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讲堂简报
㈠ 公务员考试都考什么啊
一、公务员考试具体内容有:
1、主要考行测与申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2、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
3、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
4、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5、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6、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二、公务员考试还有个面试,面试比例与计划录用人数比例一般有3:1、4:1、5:1三种,只有通过笔试后,按录用人数与面试比例确认笔试成绩排名前几位的才有面试资格,进入面试关,面试和专业科目考试结束后,将按照综合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进入体检和考察的人选。
三、国家公务员考试是指:中央、国家机关以及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派驻机构、垂直管理系统所属机构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考试。中央和地方考试单独进行,不存在从属关系,考生根据自己要报考的政府机关部门选择要参加的考试,也可同时报考,相互之间不受影响。
(1)道德讲堂简报扩展阅读:
1、各个地方的考试科目都是地方自定的,一般都有笔试和面试。笔试科目各有不同,北京、山东、浙江、上海和广东等省的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要报地方公务员考试的同学要注意查阅当地政府公布的招考简章,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当下就公务员考试改革的趋势来看,倾向于向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靠拢。
2、地方公务员考试有资格考试和招录考试两种,资格考试即成绩合格者发给公务员资格证书,考生可凭此资格证在市、区、县等国家机关求职,如北京市。有的需要再参加具体部门的一些考试,有的直接面试考核。绝大多数地方公务员考试采用的是招录考试的方式,考生选择职位报名参加考试,考上后就直接录取为该部门的公务员,和中央公务员考试程序一样。
㈡ 我家住朝阳区司辛庄村,不知道今年能否列入拆迁范围
根据管庄乡政府的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司辛庄村规划为 司辛庄传媒创意园
2013年乡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市、区各项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创新社会服务管理,统筹改善民生,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进管庄科学发展、民生幸福。
为此,我们将着力加强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强化三资管理为切入点,着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牢牢把握发展主题,强化管理,重在落实,加强服务,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是抓好“三资”管理,以管理出效益。规范调整四至不清、权属不清、调整不合法、不合规的合同,完善乡村经济合同联预审及合同规范工作。完成村经济合作社换届工作,健全各村组织机构,保障我乡体制改革顺利推进。二是加快项目落地。年内竣工甘肃鸿安集团办公楼和田华集团办公楼项目;实现北京华雅医院的正式投入使用;积极办理相关手续,争取央视国际传媒港项目早日落地。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产业区内建设完成的标准化办公楼招商工作;做好新村D区配套商业楼的建设与招商;推进八里桥文创园的正式运营。加快司辛庄传媒文化产业园区、重兴寺村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规划。四是优化发展环境,涵养税源。通过增强人员机构设置,加大税源建设工作力度,强化服务与管理,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本地区财政收入。关注乡属企业发展,积极为企业发展创造条件。扎实推进燕京医药公司企业改制,规范各项工作程序,确保改制工作稳妥、合法、规范。2013年全乡经济发展预期目标是:争取农村经济总收入、利润总额、税金同比增长10%,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55.7亿元,实现利润总额3.74亿元,完成税金1.73亿元,农民人均劳动所得同比增长8%。
二、以规划调整为契机,着力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
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坚持产业、人口、空间、土地、生态建设“五规合一”,构建功能完备、均衡布局、高效连通、动静结合、生态宜居的地区格局,提高综合承载能力。一是推进乡域规划调整。以我乡列为城乡结合部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乡为契机,加大协调力度,与交通大学合作做好规划论证,制定司辛庄、咸宁侯产业用地的规划调整方案。调整杨闸地块容积率,集约利用好土地资源。二是加快开发建设力度。完成农民新村D区北区12.8万平方米建设,保证已拆迁村民按时迁入新村;完成建材院、远洋等项目配套收缴工作。三是加大拆迁腾退力度。做好东会村村民和重兴寺村企业拆迁工作;启动小寺村拆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咸宁侯、郭家场两村广渠路占地范围内村民住宅的拆迁腾退;配合土地储备中心进行远洋三期项目的建设开发和土地整理上市;加快杨闸地块各项手续办理,研究杨闸地块建设方案,力争年内实现该区域的开工建设。四是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全面推进垃圾分类管理,加强城市环境秩序、大气污染和水环境治理。继续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的后续工作,完善土地管理。加大对八里桥公园等绿地的管护,不断提升景观效果。
三、以环境建设为突破口,着力提升地区环境水平
重点围绕扩建一条路、美化一条街、建设一个公园、整治一个村为重点,全力以赴,狠抓落实。一是扩建一条路。协调宝嘉恒公司,加快实施双桥东路改扩建工程,彻底改变路面破损严重,交通堵塞严重的问题,方便群众出行。二是美化一条街。继续完善朝阳路管庄段绿化、美化等具体工作。三是建设一个公园。在清理拆除重兴寺木材加工市场基础上,建设40公顷重兴寺公园,预计年内开园。四是整治一个村。按照“三个一批”的要求,采取政府+集体+村民“三位一体”的方法,实现产业发展、居住改善和生态优美三项融合,打造重兴寺村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四、以依规安全发展为标准,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以构建大统筹、全覆盖的社会服务管理网络为核心,不断提升农村地区城市管理的常态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做好敏感时期安保维稳工作,不断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一是加强城市管理。进一步拓展城市管理网格化平台的功能,加强全模式社会服务管理的10项模块建设。严控各类新增违法建设,加大对违法建设的拆除力度,做到管控一体化。继续加大力度打击街面无照经营,规范主要大街“门前三包”,查处重点道路非法户外广告,严厉查处侵街占道经营、黑车运营,继续清理“七黑四小”行业等影响市容市貌的行为。加大流动人口组织化管理力度,继续实施流动人口“千百十”工程,推进出租房屋“星级”管理,力争年内流动人口减少10%。加大对社区、村、单位综治工作的督查及考核力度。加强社会治安形势分析研判,深入推进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排查整治活动。加强社会面控制、校园安全、铁路护路联防、创建“无毒社区(村)”、重点挂账整治等项工作,保持地区社会治安状况平稳态势。稳步推进自管小区村庄社区化建设,完善制度,加强管理,提升群众安全感。二是认真做好安全工作。强化食品、药品、消防、交通、安全生产监管,坚持重点检查与日常检查相结合,重点领域与关键节点相结合的原则,做好排查和治理,避免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三是全力维护地区稳定。全面构筑“大维稳”工作格局,加强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认真做好社区矫正、帮教安置和人民调解等工作,深入开展矛盾排查,将矛盾调解在萌芽、和解在初期、化解在源头。继续探索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的有效机制,完善社会矛盾多元化解体系,实现社会联动调处。
五、以民生幸福为落脚点,着力促进地区和谐稳定
坚持发展为民、发展惠民,健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协调发展,让发展成果惠及于民,进一步增强群众幸福感。一是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积极推进老旧小区节能抗震综合改造工程,完成5栋住宅楼1.77万平方米房屋的抗震加固改造和8栋住宅楼2.77万平方米房屋的节能改造。继续为上楼村民办理农民新村产权证,减免物业费,补贴取暖费。在问需于民的基础上,投入160万元为社区居民办理40件实事。认真做好保障性住房审批工作。建设幼儿园和中学,引进名园、名校,为地区群众子女接受良好教育提供条件。二是做好就业与社会保障。加强就业服务与培训,积极开发就业岗位,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力争实现有就业愿望的劳动力100%就业,完成800人就业指标。做好我地区城市化建设农村劳动力纳入就业失业管理制度的衔接工作。认真落实好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住房等各项惠民政策,完成各项社会保障任务。加强统筹,认真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加强劳动监察和用工管理,促进劳动力就业。三是提升社会救助水平。开展“两节”送温暖活动,充分利用社救政策、慈善项目、博爱救助,加大对低保、低收入等特殊群体的救助。继续实施
