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解道德经
A. 道德经第一章注解! 越详细越好!
一
一章
原文: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万物始(李兵注:此处其它版本是“天地始”而马王堆出土的是“万物始”而《道德经》后面有天地长久之说,也就是天地没有开始,所以此处用“万物始”);有名,万物母。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名词解释:
道:正确的人生行为。
名:正确的对人生观、世界观的看法,也就是正确的思想。
可〈动〉会意。从口,从丂(供神之架),表示在神前歌唱。“可”似为“歌”字的古文。
恒:<形>(会意。金文,从心,从月,从二。“二”表示天地。本义:永久,永恒)这里也代表达到绝对状态。此处许多版本用“常”而“常”字在《道德经》中有特指,而此“恒”同样有特指,所以该用“恒”就要用“恒”,该用“常”就要用“常”,不能混淆。
欲:人们理解是欲望,此处有另外的含义,就是没有达到绝对的极致,或者说欠缺之意。
徼:〈动〉窃取,抄袭。
妙:可以看到事物的本质。
玄:事物的本质,即事物的本来面目。
直译:
道如果是用来被歌颂的道,是没有到达极致的道,或者说是没有到达标准的道。名如果是用来被歌颂的名,是没有到达极致的名。没有“名”的时候,万物已经开始了。有了“名”以后,万物就是他的母亲。所以要达到一种极致的状态,而没有一点点的欠缺,才能看清世间的本来面目。如果不能达到这种极致状态,就只能看到表面现象了。“道”和“名”道理都是一样的,只是叫法不一样。它们都是事物的根本,到达极致就是懂得这些根本,就是通往看清世间事物本质的的道路。
讲解:
第一章 为什么要讲《道德经》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道是正确的行为方式。如果是被人们歌颂的,或者说是被人们赞扬的正确人生行为,就一定是没有到达道的极致,所以也就不是真正的道。
而正确的思想,如果是被人们歌颂的,或者说是得到人们赞扬的正确思想,就一定是没有到达极致的正确思想。所以没有达到极致的行为与思想,还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正确行为与正确思想。
此句告诉人们,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与思想,让人们感到他在做好事,而去赞扬他,那么他的思想与行为就一定还没有到达,真正的正确人生行为。
那么什么是到达极致的正确的人生思想与行为那?就是一个人做了好事,让人们根本就感觉不到这种行为,才是达到极致的正确人生行为。此《道德经》就是告诉人们如何做到根本极致的正确人生行为。
如果对此还是不理解就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华佗是中国历史中的一代名医,传说他们家兄弟三人都是行医的。
有一天曹操问华佗:“你的医术很高明,会开刀做手术,受到人们的敬仰与赞叹。在你们哥仨中一定是医术最高明的”
华佗说:“不是我,我二哥比我医术高明。他常常在疾病还处在初期阶段就可以做出正确的诊断,并在疾病没有扩大之前,让病人吃一些药病就可以好了,根本用不着开刀。人们看到吃点药就好了,认为自己得的不是什么大病,所以人们都认为我二哥医术一般,只能治疗一些小病。”
曹操又问华佗:“那还有比你二哥医术高明的吗?”
华佗说:“有,就是我大哥。他常常在人们自己还没有感觉到自己有病的时候,通过‘望、闻’就能知道这个人存在潜伏期的病症。然后告诉病人在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应该吃什么。人们通过改变生活习惯,使自己的病症在潜伏期就被医治好了,病症没有出现。所以人们都没有认为自己是病人,也不认为我大哥是医生,更不会有人赞叹他。”
后面章节中的“道褒无名”讲的也是这个问题。
无名,万物始;
为什么前两句所讲的,让人们看出来的就不是达到极致的行为与思想哪?这两句就是解释。
在没有人类思维的时候,也就是说没有人类的时候,万物就已经存在了。
B. 求老子<道德经>的译文及注解
老子道德经 >> 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也①,非恒道也②。名可名也③,非恒名也。无名④,万物之始也;有名⑤,万物之母也⑥。故恒无欲也⑦,以观其眇⑧;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⑨。两者同出,异名同谓⑩。玄之又玄⑾,众眇之门⑿。
[译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不是常“道”(“道”是不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不是常“名”(“名”也是不可以说明的)。“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注释]
①第一个“道”是名词,指的是宇宙的本原和实质,引申为原理、原则、真理、规律等。第二个“道”是动词。指解说、表述的意思,犹言“说得出”。
②恒:一般的,普通的。
③第一个“名”是名词,指“道”的形态。第二个“名”是动词,说明的意思。
④无名:指无形。
⑤有名:指有形。
⑥母:母体,根源。
⑦恒:经常。
⑧眇(miao):通妙,微妙的意思。
⑨徼(jiao):边际、边界。引申端倪的意思。
⑩谓:称谓。此为“指称”。
⑾玄:深黑色,玄妙深远的含义。
⑿门:之门,一切奥妙变化的总门径,此用来比喻宇宙万物的唯一原“道”的门径。
[引语]
老子破天荒提出“道”这个概念,作为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它的涵义博大精深,可从历史的角度来认识、也可从文学的方面去理解,还可从美学原理去探求,更应从哲学体系的辩证法去思维……
哲学家们在解释“道”这一范畴时并不完全一致,有的认为它是一种物质性的东西,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元素;有的认为它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同时也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泉源。不过在“道”的解释中,学者们也有大致相同的认识,即认为它是运动变化的,而非僵化静止的;而且宇宙万物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等一切运动,都是遵循“道”的规律而发展变化。总之,在这一章里,老子说“道”产生了天地万物,但它不可以用语言来说明,而是非常深邃奥妙的,并不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加以领会,这需要一个从“无”到“有”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评析]
在这一章里,老子重点介绍了他的哲学范畴——“道”。道的属性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这是早已存在的一个问题,自古及今,它引起许多学者的浓厚兴趣。在历史上,韩非子生活的时代距离老子比较近,而且他是第一个为《道德经》作注的学者。关于什么是道,在《解老》中,韩非子这样说:“道者,万物之所(以)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这表明,韩非子是从唯物的方面来理解老子的“道”的。在《史记》中,司马迁把老子与韩非子列入同传(还附有庄子、申不害),即认为韩、庄、申“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汉代的王充在《论衡》一书中,同样认为老子的“道”的思想是唯物论的。但是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时代,情形有了变化。一些学者体会老子哲学所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妙义,肯定宇宙的本体只有一个“无”,号称玄学。随后佛学传入中国并渐渐兴盛起来,玄与佛合流,因而对“道”的解释,便倒向唯心论方面。宋明时期的理学家同样吸取了佛学与玄学思想,对老子的“道”,仍旧作了唯心主义解释。总之,“道”是唯物还是唯心论,学者们一直有根本不同的看法。
