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法治良方

法治良方

发布时间: 2022-06-18 18:26:11

㈠ 如果还希望稳定50年,100年,那么只有一个法子,杜绝腐败,真正法制,别无良方,其实谁都明白

要全面建设法治社会,必须从每一个人和每一件小事做起,才能团结一致,事半功倍。 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做一个和平的国家,可以强大和繁荣。 和人民的繁荣,不是一件方便的事情。 虽然今天的社会没有枪声和战争的混乱,但我们总能从每一个细节上感受到一些人行为的污秽和他们灵魂的肮脏,这些与“法治社会”这个醒目的标题相互排斥,如果我们不结束这种现象,让罪犯无法醒来,或者让年轻人走上绝望的道路,那么毫无疑问,“建设一个法治社会”将永远成为一个空洞的词,一个空洞的承诺,只能流到下水道,无法兑现。 因此,我们也深刻理解了这一时期的重要性,责任的重大性。 它还要求每个人都尽其所能把肇事者从绝望的深渊中拉出来,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作为祖国的花朵,对未来的希望,除了良好的文化知识,全面发展,但更重要的是尽一切可能为这个社会做出小小的贡献。 虽然我们的实力是微薄的,但只要付出了汗水,就会有幸福的回报。 我是这么做的,我希望我能和你们分享,追求更大的进步: 每天早上,当我们快步走进充满欢笑和笑声的校园时,我会忙着提醒合伙人们几句话: ”我们看到纸屑,我们必须捡起来,扔进垃圾桶。 \". ”记得清理小柱子,保持校园整洁。 ” ... 我明白,这些不仅仅是一个小小的行动,一个小小的意识,它反映了人们心中强烈的环境观念,也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每天在课堂上,我都会提醒自己要努力学习,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全面发展,成长为国家的栋梁,民族的骄傲,更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主导作用,为人民的福祉和稳定尽自己的一份力。 每个节日,我都会急切地打开电脑,不是为了休闲娱乐,而是通过我的键盘为网民推广一些法治信息,让他们永远记住: 作为这个社会的一员,肩负着神圣的使命,也为不法分子和朋友在善恶之间徘徊,敲响警钟... 培养人民的“无私奉献”、“勤劳朴实”的品质,更有意义的团体活动,并设立了一些奖项,使我们有更强的动力去建设一个全面的法治社会。 并且,在实践中对杰出的表现给予表扬,让他成为榜样,希望大家能够跟随,甚至超越。 在此基础上,我们应加强人们的法律观念,建设现代法治社会,否则,人们的言论只能永远被写成“无知”。 每个人,像我一样,都更了解法律,开阔了眼界。 也有必要在了解法律信息的同时,多读书,因为书是无价的,它明亮,比冬天里最绚丽的光线更加明亮; 它的深度,远远超过人们想象的叠加! 让每个人不断地充实自己,磨练自己,最终可以升华自己,提高自己。 只要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总有一天”建设法治社会”的承诺会在我们每个人的手中实现!

