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宁夏区域法治

宁夏区域法治

发布时间: 2022-06-18 18:29:00

Ⅰ 宁夏回族自治区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试行)

一、行政决策(占总分值的15%)

基本要求:重大行政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人民群众的要求、意愿得到及时反映。

(一)重大行政决策范围明确。

1.编制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年度计划;编制或者调整重要的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土地利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等各类总体规划。

2.制定涉及经济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等方面的重大决策;制定土地管理、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文化卫生、科技教育、食品安全、社会保障和劳动就业、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建设、交通管理、土地房屋征收等关系民生的重大措施。

3.编制财政预算、安排重大财政资金,制定或者调整重要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以及实行政府定价的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价格;决定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立项和重大国有资产处置,以及依法应当决策的其他事项。

(二)重大行政决策制度健全。

4.行政机关内部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健全。以政府法制机构为主体、吸收专家和律师参加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全面推行。

5.重大行政决策专家咨询制度完善、专家咨询库建立。

6.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规范。制定、公布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听证目录。听证代表遴选方式科学合理,听证代表具有广泛性。

7.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健全。对重大行政决策进行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和可能引发的社会稳定、环境、经济等方面的风险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重要依据。

8.重大行政决策公示制度建立。除依法应当保密的以外,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的名称、依据和结果公开。

(三)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完备。

9.重大行政决策按照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的法定程序作出。

10.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事先采用召开座谈会及通过媒体征集意见等方式广泛听取社会公众意见。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及专业性较强等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组织专家对决策可能引发的各种风险及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咨询论证、风险评估。

11.依法应当听证的决策事项及涉及公共利益或者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按照法定程序组织听证。

12.重大行政决策作出前,经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经审查没有通过的,不得提交会议讨论、作出决策。

13.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经决策机关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办公会议、专题会议集体讨论决定。

(四)重大行政决策责任落实。

14.重大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建立。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对决策严重失误或者依法应该及时作出决策但久拖不决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严格追究决策者及负有责任的其他领导人员和相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15.重大行政决策实施后,应当通过舆情跟踪、抽样调查、会商分析等方式,广泛收集利益相关方面和社会公众对决策实施的意见或建议,对决策实施情况进行研究、评价,并根据评价情况适时调整和完善有关决策。

(五)效果指标。

16.重大行政决策公开率达到90%以上。

17.没有发生因违法决策引发重大群体事件或者重大集体上访事件的情形;没有发生因违法或不当决策被上级机关责令纠正或者撤销的情形。

18.没有发生因依据违法决策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被人民法院判决撤销、变更或确认违法的情形。

19.社会公众对行政决策的总体满意度达到80%以上。二、制度建设(占总分值的15%)

基本要求:政府立法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原则,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的理念,符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方针政策,立足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科学发展、推进“两区”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实际需要,切实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规范性文件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并公布,备案审查制度有效落实。制度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充分发挥。

(六)政府立法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显著提高。

20.科学编制政府立法规划和计划。立法项目社会公开征集制度建立健全。每五年向社会公开征集下一个五年立法规划建议;每年向社会公开征集下一年度立法计划建议。

21.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深入推进,政府立法工作不断加强和改进,立法起草、论证、调研、协调、审议制度完善,重要行政管理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草案由政府法制机构负责组织起草。

22.政府立法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建立健全。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草案通过政府网站等媒体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时间不少于30日。涉及重大公共利益或者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草案,通过召开听证会、专家论证会等方式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

23.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草案起草工作按照法定权限、法定程序进行,制度设计科学合理,立法内容明确具体、与上位法不相抵触,原则上不再新设行政许可事项。

24.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草案经政府法制机构依法审查后,按照法定程序提请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审议。

25.政府规章发布后,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和主要报刊等多种方式向社会公布正式文本。公布日期与实施日期间隔原则上不少于30日。

26.坚持“立、改、废”相结合的原则。政府规章实施满2年的,应当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实施、修改或者废止的主要依据之一。

(七)规范性文件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

27.制定规范性文件严格遵照法定权限,不得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不得设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事项,不得违法增设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义务。

28.制定规范性文件遵守公开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的程序。重大或者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规范性文件应当采取召开座谈会、专家论证会、组织听证或者向社会公布草案等方式公开听取社会公众意见。

29.政府规范性文件提交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前经本级政府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部门规范性文件提交部门会议前经本部门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

30.规范性文件应当经过政府常务会议或者部门领导班子会议集体讨论决定。

31.规范性文件有效期制度建立。定期修改、废止或者重新制定规范性文件。每2年开展1次规范性文件清理,并向社会公布清理结果。

(八)效果指标。

32.社会公众对政府立法工作及规范性文件制定发布工作的总体满意度均达到90%以上。

33.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率达到100%。

34.政府及部门没有发生因规范性文件存在违法事由,被本级人大常委会或者上级行政机关责令改正或者撤销的情形。

35.规范性文件没有发生设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事项,没有违法增设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义务的情形。

