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至高点
⑴ 为什么有的人喜欢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
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责别人的人,往往自身缺乏安全感,或者拿自己本身难以达到的道德标准来苛求别人做到。这在心理学上称为一种防御机制。
你不妨跟他深入探讨一下他的“善良”标准是什么?他如何形成的这些标准?他是否能做到?
他为何如此苛求别人做到?是否过去有什么事件导致他形成这种认识?
当你们的信任建立起来,很多事实真相都会浮出水面
⑵ “道德制高点”的准确意思是什么
“道德制高点”的意思是:站在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用道德去审判别人。
其“思维模式”的总结,大概有两种。称前者为主角,后者为法官。一种从自我出发,一种是由于信奉正义。
这两种人的思维有一些交叉:
1. 缺乏同理心和同情心,无视动机,只关注程序和结果是否符合理性。
2. 往往会(甚至无意识地)以正义作为法槌,去审判犯错的人。最简单直白也最常用到的批判叫做“三观不正”。有时这种审判会伴随着戕害,有时不会,但是本质不会改变。在做这种事的时候这些人往往是没有意识的,只是因为自己所受的教育而发声,但第三者旁观时,能感到他们把自己摆在一个怎样的位置上。毕竟审判者往往比被审判者更高。
其中,主角:
1. 信奉公正世界理论,也就难免会信奉阶级、信奉受害者有罪论,“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2.世界观黑白分明,君子小人,因此也就以正派反派辨明对错,以诛灭具体的坏人为目标。坏人的标准是犯法,过失杀人也算杀,因公涉毒也丝毫不值得同情。
3. 常常以圣人作为案例,期待所有人都是圣人。
4. 正义感向外递减,和自己的关系越亲密对其越有同情心,会允许同情心超过正义。
法官:
1. 理解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正义,但是愿意用生命去捍卫目前的法则和相对的正义。
2. 不期待所有人都是圣人,但希望制度能让人压抑欲望。3. 决不允许任何东西超过正义。
⑶ 道德制高点和道德至高点意思有区别吗
道德制高点,是在争执、争端、争论中,找到高度符合道德的立场、立足点或论点,而不会在道义上处于下风。
道德至高点,是指的用道德标准来衡量事物时的至高无上的原则,或者进行道德观察时的观点与视角的高位置,最高标准等。
所以两者的区别在于,制高点是道德应和,至高点是道德属性。例如一个人的站位(制高点),一个人的身高最多不超过1米8(至高点).
⑷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
第一,因为在道德制高点上,可以纵览道德的一切。
第二,而在道德制低点,我们总是无法看清道德的全貌。
第三,在道德制高点上,人们可以更加理性的分析问题,而不是运用感性去做一些意义不大的情绪发泄。
第四,用理性分析的结果,会有理性的智慧出现,而感性情绪控制的行为,引来的确实社会的骨牌效应。
第五,虽然我们都不一定是道德很好的人,但是我们可以设想自己站在圣人的位置,以他们的观点去看待社会和世界,这样无异于,我们在道德事件中潜移默化的提升了智慧和自身的品德力量。
第六,人都是趋利的,道德制高点,可以让人收获到人类的智慧力量,为什么不多站在高点上呢?
第七,当然,不可虚伪的站在制高点上做坏事。
⑸ "道德制高点"是什么意思
如果说一个人站在了道德制高点 就意味着他掌握了衡量善恶是非的绝对最高标准 具备了评判善恶是非的最终权力 也可以说是终极道德评价资格或道德审判权
⑹ 道德制高点是什么意思
我对这个问题很有兴趣,因为我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名词。
我在网络上搜索了相关的一些文章和解释,但均与我的思想有不同之处,所以也就想来试试,看看能否对自己有所帮助,也能给别人提供一些建议。
字典上对制高点的解释是这样的: 某一局部范围内的最高点,通常引申为:作战时,在某一范围内可居高观察敌情和压制敌人火力的最高地形、地物。
在这里,首先是二个人进行争斗,才会出现制高点,占有制高点的一方有绝胜的把握,不能获胜的一方首先投降,但理由是对方占有的制高点,自己无法胜利是对方的原因,这叫归罪以外。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有太多的人会对没有做好的工作或事情,为了推卸责任,摆脱压力找一个理由。
这是很正常的一种表现,特别是在女同志中间非常普遍。所以有一句话:女人说不得,斗不得。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
道德制高点:可能也是在两个人对某一件事进行评论或争辩时,某一人占在了更高的点上,占有了有利的条件,自己说不过对方,而找出的一种理由吧。
道德制高点从二个面向来看:一是褒义,说你的道德品质高,境界高,我水平太低,怎么能说过你。二是贬义,说你满嘴道德仁义,不知道心里是怎么样的,动不动就道德来教育别人,这个东西中国已经批判了多少年,最好别用了。
不管怎么说,道德就在我们身边,不能理解道德的人是不会有幸福生活的。
一点小建议,不好意思。
⑺ 道德的制高点究竟有多可怕
芬森定律:不要站在道德制高点俯瞰别人,也永远别去考验人性。生活是何其的相似,无论古今,或者中外。我们每个人都会希望有一个幸福的明天和未来。我们在追求幸福的生活中必定会经受很多的考验,同样也会发出很多考验,这些考验是对人生的负责。但请记住,千万不要去考验人性,尤其是在被考验者深陷困境时候,拿被考验者的软肋作为筹码。这样的考验本身就荒诞且不道德,更无任何意义可言。
⑻ 为什么总有些人喜欢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批判别人
首先,它让人获得一种道德优越感。
批判者可能自己并没有什么实际行动,只是过过嘴瘾,但过完瘾后感觉自己好像真的做过了那件事,自己也好像真的成了道德楷模。
正如一个故事所讲的:
一位记者采访某农民:如果你有一百亩田,你愿意捐给国家吗?
