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重点对象
A. 司法宣传部门对哪些人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法制宣传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自觉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了全国“五五”普法规划,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关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在第六次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央政治局常委罗干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随后省、市也相继召开了会议,对“五五”普法作出了统一部署。各街道、部门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开展“五五”普法的重要意义。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战略高度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可能更复杂、更突出。从我区情况看,当前正处于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因征地拆迁、环境保护、收入分配等引发的不稳定因素时有发生,各种刑事犯罪、经济犯罪等犯罪呈多发态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是要调节好各种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保证社会有序运转。只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才能不断提高广大公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依法表达利益诉求,自觉履行义务,依法维护权益;才能不断提高公务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律手段协调利益关系、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才能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严格执法、公正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客观要求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是我们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提高党的依法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不断增强各级党委、政府法治化管理水平,尤其是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不断推进我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坚持不懈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依法行使权力,依法履行职责,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促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必然要求。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是建设“法治江东”的基础工程 区委六届九次全会上作出了建设“法治江东”的决定,这是区委从完善我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江东的具体实践。建设“法治江东”,关键在人。没有广大干部群众法律素质的普遍提高,法治建设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经过20年的普法教育,我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不断增强,各项事业和法治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但普法不够的问题依然存在,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与建设“法治江东”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法律还没有真正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同和遵守。开展“五五”普法,对建设“法治江东”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基础性的作用。只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才能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维护法律权威的观念、严格依法办事的观念,才能使公民懂法、守法、用法、护法,自觉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社会事务,推动社会管理走上法治化的轨道。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是顺利实施我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保障 “十一五”期间,我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现代化新中心城区。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靠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同时也要靠完备的法制来保障。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推进依法治理,有利于促进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的形成,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有利于提高政府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监管市场的能力,提高企业依法经营、依法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进一步营造维护公平竞争、促进自主创新的市场环境,推进市场经济快速健康有序发展;有利于弘扬法治文化,把法治精神渗透到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中去,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程度。 总之,各街道、部门一定要把思想进一步统一到省委、市委和区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努力推动我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为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保障。 “五五”普法正当时 今年是“五五”普法启动年,最近,区委、区政府转发了《区委宣传部、区司法局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五五”普法),成为我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一件大事。 “五五”普法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践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围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充分发挥法制宣传教育的全局性、先导性、基础性作用,把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为深入实施“四区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新中心城区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五五”普法的主要目标 实现“三增强、三提高”,即:通过深入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制实践,进一步增强公民法律意识,提高公民法律素质;进一步增强公务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的能力与水平;进一步增强各街道、部门和社会组织依法治理的观念,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 “五五”普法的主要任务 主要为七项任务:一是深入学习宣传宪法;二是深入学习宣传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三是深入学习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四是深入学习宣传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五是深入学习宣传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相关法律法规;六是深入学习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七是集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通过以上七块任务促进在全区牢固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促进全区法治化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促进社会法治氛围和环境的全面形成。 “五五”普法的对象 普法期间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其中重点要加强对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被征地人员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干部、司法和行政执法部门公务员是重中之重。之所以把这几类对象作为重点对象,是因为:公务员是国家法律法规的主要执行主体,提高公务员队伍法律素质不仅能切实使国家的法律法规得到贯彻落实,而且更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客观要求。特别是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头学法用法,既是对领导者自身建设的要求,同时也为推动群众广泛开展学法用法活动起到示范的作用;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使其从小接受法制教育,树立法制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事关国家未来;企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加强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法制宣传教育,增强企业经营者的法制意识,提高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尤为迫切。被征地人员、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平时所接受教育包括法制宣传教育机会相对较少,他们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通过不断加大对被征地人员、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引导他们树立遵纪守法观念、依法开展生产和依法维权的观念;着力培养和增强参与居民自治活动和其它社会管理的能力;了解和掌握解决矛盾纠纷、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途径。 “五五”普法的组织领导和保障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离不开一套完善的组织领导机制和运行有序的工作机制。“五五”普法期间更加注重这两套机制的建设,要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政协支持的领导机制。各级党委、党工委、党组要切实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健全各级普法依法治理领导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完善领导小组定期会议制度、年度工作汇报制度、工作督查制度;要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同时要建立健全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机制。明确党委宣传部门、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是普法主管机关,负责规划的组织实施,指导、协调、检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国家机关各部门、各行业、各社会团体是普法主管部门,承担着本部门、本行业、本系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职责,并运用各种手段和途径面向全社会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五五”普法的基本特点 和“四五”普法相比,“五五”普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坚持继承与创新结合,在创新中不断发展。普法规划具体内容的安排,从增强实际效果出发,注意继承“四五”普法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在继承中不断创新。“五五”普法规划中就提出了普法工作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并重,并把领导干部学习法律知识、考试结果及学法用法情况,作为其年度考核和任前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还把被征地人员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列为法制宣传教育重点对象,同时提出法律进机关、法律进社区、法律进学校、法律进企业、法律进单位的“五进”活动,开通“法治江东网”,加强宣传阵地建设。 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突出量化。与“四五”普法规划相比,“五五”规划更加注重定量。在对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的要求上,都提出了明确的量化要求,如区管以上领导干部每年参加中心组学法或法制报告会不少于4次;公务员学法每年不少于40个小时;青少年学法每年不少于10个小时等。这既有利于在实际工作中具体操作,又有利于在考核中评估。 普法工作机制更加明确。规划对建立健全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机制作了详细规定,明确了普法主管机关和普法主管部门,明确了主要部门的普法职能和责任,使普法工作形成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政协支持,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普法工作机制,保障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B. 论述依法治国的必要性
试论实行“依法治国”的必要性和基本措施
徐浩然
一、
什么是“依法治国”?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这段解释,明确了“依法治国”的四点含义: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依法治国的对象,即国家的各项事务和各项工作,重点是依法治权,依法治吏。依法治国所依据之“法”,一方面是对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另一方面,具有最高权威性和极大稳定性,核心是宪法和法律。依法治国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党的领导和执政的基本方式。因此,依法治国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在于: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因为首先,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纲领,就是坚决厉行法治,彻底摒弃人治,从根本上解决人民掌握国家政权后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问题,以开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通道。其次,法治同市场经济具有内在的亲缘关系。依法治国,包括依法限制国家权力和保障人权,就是对市场经济需求法治的必然回应。离开了法治,不实现依法治国,市场经济是无法顺利生长、发育并走向成熟的。同时,社会文明进步的基本方向,是人的尊严和人格无条件地被尊重,每个人都有权力追求幸福生活和个性解放,人权得到全面确认和充分保障。而要达成这些目标,必需依靠法治,在法治的框架内建立合理的人际关系、个人权力与国家权力的关系等等。所以,实行法治或依法治国,就成为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尺。还有,国家的长治久安,人民的安居乐业,社会的稳定有序,都有赖于法治保障。法律本身就意味着一种秩序,法治的轨道就是有序化的政治、社会机制,所以,法治也是释放社会风险,防止和克服社会危机的安全阀。人治可能带来一时的繁荣昌盛和天下太平,但却难以保障长治久安,从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依法治国和法治,带来的是“盛世”,代表的是“文明”,标志的是“秩序”。这也是中国人寄托于法治之中的期望。
