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新疆立法案

新疆立法案

发布时间: 2022-06-20 04:06:15

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解读

为了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解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促进未成年人事业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而且关系到整个民族的明天。目前,我区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人数众多、地位特殊、情况复杂,是一支需要优先保护、优先发展的特殊群体。伴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格局的调整、思想观念的变化,未成年人群体的价值观念、行为特点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尤其是社会上仍存在不少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不良因素,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青少年犯罪人数、占罪犯总数的比率仍然较高,犯罪类型不断增多,犯罪的低龄化、团伙化、盲目性、冲动性、暴力性、模仿性、偶发性倾向明显,特别是失学、失业、失管未成年人和外来流动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突出,给社会、家庭和青少年自身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和影响。1993年9月,自治区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实施办法》颁布实施十多年来,对依法保护我区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全区未成年人的教育、保护和犯罪预防工作,与社会变革和未成年人的多样化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分散在多个职能部门,政府、社会、家庭、学校等齐抓共管的体制机制尚未真正形成,专门机构力量薄弱,基层组织的人员、编制、经费欠缺,社会监管、综合治理的手段相对滞后,还存在不少疏漏,社会志愿服务、社会帮教、社会化管理等水平还不高,相关配套保障制度、设施不足等问题,都严重影响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特别是2006年12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进行了修订,并且与未成年人保护相关的法律近几年相继也作了修改。为更好地与国家上位法相衔接,结合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实际需要,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障,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帮助未成年人拒绝诱惑、远离违法犯罪,实现未成年人保护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008年1月,在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自治区人大代表提出起草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议案,同年9月,自治区团委向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提交立法建议书,年底,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将《实施办法》的修订列入了常委会(2009年-2010年)立法规划。2009年5月,自治区第十一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进行了初次审议,2009年9月2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在自治区第十一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上再审通过,并于2009年 12月 1日施行,这标志着我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条例共分八章五十六条,包括总则、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国家机关保护、自我保护、法律责任和附则。条例的制定始终把握一个原则,就是突出地方特色具有可操作性。因此,无论是在一审之前内司委负责牵头的起草阶段,还是一审以后法工委调研论证和修改中,都有重点的选择了南疆的和田、喀什地区,北疆的伊犁州,塔城地区和首府乌鲁木齐市进行立法调研。条例着眼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结合我区实际,进一步明确了未成年人保护内容、方式方法、执法主体和法律责任,有一些亮点,针对性很强。一、 强调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强调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是保护未成年人工作的一项总原则,是贯穿条例的一根红线,在“四大保护”各章中均有体现。比如,在家庭保护一章中,规定了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履行的义务“教育、培养未成年人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引导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鼓励、支持未成年人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以及其他有益的社会交往活动”;以及“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采取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教育和监护方法,以健康、良好的言行和方式教育、影响未成年人”。在学校保护一章中规定:“学校因故处分未成年学生,应当听取本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意见,并给予答复。受到处分后有改正表现的,学校应当在其毕业前将处分记录从个人档案中消除”;“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教师不得张榜公布未成年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名次;不得组织未成年学生参加商业性活动或者与其年龄、身心健康等不相适应的其他活动”;“学校应当配备心理健康辅导员,根据未成年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心理困扰或者心理障碍的学生,学校应当给予心理咨询和辅导”。在社会保护一章中规定:“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动员、组织未成年人参加救火、救灾、防洪等可能危及其人身安全的活动”;在国家保护一章中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及时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和涉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案件,采用适应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特点的办案方式、方法,尊重他们的人格,保障其合法权益,并根据需要设立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人办理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司法行政机关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和执行刑罚时,应当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采取分别关押、分案起诉、分案审理、分别矫治等措施。”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的原则,是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规律性认识的升华,是国际社会保护儿童先进理念在地方立法中的集中体现,是本条例制订的一个亮点。二、进一步明确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责任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政府责任尤为重大。为了促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落实,条例总则进一步明确规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指导、协调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及其四项主要职责,并明确:“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办事机构承担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的日常工作。”“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确定人员具体负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条例明确各级政府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领导地位和责任,并特别强调“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年度计划,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经费纳入本级政府预算”,这是刚性条款,是十分重要的保障措施,对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健康、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为使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能够协调互动,形成合力,条例在总责一章规定:“ 国家机关、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对未成年人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民族团结、民族政策和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教育。”社会保护一章规定“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公共场所和设施,应当符合国家和行业安全标准,设置保护未成年人人身安全的警示标志,标明适应年龄范围或者注意事项。经营管理单位应当定期维护,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严厉打击拐卖、残害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活动”;“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以上场所的监督管理”;国家机关保护一章规定“交通、建设行政部门应当在学校门前及周边道路设置交通警示标志”;“公安机关应当配合有关部门完善学校门前及周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并加强对校车交通安全的检查监督”;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公安、民政、文化、卫生等有关部门的责任作了进一步规定。这些规定与家庭、学校、社会、司法保护和自我保护各章的其他规定相结合,有利于形成政府主导、司法保障、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进一步明确和强化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职责是条例制定的重点之一。三、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强化家庭保护 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摇篮,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承担着重要责任,家庭环境如何,父母的素质、履行监护职责的状况,往往影响、有时甚至决定孩子的一生。在我区家庭保护的情况总体上是好的,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随着计划生育的实施独生子女增多,随着农民工队伍的壮大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增多,离婚率的上升、单亲家庭增多等等,这些新的情况给家庭保护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针对上述问题,条例明确规定以下内容:一是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保护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为未成年人提供必要的学习、生活和医疗保健条件”。二是规定了十项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履行的义务。三是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采取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教育和监护方法,以健康、良好的言行和方式教育、影响未成年人。”四是规定“家庭中的其他成年人应当协助未成年人的父母和其他监护人教育、保护未成年人。”四、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强化学校保护 学校是教育、培养未成年人的基地,不仅要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教育职能,还要依法承担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义务。根据未成年人保护的特点和当前学校保护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条例重点规定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为了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本着教育为主惩戒为辅的原则,规定“学校因故处分未成年学生,应当听取本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意见,并给予答复。受到处分后有改正表现的,学校应当在其毕业前将处分记录从个人档案中消除。”二是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教师不得张榜公布未成年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名次;不得组织未成年学生参加商业性活动或者与其年龄、身心健康等不相适应的其他活动。”