“安康守望”工程,大力救助因重大疾病导致生活困难的家庭。完善爱心家园管理,积极开展各项活动,营造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良好社会氛围,为地区生活困难群众提供服务。四是提升为老服务水平。依托地区养老管理服务中心,开展“爱惠管庄——送温情惠老系列活动。积极推进社区(村)级养老管理服务站建设。加强对居家养老服务商的指导和监督,为老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以孝星宣传、评比为依托,广泛开展为老、敬老、爱老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五是促进社会事业均衡发展。扎实推进婚育新风进万家,严格落实计生工作责任制,加大管理服务力度,确保低生育水平长期稳定。整合辖区资源,建立人口文化广场。认真落实素质教育目标责任,推进社区教育。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提高社区居民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以社区管理构架为基础的健康服务格局,提供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的健康服务。广泛宣传、大力倡导无偿献血。进一步完善残疾人温馨家园各项职能,拓宽服务范围。扎实稳妥地做好2013年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六是加强社区服务管理。以社区规范化建设为基础,力争建设3-4个星级服务站,创建2-3个“六型社区”,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工“三位一体化”。完成通惠河南岸服务圈建设,实现地区“一刻钟服务圈”全覆盖。推进社区信息化服务水平,力争实现地区新媒体信息化服务全覆盖。依托惠邻工作室专家团队,培育新型社会组织,提升地区整体社会服务水平。加强对农村社区服务站的指导,更好地为村民提供公共服务。创新社区服务方式,开通社区微博服务。加强社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培训、挂职锻炼等方式提高社会工作者的能力。七是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切实做好全国文明城区复查工作。发挥市民文明学校分校作用,积极推进“道德讲堂”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使“道德讲堂”成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的主阵地。大力弘扬“北京精神”、“雷锋精神”,拓展深化地区志愿服务的广度与深度,打造地区特色志愿服务品牌。开展“十佳道德模范人物”评选表彰和学习宣传活动,营造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氛围。以“感动中国”百名人物为素材,更新地区“双百人物墙”内容,弘扬时代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民族宗教政策,促进地区各民族大团结。认真做好征兵工作,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创新双拥共建模式,扎实开展双拥共建活动,认真落实优抚安置政策,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促进军地共同发展。八是深化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村、社区文化硬件建设投入力度,通过整合资源等方式力争每个村和社区文化活动场所达到200平米,力争建设远洋一方小区、新天地小区室内文化活动站;充分挖掘地区教育资源,发挥文化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的作用,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举办第七届惠河文化节,大力培育具有地区特色的文体队伍,以有效的载体、健康的内容、多样的形式,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地区文化文明水平。
六、以为民务实清廉为目标,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发展的新任务、百姓的新期待,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将始终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着力提高行政效能,努力建设高效廉洁的政府。一是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履行职责,接受监督。贯彻执行“三重一大”及重要事项报告制度,促进科学民主决策。加强任务分解、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推进严格规范执法。二是坚持高效理政。加强公务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服务群众的能力、破解难题和化解矛盾的能力。强化公务员日常德能勤绩廉的工作考核,建设“五型机关”,优化服务环境,不断提高政府行政效率。三是坚持从严治政。认真落实中央、市委和区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坚决执行区委“两个从严”、“四个坚决不允许”要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精简会议活动和文件简报。强化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思想,坚决反对铺张浪费,严格控制“三公”经费。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化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加强重大工程和重点领域的资金监管和审计监督。真诚倾听群众呼声,强化行政效能监察,狠抓政风行风建设,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和政府公信力。
各位代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3年已经开启,让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勤勉务实的工作作风,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断开创地区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为加快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实现管庄科学发展和民生幸福做出新的贡献!
㈢ 关于企业如何抓好宣传工作的思考
一、从政治层面认识宣传工作。宣传工作不仅在政党、国家政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宣传工作已成为企业员工“精神食粮”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活的需要。一个企业如果不重视宣传或不懂得宣传,就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生存、生活、发展的手段。宣传工作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工作,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企业内部,宣传工作起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纽带作用;对于外部,宣传工作能增加公众、社会对企业的了解,能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与美誉度。如恭城水利电业有限公司紧紧围绕广西水利电业集团有限公司每年每季度的宣传工作主题及重要会议精神,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宣传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广西水利电业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工作部署,宣传水利电力改革与发展新的成果,宣传广大员工在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及其先进经验,在企业与社会,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客户之间建立良好沟通的桥梁,推动水利电力改革与发展再上新的台阶。
二、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宣传工作要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为指导,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服从和服务于中心工作,紧紧围绕生产经营、企业发展动态、电网工程建设、供电服务等方面以及关系员工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等进行及时反馈,为恭城县域供电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完善机制、落实责任。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想做好宣传工作,必须有合理的制度保障。恭城水利电业有限公司及时制定《宣传工作管理办法》,下发至各部门、站、所,对信息报送的程序、范围、时限和任务等做出具体规定,如各部门、供电所每月提供稿件至少2篇,全年公司网站、简报录用12篇,其中新闻信息稿件不少于10篇;调度、变电站、变检等单位每月提供稿件2篇,全年录用6篇,其中新闻信息稿件不少于3篇。新闻稿件为员工撰写的新闻、通讯、信息;转载内容为收集国内有关水利电力的资讯、资料、文摘等。同时成立宣传通讯报道小组,及时、准确地捕捉新闻信息,围绕公司的重点、热点、亮点工作进行有效宣传,塑造公司良好形象。
四、注重奖励,提高积极性。作为县级供电企业,恭城水利电业有限公司实行新闻稿件采写上稿配套奖励办法。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电台、电视台发表文章的,按相关标准给予奖励。同时每年开展一次新闻宣传工作先进个人评比活动,有关评选条件和程序按照每年的评选活动通知进行;对获得公司宣传报道先进个人的,适当给予物质奖励。有效调动了公司各部门、站、所采写新闻稿件的积极性。
