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立法
1. 论述如何更好地完善立法,加强执法,促进法治社会的发展写篇论文
字数要求多少 什么时候需要 方便的话把详细的论文要求发给我
2. 如何做好“促进型立法”工作
近年来,在国家和地方层面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法律法规,它不像以往的法律法规一样以管制性、约束性规范为主要内容,而是重在提倡、促进某项事业的发展。近几年直接以“促进”命名的法律就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小企业促进法》以及正在制定中的《就业促进法》;除此之外,虽未直接以“促进”命名,但以提倡性、促进性内容为主的法律还有很多, 像《科学技术进步法》《公益事业捐赠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另外,在笔者从事地方立法的实际工作中也经历过一些此类地方性法规的制定,除了为实施上位法而制定的促进性实施条例外,如《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办法》,在创制性地方性法规方面,也有一些以“促进”命名的地方性法规,如《北京市促进私营个体经济发展条例》《北京市专利保护和促进条例》,另外还有一些以促进性内容为主的地方性法规,如《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等。除专门以促进、提倡为主要内容的法律法规外,在其他法律法规中也存在很多提倡性、促进性的条文规范,比如《宪法》第十九条、第二十四条、第四十七条等分别规定了多处提倡、鼓励的内容,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也就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学质量提高等内容规定了提倡性、鼓励性条款。对于此类立法现象,有学者称之为“促进型立法”[1]。
对于此类以促进为主要内容的法律法规和提倡性、促进性的法律规范,人们的认识并不统一,有人认为这类立法是软法,此类事项不应当立法,有人认为这类立法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等。作为地方立法工作者,应当重视这种立法现象,研究其立法规律,以做好今后相应的立法工作。
一、促进型立法中法律规范的主要类型
促进型法律法规中的法律规范和其他法律法规中的提倡性、促进性规范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道德提倡性规范
在一些法律法规中出现的提倡性、促进性法律规范属于对人们道德义务的重申。比如《婚姻法》第四条规定:“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夫妻互相忠实、敬老爱幼等属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现在被以法律规范的形式体现出来。这种提倡性的道德规范多规定在法律法规中的总则部分。
(二)政策宣示性规范
这种规范主要是重申当前或者今后一个时期内对有关问题发展的政策取向,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有关主体对某项事业发展的信心,为事业的发展奠定基调,稳定秩序。比如《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三条规定:“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国家对民办教育实行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在当前民办教育发展良莠不齐,社会各界对民办教育质疑声不断,限制甚至取消民办教育的声音不断出现的情况下,法律的这一规定明确了国家对民办教育鼓励、支持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民办教育举办者或者准备进入民办教育行业者的顾虑。
(三)明确发展趋势的规范
此类规范主要是通过法律规范的形式明确某项事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比如《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第六条规定:“中关村科技园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其他智力密集型产业。”这就通过法规的形式确定了未来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方向,为预备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的单位和个人提供参考。
(四)具体的促进措施
通过具体的措施来推动和促进某项事业的发展是促进型立法的主要内容,也是这类立法能够发挥实际作用的依托。从法律法规的规定看,促进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类:
1.减免税费。这是所有促进措施中最有力度的一类,几乎所有促进型立法都涉及此类措施,比如《中小企业促进法》第二十三条、《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第二十六条等。
2.资金支持。作为需要促进、鼓励发展的对象,一般在发展的资金保障上都存在不足,需要通过立法增加财政经费投入、企事业单位的经费投入以及其他途径的经费投入。法律、法规规定的资金支持措施主要有设立基金、专项资金,优惠贷款,提供担保等。比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财政用于科学技术、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术改造的经费,应当有一定比例用于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的国家财政经费,主要用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引导资金、贷款贴息、补助资金和风险投资以及其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用途。”
3.降低进入门槛,简化手续。促进型立法所要提倡、促进的对象,往往是以往受到约束和限制过多而不能充分发展的领域,通过立法取消不必要的限制,在进入门槛上予以降低,在程序、手续上给予简化,从而为其发展创造条件,达到促进的目的。比如《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第九条规定:“在中关村科技园区设立企业,办理工商登记时,除法律、法规规定限制经营的项目外,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经营范围不作具体核定。”根据有关方面反映的情况,中关村科技园区关于企业设立登记的改革促进了园区登记企业数量的快速增长。