㈡ 为什么说法治是增强免疫力提高战斗力的抗疫良方

只有健壮的体质,才能够提高战斗力,部队更注重体质的锻炼,体质好免疫力就会提高,免疫力与战斗力是相互相成的,也是部队胜利的法宝。

㈢ 法治和人治,的优缺点各在哪里

1. 法治的优点
法治的社会中,法具有绝对的权威,一切的行为与交往都有确定的模式可以遵循,人们凭借法律的指引来确定自己的行动,人们凭借法律可以预见他人的行为,以及自己和他人行为的结果。人们合法的预期利益可以得到实现,人们权益的受损可以用法得以补偿。许多的社会生活都在法的秩序中有序、和平地稳定地进行着,人们享受法所带来的稳定与安全。
2. 法治的缺点
法虽可以确立一种人们普遍遵循的一种社会秩序,但是正是它的优点往往成了它致命的缺点。秩序一定的稳定性、持续性、连续性往往意味着一定的保守性和滞后性。社会生活的繁纷复杂,以及社会的变动不居,有限的条条框框是不能完全框定多彩的世界。既存的社会规则往往因为社会的变化变得不合时宜,新情况的出现往往在以前的本本里找不到应对的办法。
1. 人治的优点
人具有的主观能动性,正是认识不断变化世界良方。社会不断在在进步,人也不断在发展。虽然,过去的规则不能应对现实的需要,可人能及时因时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保持认识与现实的一致。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可以针对现实生活的千变万化和适用对象的不同特点,最大限度地实现个别正义,从而使法律规范所追求的社会正义获得有效分配,有利于缓解法律规范稳定性和适应性之间的内在的紧张关系使法律更具活力,在这方面判例法国家通过官造法以及判例法内部衡平法对普通法的特殊补充机制而保持了很好的社会适应性。规则的形成和制定需要复杂的程序和长期的时间,因此法治在瞬息万变的世界里变得色彩暗淡。“船小好掉头”个人对社会变化的反应总是敏感的,个人的反应总是迅速的,个人的意志总是集中的。个人的决策不需要复杂的程序和时间,能够紧扣时代的变迁。
2. 人治的缺点
作为社会的一种治理的模式,则应当需要大家普遍地接受和认可。人治,必竟是一种个人表达的意志,这种个人意志和众人的意志又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一致呢?个人与众人总是存在差异的,个人的决定未必就符合纵人的需要。人治的社会里众人的命运被系于个别人的手中,许多人的命运常常因为有权者个人的喜怒哀乐而改变。人们对自己的命运和前途没有了合理的预期,成天生活在惶惶不可终日的状态。掌权者的号令朝令夕改,人们的行事则完全凭着对掌权者个人意志的猜测作为指导。因而,人治也是往往充满着危险,人治往往有走向专制,人治往往损害人们的合理预期,人治也往往与人们追求稳定安全的心理需要不相一致。

㈣ 孔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古代东西方先哲,面对社会的动荡与衰败,都设计了治世良方,以建立和谐有序的

(1)特点:君臣有别、长幼有序和注重德治。背景:春秋末期诸侯争霸,社会动荡,“礼崩乐坏”。
(2)方案:国家应由哲学家治理国家,武士对外御敌、对内保民和生产者从事各种生产组成,三者各尽其德,各守其责。评价:《理想国》中表达的真知统治权力、国家的目的是实现政治正义与社会和谐的理念是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其局限是过于理想化,对人性的贪婪估计不足。
(3)途径:追求正义,实行法治。相同:强调道德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不同:孔子主张人治,亚里士多德主张法治。

㈤ 依法治国是我国唯一的治国方式吗

四大治国模式,指的是中国四个传统治国模式,这四个传统的治国模式是书写中国五千年历史的标志,中国历朝历代的封建社会皇帝,都逃不过是四大治国模式的范围。
其中老子所倡导的节俭模式最为历代皇帝所推崇,刘邦、刘恒、刘启、刘秀、萧道成、杨坚、赵匡胤、朱元璋、道光帝等数位皇帝,都对老子提出的节俭治国情有独钟。
民本模式自古有之,民本治国是中国最古老的治国方式,从上古时期的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再到夏商周时期的夏禹、少康、成汤、盘庚、武丁、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以及封建社会时期的刘邦、刘秀、杨坚等历史上的数位皇帝都以民本思想为出发点而治理国家,就连老子的节俭模式、管仲的新政模式、商鞅的峻刑模式,都是有民本思想演变而来。
新政模式是中国最具进取性的治国模式,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代时期的管仲,新政治国通常都是历代帝王拯救国家命脉的良方,也是腐旧贵族最惧怕的毒药,实行新政必然要得罪一大批腐旧势力,因此中国历代皇帝拯救王朝命脉的这剂良方,往往会被统治者自己湮灭。新政模式,实际上也是自上而下的一次革命,与那些自下而上的革命不同,他是由政权的统治者自己发动的革命,其宗旨就是延续政权的国祚。
峻刑模式是由历代司刑之官提出的治国思想,所谓峻刑就是以残酷的法律手段约束国家的官员和百姓,对于官员皇帝会用峻刑防止他们贪赃枉法,对于百姓皇帝会用峻刑防止他们触犯国法,这种模式往往是暴君惯用的手段,但也是依法治国最有效的治国方式。
此四大治国模式,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几乎是历代君王惯用的治国方式,因此他们被当代学者认为是最典型的四大治国模式。
节俭治国编辑