[解读] “道”的革命性和权威性
“道”这个哲学概念,首经老子提出。
这个颇带东方神秘主义的名词,在《老子》一书中频频出现,它有时似乎在显示宇宙天地间一种无比巨大的原动力;有时又在我们面前描画出天地混沌一片的那种亘古蛮荒的状态;或展示天地初分,万物始生,草萌木长的一派蓬勃生机,如此等等。
从老子对“道”的种种构想中,我们完全可以体味到他对“道”的那种近乎虔诚的膜拜和敬畏的由来。老子对“道”的尊崇,完全源于对自然和自然规律的诚信,这完全有别于那个时代视“天”和“上帝”为绝对权威的思想观念。“道”,对老子来说,仅仅是为了彻底摆脱宗教统治而提出的一个新的根据,它比“上帝”更具权威性。
老子的“道”是具有一种对宇宙人生独到的悟解和深刻的体察,这是源于他对自然界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一种强烈的神秘主义直觉而至。这种对自然和自然规律的着意关注,是构成老子哲学思想的基石。
源于一种生物学上的意义,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无论在精神上亦或在物质方面,从古迄今,都表现为一种近乎原始的依赖性,有如婴儿之对母体。古人有云:“人穷则反本。”这个所谓的“本”,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也就是指“自然”,这个人类和万物的母亲。屈原长诗《天问》为什么会提出许多对宇宙天体、历史、神话和人世方面的疑问?当他对政治前途和黑暗现实感到失望时,很自然地会产生一种对自然的返归心态和求助愿望。出于一种对现实的不满和焦虑,推本极源,急切希望找到人在神秘的自然力面前的合适位置。
弗洛伊德的“快乐原则”说,论述了文明给人类带来物质利益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精神带来了极为沉重的压抑,这是文明之一大缺憾。然而他所说的人类天生的追求快乐的原则,也正是建立在人和自然的谐合关系上。今天,人们在生活需求和文化思想方面涌动的“回归自然”潮流,不也是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解释了古代学家们对宇宙自然竭力尽智地探索的原因吗?由此我们也可理解老子哲学里尊崇自然,否决知识,追求“小国寡民”的政治生活,以及对“道”纯朴本性和神秘的原始动力的渲染的历史原因所在了。
春秋战国时期,王权上移,陪里执命,政治和社会关系均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而当现实社会中的氏族制束缚着历史的发展,旧有的“天命观”和“天道观”同样也束缚着思想的发展。老子形而上学的“道”的提出,是从对自然史的认识上寻找否决“天命观”“天道观”的理论根据,因而具备了中国古代哲学史的革命性和合理性。
C. 道德经的注释
道德经讲的内容与现在思想理论基本是南辕北辙。能反映主题的几句是“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所以圣人守道,以作为天下的法则。不自我表现,反而更凸显,不自以为是,反而更显着,不自夸邀功,反而有功劳;不自大自满,反而能够长久。
正因为不和人争,所以全天下没有人能和他争。古时候所谓“委曲求全”这样的话,难道是假的么!实在应该维护遵守并此为方向才对!
D. 求道德经全文加译文注解
第一章
道可道(可以语言交流的道),
非常道(非真正意义上的道);
名可名(可以明确定义的名),
非常名(非真正意义上的名)。
无名天地之始(天地在开始时并无名称),
有名万物之母(名只是为了万物的归属)。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因此常用无意识以发现其奥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常用有意识以归属其范围)。
两者同出异名(两种思维模式同出自一个地方但概念却不相同),
同谓玄之又玄(这就是玄之又玄的玄关窍)。
众妙之门(它是打开一切奥妙的不二法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天下皆知美之所以为美),
斯恶已(是因为丑恶的心灵在作崇);
皆知善之为善(皆知善之所以为善),
斯不善已(是因为不善的意念在作怪)。
故有无相生(因此而产生了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前后相随等各种患得患失的主观意识)。
是以圣人(但是圣人),
处无为之事(处于无区别心之无为境界),
行不言之教(教化众生于不言之中),
万物作焉而不辞(顺应万物的发展规律而不横加干涉)。
生而不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
为而不恃(竭尽全力而不自恃已能),
功成而弗居(功成业就而不居功自傲)。
夫为弗居(正因为他不居功自傲),
是以不去(所以他不会失去什么)。
第三章
不尚贤(不刻意招贤),
使民不争(使民众不去争名);
不贵难得之货(不稀罕难得之货),
使民不为盗(使民众不为盗)。
不见可欲(不见引发欲望的根源),
使心不乱(就不会产生动乱的动机)。
是以圣人之治(所以圣人的治理方法是):
虚其心、实其腹(普及虚心、养身的道理),
弱其智、强其骨(宣传弱智、强骨的好处),【注:弱者道之用】
常使民无知无欲(常使人民深刻感悟无知无欲的益处),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使那些自作聪明的人无用武之地)。
为无为(以无为的境界处理政务),
则无不治(国家就没有治理不好的理由)。
第四章
道冲(道似一个器皿),
似万物之宗(好像万物的根源),
渊兮(它浩瀚无边啊),
而用之或不盈(永远取之不尽)。
挫其锐(压制锋芒),
解其纷(解脱纷扰);
和其光(和顺光辉),
同其尘(混同尘垢)。
湛兮(高深莫测啊),
似若存(好像无处不在)。
吾不知谁之子(我虽然不知它的来源),
象帝之先(但它却先于上帝)。
第五章
天地不仁(天地超越仁的概念),
以万物为刍狗(任凭万物像草狗那样自生自灭);
圣人不仁(圣人超越仁的概念),
以百姓为刍狗(任凭百姓自作自息)。
天地之间(天地之间的一切生命),
其犹橐龠乎(犹如风箱一样),
虚而不淈(虚空但无穷尽),
动之愈出(越动付出愈多)。
多言数穷(言多必然有失),
不如守中(不如抱心守一)。
第六章
谷神不死(掌握采集大道能量的方法就可以长寿),
是谓玄牝(就好比掌握了复制生命的方法)。
玄牝之门(复制生命的不二法门),
是谓天地根(是与天地同寿的根本)。
绵绵若存(绵绵不断的生命形式就是这样存在的),
用之不勤(大道的能量是用之不竭的)。
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长地久)。
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
以其不自生(因为它不为自己而生),
故能长生(所以能长生)。
是以圣人(因此圣人),
后其身而身先(因为谦让反而获得人民的拥戴),
外其身而身存(置之身外反而让人民依赖他的存在),
非以其无私邪(难道不是这种无私的精神)?