“未成年学生无故不上课、逃课,学校或教师不得放任不管,应加强教育,并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联系。”“ 学校应当配备心理健康辅导员,根据未成年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心理困扰或者心理障碍的学生,学校应当给予心理咨询和辅导。”三是为了保障未成年学生假期的文体活动场所,规定“学校的文化、体育设施应当在寒暑假、法定节假日期间定期向本校学生开放。”四是为了培养未成年人的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救互救技能,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培养未成年人的安全意识,开展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安全防范教育,使其掌握基本的自救互救技能。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自救演习。”五是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为未成年人提供必要的卫生保健条件,定期进行体检,建立健康档案。为未成年人提供的食品、饮用水、饮料等,应当符合国家和自治区食品卫生安全标准。”六是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和保护未成年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得对其侮辱、恐吓、歧视、体罚或者变相体罚,不得侵犯、泄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七是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不得违反国家、自治区规定,在未成年人入学、在校学习或转学时滥收费用,不得以各种名义增加学生和家长的经济负担。 ”五、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强化社会保护 社会保护特指在社会生活环境中对未成年人实行的保护,其作用归结到一点,就是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一是为了维护未成年人的人身权,规定:“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公共场所和设施,应当符合国家和行业安全标准,设置保护未成年人人身安全的警示标志,标明适应年龄范围或者注意事项。经营管理单位应当定期维护,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并对用于未成年人的食品、药品等的质量标准、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等问题作了规定。二是针对未成年人活动场所不足、有些场所利用又不够充分等问题,规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族团结教育基地、纪念馆、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影剧院、文化馆、体育场、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场所,应当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或者按有关规定给予优惠。”六、保障未成年人的各项权益,强化国家机关保护 国家机关保护是国家机关通过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所实施的一种专门保护活动。国家机关保护同其他保护相比,既有特定的保护内容和保护手段,又对其他保护具有监督、保障和促进作用。一是保障活动场所,建立机构。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将未成年人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和设施建设,纳入本地区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县(市、区)应当至少建有一所综合性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根据需要建立为残疾未成年人提供学习、生活、康复、医疗的教育和福利机构。”二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弱势未成年人群体的合法权益,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未成年人救助场所和儿童福利机构,加强对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未成年人的救助和对孤儿的收留抚养。”三是为了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尤其是完成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未升入高中读书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规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以及街道、乡镇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应当为已经完成义务教育、但未能继续就学的未成年人,提供职业培训的信息,并为其参加培训提供帮助。”四是为解决司法机关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过程中的保护不够全面的问题,规定“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及时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和涉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案件,采用适应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特点的办案方式、方法,尊重他们的人格,保障其合法权益,并根据需要设立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人办理”;“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司法行政机关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和执行刑罚时,应当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采取分别关押、分案起诉、分案审理、分别矫治等措施。”七、提倡未成年人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自我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条例就自我保护单写一章,除规定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珍惜生命,应当掌握基本的生存知识和应对意外伤害、不法侵害的技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外,还规定“未成年人的人身权、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本人或者通过其监护人、所在学校、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向侵权人所在单位或其上级主管部门、公安机关报告,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引诱、强迫未成年人参加宗教活动的,未成年人可以向学校、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未成年人保护机构或者公安机关请求保护。接到保护请求的组织和单位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不得拒绝、推诿”。八、对未成年人宗教信仰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我区一些地方,宗教氛围浓厚,非法宗教在一定范围内活动猖獗。据和田地区人大工委关于非法宗教活动的调研报告反映,仅从今年2月统计的情况分析看,在查获地下教经点18起138人中,农牧民和农村未成年人占绝大多数,共130人,占95.59%,最小的学经者年仅6岁,未成年人参加非法讲经点低龄化、女性化的趋势明显。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强迫未成年人信仰宗教,宗教场所和宗教管理人员允许未成年人参加宗教活动的现象时有发生。另外,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也存在类似的现象。鉴于我区实际情况,结合打击“三股势力”,专项治理非法宗教活动的要求,我们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在吸收《实施办法》有关条文的基础上,条例对未成年人宗教信仰问题作出两条规定:一是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引诱、强迫未成年人参加宗教活动。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义务教育的活动”;二是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引诱、强迫未成年人参加宗教活动的,未成年人可以向学校、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未成年人保护机构或者公安机关请求保护。接到保护请求的组织和单位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不得拒绝、推诿。”九、对招用童工、诱骗、胁迫、教唆未成年人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作出明确规定调研中我们发现,在新疆尤其是南疆一些贫困落后地方,未成年人被拐卖到内地和疆内其他一些地方,被诱骗、胁迫、教唆从事偷窃、乞讨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地方还非常严重的情况,条例对此作出两条规定:一是在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履行的义务中明确:“不得允许或者迫使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做童工”;二是“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招用童工;禁止利用未成年人非法从事营利活动;禁止胁迫、教唆、引诱未成年人进行违法活动。”“严厉打击拐卖、残害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活动。”十、保障法律的有效实施,强化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实施违法行为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确定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对于维护法律尊严,保障法律实施,惩罚和教育违法者,促进公民自觉守法具有重要意义。条例法律责任主要规定以下内容:一是明确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法律责任,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予以劝诫、制止;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二是规定了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等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不履行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义务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责任,以及侵犯未成年人受教育权,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未成年人人格,侵犯、泄露未成年人个人隐私等行为的法律责任。三是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利用未成年人非法从事营利活动或者胁迫、教唆、引诱未成年人进行违法活动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四是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引诱、强迫未成年人参加宗教活动的,由主管部门予以批评教育,责令其改正;违反法治安管理处罚法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以行政处罚”。五是强化了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的法律责任,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不履行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职责,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或者对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人进行打击报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六是为使条例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有机衔接,减少遗漏和不必要的重复,法律责任一章还规定:“ 违反本条例规定,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将于2009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宽,任务艰巨,意义深远。要将条例的各项规定真正落到实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新闻媒体应当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宣传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各项活动,加大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争取全社会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切实重视和解决未成年人生存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逐步完善我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体系和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未成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组织、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在推进新疆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为我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更好的社会环境。

