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宋代商事立法

宋代商事立法

发布时间: 2022-07-09 14:23:17

❶ 中国古代有没有时效制度

现在绝大多数国家的民法都采纳了时效制度,包括物权的取得时效与消灭时效(中国现行民法并不承认“取得时效”),但如果说到时效制度的渊源,许多法学学者还是坚持相信“时效制度起源于古罗马,中国本来没有时效制度,因为它和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是不相容的”。殊不知,宋朝的民商法已经充分注意到物权的取得时效与消灭时效。

南宋初年,由于沿江抛荒的田地很多,宋政府便“募民承佃”,并立法约定:“蠲三年租,满五年,田主无自陈者,给佃者为永业”(《宋史•食货志》)。意思是说,农人承佃这些荒田,可蠲免三年田租,如果五年内不见田主前来主张权利,那么承佃人便自动获得荒田的产权。这便是宋政府对于物权取得时效的一项立法。

绍兴三年(1133),宋政府又订立了一项涉及取得时效的立法:“人户抛弃田产,已诏三年外许人请射,十年内虽已请射及拨充职田者,并听理认归业。官司占田不还,许越诉。”(《文献通考•田赋考》)换言之,如果一块抛荒田产的原业主在十年内不提出复业,那么承佃人便可以永久占有这块田产。占有十年,是宋代比较常见的不动产取得时效。

《宋刑统》中也有一条规定:“诸公私竹木,为暴水漂失,有能接得者,并积于岸上,明立标榜,于随近官司申谍。……限三十日,无主认者,入所得人。”人民捞到不知主的漂流物,需要报告政府,由政府贴出“失物招领”的公告,以三十日为限,若三十日后没人认领,则漂流物归所得人。“三十日”便是漂流物的取得时效。

宋朝还在民商法中详细规定了物权的消灭时效,即今日我们常说的诉讼时效。《名公书判清明集》所收集的民事诉讼判词中,有好几位法官都援引了时效制度的立法条文来处理相关诉讼,如在判决一起田产交易纠纷引起的诉讼时,法官引用法律称:“准法:诸理诉田宅,而契要不明,过二十年,钱主或业主死者,不得受理。”这一法条列出了田产纠纷诉权消灭的三个条件:一、契要不明;二、过二十年;三、钱主或业主死亡。其中“二十年”与“钱主或业主死亡”均构成权利消灭的时效,两者居一即丧失了诉权。

计算诉讼时效的起始时间点,宋代法律也已有明晰的规定:“诸典卖田宅,……其理年限者,以印契之日始,或交业在印契日后者,以交业日为始。”(《名公书判清明集》卷四)诉讼时效以交易合同加盖官印之日起算(如果是加盖官印后才交割产业,则从交付日起算)。也就是说,在宋代,一份田宅交易的合约正式生效之后,从生效日计算起的二十年内,如果发生纠纷,可以提起诉讼。这二十年为诉讼时效。超出二十年,诉权消灭。随着土地交易的日益频繁,南宋的诉讼时效实际上又出现了逐渐缩短的趋势,这也有利于政府尽快确认土地占有者的产权,保持社会经济关系的稳定。

在南宋另一起涉及家产纷争的诉讼案中,法官引用法条作出“驳回诉状”的判决:“分财产满三年而诉不平,又遗嘱满十年而诉者,不得受理。”(《名公书判清明集》卷五)根据这一立法,宋人在分析家产时,如果认为析产不公平,可以提起诉讼,但如果过了三年才起诉,则诉权消灭。而遗嘱继承的诉讼时效则放宽至十年。

宋代商业发达,交易繁多,宋政府在田宅买卖、钱物借贷、典当取赎、亲邻权争端诸领域都设立了诉讼时效。有意思的是,宋朝的民商事立法还出现了类似今日民法中“时效中止”的规范,如《宋刑统》规定了收赎典当物的诉讼时效:“经二十年以上不论”,即二十年为诉权消灭的时效。但同时《宋刑统》又规定,“有故留滞在外者,即与出除在外之年。”“留滞在外”的时间,不计入时效。

我们完全可以说,宋代的时效制度已相当发达,怎么可以轻率断言“中国本来没有时效制度,因为它和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是不相容的”?许多中国的法学学者言必称罗马法,却对本土的优良法律传统视而不见。如果这不是无知,那一定就是偏见。

❷ 宋太祖赵匡胤做哪些立法活动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建立了宋朝?

