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魏晓娜法学

魏晓娜法学

发布时间: 2022-06-20 05:14:28

A. "聂树斌改判无罪,该有多少人有罪

您好!推荐您阅读5905盼望的博客“聂树斌改判无罪,该有多少人有罪”也许能从中找到答案。
1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对原审被告人聂树斌故意杀人、强奸妇女再审案公开宣判,宣告撤销原审判决,改判聂树斌无罪。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法官、检察官、公安干警、律师、高校师生、公众以及新闻媒体记者等120余人旁听了该案的公开宣判。该案宣判后,合议庭向申诉人及其代理人、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席公开宣判的检察人员送达了判决书,并就有关问题作了释明。据悉,该案后续的国家赔偿、司法救助、追责等工作将依法启动。
看到这个消息,我在朋友圈感慨地写到:“聂树斌改判无罪,该有多少人有罪啊!”有人附和说:“这才是核心。”应该说,聂树斌的冤案有当年的法律政策问题,但更有“人为”的原因,当年的办案人员是不是急功近利而“忘”了聂树斌是一条鲜活的生命呢?国家赔偿、追责都是必须的,但我关心的不是聂树斌冤案的结束,而是聂树斌的清白是不是另一个时代的开始?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陈永生当年在统计分析20起死刑冤案中发现,这些冤案被纠正的理由,百分之百是因为真凶出现或是被害人复活,没有一起是司法系统主动发现原审判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发现新的证明被告人无罪的证据而主动纠正的。聂树斌清白了,但陈教授的话言犹在耳。
也就是说,死刑冤案纠错还没有从偶然走向必然,冤案纠错还没有完善的制度设计。司法正义被认为是社会最后一道正义防线,那为什么没有纠错的制度设计呢?原因固然很多,但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重大错案冤案背后往往有司法系统公职人员在犯罪!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何家弘对50起死刑冤案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有47起案件中被告人做了虚假供述,其中有4起被法院或检察院正式认定存在刑讯逼供,还有84%的案件可能存在刑讯逼供。而在陈永生教授研究的20起冤案中,有多达19起案件存在刑讯逼供。错案冤案纠正难是一个事实,而刑讯逼供造成的错案冤案纠正就更难上加难了。
中国死刑冤案被纠正的理由,百分之百是因为真凶出现或被害人复活,没有一起是主动纠正。这是很悲催的,也是令司法系统非常尴尬的事情。所以,指望司法部门自我纠错,或纠错从偶然走向必然,是很有难度的。和情妇反腐一样,靠偶然因素纠正冤案,不可能使司法走向正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魏晓娜曾经介绍,除了司法系统,英国对已定罪的刑事错案,还专门设立了刑事案件审查委员会,独立进行审查。在现实语境下,我国也完全有必要设立一个独立于司法系统之外的重大错案冤案纠正委员会,不仅要纠错,还要打击和遏制公检法内的故意犯罪。
纠正冤假错案必须从偶然走向必然,而且还要防患于未然。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一次全国高级法院院长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依法纠正错案,发现一起、查实一起、纠正一起。是的,执法必严,错案必纠,而且,要有主动发现主动纠正的机制。最高人民法院不仅要有对死刑案件进行核准的制度,也不只是像英国一样设立一个独立于司法系统之外的重大错案冤案纠正委员会,鉴于目前我国没有从偶然走向必然的纠错机制,我建议,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下设立一个专职死刑案件审核厅,对所有死刑案件进行最终的审理。这不是在浪费司法资源,而是对生命的尊重对法律的尊重,是司法公平正义的需要。聂树斌改判无罪应有这样的意义,那就是开启司法进步时代的一扇大门。

B. 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

“对于量刑证据存疑的,应当作出有利于被告人的认定”“对采取刑讯逼供、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言词证据,应当依法予以排除”??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印发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的《关于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意见》,这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

“刑事诉讼过程中没有做到以审判为中心,是关键所在。”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卞建林说,过去“以侦查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实践造成庭审过分依赖侦查卷宗笔录等书面材料,使得通过法庭审理发现事实真相和保障人权的价值大打折扣,既不利于有效惩治犯罪,也容易导致冤假错案的发生。

