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萌芽

道德萌芽

发布时间: 2022-06-18 12:34:10

道德和法律都萌芽于人类的原始社会阶段对吗

道德和法律确实都是萌芽于人类的原始社会阶段的。
因为道德和法律的主要作用在于调节和规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基本关系。这些关系都只有在人类的原始社会阶段才开始产生和出现。

② 简述道德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道德产生的条件是:

一、劳动

劳动是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劳动创造了道德产生的主要条件,也形成了道德产生主观统一的重要条件,提供了道德产生和发展的动力。劳动使人和动物区别开来,劳动创造了人的本身,创造了人类的社会关系,创造了人类的自我意识。

二、社会关系的形成

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只有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才会产生道德。社会关系的构建会推动道德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并在整个社会中推展开来。

三、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道德是一种调节关系的方式,以人的意识发生为前提。人类的自我意识促进了人与人之间建立起一种默契的道德调节关系,从而推动道德的快速发展和完善。

(2)道德萌芽扩展阅读:

道德的分类有:

一、一般欲望部分

行动方面的道德有自信和勇敢,不道德有鲁莽,迟钝和怯懦等。感情方面的道德有节制和自制,不道德有放纵和冷漠,病态和变态等。

二、特殊欲望部分

交易方面的道德有慷慨和节俭,不道德有挥霍,浪费和吝啬等。交流方面的道德有严肃和温和,不道德有暴躁和麻木等。交谈方面的道德有风趣和诚实,不道德有滑稽和乖戾,夸张和刻板等。交际方面的道德有大方和谦逊,不道德有骄傲,虚荣和虚伪等。交往方面的道德有博爱和公正,不道德有自恋和谄媚等。

三、理智部分

考虑方面的道德有周详和谨慎,不道德有繁琐,冲动和马虎等。

四、理性部分

思辨方面的道德有深刻和广博,不道德有肤浅和狭隘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道德 (社会学概念)

③ 中国革命道德的萌芽,发端和形成于什么时候

中国革命道德萌芽于五四运动前后,发端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蓬勃发展的伟大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经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的长期发展,逐渐形成并不断发扬光大。

弘扬中国革命道德,要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相结合。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国革命道德得渊源之一,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没有中华传统美德的长期发展和丰厚积淀,就不可能有中国道德得形成和发展。

中国革命道德继承了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摒弃了传统道德得糟粕,是中国优良传统美德的延续和发展,是超越了中华传统美德的时代局限而形成的一种崭新的道德。

(3)道德萌芽扩展阅读:

发扬光大中国革命道德。

中国革命道德内容丰富、历久弥新,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中,大力弘扬中国革命道德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与信念。一个思想空虚、精神萎靡的人,难免要被各种错误思想和观点牵着鼻子引入邪路。如果没有精神、理想和信念的支持,一个人的一生,只能庸庸碌碌、无所作为,甚至会造成对国家和社会的危害。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既要正视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不断提高和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又要进行理想和信念的教育,充实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决不能使人们陷入只知谋取私利的误区之中。

弘扬中国革命道德,有利于树立和培24养入民群众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与信念,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有利于建设一个消灭34213剥2341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美好社会。 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213。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革命道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

④ 3岁出现萌芽状态的道德感是因为

3 岁前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3 岁后,随着儿 童交往的发展,成人不断对儿童的行为提出要求,使他们逐渐掌握了各种行为规范,道德 感也逐渐发展起来。

?

__俺跗诙牡赖赂泻芊羟场⒁妆?,往往是由成人的评价而引起; 学前中期儿童已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会因为自己在行动中遵守了老师的要求而 产生快感,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中班儿童常向老师“告状”,就 是由道德感而激发的;学前晚期儿童的道德感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他们对好与坏、行为 的对与错,有了比较稳定的认识。

⑤ 中国革命道德萌芽于什么前后

中国革命道德萌芽于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

发端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的蓬蓬勃勃的伟大的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经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发展,逐渐形成并不断发扬光大。

中国革命道德目的:

中国革命道德,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为最终目的,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和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高举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的旗帜,形成了无私奉献、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革命精神。中国革命道德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重要体现。

⑥ 什么研究表明,3-6岁幼儿正是道德观念形成的萌芽时期

日本学者的研究 第一个时期是道德意识的萌芽期。 第二个时期是依据周围的道德而行动的时期。 第三个时期是从权威道德时代向自律道德时代的过渡期。 第四个时期是开始决定自律动机的时期。 第五个时期重视客观的道德理想、经常依据自己的人格自主地决定道德动机的时期。 无道德阶段(1岁-3岁) 懂得依据大人的同意...和否认而行动的阶段(3岁-5、6岁) 依据同伴的规约而行动的阶段(6岁左右) 口头道德的阶段(10岁-14、5岁) 矛盾道德的阶段(14、5岁—18、9岁)

⑦ 道德起源的客观条件是什么

道德起源产生的客观条件是社会关系的形成。而社会分工是道德从萌芽到生成的重要条件。生产实践是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统一的社会条件 ,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⑧ 中国革命道德的萌芽,发端和形成于什么时候

革命道德萌芽于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发端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的蓬蓬勃勃的伟大的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经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逐渐形成的。

