慈爱心献给最需要关爱的人,博施济众,兼善天下。
企业是盈利性的单位,而“义”,“利”根本上是统一的。义与利相辅相成,各司其职。企业要义利兼重,寻求士商精神的贯通。以义利合一作为企业追求的总目标。
在义和利发生相互冲突,不可兼得时,儒家强调义重于利,精神价值高于物质价值,重视道德境界的追求,重视人格尊严和气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企业要先义而后取,利己先利人,利己不损人。“不义之财不可得”,更不能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谨尊仁义之德,要先人后己、先公后私、先利顾客,后自己获利。
企业职业道德具有主观上的“利他”性和客观上的“利己”性,二者是辩证的统一。“利他”是“利已”的前提基础,“利己”是“利他”必然结果。涩泽荣一(日)也认为只有依据仁义道德和正确的道理而去致富,其富才能持续下去(《论语与算盘》)。“义”是“利”的手段和途径。企业员工在职业实践中视顾客为上帝,对用户负责,必须会赢得客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以儒家思想塑造“企业魂”,就要把企业成员过分注重功利的道德心态引导到祟德尚义、见利思义的道德价值轨道上来,把主体性意识引导到自觉的道德精神上来,把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引导到以企业集体利益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上来。
二、诚信为本
儒家主张“信”,其本义是“诚实不欺”。孔于曰,“人而无信,不可知其可也。” “信则人任焉”(《论语·阳货》),说的是守信用则别人愿为你服务为你办事。儒家认为诚信乃人性之本、天道之源。
企业商德的核心是诚信,诚实不欺、重约守信。诚实守信是做人之本,是企业立身之法本。诚实守信是企业的良心之所在,是企业对顾客、合作者忠实守约的责任感和正义感。日本企业奉行的”终身雇佣制“就蕴含着管理者与雇员之间内在的、深厚的信任和忠诚关系。
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信用经济。重约守信、言而有信,诚信为本,是现代企业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也是公平有序竞争的基本条件。企业要盈利,首先应该弄清楚为什么获利,怎样获利的问题。企业赚钱要讲良心,获取的应该是“阳光下的利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牢固地树立契约意识和忠实履约的道德精神,信誉至上,注重商业道德。反对随意毁约、商业欺诈和言而无信。
企业成员要诚实、忠实、老实、要坦诚相待,信守承诺。要诚心待客,货真价实。要恪守信用,严格履约。企业成员要通过自律、自省、自觉,从思想上消除“机会主义动机”,减少“道德风险”。不弄虚作假,不瞒上欺下,不歪曲事实,不偏听偏信。只有诚信不欺、重约守信,自觉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才能维护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欺诈、哄骗,言而无信,昧着良心赚钱,就会使企业失去信用,最终也会失去市场,失去自下而上的根本依托。
三、敬业乐群
敬业爱岗是儒家伦理道德的理性积淀。孔子赞子产“共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论语·公治长》)。先秦强调立德立功,德行高洁,建功立业。“君子进德修业”(《乾九三》)。孟子强调“君子创业垂统”(《孟子·梁惠王下》)。创业需先敬业,先有对功业崇高而执着的精神追求。“敬业乐群”(《礼记·学记》)对于企业职业道德教育也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岗位和职业,是个人为社会服务和作贡献的基本手段和场所,也是个人实现自己抱负和价值的基本方式。敬业爱岗包含着积极人世的人生态度,包含着对“仁”的至上追求。“敬”源于“爱”,敬业先需爱岗,敬业爱岗是爱国爱民和自尊自爱的统一,是主人翁意识和为人民服务意识的统一。
作为价值追求的敬业精神是人对现实理性选择的结果,它以职业道德主体的能动性为开拓创造的原动力,并以道德客体(岗位职业)为优化目标。敬业精神作为一种道德追求,理当成为现代人确证自身价值和追求自我道德完善的伦理规范。敬业精神内涵着对职业长期选择后的认可和精神信念的无限投入。所以“敬业”是道德主体主动的选择和自觉的价值追求,而摈弃了原发式被动的接受,抛却了盲目而迷茫的行为和原始的惰性。现代生产的规模化、劳动的复杂性和高新尖技术趋势,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高度的敬业精神。这客观上要求企业员工敬业重道,乐业爱岗,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否则就不能适应现代劳动本性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儒家传统的“敬业重道”,无疑也是新时期企业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它要求员工敬业爱岗,干一行爱一行。要求员工爱岗敬业、勤业精业,勤业是精业的基础,精业是勤业的的升华,是更高层次的价值追求。
四、自强自律
儒家认为人应该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易传》载:“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人应该效法天地,刚健不息,积极有为。儒家主张积极人世、用世、有为,奋发图强,积极有为,苦干实干。这种积极的人世哲学和参与精神与现代企业强调全员的开拓精神和参与意识是一致的。儒家思想文化素来倡导吃苦耐劳、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这正是现代企业发展的源动力。
弘扬儒家思想,重塑企业职业道德,就要培养和造就自立、自强的企业精神,埋头苦干的主人翁精神和自立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培养企业员工的责任感、使命感、激励他们勤奋工作、积极进取、奋发有为。
孔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科哉!”(《论语·颜渊》)道德选择的主动权在于自己,修养仁爱之德完全是自己的事。荀子强调以德为本,修身养性。儒家自律原则重视精神境界的提高,主张内在超越和理性选择。儒家的自律原则是建立在人的自我约束基础上的。人不能超越时空,但可以在精神上超脱。程颢所谓的“仁者浑然与物同体”,王阳明的“良知是造化的精灵”。其要义是在内在的超越,是理性的结果。通过道德价值的追求不断内化,借助外在的价值范式和道德信念使人格得到升华,使客体主体化。
道德上的先觉者要对旁人进行道德教化,言传身教,将外在的社会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化为主体内在的自律准则。企业员工也必须加强道德修养,修身养性。儒家提出的慎独自省、改过等修炼途径,在今天看来仍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还须指出的是,对待儒家思想文化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弘扬儒家思想的同时,也必须摈弃儒家思想中消极因素和道德弱点。如散漫、因循、事故,平均主义,封闭保守。尤其是宗法等级观念,官本位特权意识等。竞争观念、效率观念、创新意识、民主意识等,则是儒家传统思想中欠缺的。汲取儒家思想之精华,兼容现代文明道德意识,就能不断丰富和完善企业职业道德体系。
