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法治成为信仰更给力阅读

法治成为信仰更给力阅读

发布时间: 2022-06-17 17:30:04

㈠ 如何让法治成为信仰”征文

大学,作为青年进入成人社会的预备阶段,大学生经常在校园内、社会上看到与法治背离的情形。对此,不少大学生感叹,法律的实践效果与他们内心中的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甚至存在以情代法、执法不严的现象,冲击着青年人的法律信仰。
值得注意的是,当下的青年正处于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传统的文化思想,加之,在教育体系内,法治教育并不充分,青年的法治信仰存在一定的“缺位”。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已经有这样一种共识,“法治中国”是重要的途径之一,也是保障的支柱。因而,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如何让法治成为青年的信仰就显得至关重要。
美国法学家伯尔曼说过一段脍炙人口的话:“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他将形同虚设。”对于法的重要性,一千个人就会有一千种解释,各有侧重。但可以肯定的是,让青年具备法治信仰,一定是将法治从法律条文,内化为一种约束、一种责任感。绝不会逾越法律的底线,这是一种将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信仰。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出:“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当下的青年,虽然在中学、大学阶段,学习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但是对于法治的认同还远远不够。相对于冷冰冰的法条如何因势利导,让法制观念直击青年的内心深处就显得至关重要。
目前,大学已经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以增强大学的法律意识,同时也是德育课程的重要阵地。可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少老师对这门课并没有“精耕细作”,有的学生甚至觉得上课有些“无聊”。作为教师,要在课程上下功夫,既不能对内容泛泛而谈,也不能只讲重点。试着运用理论+案例的方式,让课程成为法律常识课程的同时,也进行法治信仰教育。
毕竟,法治不是远离现实生活的空中楼阁,法律条文也不能唤起人们的尊重。对于青年,只有让法治的实践与内心的标准产生“共振”,法治的魅力才能释放出来,让更多的人信仰。因此,让法治成为青年的信仰,就不妨为青年提供具体的情景。比如,中学阶段,学校完全可以征求学生的意见制定校规,让学生组织监督校规的执行。正如有人所言,法律就是解决纷争、创造合作关系的程序。对于青年而言,让法治要成为信仰,并非只是个别法律条文的理解,而恰恰是一种质疑。如此,在实践中完善法治、理解法治、尊重法治,最终才能激起青年对法治的认同感,才能走出将法治等同于工具的误区。

㈡ 以法律信仰为话题的议论文要怎么写

这是一个拼爹的时代,国产四大名爹:李刚、王军、卢俊卿、李双江,总有一款你伤不起,拼不起。”