4.给予表彰、奖励。对于在某项工作中作出贡献的单位或者个人给予表彰或者奖励,是国家或者地方政府的一种姿态宣示,虽然它无法覆盖到全部参与者,但在某些领域里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可以促使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项事业中来。不仅是专门性的促进型法律法规,几乎在所有的法律法规中,都有表彰奖励条款,有些地方性法规还把肯定性和否定性的法律后果放在一起,规定为“奖励和处罚”。
5.突破法律规定创设新的制度措施。在一些法律法规中,为了达到促进的目的,可能会在普遍性的法律规定之下创设新的制度措施,从而使此类立法具有改革性、试验性的特征。值得注意的是,突破性规定的促进型立法必须有足够的政策依据,比如国家设立的综合改革试验区、特区等,如果缺乏政策支撑,创新性规定就会成为对法制统一原则的违背。
6.地方性的措施。在一些地方立法中,可能会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规定一些具有明显地方性的措施。比如在二元结构的体制下,作为稀缺资源的城市户口,在一些重要的领域被作为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的措施规定在法规中。《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在“人才引进”一节中不但明确科技园区引进留学人员、科技和管理人才的户口优惠措施,还直接规定了子女教育问题。《北京市促进私营个体经济发展条例》也就私营企业主获得北京市户口的问题进行了规定。这类措施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但也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阶段性。
(五)管理性规范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在专门的以“促进”来命名的法律法规中,也并不完全是促进、提倡的内容,也有大量的管理性、约束性规范,这种立法思路一般被表述为通过管理来促进,管理也是一种促进,也就是要通过管理、规范、提高来推动某项事业向更高水平发展。关于管理类规范,可以分为两类:
1. 着眼于创造被促进对象发展的良好外在环境,减少发展的阻力,达到促进的目的。比如《北京市促进私营个体经济发展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向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收费、罚款、摊派。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有权拒绝不合法的收费、罚款;有权拒绝任何单位和个人违法向其摊派人力、物力、财力;有权拒绝强行要求赞助、捐款、集资;有权拒绝非法有偿服务或者搭售商品、订购书籍报刊等侵权行为。”根据当前我国政治体制运作的实际状况和资源配置的现实,在多数问题上,所谓管理规范的重点应当放在规范政府自身行为、提高服务水平、创造事业发展的良好外在环境上。2.加强对被促进对象本身的管理,提高其自身素质和发展水平,使其在更高的层次上进一步发展。比如《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四十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依法对民办学校实行督导,促进提高办学质量;组织或者委托社会中介组织评估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
值得注意的是,在促进型立法中,我们能够明显地感觉到,管理性规范与促进性规范的比重和安排问题对于立法思路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在立法过程中一直争论不休的难点问题。
二、促进型立法大量产生的背景
(一)社会发展的要求
促进型法律法规多数不是在经济领域,它关注的往往是社会整体发展过程中的薄弱产业、事业或者需要政府提供更多服务的领域,比如科技进步、教育事业、公益事业、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因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只要打破原有对经济发展不必要的束缚和不合理的限制,各种经济力量都会根据自身的特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这也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现象。而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与社会事业发展不均衡的矛盾逐渐暴露出来,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教育事业发展等问题开始凸现,社会发展的薄弱领域需要相应的法律制度推动和促进其发展,这种需求反映到立法上,带动了促进型立法的出现。
(二)政府职能的转变
促进型立法是在国家职能从单纯的管理角色向服务角色转变,政府管理方式由计划经济体制下强硬的管制型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维持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秩序、弥补市场自身不足、加强社会保障等方向转变过程中产生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不断细化为宏观调控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政府在履行宏观管理职能时在角色范围上也必须定位为管理与服务并重,而不能是单纯的管制者,这种转变带动了引导、推动、服务、鼓励的促进型立法的产生。
(三)国家治理方式的转变
促进型立法一般都带有鲜明的政策性,反映了一个阶段和时期社会的现实需要以及政策调控的基本取向,多数属于政策的固定化、法定化。在以往习惯于政策治国的模式下,这些优惠政策、促进措施相对于社会管理、治理的要求来说,更适宜通过政策、文件、决定、命令的方式发布和贯彻,但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确立的背景下,在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被越来越重视的情况下,将重要的、需要长期坚持的政策法定化、国家意志化,是法治建设取得进步的体现。