五、创新宣传方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新形势下,宣传报道方式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企业宣传工作更加时效性、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因此,恭城水利电业有限公司设立了自己的网站,开辟了形式新颖、内容全面的对外宣传窗口。包括公司概况、公司动态、电力服务、党建政工、企业文化等14个专栏,成为上级单位、兄弟单位和外界了解恭城水利电业有限公司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成为企业内部员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交流和监督的重要平台。
六、注重宣传培训,提升业务素质。“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在快速发展的的今天,要想做好宣传工作,必须把宣传培训纳入职工教育范围当中,组织信息员进行业务培训和交流研讨,以全面提高信息员的综合素质。如恭城水利电业有限公司不定期的邀请专家对信息员进行公文写作基础知识、新闻写作及摄影基本知识等教育培训,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公司多次在《广西电业》、《广西日报》、《广西工人报》、《广西工运》等报刊媒体刊登文章,同时公司党委专职副书记王易既是广西水利电业集团有限公司摄影协会会员又是特邀通讯员,他结合自己多年的写作经验,经常组织通讯人员进行培训和采风,能耐心辅导和修改员工所写的文章,经过他精敲细磨的文章都能在各网站、媒体刊登录用,从而大幅度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与写作热情。
七、内容多样、形式新颖。供电企业属于服务行业,也难免被认为是垄断行业,也就是所谓的“电老虎”、“电霸”。如何提升企业形象,如何树立良好的口碑,企业形象的宣传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恭城水利电业有限公司每年都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政务信息平台及宣传下乡等形式,开展内容涉及公司各项工作的宣传活动。如定期开展营销供电服务、安全用电知识、电价政策、节能常识、用电发生意外处理及法制法规等方面的宣传下乡活动,同时结合文艺节目表演、道德讲堂等方式盘活宣传氛围。
总而言之,一个企业能否得以全面发展,就要进一步加强企业宣传工作,把握正确的宣传和舆论导向,赢得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充分发挥宣传舆论引导、激励作用,及时、准确、真实、生动地反映企业改革发展中的新思路、新举措、新进展和新成就,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㈣ 校级干部提升培训卷首语
摘要 培训的心得赞自己的一句话
㈤ 如何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化建设
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化建设措施:
一是宣传引领,营造氛围。以“一墙一栏一堂”为载体强化诚信宣传教育。“一墙”即诚信文化墙;“一栏”即诚信宣传栏(每村一块宣传栏,除宣传诚信外,还公示诚信贷款、征信录入、贴息贷款等事项);“一堂”即道德讲堂,要求各村居要将诚信美德宣传纳入每月一次的道德宣传安排中,强化宣传。通过强大的宣传,让诚信元素洒满居民群众的生活空间,让居民群众时时感知诚信,处处用到诚信,营造良好的诚信文化氛围。
二是把握重点,各个击破。通过开展“一测一评”
(即诚信建设知晓率、满意度测评)活动,提高群众“三率”(即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破解诚信建设群众知晓率不高的问题;通过开展“双诚信•双承诺”活动(即部门承诺和计生户承诺),开通诚信绿色通道,宣传诚信先进典型(如辖区彩票站老板袁宗义的案例)等方式,破解诚信宣传载体不活的问题;通过将诚信纳入村规民约条目,让村居民群众相互监督,相互提醒,破解诚信建设参与率不高的问题;通过在村(居)有条不紊开展“诚信图书吧”、“诚信人家”体验点建设,让诚信建设融入居民生活,提高社区服务质量,破解群众诚信建设满意度、影响力不高的问题。
三是强化征信,落实惩戒。每月录入诚信职工征信(50条)和督促村居录入农户、市民的征信(每月20条),每月录入诚信优先优惠政策(8条),上报诚信简报4篇,诚信典型案例1篇,完成2个季度诚信贷款贴息工作(贴息贷款总额度120余万,涉及诚信户20余户,按时发放了诚信户贷款贴息),审核农户信用贷款10余户(采取两级把关,对不诚信的个人,我们采取发布红黑名单的方式,除由所在村居负责追缴诚信贷款外,我们取消其诚信星级户和贷款贴息待遇)。
四是狠抓整合,推动建设。社区将诚信建设与计生、“双创”、村规民约(即乡风文明建设)、控违拆违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做到融合贯通,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凡违反计生承诺、村规民约、“双创”承诺、禁止违法种房承诺的,统统扣除诚信分,降低诚信星级,严格兑现奖惩措施。通过将诚信建设与重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即推动了重点工作的开展,也提升了诚信建设的影响力。
㈥ 华中科技大学资助中心助理委员会的部门构成
中心助理委员会成立于2005年,下设宣传部、行政部、义工部、阳光俱乐部和勤工助学部,五个部门各司其职,团结协作,共同协助资助中心实现本校资助工作“以资助人,以行励人”的理念。 (一)部门简介
宣传部是资助中心助理委员会下的核心部门之一,其工作要点为:以资助工作为核心内容,以品牌活动为主要依托,以院系资委为主要力量,传播 “以资助人,以行励人”的精神。
(二)部门职责
宣传部的主要职责包括举办各项活动向全校师生宣传资委会“以资助人,以行励人”的理念和自立自强的精神;与各院系资委宣传部进行联系和交流,汲取他们的成功经验并在工作中有效利用,同时从宏观上把握他们的工作进度并对其进行指导;及时通过各大公众平台更新资助信息从而为同学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通过《资助》杂志像全校师生,尤其是大一新生宣传资助知识以及自强精神。
(三)部门分工
1.常务部
分为对内和对外,对内主要负责部内交流及日常运作,包括对部员的培训和考核、部门工作安排以及部门文化的建设;对外则主要负责各院系资助宣传工作指导与经验交流,包括每月召开院系宣传助理例会、院系经验交流会,总体把握院系工作进度,对其进行评价及考核。
2.技术部
技术部总体分为视频制作、平面设计及相关技术培训,视频主要指用于自强大学生标兵评选活动的宣讲会、材料评选会、答辩会以及颁奖仪式;平面设计一般包括中心所有活动的宣传海报设计、中心及各部门的文化衫设计以及对中心助理和部员的平面设计培训。
3.新媒体部
新媒体部主要负责线上平台的消息推送和更新;资行天下网站、《资助》杂志、官方人人“华中大资委会”、官方微信“华中大资委会。人人主页和微信平台主要负责向广大师生推送近期的奖助学金发放信息、公益活动有关信息和励志文章等,旨在为大家带来方便、传递正能量。
4.杂志社
杂志社主要负责《资助》杂志的编辑与发行。
《资助》杂志社成立于2005年11月,包括新生刊和普通月刊。经过不断地改进探索以及板块内容的更新,杂志社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提高了杂志的可读性和实用性,截至2014年6月,已发行64期,其中新生刊发行量超过8000本,月刊发行量700本。
杂志社为宣传部核心部门,主要负责《资助》月刊的编辑与发行。杂志社下设文字编辑部、记者部和美术编辑部三个部门。
《资助》杂志栏目大致分为以下:
卷首语:卷起,香至。
名师讲堂:记录校内名师的成长历程,聆听大师的谆谆教诲。
阳光文苑:亦散文,亦诗歌,在这里体会文字的美妙与神奇。
资助之家:资助辅导员、资助助理,他们的风采在此向你展示。
笑语人生:在滑稽可笑的言语和画面里亦可体味人生的百态。
专栏:这是一方独特的天地,在这里见证资助人的真诚付出。
青春风采:挖掘身边的伟大,其实感动离你并不遥远。
文学导读:领你进入文学的殿堂,抚平喧嚣,娓娓道来。
影音节拍:影视反映生活,在这里我们向你推荐自己的钟爱。
小云有约:看世界,谈人生。小云在此与你有约。
读者心声:在这里聆听你们的声音。
喻园掠影:回顾一月内喻园的点滴风采。
资助小贴士:资助走进你身边。
(四)品牌活动
1.华中科技大学自强大学生标兵评选活动
(1)活动主题
发掘平凡中的伟大故事,标榜自立自强、奋发成长的大学生活。
活动时间:
每年三月份——六月份
(2)参评条件
1、华中科技大学全日制本科生;
2、思想积极向上,品格优良,生活态度端正,乐观开朗,乐于助人,为学校、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3、在个人的成长经历中,勇于直面困难,自强不息,努力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具有可以作为全校同学标榜学习的自强事迹。
(3)参评方式
1、从全校各班班级资助助理处、资行天下网站或公邮获得报名表并了解整个评选活动;2、所有报名材料都提交到院系资助助理委员会进行院系初选。
(4)活动流程
1、评选活动第一阶段:院系初选 (参考时间:3.15-4.23)
各院系将按照规定名额评选出院系自强大学生标兵,获得院系“自强大学生标兵”荣誉称号的同学将由学生工作处颁发荣誉证书,并获得该学年自强奖学金(在满足奖学金评选条件的前提下)。
2、评选活动第二阶段:全校总评 (参考时间:4.25-5.20)
各院系自强大学生标兵将接受各院系资助辅导员和学生代表的评分以及全校所有师生的网上投票,并最终评选出30名年度自强大学生标兵候选人。
3、评选活动第三阶段:最终答辩 (参考时间:6月初)30名候选人将进行公开答辩,接受各院系资助辅导员和学生代表的提问和评分,最终产生10位校自强大学生标兵和10位自强大学生标兵提名,获得“华中科技大学自强大学生标兵”荣誉称号,由学生工作处颁发荣誉证书,并获得该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在满足奖学金评选条件的前提下)。
历届自强大学生标兵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2010年 热依拉·热西提 刘潇 乔帅 马晓梅 吴霜 龚克 刘里鹏 方孝健 舒全峰 乐霄
2011年 陈财龙 龚明锌 关意佳 雷磊 唐贵香 王吉鼎 韦威 袁占彪 周雅帆 梅健
2012年 崔玉刚 方雪娇 李晨阳 曾祥胜 康盼 陈骁 肖胜贤 刘博文 杨涛 汪礼刚
2013年 杨云龙 董益民 熊少翀 艾凡 熊路 杨奕 王培 谭巧云 王金晶 周世伟
2014年 王筱媛 黎炎梅 陈宾 金池源 沈春旭 李帅 郭杰 邓立 闫晓龙 沙尔鹏
2012-2014年度自强大学生标兵提名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2012年 买尔孜也 周顶 许以军 赖长青 熊博 薛娇娇 刘勇 余海鸥 高路 石剑璧
2013年 李慕颖 石培 方可 周建党 赵敏 许宏远 陈俊波 冉伟 何之成 董扣