故能成其私(反而成全了圣人的理想吗)。
第八章
上善若水(上等的善就如水一样)。
水善(水善的表现形式是):
利万物而不争(滋养万物而不争功),
处众人之所恶(甘居众人之所唾弃),
故几于道(所以水最接近于大道)。
居善地(起居善于选择吉地),
心善渊(心态善于融入平静),
与善仁(交流善于把握仁爱),
言善信(言语善于表达诚信),
正善治(政见善于治理国家),
事善能(处事善于发挥能量),
动善时(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夫唯不争(惟有像水这样不争),
故无尤(所以才能万事无忧)。
第九章
持而盈之(财物执持盈满),
不如其已(不如适可而止);
揣而锐之(铁器磨得锐利),
不可长保(不可长期保存);
金玉满堂(金玉堆满堂屋),
莫之能守(不知谁人能守);
富贵而娇(富贵而生骄横),
自贻其咎(那是自找麻烦)。
功成身退(功成名就身退),
天之道(才是自然之道)。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精神与形体统一),
能无离乎(能永远不分离吗)?
专气致柔(结聚精气以致柔和),
能婴儿乎(能像初生的婴儿吗)?
涤除玄监(洗涤心灵之镜),
能无疵乎(能没有瑕疵吗)?
爱民治国(爱护百姓治理国家),
能无为乎(能顺应自然吗)?
天门开阖(感官自然开启),
能无雌乎(能不被引诱吗)?
明白四达(理事明白通达),
能无知乎(能没有成见吗)?
生之畜之(创造并养育万物的大道),
生而不有(创造万物而不占为己有),
为而不恃(无所不能而不自恃有功),
长而不宰(左右万物而不任意宰割),
是谓玄德(这就是恩泽天下的玄德)。
第十一章
卅辐共一毂(卅根辐条围成一个轱辘),
当其无有车之用(因为中间有空车才能行进)。
然埴以为器(燃烧粘土使其成为器皿),
当其无有器之用(因为中间有空器皿才能容纳)。
凿户牖以为室(开凿门窗建造居室),
当其无有室之用(因为中间有空居室才有光明)。
故有之以为利(有形的东西之所以被人们利用),
无之以为用(是因为看不见的无形在起作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贪图美色令人看不清丑恶);
五音令人耳聋(喜闻顺音令人听不到忠言);
五味令人口爽(美味佳肴令人品不了疾苦);
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驰骋田猎令人心狂意躁);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难得之货令人图谋不轨)。
是以圣人之治(因此圣人治理国家),
为腹不为目(重视内在的充实而放弃表面的愉悦),
故去彼取此(所以知道如何舍得)。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宠辱若惊),
贵大患若身(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什么叫宠辱若惊)?
辱为下(把荣辱看得比生命都重要),
得之若惊(得到了无比惊喜),
失之若惊(失去了无比惊恐)。
是谓宠辱若惊(这就叫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什么叫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我所以有强烈患得患失的心态),
为吾有身(因为我有自我的观念),
及吾无身(如果我抛开自我),
吾有何患(我还有什么理由患得患失)。
故贵以身为天下(所以重视自身为天下的人),
则可寄于天下(才可以把天下寄于他);
爱以身为天下者(爱惜自身为天下的人),
乃可以托于天下(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看不到图象),
名曰夷(称着夷);
听之不闻(听不到声音),
名曰希(称着希);
抟之不得(触不到形体),
名曰微(称着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此无色、无声、无形之物无法用语言描述),
故混而为一(只能称它为阴阳未判之混元一气)。
其上不谬(它的上面不见光明),
其下不昧(它的下面不见黑暗),
绳绳不可名(实在是无法给它下定义),
复归于无物(还是把它复归于无物吧)。
是谓无状之状(这应该是无状态之状态),
无物之象(无物象之物象),
是谓恍惚(这就是似无似有的恍惚),
迎之不见其首(往前追溯不知何时开始),
随之不见其后(往后跟随不知何时结束)。
执古之道(掌握上古的自然之道),
以御今之有(以驾御今天的生命之有),
以知古始(以感知上古的来龙去脉),
是谓道纪(这就是自然之道的纲纪)。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古时善于修道的人),
微妙玄通(见解微妙而深远通达),
深不可识(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
夫唯不可识(夫惟恐言不达意),
故强为之容(故努力为之形容):
豫兮若冬涉川(开始学道者谨慎的象严冬过河),
犹兮若畏四邻(尤其惧怕邻里的干扰),
俨兮其若客(严肃的好象虔诚的客人)。
涣兮若冰之将释(继而他的性格会变的洒脱无羁涣然冰释),
敦兮其若朴(品质会变的敦厚诚恳朴实无华),
旷兮其若谷(心胸会变的旷达开朗虚怀若谷),
浑兮其若浊(意识会经历浑浊及混乱的考验)。
孰能浊以止(如何将这种混乱的杂念止住呢)?
静之徐清(把心静下来漫漫就清澈了)。
孰能安以久(什么方法能保持安静状态长久)?