三、如何做好促进型立法工作
(一)转变观念,正确对待促进型立法
在立法过程中,很多部门和从事立法工作的同志对促进型立法存在一些看法,认为力度偏软,不能发挥实际作用;立法中法律责任不够明确,一些要求没有相应的法律责任对应,属于不完整的“法”等。这种看法的存在影响着实际的立法工作。笔者以为,这种判断是以传统的管理型立法作为参照物产生的,所谓不能发挥实际作用其实是管理被服务代替、约束相对人变成约束政府自身所带来的不适应感,力度偏软是因为处罚、制裁措施无法适用。其实,法律本身就具有指引、预测、评价、教育、强制等多项功能,以往的管理型立法过分注重运用处罚等手段来突出法律的强制功能,而忽略了其他几项功能的运用和发挥,促进型立法在某种程度上是法律功能全面发挥的回归。促进型立法的力度主要体现在承担促进责任的主体(主要是政府和公共服务组织)所应当采取的促进措施的明确性、具体性,考量、评估的可行性等方面上,而不能以是否方便管理来评判。
(二)加强对立法必要性的论证
立法论证是做好每项立法工作的前提。促进型立法的必要性论证不同于一般立法,它应当重在论证所要促进的事项是否确实属于未来发展的长期趋势,所要促进的事项是否能够和适合运用法律手段来促进,比如人们私生活领域的事项、纯粹道德规范能够调整的事项等就不宜用法律手段来规范;同时还要论证所提出的促进措施是否具有长期持续性,因为法律法规必须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权威性,不能朝令夕改。不能因为转变观念,就变成每项政策都要立法,每个要促进的对象都要有法来保护。如果就一项可能短期内就会改变的促进政策进行立法,可能就会使立法成为一种随意、不严肃的行为。
(三)合理配置管理与促进规范
在促进型立法中,如何合理配置管理和促进规范,是直接决定立法价值取向和基本框架的指导思想问题。笔者以为,在此问题上应当考虑以下几点:第一,必要的管理措施对于促进发展是必须的,但是作为促进型立法,管理类规范适用的重点应当是已经有了一定发展基础、需要在更高层次上推进的事业,而不能把过多的管理措施施加到需要重点扶持的事业上,不能因加强管理而冲淡了促进的基本立法取向,更不能借促进之名突出管理的实质。第二,对于具体立法而言,必须考虑被促进的事业在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中是否已经有了足够的管理措施,是否有必要在促进型立法中过多强调管理措施,比如关于中小企业和私营个体经济的发展,其他法律法规中已经有了足够的管理措施,显然在专门的促进型立法中就没有必要再过多规定管理措施。第三,要重点研究被促进对象发展不力的制约因素到底是外在束缚过多还是其自身存在问题大,在多数情况下,管理的重点应该放在规范政府自身行为、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完善发展的外在环境上。
(四)增强促进措施的实效性
法律法规的价值体现在实效上。作为促进型立法,要增强实效性,就要把促进措施规定得明确、具体,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按照这种要求,在立法过程中,应当尽量减少道德提倡性规范,因为它本不属于法律要解决的问题;要慎重研究政策宣示性和明确发展趋势的规范,如果定性不准,就有可能使事业发展偏离正确的方向;重点是具体细化、明确促进措施,比如在法规中直接规定出台优惠和促进措施、制定配套文件的时限和具体内容要求。由于在促进型立法中承担促进责任的主体多数是政府及公共服务主体,针对管理相对人的处罚、强制和民事、刑事责任都无法适用在这些主体身上,因此就必须借助于公开透明的外在监督来督促其履行促进责任,比如权力机关监督、舆论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同时建立和完善社会诉求的受理和反馈机制,使促进措施真正得到落实。同时未来更重要的是要在系统内的考核、评估乃至政绩考核中有所体现,并形成完善的制度性规范,才可能真正使法律、法规的规定落到实处。
(五)及时研究总结法律、法规的实施效果
由于促进型立法带有典型的政策性、灵活性、阶段性,因此,作为权力机关,更要做好相应的执法检查和监督工作,以使被促进对象能够尽快得到较大发展,防止促进措施长期得不到落实而失效;同时更要关注和研究政策环境的变化,开展相应的立法后评估工作,及时启动法规的修改废止工作,防止原有的促进措施落后而变成制约措施。
(作者单位: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办公室)
3. 中国最好的法律是什么
中国现在最先进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它是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公约》模式制定的,是一部与全球接轨的法律,很多条款都很先进,很多概念也是借鉴外国的立法例和立法模式,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就是我国当前最为先进的一部法律。
4. 一部宪法什么情况下才是好的宪法好的宪法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宪法的作用亦称宪法的功能、宪法的职能,是指宪法对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行为,以及社会现实生活的能动影响,是国家意志实现的具体表现。毫无疑问,宪法作为法律的一种,当然具有与其他法律相同的作用,但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内容又决定了宪法的作用具有自身的特点。由于学者们在分析宪法作用过程中,无论角度还是方法都存在区别,因而所形成的结论也就不同。我们认为,宪法的主要作用可以概括为确认和巩固作用、限制和规范作用、指引和协调作用、评价和宣传作用四大方面。
一、确认和巩固作用
宪法作为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问题的国家根本法,肯定要将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基本制度确认下来,通过将统治阶级在各方面的意志集中表现为国家意志,从而巩固统治阶级的地位。
