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新闻道德有关的新闻
㈠ 新闻道德的介绍
西方产业革命后,新闻传播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同时也出现了相互矛盾、相互干扰以及不守信用、不择手段等不良现象。为了调整新闻传播活动中各有关方面的关系,一些新闻机构、团体分别制订《记者守则》、《报业信条》、《新闻伦理纲领》等作为新闻工作者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行为准则。1874年瑞典政论家俱乐部成立后订有职业守则,作为各报行为指导纲领。1923年美国报纸编辑人协会制订的《新闻规约》,是西方第1 个由新闻同业制订的自律规约。1954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草拟《国际新闻道德规约》,由联合国转发各国记者协会参照执行。新闻道德的范围从报业扩展到广播、电视等整个新闻事业。
无产阶级新闻道德,是无产阶级报刊在实现历史使命,同资产阶级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社会主义国家,称为社会主义新闻道德。社会主义新闻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在新闻传播领域中的体现。社会主义新闻道德体现了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对人民利益的忠诚和对人民权利的尊重,对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责任感、事业心、组织纪律性,以及新闻机构、新闻工作者相互间团结互助的关系。
社会主义新闻道德主要包括: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促进社会主义事业;②新闻报道必须完全真实,说真话,坚持真理;③服从党的领导和人民政府的管理,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④遵守宪法、法律、革命纪律和社会公德,不以权谋私;⑤新闻机构之间和新闻工作者之间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㈡ 近年社会道德缺失事件有哪些
——小悦悦遭碾压事件
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许,一出惨剧发生在佛上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年仅两岁的女童小
悦悦走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小柜车碾过。而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人,竟然对此不闻不问。最后,一位捡垃圾的阿姨陈贤妹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小悦悦在广州军区陆军总医院重症监护室,脑干反射消失,已接近脑死亡。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
拾荒阿姨陈姨救人的过程,恰好被事发地旁边一间劳保店的视频监控记录,这段视频还包括在陈姨之前路过的18个人。陈姨并不知道,她是第19个路人,前18个,或是视而不见,或是看两眼然后离开。
第一个人:一名白衣深色裤男子,左右张望后,径直从小悦悦脚边经过; 第二个人:摩托车男,看了一眼躺在正前方的小悦悦,一拐弯绕过离开; 第三个人:浅色长袖衣服男,一直盯着小悦悦,然后像躲着走,越来越远。
第四个人:开着蓝色后尾箱三轮车男, 从店铺门口两次横向经过, 对2 米外的小悦悦视若无睹。
第五个人: 踩着三轮车的蓝衣男子;
第六个人:另一摩托车男经过;
第七个人:黑衣男子开摩托车经过,不断回望小悦悦;
第八个人:一名中年女子带着黄衣小女孩经过,看了几眼没有停步; 第九个人:一个穿雨衣的摩托车男子经过;
第十个人:穿着蓝色短袖衣的男子在小悦悦身边来回两次,除了惊异的目光外再无动作。??
记录这一切的视频,来自广佛五金城20座N63-N64的新华劳保经营部,事发地点恰好就是该店铺的门前。这间劳保店位于两条巷道的交叉口,与多数商家一样,其两边的门口上方均安装了视频监控。不料,其中一边的视频监控,刚好拍下悦悦两度被碾压的全过程。
㈢ 求一些违背新闻道德的事例
近年来,我国新闻界在弘扬新闻职业精神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内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容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在新闻传媒领域引进竞争机制后,一些新闻从业人员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一些丧失新闻职业精神的报道时有出现。如《新闻记者》杂志每年公布的“十大假新闻”,2007年度轰动全国的“毒香蕉”事件和“纸馅包子”事件,四家记者站记者向企业索要钱财、涉嫌敲诈案件等。这些只是缺乏新闻职业精神表现的典型事例,其他一些丧失职业精神和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还可归结为“有偿新闻”、“受贿新闻”、“策划新闻”、“收受红包礼品”、“偷拍偷录侵犯公民隐私权”、“媒介越轨审判”、“虚假低俗广告”以及“炒作明星绯闻和犯罪新闻”等。这些现象的产生使得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受到严重侵害,新闻工作者的社会形象也遭到严重破坏,造成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
㈣ 我需要一些与道德有关的新闻事件,越多越好,谢谢!