Ⅱ 新疆乌鲁木齐有关党的新闻

立法关注民生小事

3月16日,新疆召开安居富民、住房保障和抗震工作会议,2011年必须完成安居富民建设任务30万套,建各类保障性住房34万套,全面启动414万平方米中小学校舍和医院抗震加固改造,同时将城市房价调控目标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考核。

同一天,乌鲁木齐对因重大疾病致贫群众给予一次性救助,针对住院人,自付医疗费的部分将按照50%至70%的比例实行救助。乌鲁木齐市对外宣称,计划用一年时间,对1.5万人实施职业技能培训,而此次就业专项培训预计需要的4500万元资金全部由政府埋单。

3月17日,自治区交通厅对外宣称,将投资4000万元对国省干线沿线的服务区15个便民公厕进行扩建改造,扩建和新建重点旅游景点公路沿线40个便民公厕。

3月18日,自治区体育局确立2011年体育民生实事工程,将投资近亿元打造新疆的民生体育工程,今后新疆的大多数乡镇里,都将会有带灯光的篮球场,乡亲们不但能在这里打篮球,也可以进行斗鸡、斗羊之类的民俗体育运动。

3月21日,新疆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公布2011年工作目标:各级再就业基地企业将开发就业岗位1万个,劳务派遣企业新拓展就业岗位3万个,社区开发就业岗位15万个,共计开发19万个就业岗位。

