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经济特区立法权

经济特区立法权

发布时间: 2022-07-06 21:10:11

Ⅰ 经济特区制度

法律分析:1979年4月邓小平首次提出要开办“出口特区”,后于1980年3月,“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并在深圳加以实施。按其实质,经济特区也是世界自由港区的主要形式之一。以减免关税等优惠措施为手段,通过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以达促进特区所在国经济技术发展的目的。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灵活的经济措施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并坚持以外向型经济为发展目标。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七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第五十六条 第一款 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第六十三条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Ⅱ 经济特区都有哪些优惠政策

范围:深圳、厦门、珠海、汕头、海南省。

1、特区企业减税。特区内外商投资企业和设立机构、场所从事生产经济的外国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2、特区银行减免税。特区内外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经营期10年以上,减按15%征收所得税;并从获利年度起,第一年免税,第二年和第三年减半征收所得税。

3、老市区特定企业减税。在特区内的老市区,设立从事技术、知识密集项目;投资在3000万美元以上,回收期长的项目;能源、交通、港口建设项目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减按15%征收所得税。

4、老市区企业减税。在特区内的老市区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减按24%征收所得税。

5、特区服务性企业减免税。特区内的服务性外商投资企业,投资500万美元、经营期10年以上的,从获利年度起,第一年免征企业所得税,二、三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6、特区企业减免税。特区各类企业,从事生产性行业,经营期10年以上的,从获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7、外商分得利润免税。特区内合资企业的外资方,从企业分得利润汇出境外时,免征所得税。

8、出口企业减税。特区内外商投资产品出品企业(出口产值占70%以上)减按10%征收所得税。(细则第75条)

9、海南特区企业减免税。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从事港口、码头、机场、公路、铁路、电站、煤矿、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农业开发经营的外商投资企业,经营15年以上的,从获利年度起,第1年至5年免税,第6年至10年减半征收所得税。

(2)经济特区立法权扩展阅读:

特区发展

一、制度兼容、演进与经济绩效

正式制度的目标取向与组织中个人的利益偏好是否一致决定了正式和非正式制度是否兼容,两者的兼容与否决定了组织和经济运行的交易成本,而交易成本的大小最终决定了经济绩效的影响,主要通过激励、监督费用和强化成本三方面进行。

一是当一个组织的正式规则与子群体中的成员的偏好和利益一致时,将会大大提高组织的经济绩效。组织中的成员受到一种自我激励,这种激励通过正式制度的确立而更加明确。而当博弈的正式和非正式的规则一致时,它们将相互强化。

二、WTO规则与特区制度兼容、经济绩效

加入WTO,中国面临WTO规则与中国现存制度的兼容问题。提高制度的兼容性,增强整个制度的经济绩效已成为当务之急,即使中国的经济特区也不例外。

WTO规则的变迁、演进具有“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的双重性质,是两种正式制度的制度结晶体。但对加入WTO者来说,则明显具有“强制性变迁型”正式制度的特征。

尤其对市场经济不发达国家即发展中国家这种表现更加明显,而加入WTO者本国原有的制度则具有非正式制度的特性。因此,两者既存在着相容的可能性,也存在着不相容的可能性。

三、强化经济特区的制度兼容性,保持经济特区的高绩效

与WTO正式制度比较形成的各国的制度虽属“非正式制度”,但各国的制度又存在着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分。

加入WTO国家的制度兼容,将面临WTO规则与本国的正式制度兼容和与本国非正式制度的兼容两方面的难题。而由于WTO制度具有“强制性变迁型”正式制度的特性。

决定了加入WTO国家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均居于屈从地位,并应努力改变本国现存制度,以适应WTO制度,强化整个制度的兼容性,达到加入WTO提高经济绩效的目的。

Ⅲ 全国人大是什么时候允许深圳市立法权

1992年,全国人大授予深圳经济特区地方立法权

中国的立法权

1982年底以前,中国有权制定法律的只有宪法确立的最
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1982年12月,五
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的第四部宪法。 这部宪法授予
了全国人大的常设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部分立法权。同时规
定,国务院 和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民族自治
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等单位,有权制 定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
自治条例。后经修改的地方组织法又增加了省、自治区人民政 府
所在地的市和经过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
法权限。