2014年 王洪岩 尹芳芳 刘伟桐 李丹华 杨发灯 杨陈 张源 陈泽宏 孟令浩 谢文慧
2.资助月活动
(1)活动目的
在新生中宣传资助知识和自强精神,使新生基本了解资助工作、奖助学金、贫困补助、助学贷款等一系列资助事宜。
(2)活动流程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参考时间:9.20-10.26) 准备活动所需的相关材料(资助知识手册、院系特色资助知识、反馈表、新闻通知稿),
发动院系宣传助理、宣传部部员、中心助理等仔细研究手册,提出所需要添加的资助知识和对解答资助问题的意见,对院系宣传助理、院系资委会成员及班级资助助理进行相关培训。
2.第二阶段:活动举行(10.27-11.10)
各班自选班会、讨论、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开展资助宣传月活动,各院系资助委员会提供帮助,中心助理以及宣传部部员携手院系助理参加活动,并做好活动反馈记录。
3.第三阶段:总结提高(11.11-12.1)
各班级总结活动开展情况,上交活动相关材料与活动记录给院系;院系宣传助理整理汇总各班级反馈结果,完成工作总结;宣传部及各院系资委会总结活动中的经验教训,改进活动方案,及时整理活动相关材料,做好活动总结,并存档入档,为下一次开展活动做铺垫;院系内部按照一定标准评选优秀班级,对于优秀班级,学工处资助中心将进行相关奖励。 (一)部门简介
2009年9月,以承担起“统筹资助中心助理委员会团队建设,完善中心与院系资助体系交流平台”为目的,资助中心助理委员会行政部正式成立。
(二)部门理念
团结 沟通 细致 高效
(三)部门职责
行政部主要职能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统筹中心助理团队,提高中心助理的工作效率以及加强中心各部门之间以及中心与院系的沟通联系工作。对于中心助理团队内部:行政部负责建立健全并实施团队管理规范及考核标准,确保中心助理团队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团队的高效运行;负责会议记录、工作简报等文书的撰写及中心内部资料整理、共享;负责中心助理团队的优化建设,进行资助助理培训、组织团队活动等;对于院系助理:充当中心与院系联系沟通的桥梁及枢纽,对院系助理工作进行监督及考核;负责组织召开院系资助主任例会,保证院系与中心之间工作的协调一致;在必要的时候予以院系资助主任工作上的帮助与支持。
(四)特色工作
1.华中科技大学全校资助助理大会
由于每年各院系资委会都分别开展工作,这使得院系资委会之间缺乏进一步的交流;各院系资委会对中心资助助理委员会的工作也缺乏深刻了解,对资助中心的各项工作更是不甚了解,同时,新学期伊始,又一批本科生进入校园。为了加强中心与各院系的了解,进一步促进院系之间的交流,以便日后更好的开展资助工作,为了有序地开展后期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全校本科生,又为了将资助精神更好地传达给每一位新生,资助中心助理委员会行政部于每年年末组织全校资助工作者召开全校资助助理大会以总结一年资助工作经验,并展望下一年资助工作的目标。
2.华中科技大学资助助理委员会先进单位及个人评选
每年的资助工作在各院系资委会的大力支持下都顺利地完成,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了进一步总结经验、表彰先进,推动我校资助工作向前发展,资助中心助理委员会行政部于每年年末将全校各院系资助工作中的典型情况予以汇总评选表彰,以此来鼓励全校资助助理在新的一年中能够有更大的进步,并进一步加强学校资助体系的组织建设,增强院系资助助理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意识,提高我校资助工作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一)部门简介
资助中心义工部成立于2006年,由党委学生工作部领导,隶属学生工作处资助中心,由资助中心助理委员会指导。部门以“让我们的情生生不息,让我们的义流芳百世”为理念,认真认定和审批全校义务工作工时,准确核实义务工作申请信息,及时审批义务工作工时,保障全校学生义务工作权益。推广义工品牌,宣传义工精神,推广义工工作,壮大义工队伍,树立义工部良好形象,开展与外校志愿者组织或团体的交流活动。
(二)部门理念
让我们的情生生不息,让我们的义流芳百世
(三)部门标志
义工部部门标志以汉字“义”字书法创意为形,象征着义务工作。它也像是一个伸出双手奔跑的人,象征着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的义工人,也寓意着义工部的开拓进取,不断前进。标志的标准色是渐变的红色,红色象征着积极、主动、开放、热情、乐于助人,这正是义工人所具有的品质。
(四)部门职责
1.开发、联系、组织和管理全校义务工作。组织开展义工活动及部分其他公益活动,管理、指导各院系义工部,组织规划全校学生义工工作,对参与义工工作的学生进行监督和考核并对义工活动进行登记、指导和管理。
2.认定和审批全校义务工作工时。准确核实义务工作申请信息,及时审批义务工作工时,发放义工证书,保障全校学生义务工作权益。
3.协助资助中心其他部门完成本校的资助工作。
4.推广义工品牌。宣传义工精神,推广义工工作,壮大义工队伍,树立义工部良好形象,开展与外校志愿者组织或团体的交流活动。
(五)部门组成
1.行政部
主要负责中心义工部的内部建设,也是沟通中心义工部和各院系义工部必不可少的纽带之一。行政部负责义工活动及会议的相关文字工作的处理,进行档案管理,组织部门文化建设,以及购置并保管日常工作所需的物资等,致力于内部和谐环境的创建。行政部还负责对院系义工部的考核工作,确保工作规范化以便提高工作效率。
2.宣传部
主要负责义工活动的线上线下宣传、义工精神的传播以及与校内外媒体的联系。它在义工部与校内其他组织部门之间起到枢纽作用,它是义工部向外面展示的一个平台,代表着义工部的对外形象。
特色活动:义工之星评选
3.校级管理员团队
校级管理员团队是华中科技大学义工系统改革与自我完善、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的产物。作为校义工部下设机构,校级管理员团队以为规范全校义工审核过程与标准,提高义工登记效率为直接目标。校级管理员团队以学工系统义工活动管理板块为载体,为全校义工活动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认证平台和信息平台。主要工作包括发布义工活动信息,义工活动审批,义工材料审核,义工活动工时认定等。
特色活动:“我是策划人”义工活动策划大赛
4.项目部
项目部主要负责义工服务项目的开发与建立,在义工项目的成立,运行以及后期反馈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义工部系统中项目的开拓者,项目部的重要任务就是,寻找可以更好地服务大众的公益活动,再将优秀的理念和构想变为系统、规范、可实施的项目化操作。直接面向社会,为公众服务,是部门最大的特点。
特色项目“武汉地铁义工”、“湖北省图书馆义工”、“武汉植物园义工”以及“爱乐音乐学校”义工支教活动等。
5.救助专线
救助专线一个专门负责关怀弱势群体义务工作的部门,旨在组织义工活动、筹募资金,为社会弱势群体奉献爱心、伸出援手。救助专线以不赢利、小成本的特点迅速成长引领校园义工热潮;同时,救助专线致力于开发并维护校内外的福利义工,为广大同学们提供关爱社会弱势群体的义工平台。
特色活动有爱心卖报、爱心培智、爱心敬老院基地、爱心福利院基地等。
(六)特色活动
1.武汉地铁义工
“武汉地铁义工”项目是义工部与武汉地铁的合作义工活动。华中大义工部通过组织招募在校大学生义工,帮助维持武汉地铁的秩序,完善地铁的各项服务,方便了市民的出行,为武汉市的交通发展做出贡献。经过三届义工的努力,“武汉地铁义工”活动成效明显,得到了校学工处的支持、肯定和社会各界的赞赏,已经成为华中大义工部的品牌活动之一。
2.爱乐音乐学校义工
武汉爱乐音乐学校招收了百余名学生,大部分来自四川大凉山彝族贫困地区,其中67人吃、穿、住、学,分文不收。为了帮助那些渴望学习知识的孩子们,义工部每个周末组织义工为孩子们讲授文化知识。这项活动帮助那些贫困的孩子们更好地学习知识,同时也加强了社会对这些贫困孩子们的关注和关心,给社会传递正能量。
3.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义工
植物园义工是华中科技大学义工部与武汉植物园合作的一个义工项目,每周末在武汉植物园进行义工工作。通过在植物园门口验票,维持秩序,使游客能跟文明,跟快捷地入园观赏,并提供义工们一个服务社会,学习面对不同的人的机会。
4.湖北省图书馆义工
每周末由各院系组织学生前往湖北省图书馆进行义务工作。通过在图书馆拖地、擦书架、整理书籍等活动来共同保护我们珍贵的学习环境和宝贵的文化资源。目前义工部已与省图签订合同,建立起长期合作机制。
5.爱心培智
在武汉培智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华中大义工部救助专线组织义工以小组的形式给培智学校的班级开展活动,以班会的形式给孩子们普及校内外安全知识、道德规范的相关知识,让他们可以在关注下开心地成长,慢慢进步。
6.爱心敬老院基地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也日趋明显。救助专线以关爱孤独的老人,可以进一步弘扬传统美德,努力营造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为出发点,开展“爱心敬老院基地”的活动,以实际行动关心老人,让爱意温暖老人的心。
7.爱心募捐
在学校的学生发生重大家庭变故时,华中大义工部会在学校的公寓附近开展爱心募捐活动,为这样的同学募集善款,帮助学子渡过难关,顺利完成学业。
(七)部歌
爱的信仰
把青春定格为我来帮助你
快乐是埋下的种子
迎春风慢慢萌芽勇往直前带上朝夕让大爱绽放
爱就是我的信仰
是我微笑的力量
让我在失落中逐渐学会坚强
爱就是我的阳光
是我前进的航向
让我在巨浪中仍然呼吁铿锵
让心灵搭建起信任的桥梁
让蓝天来见证我们的歌唱
真善是不褪色的回忆
经流年不再荏苒不遗余力带上朝夕
把距离变暖玉
爱就是我的信仰
是我微笑的力量
让我在失落中逐渐学会坚强
爱就是我的阳光
是我前进的航向
让我在巨浪中仍然呼吁铿锵
爱就是我的信仰
是我微笑的力量
让我在失落中逐渐学会坚强
(一)部门简介
资助中心阳光俱乐部成立于2005年9月,于2007年12月设立院系阳光俱乐部,是资助中心指导下的学生组织。阳光俱乐部以“感恩、诚信、发展、成长”为部门理念,以“立足教育,关注公益,志愿服务”为宗旨,通过一系列品牌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加强感恩意识教育。
(二)部门标志
阳光首字母为y,g共同组成一个心形,意喻感恩、关心。舞动的黄丝带有传递之意,意喻传递关爱,传递希望。丝带朝向远方伸展,在末端处形成一个箭头的形状,意喻指引、指导,暗含阳光俱乐部大学生教育的定位。心形下方依次写出了阳光俱乐部的英、中文名以及华中科技大学的英文缩写。
(三)部门组成
阳光俱乐部系统由中心阳光俱乐部和院系阳光俱乐部组成,其中,校阳光俱乐部由人事部、外事部、项目部和企划部四部门组成。院系阳光俱乐部根据本学院人数规模设立各自下属部门。
(四)部门职责
中心阳光俱乐部设四个职能性工作部门,分别负责四大方面的工作,具体的部门设置及各部门职能分工如下:
1.人事部