2010年10月21日晚8点40分李启铭醉酒驾车校园内撞大学生一死一伤之后,大喊“我爸是李刚”李启铭和李刚都出名了,因为李启铭有一个好爹,叫李刚。接着又有李天一的打人、撞人、轮奸等一系列丑闻。。。这些这些现象表明,权力和金钱在社会上已经牢固地确立起主宰性的意识形态。但在具有很大风险的时候,冲突不会冒出社会的地表,而是会以“潜规则”盛行、社会泄愤、诚信缺失、疯狂拜金等形式出现。它们构成了权贵者替代性的发泄渠道。在这个声称“法治大于人治”的民主社会,这个口号现在却不得不被怀疑。虽然我国的法律不断地完善增删,但是,在如今,违法犯罪的例子屡见不鲜,法律的威严被大多数国人所忽略。所以,今天,我们缺少的并不是法律,而是对法律的信仰。
法律信仰的产生并非是现代才兴起的产物,早在古希腊罗马的时期,就有了这一概念的雏形,随后经历了西方的各种宏扬法的正义的精神文化建设将其定形,如十二世纪中叶的罗马法复兴运动以及后来的人文主义者、自然法学派和启蒙思想家的进一步继承和发展罗马法基本精神的运动。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当苏格拉底被指控违反城邦宗教、渎神和腐化青年等罪被判处死刑时,他虽然有机会逃脱,但仍然坚持一个公民必须遵守法律的信念,最终以身殉法。要实现对法律的信仰,执法者应首当其冲。培根在《论司法》中说:法律所在之处,乃是一种神圣的地方,因此不但是法官的坐席,就连那立足的台,听证的围栏,都应当全无丑事贪污的嫌疑才好,因为从荆棘丛中是采不来葡萄的,从那些贪婪的吏役的荆棘之中,公道也是不能结出美果的。德国法学家耶林说:“执行法律的人如果变成扼杀法律的人,正如医生扼杀病人,监护人绞杀被监护人,乃是天下第一等罪恶。”执法人员首先要相信法律,尊重法律,竭力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并通过自己的行为,使人们看到法律的光辉,感受法律的温暖。只有这样,人们才会相信法律,依赖法律,信仰法律。
没有法律,人类便无法维系社会;失去信仰,人类则无以面对
未来的世界。卢梭曾说过,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它形成了国家的真正宪法,它每天都在获得新的力量,当其他法律衰老或消亡的时候,它可以复活那些法律或代替那些法律,它可以保持一个民族的精神。
美国学者伯尔曼曾说过“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形同虚设。它不仅包含有人的理性和意志,而且还包含了他们的感情,他们的知觉和献身,以及他们的信仰。当法律成为人民内心的归属,使人们获得满足感、幸福感,那么人们就会诗意地栖居在法律这片沃土上,在法律的指引下找寻自己生活的深层意义,而不会留恋在堕落与犯罪的边缘。
让法律成为信仰,是每一位现代人的追求,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㈢ 如何让法治成为信仰

如何让法治成为信仰?在人治传统根深蒂固的中国,这的确是个难题。信仰法治,关键是要消除人治。因为法治的对立面是人治以及人治背后的封建文化,正是人治封建传统阻碍了法治。破除封建人治意味着,不仅要破除封建特权的思想,还要触动某些特权者的利益,不仅要建立平等民主的文化制度,还要清除封建等级制的思想基础。应该看到,社会不会自动接受法治,特别是当法治与人们的传统观念和自身利益发生冲突时,人们自然会选择已经习惯了的人治,故而法治之路依然漫长。

虽然法治信仰的形成过程异常艰难,但不是没有希望。只要我们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全力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努力建设法治国家,营造法治氛围,法治的种子总有一天会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法治信仰必将形成。具体而言,离不开以下几个前提:

首先是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如果执政者意识不到法治的重要性,不能够率先垂范的话,整个社会的法治氛围很难形成。政府是老百姓的楷模,政府官员的一举一动影响着整个社会。所以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立法机关科学立法,这些都是影响法治信仰的重要因素。比如上访就是封建人治文化的产物,消除此类现象,就必须使领导者意识到这种人治方式的弊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其次是媒体要理性传播。媒体是信息的传播者,是培育法治文化树立法治信仰的关键一环。媒体的理性和规则意识、自律和责任担当,对整个社会形成法治信仰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新兴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其影响力不可小觑。媒体的导向很重要,现在有些媒体对明星八卦过度热衷,但对关系民众基本权益,关系社会正义与良知的社会问题无动于衷。只有当媒体展示真相、客观表达、严守规则、维护公义的时候,社会才能恢复理性、尊崇法治,我们期待的法治信仰才会形成。

三是学校要承担起教育责任。文化的养成不可能速成,必须从小灌输、教育、训练。法治信仰涉及三观,只有通过家庭的耳濡目染,教育机构的长期努力,全社会的共同推进,才可能逐渐形成。尤其学校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现在所有学校都开政治公共课,但是最需要的法治课却迟迟开不起来。学校应该把法治课作为必修课,让每个学生从小接受法治教育,增强规则意识、程序意识、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在法治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四是民众要理性表达和行动。形成法治信仰的基础在广大民众。当“中国式过马路”、“信访不信法”、“走关系”强于“走程序”大行其道时,我们就必须反思,是什么力量让规则失效,是什么力量让理性缺位?为什么人们不愿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按照法律渠道解决问题呢?为什么人们遇到热点问题就无视规则竞相从众?如何才能保持理性按规则行事?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也是法治信仰形成过程中每个公民的责任。