Ⅱ 宁夏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从政治,历史方面阐述

1.中国在历史上长期以来就是一个集中统一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境内各民族逐步汇合成了中华民族。
2.长期以来中国的民族分布以大杂居、小聚居为主。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而不适宜于分离的民族关系。
3.我国人口、资源分布和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只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才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昌盛。
4.自1840年以来,中国各民族都面临着反帝反封建、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共同任务和命运。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长期斗争中,中国各民族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了互相离不开的政治认同。这就为建立一个统一的新中国,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和社会基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实践证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符合历史的发展,又符合现实情况,有很大的优越性。
1.有助于把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既维护了国家主权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
2.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做到因民族制宜,因地区制宜,从而有利于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3.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
4.有助于把各民族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Ⅲ 宁夏回族自治区法制宣传教育条例(2005修订)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增强公民的法律素质,保障宪法、法律、法规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对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适用本条例。第三条法制宣传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普及宪法和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增强公民的法律素质,促进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提高全社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第四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应当坚持全面规划,统一组织,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坚持法治与德治、学法与用法相结合。第五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对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重点是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青少年,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管理人员。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统一规划,并组织实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自治区各行政(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指导本系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第二章目标和任务第七条全体公民应当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自觉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做到知法、守法,依法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第八条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当带头学法、用法,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第九条司法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应当熟练掌握和运用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提高自身法律素质,做到文明、严格、公正执法。第十条青少年应当学习和掌握必要的法律常识,自觉遵纪守法,提高预防违法犯罪、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第十一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管理人员应当掌握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提高依法经营、依法管理水平。第三章组织管理及其职责第十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法制宣传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实施,建立健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第十三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建立健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机构,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普及法律知识,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完善工作制度。第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决定、决议;
(二)拟定和组织实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
(三)协调、指导、督促和检查本地区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四)组织、协调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培训、考试、考核;
(五)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调查研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
(六)决定或者建议实施有关奖惩事项;
(七)办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其他事项。第十五条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部门和大众传播媒介、文艺演出团体、图书音像出版等单位应当开展经常性的法制宣传教育。
新闻媒体单位应当开展公益性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第十六条人事行政部门、政府法制部门应当加强国家公务员的依法行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加强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的培训、考核工作。
各类培训机构,应当将基本法律知识和相关的业务法律知识列入教学计划,加强考试、考核。第十七条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容列入教学大纲,并组织实施,做到计划、教材、课时、师资落实。
各类学校应当根据教学大纲和教育特点,保证完成法制教育课时教学任务,组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应当结合各自的职能,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健全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制度。第十八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列入私营经济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管理的重要内容,有计划地组织开展相关的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第十九条公安、民政、劳动保障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加强对流动人口、失业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第二十条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和其他组织,应当发挥职能作用,面向相关群体普及和宣传法律知识,提高职工、妇女和青少年依法维护其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Ⅳ 全国第一部省级区域法治建设的纲领文件是哪个省先颁布的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5-03

Ⅳ 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立法主体有哪些

  1.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回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答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2.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

  3. 我国的立法主体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另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也有一定的立法权)

Ⅵ 第九届中国西部法治论坛有效论文稿件多少篇

从2014年起,六大区域法治来论坛改由中国源法学会主办,区域内各省级法学会轮流承办或协办,中国法学会会员部负责联络协调工作。西部法治论坛是六大区域法治论坛之一,今年是第九届,由青海省法学会承办,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新疆、新疆兵团等省(自治区、直辖市)法学会协办。本届论坛主题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法治协调问题研究”,目前论坛组委会已完成论文初评工作,共60篇论文进入终评,报送中国法学会。

Ⅶ 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教育条例(2021修正)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普及环境教育,增强公民环境保护意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以及对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开展环境教育活动,适用本条例。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环境教育,是指以环境意识、环境道德、环境法治、环境科普知识为主要内容,培养环境保护技能、树立环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第四条普及和加强环境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环境教育的对象是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重点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的管理人员以及青少年。第五条环境教育工作应当坚持全面规划、统一组织、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实行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在环境教育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表彰和奖励。第七条每年六月的第一周为自治区环境教育宣传周。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教育工作的统一规划,并组织实施。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做好本行政区域、本行业的环境教育工作:
(一)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拟定环境教育规划、计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会同有关部门编写环境教育读本;组织、协调、指导开展环境教育工作;
(二)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将环境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制定学校环境教育规划、计划,组织编写环境教育地方课本,指导学校开展环境教育工作,对学校环境教育进行考核、监督;
(三)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等主管部门应当做好环境教育社会宣传和环境文化知识的普及、推广工作;
(四)司法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环境法律、法规列入普法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
(五)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组织开展医疗卫生机构的环境教育工作;
(六)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主管部门应当将环境教育纳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内容;
(七)发展改革、财政、工业和信息化、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农业农村、科技、商务、市场监督管理、气象、地震等主管部门,应当做好相关的环境教育工作。第十条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以及其他社会团体应当结合各自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环境教育活动。第三章学校环境教育第十一条学校环境教育是环境教育工作的基础。学校应当组织落实学校环境教育教学规划、计划,配备、培养环境教育师资力量和课外辅导员,并组织开展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第十二条幼儿园应当结合幼儿生活习性,启蒙幼儿认识自然环境,培养珍惜自然资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意识。第十三条中小学校应当将环境教育纳入公共基础课程,教育引导中小学生关心环境,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培养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第十四条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应当为非环境类专业的学生开设环境教育必修课程或者选修课程,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和环境知识技能,提高环境意识,鼓励学生开展环境科学研究。第十五条校长应当组织学校开展下列活动:
(一)制定环境教育工作方案,督促、检查工作方案的落实情况;
(二)将环境教育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内容;
(三)定期研究分析学校环境教育状况,采取措施提高环境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第十六条生态环境、教育、科技等主管部门应当创造条件,为学校开展环境教育提供信息、项目、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行政机关、企业、社区、环境保护社会组织应当为学校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提供便利和环境教育资源。第十七条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将环境教育作为学校办学质量评估指标,并纳入对学校的考核内容。
教育督导机构应当将学校环境教育列入教育督导规划、计划,并定期实施督导。
环境教育督导结论应当作为考核学校以及校长工作的依据之一。第十八条青少年应当学习和掌握必要的环境知识,自觉遵守环境法律、法规,提高环境意识。第四章社会环境教育第十九条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应当将环境教育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环境教育活动,普及环境知识。

