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道德
Ⅰ 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
有利
于国民
生态文明意识的形成、
有利于推进我国
生态文明建设
、
有利于提高人们的
思想道德素质
。
Ⅱ 生态道德的介绍
生态道德,又称环境道德,是道德范畴具有特殊涵义的一部分,指反映生态环境的主要本质、体现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要求,并须成为人们的普遍信念而对人们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道德规范。生态道德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第一,它必须是反映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最本质、最主要、最普遍的道德关系的基本概念;第二,它的规定性必须体现一定的社会整体对人们的道德要求,显示人们认识和掌握道德现象的一定阶段;第三,它必须是作为一种信念存在于人们内心,并能时时指导和制约人们的行为”。
Ⅲ 什么是生态道德
生态道德,又称环境道德,是道德范畴具有特殊涵义的一部分,指反映生态环境的主要本质、体现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要求,并须成为人们的普遍信念而对人们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道德规范。生态道德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第一,它必须是反映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最本质、最主要、最普遍的道德关系的基本概念;第二,它的规定性必须体现一定的社会整体对人们的道德要求,显示人们认识和掌握道德现象的一定阶段;第三,它必须是作为一种信念存在于人们内心,并能时时指导和制约人们的行为”。
[编辑本段]加强生态道德建设的具体举措
生态道德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牵扯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关系到各力一的利益。因为是一种道德,关系到人们内心的价值观和是非判断,所以它不同于法律规章和制度体系的建设,生态道德建设更复杂,更系统,所以需要采取更为谨慎的措施来实施和完善。
构建生态道德建设良好的社会环境
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生态道德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了良好的环境,形成全民保护环境、全民节能减排、全民治理污染的良好的社会风尚,才有利于生态道德建设的顺利实施。
我们要通过大众媒体的宣传作用,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用舆论引导行为,培育良好的生产环境、生活环境、消费环境。 近几年来,我国的大众媒体在社会宣传、舆论监督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国公民的环保意识和生态危机意识在近几年来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社会尚未形成人人保护环境的良好风尚,和西力一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井且也不能够适应我国当前局势下对生态道德建设的需要。 这就需要加大网络、电视、新闻、报纸、杂志的宣传力度,使人们认识到生态危机的危害性和树立生态保护意识的紧迫性,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通过生态道德建设,使人人合理生产,合理生活,合理消费,反对一切与社会卞义生态道德建设不相符的生产、生活、消费观念,把生态道德的观念自觉贯彻到日常的行为中去,自觉抵制不良习俗,为生态道德建设培育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提高性个社会的生态道德能力 马克思卞义伦理学告诉我们,仟何一种道德最终能否为社会所接受,能否转化为社会成员的风俗习惯和道德实践,关键在于它能否反映社会伦理关系的本质,是否体能体现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这也就是说,生态道德究竟能够在多大范围、何种程度上为人们所信奉和遵循,卞要取决于生态道德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污教育的力量是显{的易见的,只有加强对生态道德教育,提高性个民族的生态意识,刁一能更好地应对环境危机,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但是生态道德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庞大的工程,需要我们去进行综合、全方面的建设。同时,我们应该实现生态道德教育方式的多样化和灵活化,要通过网络、广播、电视、士淤氏杂志等各种途径,把生态道德教育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时可以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实践活动、宣传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图片资料、宣传手册等途径,向人们宣传生态道德教育的知识,把生态道德教育寓于生活中来。