动之徐生(感悟静极生动带来的生机)。
保此道者不欲盈(保持这种方法修道的人不会骄傲自满),
夫唯不盈(正因为他不会骄傲自满),
故能敝而新成(所以才能敝弃陈旧获得更新)。
第十六章
至虚极(修道进入虚无至极的意境),
守静笃(安守宁静气定神闲)。
万物旁作(万物在时空的隧道中行进),
吾以观其复(我可以反复观察他们的循环)。
夫物芸芸(天地万物芸芸众生),
各复归其根(各自都要归于它们的因果)。
归根曰静(看到因果可以说是静的作用),
静曰复命(只有静才能了解生命的真谛)。
复命曰常(生命的真谛就是变化的规律),
知常曰明(了解变化规律才算通晓明白)。
不知常(如果不知道变化规律),
忘作凶(妄作非为自然带来凶险)。
知常容(知道变化规律才能包容一切),
容乃公(包容一切才能公正豁达),
公乃全(公正豁达才能完整周全),
全乃天(完整周全才能符合自然),
天乃道(符合自然就是遵循大道),
道乃久(遵循大道才能长治久安),
没身不殆(终身都不会感觉到不妥)。
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
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的,人民近而赞美他)。
其次,畏之(再次的,人民畏惧他)。
其下,侮之(更次的,人民轻蔑他)。
信不足焉(信用不足的君主),
有不信焉(自然有不信任他的臣民)。
犹兮其贵言(谨慎做到不随意发号施令),
功成事遂(帮助人民实现心愿),
百姓皆谓:“我自然”(百姓都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第十八章
大道废(大道废除),
有仁义(自然出现仁义);
智慧出(智慧频出),
有大伪(自然混杂大伪);
六亲不和(六亲不和),
有孝慈(自然彰显孝慈);
国家昏乱(国家昏乱),
有忠臣(自然产生忠臣)。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崇高的圣贤志士不用奸诈治国),
民利百倍(人民自然可以获得百倍的利益);
绝仁弃义(崇高的仁爱之士不搞义气用事),
民复孝慈(人民自然能恢复忠孝仁慈之心);
绝巧弃利(崇高的能工巧匠不去争夺名利),
盗贼无有(盗贼自然不会刻意打他的主意)。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仅此三者作为法则是远远不够的),
故另有所属(所以另外还须心有所属):
见素抱朴(保持纯朴的心态),
少私寡欲(减少自私的欲望)。
绝学无忧(这就是崇高而快乐无忧的学问)。
第二十章
唯之与阿(真理与谬误),
相去几何(相差多少)?
美之与恶(真善美与假恶丑),
相去何若(相差又在那里)?
人之所畏(人们所畏惧的东西),
不可不畏(也畏惧人吗)?
荒兮(浩瀚的荒漠啊),
其未央哉(又有多少悬而未决的道理)。
众人熙熙(众人都喜欢熙熙攘攘凑热闹),
如享太牢(比如去参加盛大的祭祀活动),
如春登台(比如春天登临楼台远眺美景)。
我独泊兮其未兆(我们确淡泊恬静好象未开窍),
如婴儿之未孩(如婴儿刚出世还没有学会笑)。
乘乘兮(随风漂泊啊),
若无所归(仿佛找不到归宿)。
众人皆有余(众人都希望自己富贵有余),
而我独若遗(而我们却希望自己扔掉包袱)。
我愚人之心也哉(我们这种愚人的心灵啊),
沌沌兮(多么象混沌无知啊)。
俗人昭昭(世俗之人看上去都能明明白白的事情),
我独昏昏(惟独我们得道之士仿佛昏昏沉沉)。
俗人察察(世俗之人看上去都能清清楚楚的事情),
我独闷闷(惟独我们得道之士仿佛蒙在鼓里)。
众人皆有以(众人皆有远大的志向),
而我独顽且鄙(惟独我们冥顽不化而且鄙陋寡闻)。
泽兮其若海(沉静啊就像地平线上的大海),
飂兮若无止(却有着无法遏止的生命动力)。
我独欲异于人(我们与众人不同的理由),
而贵食母(是因为推崇从道中得到养份)。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天人合一的通道可以容纳万众的意识),
唯道是从(只有符合大道才能被认从)。
道之为物(道作为未知世界的事物规律),
唯恍唯惚(只能以恍恍惚惚的形式存在)。
惚兮恍兮(在这种亦真亦幻的意境中),
其中有象(能看到万物的景象);
恍兮惚兮(在这种似有似无的意境中),
其中有物(能感知万物的本性);
窈兮冥兮(意识深远冥灭自性),
其中有精(就能把握其中的精华)。
其精甚真(其精华的真实程度毋庸置疑),
其中有信(这就是你确信无疑的感悟)。
自古及今(从古至今),
其名不去(这种悟道的方法就没有失去过),
以说众甫(用它可以了解众生万物的规律)。
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我何以知道众生万物的规律)?
以此(就是用这种方法感悟的)。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弯曲形成了最完美的世界),
枉则直(大的弯曲则象是一条直线),
洼则盈(身置低洼处才会获得盈满),
敝则新(鄙弃旧观念才能推陈出新),
少则得(爱好越少越容易获得感悟),
多则惑(爱好越多反而会感到迷惑)。
是以圣人抱一(所以圣人悟道会专一致志),
为天下式(这样才能成为天下的榜样)。
不自见故明(不自持己见反能明白事理);
不自是故彰(不自以为是反能是非彰显);
不自伐故有功(不自负蛮干反能获得成功);
不自矜故长(不自认圣贤反能成为首领)。
夫唯不争(正因为你与世无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所以天下反而没人与你相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古人所言“曲则全”者),
岂虚言哉(怎么会是虚言呢)?
诚全而归之(诚信此道者天下将归属他)。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少发号令也是符合自然的)。
飘风不终朝(狂风不会坚持一上午),
骤雨不终日(骤雨不会坚持一整天)。
孰为此者(谁会这样大发雷霆)?
天地(这是天地的杰作)。
天地尚不能久(天地的狂暴尚不能长久保持),
而况于人乎(又何况于人呢)?