二、 实行“依法治国”,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方略,只有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才能从根本上维护社会的稳定,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从而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具体说来,实行“依法治国”的必要性为以下六点:
一,为了坚持党的领导,把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面的领导核心作用,就必须实行“依法治国”。在中国,如果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如果不能坚持贯彻实施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那么我们国家势必出现混乱的政治局面和不安定的社会环境,势必极大的影响国家的建设和社会发展,极大的损害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切身利益。显然,只有依法治国,才能从法律和制度上保证党在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从而维护国家政治局面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为了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必须实行“依法治国”。如果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公民个人都无视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而各行其是,那么就不可能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事业的有序发展,势必损害和影响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为了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处理国家、社会、集体、个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和纠纷,正确处理各民族和社会各个阶层的关系和利益,从而增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增强人民之间的团结,改善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以保证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顺利进行,必须实行“依法治国”。
四,为了严格依照法律规定,惩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扫除社会丑恶现象,切实做到不狂不纵,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各项合法权益,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实行“依法治国”。
五,为了处理好我国与各国及国际社会的对外关系和交往,增强同各国人民的了解与友谊,从外部创造有利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和平环境,同时依法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促进和保障国内的安定团结和社会稳定,必须实行“依法治国”。
六,为了在新形势下坚持党的领导的同时,不断改善党的领导,使各级党组织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避免和制止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必须实行“依法治国”。同时建立和健全对权力的监督约束机制,防止滥用职权,不断消除党政机关的腐败现象和腐败分子。才能实现真正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秩序的安定。
三、 从“法制”到“法治”,从“人治”到“依法治国”,我国开辟出了一个新的民主法制化的时代。那么实行“依法治国”必须采取什么样的基本措施呢?具体来说有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必须建立一个完备的法律体系,特别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体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政治立法、经济立法、文化立法等方面。
政治立法:它是以宪法为依据,但宪法又不能包括政治立法,除宪法外,还有选举法,集会游行示威法、结社法、政党法、监督法等,我国政治生活的许多领域尚无法可依。
经济立法: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必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它包括:(1)市场主体法,市场主体是指依法在市场上从事经营的企业活动和个人;(2)市场主体的行为规则,为了使市场主体的行为更加规范合理,必须制定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的法律,例如物权法、债权法、合同法、票据法证券法、担保法、信托法、运输法,海商法、知识产权法等;(3)市场秩序法:即规定市场平等竞争秩序的法律,例如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反倾销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4)市场宏观调控法,我国实现的市场经济,不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国家必须实行宏观调控,例如投资法、计划法、预算法、银行法、信贷法、物价法、税法、国有资产法等;(5)社会保障法:市场经济体制既带来了高效率和高效益,也带来了风险,市场的激励竞争,优胜劣汰,也带来了企业破产和工人失业,必须对劳动者提供社会保障,例如社会保障法劳动法、工资法、养老保险法等。此外,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加强文化方面的立法,例如新闻法、出版法、教育法、科技、,广播法、电影电视法、体育法等。
第二,必须实现民主法制化和法制民主化。
民主和法制是一种互动的关系,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两者是统一的,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可缺一,不可偏废……但就二者的相互关系而言,则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社会主义法制是保卫社会主义的手段。民主法制化,是指社会主义民主的各个方面都要用社会主义法律加以规定,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用社会主义法律保障民主的实现。在想民主化迈进的过程中,要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树立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威,强化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职能,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监督“一府两院”严格依法办事,要定期对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管理工作与执法工作进行评议和质询。