完善生态道德建设的法制保障和制度保障
我国是依法治国的国家,法律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保护、规范和约束的作用,法律也有着不可代替和不可动摇的地位。在应对环境危机的过程中,要加强生态道德建设,必须重视法律和制度的作用,用法律和制度来规范生态道德建设,井用它来保障生态道德建设的顺利开展。 首先,要加大生态道德建设力一inn法律法规的力度,做到有法可依。我们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参考国外生态道德建设法律法规的经验,制定适合社会发展的法律。同时,坚持顶防为主、防治结合,把污染治理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把生态保护和生态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加强生态道德建设的立法保障。 其次,把生态道德建设的执法保障和制度保障有机结合。法律的有效性关键在于实施和执行的力度,有法可依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在于如何去有效地执行,对全体公民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固然重要,但是法律和制度力一inn的保障也是不可或缺的。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制度时,要把实现经济、政治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作为出发点,井且进一步研究其伦理导向,使生态道德建设目标与经济和政治建设目标有机地统一起来。 最后,做到生态道德建设法制与德治有机结合。我们在强调生态道德建设中法律法规制度建设的同时,也不应该忽视了道德的作用。实践证明,仟何一种社会形态的有序协调发展,单纯依靠道德不行,因为它不能代替法律的强制功能;单纯依靠法律也不行,因为它不能代替道德的社会调适功能。只有道德与法制双管齐下,才能从根木上解决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生态环境问题,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和性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Ⅳ 生态道德教育的理念
生态道德教育还是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是否具有良好的生态道德意识,是现代社内会衡量一个人全面容素质的重要尺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在教育过程中它是围绕生态平衡、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这三个要素展开的。生态道德教育显著的时代性就是把抽象的道德说教与客观的当前的自然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把围绕自然生态发展的教育与科学技术研究辩证统一起来,用一种中和、平衡的价值观看待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环境保护和自然界生态平衡的关系。
在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通过道德生态理念的教育,以培养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自然的道德感和责任感。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活动,是指教育工作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和互惠共生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启发引导人们为了人类长远利益和更好的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习惯。其实质就是要求广大受教育者以道德理念去自觉维系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Ⅳ 人类为什么要对生态环境承担道德义务 人类应该怎样承担对生态环境的道德义务
人之所以被称为人,是因为人能思考,拥有智慧。人类对它的义务只是基于对所有生命的义务而产生的,因而属于一种间接义务。正像我们对他人居住的房舍具有道德义务是由对他人的义务引起的一样,我们对房舍的义务是对居住者的一种间接义务。因此,人类对生态环境的道德义务,就只能是一种因对所有生命的利益实现条件而产生的间接义务,而不是直接的义务。