同日,乌鲁木齐市电业局透露,今年计划投入1.4亿元用于棚户区电网改造,将惠及1.5万户居民。

3月22日,乌市再推便民举措,从2011年起将新建8所公益性青少年活动中心,总投资6928万元,建成后面向全市4万多名中小学生开放。

3月23日,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召开,《自治区邮政条例(草案修改稿)》提请会议审议。草案修改稿中增加规定:新建城镇居民住宅小区,建设单位应当在便于投递的位置,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设置与住户数相适应的信报箱。

用立法的方式关注信报箱这样的民生小事,这在新疆人大立法中并不多见。

Ⅲ 请你谈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有什么必要性

必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颁布实施16年来,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2006年全国人大与时俱进地重新修改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更是为保护和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迁和受到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社会环境的影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全面实施在某些地方和部门还存在着不足。如:2006年修改的简称《未保法》作了以下规定:增加了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但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规定了国家及有关部门应采取多项措施,预防学生沉迷不健康网吧,影响学习与生活。但目前在一些地方还存在着执法不严等情况,未成年人上网不良现象时有发生,规定禁止老师体罚未成年人,但近几年教师打学生耳光、罚跪现象也经常发生;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烟酒,但中小学生抽烟喝酒的不在少数。以上现象虽属个别,但如不严格采取措施任其发展下去,后果将难以想象。

未成年人保护法

1.什么是未成年人保护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简单地说,就是对未成年人进行保护的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调整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及公民对未成年人进行保护的各项活动的专门法律。在我国即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成年人保护法)。广义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指国家机关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制定的调整对未成年人进行保护的各项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司法机关制定的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法规及其他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在我国,不仅包括未成年人保护法,也包括其他法律中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条款;既包括国务院发布或批准的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行政法规,也包括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地方性法规,还包括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有关司法规范性文件和司法解释,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依法制定的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规章
本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特别法的性质。在处理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事务时,一般首先适用本法;本法规定适用其他法律、法规的,则适用所指向的有关法律、法规;本法未作规定的,才适用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同时,本法还是制定其他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法律依据。依照本法的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根据本法制定有关条例,报国务院批准施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根据本法制定条例或实施办法。与未成年人保护有关的法规、规章及其他
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不得与本法的规定相抵触;现行的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如果与本法的规定相抵触,应当作相应的修改,以保持与本法的规定相一致。
2.为什么要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
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要求,也是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概括起来,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1)制定本法是由未成年人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力军和后备军。未成年人能否健康成长,能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系到国家、民族、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为了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我们不仅要运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思想、道德等力量,还必须运用法律手段,特别是制定专门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律。
(2)制定本法是由未成年人的特点决定的。我国约有3.41亿未成年人,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处于由不成熟向逐渐成熟、由未成年向成年转变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这些特点可以使他们接受许多美好的事物,同时也容易使他们遭受不良因素的消极影响。因此,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全体公民必须对未成年人给予特别的关心和保护,必须运用法律手段来明确社会各方面的职责,引导未成年人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3)制定本法是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需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得到了充分发挥,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但是,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原
因造成我国各地的社会发展还很不平衡,一些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事件还时有发生。例如,在一些贫困农村和沿海开放地区,中小学生失学和“三童”(童工、童农、童商)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一些地方格调低下和淫秽的视听读物屡禁不止;有的教师体罚、摧残学生,有的家长恣意打骂、虐待子女,甚至使之致伤致残;买卖婚姻、性犯罪、拐卖儿童、吸毒等现象也比较严重。这些问题严重妨碍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近几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解决上述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综合治理,其中,制定未成年人保护专门法律更显得迫切和重要。
(4)制定本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需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陆续制定和修改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对于国家的稳定、民族的振兴、社会的发展以及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现有的一些保护青少年权益的条款和规定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零碎而不成系统,原则而不具体;二是没有形成保证实施法律的执行体系和监督体系,缺少一个统一组织、领导和协调青少年工作的专门机构,共青团等青少年组织代表青少年合法权益的法律地位还有待明确;三是我国有关青少年的法律偏重于司法性规定,保护性、福利性、综合性法律很少,有的重于惩戒、轻于预防保护,有的重于防范、轻于教育。因此,制定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逐步建立较为系统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律体系,是健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迫切需要。
(5)制定本法有利于我国在世界青少年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制定青少年专门法律,用法律手段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自1899年美国伊利诺斯州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青少年法规——《少年法庭法》以来,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青
少年专门法律,有的还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青少年法律体系。近些年来,我国在加快青少年立法步伐的同时,积极支持或参与制定了联合国有关组织通过的《北京规则》、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和世界儿童首脑会议通过的《关于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权利的
世界宣言》等国际性法律文件。我国作为一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大国,应当在培养和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有更多的作为,在世界青少年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在青少年立法上我们应当继续努力,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青少年事务中的地位。
3.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宪法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居于根本法的地位。马克思曾用“宪法——法律的准绳”来说明宪法的根本法地位。宪法作为一国众法之母,是制定法律、法规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必须严格依照宪法的规定,而不能同宪法相抵触。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它是党和国家总路线、总方针、总政策的法律化,也是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的基本行为准则。未成年人保护法同其他法律一样,都以我国宪法为法律依据。本法以宪法为法律依据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本法是依据宪法的原则和精神制定的。宪法作为一个国家的总章程,其确立的基本原则和精神是任何法律都必须遵循的。这就要求,一方面,任何法律的制定都必须以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为依据,不得违反宪法;另一方面,无论哪一部法律在内容和程序上违反
宪法,都必须加以变更或者撤销,违宪必究。本法规定的保护未成年人工作的原则都严格遵循了宪法的精神。宪法明确涉及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条文主要有两条:一是宪法第49条,“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二是宪法第46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但是如何保护、如何培养则需要在其他法律中加以具体化。我国现行的一些基本法律虽然有不少涉及保护未成年人的规定,但是面对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需求,就显得过于原则、分散。因此,必须制定一部专门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律,使宪法和其他基本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原则和规定具体化。
(2)本法是根据宪法规定的立法权限和立法程序制定的。我国宪法规定了严格的立法程序和立法权限,任何法律、法规、规章都不得违背现行的立法体制。这就要求,一方面,无立法权的机构不能越权立法;另一方面,必须由法律规定的行为规范不能由法规或规章来规
定。本法是一部涉及我国约3.41亿未成年人基本权益的综合性法律,在效力和等级上应属于法律的范畴。本法草案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审议,在1991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获得通过,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填补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项空白。
4.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一部什么性质的法律?
未成年人保护法在未成年人保护法律体系中具有根本法(类似于宪法)的法律地位,它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规定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各个方面应当承担的责任,并规定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处理原则以及成年人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处罚等内容的法律规范。它所调整的对象,是国家机关、社会各界、学校、家庭、成年公民与未成年人之间的关系。未成年人保护法既有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的内容,又有对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内容,这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都以专章作出规定。因此,未成年人保护法从其所规定的内容看,既涉及到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和福利问题,又涉及到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的处理与矫治。同时,又对程序方面问题作出规定。由此可见,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一部兼容刑事与非刑事、实体、程序以及组织等内容的法律。它既不是刑事法律,也不是未成年人诉讼方面的法律,更不是未成年人教育法,而是一部集实体法、程序法、刑事法律规范与非刑事法律规范于一体的综合性法律。