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巩固统一,维护封建秩序,开始了一系列立法活动?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防止割据分裂为立法指导思想,崇文抑武,儒道兼用,大度兼容,强调慎法,实施轻刑?同时,宋朝调整经济的法律法规,在我国经济立法史上形成了较完备的经济法律体系,使宋朝成为我国古代民商事及经济立法最为活跃的朝代,对商人给予了较往常更多的尊重,对后来的经济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宋太祖赵匡胤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建立北宋政权?为了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封建秩序,宋太祖在即位后不久,就命工部尚书兼判大理寺窦仪等人修订法律?

窦仪是前朝元老,懂得如何修订法律?

他和苏晓?奚屿?张希逊?陈光父?冯叔向等人,在总结唐朝和后周立法经验的基础上,编纂了宋朝第一部刑法典《宋建隆重详定刑统》,简称《宋刑统》,共30卷?

《宋刑统》修成后,宋太祖于963年下诏刻版印刷颁行全国,成为我国法制史上第一部刻版发行的封建法典?

《宋刑统》颁布后,中经宋神宗?宋哲宗?宋高宗几朝数次修改?但由于它是宋朝开国以来第一部法典,继承皇位的几代君主都不敢轻易修改,所以,每次改动都很小?

从法律形式上看,宋朝的敕书应用极为广泛,经常使用敕书来处断案件,从而使敕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法律规范?

敕发布多了,时间一长,前后敕有抵触,必须进行汇编整理,删去过时的,保留现有用的,这就是“编敕”?把散敕中一事一例的判例,经过汇编整理上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通行于全国的法律条文?可见,编敕是宋朝立法活动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法律形式?

宋朝编敕极其频繁,每逢新皇帝即位,同一皇帝改变年号,都要重新编敕?宋朝皇帝改元多,编敕也就多,以至于到底有多少部编敕,实难统计?

编敕实质上是对《宋刑统》的重大修改?而且,与刑统相比,编敕可以随时发布,运用起来灵活得多,统治者随心所欲地经常编敕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就形成了律敕并行,即在保持《宋刑统》的应有法律效力的情况下,提高敕的地位,在审断案件时加以引用?这是宋朝立法的特点?

宋朝在刑事法方面有盗贼重法?折杖法,以及刺配和凌迟?

为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秩序,宋统治者开始对一些重要地区盗贼犯罪论以重法,以严惩窝藏盗贼的行为?

随后,出于京畿地区安全的考虑,将京城开封及诸县划为“重法地”,规定凡在“重法地”内犯贼盗罪者,适用比《宋刑统》重的处罚?后来重法地的范围扩大到一些非重法地?

宋朝首创折杖法?折杖法就是将笞?杖?徒?流等四种刑罚折抵为一定数量的杖刑的刑罚制度,其总体趋向是使刑罚减轻?

赵匡胤

❸ 为什么说宋代已出现了近代化

宋朝城镇化率非常高。有学者认为北宋城市人口率达到 20.1%,南宋达到 22.4% —— 这是什么水平呢?你要知道,新中国到 1957 年,城镇化率也只有15.4%。而跟宋朝同时期、差不多是公元十一世纪的欧洲各国,城镇化率普遍都在 10%以下,大多连 1% 都不到。欧洲大多数国家到十九世纪的城镇化水平都不如宋朝。

宋朝的城市居民有高度的自治权。中央政府镇派的官方机构主要负责收税和消防,日常治理主要靠民间的自治秩序。比如宋真宗时代,有官员认为岭南的市场太热闹了应该加强管理,真宗皇帝说那不是扰民吗?让人们自己交易即可。

宋人可以自由结社,而且社团非常发达。有各种各样的行会,称之为“市”、“行”、“团”,南宋时杭州有414 个行。还有各种非营利性的组织,称为“社”。比如最著名足球协会就是“齐云社”,每年都组织全国性的蹴鞠邀请赛。