生态环境是所有生命生存的环境,是生物栖居的家园,它提供了各种生命物种生存需要的阳光、空气、水分、温度、湿度等生态因子,这也是生命得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当人类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生态规律,破坏了生命生存的生态环境时,就必然要损害生存于这些生态环境中的各种生命形式的生存利益,包括人类自身的利益,这在道德上是一种作恶的行为。而人类所破坏的生态环境越是复杂和巨大(尤其是生物圈这样的全球生态系统),它所损害的生命的共同利益也就越严重,他在道德上所犯的错误也就越大。因此,为了所有生命生存的共同利益,遵循生态规律去利用生态环境中的资源,从而维护好所有生命生存所需要的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应当承担的生态道德义务。[9]
我们说人类应该对自然尽道德义务的时候,并不要求自然也对人类尽道德义务。因为只有人类才能成为“道德代理人”,也只有人类才对自然造成污染,自然环境的退化是在产生人类之后,非人类生命成员的所有生命活动是维系地球生态系统完整、稳定、健康的根本原因,而不是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因此,它们也不应该承担任何生态道德义务。泰勒说,一个人对生命和自由的权利确实是一个有效的道德要求,但对这一道德要求负有责任的必须是道德代理人,因为只有道德代理人才能在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要求下行为,而动物、植物不是这样的存在。因为它们不是道德代理人,所以谈论它们尊重或不尊重我们的权利是没有意义的。[10]所以,人类作为唯一的道德物种,必须能够超越自己作为一个物种的狭隘性,而从千百万物种的利益出发去保护自然,肩负起维护所有生命物种共同家园的重大责任。
Ⅵ 什么叫生态道德
据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有关人员11日透露,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目前正在编写面向教育工作者和生态保护工作者的生态道德教育读本,以期提升我国国民、尤其是未成年人的生态道德意识。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秘书长赵胜利说,正在编写的生态教育读本将涵盖 生态
形势、生态基础知识、林业重点工程以及生态法制教育如《森林法》和《野生动物保护法》等内容,总篇幅可能在200万字左右。读本将采用各种形式,如知识讲座、小故事和彩页等。
该读本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组织全国各地的野生动物保护机构编写,通过书店在全国发行,主要面向大中学校老师、林业系统环保工作者以及其他对生态保护感兴趣的读者群体。编写该读本所需资金已经部分募集到位。
赵胜利认为,发行生态道德教育读本将有助于改变目前国内各种读本缺乏生态道德意识的状况,把生态保护提升到道德伦理意识层面上。他举例说,目前市场上还可以见到介绍野生动物时言称其“可食用”的读物。
赵胜利还透露,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正在酝酿适合少年儿童情趣的生态道德教育读本,并计划联合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推出生态道德教育相关的电视节目。
国家林业局今年年初公布的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2003年我国森林面积达26.25亿亩,森林覆盖率由1998年的16.55%上升到18.21%,标志着我国生态建设状况从“治理小于破坏”阶段转入“治理与破坏相持”阶段。
Ⅶ 生态道德作文
到严重的破坏,小鸟们无家可归,许多动物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繁殖受到破坏,每年都有动物绝种,生态平衡严重受损。有句话叫“绿了荒山头,千沟清水流。”让我们体会一下它的含义吧。
首先我们从珍惜资源入手。说点实在的,用一次性筷子就不珍惜资源了。你们想,一个厂一天生产一百万双筷子,就要砍伐多少棵成年的参天大树。而且极不卫生,用自家的干净筷子多好。如果每人用一双一次性筷子,就当杀死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树的作用很多,可以减少噪音,释放新鲜空气,吸尘等等。就是因为人们疏忽了对树的保护,大量的伐木,所以才造成水土流失,引起沙尘暴,绿洲变为一望无际的大沙漠,古代的楼兰就是因为毫无节制的砍伐树木,不珍惜水源,才从富饶的国家,变成荒芜人烟的大戈壁,我真不希望历史从演。可千万不要再肆无忌惮地伐木了。
现在又来说善待环境,这一类的标志特别多,随处可见,但人们却视而不见,置之不理。还是你行我素,随手乱扔,特别是旅游胜地,清洁员那才是忙得不可开交,刚刚把那里扫干净,但旅游的人一点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又扔了一地,清洁员也是无可奈何,他们总不能跑到每个人面前挨着说:“千万不要乱丢垃圾哦。”有些游客乱吐泡泡糖,粘在地板上,清洁工人刮都刮不下来。这些只图他个人的方便,不管别人的成果是不道德的。
有些化工厂把污水排入大海,或长江、黄河。使水受到严重危害,河里的鱼都纷纷浮上了水面,随着波浪荡漾。人们也不能喝上充足的甘甜的淡水,有些缺水的地方,几天才用七公斤,洗碗水要反复用很多次。但有的人却浪费水资源,把水龙头大大的开着,没人关它,即使有人看见,也只是瞟了一眼,也走开了。还是俗话说得好:滴水见人心呀!