故从事于道者(所以生活在自然规律中的人们),
道者同于道(修道者喜欢同道在一起);
德者同于德(有德者喜欢同德在一起);
失者同于失(失落者喜欢同失落在一起)。
同于道者(于道相同的人),
道亦乐得之(道也愉快地接纳);
同于德者(于德相同的人),
德亦乐得之(德也愉快地接纳);
同于失者(于失落相同的人),
失亦乐得之(失落也愉快地接纳)。
信不足焉(诚信不足的人),
有不信焉(自然有不信他的人)。
第二十四章
跂者不立(脚不粘地不晓立者感受),
跨者不行(骑人肩膀不知行者甘苦)。
自见者不明(自我成见不能明白事理),
自是者不彰(自以为是不能彰显智慧),
自伐者无功(自我蛮干只能无功而返),
自矜者不长(自恃圣贤不能成为首领)。
其在道也(这样的人如果混入道中),
曰余食赘行(必然犯余食赘行的毛病)。
物或恶之(有人或许厌恶这种观点),
故有道者不处(但得道者会超越这种境界)。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有一种物质混然而成),
先天地生(先于天地产生)。
寂兮廖兮(寂静啊无形啊),
独立而不改(独立存在而永恒不变),
周行而不殆(周而复始而不会殆尽),
可以为天下母(可以认为它是天下万物的本源)。
吾不知其名(我不知它叫什么名字),
字之曰“道”(就送它一个字叫“道”),
强为之名曰“大”(勉强为它起了一个名叫“大”)。
大曰逝(它可以说是遥不可及的过去和未来),
逝曰远(遥不可及的过去和未来也可以说是无比深远),
远曰反(知道它的深远是因为能了解它周而复始的缘故)。
故道大(所以说道是伟大的)、
天大(天是伟大的)、
地大(地是伟大的)、
人亦大(人也是伟大的),
域中有四大(宇宙中有四个伟大),
而人居其一焉(而人也占居其中之一)。
人法地(人尊循于地的法则),
地法天(地尊循于天的法则),
天法道(天尊循于道的法则),
道法自然(道尊循于自然的法则)。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稳重是飘然的根基),
静为躁君(宁静是狂躁的主宰)。
是以圣人(所以圣人),
终日行不离辎重(终日行进而不离载重车辆)。
虽有荣观(虽有豪华生活),
燕处超然(却能超然物外)。
奈何万乘之主(无奈有一些拥有万辆马车的国主),
而以身轻天下(只知满足自身欲望而轻天下社稷)。
轻则失本(因轻浮而失去道德跟本),
躁则失君(因狂躁而失去主宰地位)。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于行动不会留下痕迹),
善言无瑕谪(善于言谈不会留下话柄),
善数不用筹策(善于算术不用筹码工具),
善闭无关楗则不可开(善于关闭无需门闩顶杠也无法打开),
善结无绳约则不可解(善于捆绑不用绳索制约也无法解脱)。
是以圣人(因此圣人),
常善救人(常常善于拯救世人),
故无弃人(所以没有人被遗弃);
常善救物(常常善于拯救万物),
故无弃物(所以没有物被遗弃)。
是谓袭明(这是传承大道之明)。
故善人者(所以善于拯救世人的人),
不善人之师(是不善于此道者的老师);
不善人者(不善于此道者的人),
善人之资(是善于此道者的资源)。
不贵其师(不尊重这样的老师),
不爱其资(不爱惜这样的资源),
虽智大迷(虽有智慧却身在迷中)。
是谓要妙(这是善人之道的要妙)。
E. 《道德经》目前市面上哪本注解的最好
首先王弼、河上公的是必须看的,任何研究《道德经》的都不能跳过他们两个,而且他俩的有个优点基本是逐句注释,字数少,看起来不费劲。
河上公版是最早的通行版,其人是一个真隐士,莫知其名莫知其踪。其特点是用神仙隐士观点解释老子,据说后来的文景之治和河上公的教诲有很大关系。看这个其实可以和汉严遵的老子指归对比看。
接着推荐宋徽宗唐玄宗明太祖的御注。本来《道德经》的目标阅读对象就是侯王,所以侯王角度的解读不可忽视。也别有皇帝思想学术水平低的先见,三帝的东东常常会有惊叹,而且仍然还有前面说到的那个优点,就是基本逐句注释,字数少。对于文言文阅读来说,相对容易上手。
相关介绍:
《道德经》量变引起质变的阐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道德经》是告诉我们:道可以意会,个人得道后要善于守道、循道,并且要在实践中与时俱进。个人要悟道守心,做到知行合一即主客观一致;要做好人,行好事,这样心安寿长绵绵过好一生。
同一个人阅一本书,读几遍会产生不同的观点。同样,每个人《道德经》多读一遍,就有一遍的收获,对于古文不熟字词,可通过查字词典,上网搜资料、看专家、大V视频,或口口相传、野史外闻为佐证以帮助更好的理解。
总之,千人千思想,万人万模样,要用发展眼光阅读感悟践行《道德经》。《道德经》的解读百花齐放,各有所长,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F. 道德经的详细注解
老子的《道德经》一书,仅五千余言,但她文约义丰,博大精深,涵盖天地,历来被人们称为“哲理诗”。她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人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道德经》一书越来越引起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自韩非的《解老》、《喻老》至今,据说仅国内的《道德经》译注本就不下千种。但到今天为止,可以说哪一个注本都没能真正地说明老子究竟说了些什么。世界各国的注本也很多,发行量都很大,但是,中国人的经典,中国人不能悟透,何况外国人。 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至今还普遍存在着老子思想是反对仁义智慧,反对革命,主张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甘守懦弱、逆来顺受、保守倒退的观点。这些观点也是历代哲学家比较普遍的观点。历史教材是这么说的,哲学教材也是这么说的,老师讲授的时候也就讲:“有为不如无为,有用不如无用,活着不如死了。”因此,在强调“有为”的社会里,很少有人去读《道德经》,我亦是。这些年,气功能够强身健体的观念深入人心。体弱多病的我自然找一些气功方面的书来读,这便使我零星地接触到老子的学说。待到系统地阅读了《道德经》以后,真是感慨万千,哪里是老子消极、反动?分明是人们误解了老子!于是,我便产生了重解《道德经》,还老子本来面目的冲动,因此也就有了眼前的完全否定了前人歪曲老子哲学思想的《道德论》。 拙作决非人云亦云,实为有感而发。多年的默修实践经验告诉我,老子的《道德经》是真理。但是,没有高深的道的境界和丰富的哲理思维,要想真正理解《道德经》这一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著作,实在是太难太难。所以,我决不敢说我理解了老子,但是,我坚信,我理解老子的思路是对的,对老子哲学思想的充分肯定也是正确的,并深切体会到整个人类价值体系的转变必将从人们真正理解老子的《道德经》开始。当然,是对是错,只要面向了读者,自有道德大师们来斧正,这也是我衷心希望的。我知道,我现在对《道德经》所作的解释还是十分浅陋的,其中的许多章节连我自己都不满意,原因就是我的学识实在是太有限,境界也太浅太浅。倘若再过十年、二十年,那时,展现在读者面前的《道德论》决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可以说,无论是字面功夫还是哲理的体悟水平都会有所提高,可我不愿这样做。学问要靠大家做,集体的智慧是无限的,只要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老子的道德思想早日遍布人间,我的心愿也就实现了。
G. 道德经注解
道德经注解1 第一章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解:‘道’,可以说出它的大体含义,但不能说出它的具体所指。名称,是人们给予的,并不是固有不变的。宇宙间的万物在开始的时候,是没有名称的。有了名称,人们才逐渐把万物加以分别。所以,从追究万物起源,来明白事物的规律。从细化事物的分科分类命名,了解物质更微细的成分,研究事物的详细情节。研究事物起源和规律,精细分析细微的不同,这两者是无止境的,是人们明白一切具体道理的根本方法。 第二章 无为之事,不言之教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己;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己。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合,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持,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注解:人们知道了什么事物美好,才比较出丑陋;知道怎样的行为是善,才比较出不善。所以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音和声、前和后都是相对应的,对立的事物不能单独存在。