在“以侦查为中心”的模式下,一旦公安机关出错,容易出现“起点错、跟着错、错到底”的现象。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魏晓娜认为,“从近年来发现的一系列冤案中可以看出,如果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发挥作用,错误的侦查结论也不致演变为生效的判决。可见,冤假错案的形成,很多都是审判的制约作用‘失灵’所致。”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确保侦查、审查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的检验。“充分发挥审判特别是庭审的作用,是确保案件处理质量和司法公正的重要环节。这项改革有利于促使办案人员增强责任意识,通过法庭审判的程序公正实现案件裁判的实体公正,有效防范冤假错案产生。”

“因为人民法院所主持的庭审活动具备程序正义的最完整形态,人民法院对案件的认识和处理是建立于庭审活动中控辩双方对证据、法律意见的充分讨论和辩驳之上的。”

此次“两高三部门”印发的《意见》明确要求,证明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都应当在法庭上出示,依法保障控辩双方的质证权利。对定罪量刑的证据,控辩双方存在争议的,应当单独质证。依法保障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知情权、陈述权、辩论辩护权、申请权、申诉权。依法保障辩护人会见、阅卷、收集证据和发问、质证、辩论辩护等权利,完善便利辩护人参与诉讼的工作机制。


改革实效也在凸显。据统计,2015年,各级法院共依法宣告1039名被告人无罪。“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关键之一是坚持疑罪从无原则,依据法律规定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按照疑罪从无原则,依法作出无罪判决。”李奋飞说。

改革要实现司法公正与效率并举

虽然诉讼应当以审判为中心,但是大力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绝不是法院一己之力所能完成。“缺乏侦查机关、检察机关的积极参与,法院只能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吴宏耀说,如果前期证据不扎实,法院要么因为控方证据不足、不符合有罪的证据标准,冒着可能激化社会矛盾的风险遽然裁判被告人无罪;要么迁就控方的证据缺失,冒着错及无辜的风险贸然裁判被告人有罪。

根据《意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要让事实证据调查在法庭、定罪量刑辩论在法庭、裁判结果形成于法庭。这就意味着:在审前活动中,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必须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发现、收集、固定保全证据;在法庭审理阶段,随着控辩双方参与程度的不断加强,法庭审理的时间也必然会拉长。

C. 求人大法学院本部2012-2013第一学期研究生课程表 学硕加专硕的 谢谢~~~

很多哦!!!