(1)中心阳光俱乐部招新工作;
(2)对阳光俱乐部系统进行制度培训;
(3)积极开展“阳光早训”;
(4)绩效考核及成员日常管理,资源管理;
(5)院系活动总结整理,并建立活动资源库;
(6)围绕“家”的主题组织常规性内部联络活动;
(7)负责阳光俱乐部网络平台的管理。
2.外事部
(1)全面系统推进“阳光励志演讲”;
(2)稳步扎实创新“阳光解说员”,监督院系解说员活动的开展;
(3)积极创新立足于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公益活动;
(4)与全国各高校学生社团的联系沟通,树立阳光俱乐部的对外形象。
3.项目部
(1)全面系统地负责“爱心宿舍”项目的开展;
(2)新开发“爱心义卖”特色活动,为筹建“爱心超市”做好前期准备;
(3)负责积极开展各种优质公益扶住项目的创建与规划工作。
4.企划部
(1)引领特色活动潮流,激发院系特色创意,并协助院系有效地运用手中有限的资源,开展院系特色活动;
(2)积极加强与院系的沟通交流,对院系开展相关活动进行考核;
(3)负责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积极组织阳光素拓课堂;
(4)组织不定期中心院系座谈会,及时交流近期活动的心得以及商讨所面临的困境的解决方案。
(5)prezi志愿云团队的建立。
(五)院系特色活动
院系阳光俱乐部职责:协助本院资助辅导员开展工作;接受校阳光俱乐部的督察和评估;策划、实施举办具有学院特色的有关学生教育工作及相关活动。院系助理作为本院系大学生培训活动的总负责人,领导本院系的大学生培训工作,配合阳光俱乐部工作的开展,全力推进本院系教育工作进程,保证本院系阳光俱乐分部良好运作。院系特色活动中较为突出的有:
经济学院:阳光消息、接触零距离;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急救知识训练营;
软件学院:阳光一帮一;
法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阳光辅导员。
(六)品牌活动
1.爱心宿舍
“爱心宿舍”是由中国扶贫基金会新长城项目部发起的,是一个旨在搭建大学生公益参与平台、培育大学生公益意识和捐赠习惯的大型校园公益项目。2011年华中科技大学阳光俱乐部组织“爱心宿舍”。其具体表现形式为废品回收,其中主要包括回收爱心寝室的废塑料瓶以及爱心办公室的旧报纸,所筹善款主要用于捐购爱心包裹,帮助贫困地区和灾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2013年4月在爱心宿舍基础上开展“爱心办公室”,招募义工回收学校各个科室的废旧报纸,并汇入“爱心宿舍”活动善款。
截止至2013年秋季学期末,“爱心宿舍”活动已经成功举办6期,活动成果展示如下: 期数 回收金额 捐助情况 2011年第1期 7062元 新疆阿勒泰和四川南充的70位小学生 2011年第2期 8300元 63位宁夏小学生;
2所河北省平山县的小学 2012年第1期 10000元 50名江西萍乡市小学生;
5所江西萍乡市的小学 2012年第2期 10000元 6所小学共8个包裹;
甘肃陇南市20名小学生 2013年第1期 9619元 捐赠给甘肃省和河南省的两所小学;
捐赠给管理学院一位10级同学用于治疗 2013年第2期 8250元 捐赠给四川布施特木里镇中心校50名小学生;
捐赠给校内来自软件、计算机学院、重医的三位患重症的同学用于治疗 注:个人型为美术包,100元/个,单位型为体育包或音乐包1000元/个。详细介绍请参照“中国扶贫基金会爱心包裹项目”。
2.阳光解说员
(1)武汉市博物馆阳光解说员
中心阳光俱乐部与武汉博物馆合作的解说志愿者服务项目。中心阳光俱乐部牵头组织,院系阳光俱乐部参与协作,以培新武汉博物馆解说员志愿者为主要内容。在武汉博物馆建立“阳光解说站”,作为中心阳光俱乐部与武汉博物馆交流沟通的平台。
成立时间:2007年
活动时间:周末
主要工作:为广大的武汉市民讲解文物,讲解历史,宣传、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荆楚文化。
活动意义:培养学生的感恩诚信意识以及学生的无私奉献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校史陈列馆阳光解说员
场馆简介: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陈列馆建成于60周年校庆前夕,于2012年10月4日举行校史馆落成开馆揭牌仪式。校史馆现为全国最大的高校历史展馆,包括原同济医科大学展区、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展区、华中理工大学展区以及现代展区。
成立时间:2012年
活动时间:日常(周一、周五闭馆除外)
主要工作:招募和培训校史解说志愿者,为在校生、校友以及来宾解说华中科技大学校史。
(3)武汉革命博物馆阳光解说员
场馆简介:武汉革命博物馆是2000年11月由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毛泽东旧居纪念馆、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陈潭秋烈士纪念馆和武昌起义门管理所合并组建。负责武汉地区近现代文物的征集、保护、展示、研究及武汉近现代史的研究;负责举办反映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专题展览。
成立时间:2013年
活动时间:周末
主要工作:解说武汉红色革命历史。
3.阳光励志演讲
华中科技大学每年全校自强标兵评选活动,会挖掘出一大批自强自立的大学生典型代表。他们或顽强拼搏、或身残志坚,阳光励志演讲将自强大学生标兵带到武汉各个中学,通过这些优秀大学生讲诉自己成人成才的事迹。
成立时间:2009年合作学校:武钢三中、武汉市51中、武汉梨园中学
4.阳光早训
“阳光早训”定于春季或秋季的早上6:30—7:30,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来增进对团队的认识。培训内容分为常识性内容培训和团队意识的培训。在早训期间,团队贯穿全篇,强调团队的纪律性,团队的合作性,团队与个人的关系,团队的意义等。“阳光早训”的培训对象目前主要为院系阳光俱乐部部长和中心阳光俱乐部部员,并将在全校范围内予以试点,适时扩大。
(一)部门简介
勤工助学部是资助中心助理委员会的五大部门之一,每年可提供3000多个岗位,平均每学期上岗9000多人次。勤工助学的岗位给了广大学生一个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而缓解生活困难的机会,让更多的学生体会到父母挣钱的艰辛,更加珍惜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真正的做到了育教于劳,不仅解决了广大学生的生活困难,还提升了学生的精神素养。
(二)部门职责
勤工助学部的岗位都是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全校较大的岗位有韵苑公寓岗、紫菘公寓岗、东边超市岗、西边超市岗、车棚岗等,较小的岗位有东校区机房岗、校报岗、东边图书馆岗、党报岗等。勤工助学部具体负责组织学生勤工助学招聘和培训、安排学生上岗、学生工资的核查与上报和管理全校各勤工助学岗位,以及院系的勤工助学工作的安排和管理,并与中心委员会其他的四个部门共同协助学校有关部门及老师管理全校资助工作。
(三)精神
以勤代补,自立自强
(四)宗旨
立足校园,服务社会
(五)原则
学有余力,育德于劳
(六)理念
决不让一名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七)工作性质
在资助中心的领导下,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校的勤工助学活动,有组织地在校内外开展劳务服务以及家教、营销、社会化服务、信息服务等勤工助学活动。
(八)部门职责
1、完成每学期的勤工助学岗位招聘、岗前培训、岗位排班、日常管理、工资审核等工作;
2、收集、整理并及时提供校内外勤工助学工作信息,开拓适合大学生工作的勤工助学岗位;
3、积极做好用人单位与贫困生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确保双方按事先商定的条件履行义务;
4、切实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导学生在勤工助学活动中,正确参与、劳逸结合、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健康发展;
5、不断完善各项勤工助学规章制度,规范勤工助学管理;
6、积极作好工作总结和计划;
7、认真落实每学期的勤工助学评优工作,调动广大勤工助学同学们工作积极性,让学校的勤工助学更加有序的运行。
(九)特色活动
1.爱心传递活动
此项活动是勤工助学部岗位的协管员的自发组织的一个纯公益性质的活动,由全校的各大岗位的协管员定期自愿捐款对青海的高中生和身边的经济困难同学进行资助,并给予其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众多接受资助的同学都完成了学业,没有因为贫困而让自己的人生半途而废,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华中大学子骄傲的事情。
2.院系风采
此项活动是勤工助学部下属的院系勤工助学部门开展的一项特色性活动,院系勤工助学部门可以组织本学院学生进行院系勤工助学岗位,家教活动,校内外兼职等等,帮助经济困难同学自食其力,提供给他们一个工作机会赚取生活费用。
㈦ 成都市教育局的教育情况
一、关注民生 教育惠民 (一)公益性学前教育发展步伐加快。全市新增公益性幼儿园138所,公益性幼儿园达到535所,公益性学前教育覆盖率50.4%。着力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对234所民办幼儿园进行了清理规范。全面提升保教质量,制定下发了《成都市幼儿园等级评定办法(试行)》、《成都市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教育的实施意见》、《成都市幼儿园膳食管理办法》。成功举办第三届全国幼儿园园长大会。(二)义务教育就近入学、公平就学成效明显。中心城区义务教育段择校率较2011年大致持平。接受义务教育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34.1万人(其中:中心城区接受20.2万人),占义教段学生总数的31.5%(其中:中心城区的比重为49%),较2011年增加了3%。制定印发《成都市新优质学校评价标准》,并对63所学校开展了验收工作。全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以市政府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区(市)县域内公共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意见》(成办发〔2012〕35号),全面部署了推进成都义务教育高位均衡、优质发展工作。(三)教育资助力度明显加大。教育资助总金额达到10.7亿元。