所以圣人会顺应事物的自然规律,不以自己主观愿望强求别人,万物按自己的规律运行不息。自己努力的所得不要认为应该占有,(即使是自己所创造的)。积极奉献但不能自持有功,取得成功不居功自傲。只有不居功,人们就对他的功绩才不会忘记。 第三章%9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 为,则无不治。 注解:不崇尚有学问的人,人们就不会争名誉;不珍贵稀有难得的货物,人们就不去千方百计求取;不鼓励竞争,人们的心就会安定;所以圣人认为,克制人们的欲望,满足生活需要,限制竞争欲望,让人们有健康的身体。经常使人民满足现实,使少数不满足的人不敢挑起争端。只要人们对自己的处境都感到满足而不争斗,社会就安定。 第四章%9挫锐解纷,和光同尘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棋光,同其尘。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注解:‘道’不具体指任何事物,但却包罗万象,具体应用不会穷尽。‘道’包含万物的规律,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有了过激就加以克制,出现矛盾就加以调解,太光亮刺眼就使其柔和,求得与世间万物和谐相处。这道理是确实存在的,不是谁创造的,好像是人类出现之前已经存在。 第五章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oyue)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注解:宇宙、地球对于自然界万物没有偏好,同样对待。圣人对待人民不分亲疏,一视同仁。天地之间就像风箱,空虚但不穷尽,越动风越大。话说得过分,就没有余地,不如适可而止。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为玄牝 。 谷神不死,是为玄牝。玄牝之门,是为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注解:‘道’是永恒不灭的,就像雌性的生殖器官,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根源,因此世界上不断地有新生的事物出现,作用是不会穷尽的。 第七章 天长地久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注解:天地所以会长久存在,是因为不是自己生长的,所以长久。因为圣人随从民众的意愿所以能领导民众,做事不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能长久生存于社会,不就是因为无私而显示出自己的伟大吗? 第八章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注解:上等的爱心就像水。水滋养万物,而不争利益;甘愿处于低下的位置,低下是大多数人所不情愿的,所以好像道。选择适于自己的环境,心胸宽阔。对人有爱心,多与善良的人结交。言语适当讲信用,处事公正合理。选择做自己能够做好的事情,行动选择合适的时机。只有不与人争利益,就不会有烦恼。 第九章%9功成身退,天之道。 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注解:如端着满盆的水,不能持久;勇力和锐气,不能永久保持。有了过多的财富,不可能长久守住;如果富贵后就骄横,那是自己造灾祸。取得成功有了荣誉就要主动退隐,这才是符合道的精神。 第十章 养生修行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至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无雌?明白四达,能无知?生之蓄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注解:形神合一,能无杂念吗?(道教的闭关、佛教的坐禅及流行于印度的瑜伽,都是使人宁心静气方式,要求形神合一,心境平和,身体放松。)。静心至心身柔和状态,能像婴儿一样无忧无虑吗?排除杂念,能不以留一点遗漏吗?爱民治国,能不以自己的主观意志行事吗?产生性欲望的时候,能不想到异性吗?有了高超的智慧,能表现的像无知一样纯真吗?做出了奉献,生养子女,不是为了自己占有;做出成绩不要自认为有功;身为一方的首脑,不凭自己的意志主宰一切;这才是最高的仁德。 第十一章 有之为利,无之为用。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研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 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为利,无之为用。 注解:车轴有了孔,才能插辐条,才用于制作车辆。制造容器,中间掏空,才能盛东西。盖房子,开门窗才能居住。所以有和无是利和用的关系。 第十二章 去彼取此,清静无为。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注解::各种颜色炫目,使人们看不清真实,久听各种乐器耳朵会失聪,经常美味佳肴反而淡而无味。纵情狩猎使人心亢奋。稀有难得的物品吸引人们去求取、攀比。所以圣人吃饭是为身体营养所需,不是为好看和面子。不追求声色犬马的刺激享乐。 第十三章 宠辱不惊,乃真贤士。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为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寄予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于天下。 注解:得宠和受辱都会令人惊恐,根本原因是为自身着想。什么是得宠和受辱?辱是低下。得到了就惊喜,一旦失去就惊慌,是宠辱若惊。什么是贵大患身?因为是为自身着想;如果不为自身着想,就不会因得失而烦恼。所以,把人民大众的利益当作自己利益,就可以为人民大众做事。爱人民大众之所爱的人,就可以把国家的大事托付给他。 第十四章 不见其首,不见其后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注解:看不见的称作夷,听不见的称作希,触摸不到的称作微。道是看不见、听不到、触摸不到的,在上面没有光亮,下面没有阴影。即存在,又没有实物。是没有形状的。是模糊的。前面看不到开始,后面看不到结尾。把自古以来符合事物规律的成功经验,用于现实环境。明白过去的事物起源和规律,是道的根本原则。 第十五章 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之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注解:古时候道德修养高的人,处事恰到好处,智慧高超,难以全面认识。只因为不能准确认识,所以勉强形容:小心谨慎,像冬天在冰面行走;担忧做错事,像敬畏四邻;态度端庄,像在作客;神态温和,像冰在融化。纯洁,像未经雕刻的玉石。胸怀宽广,像宽阔山谷。厚道朴实,像是愚笨的样子。单纯和糊涂的恰到好处,浑浊的水静止不动就逐渐清澈,能保持长久安宁,要动的时候又会逐渐增强。按道的精神行事的人,不要求过满。就像成水的容器,只有不满,才能加入新的东西。 第十六章 虚极静笃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云云,各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到乃久,没身不殆。 注解:内心清静到无杂念,守住空明清静心。我能看到万物如何繁衍生息。世间万物有生有灭,各自按自己的规律,生命是在重复着各自的规律,万物生死(事物的盛衰)是客观规律,是正常状态,知道事物运行的规律就是内心明白。不知道事物的规律,不按照事物的规律行事,必然会产生不好的结果。明白事物的正常规律,就会公正,公正就是各方面周全,全部事物的规律就是自然规律,各种事物的规律相和谐适应就是‘道’。适应各种事物的规律就会长久,不会产生危害。 第十七章 犹其贵言,功成事随 太上,不知有之;次之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犹兮其贵言,攻成事随,百姓皆曰:“我自然”。 注解:事情做的最好的人,是人们不知道是谁在发挥作用。其次是受到人们的亲近和赞誉。再次,人们畏惧。再次,受到人们的唾骂。自己不讲诚信,不会受到信任。最好是少说空话,把事情办好,人们都认为事情应该如此(顺应人民的意愿,按民众的意愿行事)。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注解:人们不按宇宙自然规律行事(为私欲的恶性竞争),才要求仁爱正义;出现聪明智巧现象,就伴随虚假、欺诈的事(任何科技进步都会有对人类利和害的两面性);亲属之间不和睦,才提倡孝敬和慈爱;国家昏乱的时候,才显出忠臣。 第十九章 少私寡欲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犹。 