宋人婚姻虽然也重视父母的认可,但已经正在脱离包办婚姻。男女双方有一定的自主权,可以以媒人为中介搞“相亲”,不满意可以否决。宋人可以离婚,女性可以主动提离婚,社会不歧视女性再嫁,而且盛行男子怕老婆。宋人的婚姻也不再特别重视家庭出身,社会流行“不问阀阅、只问资财”,甚至有的富户人家直接用“榜下捉婿”的方式跟士人结亲。

宋人有基本人权,不分什么良民和贱民,讲人人在法律地位上平等,叫做“齐民”。士农工商之间也没有严格壁垒,农民可以进城做工人,商人可以读书做官。宋人没有什么“奴婢”。大户人家的仆役也都有完整人权,都是通过家政中介服务 —— 称为“行老”、“牙人” —— 介绍雇佣的。政府为了保障人权,还特别规定主仆关系合同不能超过十年。大宋严格禁止人口交易。

宋朝农民如果没有自己的土地,也是像欧洲自由民一样租别人家的地种,称为“佃户”。佃户跟地主之间只有经济关系,没有人身依附关系,而且合同非常规范。

宋人打官司的系统很发达,有职业律师和律师组织,称为讼师、讼社、讼学。宋朝有专门的商业法规,而且政府制定法规的时候还会邀请商人参加讨论。宋朝已经有了帮人管理财富的信托机构,有信托经理人。宋朝有相当现代化的政府采购制度,甚至有招投标制度。宋朝政府要修建一个什么工程,不会像明朝、清朝那样直接抓人摊派,而是搞个相当严密的项目招标,出钱向合适的私人公司购买服务。

宋朝读书人做官是以平民为主。虽然也有官二代“恩荫”的特权,但是社会舆论比较鄙视。甚至科举都有个官二代不能当状元的潜规则。

宋人对陌生人的信任度非常高。买酒可以从酒店借走银质酒器,丢了东西有失物招领处,穷苦农民进城想做个小生意,相关的行会会提供各种帮助。

宋朝政府甚至给人民提供了一套相当说得过去的福利制度。孤儿有孤儿院,五十岁以上孤寡老人有养老院,每人每月的经费有标准。然后还有一定的医疗保障……

❹ 中国宋代刑法有哪些

中国宋代刑法有《宋刑统》。
宋太祖建隆四年(公元963年),时任工部尚书判大理寺窦仪主持立法,是年7月制定完成了《宋建隆重详定邢统》,简称《宋刑统》,由宋太祖诏令颁行全国。
唐宣宗大中七年(853年)颁布《大中刑律统类》, 将《唐律疏议》的条文按性质拆分为121门,然后将“条件相类”的令、格、式及敕附于律文之后。这种将律、令、格、式、敕混为一体,分门编排的体例,改变了自秦、汉以来的法典编纂的传统,开辟了新的立法形式,后人简称该形式为《刑统》。
《大中刑律统类》的立法模式为后世效法,五代至宋,“刑统”取代“律”,成为主要的法典,如《同光刑律统类》《大周刑统》。
宋朝沿用该立法模式,颁布了《宋刑统》,并由大理寺刻板印刷发行全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刻板印行的法典。
《宋刑统》和唐律一样也是十二篇,除了个别要避讳的字外,内容和唐律基本一致,可见唐律对于《宋刑统》巨大影响。除了大量本朝的诏敕外,也收录了唐朝的一些法令和诏敕,作为参考。
五刑制度也沿用了唐律的规定,其他有关定罪量刑的规定如议、请、减、赎等也和唐律相同。但宋朝的刑罚也有了一些变化,如凌迟刑的开始合法化就是在宋仁宗时期。

❺ 宋朝法律制度特点

(1)《宋刑统》作为宋朝的基本法典,有关民商事立法的内容比唐律大为增加。内

(2)随着民事权利主体容范围的扩大,立法内容也大为扩展。立法涉及到所有权、债、财产继承、婚姻嫁娶、检校析财等内容,多为唐律所不及。

(3)私有权观念深化,保护财产继承权及促进海外贸易的单行法规增多。

3.版权保护首次在宋朝出现。在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开始以法律手段保护作者的著作权,官府多次出榜严禁盗版印行。