继续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费;免费向符合条件的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教科书和作业本,做到“应免尽免”;对约3.8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贫困学生发放生活补助,做到“应补尽补”;对5.2万名符合条件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及两类高中教育阶段城乡低保家庭和低保边缘困难家庭学生实施教育资助;对符合国家助学金资助条件的6万名普高生和9.6万名职高生,按人均150元/月的标准发放生活补助。从9月开始,免除了13.5万名中职学校学生学费。各级政府对接收外来务工就业农业劳动者子女的学校给予5265万元专项资金补助。扩大义务教育学生营养计划试点范围,在国家确定的邛崃市、大邑县基础上,扩至三圈层8个市(县),受益农村学生达26.1万,投入资金1.6亿元。特殊教育健康发展,全市共建成特教学校(中心)21所,义务教育阶段在校残疾学生4579人,实现“应进全进”目标。成功举办全国特殊教育学校生命教育研讨会。二、教育均衡化迈上新台阶 (一)试验区建设第一阶段取得丰硕成果。初步形成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六个一体化”工作机制。教育部已经批准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第二阶段总体方案。承担的1个国家级、3个省级以及82项市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成都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工作专题会上书面交流。成都荣获全国第三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综合改革奖”,与上海市教委并列最高奖。与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共建成都教育改革研究基地,成都经验将为国家教育决策提供参考。(二)城乡教育圈层融合创新推进。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三圈一体”战略,制定印发《深化教育互动发展促进教育圈层融合的意见》(成教发〔2012〕4号),突破县级行政区划和“中心城区、近郊、远郊”三个圈层界限,480所中小学校跨区域结对256对,覆盖了17.9%的公办幼儿园,覆盖了41.5%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覆盖了45.2%的普通高中。56所职业学校相关专业加入11个专业职教集团,学校覆盖面60.2%。同时,进一步规范名校集团管理,完成了对全市105个名校集团的备案工作。“推进教育互动发展促进教育圈层融合”在2012年度市级部门年度创新目标考核中,得到7.63的高分(满分8分),位列第三。(三)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调整、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全面施行。统一城乡公办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分别提高到700元/生?年、初中900元/生?年。基本完成全市2.5万余间中小学教室的光环境改造,成都成为继上海、北京之后全国第三个实施教室光环境改造的城市,学生视力将得到有效保护。实施二、三圈层区(市)县首批共99所学校的运动场改造工作。投入2.27亿元提升青白江区等5个区(市)县的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四)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省级督导评估。全市19个区(市)县全部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省级督导评估,成都成为全国副省级城市中第一个全域实现该目标的城市,开启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深入推进城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新局面。成都市教育督导团办公室荣获“全国两基工作先进集体”。三、教育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 (一)教育事业发展水平再上新台阶。2012年,全市幼儿园1848所,在园幼儿38.5万人(副省级城市第一),全市3-5岁幼儿入园率达到98.5%。全市中小学1114所,其中,全市义务教育段普通学校878所,在校生108.3万人(副省级城市第二,低于广州)。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9.9%。特教校19所,全市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在校生4535人,超额完成任务。全市普通高中126所,在校生21.5万人(副省级城市第一),普通高中高考本科上线率51.95%(四川省34.3%),专科上线率98.8%(四川省92.0%);全省文、理科前100名,我市分别占48.5%、50.9%;全省文理科第一名均在我市。全市中职学校90所,在校生23.9万人。(副省级城市第四,低于广州、西安、武汉)。全市中小学(含幼儿园)教职工14.9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1.2万人。(二)素质教育有序推进。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完成心理辅导员C级证书培训的全部任务,荣获教育部首批“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称号。成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排名位列省会、副省级城市第三名。深入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百姓故事会?道德故事讲堂”活动。全面普及阳光体育活动,成功举办成都市第十届中小学生艺术节、第十一届艺术人才选拔大赛、“2010—2012年中小学科技教育暨科创发明成果展”。(三)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显著提高。2012年,成都市被教育部批准为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全市中小学校园网覆盖率100%,多媒体到班率为1.7:1,师机比为1.4:1,生机比为12:1。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城乡共享。全市中小学数字化图书管理系统正式建成运行,共录入图书2049万册,对图书使用进行高效开发和有效监控,有力推动素质教育和校园阅读活动的广泛扎实开展。全市25所学校开办普通高中网班81个,较2011年新增10所学校,27个班。成都实验小学网校顺利开办,构建起从义务教育到普通高中的网校体系。(四)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取得新进展。一是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与市委编办、市人社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教师“县管校用”工作的意见》(成教发〔2012〕12号),在青羊、温江、郫县、双流等区县先行试点,教育部以简报形式刊载成都经验,全市已有11293名教师纳入“县管”范畴,干部教师交流工作稳步推进。二是加强名师、名校长队伍建设,组建35个“名师工作室”和12个“名校(园)长工作室”,评选产生成都市特级教师50名、特级校长15名,优秀青年教师100人、教坛新秀80人。选派186名优秀教师赴甘孜州支教。全面落实市政府建立的特级校长(教师)优待制度。成功举办“文翁大讲堂”10次。三是切实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探索教师培训新机制,全面实施教师培训计划。完成10976名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教师培训工作。对7699名中小学英语教师进行了英语水平测试,制定了全市英语教师水平提升实施方案。选派87名职业学校优秀教师到企业顶岗工作。四是深入实施“常青树”计划。在全市名优退休教师中选聘了4名学监、26名导师到边远农村学校任教,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五)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倍增”战略能力不断增强。成都大学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成职院、农职院扎实推进国家骨干和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强化内涵提升,新建8个市级特色专业和40门精品课程。《成都市职业教育促进条例》通过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并正式实施,成都教育立法实现零的突破。成都市汽车职业技术学校等5所学校的8个专业成功创建省级重点专业。成都工程职业技术学校等5所学校启动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校工作,成功申报4所。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招生达到10.15万人。成功举办2012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全国总开幕式,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六)教育标准建设和监测评估工作扎实推进。继续大力推进“教育标准年”建设,从学校建设、教育质量、教师职业、学校运行和管理、区域教育办学水平评估、教育规范化服务等六个方面系统构建教育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成都市义务教育校际均衡监测指标体系,首次构建成都市区(市)县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指标体系、成都市城乡教育一体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成都市区(市)县推进教育国际化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等,积极开展义务教育校际均衡监测、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城乡教育一体化监测评价、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和学业质量监测、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体能检测工作。