注解:不尊崇智慧的人,不鼓励智谋竞争,对人民更有利。不用倡导仁爱和正义,人民自然孝敬和慈爱;人们不追求技巧和利益,就不会去偷盗、抢劫。这三方面,用文字表述都不准确,可以概括为:放弃奢华,坚守纯朴,克制私欲,道的精神就会持久。 二十章 独异与人,贵与食母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若海,漂兮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与人,而贵食母。 注解:顺从与反对,结果差别在那里呢?善与恶,差别有多少?人们所敬畏的,不可不敬畏啊!人们都来来往往,享乐太平,如同春天登高观景。我自己却淡泊名利,好像看不见,单纯的像婴儿,散漫的不知道走向何方。大家都富足,唯独我被遗忘了。我真是愚蠢的心啊!普通人都聪明,唯有我糊涂!普通人都精明,唯独我愚钝。真如飘浮海上,随波逐流!众人都有主见,唯有我愚顽、笨拙。我不与他人相同,主要是坚持道的精神。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唯恍唯忽。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夕,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众甫之然哉!以此。 注解:高尚的精神境界,是一切按道行事。‘道’是一个概念,又是模糊的存在着。包罗万象,有具体形象,有具体事物,有精细,有真实,又有可以掌握的规律。‘道’永远不会消失,依据道观察万物,人们明白各种事物的规律。我也因此认识各种事物。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者,全而归之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薪;少则多,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见故自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固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天下莫能于之争。故所谓曲则全着,其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注解:委曲可以保全,屈枉可以伸直;低洼处可以汇集流水,损坏的可以更新;少取可以得到,贪多使人痴迷。所以圣人坚守道,是天下的榜样。不自以为聪明而明智,不自以为是而被人们尊敬,不自我夸耀而有功劳,不自恃功劳而能长久。唯有不争名利,才不会有人与自己争。古语所谓委曲求全,难道是虚假的!实在是做事周全的根本。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何况人于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得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失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注解:少发指令,顺应事物的自然规律。狂风不会持续一个早晨,暴雨不会持续一整天。这是天地所为。天地都不能持久,何况人?所以从事于道的人,事物的规律符合他。追求仁德的人仁德行为伴随他。邪恶的人随时有邪恶行为。(一切结果都是各自的追求和行为所造成的。)因为自己没有诚信,他人才不信任。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着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于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也。 注解 :踮着脚站不长久,大步跨着走不远。固执己见不明智,自以为是不会被人们尊敬。自吹自擂的人不会有功劳,自恃有功的人不长久。在道说来,这些都是多余的。是人们所厌恶的,所以有道的人不会去做。 第二十五章 师法自然,可以成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之谓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发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注解:有一个东西浑然自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存在着。无形无声,独立存在而不改变,循环运行而不停止,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用‘道’这个字命名,强加个名字称‘大’,大到无限就是遥远无边,遥远无边反归本源(因为无限,我们所处的任何点都是本源)。所以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中有这四大,人是其中之一。人遵从地球的规律,地球遵从宇宙的规律,宇宙规律遵从道,道遵从自然规律。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注解:轻飘的东西要用重的东西固定,内心清静能战胜烦躁不安。因此圣人整天行事,却不轻举妄动。虽有地位和荣誉,但如同没有一样。为什么作为大国的君主,反而以轻浮的态度对待天下的事呢?轻浮不自重就会失去臣民的爱戴 ,暴躁会失去君主之道。 第二十七章 常善救人,常善救物 善行不辙迹,善言不瑕嘀,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键不可开,善结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随智大迷,是谓要妙。 注解:善于做事的人不会照搬别人方法,善于言辞的人不是挑剔别人,善于计算的人不用筹码,善于关闭的人不用栓锁也难开启,善结绳的打结少而难解。所以圣人常救助人,而不抛弃任何人;可以利用万物,而没有无用之物;这样才是彻底明智。所以有爱心的人,是无爱心人学习的榜样,无爱心的人是有爱心的人警示。不尊重有爱心的人,对其他的人又没有爱心,即使是头脑聪明,也是没有追求的糊涂人,这是根本所在。 第二十八章 常德乃足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te) ,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治不割。 注解:知道自己具备强硬的能力,但要保持柔和状态,就象小溪流水。象小溪流水,坚持道德修养,使自己纯净质朴象婴儿。知道具有智慧能力,但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需持续探索提高),这是天下普遍的道理。不断的提高道德修养,提高道德修养是无限的。知道自己的奉献所得荣耀,但要保持谦逊把自己放在低下的位置,这样得胸怀就像深谷。有宽广的胸怀,就会有崇高的道德修养,这样又会纯静质朴。象天然的玉石可以制成器具。圣人遵守这样的原则,可以作为一方的领导。这样正常的社会秩序就不会破坏。 第二十九章 去奢去泰 将于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故或行或随,或吸或吹,或强或赢,或载或坠。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注解:想夺取天下而实行自己的主张,我认为不得已才去做。政权不是用来强行自己的主张,也不可以执掌长久。强行自己的主张会失败,执掌政权会丧失。所以圣人不强行个人的主张,而不会失败。不把持政权,也不会失去。所以应区别情况,分别对待,顺应民意,合理的就由其发展,过盛就加以克制,过低就加以抬高。因此圣人不求过分,不求奢侈,不图安逸。 第三十章 善果而已,不以取强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为不道,不道早已。 注解:有道的人辅佐君主,不主张用军力称霸天下,这样会有好的结果。发生战争的地方,田地荒芜;战争过后,必定有灾荒。不得已的战争是为取得适当的结果,不能逞强。取得结果,不要沾沾自喜自吹自擂;不要骄傲,通过战争所取得结果是不得已;不要恃强凌弱。逞强不能长久,必然会衰弱,用兵称霸不符合道,不符合道就会提早灭亡。 第三十一章 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之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注解:战争会给人民带来灾难,民众都厌恶战争,所以有道的人避免战争。有爱心的人们主张谦逊,但战争是追求取胜。战争产生灾难,不是有爱心的人所愿从事。不得已的战争,只求适可而止。取得胜利不要高兴,如果因为战争而高兴,是乐于杀人。乐于杀人的人,不可能为人们所尊敬。少计算战争成绩,多考虑战争造成的损失。上阵厮杀的将军处于服从位置,统帅全军的人为主。