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道德1700字作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中应运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完成新任务的迫切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它为当代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发展动力,明确了基本途径.
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就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引领群众,就能够充分发挥和谐文化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系统,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方针,是激励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维系全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我们必须全面准确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牢牢把握和谐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一)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有机体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居于最高层面,是指对作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认同,从根本上说,是指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价值认同.马克思主义是严密而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是认识和运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自身解放的锐利思想武器.我们必须坚定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权、主动权、话语权.在这个前提下,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充分挖掘和鼓励大学生所蕴含的积极向上的思想精神,更好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凝聚力量,齐心协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指对国家、民族追求的未来美好发展前景的价值认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只有同现阶段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才有其现实的价值.理想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繁荣富强的向导.理想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是要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党在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大学生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经过实践的检验,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
(三)精髓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思想品格和道德规范的总和,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时代精神,是一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崇高精神,它以长期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基础和依托,顺应了时代发展的呼唤,适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要求.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已经深深地融入我们的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之中,成为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价值取向.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已经深深地融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成为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
(四)基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荣或辱不仅是指人们在进行自我评价时产生的自尊或自愧的心理体验,而且是指社会在对人们的思想行为进行评价时形成的褒奖或贬斥.荣辱观是人们在依据一定的思想道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社会评价的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关于荣辱观念的总和,是个别的、零散的荣辱观念的理性升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有机体中,社会主义荣辱观居于重要地位,它指的是对公民思想行为选择标准的价值认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集中体现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反映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根本要求.它是对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应该遵守的基本思想道德规范、法律法规和应该养成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的高度概括,标志着我党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规范的概括达到了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新性的新高度.