法制民主化,是指法律与相关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方面的制度都要体现社会主义民主。在进行立法时,要广泛征集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使制定出的法律真正能代表人民的意见。在执法司法方面,要增加执法、司法的透明度,让公民及时了解执法、司法的重大情况。总之,让人民群众感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齐心协力地来建设自己的国家。
第三,必须建立公正廉洁的行政执法制度,做到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就是各级行政机关要依据法律的规定,行使行政权利,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由于行政权力在行使过程中具有扩展和滥用的倾向,往往容易造成对公民合法权利侵害,因此对行政权力的行使要进行监督和控制,以保护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利。要克服行政机关之间互相争夺管辖权、审批权、发证权、收费权、处罚权的现象,以维护行政执法的严肃性。要在严格内部监督的基础上,建立和健全行政程序的外部监督机制,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时如果违法,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要进行行政赔偿。
第四,必须建立公证、严明的司法制度保证法律的切实贯彻执行。
司法是法律实施的最后一道关卡和屏障,有无公证、严明的司法制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是法治国家的标志之一。要认真贯彻司法独立的原则。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建立冤案,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实行司法独立原则,是平等公正执法的需要,是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需要,是建立法治国家的要求。贯彻这一原则,当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要让检察院和法院有相对的独立性,不至于受制当地政府,检察机关要以垂直领为主,有独立的编制,独立的人事权与才权,才能有效地行使法律监督权,法院要有独立的审判权,人事权和财权,不能让法院变成为地方政府服务的工具,实施地方报复主义与部门保护主义,破坏法制的统一。要做到依法司法,不但要执行实体法,而且要执行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等程序法。
第五,必须建立一支廉洁奉公的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和司法队伍。
公务员制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而出现的,它使人身管理工作走上了法制化,科学化的 。采用公开竞争,择优录取, 严格考核, 升级的办法建立公务员队伍,要切实保证国家公务员队伍的优化、精干、廉政和稳定以便卓有成效地管理国家行政事务,保证国家行政管理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要保证国家法律的贯彻实施,必须有一支德才兼备的司法队伍,它包括法官,检查官,公证员,警官等,要清除司法队伍中的腐败现象,保证司法队伍的纯洁性,以利于法律的贯彻实施,保证法制的统一。加强和发展法学教育事业不但是科教兴国的需要,也好实施依法治国的需要。
第六,必须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水平,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水平。
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心理观点知识和思想体系的总称。法律意识对行使依法治国,建立治国家据有关部门具有的作用,法律意识具有认同功能,它使人们能够接受,认同法律的权威;它具有指引功能,法律意识对人们的行为起到导向,引路的作用,它能指引公民或去做某种行为或不做某种行为。要树立法律至高无上的意识,做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凡是法律规定的必须严格执行,任何政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都必须执行,毫不例外。要提高法律意识水平,必须大力开展全民普法教育,我国已开展“一五”、“二五”和“三五”普法教育,收到了显著成效。我国公民法律意识水平的提高,就是为依法治国,建立社会法治国家创造了良好的思想文化条件。
“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个完整的提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依法治国方略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和最终目标。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同过去所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反映了我们党要“法治”不要“人治”的民主法制理论认识的深化,是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也是我党依法治国、厉行法治、坚定信心的表现。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根本上解决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一历史课题。
依法治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大计,是社会政治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应该看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进程。20年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适应形势发展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主义法律,法规,确立了依法行政制度,健全了现代司法机关,开展了民主监督工作,广泛地宣传了法律知识,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取得新的发展,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础。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情况仍然相当严重,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现状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和要求相比还是相当大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为增强“依法治国”的思想观念,扩大“依法治国”的民主基础,完善“依法治国”的制度保障,强化“依法治国”的监督机制,加强和改善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做出更大的努力,从而朝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想目标前进。
C. “五五”普法的重点对象是领导干部、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吗
“五五”普法的重点对象是领导干部、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
还包括社会主义建设者
D. 我国普法工作的重点是什么
对干部普法教育
关于“五五”普法的侧重点。
抓重点、促全面,是一种很好的工作方法。“四五”普法对重点普法对象和重点普法内容作了要求。实施过程中,我们针对重点对象、重点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五五”普法规划,仍然要突出重点普法对象,明确重点普法内容,狠抓重点工作的落实。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五五”普法取得积极的和突出的成效。
1、继续抓好重点对象的普法。