就政治方面来说,宪法的作用主要是确认和巩固国家政权以及相应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众所周知,法律和政权并不矛盾。宪法总是国家权力的法律化,总是统治阶级最高意志的表现;谁掌权,谁就会颁布宪法,使之成为其合法外衣,以确认和巩固其已经取得的政权。因此,尽管宪法是在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权力的前提下制定并在国家权力的支持下得以贯彻,但宪法对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又起着巩固和保卫作用。这既表现在宪法以根本法的形式确认统治阶级权力的合宪性,任何侵犯这种权力的行为都属违宪,因而可以依法予以追究;也表现在通过确认有利于巩固统治者地位的根本制度和统治秩序,规定调整统治阶级内部不同阶层、集团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方针等内容,巩固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不仅是国家权力得以运行的基本轨迹,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基本条件,而且也是国家政权得以确认和巩固的基本形式。因此,国家的政治制度及其运行方式构成宪法的重要内容。同时,宪法对于国家的法制建设也具有重要作用,宪法作为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不仅为国家法制的统一奠定基础,而且为国家法制的完整奠定基础。
从经济方面来讲,宪法作为上层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但另一方面,宪法对自己的经济基础又有积极的保护作用和促进作用。宪法对于经济基础的这种反作用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实现:一是通过宪法规范确认其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二是通过宪法规范,使特定的所有制转化为所有权,从而影响经济基础的发展;三是通过宪法规定国家的基本经济政策,从而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虽然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中,有关经济方面的内容不多,但它通过规定“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最终承认和保护了生产资料的资本家个人所有制,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则公开确认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并且宣布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同时明确规定了各种所有制形式的法律地位,以及国家发展经济的基本政策,从而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
就文化社会生活而言,宪法通过确认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社会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意识,规定国家统治和社会进步所必须的科学、文化,从而为统治阶级实现统治职能提供思想文化基础。特别是宪法通过规定国家发展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的基本政策,以及公民享有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权利和自由,从而进一步推进国家文化社会生活的发展。
二、限制和规范作用
尽管宪法由掌握国家权力的统治阶级制定,因而是先有国家权力,然后才能有宪法。但既然从政治角度而言,宪法本身就是权利制约权力的结果;同时,虽然宪法的内容涉及众多方面,但基本可分为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和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两大部分,因此,宪法对国家权力并非处于消极被动地位。宪法的限制和规范作用,就是宪法对国家权力发挥作用的基本表现。
宪法对国家权力的限制作用,是由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决定的。大家知道,权力是一种支配、控制和管理的力量,当它可以不受限制地被运用的时候,往往呈现出无限扩张的异化倾向。而国家权力一旦如此,其直接受害对象即是公民的权利。因此,作为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必须对国家权力予以限制。而且,国家是一个抽象的实体,国家机构则是国家的物化形式,因而国家机构既是国家权力的载体,也是国家权力的组织者和运用者。而宪法则通过规定国家机构如何组成、这些机构有哪些职权、这些职权怎样行使等内容,把国家机构的活动限制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
宪法对国家权力的规范作用是指宪法通过规定国家权力运行的范围、方式和程序,使国家权力在宪法设定的轨道上有效地运行。任何国家权力都必须通过适当的形式才能实现,宪法则通过规定国家的政体、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等问题,使国家权力的运行和实现有着稳定的轨道。
三、指引和协调作用
指引作用是所有法律规范都共同具有的作用,它是指法律规范对人们的行为起到的导向、引路作用。法律规范通过明确而原则地昭示人们可以为某种行为、不能为某种行为、必须为某种行为、怎样为某种行为,从而使人们在行为活动中有明确的遵循。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当然具有指引作用。但宪法的地位和内容,却决定了宪法的指引作用具有自身的特点:第一,就指引的行为主体而言,它既包括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也包括公民个人。也就是说宪法同时指引着国家行为和公民的个人行为。宪法不仅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基本国策以及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而且还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这些规定即为国家和公民提供了行动指南。第二,就指引的范围来说,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宪法规定的内容并不只是国家生活的某一个方面或者某几个方面,而是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虽然在规定的详略或者抽象程度上会存在差异,但无不可以在宪法中找到原则、精神。因此,宪法指引的领域非常广泛。第三,就指引的效力来看,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母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法律效力。第四,就指引的思想基础来讲,既然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那么宪法对机关、组织和个人行为的指引,实际上贯穿着民主的基本精神,或者说是通过对人们行为的正确指引,促进民主的真正实现。