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广东、福建省人大及其常
委会制定经济特区各项单 行经济法规,使其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
起“立法试验田”作用。

1988年,海南省在建省之初便开始享有地方立法权。

1990年,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
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 本法》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
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1992年,全国人大授予深圳经济特区地方立法权。

1993年,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
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 本法》授权澳门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
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1994年,全国人大授予厦门经济特区地方立法权。

1996年3月,全国人大授予珠海和汕头两个经济特区地
方立法权。 至此,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和大特
区的海南省享有了地方性立法 权。

我国的地方立法权
狭义的立法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和相关决定的活动。广义的立法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规范性文件即法律和地方性法规的活动;另一种是指包括制定法律、法规、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地方性法规与规章在内的所有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活动,其立法主体除国家权力机关外,还包含国务院及其部门和有立法权的地方行政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立法制度采取的是分散立法权限的模式,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都或多或少地享有立法职权,在其职权范围内对所辖行政区域内的部分或者全部事务依法行使立法职权来进行管理。在这种立法模式下,提高了立法效率,从中央到地方的立法速度大大加快。
1954年制定新中国首部宪法,确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也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惟一机关。取消了一般地方享有的法令条例拟定权,意味着宣告中国绝大多数地方不存在地方立法;它仅规定民族自治地方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单行条例。1955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授权常务委员会制定单行法规的决议》,把享有国家立法权的范围扩大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权常务委员会依照宪法的精神、根据实际需要,适时地制定部分性质的法律即单行法规。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广东、福建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经济特区各项单行经济法规,使其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起“立法试验田”作用。
1982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的第四部宪法。这部宪法授予了全国人大的常设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部分立法权。同时规定,国务院和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等单位,有权制定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后经修改的地方组织法又增加了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过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人民政府的立法权限。“较大的市”的概念及其法律依据源于此。
1990年,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1993年,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授权澳门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1992年,全国人大授予深圳经济特区地方立法权。1994年,全国人大授予厦门经济特区地方立法权。1996年3月,全国人大授予珠海和汕头两个经济特区地方立法权。至此,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都有了地方性立法权。

1992年全国人大授予深圳经济特区地方立法权以来,我们已制定了近300项地方性法规。在外商投资方面,1997年我市就颁布了对外商实行国民待遇的法规。
在教育法规建设方面,自1992年全国人大授予深圳市地方立法权以来,市人大颁布了3部地方性教育法规,主要有《深圳经济特区成人教育管理条例》、《深圳经济特区教育督导条例》和《深圳经济特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若干规定》。

Ⅳ 经济特区的法律由谁制定

经济特区的法规由全国人大授权,授权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及其人大常委会根据宪法和法律的原则,根据经济特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法规,在经济特区范围内实施。

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应当报授权决定规定的机关备案;经济特区法规报送备案时,应当说明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出变通的情况。

(4)经济特区立法权扩展阅读

除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已经批准的较大的市以外,其他设区的市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具体步骤和时间,

由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综合考虑本省、自治区所辖的设区的市的人口数量、地域面积、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立法需求、立法能力等因素确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依照本条第二款规定行使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职权。自治州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具体步骤和时间,依照前款规定确定。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Ⅳ 经济特区有没有立法权

经济特区有在全国人大授权下,制订法规,在特区实施的权力.
依据:
1988年4月内13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容议审议了国务院建立海南经济特区议案,除了决定将海南岛列为经济特区外,还“授权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海南经济特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遵循国家有关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决定和国务院有关行政法规的原则制定法规,在海南经济特区实施,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

Ⅵ 民族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经济特区有什么异同

民族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和经济特区的区别如下:

1、设立目的不同。

民族自治区是为了聚居的少数民族依法行使自治权,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而设立的行政区域;

特别行政区是我国为以和平方式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而设立的特殊的地方行政区域;

经济特区是为了更好地实施对外开放和更好的吸引、利用外资而设立的。

2、实行的社会制度和法律制度不同。

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除基本法以及基本法附件所列出的全国性法律,其他全国性法律不在特别行政区实施,特别行政区原有法律基本保留;

民族自治区和经济特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实施的法律是宪法和全国统一的法律、统一的司法制度。

3、权限范围的不同。

经济特区在经济上实行特殊的政策和管理体制;