Ⅳ 中立法案现在有效吗

1935年8月31日和1936年2月29日,美国曾先后颁布《中立法案》。由于形势的变化,美国政府在上述法案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修改,并于1937年5月1日颁布了罗斯福总统签署的新《中立法案》。 该法案规定:只要总统宣布在美洲以外存在战争状态,就禁止向交战国出口武器弹药;经总统指定可以出售的某些物资,在从美国出口前必须把款付清,并必须用外国船只运载;交战国向美国购买所有其他商品都必须现金交易,但可以用美船只运载。此外,该法案还禁止美国公民乘交战国船只旅行,禁止向交战国提供贷款。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国会于1939年11月4日修订了中立法,允许交战国购买美国武器和军用物资,实际上支持了英、法两国。

Ⅳ 《中立法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个法案完全反映了孤立主义者的主张,它规定对所有交战国一律实施武器、弹药和版军需品的权禁运,但授权总统确定军需品名单和宣布实行禁运时间;禁止美国船只向交战国运输军火,旨在防止通过贸易渠道卷入战争或纠纷之中;法案还规定,如有必要,总统可宣布不保护乘坐交战国船只旅行的美国公民。

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立法条例(2019修正)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地方立法活动,完善地方立法程序,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和效率,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保障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全面推进依法治疆,建设法治新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修改、解释、废止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编制立法规划、拟定年度立法计划,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常务委员会)批准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适用本条例。第三条地方立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循立法法确立的基本原则,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和尊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聚焦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地方立法应当从自治区的实际需要出发,突出地方和民族特点,具有可操作性,防止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利益倾向。第四条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立法工作,坚持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完善立法制度,健全立法机制,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第二章立法规划和立法计划第五条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负责编制地方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立法规划与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任期同步。第六条编制立法规划草案,应当广泛征集立法项目建议。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建议。提出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建议应当说明理由。第七条编制立法规划草案和拟定年度立法计划草案,应当研究征集到的立法建议项目、代表的立法议案,并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立法规划、立法计划以及国务院立法计划、立法进度相衔接。第八条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草案由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机构提请主任会议审议,形成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按程序报请批准后向社会公布。第九条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由常务委员会有关工作机构、自治区司法行政部门各负其责,协同组织实施,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在职责范围内组织实施。第三章立法权限第十条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第十一条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照立法法等法律规定的权限,可以就下列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