节俭模式——“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代表人物——汉文帝
“节俭模式”,是古代管理国家的基本手段,代表人物是汉文帝刘恒。中国人素有“勤俭持家”的好传统,管理国家也不例外。《管子·八观》中专门论述了奢侈浪费与国家管理的关系,认为“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刘恒在位期间,禁扰民、禁送礼、禁浪费,甚至连显示皇权威严的诸侯、属国献供礼等都废止了。即位初,有人献千里马,刘恒就此下了“红头文件”,诏告天下“朕不受献也”,“令四方毋求来献”。
不建楼堂馆所。刘恒在位23年竟无一项大型建筑,连小建筑也不搞,只要是劳民伤财的,一律不批。据《汉书·文帝纪》记载,刘恒曾想造个露台,召来工匠预算,要花费“百金”。这笔开支对皇家来说,连毛毛雨都不算,但刘恒觉得不妥,放弃了造台计划,称“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
汉代流行厚葬之风,国家三分之一的收入拿来造帝王陵墓。刘恒移风异俗,奉行“薄葬”。甚至连自己平时的穿着也不讲究,都是粗布衣,普通鞋,即《汉书·东方朔传》“身衣弋绨,足履革舄”。后宫嫔妃也都不穿高档时装,“衣不曳地,帷帐无文绣”,普普通通。
刘恒开创了封建帝王着“亲民装”的先河,汉代学者刘向曾评价刘恒是“节俭约身,以率先天下”。其“节俭治国”思想,体现出了封建时代“以孝治国天下”的核心价值观。所以,刘恒死后盖棺定论的谥号中,用了评价等级最高的一字“孝”,称为“孝文皇帝”。
刘恒的治国模式收到了出奇的效果,《汉书》称当时是“海内殷富,兴于礼义,断狱数百,几致刑措”。随后的景帝刘启,继承了刘恒的治国思想,合称“文景之治”。[1]
民惟邦本编辑

民本模式——“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代表人物——唐太宗
在古代,执政者常挂嘴边的一句话是“民惟邦本”,简称“民本”。用今天的话来说叫“执政为民”。以这种思想来治理国家,被称为“民本模式”,代表人物是唐太宗李世民。
在中国历代帝王中,唐太宗李世民最有“民本意识”,他认为,“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李世民说话喜欢引经据典,他常提荀子的观点:“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李世民曾认真研究了朝代兴迭规律。据《贞观政要·仁义》,李世民称,“古来帝王以仁义为治,国祚延长,任法御人者,虽救弊于一时,败亡亦促”。
李世民的“民本模式”,就是借“仁义为治”实现的,表现为“宽律令”,具体操作分为礼刑并用、简约画一、宽仁慎刑三个层面。《唐六典·尚书刑部》注记,李世民指示长孙无忌、房玄龄等臣僚重新审订刑律条款,尤控死刑,他强调“死者不可复生”,要求“用法务在宽简”,所以唐律“比卉死刑,殆除其半”。为防错杀,李世民要求死刑案都要报中央,再三复核。
最能说明李世民“宽刑”的,是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发生的一件事。当年十二月,他在查阅死刑案件时,出于怜悯,下令将390名死囚全部放回家过年,来年秋再回长安就死。第二年死囚一个不少回来了,李世民很感动,干脆将这些死囚全部赦免。
李世民选贤任能、纳谏如流、赏罚分明,其治国模式成效斐然。执政几年后,便“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贞观四年,全国被判死刑的仅29人。
李世民在位年号为“贞观”,故史家赞誉李世民的治国模式为“贞观之治”。[1]
新政改革编辑

新政模式——“天地革而四时成”
代表人物——宋仁宗
“五经”之《易经》中的第49卦即为“革卦”,古人释注中有句话叫“天地革而四时成”,揭示出改革的重要性及其规律。从先秦到清末,在中国历史上产生影响的改革有近百起。依靠改革,把改革作为国家治理手段,被史学家称为“新政模式”,代表人物是宋仁宗赵祯。
北宋是中国古代推行新政模式最为积极的一个朝代,尤其是十一世纪中叶后,改革成了主旋律,宋仁宗赵祯推行的“庆历新政”即出现在这一时期。
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北宋对西夏战争惨败,直接促使皇帝赵祯“欲更天下弊事”。此时,范仲淹、欧阳修等改革派已有共识,形成了以范仲淹为首的“改革集团”。庆历三年九月,赵祯特开天章阁,召见范仲淹、富弼,当场赐给纸笔,要求他们针对当前急务当场呈奏。范、富二人随即提出了一揽子改革计划,范仲淹的《十事疏》,便是这轮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提出了“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长官”“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等十项改革主张。赵祯接受了这些改革建议,渐次实施,颁行全国,这就是北宋历史上轰轰烈烈的“庆历新政”,就此揭开了后来包括王安石变法在内的北宋系列改革序幕。遗憾的是,一年多后新政便搞不下去了。
庆历新政的失败,与赵祯“宽仁少断”、保守派势力强大有直接关系,但与仓促上马、预热不够、力度过猛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宋仁宗不急于求成,“摸着石头过河”,尤其在进入涉及利益集团的深水区,改革若能稳一点,或许就是另外的结果。
尽管如此,历史仍给在位长达42年的赵祯以高度评价,其治国模式被誉为“仁宗盛治”,有人甚至认为超过唐太宗的“贞观之治”。[1]
严刑峻法编辑