民法总论 2班 专业必修 姚欢庆 180 一,第9~10节公共教学一楼,1205 三,第11~12节明德法学楼,0201
行政法 1班 专业必修 喻文光 50 一,第7~9节公共教学三楼,3412
刑事诉讼法 3班 专业必修 魏晓娜 60 一,第7~9节公共教学三楼,3407
刑事诉讼法 2班 专业必修 程雷 60 一,第7~9节公共教学三楼,3406
刑事诉讼法 1班 专业必修 刘计划 60 一,第7~9节公共教学三楼,3405
国际贸易法 1班 专业必修 韩立余 50 一,第7~9节公共教学三楼,3404
民法 2班 学科基础 郑爱青 30 一,第7~9节公共教学二楼,2108
民事诉讼法 1班 专业必修 许尚豪 35 一,第7~8节明德商学楼,0309
经济法 4班 学科基础 宋彪 35 一,第7~8节公共教学二楼, 三,第3~4节公共教学二楼,
经济法 1班 学科基础 孟雁北 60 一,第3~4节公共教学三楼,3206 三,第3~4节公共教学三楼,3204
环境法 2班 专业必修 李延荣 60 一,第3~4节公共教学二楼,2109
经济法 2班 学科基础 杨东 60 一,第13~14节公共教学三楼,3104 三,第3~4节公共教学三楼,3104
民法总论 1班 专业必修 金玄卿 50 一,第11~12节明德商学楼,0407 四,第3~4节明德商学楼,0309
中国法律思想史 1班 专业选修 曹磊 120 一,第11~12节明德法学楼,0202
律师学 1班 专业选修 刘刚 150 一,第11~12节公共教学一楼,1503
中国法律思想史 2班 专业选修 王振东 120 一,第11~12节公共教学一楼,1403
民事诉讼法 3班 专业必修 许尚豪 125 一,第1~3节公共教学三楼,3207
经济法概论 1班 学科基础 王宗玉 190 五,第7~9节明德法学楼,0301
经济法概论 1班 学科基础 宋彪 175 五,第7~9节明德法学楼,0201
经济法概论 1班 学科基础 姚海放 175 五,第7~9节明德法学楼,0101
专利与技术合同法 1班 专业必修 金海军 50 五,第7~10节公共教学三楼,3301
法学基础理论 1班 专业必修 王振东 50 五,第7~10节公共教学三楼,3202
中外劳动法专题 1班 专业选修 郑爱青 70 五,第3~4节公共教学三楼,3105
婚姻继承法 1班 专业选修 孙若军 120 五,第1~2节公共教学一楼,1303
刑事诉讼法 4班 专业必修 李奋飞 35 四,第7~9节明德商学楼,0309
法理学Ⅱ(法哲学与法社会学) 4班 学科基础 余履雪 35 四,第7~9节公共教学三楼,3412
民事诉讼法 2班 专业必修 邵明 60 四,第7~9节公共教学三楼,3304
法理学Ⅱ(法哲学与法社会学) 1班 学科基础 张龑 60 四,第7~9节公共教学三楼,3204
国际私法 1班 专业必修 杜焕芳 50 四,第7~9节公共教学三楼,3202
民事诉讼法 1班 专业必修 肖建国 60 四,第7~9节公共教学三楼,3106
法理学Ⅱ(法哲学与法社会学) 3班 学科基础 叶传星 60 四,第7~9节公共教学三楼,3105
法理学Ⅱ(法哲学与法社会学) 2班 学科基础 尤陈俊 60 四,第7~9节公共教学三楼,3104
环境法 1班 专业必修 李艳芳 60 四,第7~8节公共教学三楼,3302
文化遗传法 1班 法政类 王云霞 100 四,第5~6节明德法学楼,0201
公平交易法 1班 专业必修 王春燕 50 四,第3~4节公共教学三楼,3412
罗马法 1班 专业选修 王云霞 150 四,第13~14节明德法学楼,0201
中韩比较民法 1班 法政类 金玄卿 50 四,第11~12节明德商学楼,0309
国际商法(英) 1班 专业选修 张勇凡 40 四,第11~12节公共教学二楼,2110
环境法 3班 专业必修 竺效 90 四,第1~2节公共教学二楼,2119
版权法 1班 专业选修 李琛 90 四,第1~2节公共教学二楼,2109
证据学实验 1班 专业选修 李学军 60 三,第7~8节明德法学楼,实验室
证据学实验 2班 专业选修 刘晓丹 60 三,第7~8节明德法学楼,实验室
证据学实验 3班 专业选修 刘品新 90 三,第7~8节明德法学楼,实验室
刑法总论 5班 专业必修 田宏杰 35 三,第3~4节明德商学楼,0309 五,第9~10节明德商学楼,0309
刑法总论 4班 专业必修 冯军 35 三,第3~4节公共教学三楼,3412 五,第9~10节公共教学三楼,3412
刑法总论 3班 专业必修 时延安 60 三,第3~4节公共教学三楼,3406 五,第9~10节公共教学三楼,3406
刑法总论 2班 专业必修 王莹 60 三,第3~4节公共教学三楼,3309 五,第9~10节公共教学三楼,3205
刑法总论 1班 专业必修 付立庆 60 三,第3~4节公共教学三楼,3206 五,第9~10节公共教学三楼,3105
经济法 3班 学科基础 王宗玉 60 三,第3~4节公共教学二楼,2109 五,第11~12节公共教学二楼,2109
行政法案例分析 2班 专业选修 王贵松 30 三,第13~14节公共教学二楼,2116
法学概论 2班 学科基础 曹磊 70 三,第11~12节明德法学楼,0202
人权法 1班 专业选修 朱力宇 150 三,第11~12节明德法学楼,0101
法学概论 3班 学科基础 尤陈俊 70 三,第11~12节公共教学三楼,3103
法学概论 1班 学科基础 张龑 70 三,第11~12节公共教学三楼,3102
民法总论 3班 专业必修 朱虎 70 三,第11~12节公共