(一)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需要作具体规定的事项;

(二)国家专属立法权以外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事项;

(三)属于地方性事务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

(四)法律规定由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

(五)其他应当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

法律规定应当由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涉及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和本行政区域特别重大的事项,以及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认为应当由其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应当由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制定地方性法规,对上位法已经明确规定的内容,一般不作重复性规定。第十二条常务委员会在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可以对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不得同该法规的基本原则相抵触。第四章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立法程序第十三条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可以向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地方性法规案,由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常务委员会、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可以向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地方性法规案,由主席团决定列入会议议程。第十四条十名以上代表联名可以向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地方性法规案,由主席团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或者先交有关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是否列入会议议程的意见,再由主席团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

专门委员会审议法规案时,可以邀请提案人列席会议,发表意见。第十五条在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向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地方性法规案和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议案,可以先向常务委员会提出,经常务委员会依照本条例第五章规定的程序审议,决定提请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的,由常务委员会或者提案人向大会全体会议作说明。

常务委员会依照前款规定审议法规案,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征求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意见,并将有关情况予以反馈;专门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进行立法调研,可以邀请有关的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参加。

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条例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加强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工作,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法制统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自治区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适用本条例。第三条本条例所称规范性文件,是指自治区各级国家机关(以下统称制定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发布的涉及本行政区域内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文件。第四条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由法制工作委员会负责;自治州、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由法制工作委员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指定的机构(以下统称备案审查机构)负责。

报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的规范性文件,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事机构接收、登记后,转交本级备案审查机构研究处理。第五条备案审查机构对需要启动审查程序的规范性文件,分送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关工作机构审查;必要时,可以会同有关工作机构联合审查。第二章备 案第六条规范性文件应当自公布之日起三十日内报送备案。第七条下列规范性文件,应当报送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一)自治区人民政府、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布的决定、命令;

(三)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制定的执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的具体应用法律解释的意见、规定、办法;

(四)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制定的指导、规范审判、检察工作的意见、规定、办法;

(五)其他应当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第八条下列规范性文件,应当报送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一)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出的决议、决定;

(三)其他应当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第九条石河子、阿拉尔、图木舒克、五家渠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作出的决议、决定,报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及农业师中级人民法院、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及农业师检察分院制定的指导、规范审判、检察工作的意见、规定、办法等规范性文件,报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第十条规范性文件备案材料包括下列内容:

(一)备案报告;

(二)规范性文件文本、说明;

(三)其他有关资料。 报送备案材料,应当按照公文格式装订成册,民、汉文纸质文本各一式五份,并附送电子文本。第三章审 查第十一条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关工作机构(以下统称有关工作机构)对本级备案审查机构分送的规范性文件,应当在三十日内审查终结,并将审查意见反馈本级备案审查机构。第十二条审查规范性文件中,需要制定机关说明情况或者补充材料的,备案审查机构或者有关工作机构可以要求制定机关予以及时说明情况或者补充材料。

因审查需要,备案审查机构可以会同有关工作机构听取或者书面征求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意见,也可以组织召开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第十三条经审查,规范性文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修改、废止或者撤销:

(一)同法律、法规相抵触的;

(二)违反法律、法规规定,限制或者剥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利,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义务的;

(三)与上级或者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议、决定相抵触的;

(四)超越法定权限的;

(五)违反法定程序的;

(六)其他不适当情形的。第十四条规范性文件有本条例第十三条所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下列程序提出审查要求:

(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认为本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有需要审查情形之一的,可以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审查要求;

(二)县级以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有需要审查情形之一的,可以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审查要求;

(三)县级以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之间认为对方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有需要审查情形之一的,可以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审查要求;

(四)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上一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有需要审查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审查要求。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公民,认为规范性文件有本条例第十三条所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本级或者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审查建议。

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制定自治区地方性法规程序的规定(1993修正)