现在,我向大家呼吁,都行动起来吧,这已经不是小事了,环境渐渐恶化,成了世界最大的灾害,已容不得我们这样浪费资源了,这样只能悔了我们子孙的生活,要知道地球只有一个啊,一个啊!现在起,我们都赶快行动起来,需要我们严阵以待,引起高度重视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呐!。
Ⅷ 有人说:“尊重和保护野生动物,既是一种生态道德,也是社会进步与文明的表现。”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尊重和保护野生动物,是一种道德。即为一种生态道德。同时人类意识到这个问题,同时去做了。那么就会是生态和谐,人类与动物和谐。这样也是社会进步与文明的体现。
Ⅸ 生态道德具有什么特点
生态道德,又称环境道德,是道德范畴具有特殊涵义的一部分,指反映生态环境专的主要本质、体现人类属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要求,并须成为人们的普遍信念而对人们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道德规范。生态道德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第一,它必须是反映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最本质、最主要、最普遍的道德关系的基本概念;第二,它的规定性必须体现一定的社会整体对人们的道德要求,显示人们认识和掌握道德现象的一定阶段;第三,它必须是作为一种信念存在于人们内心,并能时时指导和制约人们的行为”。
Ⅹ 什么叫生态道德教育
生态道德教育
从对环境一词的意义开始了解,发现它是人存在的「所在」,有著历史及社会两个面相,我们是承继著历史的与未来的进程,也面对著社会与周遭的环境.那麼,如柯立寇主张的科学环境伦理与传统的环境伦理的结合就有重新思考的必要.科学性直线式的时间观念,不重视传统等的特性如何结合传统的,感觉的,价值为导向的行为规范,这些都是要处理的问题.至於如何将这种环境伦理规范放置在正式的学校或组织不甚严密的教育体系中,教导学生接收此伦理规范,改变其环境行为及对自然的态度,这更是环境伦理教育学者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笔者批评了上述全球化环境伦理理论上建构之不恰当,也明显的彰显出此一伦理理论无法提出教育方面的思索方向.那麼,我们需要的有关环境伦理教育应该是怎样的呢
按照前面所提的三个预设,首先,在教育理论中,我们预设了所有的教育都是环境教育.人在环境之中是自然的一部份,也是历史传承的一环节,环境概念明确的彰显出人存在具有横面与竖轴的面相,不论我们设定的教育活动的目标是什麼,如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可能有著完全不同的特定教育目标,或程序原则,但是,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应该有著相似的终极目的,如成就人的社会化或成就完全人(the whole person).此一终极目的指设著人在历史及社会纵面及横面的成就,那麼,我们相信奥尔的命题:「所有的教育就是环境教育」就可以了解了.
其次,任何道德教育,不管理论上多麼强调客观性,思考性,没有任何强迫性,但在行为规范上始终离不开「应然」的命题.伦理规范,道德命令等都是以「应然」命题形式存在,如西方宗教传统的十诫,或中国的伦理传统礼教等,都是以「应然」命题表达.许多环境伦理主张的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环境,自然整体的尊严,爱护自然,与保留自然的美学价值等等命题,都是一些规范性命题,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也不例外.
第三个预设是生态教育秉持的基本理念.教育应是一项以文化之存续及未来为导向的活动.在教育过程中,作为教导者的教师们应常常以其传达的资讯是否能为未来七代以后的子孙们保留住生态文化为责任.在生态道德教育方面,思考如何将环境伦理规范传达给学生,并建立学生对待环境或自然应采取的态度及立场.
在此三个预设之下,我们不是要提出哪些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教条应该放在环境伦理或生态道德教育的课程内容之中,我们要提出的是我们在设计环境教育课程及内容的安排上,应依循的原则.我们如何建构对自然的态度,环境伦理的理念是在怎样的状况下传达给学生才是生态教育的正当方法.因为,生态教育学者对西方启蒙运动以来,以理性主导的科学研究及教学方法有著保留,重新思索教学方法,生态教育活动注重的是透过语言隐喻形式表达或接受的潜态知识,这些教导的方式与内容中,隐含著我们对环境的感受,态度与对自然及土地的圆融关系,如此才可能建立我们生态道德观念.这也是道德教育比较注重「身教」或「潜移默化」的教法导向.