D. 吴宏耀的代表著作

专著:
1.《诉讼证明原理》,(合著:吴宏耀、魏晓娜),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获第五届中国诉讼法学会中青年优秀科研成果著作类三等奖)
2.《刑事审前程序研究》,(合著:宋英辉、吴宏耀),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版。
3.《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参著,第二作者),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版。(该书获北京市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司法部2002年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4.《刑事证据法原理与适用》(合著,第四作者),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版。
译著:
1.《比较法视野中的证据制度》,(原著:[美]:米尔吉安.R.达马斯卡,合译:吴宏耀,魏晓娜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参著:
1.樊崇义主编:《诉讼原理》(第六章“诉讼认识”),法律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2.江伟主编:《统一证据法建议稿及理由书》(证据法“一般规定”的条文及其论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宋英辉主编:《刑事程序法功能研究》(第八章“ 刑事诉讼启动程序”;第十章“ 公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陈卫东主编:《模范刑事诉讼法典》(第二编“证据”:第102条至第204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论 文:
1.《对设立非法物证排除规则的质疑》,载《法学论坛》1997年第4期 。
2.《简论刑事诉讼法学中的主要证据的概念与范围》(周士敏、吴宏耀),载《法学》1998年第7期。
3.《论疑罪从无原则的理论基础》,载中国政法大学科研处编《中国政法大学优秀论文选集》(1998年卷)。(该文获1998年中国政法大学校庆优秀论文一等奖。)
4.《任何人不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及其程序保障》(宋英辉、吴宏耀),载《中国法学》1999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2000年全文转载;被美国耶鲁大学全文翻译并收入“Law in Contemporary China”[YALE UNIVERSITY RIS Publishing Center Course Materials Packet (LAW21179_Pkto9) ]。该文获全国第四届中青年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5.《刑事诉讼法学五十年回顾与前瞻》(樊崇义、吴宏耀),载《人民检察》1999年第12期。(《法学复印资料-诉讼制度》2000年第3期全文转载;获《人民检察》杂志社1999年度优秀论文二等奖。)
6.《中国刑事庭审制度的改革与特色》(樊崇义、吴宏耀),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0年第1期。
7.《我国刑事简易程序使用率低下的原因及对策》,载《法学文稿》2000年创刊号。
8.《刑事自诉制度研究》,载中国政法大学学报《政法论坛》2000年第3期。
9.《不起诉裁量权研究》(宋英辉、吴宏耀),载中国政法大学学报《政法论坛》2000年第5期。
10.《刑事证据前言问题研究》(樊崇义、锁正杰、吴宏耀、陈永生)(上),载何家弘主编《证据学论坛》(第一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年版。
11.《论我国诱饵侦查制度的立法建构》,载《人民检察》2001年第2期。(该文获《人民检察》杂志社2001年度优秀论文二等奖。)
12.《外国证据规则的立法及发展》(宋英辉、吴宏耀),载《人民检察》2001第3期。
13.《刑事证据前言问题研究》(樊崇义、锁正杰、吴宏耀、陈永生)(下),载《证据学论坛》(第二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
14.《联性规则》(宋英辉、吴宏耀),载《人民检察》2001第4期。
15.《传闻规则》(宋英辉、吴宏耀),载《人民检察》2001年第6期。
16.《意见规则》(宋英辉、吴宏耀),载《人民检察》2001年第7期。
17.《英国逮捕制度新发展》,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18.《酌定不起诉决定的实体效力》(樊崇义、吴宏耀),载《人民检察》2001年第8期。
19.《侦查讯问制度研究》,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年第5期。
20.《刑事证明标准研究述评》,载樊崇义主编《诉讼法学研究》(第一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1月版。
21.《论证据裁判原则》,载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编《法律应用研究》2001年第六期。