采纳~~~~~~~~~~~~~~~~~~~~~~~
❽ 道德素质具体包括哪些方面
道德素质,特指人在道德方面的内在基础,是人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包含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人的道德素质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从道德领域看,则包含:恋爱、婚姻、家庭道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等。
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道德的规范和引导是不可缺少的。道德的强大精神力量对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具有极强的促进作用。“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要实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离不开人的道德素质力量所迸发的巨大精神动力,换言之,人的道德素质在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具有重要作用。 人的道德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之一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让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道德的因素在其中起着重要而关键的作用。 中国古代就十分重视人的道德素质的社会作用。提出“德者,国家之基也”,“有才无德,其行不远”。德乃做人之首,道德是文化最基本的内容之一。
胡锦涛强调“要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所有这一切都表明道德素质在人的整体素质中的关键地位,以及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性。社会发展需要人们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健康的思想情操、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远大的理想抱负,这是调节个人的行为、处理个人与他人和社会关系的必需,没有人的道德素质,就没有社会和谐,也就没有全面小康社会;没有人的道德素质的提升就没有社会的进步。 良好的道德素质能够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和谐社会必须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协调的社会,一定是社会经济秩序运转良好并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任何一种经济形式的生成或建立,都离不开一定的道德观念或符合某种道德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也不能例外。
道德素质的提升是市场经济资源合理配置、速度与效率并重,可持续高速运行,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诺斯教授曾说过,自由市场制度本身并不能保证效率,一个有效率的自由市场制度除了需要一个有效的产权和法律制度相配合之外,还需要在诚实、正直、合作、公平、正义等方面有良好道德的人去操作这个市场。如果在市场经济中人们普遍自私,既不信任对方,又不真诚合作,互相欺骗,这种条件下的经济形式很难发育良好。
因此对市场经济主体,诚信、合作、恪守道德比相互欺诈更有利于自我发展。 良好的道德素质有利于保持社会和谐团结稳定,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氛围。邓小平曾多次阐明社会主义道德对现代化建设、对改革开放的导向、动力和保障作用。他指出:“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偷盗、贿赂横行的世界。”
市场经济是靠人来建设的,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途、命运和发展。没有良好道德素质的人和规范的社会经济秩序,就不会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完善和发展。 道德素质的提高将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世界范围内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赛,不仅仅是经济、科技和军事力量的竞争,同时也是国家之间精神力量的较量,民族精神的较量,归根结底是人的素质和道德风貌的竞争。
20世纪后期,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思想文化领域的竞争。一些学者提出了“文化战争”概念。物质资料的生产,在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中是有形的,是硬件,而精神资料的生产状况则是无形的,是软件,但起主导作用,处于支配地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崇高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实现人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使命感和紧迫感,都可以转化为生产力,成为增强综合国力的巨大动力。
回望人类历史,道德的光辉伴随社会前进的每一个脚步。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社会每个分子的参与,公民道德进步能够促进社会进步。作为“社会人”,我们对自身道德素质的追求应该是永无止境的,国家也应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力度,只有这样,社会才能不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才能早日实现。
❾ 道德对企业经营有多重要