与市统计局、市财政局共同建立了区(市)县教育经费投入监测及公告制度,并首次发布公告。全市建成55个普通高考标准化考点、2697个标准化考场和21个考务指挥平台,实现省、市、区、校互联互通。四、教育国际化亮点纷呈 (一)系统谋划、科学推进成都教育国际化。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了《关于开展教育国际化评价工作的通知》(成办函〔2012〕103号),配套印发了包括政策环境、资源配置、发展水平和社会贡献等四个方面评价指标体系。2月,制定下发了《成都教育充分国际化三年行动计划(2012-2014年)》(成教发〔2012〕3号)和《成都教育扩大对外开放推进教育国际化工作方案》(成教办〔2012〕5号)。编制了《成都教育国际化发展专项规划(2012-2020年)》。(二)国际教育合作和交流成效明显。成功引进英国哈罗公学、加拿大谢尔顿学院、澳大利亚TAFE学院等12个中外知名教育机构和合作项目。积极推进建设成都普渡大学,前期工作进展顺利。积极支持成都乐盟国际学校、爱思瑟国际学校、成都美国学校健康发展。成功举办了亚洲教育论坛、都江堰国际论坛研讨会、中美高中国际教育合作与发展高端会议,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名教育官员、专家和学者齐聚成都,对话世界教育发展前沿的问题,交流和分享国际教育先进经验和方法。全市先后组织了66名教师参加国务院侨办汉语推广教师储备培训、“IPA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认证”培训。新增11名教师被国家选派到美国、泰国等任教,外派教师数量和层次在副省级城市中均位居前列。2012年,成都大学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举办的孔子学院招收300余名美国学生。全市举办国外课程班(项目)35个,部分区(市)县的国际理解教育实现100%的满覆盖。全市应届高中毕业生被国外正规高校录取人数达836人,比2011年同期增长108%;市属高校招收外国留学生230人。(三)教师国际化培训取得新突破。全市组织教育管理干部、骨干教师到海外参加培训及考察1266人次,比2011年增加287。组织全市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及骨干教师9966人次在境内参加国际化专题培训,比2011年增加160%。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共聘外籍教师347名;全市与海外学校结对的中小学达到202个;海内外师生交流互访达14129人次,比2011年增加72.4%。 五、教育事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一)扎实开展党建和机关自身建设,教育行政效能取得新成效。全市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省市党代会精神,广泛开展“强组织、增活力,喜迎党代会,争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扎实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专题实践活动,工作经验在全市干部作风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做书面交流。全面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工作责任制,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工作,深入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深入推进教育行风建设。推动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个人建设,机关干部运用数据和标准,开展调研和教育管理的能力显著增强。大力加强机关信息化和档案规范化建设,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档案管理达省标一级。承办省、市人大代表建议、市政协提案103件,按时办结率、满意及基本满意率为100%。(二)教育管理和法制建设取得突破。制定下发了《成都市教育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推进“法治大讲堂”进校园活动深入开展。制定下发了《成都市中小学校依法治校标准》,以此为核心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中小学校幼儿园家长委员会建设的实施意见》(成教发〔2012〕10号)。指导成立成都市民办教育协会及专门委员会,完善工作制度和健全工作机构,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行业协调、维权、服务和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成都市培训市场进行专题调研,制定下发了《成都市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管理办法(试行)》,着力规范文化教育类民办非学历培训市场秩序,成效明显。(三)教育科研能力建设不断增强。全年申报国家级课题15项、省级课题29项。《成都市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成为全省唯一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成都市城乡教育一体化研究报告(2003-2010)》获得四川省第15次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成都市义务教育校际均衡监测指标体系研究》、《成都市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获省教育厅科研成果一等奖。《成都市义务教育校际均衡监测指标体系》获成都市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研制发布《成都市2012年度教育科研课题选题指南》,新增决策类、调查类和名师课题研究等课题类别,优化课题研究格局。顺利完成首届全市优秀教学成果评选,选出优秀成果64项,构建市级行政层面的激励机制。(四)安全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加强“平安校园”建设,通过课堂教育、活动推进、学科渗透、实战演练等方式开展安全教育引导工作。荣获“2012年‘5.12’全省防灾救灾大演练工作先进集体”。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做好校车监管和校园周边环境整理力度。
(五)成都教育影响力不断提升。在《成都日报》、《中国西部(教育)》、《教育家》等报刊杂志上开辟专栏,推介成都教育政策、经验、做法和名师名校长。各级媒体对成都教育报道4000余篇,其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国家级媒体100余篇,省级媒体1500余篇,市级媒体2400余篇,成都教育影响力不断提升。教育局官方微博荣获“2012年成都市十大最具影响力政务微博”。 (一)取消的职责。
1. 取消已由市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2. 取消拟订并贯彻执行发展勤工俭学和校办产业的政策规定以及指导教育系统校办产业的职责。
3. 取消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指导“产学研”相结合的职责。
(二)加强的职责。
1.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推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2. 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质量,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活力。
3. 加强民办教育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完善民办教育宏观管理的政策措施,规范办学秩序,促进民办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根据以上职责调整,成都市教育局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四川省、成都市有关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起草有关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拟订全市统筹城乡教育体制改革政策和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全市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指导全市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工作。
(三)承担全市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监督管理的责任;组织制定全市中小学入学、招生政策和计划;指导全市中小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统筹规划、管理全市民办教育;组织协调对口教育援助工作。
(四)制定全市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含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评估标准,并负责教育督导和评估;负责对区(市)县政府的教育工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
(五)指导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参与拟订师范毕业生就业政策和市属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组织实施民族地区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工作。
(六)负责本部门教育经费的统筹管理;参与拟订筹措教育经费、教育拨款、教育基建投资的政策和措施,监督全市教育经费的筹措和使用情况;负责治理全市中小学乱收费工作。
(七)负责全市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指导教师和教育干部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工作。