❻ 请评价一下宋朝(经济富裕,国力较弱)

被歪曲的宋朝历史
罗马被哥特蛮族所灭,宋朝为蒙古所灭.西方人以罗马自豪,中国人却崇拜野蛮的蒙古人,令人怀疑究竟是汉族汉化了"少数民族"呢,还是"少数民族"蛮化了汉族.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开明最光辉的朝代,不仅在经济,文化,科技上创造了光辉的成就,也是军事强国.下面妄言评点.
1.对内平乱宋表现最好
宋朝时期发生的农民起义有三百多起,是中国历史上最多的朝代.在汉唐元明清的帝国时代,农民起义往往一经发起,即成燎原之势,进而撼动整个帝国的根基.惟独在宋朝时期,每次起义都只能局限在比较小的地域,时间短则数月,长不过四五年.宋军队在对内平乱的表现是中国历朝之中表现最出色的.

2.对外战争"弱宋不弱"
宋朝很不幸,其时恰好处于历史上的一个小冰河期。按照史书的记载是临安年年下大雪。这样在北方的苦寒地带更不必说,可称千年不遇的严寒期。气候骤冷迫使无法在北方继续生存的辽、金、蒙古游牧民族不得不全力向南拓展生存空间,从而造成了对宋的持久的军事压力.而且严寒的气候更迫使一直处于松散的部落联盟状态的游牧民族团结成了组织化的军事体制国家.它的特征是"非部落化",在军事上保留欧亚大草原骑马民族的凶悍,但其辖地却囊括文明地区的边缘,统治大量的定居臣民和市镇,因此在政教上又得采用文明制度和意识形态,遂兼有两者之长。其战斗力和生命力远非汉时匈奴和唐时突厥可比.
后世往往以现代战争的观点来看古代战争.以宋朝举国上百万的军队不能征服外族而批其懦弱无能.焉知古代战争人力优势只能次第铺开,并不能如现代战争般倾全国之力于一击.宋国军队最多时上百万,能调到边境的最多也只有一半.更何况往往要分兵抵御两个以上外族的作战.以宋夏战争为例,与西夏的百年战争时期,宋国均处以两面作战的境地.宋国兵力最高峰时,北宋调集到西北边境上的禁军达二十万人,而西北各州郡的乡兵和厢兵总计也大约二十万.而西夏军队在元旱建国时期已达50万人。西夏每次会战均能出动至少十万的军队,后期会战更是每次动员号称30万--80万的军队进攻.
后世指责"弱宋",不能忽视这样的事实.宋朝是中国历代步兵装备最好的朝代,宋朝是抗击蒙古军队最久的国家.宋朝水师是世界最强的水师.宋朝的军队是中国历代最忠诚的军队(崖山海战时,南宋大势已去,仍有二十万军民跟随幼帝,十多万军民战败殉国).宋朝面对的金国是当时世界经济总量第二的强国.宋朝的钓鱼城之战改变了世界形势.

宋朝的军事致命弱点在于马匹的缺乏.自从中唐失去西北产马地之后,唐宋军队编制逐渐转为步军为主.宋朝马匹多为贸易得来,“计一骑之费,可赡步军五人”.而岳飞之所以最受百姓爱戴,正因为其建立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在战斗中缴获大量马匹),岳家军可以与金军主力骑兵硬碰硬决战胜之,而不是困守孤城听任金兵掠掳民众.