你是记者吗?我有很多事情有苦说不出
㈤ 目前新闻报道中的相关于道德方面的事件有哪些,最新新闻
小悦悦事件。小女孩被车撞路人就当没看见,没人施救
㈥ 拜求一些能够反映道德问题的新闻
实践为重道德为先 社会实践不只为了盖章 暑期即将结束,社区居委、街道办事处的图章又开始“吃香”起来。一些忙于应付的学生,纷纷来这里为自己的社会实践“找门路”。一位居委会主任说,许多明明没有参加过社会实践的学生,也来要求“盖章”,弄得他们左右为难。长期从事德育工作的陈老师气愤地说:“这比不参加社会实践更糟糕,孩子如果从小就学会弄虚作假,将来还有什么诚信可言?”
社会实践“走了样”
每年寒暑假,都是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极好时机,沪上许多中小学,都把参加社会实践作为假期作业的“重头戏”,而市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的相关规定,要求学生完成社会实践并取得相应证明,本意也是想通过考核,来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川沙中学坚持多年的“五个一”德育实践活动,通过学生参与为社区或邻居做一件好事等项目,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思想升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项“假期作业”,对学生的心灵是一次洗礼,同时也作为德育表现而载入学生成长手册。学生获得的“证明”,更多意义上是青春的佐证。
不过,目前一些中小学的学生社会实践却“走了样”,其中不少具有弄虚作假的成分。有的明明一次都没有参加社会实践,却死磨硬缠居委会主任“发发慈悲”;有的学生象征性地在社区扫了一刻钟的地,也要求居委会出示证明;有的家长心疼孩子,竟然充当“替身”,自己做起了社区志愿者,最后却要求将“荣誉”算在孩子头上。
一位班主任说,新学期开学后,一般学生都会交来大量社会实践证明。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她明知道那些充满溢美之词的所谓“证明”水分很大,但为了学校形象,也只好选择“眼开眼闭”。
实践岗位“粥少僧多”
据记者了解,不少学生原本对社会实践抱有很大期望,也确实联系过一些单位,但现实情况是岗位太少,一些单位干脆就不愿意接受学生。一位今年升入高二姓李的学生说:“我从暑期一开始就找社会实践岗位,但找了好多单位都被婉拒。现在暑期快要结束了,我的社会实践登记表还没有盖章,我也不知如何是好。”
一位居委会干部略表同情地说:“有时想想,也不能完全怪学生不诚实,因为本身的供需就存在问题。学生没有证明图章,开学后也难以交代。”有的家长建议,孩子在自己住的大楼参加卫生大扫除,或帮助邻居家老人幼儿,是否也可列入社会实践的范围。
实践为重,道德为先
对社会实践中出现的弄虚作假现象,许多德育工作者表示“不能容忍”。闸北区德育室主任芮彭年指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不是为了走形式,也不能装门面,社会实践的目的是促使学生通过这个社会大课堂,不仅学到本领,而且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实践为重,道德为先,如果只为弄个假证明,那就完全违背了初衷与本意。他还认为,由于学生社会实践大多是在暑期,家长成为最直接的见证人,因此,家长对这种现象不能麻木不仁,甚至怂恿孩子通过不正当途径获得一纸证明。如果说,社会实践是“端口”,那么诚信是“闸门”,一旦诚信丢了,一纸证明非但没有用处,而且会贻害孩子,家长应算清这笔“账”。
川沙中学校长陈忠新则表示,对学生还是要晓之以理,把道理说清,把要旨说明,通过教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学生应该知道弄虚作假的害处。事实上,该校的“五个一”德育实践活动中,就很少发现“光盖章不实践”的现象。
㈦ 新闻热点与道德与法治教材哪些相关
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融入时事新闻热点的教学实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明确,从2016年起,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新闻,也叫消息,同义词:资讯,是通过报纸、电台、广播、电视台等媒体途径所传播信息的一种称谓。是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就其广义而言,除了发表于报刊、广播、互联网、电视上的评论与专文外的常用文本都属于新闻之列,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有的将速写纳入特写之列)等等 ,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以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让别人了解。每则新闻一般包括标题、电头、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六部分。前四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标题、导语、 主体必不可少 。写法上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评论等。新闻是包含海量资讯的新闻服务平台,真实反映每时每刻的重要事件。可以通过查看新闻事件、热点话题、人物动态、产品资讯等,快速了解它们的最新进展。