五是法治信仰还需制度保障。比如美国的信用体系是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号是全国统一的公民唯一的证明记录,考试作弊可能就是一个污点,商场偷东西也成为污点,人一生中不断累积的这些污点不仅影响着缴纳保险金额的高低,还影响未来的职业选择,影响政治前途。社会信用制度对人的行为和习惯有明显的规范作用,其后又有强大的威慑力保障。由于信用体系不健全,执法者和相对人都缺乏有效约束,甚至可以说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是执法随意和腐败造成的。社会信用缺失本质上还是制度缺失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形成法治信仰还有赖健全并落实各项制度。

㈣ 法治是如何成为信仰的

法治何时成为公众的信仰

法治原则已经写进我国宪法,但是,公众真地信赖法治吗?执法者心中对法律有执著的信仰吗?上访者为何放弃法律程序而寻求上级机关的干预?如此等等,即使没有回答,我们也可以从各种社会现象、法律现象、政治现象中观察出人们是如何对待法治的。

民法院职司审判,法律是准绳,而作为裁判根据的事实也是依照法定程序认定的。可见,法院是一个浸融于法律之中的机制,因而公众对司法的信任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对法治的公信度。

”中国古语所言“公生明,廉生威”也是在阐述公信与权威的问题。公信力的获得,看上去是依靠公众的理解和接受,但司法裁判言之成理,才是公众理解和接受的基础。苏轼诗言“成事在理不在势”也即此意。

裁判如此,法治整体亦如此。只有把法治当作一种信仰对待,“理”才会涌现出来。尽管法律职业人士都从学术、专业的角度对法治、司法撰文立论,但它们无处不与社会生活和人生哲理相关联。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由于法院的职责是以法律手段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法律纠纷,所以信仰法治便能包容万理。

有研究认为,程序公平才是公信力的根本来源。程序公平包括四个因素:

一是人际尊重,即当事人在诉讼中得到司法官员的尊重和礼遇,其权利能得到保障,保持人格尊严;

二是中立地位,即法官保持中立、不偏不倚,只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裁判,不受其他干扰;

三是参与性,即当事人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向裁判者表述自己的观点;

四是值得信任,即裁判者充满仁爱之心,公允处事,真诚关注你的需求,考虑你的理由。

中国的司法公信状况如何?至今尚未见到权威的评估,但总体感觉是:司法公信不容乐观。这种不容乐观的公信状况从一些现象中也可以判断出来。例如,法官常常抱怨“婆婆”多、案子没法办,而法院外的公众则抱着不论找谁,只要解决问题就行的态度到处“投医”,其他国家机关和党政领导也是理直气壮,说当你的“婆婆”自然“事出有因”。

这种扯不清的连环关系看起来是追求一个积极的目标即公正司法、依法办事,但由于出现这种情况的深层次原因是缺乏对法治的信任,结果是为追求积极目标而采取的行动驶向了积极目标的相反方向,从而进入了恶性循环。

另外一个最能反映法治信仰缺失的问题是当前热门的“涉法信访”。不容否认,通过信访来解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建立法治的公信。但是,信访如此兴盛的一个重要原因却恰恰是缺乏对法治的信任。那是一个持续的、绵延的原因,也是信访机制的最大教训之一。

关于如何将法治培养成为公众的信仰问题,一篇小文难以承载,但有一点是清楚的:树立权威可以主动为之,而获得公信只能靠采取法治措施后的缓慢转化。公信无法靠命令和强制获得,而是依靠“综合治理”之后去“赢得”,靠法律过程中各种主体的努力赢得人心。