企业道德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企业文化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企业道 德通过道德规范、道德教育、道德评价、道德行为等来调节企业内外的各种关系,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企业道德建设的意义:①加强道德建设有利于提高企业层次企业道德蕴涵着企业是各种权利和义务的道德实体。企业的行为必须是负责任的,即企业的行为要顾及到消费者和其它社会成员的权利。随着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的变化,人们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满足于企业提供优良的产品和服务,而且希望企业能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如环境保护,对员工、竞争对手、所在社区负责等。这些都要求企业要加强道德建设,提高自身层次,这样才能适应环境变化,把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在世界500强企业中,除了先进的技术、严格的管理、旺盛的创新意识、崭新的人才观念外,无一例外,都拥有企业自身的道德行为规范,而且都对企业道德建设和实施非常重视。如索尼公司提出:“以提高索尼集团的企业价值为经营的根本,把自觉性和自律性的道德标准作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成功的企业都向我们展示了道德建设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道德建设不仅是企业环境变化的要求,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②加强道德建设有利于提高企业控制的有效性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和社会经济实体,必须以生产经营为中心任务,即要追求经济和利润的最大化。为了实现企业目标,需要对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行为进行约束。企业制度以其强制性、严格性对人的心理产生震慑作用,影响员工的行为。但如果仅以制度进行约束,势必造成生产经营和资源配置的扭曲、僵化,使企业走上畸形的发展道路。而企业道德具有柔性,能在企业制度触及不到的地方发挥作用,调节不同成员在企业活动中的非正式关系,影响员工的行为。所以,道德建设能弥补制度控制的不足,提高控制的有效性。事实上,道德建设也是一种事前控制的手段。由于环境的变化,企业的层级之间、工作团队之间的关系要发生相应的变化,企业已不可能对每个工作单元每一时刻进行全面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员工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个人道德素质的高低,加强道德建设有利于提高员工的个人道德素质,可以起到事前控制的作用。③加强道德建设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对于企业竞争力,我们经常提到的是企业核心技术、内部管理、营销能力、企业文化等,这些都是企业外在竞争力。支撑这些外在竞争力的是企业的道德。企业规模越发展,道德对外在竞争力的影响越大。
一个没有道德的企业,它的外在竞争力也不会持久。这是因为:一方面,企业竞争最终是对消费者的竞争。消费者不仅对产品质量、适用性很注重,而且会更愿意购买那些诚实经营、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服务,加强道德建设可以为企业赢得更多的消费者。另一方面,企业员工在充满信任、责任感和抱负的环境中能够取得最富创造性的成果,而这样的环境只有在诚实、信赖、公平、尊重价值观的基础上才能建成,加强道德建设有利于开发企业的潜能,增强企业对社会的供给能力。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企业的竞争就是道德的竞争。
❿ 求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课后感想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受飞速发展的各种现代传媒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日趋多元化。被称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Internet)的迅速崛起,更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而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无疑是接受新知识、新信息最快,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当代大学生。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截止到2004年6月30日,我国的上网用户总人数为8700万人。而且,在我国的网民中,21-35岁的青年人占到79.7%,大专以上学历的占89%。可见,大学生是网络的主要使用群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大学校园里大学生经常上网人数的比例已达30%左右,曾经上过网的人数则达95%以上(李峥:《也谈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4期,第98页),网络已经深深融入当今大学生的生活。同时,高校网民的迅速增加,使互联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空前的提高,但同时也为犯罪分子利用网络进行各种形式的犯罪提供了便利。在各种信息犯罪活动中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犯罪多以青少年的介入为主。互联网的隐蔽性导致了青少年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中国社会科学院“互联网对新时期青年与青年工作的影响”课题组进行的调查显示,目前计算机犯罪大约只有1%被发现,而且这1%中只有4%会被指控。据国内外已经发现的信息犯罪案件统计,犯罪年龄在18-40岁之间的占80%左右,平均年龄只有23岁。 可见,互联网的迅速扩张,对于广大青少年而言,无异于一把“双刃剑”。充分认识网络给我们的思想道德工作带来的影响,从而对症下药,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就成为了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一、网络给思想道德建设带来的冲击 (1)网络使意识形态领域的争夺更为激烈,也给思想道德建设的客观环境增加了新的更大的压力。互联网所具有的全球性和开放性特点使其成为信息传播的便捷通道,同时也为西方国家进行意识和文化侵略开了方便之门。根据有关资料统计,互联网在语言使用上,英语的内容约占90%,法语的内容占5%,其他语种的内容占5%;在信息流量上,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占95%以上,我国则不足1%(张旭晨:《互联网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初探》,《兰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28期,第27页)。