㈧ 新闻道德的历史年表
1954年国际新闻工作者联合会研究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问题,并在法国波尔多通过了一项关于新闻人员的义务宣言。
1955年泛美广播人员协会利马会议上通过了一项道德原则宣言。
1971年11月,欧共体六国新闻人员的工会在慕尼黑通过了一项新闻人员的义务和权利宣言。
1973年11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次会议上,国际新闻工作者协会提出了一项有关职业道德守则的草案。
1977年8月,在阿拉伯联盟主持下,阿拉伯新闻人员起草了一项阿拉伯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守则。
要特别一提的是,国际新闻工作者联合会1954年在法国波尔多通过的那项关于新闻人员的义务宣言。该宣言即《记者行为原则宣言》,是在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通过的。《宣言》确定了记者职业活动的8项标准。其中第一项标准是:尊重真理及尊重公众获得知识的权利,是新闻记者的首要责任。第二项标准是,为履行这一责任,新闻记者要维护两项原则:忠实收集和发表新闻的自由,及公正评论与批评的权利。标准第七项,还特别宣布下列行为为“严重的职业罪恶”:抄袭、剽窃;中伤、污蔑、诽谤和缺乏根据的指控;因接受贿赂而发表消息或删除事实。
《多种声音 一个世界》没有提到的是《国际新闻道德公约》。《新闻学大词典》(甘惜分主编)对此的解释是:公约由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草拟,1954年由联合国大会颁发各会员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参照执行。规约的主要内容是:一、不歪曲或隐瞒事实;二、不挟私攻讦、诽谤、抄袭,不把谣言当事实,若有报道不确而损人名誉者,应立即更正;三、不因为要满足读者好奇心而揭私人隐私;四、报道一个国家的状况,若要达到公正的程度,须先对这个国家有充分的认识;五、规约由各国记者遵守,不能成为各国政府干涉管制新闻自由的理由。
发展地区之间、国际之间的合作,是世界的大趋势。历史已经证明,制定职业道德自律信条,在若干道德标准上取得共识,对于加强地区之间、国际之间的新闻合作和交流,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㈨ 有关新闻道德和新闻价值
你问得也太不具体了。
新闻价值是对新闻本质及其特性的量化把握,衡量新闻事实或相应作品在多大程度上是新闻。新闻的本质是信息,而信息可以测度。
二、新闻价值的客观性
新闻价值的客观性表现在:
1. 新闻事实是客观的,它能满足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新闻需求的性能,也是一种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2. 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的新闻需求也具有客观性
新闻道德就是指从事新闻信息传播活动的人们,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调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新闻道德内化于新闻传播主体的品格、习性和意向之中,又通过其言行表现出来,是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发挥着特殊作用的规范性调节体系。作为职业道德的一种,新闻道德与其他职业道德形态上的根本区别,在于其对新闻报道行为特殊的规范意义。
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分析,只要行为进入社会领域,与他人和社会发生了联系,那么这些行为就必然要受到社会的一定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的制约,有的具有道德意义,可以对其进行善恶的评价,我们称之为道德行为;有的不具有道德意义,不能对其进行善恶的评价,我们称之为非道德行为。具体来说,所谓道德行为,就是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所表现出来的有利或有害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亦即主要是出于一定的道德动机并能产生一定的道德效果的行为。
㈩ 体现道德的事 (最近的新闻)
看报纸,里面都是最新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