生态道德教育依循的原则有哪些 参考包华士(C. A. Bowers, 1995)的主张,笔者提出下面三个原则:首先,认识清楚语言在教育活动中的功能,与透过语言传达的讯息.以传达观念及改变态度等具体功能为主的教育活动,语言应用是必要的,而语言所产生的影响更非其他任何沟通管道所能超越的.在师生之间的交通上,语言是最具效力的.藉著语言或文字(文字是属次要的工具)传递著显态知识,解释与说明各种现象.不论是传统的教育活动,以经师为主导的知识传授,或是后现代的教育活动中,学生被鼓励应用个人的智慧及选择建构知识,达到一致的结论作为某种知识的典范.这些正式的师生关系背后,学生学习到的可能不只是显态知识,也可以说学生由教师那儿获得的不只是明确的,以文字表达的知识,而且还有一些学生在不自觉之中吸收到的一些潜态知识.这些知识包括经由教师在语言中不自觉传达出去的,个人的一些理念.这些理念是一些我们不会仔细或认为不必要再分析的理念,也就是一些理所当然的概念.如常听到的「任何事件都可以找到合理的科学的客观解释.」明显的,客观合理的解释排除了个人直觉或超自然的说明,说话者不自觉的就将现代性中诉诸理性解释的概念传达给别人.又如一些技术性或科技相关的教师在教导过程中不提有关某项科技的背景及其可能产生的正面与负面影响,而只要求学生熟悉或熟练之.虽然其传达的思想并未藉由语言说出来,但却因为没有说出来,反而表达了一些自认的理所当然观点,藉著不说或沈默正表达了教师本身对此科技的评价,也就是默认其正面的价值.潜态知识还包括了应用语言隐喻所产生的影响,隐喻的使用影响到学生对资讯的吸收及消化.藉助隐喻传达概念是教师常用的方法,也是我们沟通的依据.隐喻是语言的一项特徵,与教育活动的关系尤其密切.我们常在以客观或笔纸方式测试学生学习效果之后,会询问学生「学到了什麼 」这种问题的答案就可能包括上述的潜态知识,学生也许当下无法回答,但在仔细反省之后,会想到一些答案的,这些答案可能不是明文知识,而是一些不自觉吸收到的理念,如实验态度,教师之说话与行为,甚至一些待人处事的方式等.因此,师生关系不只是形式上的,更应该是相互影响的交互关系,而师生关系圈就是一个生态情境.
认清语言在教育活动中的角色与功能,语言不但能传达资讯,也因为其在人类历史与社会中沟通与再现的特性,如思想的表述,隐喻的使用等等.因此语言本身带有价值.在明显的状况下,语言传递著显态知识,但更深入了解之后,语言或沈默都在传达著说话者的意图与价值观.在师生的关系中,课程内容的传递,显态知识的获得及其成果都是可以清楚的表示,但是更重要的是学生获得的潜态知识,这种知识可能更容易改变个人的思索,行动,甚至认知方式.这一类的教导可能不是来自明文的规则或教案程序,而是在师生关系一旦建立之后,老师的言行可能就是学生学习或模仿的对象.不论学生是否在有意识的情况下模仿教师之某些言行,教师都有明显的影响力.若这个说法成立,那麼教育的成效就不只按照可观察或测试的结果来决定,可能包括「视其言」与「观其行」了.如此,为达到教育目的,则需要考虑各层面的教育成果.
道德教育的成果需要哪些方面的思考呢 道德教育的目的若是在改变学生态度及行为,那麼,道德知识的传递有其必要,但更重要的是学生行为规范的建立及出自其自律的道德行为.生态道德教育包含了生态知识的传递及生态伦理的建立.在生态知识方面,生态道德教育的教师在认识目前人类环境所面对的各种危机及对自然的认识之外,更需要具备对产生环境危机因素的认识与警觉.若在未警觉的情况下,将造成生态危机的观念藉著潜态知识传达给下一代,则我们希望为未来子孙保留住的生态永续文化之目标将无法达成.从许多文献中,我们可以确定的是,由海德格提出对现代科技造成人文方面的负面影响的文章开始 (Heidegger, 1977) ,环境保护或环境伦理学者找到了清楚的理论依据,对现代科技贵族社会,资讯时代的来临加以批判,认为无限制的科技发展是环境恶化与人文精神的丧失的原因之一,同时更溯源到现代哲学之产生,心物二元论的提出,肯定人类心灵优位的思想,与个人主义造成人类智慧的启蒙运动,理性科学知识与人类控制自然的想法占据知识合法性,如此,正当人类在骄傲於对自然研究,开发新智慧的能力时,这些现代性的思想方法却渐渐的破坏了自然界的原貌及人类永续生存的可能性.为了达到生态教育的目的,教师们必须警觉到自己在获取的知识过程中,有多少是受到现代性的影响,有多少会间接造成我们环境的问题,在强调及沈默上传达一些现代性思想,甚至在应用隐喻来澄清概念时,将个人理所当然的信念一起传达给受教者等等.例如,我们常说「时间就是金钱」的隐喻,虽然,我们是要肯定时间的重要,但我们是用金钱或有价物质来衡量.此是经过西方文明洗礼过后之现代说法,似乎不如「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的句子来得有人文气息. 生态道德教育就有必要要求教师们认清现代性,警觉到个人在环境及生态社区中的位置.社会的基本单位不是个人,而是环境与有机体的复合体 (organism plus environment)(Bateson, 1972, p. 483) .由有机体及环境互动关系造成两者相互依赖的生存,生物进化的单位应是整体关系.