❼ 什么是商事立法体例

有代表性的商法立法体例有三:大陆法系的商法典形式;英美法系的商事习惯法、判例法与商事成文法并存的形式;中国的商事单行立法的形式,如公司法、海商法、票据法等。

❽ 《宋刑统》与《唐律疏义》的区别是什么

1、刑罚制度不同。在刑罚制度上,《宋刑统》创制了“折杖法”,即用决杖来代替《唐律疏义》中的笞、杖、徒、流这些刑罚。

2、民商事法律制度不同。《宋刑统》中的“户绝资产”门、“死商钱物”门、“典卖指当论竞物业”门、“婚田入务”门,都是唐律中未有规定,予以新增的。

3、内容侧重点不同。《宋刑统》的内容侧重于刑事法律、民法等,《唐律疏义》侧重于礼教与法治的的结合,带有浓厚的封建等级色彩。

(8)宋代商事立法扩展阅读:

《宋刑统》是宋代的基本法典,即《宋建隆详定刑统》。宋朝初年沿用后周《显德刑统》,后因其“科条浩繁,或有未明”,诏令窦仪等人重新修订。

建隆四年(963年)完成,刊版印刷,颁行全国:《宋刑统》在体例上模仿了唐末《大中刑律统类》和后周《显德刑律统类》,采取律敕并重,令格式合编的体例。

是秦汉隋唐以来法典编制体例上的一大变化,《宋刑统》从《显德刑统》中删除令式宣敕一百零九条,重新恢复原《唐律疏议》的律疏全文,并在此基础上,扩展了很多内容。

但原篇首回顾历史沿革的文字仍删去不录,《宋刑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刷的法律。

❾ 商事法的基本原则

商事法的基本原则,是反映一国商事法律的基本宗旨,对于商事关系具有普遍性适用意义或司法指导意义,对于统一的商法规则体系具有统领作用的某些基本法律规则。这些基本原则不但是商事立法的灵魂,而且对商事审判同样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并且也是进行司法解释的基本依据。无论是在民商分立模式下的商法中,还是在民商合一制国家的实质商法中,都存在着贯穿商法规范始终的一些基本的原则。这些基本原则主要包括规制商人因素的基本原则和规制商行为因素的基本原则两大类,其功能是为了保障各类商事法律关系基本要素的稳定性和统一性,以及保护商事交易公平、迅捷完成和实现效率与安全的要求。商法的基本原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
(1)提倡和保护正当的商业活动,允许通过合法经商获取利润。
(2)恪守商业道德。即买卖公平、诚实、等价交换,禁止弄虚作假、投机取巧、抬高市价、欺行霸市。
(3)禁吃重利飞放高利贷或变相的放债取利。
(4)一切交易必须成立契约,契约双方必须践约,不得单方面撕毁合同。
(5)一切债务必须按期清偿。借贷必须履行手续,写清债券、证人和偿还日期。
(6)禁售未成熟的果实和以黄易青,禁售猪肉、死肉和含有酒精的饮料,禁售偶像、占卜品。
(7)作为宗教活动基金的义地、义产(即瓦克夫),禁止出售、转让和交易。
(8)商业收益必须按规定交纳天课。

❿ 宋朝立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宋代是中国古代发展历史上值得永远铭记的时代。宋代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都比前朝有长足的发展和显著的变化。河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杨高凡认为,宋代不仅在政治、经济方面得到发展,法制建设也表现出与其经济、政治、文化相适应的时代特色。调整商品经济关系,维护私有权益的经济立法和民事立法更加详密完备,具有无与伦比的时代特征。

宋代是一个商品经济高速发展、私有制占主导地位的封建王朝。这一时期,不仅让人们的义利观念和私有权观念发生变化,也促进了民事法律关系的发展,使以维护私有权为主要内容的民事法律规范更加完备。因而,民法成为宋代法律内容中最丰富,最能反映宋代法律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是民事权利主体的变化。在租佃制、雇佣制盛行的宋代,不仅官户、地主、平民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就是唐代的“贱民”,即宋代的客户、工匠、机户乃至私家雇佣的人力和女使等,在宋代亦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依法享有权利主体的资格,这些“贱民”法律地位的提高,是宋代民事法律体系、关系变化的重要表现。另外,宋代出现的义庄、祭田、学田及寺院等都有独立的财产、完备的管理制度,是受到法律保护的社会团体。在法律上,它们具有财团法人和综合法人的性质。