民族自治区除行使一般地方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的职权外,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根据当地民族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除国防、外交由中央统一管理外,享有立法权、行政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民族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和经济特区的相同点:

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内地方行政区域,都是接受中央人民政府领导的一级地方政权,都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设立。

(6)经济特区立法权扩展阅读:

特别行政区是中国行政区域划分之一,行政区划级别与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特别行政区的建立构成了我国单一制的一大特色,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在我国具体情况下的创造性运用。

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除了香港、澳门和台湾,中国内地也有经国务院审批的卧龙特别行政区。

Ⅶ 深圳经济特区为什么能成功,是否有可复制的经验

深圳经济特区在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很重要的成就,是由多方面因原因共同影响的,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优越性,全国人民艰苦奋斗的,根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所以经济特区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以至于现在深圳发展为一个非常发达的城市,深圳作为一个经济特区,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政府也极力的支持和关注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为祖国的进一步建设做出了相关的一些具体建设性内容。

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了解经济特区发展取得的一些巨大成就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够方便自己有一个更好的选择性,全国各地都应该向经济特区学习学习他们的一些发展情况和经济要领,让自己也有一个更好的发展条件,而且对于深圳经济特区取得重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30年深圳经济特区坚持锐意改革,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和创新理念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的奇迹,为中国改革开放作出了重要贡献。所以深圳的发展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而且经济特区不仅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

中央将一如既往的支持经济特区的大胆尝试,先行先试发挥作用,所以现在政府对于经济特区的发展非常关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达到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基本纲领是完全重重正确的重要,做出新办经济特区的决策也是完全正确的。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是必须要经过一些具体改革创新的,所以深圳在发展的同时勇于改变自己是非常重要的。

而且现在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经济特区不仅应该继续办下去,而应该办得更好,所以经济特区在发展的同时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具体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有一个更好的指导方针。

主要原因是坚持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大力发扬了改革开放的开拓创新精神,特区人民艰苦奋斗,而且积极的进行生产,大力生产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能集中力量办大事,而且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都是深圳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深圳经济特区的不断发展,说明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的进步。源泉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所以要想让中国有一个更好的发展条件,要更好地让这些经济特区的建设有利于展示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有利于形成示范效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可以更好进行更好的诠释。

(7)经济特区立法权扩展阅读

深圳经济特区位于深圳市南部,东起大鹏湾,西至珠江口,北靠梧桐山、阳台山脉,南邻香港,以深圳河为界。东西长49公里,南北宽7公里,总面积327.5平方公里,实际可开发面积110平方公里。设有全长86公里的特区管理线。特区范围包括罗湖区、福田区、南山区和盐田区。

深圳经济特区前身为原宝安县的县城,1978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仅有6000万元。1979年,交通部香港招商局率先在蛇口开发了一平方公里的荒坡建立工业区,兴办了23家工厂,开通了国际微波和直通香港的货运码头。

其后又吸引外资兴办企业,在较短的时间内建成了初具规模的现代化的工业小城。1980年8月,广东省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利用3000万元的银行贷款与部分地方财政,参照“蛇口模式”在罗湖区0.8平方公里的区域兴建金融、商业、旅游住宅设施提供给外商,利用从中赚到的利润继续进行工业园区的基础建设。

这种利用银行贷款“滚雪球”式的发展为珠海、汕头的起步建设提供了经验。根据《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深圳市制定了一系列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包括企业经营自主权、税收、土地使用、外汇管理、产品销售、出入境管理等。通过来料加工、补偿贸易、合资经营、合作经营、独资经营和租赁的形式,吸引了大量外资,加速了经济特区的迅猛发展。

自1979年创办深圳经济特区,至2002年止,实际利用外资315.18亿美元。其中,1979~1989年10年间,深圳与世界3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客商签订协议6890多项,实际利用外资27亿美元。至1999年20年间,共有60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来深投资,累计投资项目2.36万项,合同外资298.3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00.45亿美元。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4479.15亿元。

199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深圳经济特区立法权。2000年开始施行的立法法,继续保留了深圳经济特区立法权,同时还授予经济特区所在市以较大市立法权。随着深圳经济的迅猛发展,特区内、外地方性法规的不一致,造成“一市两法”现状,给整个城市发展带来诸多障碍。