22.《论刑事证据规则极其制度构建》(宋英辉、吴宏耀),载《中国司法审判论坛》第一卷,法律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23.《诉讼证明论纲》,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杂志》(第十一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
24.《诉讼认识之结构分析》,载樊崇义主编《诉讼法学研究》(第五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25.《社会认知背景下的诉讼认识》,载王敏远主编《公法》(第四卷),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6.《试论裁判事实的客观性》,载郑永流主编《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第六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27.《口供问题的真相》,载樊崇义主编《中国诉讼法判解》(第一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
28.《论证据的自由评价》,载陈光中主编《诉讼法论丛》(第八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9.《现代法视野下的刑事诉讼》,载《政法论坛》2004年第三期。
30.《刑事侦查中的事实发现》,载郝宏奎主编《侦查论丛》,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31.《刑事公诉制度的定位与改革》,载《法商研究》2004年第四期。
32.《司法裁判中的事实问题》,载《法学研究》2004年第六期。
33.《事实与规范之间》,载 郑永流主编《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第六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出版社2004年版 。
34.《刑事辩护的困境与出路》(吴宏耀、张燕),载《中国司法》2004年第12期。
35.《双重视角下的案件事实》,载陈泽宪主编《刑事法前沿》(第二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6.《刑事诉讼致力于事实真相么?》(托马斯·魏根特著),载何家弘主编《证据学论坛》(第十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 。
短论
1.《刑事精神损害的赔偿问题》,载《检察日报》2000年10月19日第5版。
2.《完善刑事证据规则的原则和要求》,载《人民法院报》2000年11月13日第3版。
3.《权利行使的限度》,载《中国妇女报》2000年12月2日第4版。
4.《刑事诉讼证明解析》,载《检察日报》2000年12月7日第3版。
5.《我国证据立法势在必行》,载《人民法院报》2000年12月11日第3版。(《法学复印资料-诉讼法学》2001年第1期全文转载。)
6.《权威性知识与诉讼证明》,载《法制日报》2000年12月17日第3版。
7.《证言的可信性与证人出庭作证》,载《中国妇女报》2001年2月10日第4版。
8.《质疑“私自录音不得作为证据”》,载《中国妇女报》2001年4月7日。
9.《刑事证明标准的基点:程序正义抑或实体正义》,载《法制日报》2001年4月15日。
10.《我国应当确立行政简易裁判程序》,载《人民法院报》2001年4月22日。
11.《刑事证明标准与非至上性》,载《检察日报》2001年5月1日。
12.《刑事证明与检察责任》,载《检察日报》2001年8月10日。
13.《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的论争》,载《检察日报》2001年10月12日 。
14.《包公断案中的臆断》,载《深圳法制报》2001年10月
15.《证明标准的立法视角》,载《检察日报》2001年10月26日
16.《证明标准与现实中的刑事裁判》,载《检察日报》
17.《法律真实与人权保障》,载《检察日报》 2001年11月13日
18.《证明标准与裁判事实》,载《人民法院报》 2002年2月
19.《刑事证明标准的背面:无罪裁判》,载《人民法院报》2002年3月
20.《证据的概念及相关问题》,载《法制日报》2003年7月17日
21.《法律平等保护的两张面孔》,载《法制日报》2004/12/3
22.《如何准确理解诉讼法学意义上的案件》,载《检察日报》2004/12/15
23.《关注少年刑事司法制度》,载《法制日报》2005/6/1
24.《北京规则检讨》, 载《法制早报》2005/6
25.《监狱不是完整意义的侦查机关》, 载《检察日报》2005/8
26.《开庭审理前,检察机关可以撤诉》, 载《检察日报》2005/9/15日三版

热点内容
有关海丝条例的内容 发布:2025-01-24 05:25:51 浏览:408
妇产科院内感染规章制度 发布:2025-01-24 05:07:39 浏览:479
民法典8章 发布:2025-01-24 03:55:07 浏览:252
劳动合同法实习生 发布:2025-01-24 03:28:47 浏览:891
疫情期间法院问题 发布:2025-01-24 03:23:32 浏览:955
经济法押题试卷 发布:2025-01-24 03:03:22 浏览:24
日照卜法官 发布:2025-01-24 02:09:36 浏览:225
贵阳贵阳市人民法院 发布:2025-01-24 02:03:30 浏览:232
劳动法中假期是否包括节假日 发布:2025-01-24 01:28:53 浏览:786
初任法官改革 发布:2025-01-24 01:27:17 浏览: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