在对现代性的认识中,现代化科技发展在教育活动中产生的后果之一,就是电脑教学,教育科技或电脑发展的结果,在表面成果上是网路发达,资讯传播迅速,与人联络及沟通的无远弗届,可以说是人类的进步,但同时出现的是一个相当负面的结果.如在教学过程中,师生沟通可以透过电脑传送资讯,学生可以在师生不见面的情形下,获取知识及规范律令,有人认为如此可能更容易使学生自在的表达个人的观点与意见,也不会受到他人或教师的影响,但实际上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丧失了人与人,面对面接触及沟通与感情的发展机会,同时更强化了现代性注重的个人主义.在教学活动上,在藉由电脑传达资讯的同时,阻断了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而在伦理行为上,也不必考虑人际关系的道德行为或伦理行为的选择了.同样的,如上述在全球化科技发展的结果,无关心态度的出现,及虚拟世界的建构,人在不与其他人与物接触的情况下,无法产生关系,不必为他人或后代子孙设想,更无须考虑我们与我们之「所在」的环境之永续问题了,是否须为个人行为负责,是一大疑问了.伦理,甚至环境伦理理念的传达或教导都可能形同虚设.但是在想到永续生态文化的可能中,我们有必要承认传统的一些具备永续生态理念的思想,传递这些思想就要靠生态道德教育.我们的第二个原则便是:生态道德教育中,认清个人教导中隐含的现代性思索方式,及其造成之理所当然的一些观念,这些正是在我们行为中造成生态恶化的基本理念.同时,确定道德教育应是人与人,面对面的直接沟通与教导的活动,如此才产生「活」的师生关系.
教师们若能认清生态道德教育的上述两项原则,就能深入思考个人的教导内容与方法,实施於自己的教学情境中,也能思考及应用我们的第三个原则.第三个原则是涉及到课程内容与教法,若我们肯定道德知识的传递是靠著人与人,面对面的关系,那麼,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施除了「身教」或「潜移默化」的方式之外,在内容的教导,也应该涵盖著与生态相关的概念与知识.这些知识不应以在现代化影响形成的知识为主,如以个人为社会基本单位为出发点的认识,科技知识,以人类为中心的思索方式,以抽象语言传达的全球性及普遍性知识,藉助机械式隐喻了解的生命与世界,及成就专业人员以适应中立性的普遍知识环境等.生态永续文化的理念并不是靠纯粹理性,科学思考,或实验证明取得的,它们来自於不同知识层面,具备人文精神面,由人际关系及人与自然的整体圆融关系体验出来,形成人在自然,关心自然,及爱护自然等发自内在的感情认识,是以全面性,历史性,及圆融性承继著传统对生态永续未来的远见眼光了解的世界与生命观点出发,不同於以经济利益或眼前生活满意为导向的知识体系.