《深圳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下简称《方案》)2009年5月6日获国务院批准通过后,深圳市高层正加紧研究该《方案》的3年分步落实规划。其中2009年的改革重头戏包括向中央申报将特区范围扩大至全市,即将原属关外的宝安区、龙岗区和光明新区纳入特区之内。如果获得批准,深圳特区的总面积将由2009年的395平方公里扩容为1948平方公里。

Ⅷ 四大经济特区是什么呢

四大经济特区是:

1.深圳


厦门与台湾离得很近,当时在厦门建立特区,意在利用台湾来带动国内经济的发展。厦门经济特区,于1980年10月批准设立,厦门经济特区与台湾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是海峡两岸重要的中心城市。

Ⅸ 我国经济特区建立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建立经济特区的重大意义在于:

1、可以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

2、可以利用外商销售渠道,适应国际市场需要和惯例,从而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

3、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了解世界经济信息;

4、有利于学习现代经营管理经验,培训管理人才;

5、可以扩大我们走向世界的通道,开辟世界了解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窗口。

(9)经济特区立法权扩展阅读

深圳经济特区位于深圳市南部,东起大鹏湾,西至珠江口,北靠梧桐山、阳台山脉,南邻香港,以深圳河为界。东西长49公里,南北宽7公里,总面积327.5平方公里,实际可开发面积110平方公里。设有全长86公里的特区管理线。特区范围包括罗湖区、福田区、南山区和盐田区。

深圳经济特区前身为原宝安县的县城,1978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仅有6000万元。1979年,交通部香港招商局率先在蛇口开发了一平方公里的荒坡建立工业区,兴办了23家工厂,开通了国际微波和直通香港的货运码头。

其后又吸引外资兴办企业,在较短的时间内建成了初具规模的现代化的工业小城。1980年8月,广东省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利用3000万元的银行贷款与部分地方财政,参照“蛇口模式”在罗湖区0.8平方公里的区域兴建金融、商业、旅游住宅设施提供给外商,利用从中赚到的利润继续进行工业园区的基础建设。

这种利用银行贷款“滚雪球”式的发展为珠海、汕头的起步建设提供了经验。根据《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深圳市制定了一系列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包括企业经营自主权、税收、土地使用、外汇管理、产品销售、出入境管理等。通过来料加工、补偿贸易、合资经营、合作经营、独资经营和租赁的形式,吸引了大量外资,加速了经济特区的迅猛发展。

自1979年创办深圳经济特区,至2002年止,实际利用外资315.18亿美元。其中,1979~1989年10年间,深圳与世界3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客商签订协议6890多项,实际利用外资27亿美元。

至1999年20年间,共有60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来深投资,累计投资项目2.36万项,合同外资298.3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00.45亿美元。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4479.15亿元。

199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深圳经济特区立法权。2000年开始施行的立法法,继续保留了深圳经济特区立法权,同时还授予经济特区所在市以较大市立法权。随着深圳经济的迅猛发展,特区内、外地方性法规的不一致,造成“一市两法”现状,给整个城市发展带来诸多障碍。

《深圳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下简称《方案》)2009年5月6日获国务院批准通过后,深圳市高层正加紧研究该《方案》的3年分步落实规划。

其中2009年的改革重头戏包括向中央申报将特区范围扩大至全市,即将原属关外的宝安区、龙岗区和光明新区纳入特区之内。如果获得批准,深圳特区的总面积将由2009年的395平方公里扩容为1948平方公里。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深圳经济特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经济特区

热点内容
民法上的时效是指 发布:2025-01-23 04:38:28 浏览:31
刑事诉讼法签字 发布:2025-01-23 04:32:04 浏览:933
洪公法院 发布:2025-01-23 04:30:23 浏览:972
最高法院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发布:2025-01-23 03:30:20 浏览:940
司法中打架 发布:2025-01-23 03:18:00 浏览:895
铁路法法律法规 发布:2025-01-23 03:03:11 浏览:403
农业发展公司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发布:2025-01-23 02:40:29 浏览:507
新婚姻法夫妻共同财产司法解释 发布:2025-01-23 02:26:07 浏览:293
初中篮球竞赛规章制度 发布:2025-01-23 02:12:16 浏览:258
南通十大律师 发布:2025-01-23 01:41:49 浏览: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