协调作用是宪法对于整体社会的作用。如前所述,宪法的内容涉及整个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宪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因此,宪法通过调整各种社会行为,不仅使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章可循,而且也使各个方面相互之间形成良性和谐的互动关系。
四、评价和宣传作用
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行为怎样,总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价。只有通过评价,才能判断其行为的价值和效果。法律作为一种标准和尺度,自然具有判断、衡量人们行为的作用,它通过判断机关、组织和个人的行为是否有效或合法,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是非标准,从而达到指引人们行为的效果。尽管所有社会规范,诸如道德规范、宗教规范、风俗习惯和社会团体的规章等都具有评价作用,但法的评价与其他社会评价不同,它具有客观性、统一性、普遍性、强制性的特点。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不仅与其他法律一样,具有评价作用,而且其评价作用还具有鲜明的特色:第一,宪法评价具有广泛性。如前所述,宪法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也就是说,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主要方面,都能在宪法中找到评价的依据和标准,而其他法律则不可能。第二,宪法评价具有集中性。既然宪法集中表现统治阶级意志,是统治阶级管理国家和社会最基本的依据,那么宪法评价实际上是统治阶级的综合评价。第三,宪法评价具有最高性。宪法是母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法规都必须以它为依据,一切机关组织和公民个人都必须以它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因此,宪法的评价具有至高无上性。
同时,宪法不仅是评价人们社会行为的标准,而且它还具有宣传作用,它对于提高公民的思想意识,特别是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比如我国现行宪法的序言,通过总结我国近百年来的历史,特别是20世纪所发生的四件大事,对于人们正确认识历史,深刻理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必要性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宪法正文中有关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规定,也将有力地促进人们公民意识的增强。
人民主权原则
也称主权在民原则,意思是指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属于人民。 这一原则最早于1776年北美十三州的《独立宣言》和1789年法国的《人权宣言》中得到政治确认。后来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近代民主政治制度的普及而传播于世界各国,并在1789年美国宪法上首次获得最高法律确认,而当1791年法国宪法将《人权宣言》作为序言予以记载下来以后,人民主权原则就成为了资产阶级宪法的基本原则。
是社会主义国家宪法的一个基本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宪法的一个基本原则。但在社会主义宪法中,人民主权原则已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包括:第一,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社会主义宪法人民主权原则的基石,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准则。它否定"三权分立"反对对主权的分割,强调人民主权的统一性;第二,"人民"是个政治概念,有特定的含义,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资本主义宪法所规定的人民主权原则是依据社会契约论,认为人民主权是全民的超阶级的,而社会主义宪法规定的人民主权原则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即国家是统治阶级压迫被统治阶级的工具,人民主权只能是统治阶级的主权;第三,人民行使主权的方式是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机关由人民选举,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代表机关组织产生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它们都对人民代表机关负责,受人民代表监督。此外,社会主义国家宪法还规定了许多其它形式和途径,保证人民参加国家管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编辑本段二、基本人权原则
人权
人权,即作为一个人应具有的权利。 1776年的美国《独立宣言》是世界上最早宣布人权内容的宪法性文件,马克思称它为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它明确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1791年的法国宪法以《人权宣言》作为序言,对人权保障作了更为系统和合理的规定.