农民:我愿意。
记者:如果你有一百万,你愿意捐给国家吗?
农民:我愿意。
记者:如果你有一头牛,你愿意捐给国家吗?
农民:我不愿意,因为我真的有一头牛。
站在道德制高点的人如同上面的农民,只需要通过虚假的承诺,便显得自己多么高尚,而实际上怎么样,你懂的。
站在道德制高点批判别人,为什么让一些人如此热衷?
其次,它是某些人经历了一些不公之后进行宣泄的出口。
比如,某人去医院被乱收费,便认为医生都是一丘之貉,从此逢人就控诉医生。
等他去其他机构办事,又内心阴暗地去揣测各种内幕,认为天下乌鸦一般黑。
喜欢以偏概全的人,说白了就是认为全世界都欠他的,只有这样他心里才舒坦一点。
站在道德制高点批判别人,为什么让一些人如此热衷?
有种感觉,似乎为了让自己不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就不能对别人的行为进行评论和定性。
这是一个错误的看法,尽管这句话也是一种定性。
比如,随地吐痰,不栓绳遛狗,高铁霸座,不能批判么?
又比如,明星出轨,官员跋扈,鉴于他们的社会影响力,不能批判么?
对于道德,如果不能讨论,这个社会就不会进步。
什么样的批判才不是站在道德制高点的信口开河,而是正当批评?
1.当事人的行为直接影响到他人或公共利益。
比如刚才说的那些,都属此类。
而诸如让座、捐款等等属自愿性质的事,即使做了可能会更好,但并不直接影响他人利益,也就不能妄加批评。
站在道德制高点批判别人,为什么让一些人如此热衷?
2.就事论事,不引申,不扩散。
有些人因为别人行为上的一点小瑕疵,进而武断地批评甚至诋毁他的整个人品。
王先生工作认真,但沉默寡言,不太合群,于是单位总有人议论他。
“他态度太傲慢了,大家一起共事,怎么能这样呢?”
“哪只是态度问题啊,我看他是有自己的小算盘,自私自利。”
“这样的人估计生活作风也不好,你有见他带他老婆出来逛过吗?”
体会过人言可畏,你就会知道,这个世界的一些好事者,他们煽风点火的能力永远超出你的想象。
3.要求自己并做到。
一个不遵守道德准则的人,可以批评别人不遵守道德准则吗?
看上去,这并不矛盾,实际上,自己做不到的,要求别人做到,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更大。
中国古话有云,“德不配位”。
类似的道理,在生活中,一个人有没有资格说一些话,是跟他的品格、言行和能力有关的。
况且,很多人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批判的,常常是属于自愿性质而不应归入道德范畴的事。
⑼ “道德制高点”是什么意思
道德制高点从二个面向来看:一是褒义,说你的道德品质高,境界高,我水平版太低,怎么能说权过你。二是贬义,说你满嘴道德仁义,不知道心里是怎么样的,动不动就道德来教育别人,
⑽ 什么叫做站在道德制高点去谴责别人以什么为界限
“站在道德制高点”的问题在于这个人自己并非是一个道德的巨人,而是因为情势、由于环境,它恰好站在了势能较高的地方他本身可能是一个道德上的矮人或者平庸之辈。 一个人仅仅因为客观条件的优势对他人横加道德指责,这本身就是不道德的行为。
道德底线当一个人的行为违背道德底线的时候,这个时候不是制高点指责别人,而是正常的公序良俗约束。无论是否利益相关都不能称之为道德制高点指责。
是否是利益相关者,其他时候,如果别人的不道德行为伤害你的利益你什么时候谴责他都没关系人格层次选择没有对错,但有高低。做人也一样,有小人,有愚者,有君子,有圣人。不怕真小人,只怕伪君子。
道德制高点,在没有隐情的情况下,双方对一事件的定位不同,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没有违背道德底线只是不够高尚,这时另一个人给出了超过这个事件本身所造成影响的谴责,可以叫做道德制高点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