第一条本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有关规定,结合自治区实施制定。第二条制定自治区地方法规的权限和范围:
(一)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依照自治区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区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二)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结合自治区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制定执行国家法律的变通、补充规定或实施细则、实施办法;
(三)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自治区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和国家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不抵触的前提下,制定有关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民政、民族工作及其他重大事项的条例、规定、决定和办法。第三条自治区人民政府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和颁布的地方性法规,在自治区范围内具有法律效力。凡在自治区境内的一切国家机关、党派、社会团体、驻军、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均必须遵守和执行。
自治区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应保护自治区地方性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的遵守和执行。第四条下列机关、单位和人员,有权向常务委员会提出地方性法规草案:
(一)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
(二)自治区人民政府;
(三)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和自治区人民检察院;
(四)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五人以上。
上列各机关、单位和人员在提出地方性法规草案时,必须同时提供草案说明及有关资料。第五条自治区人民政府、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应在每年年底以前,向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提出下年度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计划,由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各委员会研究、审查提出意见,交由法制委员会综合研究、统一协调,编制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年度计划,提请主任会议审定。第六条列入当年立法计划的地方性法规,各提案单位应积极做好起草工作,按时向常务委员会提出草案。第七条凡提请常务委员会审议的地方性法规草案,先由常务委员会有关委员会进行审查,向主任会议提出审查修改报告。第八条凡提请常务委员会审议的地方性法规草案,是否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由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决定。主任会议决定不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应交回常务委员会有关委员会或原提案机关继续研究修改。或者建议原提案机关撤回提案作其他处理。
主任会议决定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地方性法规草案,应在开会前将草案送交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第九条常务委员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须先听取草案说明,然后以小组会的形式进行审议,也可以举行联组会进行讨论。常务委员会有关委员会根据会议审议的情况,向主任会议提出修改意见。
经过常务委员会审议的地方性法规草案,主任会议根据审议的情况,建议常务委员会进行表决,或交法制委员会会同有关委员会和有关单位,继续调查研究修改,再次提请常务委员会审议。法制委员会受主任会议委托向常务委员会提出审议结果的报告。第十条常务委员会认为需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的地方性法规草案,应作出决定提请代表大会审议。第十一条常务委员会通过地方性法规,以常务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第十二条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地方性法规,由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但在个别情况下,也可由常务委员会授权提案机关予以公布。
依照国家法律规定,须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地方性法规,报经批准后公布。
公布自治区地方性法规,一律同时使用维吾尔、汉两种文字。
自治区地方性法规的生效日期,由法规自身规定。第十三条已公布施行的自治区地方性法规,需要修改或废止的,由原提案单位提出修正案,或由常务委员会有关工作机构向主任会议提出建议,由主任会议提出修正案,经常务委员会审议决定。
自治区地方性法规的编纂,由常务委员会另行规定。第十四条对自治区地方性法规条文本身的涵义、界限需要进一步明确的,由常务委员会解释。属于具体应用法规条文的问题分别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或其他有关执法部门解释。

Ⅸ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2000修订)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程序,提高议事效率,根据宪法、地方组织法、立法法及有关法律规定,结合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则。第二条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议案、决定问题,应当充分发扬民主,实行民主集中制,集体行使职权。第二章会议的召开第三条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每两个月至少举行一次;经主任会议决定,可以临时召集会议。
常务委员会会议由主任召集。主任可以委托副主任主持会议。第四条常务委员会会议必须有常务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出席,始得举行。
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的时候,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除因病或者其他特殊原因请假的以外,应当出席会议。第五条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由主任会议进行准备。每次常务委员会会议闭会后,主任会议应及时确定举行下一次常务委员会会议的时间,初步拟定会议议题。
常务委员会会议举行的十日前,主任会议应对拟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的各项议案和工作报告等进行初步审议,并提出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草案。第六条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草案由主任会议提请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会议期间需要临时调整议程,由主任会议提请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决定。第七条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的十日前,常务委员会办公厅应将开会日期、地点、建议会议议程等事项,通知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以及列席人员;临时召集的会议,可以临时通知。
地方性法规草案、具有法律性质的决议、决定草案及有关资料和工作报告,在举行会议的七日前送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第八条根据主任会议安排,常务委员会的工作部门负责组织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在会前围绕会议议题进行调查研究。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应当为会议议题的审议作必要的准备。第九条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时,下列人员列席会议:
(一)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自治区人民检察院负责人;
(二)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秘书长、各工作部门负责人,自治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
(三)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或者副主任,地区人大工作委员会主任或者副主任;
(四)根据需要邀请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五)主任会议决定的其他有关人员。第十条根据常务委员会会议的议题及有关单位和人员提出的申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可以设立旁听席。第十一条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听取关于议案的说明和工作报告后,召开分组会议或全体会议进行审议。第十二条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各项议题时,列席会议的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自治区人民检察院的负责人,以及自治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应当始终参加会议,听取意见,回答询问。第三章议案的提出第十三条下列机关和人员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属于常务委员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
(一)主任会议;
(二)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自治区人民检察院;
(三)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五人以上联名。第十四条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提出的议案,由主任会议决定提请常务委员会审议。
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五人以上联名提出的议案,由主任会议决定是否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不提请审议的,应当向常务委员会会议报告或向提案人说明理由。
提请常务委员会审议的议案,主任会议可以先交有关工作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报告,再由主任会议决定是否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第十五条向常务委员会提出的议案,必须用书面形式写明案由、案据和方案。第十六条向常务委员会提出的议案,应在常务委员会会议举行的二十日前报主任会议。逾期不报的,不列入本次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人事任免案、撤职案、辞职请求,按照《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事任免办法》的规定办理。第四章议案的审议第十七条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议案,由提案机关或提案人、报请机关向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作说明。第十八条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议案,在审议中有重大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或有关方面有较大意见分歧的,经主任会议研究提出意见,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同意,可以暂不交付表决,交议案提出机关或常务委员会有关工作委员会研究修改并提出报告,由主任会议提请以后的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或作出终止审议的决定。