信仰法治,是对公众的教育。但如果公众不信任法治,亦不可归咎于公众。决策者和执法者只能做好所有“前提性”工作,才能期盼法治成为公众信仰的一天早日到来。

㈤ 如何理解'法治成为共同信仰'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法治建设亦是如此;没有精神的法治,犹如没有灵魂的人体。管用而有效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真正意义上的法治,并不完全取决于法律条文有多么严厉、严密,也不仅仅体现在公民对法律条文有多么深透的了解,而在于能否把法治精神、法治意识、法治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法治成为人们共同坚守的信仰。
让法治成为人们的共同信仰,党员干部的示范作用至关重要。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又是全党的表率。从一定意义上说,法治精神只有武装了党员干部的头脑,才能真正走进人民的心中。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党员干部对待法律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对待法律的态度。党员干部严格依法办事,直接体现着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党员干部带头弘扬法治精神,就是要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指引下,增强法治观念,带头尊崇、遵守宪法和法律,自觉在法治轨道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
让法治成为人们的共同信仰,必须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要健全完善学法用法制度,把法治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干部培训规划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必须切实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礼法相依、崇德重礼、正心修身的历史智慧中吸收营养,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发挥法治在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中的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卢梭曾经说过:“规章都只不过是穹窿顶上的拱梁,而唯有慢慢诞生的风尚才最后构成那个穹窿顶上的不可动摇的拱心石。”当法治一旦成为人们的共同信仰,必将释放出巨大的正能量,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保障。

㈥ 法治成为信仰更给力,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公民将法治内化为自己的信奉和尊敬,把它奉为行为准则,并衍生出学法、回懂法、守法、用法答的自觉行为。
可参用的名人名言:
卢梭:“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它形成了国家的真正宪法……”。
康德:“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月异的景仰和敬畏,那就是在我头上的璀璨星空和在我心中的道德律令。”

㈦ 要一篇800字的思修考试,考试题目是求一篇论文:法治不是工具,法治应成为信仰

我们也要考这个题目,4个之一

㈧ 如何弘扬法治精神,树立法治信仰

法治抄信仰,是发自内心地认同法律、信赖法律、遵守和捍卫法律。没有精神的法治,犹如没有灵魂的人体,再刚性的法条也难免沦为摆设。一旦法治成为一种信仰,人们就会长期持续、自觉自愿地遵守法律,把依法办事当成自己的生活习惯。法律只有被信仰,成为坚定的信念,才能内化为人们的行为准则。随着国家法治建设的深入,我们的法律条文越来越完善,人们对法律知识的了解越来越丰富,但为什么立法、执法、司法、守法中还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为什么法律悬空、制度空转现象依然存在?原因就在于对法治的信仰没有真正树立。对于执政者来说,法治信仰是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基础。只有对法治有着发自内心的信仰,才有可能形成法治思维,才能主动、自觉和善于运用法治方式。对于一般公民来说,法治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法治的力量在于人民真诚的信仰。只有努力把法治精神、法治观念熔铸到人们的头脑中,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习惯,才能源源不断地释放规则的正能量。

㈨ 让法治成为一种信仰论文题目写一篇论文。

我好些 可以的.

㈩ 政治题为什么要把法治当成共同信仰

法治是抄现代文明的标志,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依托。呼唤全面法治,呼唤法之必行,已是全民共识。让法治成为国家治理理念,让法治成为社会共同信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显迫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治理体系现代化,必然是要让法制支撑起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制度,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走向成熟;治理能力现代化,必然是要让法治深入到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各个环节,促进各项工作依法而行。政策制定不能朝令夕改,决策出台必须于法有据,以法治主张贯穿改革主张,用法治方式化解改革风险,才能确保改革有秩序、不走样,行稳致远。

热点内容
名词解释立法机关 发布:2025-01-25 04:38:00 浏览:721
劳动法司法考试真题2012 发布:2025-01-25 04:37:48 浏览:25
道德经密法 发布:2025-01-25 03:56:02 浏览:663
法治化论述 发布:2025-01-25 03:55:51 浏览:743
司法扣押退回 发布:2025-01-25 03:53:53 浏览:713
夫妻动手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25 03:53:52 浏览:938
交通法与民法典 发布:2025-01-25 03:38:19 浏览:74
法院现场直播 发布:2025-01-25 03:35:15 浏览:953
按摩受伤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25 02:45:11 浏览:582
民法典房子 发布:2025-01-25 01:55:36 浏览: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