发布军令态度庄重如丧礼。战场杀人过多,应表现悲哀;战争胜利应对死者举行哀悼仪式。 第三十二章 知之不殆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即有,夫亦将知之,知之可以不殆。譬道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注解:道常被人们忽视。虽然像天然玉石,但天下没有任何事物能主宰它。君主如能坚持道的精神,世间万物都会和谐。天地和谐,风调雨顺,人民不用命令就自然安宁。道开始有了名称,既然有了名称,就应该让人们了解意义,明白道的意义避免危害。比喻道在天下,如川谷和江海。(川谷空虚能容四方之水)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注解:清楚地了解别人是有智慧,自己认识自己是明智。胜过别人是有能力,战胜自己弱点是坚强。知足的人就是富有,克服困难坚持自己的目标是有志气。不丧失信念能坚持长久,死后仍被人们怀念就是长寿。 第三十四章 终不为大 能成其大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持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爱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为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注解:大道广泛存在,谁能左右它!万物按道而发生,道没有言语表示,事情成功而人们不知道是谁的功劳。抚养万物而不居为私有,没有自己的欲望,也可以称作‘小’;万物都归顺它而不能主宰它,可以称为‘大’。因为圣人坚持谦逊,所以被人们尊崇。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注解:事物的自身规律决定一切,天下的一切都运行在相互关系之中。互相影响而没有危害,就安定平和。音乐和香味食物,吸引过客止步。讲道的精神,人们听起来平淡无味。看不见具体实物,听不到具体声音,用起来又不是具体方法。 第三十六章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将欲阖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注解:想关闭严密,必须先开大。事情将要衰败,必然有强盛高峰。将要废弃的事物,必然有人故意去提倡。想要从对方取得利益,必须先给予对方利益。这是明显的道理。显示柔弱胜过显示刚强。鱼离开深水就危险,国家的特别战争优势不能轻易显示。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以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无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注解:道是顺应事物的规律,不以自己的主观意愿行事;只要符合事物规律的事,都可以去做。君主如果能按道行事,世间万物就会和谐相处。如果有不和谐现象出现,就用道去调解。用道调和,不和谐的现象就消除。人们没有强行作为的欲望就平静,天下也就安定。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有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注解:上等道德的人,不追求道德的荣誉,是真正有道德;下等道德的人追求道德的荣誉,不是真正的有道德。上等道德的人不以自己的主观意愿行事,是无私心;下等道德的人是凭自己的意愿去行事。上等的仁爱是无私心的人,上等的义士行事固执于自己意志。坚持礼节的人不还之以礼,就会掴人耳光。所以人们不去自觉地按事物的规律行事,才主张善良仁爱;没有善良仁爱,才提倡惩恶扬善;人们不能惩恶扬善,才要求人们遵守礼法。礼法是因为人们的自然的真诚和爱心不足才建立的,社会的混乱状态也出现了。 第三十九章 以贱为本,以下为基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为天一正。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厥。故贵以贱为本,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 ,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是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绿绿如玉,铬铬如石。 注解:古时候能遵从道的精神,天空顺从道而晴朗,地符合道而安宁;神符合道而灵验;深谷符合道而盈满;万物符合道而生生不息;候王顺从道天下公正 。如果违背各自的规律而相反,天不清回裂开,地不安宁就毁坏,神不灵验,无人供奉。万物不生而灭绝。侯王不为人尊敬会被废。所以受人尊敬,是尊从人们的意愿行事的结果。高大的建筑,必定从底下的基础开始。因此侯王自称孤寡,是表示低下。至高的荣誉不追求荣誉,不炫耀的荣誉反而会有永久的荣誉。不做炫目的宝石,宁为普通的石头。 第四十章 无生于有 有生于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注解:道就在于任何事物都有对立的两方面,使弱的方面增强是道的作用。天下万物产生是有物质基础,基本物质由无产生。
H. 道德经的名言和注释 10条就好!
《道德经》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⑾,众眇之门。
[译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道德经》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道德经》第三章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译文]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下就不会不太平了。
《道德经》第五章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译文]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一视同仁,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爱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一视同仁,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道德经》第七章
[原文]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译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道德经》第八章
[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道德经》第九章
[原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译文] 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道德经》第十一章
[原文]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译文]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I. 道德经最详细的全文及注解
《老子》来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源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
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
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详见与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320/19/655616_19557309.shtml
J. 道德经的注解与读音
[dào dé jīng]
道德经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内》、《老容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1]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2] ,被誉为万经之王。[1]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