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范重大行政决策行为,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明确决策责任,提升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根据国务院《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以下称决策机关)重大行政决策的作出和调整程序,适用本规定。第三条重大行政决策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彻到重大行政决策全过程。第四条作出重大行政决策应当遵循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原则,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从实际出发,运用科学技术和方法,尊重客观规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依法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严格遵守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保证决策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等规定。除依法应当不予公开的内容外,决策事项、依据和结果应当及时公开。第五条本规定所称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以下简称决策事项)包括:

(一)制定有关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方面的重大公共政策和措施;

(二)制定有关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大公共政策和措施;

(三)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重要的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

(四)制定开发利用或者保护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矿产、生物等重要自然资源的重大公共政策和措施;

(五)制定开发利用或者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风景名胜区以及其他重要文化资源的重大公共政策和措施;

(六)决定在本行政区域实施的重大公共建设项目;

(七)决定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涉及重大公共利益或者社会公众切身利益的其他重大事项。

法律、行政法规对前款规定事项的决策程序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宏观调控决策、政府立法决策、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决策,不适用本规定。第六条决策机关应当结合职责权限和本地实际,确定年度决策事项目录、标准,经同级党委同意后向社会公布,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第七条重大行政决策应当依法接受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

上级行政机关应当加强对下级行政机关重大行政决策的监督。审计机关按照规定对重大行政决策进行监督。第八条重大行政决策情况应当纳入对决策机关及其主要负责人考核督察和经济责任审计范围。第二章建议与承办第九条有关方面提出决策事项建议的,按照下列规定进行研究论证,并在规定期限内形成研究论证报告,报请决策机关决定是否启动决策程序:

(一)决策机关领导人员提出决策事项建议的,交有关单位研究论证;

(二)决策机关所属部门或者下一级人民政府提出决策事项建议的,由建议提出单位组织研究论证;

(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通过建议、提案等方式提出决策事项建议,以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出书面决策事项建议的,交有关单位研究论证。

研究论证报告主要包括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否启动决策程序的建议及理由和依据、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及其必要性、可行性等内容。第十条决策机关决定启动决策程序的,应当明确决策事项的承办单位(以下简称决策承办单位),确定办理期限。需要两个以上单位承办的,应当明确牵头的决策承办单位。

决策承办单位负责拟订决策草案和履行相关决策程序等具体工作。第十一条决策承办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拟订决策草案:

(一)广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准确掌握有关信息,充分协商协调;

(二)全面梳理与决策事项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使决策草案合法合规、与有关政策相衔接;

(三)根据需要对决策事项涉及的人财物投入、资源消耗、环境影响等成本和经济、社会、环境效益进行分析预测;

(四)涉及市场准入、产业发展、招商引资、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经营行为规范、资质标准等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应当进行公平竞争审查。

有关方面对决策事项存在较大分歧的,决策承办单位可以提出两个以上方案,并对各方案的利弊进行分析。

热点内容
有关海丝条例的内容 发布:2025-01-24 05:25:51 浏览:408
妇产科院内感染规章制度 发布:2025-01-24 05:07:39 浏览:479
民法典8章 发布:2025-01-24 03:55:07 浏览:252
劳动合同法实习生 发布:2025-01-24 03:28:47 浏览:891
疫情期间法院问题 发布:2025-01-24 03:23:32 浏览:955
经济法押题试卷 发布:2025-01-24 03:03:22 浏览:24
日照卜法官 发布:2025-01-24 02:09:36 浏览:225
贵阳贵阳市人民法院 发布:2025-01-24 02:03:30 浏览:232
劳动法中假期是否包括节假日 发布:2025-01-24 01:28:53 浏览:786
初任法官改革 发布:2025-01-24 01:27:17 浏览: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