生态知识体系使用的表达方式,一部份是一种创作神话叙述方式 (mytho-poetic narrative) 传达的故事,寓言,及神话,许多生态理念或对自然之应然态度都含蕴在内,从描述人与自然之紧密关系,对宇宙万象的叙述是以人的经验为原点,解释宇宙是一个动态的,全体人类与事物的相互关连的圆融整体.宇宙并非是与我无关的研究对象,那麼,甚至在宇宙及世界之科学认识理念下,我们对宇宙的了解就不是无关心的态度,而是有著与人密切相连的人文知识体系之一部分.人是依存於此人文,神话传统延续下来的文化体系,此一文化体系又是依存於整体自然的生态系统.
我们仔细思考之后,会发现以神话或故事叙述方式传递知识的方式是我们人类教育活动的原始,儿童在未接触正式的书写文字训练以前,其接收的资讯都是来自故事,它们是在一个口语环境中成长的 (Egan, 1986, p. 243) ,接触不同的声音,并将这些声音与外在世界的实物连接起来,产生意义.未经书写文字的传达,儿童对世界的了解是具本土意义的.在其进入正式教育体系中,读写文字的训练,将其了解经验脱离其地域性及关系性,而养成抽象的思索方式,与儿童的生活及文化脱离关连性,将知识内容架空.土地,自然环境只作为思考的对象,发展出来的意义成为标准化.书写文字成为知识主流,而以口语传递的知识,及其与自然相关连的意义在教育体系中,未受到重视 (Sheridan, 1991, p.30).
在现代性科学及科技思索主导下的知识内容,时间观念是以过去,现在,及将来的直线式的延续为主轴,对过去或传统往往被认为是旧的,保守的,落伍的,迷信的,甚至是独断的,需要改变或放弃,这是错误的看法 (Shils, 1980, p.5).但是我们在传统文化中,尤其是东方思想,发现时间的超越性格,超出了个人经验的时空因果关系,人由因果关系中解放出来,这可以说是相对论物理学的一种洞见 (Capra, 1991, p.186-187).时间不是分割成为段落的,任何过去事件,或未来可能发生的预测,都对现在的决定有所影响.时间是整个的概念,不分过去,现在,或未来,是无限的有限概念.那麼,传统与求新的改变应该同样重要,尤其是一些以神话叙述形式表达的观点,包括发展完整的代代相传的自然伦理思想,更应该受到重视.传统是有机体,是文化中的历史部分,人们随时携带著它.希尔斯 (Shils) 认为传统应该是像自然界中的树木一样,它是树根,既使老根渐渐死亡,但仍有新芽的成长,它本身不会成长,需要土地及养分,世界的人文传统,也是需要靠人们带引及传递才会持久.
传统生态理念以神话叙述方式的故事型态传达,我们了解到,说故事的人在故事中没有地位,故事的细节常常因历史的进程而有更动及变化,故事的内容可以引用在社区中的任何人与人际关系上,而不是某一特定的个人.故事的意义是外在於文字表达的抽象概念,是来自故事中的山,川,地,及万物的具象隐喻.自然事物的存在不是指为人而存在的,故事的真理不是以一单独的观念可以把握的,它是活的,多元的,由动物,山川,树木等自然事物显示出来,没有阶级高低之分,也没有分属於不同范畴的认同问题,这是我们与土地及自然为一体的生命哲学,若站在个人主义的立场思考生命是无法进入此一经验内容的 (Kane,1995, p. 255).土地与我们之间并没有隔阂,我们使用土地命名,同时藉由故事或人来认识土地,彰显出人与土之间不可分的感情 (Basso, 1999) .
生态道德教育的特性,有著使用叙述方式,将生态理念融合於故事之中,人与人及面对面的教导,传递著人与自然的圆融观念,形成教育体制中常被忽视的合法知识.因为只有透过这种教学方式与知识内容,我们才有可能建立环境伦理,改变道德行为.在教师养成期间,除了强化教师们的生态环境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在教学工作中,建设学生之思维方式.在各种教导方式之应用中,生态理念的传达是需要不同於现代性注重理性科学解释,或透过其他媒材的教导型态,依循我们的第三原则,生态道德教育的知识内容与教导方法注重本土的,直接的,叙述式的,接触的,藉由故事,寓言,隐喻,及哲学观点传达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