第二是物权法的详备。宋代是一个私有制高度发展,所有权观念深化的朝代,所以调整物权关系、维护私有权利益的法律也相当详备。尽管宋代没有现代概念上的动产与不动产的明显区别,但在内容上已有财物与产业之分,无论是私财还是官物,私产还是公业,都是法律积极维护的对象。宋代法律对动产物权的原始取得(先占、遗失物、漂流物的拣获、埋藏物的发现等)和继承取得(买卖、赠与、继承等)及添附物的处理等都作了详细的规定。对以动产物权作为借贷担保的质、当、典押等亦有明确的立法。凡私自移走支配他人所有财物,在刑法上则构成了盗窃罪,并规定了严厉的处罚。此外,宋代法律对以田宅为主要内容的不动产所有权的取得、使用、收益和处分的规定更加详密。

由于宋代统治者对土地的占用、开垦、典卖采取了自由放任的政策,为土地所有权的取得带来了新的特点。在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的冲击下,土地以商品形式进入流通领域,使土地所有权的转移相当频繁,买卖成为取得土地所有权的主要途径。宋代租佃制、典卖制的盛行,又使土地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开始分离,宋代法律不仅承认这种分离的合法性,亦允许占有权、使用权独立有偿转移,并受到法律的保护。永佃权在宋代土地所有权中是一种强有力的物产权,既可以世代相承,亦可以典押转让使用权和收益权。宋代物权法的内容十分丰富,对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权益起了积极作用。

第三是债权法的发展和契约关系的发达。债是指特定当事人之间请求特定行为的民事法律关系。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商品交换关系复杂化,在买卖、借贷、典当、租佃等契约关系中,因侵权行为、不当得利 、无因管理等法律事实,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为维护债权人的利益,宋代在法律中对债的发生、债的履行、债的担保、债的免责、债的强制效力及债权人的权利、债务人的义务都作了详细规定,以至于出现了“违契不偿,官为理索”的说法,以维护债权人的利益。在契约关系方面,宋代的契约作为商品交换关系的法律形式,是为适应私有制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发展起来的,是维护所有权利益的重要法定依据。宋代的契约种类繁多,主要有买卖契约、借贷契约、典押契约、租佃契约,但无论哪类契约,凡经官府印押,交纳契税的,官府都承认其法律效力。为了维护所有权人的利益,宋代法律对契约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担保责任、时效、损害赔偿等都作了严格规定,明确了立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四是妇女在婚姻家庭关系中权利的扩大。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妇女的社会性劳动进一步增强。妇女经济地位的变化带动了妇女在婚姻家庭中地位的变化。在婚姻关系中,宋代妇女的法定离婚权冲破了“七出”“义绝”的范围,离婚的主动权有了明显增大。随着人们对妇女贞节观认识的变化,社会各阶层对妇女的再嫁表现出积极的支持态度。在法律上表现为维护妇女再婚自由权的立法相应增多。宋代规定,寡妻既可以另适,也可以招来接脚夫,妇女再嫁在宋代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在家庭关系中,特别是夫亡妻在的家庭中,法律确定了寡妻的户主权,在户绝家庭中,寡妇依法享有立继权和代位继承的权利。因此,宋代妇女在婚姻家庭中地位的变化,也是宋代法律变化的重要表现。同时,宋代在财产继承法等方面的制度也非常完备,这反映了宋代对私有权维护的深化程度和法制特色。