维护和保障人权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党和国家一贯致力于维护和保障人权。从《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到《1982年宪法》,虽然没有直接使用"人权"一词,但基本人权原则和人权的具体内容,则直接反映在宪法所确认和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之中,而且在实践中始终把生存权和发展权放在首位。生存权是第一人权,是其它人权的基础。在占有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解决了公民的生存权问题,这在人权发展史是个杰出的贡献,其根本原因无疑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确认与保障了人权。同时,民族的发展权在我国也得以充分实现,这对我国民族的兴旺和繁荣有着深远的意义。
编辑本段三、权力制约原则
权利制约原则源于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关于分权和制衡的理论。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研究并吸收了洛克的分权学说,特别是总结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政治实践,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学说。他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有三种权力,即立法权力、行政权力、司法权力,这三种国家权力应当归属于三种不同的机关来掌握和行使,以实现以权力制约权力,并断言:没有制约的国家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在美国得到了发展与运用。 最典型地采?三权分立"原则的还是美国宪法。美国1787年宪法只有7个条文,其中有3条直接涉及"三权分立",另外4条也有一定联系。根据这部宪法的规定,立法权属于由参众两院组成的国会,但总统对国会的立法有否决权,国会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推翻总统的否决;行政权属于作为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的总统,但总统任命部长和缔结条约时,必须经国会同意,国会可对总统的违法行为进行弹劾;司法权属于联邦法院及其下属法院,法官是终身制,法官须经国会同意后由总统任命,而最高法院有权审判经国会弹劾有罪的总统,并有权审查国会的立法是否违宪。这样,三权相互保持独立,相互制约,以达到权力的平衡。这种美国式的"三权分立",在西方甚至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产生过较大影响。 在社会主义国家,权力制约原则表现为议行合一,即权力统一原则和民主集中制原则。这一社会主义的宪法原则是由巴黎公社所创建而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宪法具体化,它在理论上确认国家权力的不可分割性,在实践中以人民代表机关作为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它并不排斥行使国家权力的各部门之间的分工,但以代表人民意志的立法权作为主导,一切国家机关向人民的代表机关负责并接受它的监督。另一方面,这一原则并不排斥平衡与制约,而是在国家权力的统一和人民代表机关属于主导地位前提下的平衡与制约。
"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
5. 我国拟立法促进乡村振兴,你有哪些好的建议呢
乡村振兴是国家推行的重要战略,如果国家能够借助立法来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我认为这会对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提供极大的便利,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对于国家的立法工作,我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所以在立法过程中要建立长效机制,要积极在立法过程中制定出完善的政策法规,对相关部门的工作做好引导和考核、评价,这样就能使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有关部门也能及时结合法律法规对乡村振兴工作的各项活动进行规范,这样就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乡村振兴的开展,不仅需要有关部门的努力引导,也需要在立法过程中不断加大对乡村实际的调研,借助对教育工作的关注和建立长效的机制,不断引导和促进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早日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目标。
6. 只要完善立法,就能更好地推进依法治国这就话对吗
这句话是对的,因为: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的目标,为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完善法律体系指明了方向。只有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实现有法可依,只有不断提高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才能实现良法善治,才能为依法治国提供基本制度依循。
现代社会发展纷繁复杂、日新月异,新生态、新业态不断出现,经济生活领域的大量问题,还缺乏法律法规明确规定。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经济社会越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越强烈,加强和改进立法的任务越艰巨。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首先要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增强法律法规的系统性,解决因体系性不强导致的法律规定在逻辑上、价值取向上相互“打架”的问题。
其次要重视发挥立法对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推动作用,变“政策引领”为“立法引领”,坚持改革于法有据,使改革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进行。这需要在立足国情、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适度超前”谋划立法,使立法更具前瞻性。