(八)负责全市学校和教育事业单位的政治思想教育、思想品德教育、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国防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综合治理工作;负责全市教育系统的行风建设。
(九)指导全市教育系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与港澳台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十)负责全市教育系统基本信息的统计、分析、发布工作;负责全市教育系统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协调处理应急突发事件。
(十一)承办市政府公布的有关行政审批事项。
(十二)承办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根据上述职责,市教育局设17个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负责工作目标、文电、会务、机要、档案等机关日常运转工作;承担信息、安全、保密、信访、政务公开、后勤和固定资产管理等工作;负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组织协调对口教育援助工作。
(二)政策法规处。起草有关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调查研究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推动教育体制改革;指导全市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负责相关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行政复议、行政应诉等工作;推动教育系统校务公开;负责教育系统法制建设、依法治校和依法行政工作;指导教育类学会、协会等教育社团工作。
(三)城乡教育统筹发展处。拟订全市教育事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全市教育事业发展年度计划;拟订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和成都高新区公办普通高中、初中各校招生计划;拟订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综合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牵头推进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重大项目;负责局机关相关处室和区(市)县教育局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专项考核;负责教育基本信息的统计、分析和发布;指导全市中小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牵头开展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有关工作。
(四)计划基建财务处。编制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会同有关部门拟订筹措教育经费政策;编制部门年度预决算,监督管理市级教育经费使用;监督直属学校、单位财务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拟订教育收费政策,指导和管理学校收费工作;指导学校基本建设和校舍维修;指导全市教育技术装备、信息化建设、教育资助和教育基金会工作。
(五)学前教育处。拟订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并组织实施;拟订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和幼儿园质量评估标准;指导学前教育教学改革及成果推广;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妇女儿童工作。
(六)普通教育一处(挂成都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牌子)。负责管理全市义务教育、特殊教育,拟订义务教育评估标准;负责管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用书、电子音像制品和学具;拟订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入学政策;参与义务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工作;承担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七)普通教育二处。负责管理全市普通高中教育,统筹协调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指导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教材建设以及教育科研工作;参与拟订普通高中招生政策和计划;负责市属普通中学的教育行政和教学业务管理;负责普通高中民族教育工作;参与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工作。
(八)职业技术与成人教育处。参与拟订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政策;指导实施中等职业学校评估标准,组织实施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和学校设置标准;负责全市中等职业学历教育的教学管理;指导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培训;负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组织实施民族地区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工作;规划和指导成人继续教育工作;指导开展中小学校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社区教育、扫盲后巩固提高等工作。
(九)高等教育与师资培训处。负责市属高校的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参与市属高校重大事务管理;参与拟订师范毕业生就业政策和市属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指导市属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指导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十)教育督导团办公室。负责全市教育督导工作;拟订教育督导与评估制度、指导性文件和评估方案;负责对中等及以下学校(含幼儿园)的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发布教育督导报告;承办市政府教育督导团的具体工作。
(十一)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负责学校体育、卫生、禁毒、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国防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等工作;参与艺体特长生招生,负责艺体特长生加分审核工作;组织开展学生体育竞赛、艺术演出比赛活动。
(十二)宣传教育处。负责全市教育宣传工作;负责管理学校德育工作,指导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家庭教育和中小学生法制教育;指导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抓好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建设。
(十三)对外交流合作处。组织开展全市教育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负责出国留学、来蓉留学、中外合作办学和教育系统来蓉外籍教师、专家的有关管理工作,开展与港澳台的教育交流与合作;牵头开展区域教育合作。
(十四)学校安全管理处。拟订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并组织实施,牵头开展学校安全教育,会同相关部门做好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组织协调处理学校重大安全、稳定事故;监督直属学校、单位的安全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十五)行政审批处。承担市政府公布的有关行政审批事项;统筹规划、管理全市民办教育。
(十六)人事处。负责局机关及直属单位的人事管理、队伍建设、机构编制等工作;负责局机关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指导直属单位(学校)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规划、指导全市教师队伍、教育系统人才队伍建设和表彰奖励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工作;负责校长及教育行政干部的培训工作。
(十七)纪检监察处。负责局机关和直属单位(学校)的纪检监察工作;负责教育系统行风建设,治理全市中小学乱收费工作;负责局机关以及局直属学校、单位的审计工作。
机关党的组织按照党章和市委有关规定设置。 (一)市教育局机关配备行政编制85名,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4名,机关党委书记按市委规定配备,总督学(副局级)1名;正处级领导职数18名(含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1名),副处级领导职数19名。
(二)单列管理军队转业干部行政编制2名。
(三)机关后勤服务人员统一按成委发〔2010〕17号文的相关规定聘用和管理。 (一)与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市教育局负责毕业生离校前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公务员局)负责毕业生离校后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二)市教育局所属事业单位的设置、职责和编制事项另行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