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垄断了互联网上85%以上的大多数信息资源,继而形成了以少数发达国家的语言、思想和文化为核心的全球传播体系。这一体系所提供的信息也主要服务于少数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利益,尤其是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新殖民主义扩张,对我国思想文化阵地和意识形态领域形成新的冲击。面对各种西方文化思潮的涌入,不少大学生由于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对西方文化所宣扬的价值观无法鉴别和判断,难以做出取舍,有的甚至全盘接受,从而造成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性开放等西方腐朽思想对大学生的侵蚀,不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民族精神和民族美德。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各种封建迷信、腐朽思想以及宣扬色情、暴力、邪教等内容的网络垃圾也乘机在网上兴风作浪,抹黑党和政府,丑化中国的传统,对抗现实社会,这都会造成大学生是非观念模糊、道德意识下降、身心健康受到侵害。如果我们对此熟视无睹,社会主导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对大学生的激励作用就会趋向弱化,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在新的困难面前也将举步维艰。 (2)网络造成了大学生现实道德评价标准的缺失。互联网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时空上无限制,道德上无约束的环境。这容易使一些学生在网络提供的虚拟世界中陷入非理性的状态。他们在虚拟世界中做出道德选择的时候,往往夸大了意志自由度,容易失去正确的价值取向。对网络的各种善恶信息和自身的行为不能做出正确评判,造成道德人格的缺失。互联网是一个相对自由的虚拟时空,谁都可以以自我为中心,而现在在校的大学生,多属于80年代后出生的独生子女,互联网的这一特点切合了他们的心理状态,并且加剧了这一点,使他们往往在现实中,也无视社会的道德准则而一意孤行,背道而驰。此外,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容易消解大学生对现实社会的道德责任感,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在某种意义上只是一种自律,如果长期沉迷于网络,失去了外在舆论和传统习惯的制约,互联网必将钝化大学生的道德自我评价能力,造成他们在现实社会中道德取向的迷失。 (3)迷恋网络可能加剧大学生的各类社会心理问题。互联网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权威观念和信息单向传播方式,体现着平等性和交互性的特点。但网络形成的虚拟社会也造成了许多大学生逃避现实的问题,使他们人际交往的机会大大减少。心理学家警告,今后几年,互联网瘾君子将成倍增长。根据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表明,他们中的一些人通过上网来逃避问题,特别是通过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等形式,借助于在虚拟空间中虚幻的良好感觉,寻找逃避现实困难的“麻醉剂”。而这样的逃避,无法解决现实问题,往往会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而他们就越需要借助网络来逃避,从而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引发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和后果。事实上,大学生中已经出现了相当程度的“网络迷恋症”、“网络孤独症”等社会心理问题。另外,青年时代的个性和心理中不仅有逆反和追求刺激,而且也有好奇的成份在里面。网络的虚拟环境中鱼目混杂,充溢着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和价值取向,可能会扭曲大学生的人格,导致个人中心主义和双重人格倾向。互联网带来的大学生发展性心理障碍等问题给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更为复杂、更具社会性的课题。 (4)互联网给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带来了更深层次的变化。网络文化是一种多元化的文化,每一种文化现象都是多维的、多变的,这很容易使大学生在思想上形成以下两个突出特征:一是网络信息的多维化,使教育者很难再按照 “一张嘴、一只笔、一本书” 的传统模式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的灌输,而当代大学生们也通常不会按照教育者要求的道德规范和给定的目标去理解和领会信息,他们往往有自己认识问题的角度和立场;二是理解信息更富有主动性,他们往往不愿意就范于某种固定的模式,而是将各种道德观点摆在一起,运用自己的是非观、判断力选择自己认同的道德价值观,然后付诸行动,从而对传统的具有知识垄断地位的教育者的权威提出了挑战。 二、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 在充分认识到网络环境给大学生思想道德工作带来的挑战的前提下,我们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抢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对策有如下几点: (1)正本清源,净化信息环境。政府和有关部门有必要通过法律、行政、技术等手段同各种网上信息犯罪和不道德行为作斗争,加强对网络的信息监控和信息过滤,为高校开创道德建设工作新局面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于利用网络传播色情、淫秽内容、实施诈骗、破坏安定团结等违法犯罪活动坚决予以打击。对“黑网吧”、“黄网吧”、“地下网吧”要坚决取缔,特别是重点清理学校周边地区。在新形势下要大力倡导积极健康的网络行为,对网络电影、游戏网站等加大管理力度,引导其加强伦理和文化建设,形成正确的经营理念,严格限制开放时段,为青年学生提供一个良好健康的网络环境。各高校的网络管理部门要加强信息网络监控和管理,防堵有害信息侵蚀大学生思想。 (2)大力建设校园网,倡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中共中央 2004年16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第五个部分中明确提出: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高校应大力建设校园网,使之成为网络上的“学生之家”,通过网络虚拟社区满足学生的学习、休闲、游戏、交友等方面的需求,进而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归属感、荣誉感,提高学生的幸福感,这是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必须紧紧把握的新方向。近年来,高校的校园网络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提供了物质条件。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建设网上校园,精心策划,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网上校园文化活动,在校园网站可以开辟学习生活、就业技巧、考研须知、心理咨询、实践指导、信息发布、就业辅导等栏目,开设校园网“思想论坛”,给大学生们一个既可评论时事又可评论校事、畅谈人生、理想、价值的天地,了解大学生道德动态,进行针对性的引导。要开发网络道德建设课件,把深奥的理论编成生动形象的多媒体,开发思想政治电子教材库,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融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达到吸引学生,寓教于乐的目的。要把传统的校园文化与虚拟社区的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两促进。如,目前高校学报、广播、闭路电视等宣传教育媒体,可以通过网络整合起来,丰富校园网虚拟社区的信息资源,加大信息传播的力度,为学生提供优良的信息服务,增强道德教育的开放性、多样性、灵活性和实效性。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校园网的信息管理和技术防范力度,对网上不良信息进行过滤,加快规范网络新闻的进程,避免虚假信息的发布,净化网络环境。如在大学生广为喜爱的校园BBS里,挑选有责任心又有网络技术特长的同学担任版主,对校园BBS进行管理,删除有不良思想的言论和文章。在校园网上安装有关过滤软件,过滤网上的有害信息,净化校园网络(张旭晨:《互联网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初探》,《兰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28期,第99页)。 (3)开设专门的网络道德教育课程,改变以往信息道德教育只在信息技术课中介绍,而内容倾向于信息安全的尴尬局面。网络道德建设课程要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进行无缝整合,使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更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网络道德的内容的讲授有系统的理论指导,努力提高与健全大学生的鉴别能力、自控能力,最终培养人格健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4)建立网上心理咨询的平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网络触角的不断延伸,网络能实现越来越多的功能,也使得一部分大学生热衷于“昏天黑地”的“网络生存”,较少与社会(他人)联系,疏于处理人际关系,容易导致一定的心理障碍与人格畸变,仅靠谈心、电话心理咨询已不够。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积极开展网上咨询,对症下药,做到有的放矢。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当前随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了相应的咨询机构。但大学生们常常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因为害怕周围同学的误解,而羞于启齿。网络的交互功能恰恰提供了一个交流的良好平台,有利于双向沟通,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通过向青年大学生们提供各方面信息和多种选择方案,让他们在选择中学会独立思索,既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教育,也突出了引导塑造功能。通过教育者的启发、指导,使青年大学生们自主地选择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信念。 (5)培养网络思想教育工作者,成为当务之急。新形式下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要求思想教育工作者既要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又要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并能熟练进行网络操作,既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又要具有一定的科技意识和创新能力。如果思想教育工作者观念陈旧,对网络的发展和潜在的能量缺乏认识,就将错失掌握学生思想动向的最好途径,从而使工作无法很好地进行。培养复合型人才担当网络思想教育工作者的角色迫在眉睫,思想教育工作者也应密切关注和研究信息网络发展新动向,自觉抓紧学习网络知识,充分利用网络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工作的深入、有效地开展。 总而言之,网络的发展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网络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阵地,且这块阵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及时转换教育观念,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掌握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主动权,促进当代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成就更多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