再次,要改进立法体制,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去除立法部门化,使立法真正成为凝聚社会共识、调整利益分配的过程,使立法更好地体现广大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目前,我国法治建设的任务已经从以立法为中心转向以落实宪法和法律规定为中心。从形成法律体系到形成法治体系,是我们党对法治建设认识的深化,制定良法、落实良法,法治中国的前景将更加光明。
7. 评价立法质量的好与坏主要看哪两个方面
评价立法质量的好与坏主要看两个方面, 一个是形式方面, 或者说形式要件, 指的立专法技术方面属内容。 比如立法不能落后于现实, 立法的体系要完备, 法律之间要协调配套不抵触,立法的技术要专业, 立法的方法要科学合理, 等等, 这是从形式方面来说, 一般的理解从形式方面做到比较容易。 第二, 实质性内容, 或者叫实质要件。 立法, 能不能反映出来最广大人民的意志, 代表最广大公众的利益而不是代表某一个阶层或某一个群体的利益。 从应然意义上我们想, 我们中国的法律是能够做得好的, 这是由我们的国情、 我们的国体所决定的。
8. 如何更好地完善立法,加强执法,促进法治社会的发展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这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 国现行宪法的规定, 国的民主制度主要是:(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 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其组织形式是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人民团体以及各族各界人士组成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它是 国实现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维护祖国统一的基本政治制度。(4)“一国两制”方针。它是和平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实现香港、澳门回归与和平统一台湾的基本方针。(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它是包括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其他民主形式在内的广泛的基层群众性的民主自治制度。这些民主制度都是 国的根本或基本政治制度,具有中国特色;它们涵盖了 国各民族、各党派、各人民团体、各阶层人士在内,具有广泛的民主性;它们既是马克思主义与 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 国长期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符合 国国情、被实践证明是成功的民主制度。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民主与法制是密不可分的,民主是法制的基础,法制是民主的保障,二者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实行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2)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国的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经验的总结。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3)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国法制是符合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的统一法制,任何地方和部门都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的保护主义。(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 国法制的一项基本原则,一切国家机关、团体和个人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也领导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5)依法行政。各级政府的权力是人民授予的,必须严格依法行使职权,努力为人民服务。(6)司法公正。 国的司法机关要严格依法行使独立的审判权和检察权,维护司法公正,保护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7)违法必究。公民、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严格遵守法律,对违法行为必须依法予以追究。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方向和性质具有决定意义,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保证。离开了党的领导,就谈不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起来。坚持党的领导的内容主要是指:(1)坚持党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党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2)党委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集中精力抓好大事,支持各方独立负责、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3)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支持人大、政府和政协履行职能;依照法律规定的民主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4)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使他们增强宪法和法律意识,成为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