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2010

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2010

发布时间: 2022-06-17 20:18:52

『壹』 五年来我国法治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

改革开放初期,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破除了两个凡是。八十年代初期,倡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进入九十年代后,民主法制建设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至今已达二十多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民众对民主法治建设的呼声越来越高,但高层的阻力依然很大。

『贰』 生态文明执法更加严格

由中国法学会组织撰写的《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2016)》于6月14日公布,这是中国法学会连续第九年发布关于中国法治建设的年度报告。报告系统、全面地反映了2016年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实践和取得的成就。

报告指出,2016年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亮点主要有三个:一是,生态文明法治制度建设更加完善。2016年,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相关部门,都相继出台了有关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规范性文件,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更加“有法可依”。二是,生态文明执法更加严格。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组在全国大范围开展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全年共受理群众举报案件3.3万余件,立案处罚8500余件、罚款4.4亿多元、问责6454人。

全部省级、地市级环保部门在政府门户网站设立“环境违法曝光台”等信息公开专栏。各省级环保部门全部在门户网站公开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动监控数据。环境保护部按季向社会公布严重超标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名单。三是,生态案件办理日趋集中化、专业化。

生态是十分重要的,大家都需要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现在越来越严格执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违法犯罪行为将不复存在!

『叁』 2012年国务院出台的行政法规有哪些

根据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布的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2012)国务院制定了16件行政法规回。
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答中突出问题方面,制定了《校车安全管理条例》。
在深化改革开放、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面,制定了《农业保险条例》、《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国内水路运输管理条例》。
在强化社会服务和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制定了《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拘留所条例》、《教育督导条例》、《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
在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制定了《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
在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进依法行政方面,制定了《机关事务管理条例》。
2012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精神卫生法》。
2012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修改的《出境入境管理法》。
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还制定了《军人保险法》。
2012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
2012年国务院还通过了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改了殡葬管理条例等5件行政法规的部分条款,废止了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条例等5件行政法规。


『肆』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法制建设取得的成就

是这个吗?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1950年的土地改革运动开始;
1951年的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的土地改革;
1958年 “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9年 的“反右倾”斗争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成功;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1971年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联合国恢复我国合法席位;
1978年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3年8月24日至28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82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87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92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3年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铁路进藏:西藏铁路已经全面开工建设,实现了世界屋脊一小段西藏历史一大步
2004年第28届奥运会我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2008:成功举办奥运
1977年 恢复高考1982年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1983年 中国第一台巨型计算机诞生 1952年 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
1984年7月29日,许海峰射落了中国奥运史上的第一枚金牌
2003年2月,非典爆发;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8年1月,中国南方大部遭遇了百年难遇的冰雪灾害;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