Ⅷ 宁夏回族自治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2015修正)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应当适应未成年人身心特点,遵循教育和保护相结合,及时预防和矫治相结合的原则。第三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在各级人民政府组织领导下,实行综合治理,纳入考核范围,建立奖惩机制。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设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协调机构,完善制度,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其他社会组织,做好本行政区域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资助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第五条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其他组织和社会志愿者受政府委托从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提供资助和支持。

鼓励和引导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参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建立志愿者队伍。

各级人民政府对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二章家庭预防第六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的培养和教育,发现未成年人有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的,应当及时劝阻,正确引导、规劝其改正,不得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被监护的未成年人,不得侵害被监护未成年人的其他合法权益。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外出务工,或者未成年人离开父母、其他监护人到异地上学、生活、工作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对未成年人的教育、生活做出妥善安排,不得放任不管,放弃监护职责。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强迫未成年人辍学、经商、卖艺、乞讨,或者从事违法活动。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无法或者不宜行使监护权的,应当依法另行指定监护人。暂未指定监护人的未成年人,由政府开办的社会福利机构暂时收养。第七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进入青春期的未成年人,应当根据其生理、心理特点,进行青春期教育,给予生理、心理上的关心和指导,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沉迷网络以及赌博、吸毒等行为。第八条离异的父母双方对未成年子女都有抚养教育的义务,任何一方不得因离异而放弃履行管教子女的义务。

继父母、养父母对受其抚养教育的未成年继子女、养子女,应当履行本条例规定的对未成年子女在预防犯罪方面的职责。第九条受民政部门委托或者批准的寄养未成年人的家庭,应当根据寄养协议,保障被寄养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寄养家庭所在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发现寄养家庭不再符合寄养条件的,应当及时向当地民政部门报告,民政部门应当及时调查、处理。第十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有监护能力但不履行监护职责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应当对其进行批评教育,责令其履行监护职责。第三章学校预防第十一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法制教育、素质教育与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将学校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纳入教学评估内容,定期进行考核。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知识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内容,教师接受法制教育每学期不少于八课时。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未成年学生法制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学生接受法制教育每学期不少于八课时。第十二条学校应当对未成年学生进行自我保护及预防犯罪法律知识教育,逐步配备具备资质条件的专职或者兼职心理教师,对未成年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辅导员应当具备与其承担的教育管理职责相适应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法律知识。

学校应当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律师事务所等单位,聘请熟悉未成年学生身心特点、善于做未成年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法制副校长、法律辅导员、法律顾问。

法制副校长、法律辅导员、法律顾问的职责是参与研究制定法制教学计划,结合未成年人犯罪典型案例,对未成年学生进行法治理念和预防犯罪教育。

Ⅸ 宁夏法治微信公众号

摘要 你好,直接在微信搜索宁夏法治公众号就出来了直接点击关注就行了

热点内容
刑事诉讼法证人强制 发布:2025-01-24 19:13:28 浏览:839
最新四川省消防条例 发布:2025-01-24 17:15:06 浏览:44
民用航空飞行条例 发布:2025-01-24 17:15:01 浏览:405
别人为我死我要负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1-24 17:03:05 浏览:244
反恐怖主义法立法宗旨 发布:2025-01-24 16:55:15 浏览:518
中国合同法以成文法形式出现 发布:2025-01-24 16:21:33 浏览:132
我国立法上关于补强证据的规定 发布:2025-01-24 16:15:30 浏览:440
论述国际法律责任的形式 发布:2025-01-24 16:00:55 浏览:749
交通法规39条 发布:2025-01-24 15:54:57 浏览:536
劳动合同法对中小型企业的影响 发布:2025-01-24 15:48:18 浏览: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