宋代在完善法律制度的同时,重视程序建设也成为其诉讼法的时代特色。诉讼法是保证实体法正确实现的程序法,依据案件的性质,诉讼法又分为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宋代的法典和前代一样不仅实体法和程序法不分,刑诉法和民诉法也不分。其司法机构设置、诉讼活动原则、诉讼程序、审理方式、判决方法等虽多借鉴唐代的制度,但以程序制约司法权的滥用是其突出的特征。在宋代,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君权的强化,表现在司法上是皇帝越来越广泛行使审判权,当时的审刑院就成为皇帝审断案件的顾问机关。宋代中央的中书、枢密、三司等行政机关直接干预司法审判活动。在地方,强调州县行政长官必须亲自审问案件,既加重了他们的司法责任,也扩大了他们的司法权力。这都是皇帝加强对司法权控制的表现,也是宋代司法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制度正义是宋代刑事审判最突出的亮点。为了保证实体法的有效实施,宋代构建了完备的审判、复核、监督检查机构体系,规定了详细的起诉形式,建立了收集、辨别、运用证据的制度。为防止司法官吏在审判活动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造成刑狱冤滥,从制度层面对审判权进行了限制。首先是确定了“鞫谳分司”体制,使审理权与判决权分离;其次是规定了“长官躬亲”制,以防司法审判中的吏奸之弊;其三是推行“亲嫌回避”制,以保证审判的公正;其四是确立了“据状勘鞫”制,以防状外别生奸狱;其五是限制滥施刑讯,防止冤案滋生。在司法制度中,审判程序规定的尤为严密。从刑案现场勘验、取证、审讯到结案,都规定了严格的程序和标准,防止官吏在各个环节中借机生奸。在审理结案之后,检法议刑之前,创立了必须的录问程序,即对徒刑以上大案,另外安排官员提审录问案犯,进一步核查犯罪事实,以防审理中的差误,这是其他朝代审判中没有的程序。录问无枉错之后,由检法官根据案情检出适用法条,这就将定罪量刑限制在法律范围之内。其后则由幕职官根据案情和法条草拟初判意见,交由通判及幕职官集体审核签押后,呈知州定判。如此严密的审理和判决程序,在中国法律史上独树一帜。试图通过制度正义实现法律正义,也是宋代法律建设趋向文明的突出表现。

在宋代,随着民事权利主体的扩大,有关民事诉讼的法律也更加完备和具体。宋代不仅明确规定了受理民诉的“务限”,案件“结绝”的时限,审结后官府给予当事人“断由”,而且对民事诉讼审理不当的案件准许当事人上诉。更值得一提的是,南宋初为了宽恤民力、恢复生产、钳制官吏违法害民,广开越诉法,这不仅丰富了宋代民事诉讼法的内容,扩大了民事诉讼权,也彰显了宋代民事诉讼法的发达。

中国古代的司法中,既没有律师也没有辩护制度,百姓的诉讼全凭官吏决断,被冤之民无法得到法律帮助。至宋代,由于人们私有权观念的深化,人身权利相对扩大,要求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愿望日渐强烈。基于社会的需要,在江南民间产生了“教引讼理”“教授辞讼文书”的讼学。同时也出现了专门指教词讼、替人辩理为业的讼师和以佣笔为业的写状代书人。讼学的产生,讼师和佣笔代书人的出现,是中国封建诉讼史上的一个重大变化,也反映出宋代诉讼活动十分活跃。

同时,为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宋代虽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法,但随着商品经济发展、中央集权制度加强,调整经济关系,维护国家利益方面的法律内容相当丰富:如商事法、专利法、矿冶法、财政法、税收法、钱法、钞法等,宋代经济立法尽管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但也是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总观宋代的法制建设,不仅规范详备,内容丰富,亦表现了突出的时代特点。民事法规和经济法规完善表现出宋代私有权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发达;从诉讼法的完备和民间讼学的产生表现出宋人对程序法的重视。可以说,宋代法制在法的阶级性和社会性两方面表现十分突出。宋代法制虽有因袭旧制的方面,但也有自己鲜明的时代特点,在中国封建法律史上仍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

热点内容
北京通州区国家法官学院 发布:2025-01-22 23:24:10 浏览:810
按照劳动法临聘人员伤亡补助 发布:2025-01-22 22:47:54 浏览:796
法治宣传月讲话 发布:2025-01-22 22:47:52 浏览:336
民法王泽鉴 发布:2025-01-22 22:44:13 浏览:678
违反国家劳动法 发布:2025-01-22 22:37:35 浏览:871
二准则四条例活动过程 发布:2025-01-22 22:24:23 浏览:75
人民法院对查封规定 发布:2025-01-22 22:18:34 浏览:228
有关打麻将的法律法规 发布:2025-01-22 21:17:45 浏览:827
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电话 发布:2025-01-22 21:11:19 浏览:371
军训条令条例 发布:2025-01-22 21:03:40 浏览:175