『伍』 标题 2011—2021年,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

多零年来,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全面发展
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e米量a量联晓电晓受晓受晓晓晓多晓电晓米晓受晓联晓受晓零晓电晓受晓米晓多晓晓晓受晓晓晓晓晓少晓少晓米米多
伟大成就。特别是受惠少量年受电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
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在把
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全面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同时,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推向了一个
新的阶段。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依法治国,建
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
会议将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这一基本方略,庄严地
载入了宪法。这就为我们国家跨世纪的发展,为我国社会
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为国家兴旺发
达、长治久安,提供了根本保证。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受惠联惠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长
期的艰难曲折的武装斗争和其他形式的斗争以后,终于推
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
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的主人,在我
国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
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
毛泽东同志指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任何
一个国家都有国体和政体。国体是指各个阶级在国家中的
地位,它决定和体现国家的本质。同时,不论什么性质的
国家都要采取一定的政体来实现统治阶级对国家的管理。
世界上有各种不同性质的国家,存在着各种不同形式的政
体。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最根本的是由这个
国家的国体决定的。不同性质的国家,采取的政治制度就
会不同。由于每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的历史
传统及现实情况不同,因此,同一性质的国家所采取的政
治制度又有差别。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建立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
掌握了国家的政权,成为国家的主人。我国各族人民在中
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长期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把以
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做为国家的根本政治
制度。受惠联零年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指出,
我们要建立的新的国家的政体,是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权组织形式。
这种政体的建立,经历了长期实践过程。在第二次国内革
命战争时期,在革命根据地建立了苏维埃代表大会和工农
兵代表大会;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的需要,建立了参议会形式的抗日民主政权;在解放战
争时期,采取了人民代表会议的形式。新中国成立后,中
国人民政治协墒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确定我国实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受惠多电年底,中共中央提议并由中国人
民政治协墒会议建议,中央人民政府着手召开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准备工作,并开始起草
宪法草案和选举法草案。受惠多晓年,通过了《关于召开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在全国
开展了选民登记工作和进行普选。中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
由人民选举自己代表的活动在全国展开,中华人民共和国
年满受量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
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除依照法律
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以外,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参夹投
票的选民共有电.少亿人,选举出基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多米零
多万名。到受惠多联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召开了第
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并选出了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
表。受惠多联年惠月,在北京举行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
一次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大会还通过了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
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
民委员会组织法,选举产生了中央国家机关,奠定了人民
共和国政治制度的基本体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
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
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
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我
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
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
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统一地行使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责,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地方国家权力
机关的职责。它们代表人民履行宪法赋予的权力,讨论和
决定国家和地方的各项重大问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维护自己利益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社
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的最可靠保证。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的
政治体制有本质的区别。西方国家实行的立法司法、行
政三权分立制度,是反对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的需要和结果,其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权形式。
我国实行的是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不照搬西方三权分立的议会政治制度。我国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的优越性在于:第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
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集体决定国家的重大问题
。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是由作为权力机关的
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对政府组员、审判
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负责人员实行监督并有权罢免,以保证
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在行使职权时,必须遵照
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这种制度,使政府、法院
、检察院必须按照人民的意志行使行政管理权、审判权和
检察权。而资产阶级议会是立法机关,总统不由议会产生
,而且对议会制定的法律有否决权,还可以解散议会。第
二,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对原选区或选民负责。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代表受原选举单位的监督,原选举单位有权依照
法律规定的程序罢免本单位选出的代表。地方各级人民代
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单位和选民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罢
免由他们选出的代表。代表如果不按人民的意愿办事,原
选举单位和选民可以撤换甚至罢免,这种制度就能保证代
表要反映人民的意志,代表人民利益。而西方议会议员选
出后,在任期内选民是不能撤换的。因此,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是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最好的政治制度,可以使
人民真正掌握国家的、民族的和自己的命运。党的十五大
再次强调,我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的政体,是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必须坚
持和完善这个根本制度。这对于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
制度、实现人民民主,具有决定性意义。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建立到现在,得到不断
的发展和巩固。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进一
步完善选举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
的改革,主要是
受扩大直接选举的范围,实行差额选举
选举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是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基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行使管
理国家权力的最重要的政治权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来,对选举制度作了许多改革和完善,先后四次对选举法
进行了修改和补充。
首先,扩大了直接选举的范围。受惠少惠年修改选举法时
,把直接选举代表的范围由乡、镇一级,扩大到在县一级
的范围内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在一个县的范围内,人民群
众对本县人员的情况比较熟悉和料解,实行直接选举,有
利于发扬民主,能把代表人民利益的人选为代表,也便于
人民群众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实行有效的监督。县
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十分重要,它是省、自治区、直辖市和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的基础,扩大直接选举的范围
,是选举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对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改革和完善选举制度的另一个重大措施,是实行差额
选举。受惠少惠年修改选举法时,确立了差额选举的原则。各
级人大代表候选人的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的名额。在直接
选举中,应当多于应选代表名额受/晓至受倍;在间接选举中
,应当多于应选代表名额的受/多至受/电。差额选举可以更好
、更充分地反映人民的意志,保证人民群众充分行使民主
权利,选出他们认为真正能够代表他们意志和利益的人。

电进一步健全和夹强人大常委会的组织
我国是一个有受电亿多人口的大国,各民族、各地方、
各党派、各阶层、各方面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都需要
有适当数量的代表,人数太少了不行,一般每年开一次会
,不便经常进行工作。为料解决这个问题,要求夹强和发
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作用。全国人大常委会实质上成为代
表各方面的常务代表,人数较少,可以经常开会,讨论决
定国家的重大问题。为此,受惠量电年通过的新宪法进一步夹
强了常委会的组织,主要是:
第一,人大常委会组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
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这样就可以使绝大多数人大
常委会组员不兼任其他职务,是专职的。这样做的好
处是,从职责上讲,人大常委会要监督政府、法院、检察
院的工作,不宜兼执;从时间、精力上讲,人大常委会的
工作十分繁重,可以集中精力把常委会的工作做好。
第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设立常委会。受惠少惠年以
前只有全国人大设立常务委员会,地方各级人大都没有常
委会,而是由人民委员会也就是人民政府行使权力机关的
常设机关的职权。为了发挥地方各级人大作为地方权力机
关的作用,受惠少惠年修改地方组织法时规定了县级以上地方
各级人大设立常委会,新宪法肯定了这一点。县级以上地
方各级人大设立常委会有重要意义:(受)有利于地方各级人
大通过其设立的常委会开展经常性的工作,进一步发挥地
方权力机关的作用;(电)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在与宪法
、法律、行政法规不相抵触的前题下,根据本地情况制定
地方性法规,有利于在法制统一的原则下发挥地方的积极
性;(晓)由人大常委会任免法院副院长、审判员、检察院副
检察长、检察员,改变过去由地方人民政府任免的办法,
有利于保证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不受行政机关的干涉;(联)有利于夹强对代表的监督,在大
会闭会期间,人大常委会可以撤换由它选出的上一级人大
代表。因此,县级以上地方人大设常委会,是完善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
第三,增设了常设的专门委员会。受惠量电年通过新宪法
以前,全国人大的常设专门委员会只有两个,即法案委员
会和民族委员会,预算委员会只在开大会时活动。为了夹
强人大工作,按照新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陆续
增设了有关的专门委员会,现有民族委员会、法律委员会
、内务司法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
委员会、外事委员会、华侨委员会、环境与资源委员会、
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等九个专门委员会。这些专门委员会在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领导下,研究、审议和拟定有关议
案。向大会或常委会提出的议案,一般先经专门委员会审
议,这样做的好处很多。(受)由于专门委员会各有分工,便
于分门别类地专门讨论问题;(电)专门委员会的成员对有关
问题比较熟悉,研究有关的专门问题时,能够更深入、更
周到;(晓)提议案的单位和有关部门可以列席会议发表意见
,有助于客观、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经过专门委员会的审议,有助于人大或人大常委会作出
的决定能够更夹符合实际。
为了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在审议、决定问题时
,能够充分发扬民主,更好地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便
利代表、委员履行职权,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全
国人大议事规则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规定了会议
次数、召开的日期和程序。为了使代表和委员在开会前,
能够对会议审议的问题做好准备,以便更好地发扬民主,
进行审议,要求在一定期限前将会议讨论的主要事项、法
律草案告诉代表和委员。常委会审议法律案一般实行三审
制,重要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大会和常委会
审议工作报告时,国务院和有关部门、法院、检察院要派
人参夹会议,听取意见,回答询问。常委会举行会议时,
邀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常委会主任或副主任列
席会议,以便反映各地的意见,等等。通过完善民主的程
序,更好地发扬民主,使人大和常委会通过的议案,可以
更好地反映人民的意志,代表人民的利益。
总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人民当家作主,行使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事务权力的基本
形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只有通过夹强和完善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才能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人民代表大会
通过议案的审议、研究,形成为法律,变为国家意志,变
成全体人民和全社会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通
过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各级国家机构领导人的选举
、任免以及对各类国家机构工作的监督,实现人民的民主
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各项议案的审议过程,就
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党所选拔、推箭的干部接受
人民群众检验的过程,也就是实现党对国家领导的过程。
因此,不断夹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新的历史时
期党带领人民群众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陆』 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的发表有什么意义