推动依法治国党政机关领导干部是关键。通过20年的普法,领导干部法律意识得到增强,法律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领导干部的法治观念和推进国家法治化管理的自觉性并不十分强、十分高,尤其是在当前纷繁复杂的环境下,能够做到依法执政,没有很强的法治意识、很高的法律水准是很难胜任的。近年来,许多违反可持续发展要求,不按科学规律办事,随意侵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后果十分严重,其对法治的破坏及其的恶劣影响,多少年都难以消除。因此,“五五”普法仍然应把领导干部作为普法的重点,只是普法的目标侧重点不是放在提高法律意识,而是放在增强其法治观念、法律素养和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自觉性和实际能力上。
农村普法和流动人口普法是我区普法工作的薄弱点。“五五”普法应当将农村普法流动人口普法作为重点和突破口来抓。最近我们下基层作了一些调查,虽然我们武进在经济上属于较发达地区,但从目前了解情况来看,我区农村的普法仍然处于“靠天吃饭”的自发状态。大多数村民和外来务工人员接受法律知识主要是从广播、电视、报纸等途径获得的。因此,加强农村和农民群众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的普法教育十分必要,必须采取措施大力加强。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后备力量。因此青少年应当作为普法的重点并要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企业在推进国家法治建设进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和责任,因此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普法教育应仍是“五五”普法规划的重点。
E. 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开展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
一、围绕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构筑广东法治宣传教育新格局。突出学习宣传宪法,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学习教育,大力宣传宪法确立的国体政体、基本制度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落实宪法宣誓制度,组织开展"12.4"国家宪法日集中宣传活动,教育引导一切组织和个人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深入学习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对国家基本法律、行政法规、重要地方性法规以及与经济社会发展、法治广东建设、公民权益保障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着力宣传我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生动实践,在全社会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理念。二、突出重点对象的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民学法守法用法。法治宣传教育的对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抓住重点对象,开展有针对性的法治宣传教育。一是坚持国家工作人员带头学法守法用法。将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严格执法作为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健全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将法治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健全完善国家工作人员日常学法和考核评估机制,把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情况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健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推动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促进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切实提高国家工作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从青少年抓起。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实施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完善法治教材体系。强化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加强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基地建设,深入开展法治学校培育和创建活动。加强法治师资队伍培训,落实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工作规范,组建青少年普法志愿者和社工队伍,在全省中小学校持续开展法治教育进校园主题宣传活动。三是加强外来务工人员的法治宣传教育,依托用工单位和社区加强普法教育,着重培育外来务工人员的民主法治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立足群众工作和生活需求,以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公民主动学法、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三、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以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理念、树立法治意识为主旨,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把法治文化建设纳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法治文化与地方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融合发展。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建立和完善学法用法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宣传表彰制度。加强基层法治文化公共设施建设,培育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繁荣法治文化作品创作推广,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为法治广东建设营造良好人文环境。四、深入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把法律规定变成引领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范,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深入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法治乡镇(街道)、民主法治村(社区)、依法治校法治示范校等法治创建活动。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指导和推动工会、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开展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创建活动,发挥行业自律和专业服务功能,发挥社会组织对其成员的行为导引、规则约束、权益维护作用。充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五、大力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创新。遵循现代传播规律,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理念、方式方法、载体阵地和体制机制等创新,推动建立互动型服务型创新型普法模式,积极打造岭南普法特色品牌。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的积极作用,高度重视新媒体、新技术等在法治宣传教育中的运用,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教育行动。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以及其他法律服务工作者等以案释法制度,充分运用典型案例,结合社会热点,开展生动直观的法治宣传教育。积极发挥村(社区)法律顾问的作用,将法治宣传教育融入法律服务中,实现基层普法专业化、常态化、全覆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普法工作,扶持发展法治宣传教育类社会组织,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逐步建立政府购买、市场投入、公众参与的社会普法运作机制。进一步深化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等"六进"活动。