峻刑模式——“治乱世,刑不得不重”
代表人物——明太祖
所谓“峻刑”,即严刑。唐宋以前治理国家讲究“礼法合治,德主刑辅”,即所谓“轻刑”思想,属于“仁术”。宋元以后,执政者奉行“为政以德、正己修身”,但不轻刑律,晋人葛洪“非峻刑不能止”的观点为执政者认同。“峻刑模式”又被称为“重典之治”,代表人物是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是峻刑模式的最积极实践者,他在明纲常的同时,重法度,严吏治。他声称,“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后人简称“乱世用重典”。
一直以来,朱元璋都“以重典为整顿之术”,实施“猛烈之治”。虽然《大明律》条款已相当成熟、完备,但朱元璋觉得仍不够“吓人”,又编定了《大诰》,实行“法外用刑”予以“严打”。如政府部门随便增加编制人手等“有司滥设吏卒”行为,依律仅打100大板,但朱元璋要求“族诛”,不仅部门领导倒霉,当事“临时工”也要处死。至于“吃空饷”等,在明朝一旦败露,当事人必死无疑。朱元璋最恨贪官,对贪官大多是“剥皮实草”。只要贪污60两以上者,先要“枭首”,示众后再剥皮,皮内充填干草,悬挂在衙门两旁,以警告官吏。类似这样的施峻刑严惩事例,不绝于明史。
朱元璋的峻刑治国模式,史称“洪武之治”。虽然未完全达到目的,但效果明显,明朝官场“干净了一百年”。《明史·循吏传》记载,峻刑“一时守令畏法,洁己爱民,以当上指,吏治焕然丕变矣。下逮仁、宣,抚循休息,民人安乐,吏治澄清者百余年”。[1]

㈥ 面对战乱和社会巨变,法家的韩非提出了怎样的济世良方

1、韩非子提出要以制度管理国家,也就是法律,而且一视同仁,罚不避大臣,赏不遗匹夫,实现公平,人人都觉得公平就会尊守法律。
2、对使用人才讲究听起言,察其行,量才授官,考察的时候也以完成业绩情况为主,选拨出来的必然都是实力超群的人
3、建议君主三守,深藏不露、自主决断、大权独揽,对于封建主义社会,君主的权力稳定,是国家稳定的重要保障。
4、更厉害 的是韩非子提出的安危篇,讲究法治的实施要充分考虑民众物质利益的需求,不要让人们失去生存的乐趣,法家人物提出了儒家的思想,这是非常难得可贵,也是韩非子尊重实事求是 的高度体现
其他还有很多,不想打字了,韩非子的法家思想至今都在使用,而将法家思想发扬的是商鞅,将法家思想提升高度,使用炉火纯青的是管仲,都是牛B人物,可以看看他们的传记推荐

㈦ 罗翔法治的细节是什么

罗翔法治的细节是他写的一本书。

我们因为无知而读书,读书又让我们真正地承认自己的无知与浅薄。拒绝读书当然是一种愚蠢,但是因为读书而滋生出骄傲与傲慢是一种更大的愚蠢。苏格拉底也曾经用“药物”来比喻写作,书籍就像药,可能是一剂良方,也可能是一剂毒药。

法治的细节赏析

传统并非一无是处,进步也不是永远正确,人类经验累积的知识比那种凭空想象的理论,可能更可确保人们在设计制度上少跌跟但是,相比于经常开出空头支票的理想主义,保守主义基于对超验道德的笃信,对理性万能的警惕,对人性幽暗的洞察,他们立足现实的观点。

虽然可能难以博人眼球,但却可能更加务实。最后他说了一句人类历史上掷地有声的话: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苏格拉底宁愿尹自己的措辞而死也不愿意以失节的言行苟活,他接受了死刑,并且从容地探讨了死亡。