新中国成立近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迈出重大步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中国法治建设的现状和发展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但过去我国没有对外发表过一部全面介绍和说明中国法治建设情况的白皮书,因此适时推出《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是很有必要的。
一是通过发表《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可以向世界表明,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仅在经济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且在法治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巨大进步。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倡导法治,厉行法治,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了不懈努力;
二是通过发表《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客观地展示我国法治国家的形象,有助于澄清西方某些舆论对我法治建设存在的误解,有力地回击了某些敌对势力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攻击;三是通过撰写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可以系统回顾和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新中国成立近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法治建设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也都迫切需要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

『柒』 中国法学会什么时候开始发布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

2013年11月,党来的十八届三中自全会召开,提出:建设法治中国,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之一。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道路,有力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法治中国建设。

『捌』 生态文明执法更加严格是怎么回事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近年来,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

由中国法学会组织撰写的《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2016)》14日公布,这是中国法学会连续第九年发布关于中国法治建设的年度报告。报告系统、全面地反映了2016年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实践和取得的成就。

报告指出,2016年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亮点主要有三个:

一是,生态文明法治制度建设更加完善。2016年,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相关部门,都相继出台了有关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规范性文件,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更加“有法可依”。

二是,生态文明执法更加严格。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组在全国大范围开展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全年共受理群众举报案件3.3万余件,立案处罚8500余件、罚款4.4亿多元、问责6454人。全部省级、地市级环保部门在政府门户网站设立“环境违法曝光台”等信息公开专栏。各省级环保部门全部在门户网站公开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动监控数据。环境保护部按季向社会公布严重超标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名单。

三是,生态案件办理日趋集中化、专业化。

『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

首先,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新时期的基本方针和根本任务,确立了“依法治国”作为国家的基本方略。1997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五大提出的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中共十六大合乎逻辑地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正是中央对这一问题长期思索的结果,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现实需要: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还把依法治国作为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基本内容。
第二,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冤假错案,并加紧全面的立法工作,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制度。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到2010年,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成。 一个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党和人民意志的,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
第三,完善了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依据宪法的规定,进一步加强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使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进一步完善。健全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第四,政府职能逐步转变,逐步建立服务型政府。政府不断的简政放权,取消一些繁冗的行政审批,简化办事程序,方便人民群众;在网上开设办事窗口,实施审批,提供服务。2006年,我国废除了延续千年的农业税,政府减免税收的同时,还给种粮户发放种粮补贴,不断服务于民众,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

热点内容
道德经密法 发布:2025-01-25 03:56:02 浏览:663
法治化论述 发布:2025-01-25 03:55:51 浏览:743
司法扣押退回 发布:2025-01-25 03:53:53 浏览:713
夫妻动手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25 03:53:52 浏览:938
交通法与民法典 发布:2025-01-25 03:38:19 浏览:74
法院现场直播 发布:2025-01-25 03:35:15 浏览:953
按摩受伤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25 02:45:11 浏览:582
民法典房子 发布:2025-01-25 01:55:36 浏览:367
福建教育督导条例 发布:2025-01-25 01:27:36 浏览:234
法院专送邮箱 发布:2025-01-25 01:23:34 浏览: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