F. 安徽省法治宣传教育条例
第一条为了贯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法治安徽建设,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能力,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接受法治宣传教育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
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第三条法治宣传教育的对象是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重点对象是担任领导职务的国家工作人员和青少年。第四条法治宣传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普及宪法和法律法规知识,宣传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法治实践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第五条法治宣传教育应当与法治实践相结合、与精神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人为本,服务群众;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分类指导,注重实效。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法治宣传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对法治宣传教育实行目标管理;将法治宣传教育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第七条每年12月4日国家宪法日和全国法制宣传日,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开展宪法和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法治宣传教育日常工作,履行制定并组织实施法治宣传教育规划和年度计划,协调、指导、检查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总结推广法治宣传教育经验等职责。第九条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按照法治宣传教育规划和年度计划,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单位法治宣传教育计划,确定人员负责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保障本单位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经费。第十条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建立领导人员集体学法制度,带头学法,组织本单位工作人员学习法律知识,落实学法计划、内容、时间和人员,并向服务对象宣传相关法律知识。第十一条实行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
任命担任领导职务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任命法官、检察官前,任命机关应当对其进行相关的法律知识考试。考试合格,方可任命。
对拟提拔使用的国家工作人员进行考察,应当将其法治素养和能力纳入考察内容。第十二条招录国家工作人员应当将相关法律知识纳入考试内容。
党校、行政学院等各级各类培训机构对国家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应当将法律知识列入培训课程。第十三条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第十四条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的制定机关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及时通过本机关网站和其他媒体,向社会公布法规、规章草案征求意见稿,开展公民旁听立法活动,以多种形式对法规、规章的内容进行宣传、解读。第十五条司法机关办理案件、行政执法机关履行执法职权,应当以适当形式向当事人进行法治宣传教育,并建立典型案件发布机制。
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可以通过法律咨询、典型案例解析等形式向社会进行法治宣传,依照有关规定开展公民旁听司法活动、观摩行政执法活动。第十六条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仲裁员、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应当事人诉求对所办理案件涉及的法律问题,向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进行说明解释,宣传法律知识。第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业和信息化、税务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对市场经营管理人员和经营者进行法治宣传教育和培训,增强其诚信守法、依法经营管理、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社会组织的登记管理机关应当对社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进行相关法律知识教育,督促其开展对本组织从业人员的法治宣传教育。第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青少年的法治宣传教育,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网络,推进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推动开展社会法治实践活动。
G. 依法治国的对象是什么
是所有人,是对所有人行为要求和约束的制度,触碰和超过红线就要受到应有的惩罚。
H. 坚持依法治国和党外监督属于党内监督的主要内容吗
首先,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的涵义及相互关系:
监督是权力所有者运用民主与法治的手段,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对权力行使者所形成的限制和约束,所进行的监察和督促。监督的本质要求主要表现为监督主体的独立性、监督对象的公开性、监督关系的对等性、监督手段的强制性。有效的监督具有督导教育的功能、防错纠错的功能、政治参与功能和惩戒功能。
党内监督是指包括全体党员和各级党组织在内的党内各主体之间,依照党章和党内法规相互监察、相互督促的活动。这种活动的实质是以党内民主为基础,以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及其行使公共权力的行为为重点监督对象,以制约和保障权力按照委托者的意志行使为核心,确保党内生活按照既定的制度规范运行。其特点之一是“同体监督”,即:监督的主体与客体处于同一个统一体中。优点是了解情况,便于监督;缺点是存在利益关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监督的客观公正性,这也正是内部监督的客观局限性所在。特点之二体现为自觉性与强制性的统一。自觉监督是基础,强制监督和监督处置是保障。
党外监督是指由党的统一体外的组织、单位或个人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对党的组织、党员或党员领导干部的行为所进行的监察督促。党外监督具有一定的超脱性和公正性,以及监督主体广泛和监督形式多样的特点。