一切有意义的知识,最终都是为了行动。作为学者,我们经常会思考了许多崇高与深邃的观念,但是我们经常误以为自己想到了、说到了,也就做到了。

㈧ 什么是法治观念如何增强全社会的法治观念

法治观念的定义:所谓法治观念是指人们对法律的性质、地位、作用等问题的认识和回看法也就是依靠法答律管理国家、管理经济和治理社会的观念。

法治观念的实质是指法律至上、以法治国的理念、意识与精神,在西方哲学中,“超越”虽然在不同哲学流派、不同哲学家语境下,内涵有所不同,但大多数哲学家都把它看成是超出某种界限之意,而不是将其全盘否定。

(8)法治良方扩展阅读

“法律浪漫主义”认为,法律无所不能,解决任何中国一切问题的良方。在遇到社会问题,他们几乎都会情不自禁地提出要制定相关法律,既有法律不能满足治理期望时,总是希冀于修改法律。

赋予法律功能过高期望和过于理想化的思维,属于典型的法律浪漫主义情结。法律浪漫主义者忽视了社会关系的多元性、复杂性以及法律调整对象和介入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有限性。

将法律的功能无限夸大,偏离法律的本性和国家建立法律制度的初衷,也忽视其他非法律社会控制措施的意义和作用,法律浪漫主义必然会面临现实困境。

㈨ 全面依法治国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微课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如何理解“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这一论断,是我们学习十九大精神时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
从历史看,中国的国家治理并非法治而是人治。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人治尤其是宽仁厚爱的仁君之治、明君之治还是很好的。就是在绝对值的意义上讲,它也比暴君之治好。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告诉我们,评价一个社会的上层建筑,根本的是要看它与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包括经济基础是否相适应。中国的人治传统本身就是中国农业社会的产物,它所依赖和体现的是仁君之治、明君之治是很正常的。农业经济、自然经济的经济基础也决定了它的国家治理方式必然是人治,最好的也就是仁君之治和明君之治。只是到了近现代,我们的经济逐步地过渡到工业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情形就大不一样了。这时还固守仁君之治、明君之治,也就当然地落后了。
从未来看,中国的国家治理必须法治化。未来,中国的生产力只能是现代工业、现代商业、现代市场经济。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上,我们的国家治理必须也只能是法治。市场经济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其实就是自由、平等、法治。这也是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再者,我们未来的政治是什么?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作为与民主政治相匹配的国家治理方式,也只能是法治。人民的意志通过什么来表达,通过什么来统一?回答,只能是法律。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民主政治的逐步建立都对中国提出了急迫的法治要求。
从现实看,中国的国家治理正在法治化。我们该怎么办?我们应该近法治而远人治、用法治而弃人治。再过两天,就是中国独创的节日“光棍节”。它实际上是一些青年人和电商有意无意地“合谋”而产生的节日。这个节日在去年一天的网购销售额高达2000亿元人民币。它由无从数计的合同和法律关系构成,一旦发生了矛盾纠纷,恐怕只能是通过法治化的方式包括诉讼等方式来解决。这就是生产力的伟大作用,也是生产关系的伟大作用。全面依法治国是我们党确立的治国方略,也是对我们党和国家的考验。我们不能不接受这个考验,而且必须在这一考验中获得良好乃至优秀的成绩。这是党的要求、是人民的要求,也是法治的要求。
从历史、未来、现实的三个维度来考察,全面依法治国必然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我们只能急流勇进,积极投身这场革命,才不会落伍,才能迎头赶上。中国的依法治国的事业,才会因为我们的努力而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㈩ 面对地铁乞讨“转型升级”,该怎么办

因势利导,用法治良方破解乞讨难题。一方面,有关部门应依法严厉打击职业行乞者,不断完善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体系和帮扶机制,切实保障好孤寡老人、伤残人士的合法权利,从源头上解决他们的权益贫困。另一方面,公众应该因地因时制宜,提高辨别真善意识,避免自己的爱心被利用和亵渎。

热点内容
最新四川省消防条例 发布:2025-01-24 17:15:06 浏览:44
民用航空飞行条例 发布:2025-01-24 17:15:01 浏览:405
别人为我死我要负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1-24 17:03:05 浏览:244
反恐怖主义法立法宗旨 发布:2025-01-24 16:55:15 浏览:518
中国合同法以成文法形式出现 发布:2025-01-24 16:21:33 浏览:132
我国立法上关于补强证据的规定 发布:2025-01-24 16:15:30 浏览:440
论述国际法律责任的形式 发布:2025-01-24 16:00:55 浏览:749
交通法规39条 发布:2025-01-24 15:54:57 浏览:536
劳动合同法对中小型企业的影响 发布:2025-01-24 15:48:18 浏览:928
劳动法自动离职给工资吗 发布:2025-01-24 15:32:51 浏览: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