革命道德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形成的,她归属于共产主义道德体系,与古代传统道德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中国革命道德既根植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又渊源于中华民族的文明史,这是道德发展的逻辑所使然。

中国革命道德是中华民族道德发展的新阶段,它的产生和形成是中国伦理道德发展史上空前的革命性变革,标志着占统治地位的封建主义道德体系的终结;

中国革命道德的产生和形成又是道德进步规律使然,它同古代传统道德既有联系又有本质上的区别,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是在对古代传统道德扬弃和超越的前提下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时代性成果。

(8)道德萌芽扩展阅读:

中国革命道德产生和形成的历史背景:

1、近代以来,鸦片战争的炮火打开了大清帝国的大门。

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和清政府的腐败,特别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传入,传统的伦理道德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新旧伦理思想发生了激烈冲突。人们在忧愤之中不能不对“孔孟之道”进行反思。

2、太平天国的领袖洪秀全、洪仁玕,对封建礼教持批评态度,也接触到西方某些伦理思想,主张转变社会道德风尚。

他们试图将西方某些宗教道德嫁接至传统伦理道德之上,终究未能摆脱封建道德的藩篱。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李鸿章、左宗棠等,面对中外民族矛盾和中西文化冲突的现实;

在注重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创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同时,初步认识到株守封建礼教没有出路,必须加以“变通”,革除其中某些陈腐的教条。

⑨ 科学的道德起源观

科学的道德起源论(历史唯物主义方法)

道德起源的条件:

(1)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

在原始社会初期,人们相互间的交往关系是不稳定的,经过两性基础上的自然分工到三次社会性的大分工以后,人们之间形成了较为广泛和稳定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不,即社会关系。随着劳动的日益深化和社会关系的日渐发展,个人与整体、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也日渐突出,调整这类关系并且对个人的行为提出明确的规范性要求,便成为客观的需要。否则便会威胁到整个氏族的生存和发展并进而影响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因此说,社会关系的形成为道德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2)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在人口的生产与再生产的过程中,妇女对于贞操的意识逐渐产生了,而正是这种意识成为了道德观念产生的主观条件。随着人们头脑中意识的逐渐发展、扩散,如何做、做什么“有利”、做什么“有害”(实质上是初的善恶观念),应该如何、不应该如何的道德要求逐渐以观念、意识的形式被固定下来,并终成为道德规范。氏族内部禁止通婚就是初的道德规范。

(3)生产实践是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统一的社会条件:

在生产实践中,劳动创造了道德主体,创造了人对道德的需要,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促进了人的观念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从而为道德的产生创造出了主客统一的社会条件。

(4)社会分工是道德从萌芽到生成的重要条件: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劳动中出现了分工(自然分工)与协作,多次重复的分工与协作使人们之间逐步形成了某种稳定的习惯和明确的秩序,人们也逐渐接受这些习惯和秩序的规范与制约,进而促使这些规范以风俗习惯的形式更加稳固下来,就成为初的道德。后来的社会性分工更是产生了个人利益和与之交往的人们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从而产生了调节各种利益矛盾以维持一定社会秩序的要性,于是,原始的道德禁忌就逐渐形成了,这就成为道德规范的初形式。因此说,道德从萌芽到生成离不开社会分工这一重要条件。

⑩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的本质是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最深层的本质是利益关系。道德与利益的真实关系,当然还可以进一步讨论,但这种提法至少表明,道德本质上是要以人的现实社会关系为载体的。

要在人的各种现实社会关系中展开的,是要合理地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现实社会关系的。因此,道德所涉及的人的自由问题其实就是一个人的自由如何在现实社会关系中实现的问题,它主要不是一个观念自由的问题,而是一个实在自由的问题。实在自由必然是受外物限制的自由,人要实现这些自由,首先要学会约束自己。

仅仅从一种工具价值的角度来讲:

道德其实只不过是人们获得其他诸多自由的必要条件,因为人若不尊重他人、不协调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他就很难实现自己的诸多愿望和利益,在成熟的合作社会尤其如此。

其实,处理好人际利益关系的关键是学会兼顾别人的利益,也就是使自己的利益实现形式具有某种普遍性。所以在某种意义上,道德的任务就是在个人独特利益的基础上实现对普遍利益的追求。这也就意味着,道德主体不仅要成为特殊的个体,而且要成为普遍的个体;不仅要实现个人的特殊利益,也要实现大家的普遍利益。

热点内容
最新四川省消防条例 发布:2025-01-24 17:15:06 浏览:44
民用航空飞行条例 发布:2025-01-24 17:15:01 浏览:405
别人为我死我要负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1-24 17:03:05 浏览:244
反恐怖主义法立法宗旨 发布:2025-01-24 16:55:15 浏览:518
中国合同法以成文法形式出现 发布:2025-01-24 16:21:33 浏览:132
我国立法上关于补强证据的规定 发布:2025-01-24 16:15:30 浏览:440
论述国际法律责任的形式 发布:2025-01-24 16:00:55 浏览:749
交通法规39条 发布:2025-01-24 15:54:57 浏览:536
劳动合同法对中小型企业的影响 发布:2025-01-24 15:48:18 浏览:928
劳动法自动离职给工资吗 发布:2025-01-24 15:32:51 浏览: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