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是从不同的视角来对公共权力的运行进行监督,确保公共权力能够按照权力委托人的意志行使,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以维护权力委托人的利益并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二者也正是基于同一目的才得以统一于整个社会主义监督体系中,共同构成了对公共权力制约监督的两根支柱。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补充与相互促进的关系。
其次,鉴于以上分析,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的区别主要在于:
1、监督的主体不同:党内监督是全体党员和各级党组织,而党外监督的主体是党的统一体外的组织、单位或个人;
2、在监督过程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不同。监督有同体与异体的区别。同体监督是指内部监督,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同属一个系统,相互联系密切。异体监督是指外部监督,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来自不同的系统,利害关系较少。党内监督属于同体监督,党外监督属于异体监督。
3、在整个监督体系中的地位不同。党内监督在整个监督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党外监督是外围和基础。
I. 我对依法治国的理解300字
(一)必须更新观念。依法治国是我国在治国方略上的根本转变,它必然要求我们对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系列观念加以更新,尤其是"我们这个国家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缺乏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30)"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很少。解放以后,我们也没有自觉地、系统地建立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各项制度,法制很不完备,也很不受重视。"(31)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与之相适应的高度集权以及主要靠政策、行政命令、长官意志办事的方式,根深蒂固。在观念上,亦有与之相适应的一套,如不加以更新,就很难在言行上自觉投入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事业中去。对于需要更新的观念,有些前文已经涉及,如树立法律至上的原则,就是要改变法律"很不受重视"的观念等。这里,要着重论述如下几点:
第一,要改变重人治轻法治的观念。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的法制有"不少是属于'人治底下的法制',其所制定与实施的法律与制度,主要是为了加强行政权力对社会主体的管理、控制。"(32)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由于"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的内在要求,治理国家的方式也将产生根本性的转变,即由原来多年形成的主要以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为转移的人治体制,转变到主要依据民主基础上制定的法律来办事的体制上。治理国家靠什么?邓小平同志认为:"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33)
只有从观念上、体制上和具体的制度程序上完成由人治向法治的根本转变,才能最有效地促进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两个文明"建设,切实保障人民民主。
第二,要改变重义务轻权利的观念。权利和义务是法学的一对基本范畴,是法律规范的主要内容,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对推动依法治国具有实质性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从根本上讲,权利是属于作为国家和社会主人的人民的,但在旧社会,人民的权利被全部或部分地剥夺了,却要承担被强加的无数义务。后来,人民通过革命斗争,夺回了自己的权利。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重义务轻权利的观念,仍在相当一部分人、尤其是在相当一部分公职人员头脑中作怪,在实践中就表现为漠视以至侵犯人民的权利,而对加重人民的义务、负担,却习以为常。法治国家一个全局性的、根本性的要求及其价值取向的重心,是要保障人民的权利,一切非法侵犯人民权利的行为都是法治秩序的大敌。因此,必须树立权利观念,享有权利是人民承担义务的前提。当然,这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是要否定义务。马克思说:"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享受权利就要承担义务,承担义务是为了更好地享受权利。
第三,要改变官贵民贱的观念。官与民是自有国家以来的一对矛盾。官与民的矛盾在旧社会常常表现为尖锐的对立,历史上"官逼民反"的事件屡见不鲜。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家和社会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在理论和宪法、法律上,官与民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而没有高低贵贱之别。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观念和惯性的作用,有的干部、尤其是一些领导干部,一讲依法治理,就把治理的重点和对象放在老百姓身上,只想让老百姓严格守法,把老百姓管住,而自己则是居高临下的执法者、管理者。这是官贵民贱观念余毒的表现。在社会主义社会,"官"的地位和权力都是人民给的,"官"的衣食和工作、生活条件都是人民纳税、纳粮供给的,民是"官"的衣食父母。推行依法治国的方略,必须树立以民为本的观念,"官"要奉公守法,恪守职责,勤政廉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得到民的拥护和爱戴。
第四,要改变道德与法无关的观念。道德是以人们关于善与恶、美与丑、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荣誉与耻辱、正义与非正义等观念,来评价人们的各种行为,调整人们的相互关系,并由人们的内心驱使和舆论压力发生作用的社会行为规范。有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社会公共道德和各种职业道德等之分。从观念形态和行为规范的角度说,它是人们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和在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基础。立法时,人们的道德观念、意识形态、法律意识等通过立法者的立法活动渗透并且表现到法律中,影响着法律价值的道德取向,使法律呈现出良、恶状态。良法是实行法治、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之一。在法律实施的过程中,执法主体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才能使其执法活动和结果合法、合理;执法客体亦须有良好的道德素养,才能使其行为不越法定界限一步。
第五,要改变无所作为的观念。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艰巨而困难的任务。这就需要我们全体公民、包括全体公职人员,不论是在中央还是在地方工作,亦不论是在什么行业、什么岗位上,都要为实现依法治国尽匹夫之责。现在,我们有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导,有中央已经确定的、经实践检验证明是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有广大人民群众以主人翁姿态的热情支持和参与,任何困难都不能阻止我们义无反顾地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所以,我们一定要克服畏难情绪,打消无所作为的观念,充满必胜的信心,努力工作,积极参与,争取早日实现人民所期望的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宁、人民幸福的法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